中國近代史(上冊)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ISBN:9789622019874
作者:[美] 徐中約
页数:568页

内容概要

徐中约(Immanuel C.Y.Hsü, 1923-2005),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学问严谨,著有《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哈佛,1960)《伊犁危机:中俄外交研究,1871-1881年》(牛津,1965)等,翻译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哈佛,1959)。1971年,由圣巴巴拉分校几百位教授组成的学术评议会遴选徐教授任“研究讲座”(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此乃该校最高的学术荣誉。

作者简介

《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这部近代史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然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作者徐中约虽身处欧美学界,在书中想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中國近代史(上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7条)

  •     首先必须肯定这是一本态度中肯,描述详尽,史料充分的近代史,以1600年作为近代史时间的分割点。对于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与历史人物,徐中约先生也做了自己的评价与分析。通读此书我们可以对于近代中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轮廓。但是1840--这段历史毕竟是烦扰复杂,有些事件此书也只是做了大致的介绍,至于具体的起因与影响并未做过多的研讨。所以如果需要进一步熟悉,思考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细分数段时间段进行研究,如以1911,1919,1927,1937,1945,1949,1956,1966,1976,1979,1986,1989为时间节点。针对性地选读对应的史书,那必然会有斐然的收获。
  •     从王朝政治的恶性循环之中走向自由民主,何其艰难。可以说,没有外国的影响,中国不可能走出专制王朝恶性循环之中。每一步都备受指责,上纲上线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至今还在这个转型之中。
  •     为什么要读历史呢。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若非对中国近百年发生的事情有一概览,怕是很难看清楚当下吧。我们有着奇怪的体制,说它即民主又专制,那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什么时候错过了multi- p*arty 的机会?为什么经济是现今政府追逐的第一目标?劳教是哪里来的,理科又为什么盛于文科?和隔壁的朝鲜据说是一样的社会体制,那为什么我们总感觉他们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同的是什么,异的又是什么?对岸的台湾,从哪一年起我们开始分道扬镳?既然本是同根生,为什么差别却如此之大?以后又有没有可能走向同一方向?......沿着时间的轴向前行走,就想对今日的种种略追溯其源头。这么大的标题,总是不知道哪里写起。读书的那几个星期,晚上常常夜聊到很晚,用着“原来当时是那样... ”, “如果那时候... 会不会现在... ”之类的句式。惭愧地说,虽然看过其它一些片段相关的书,上一次关于现代史全面介绍的竟是中学课本。读这本的时候,旧课本上的”纯正面“片段也会从脑袋旧箱底突然冒出来,让我感叹洗脑的可怕。由于政治敏感性,大陆似乎无一本客观中立的近代史书,多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做许多删删减减。与历朝史书一样,官方著史的动机本就在于颂扬其统治权力的根基是多么正当和牢固。离现代越远,史料越真。离现代越近,史料的修补程度越大。 就像我在九十年代末用过的历史课本,纯正面,让我盲从了起码十年。这套书带给我的是一个关于近两百年的时间框架,同时对一些已知史实背后的起因、线索给了详细的阐释。每章节后都有诸多的参考文献。 --- 当然它不见得就是完全真实正确的。异见存在的意义不在于正确与否,而在于打破盲从,重新思考。辨别是非本就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所以如果能早读到一本客观中立的历史书,以了解这两百年的过去,该多好。这两册书是从台北信义诚品店里背回来的。我的愿望是以后的小朋友们能轻松从教科书——若不成,至少也是街边的书店里——读到客观中立的历史,不用出国不用翻墙。否则,建立在片面历史观基础上对世界环境的决定和判断定然也是幼稚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複印版
  •     引用的材料世界性和采取的从清朝开始的视角觉得还是很近现代的,材料摘选上有点散没有重点,不管是哪个视角,近现代的成果太被动了,我们自己的人越陷越深,自杀一般往后退,不是有没有哲学的问题,也不是学统的问题,就是人的本身的事件,正好碰到了人类至我的融化,身体上在羞愧,穿透孔子的反动,和个人的发声,诗经当被 彻底申明,疲劳想走,不求光荣,诚实的融化在人的里面,这不是一个写作的问题,艺术也在行动
  •     和学的历史有点不一样 历史么 谁知道谁说的真谁说的假
  •     中西思想 中国的选择
  •     用心制作。角度不通。阅读并思考之。
  •     我觉得此书颇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书对史实叙述的部分给人一种很草率的感觉,我觉得这部分徐没有把握到历史事件的核心,或者说没有用严谨的态度去认识。另外我觉得此书中徐的史观也颇为正统,没有什么新的创见。可以不夸张的说,此书之所以备受好评,是一群看过或没看过下册删减部分的人对敏感部分的追捧。总之,看过上册之后我觉得此书为平庸之作。下册也许会惊颤人心,但我想也只是因为对敏感部分的热衷吧。
