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论语

出版社:三秦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807363262
作者:孔丘
页数:137页

力荐的不是这本,是缠中说禅的《论语》详解

力荐的不是这本,是缠中说禅的《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但缠中书没能出,就去了,所以添不上他的书因此建议豆瓣可以推荐一些还没有可以出的书的书像天涯上就有很多这样的读过缠中说禅的论语详解,才发现原来读的是那么无知,于丹的根本不值一提。赞孔子,赞马克思!

去,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去,还是留?这是个问题——关于“父母在,不远游”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新思考孔子在《论语》的《里仁》篇中如是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从儒学在汉代的兴盛开始之时,便被长期而无数次地断章取义。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反复强调“父母在,不远游”,以此巩固土地上的臣民,阻止他们向别国迁移。诚然,对于农耕时代的统治者来说,人口就是力量,人口的固定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力量。人多了,劳动力也会相应地多起来,粮食的供应就不会发愁,这样便可以抵御外敌的侵袭。不论是出于统治者的私心,还是出于民众安居乐业的需求来说,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本无可厚非。然而,这一做法在现代中国社会还是适用的吗?“父母在,不远游”作为中国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传统观念之一,仍然对现代社会中各个年龄层的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老一辈,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辈的人们,对于这一点抱着毫无犹疑的态度继承了下来。我就曾经听说过一个与此有关的真实故事。Q阿姨是我妈妈的好朋友,她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出于爱好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她选择了英语专业。在那个年代,出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Q阿姨在大三的时候,克服了缺乏中介、出国信息和相关考试资料等等的困难,不仅成功获得了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机会,还凭借出色的能力得到了奖学金。按理来说,这一机会是令人艳羡的、需要好好把握的。可是,Q阿姨却放弃了出国深造。原因则是她的父母希望她留下来陪伴他们,不要让他们经历长期无法和女儿相见的孤独。另一方面,Q阿姨的姐姐并不像Q阿姨一样留在本地读大学,所以Q阿姨的父母还想要至少有一个孩子长期留在他们身边。可以说,这个决定让Q阿姨的生命轨迹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从Q阿姨的股市看来,这一矛盾总的来说可以笼统地归结为家庭与事业,或者说,孝道与理想的冲突。“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并不专属于老一辈,它同样存在于我的父母辈中。当然,90后出国的人数越来愈多,这一矛盾正在被削弱,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依然显眼地存在。每一个送孩子出国(甚至是送孩子去外地工作)的父母都有一颗不舍的心,每一个“远游”的孩子也都会陷入长久的纠结。就好像无穷无尽的麦比乌斯圈一样,是为守护孝道而留?还是为追逐理想而去?这个问题让无数有为的年轻人瞬间哈姆雷特附体,难以让自己脱离这种挣扎的心理状态。如果是从孝道——这个中华民族公认的传统美德——出发,毫无疑问,选择留下才是王道。即使在通讯技术发达便捷的今天,依然存在着许多手机和电脑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可以和父母交流沟通,却无法在天冷的时候亲手给他们披上一件衣服;你可以看到父母熟悉的脸庞,却无法将手放在他们不再健壮的肩膀上感受他们的温暖;你可以利用物流给他们寄去一件件东西,却无法每一次都及时地看到他们拆开包裹那一瞬开心的笑颜。还有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是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也是这一问题锐化的表现。所谓空巢老人,即指儿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与此并行的,还有这些中老年夫妇因为儿女离家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也就是所说的家庭空巢综合症。前些时候,就有多例空巢老人死于家中却在很久以后才被人发现的惨剧发生。从这个角度看来,在孝道与理想针锋相对之时,为孝道让步才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但是,这里会出现一个奇妙而严肃的悖论:虽说是为守护孝道而留下,放弃了理想而心怀不甘的子女们真的能好好地守护孝道吗?这就回到的文章开头关于断章取义的问题。事实上,孔圣人并没有完全性地禁止年轻人远游。这句话完整说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是说年迈的父母在世时,年轻人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不应该到很远的地方去。孔圣人提出了一个前提,就是“方”(特殊的理由),那理想能不能算是这样的一个理由呢?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孔子之所以还辩证地保留了最后一句,就是因为考虑到了这种矛盾的存在。孝道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更加偏重于感性。一个心怀怨恨的人,纵使留了下来,也只能做到形式上的孝,那种发自内心的爱与关怀是无论如何都伪造不出来的。一个为了孝道而留下、却心怀不甘的儿女,在守护孝道的时候,恐怕只能带给父母不快乐的感受。强调守护孝道,目的在于让一个家庭和谐美好,充满幸福;年迈的父母可以得到恰当的赡养;儿女不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也不会与心中“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冲突。可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大方地放下理想、放下事业、甚至放弃享受生活呢?不分青红皂白地留下,只能造就一个形式上的团圆,但也会带来父母的愧疚,儿女的疲惫与不甘,这和“久病床前无孝子”是同样的道理。一时的决定并没有长久的坚持容易。很多人说放手就放手了,却仍会在长久的坚持中产生对当时选择的质疑。无法消散的悔意常常让人不堪重负。这样的儿女们难道还能做到十年如一日地尽孝吗?这样的结果岂不是与守护孝道的目的冲突了吗?更何况,大多数父母都不会看着孩子为了自己放弃理想而高兴。父母们是知道的,他们无法陪伴孩子一生,那么,那些为了孝道而远离梦想的孩子们在父母离开世界以后,是不是便只能庸庸碌碌地过完剩下的日子了呢?毕竟很多理想只有在特定的年龄才有精力去实现啊。除此之外,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儿女脱离父母而拥有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社会常态。儿女们不可能永远依傍父母而生活,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独特的责任。因此,“远游”并不是的一件脱离常理的行为,事实上,没有追求理想的人,社会也不会进步得如此之快。因此,既然提出要“远游”,很多时候,就是有“远游”的必要性。那么,这个矛盾有可能妥善地解决吗?可以的。首先我觉得人们应当脱离一个误区,认为守在父母身边就是尽孝道。这里要引入两个新的概念——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物质赡养,恰如其意,即利用物质资源对父母进行赡养。精神赡养则侧重于精神关怀。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现代社会,精神赡养显得远远不足。形式上尽孝的出现就是这一问题在作祟。因此,为了处理好孝道与理想的矛盾,就要让儿女和父母都认识到精神赡养的重要性,避免流于形式、只重物质赡养的想法。其次,父母们也要努力在儿女们“远游”后,找到新的内容充实自己的生活。在这个物质发达、崇尚享受的时代,父母们应当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换个角度来思考,父母们没有了儿女的束缚,难道不应该勇于去寻找生活的新乐趣吗?最后,社会的帮助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儿女“远游”的时候,社会有义务为父母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我们的社会很明显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政府福利扶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老人院的完善、应急救助的落实等等措施都是可行的方向。综上所述,“父母在,不远游”在现代中国社会依旧适用——“孝”在时间中具有永恒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们有必要结束这种断章取义的错误,并且付出更多的努力化解孝道与理想的冲突。没有特别的原因,我们还是应该选择陪伴在父母身边,脚踏实地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儿女的温暖,享受天伦之乐。而如果“远游”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甚至是更好地享受人生,我们当然可以大胆地选择展开翅膀,飞向远方。

叫我怎么说

装帧纸张都很不错,我还喜欢纸的气味。但致命的是不完整,每一章都缺一点,并且不说明,很不爽!就论语本身来说,有些很有道理,有些我是觉得不以为然,有些自相矛盾。不过人家是那样一位古人呢!另外,发现我们平时的成语很多都是出自论语,长见识了。摘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