  •     一本优秀的书
  •     清之愚,可见一斑
  •     上册的基本框架框定在满清的2个半世纪统治之内,详尽地描绘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史,在很多点位上长见识了[机智][机智][机智]ps:我总有种习惯性思维,觉得近代史以前的历史典藏,包括所谓24史之类的正史,很大程度上都是经过修饰和加工的二次创作,所以通常把近代之前的事都当作修身养性之用。当然,也不是说近代的所谓历史即为完全真相,正如几位群友所言,讨论真假只如同小儿一般非黑即白,既然认知程度已经达到一定积累量了,就时不时应该对不大可信的传承式历史进行辨析,目的不止在于读懂另一种生活,更在于挖掘自己生活的理念和本源,让生活更快乐。ps:中国在自强运动中,只注重了学习西洋技术这一方面,加强练兵、增强火炮威力,但却不曾想过,洋人之所以成功,还包括相关的体制、社会文化、哲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驱动
  •     看的港版,必须未删节。
  •     kindle阅读:。。。。。。(上下册)
  •     感觉不是太深,而且图书馆读的上面某人的批注各种打脸.(如吕留良之死)。又试着接着读了一会,虽然内容安排合理,叙述流畅,也能弥补一些知识上的漏洞,但是非常笼统,且许多细节实在不敢恭维。如中山舰事件,明显也是概括有误,连我这种渣渣水平都能挑出不少错。
  •     王朝的荣光颓然散去,弥漫着的硝烟里隐藏了太多血泪和悲哀。
  •     近代史只看徐中约,这本书是台湾朋友送给我的 珍藏
  •     看的港版,完整版。非常客观、严谨。前言有句话“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     刚读完上册,最大的感触是徐先生在尽力客观的同时,或多或少还是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内容上对科举和清末乡绅士族对维护集权统治两部分印象较深,也基本理清了晚清那几十年的事情。值得推荐。
  •     历史书就应该这么写啊,初中高中不喜欢历史都是有原因的。。。
  •     香港,未删减,6月4号前购于尖沙咀诚品书店。
  •     读书如抽丝第N季,跌宕起伏来来回回,历史魅力无穷无尽
  •     感谢孙漂亮和姚老师的辅助,终于把上册看完了。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我去看下册了!
  •     大二近代史课上看的
  •     庞大的历史画卷,一个古老帝国的两百年新旧交替的冲突史
  •     要了解中国近代,必读此书。
  •     从明清交替时期写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参考了很多书,写的很全面,有的地方不懂草草略过,这个版本没有删减,但历史真的有真相吗?
  •     上部从1644年讲到1919年、从清朝建立讲到五四运动,内容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内乱、外交、战争,可谓面面俱到,每个历史节点的总结个人感觉是很有见解、很深刻的。教科书式的书籍却读之欲罢不能真是让我狂喜万分。有很多事件、人物讲的不够细是很正常的,大历史就是这样,500页哪能穷尽300年呢。
  •     对比着看港版跟内地版
  •     今天在书柜找到了下册,两年前看完了上册,徐中约先生厉害。
  •     一本近代通识
  •     港版,让我重新认识中国!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哪怕它并不美好
  •     看了蛮久的,两个星期吧,指望着当课本来读来着,这样近代史就不用听课了。上册中规中矩和以前学过的历史书上写的差不多。
  •     要读港版。简体被阉割了将近百来页
  •     较客观,不偏激,值得一读
  •     写的的确好。像我这样的学渣,在读了这本书之后都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     中国近代史的上上之作
  •     读的不要不要的 进度条是一点一点挪的 好多。总之是绕不开的一本近代通史,定的调大体中正可以参考。上册是中国的自强之路,不对等的竞争注定艰难痛苦,给了未竟者客观历史地位。另作者专长是外交,中美关系描绘很到。许多事件有了合理的解释,其实本该是这样的基调,却因掩盖而稀奇。
  •     二刷
  •     看的港版,未阉割。非常失望。所谓的超越立场,所谓的打破西方中心论,所谓的学界好评呢?…我看到的是一个细节不考究,思想不深邃,立场不坚定的书…唯一的优点可能是,时间跨度大显得面宽以及引文规范显得有学术范儿吧…从1600年开始,算是一个创新的叙述…我从未想过会给一本书打两星,因为看的书一般都选过…据说是美国的教材,更加呵呵…英文名叫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翻译成现代中国的崛起还算对题。这本书翻译的题目为中国近代史,而冠以副标题现代中国的奋斗,实在是莫名其妙…
  •     好书,与是否删减无关,本书丰富大气,值得阅读和反思。当今中国发展之迅猛,史无前例,道路漫漫,前途光明,必定重返中央国家之位,中华文明必再施拳脚,有所作为。
  •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分析问题比较实事求是,没有极端的地方。探讨了近代中国400年间内政外交的发展进程,从一个宏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整体视角去讨论中国从清朝开始走进国际社会所碰到的困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大家风范,不偏不倚,分析透彻,高屋建瓴。
  •     精彩。荡气回肠
  •     历史不容忘记,更不容阉割!
  •     费尽心机啊
  •     港版未删节版入手,重新读一遍
  •     历史的趣味。
  •     有因有果,有理有据
  •     自己下载打印的港版,上部很不错,下部其实平平,不过总体来讲,如果我读书时有这样的一本近代史作为读本的话,也不至于对近代史感到这么痛苦了。
  •     感谢好友从台湾带回
  •     波澜壮阔。义和团的解读。
  •     一读再读的好书,感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