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
ISBN:9787800616259
作者:郑洞国
页数:551页页

内容概要

郑洞国(1903---1991),国民党著名军事将领,曾历任国民革命军军长,副总司令、第一兵团司令官等职。字桂庭,湖南常德石门县商溪乡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学生时代参加过“五四”运动,后又参与了东征和北伐,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被公认为抗日英雄。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郑洞国脱离国民党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91年1月2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


 郑洞国回忆录:我的戎马生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郑洞国在讲到“投诚”时是极其委婉的——郑(或者是帮他整理回忆的他的孙子)声称自己彼时头昏脑胀,并不心甘情愿向共军输诚,且还拔枪欲自戕。后来被人架出门才“发现”共军已经在大门口了——这倒也符合他的“中庸”性格!显然他在党国危难时并未真的想放弃曾经坚持并为之奋斗过的“革命事业”,所谓“投诚”竟然是下级的“识时务”!在第二次中国军队的远征作战中,郑是中国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但没有实际的指挥权,而真正指挥战斗的当是廖、孙,郑最大的作用应该是缓和了中国(蒋)与美国(史)之间的冲突。
  •     (鉴于电子报被删得多,还是放网易转载的全文链接吧)http://news.163.com/14/1118/05/ABAFB46C00014AED.html “我当时看到那个太阳都是没有光芒的。”1948年,45岁的郑洞国临危受命,任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官、吉林省主席,驻守长春孤城,与共军对峙,被困7个多月。从3月25日上任到10月21日投诚,他认为,这是自己“一生最为艰难和痛苦的一段时光”。  10月21日凌晨,郑洞国所在的司令部外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这该是共军发起的最后攻击吧,”他想。随即身着戎装,神色庄重,平躺在床上,准备用枕头下的手枪自戕,可手枪早已被部下收走,他被迫投诚。此时,“兵不血刃”,共军终于完成了对长春的“和平解放”。  20世纪50年代离开东北后,郑洞国后半生未再踏足这片土地。  失守长春  1950年郑洞国离开东北后再也未回过  长春,1948年7月,格外漫长和燥热,这是这座城被包围的第二个月。  市内存粮急剧减少,粮价飞涨,市场混乱。根据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时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一军重炮营第二连少尉指挥员胡长庚的日记,到7月16日,高粱米从最初的几元一斤涨到了每斤90万元;7月18日,他写道:“长春真不成世界了,这个死城。”亲历者后来回忆起当时的长春,常称其为“死城”或“人间地狱”。  5月底丢失机场后,长春与外界唯一的空中交通被彻底断绝,粮食补给更加困难。  7月以来,这座城市已有饿殍出现。  郑洞国在回忆录中说,“因身体极度虚弱而病死、饿死的人愈来愈多。有的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下就死去了,尸首也无人安葬。后来街市上甚至出现了卖人肉的惨剧,我虽下令追查,但也不了了之。”他曾发动地方“慈善机关”收容被抛弃的婴孩,又动员军队眷属抱养,但弃孩越来越多,有时每天竟多达近百名,许多孩子因此而死掉。他还下令处决了3名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又严处抢藏空投物资者,但这类事件仍屡禁不止。他不得不要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发行本票,票面数字最初是几十万元一张,后来提高到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一张,临到长春快解放时,一两黄金也换不到几斤高粱米。  面对极度饥饿威胁下的长春百姓,郑洞国自知前途茫茫,却不得不假装镇定,尽力维持秩序。到8月及9月份,他说:“长春已在山穷水尽的边缘了。”  8月初,郑洞国收到蒋介石在庐山发来的电令,开始开放南向沈阳、东向永吉两条路口,将长春城内的居民向城外疏散。  1933年出生的沙秀杰和她的家人就在这个时候逃出了城,但由于出城不畅,大批百姓因此聚集在两军阵地之间的真空地带,出不得,入不能。沙秀杰一家人滞留在洪熙街(现红旗街)上,她的三弟说了句“那我不等了”,当晚饿死。  另一名时任国民党军官段克文回忆,在真空地带停留过的儿子告诉他:“死尸遍地都是,经过热毒太阳一晒,肚皮胀得好高!到处腐臭难闻,真吓死人。”  这些只是死去的上万人中的一小部分。据郑洞国回忆录,这些地方“终日哭号声不绝……饿死、病死的人无法计数,据说长春解放时,在城东、南郊一带掩埋的尸体就有几万具。”时任长春市市长尚传道回忆,在哨卡内外地区掩埋的尸体约8万具,卡哨以内居民,几乎每家都有亲人死亡。  “当时我眼中的太阳,已失去了光芒,我真正体会到所谓日月无光的滋味。”作为司令官的郑洞国非常痛苦,“长春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此时城内外却是满目疮痍,尸横遍地,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间地狱,人民遭受了一场亘古少有的浩劫!”长孙郑建邦在广州接受采访时说,祖父晚年每次回忆起长春围城,都是心惊肉跳,感到万分痛苦和歉疚,觉得此生此世都愧对长春的父老百姓。  1948年10月21日凌晨,随着中央银行大楼外的一阵枪响,长春彻底解放。这一年的长春围城,是郑洞国军旅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  1950年郑洞国离开东北,后再也未回过这里。“文革”后,郑建邦在东北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曾邀请祖父回东北,他也没有答应;吉林省党政领导也多次邀请他回长春看看,他都婉言拒绝。  究竟多少百姓死于这次围困,不得而知。郑洞国说,他奉命防守长春时,哨卡线内外居民有50余万人,加上军队、军官眷属、公教人员和警察近70万人;时任国民党新七军参谋长龙国钧回忆,5月底失去机场时,全市居民就只剩下约15万了,到10月解放时,全长春仅有市民五六万。除开早期成功逃离长春的,尚传道认为,死去的长春市民约有12万人。  5个月的围困,树叶、树皮、草根……一切能当作食物的东西,都被掘地三尺,伴随着这座城无声的哀鸣,又和百姓的躯体一起,回归了这片土地。  准备殉职  他给蒋介石发了一封诀别电报,“大局无法挽回,致遗革命之羞”  “他的长处在于坚忍不拔。”曾在缅北战场做过其随从参谋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如是评价郑洞国。戎马半生,这位黄埔军校一期的毕业生脑中,大概从未有过投降的念头。  起初,在东北待了整整两年的郑洞国已对局势感到失望,想借病离开,远离内战,却临危受命,要驻守长春。“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困难的时候,我不负责,有谁负责?”当晚郑洞国辗转反侧,最后说服了自己,在1948年3月底,带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凉心情,抵达长春赴任。  在经历了共军发动的冬季攻势之后,那时的国民党军队只剩下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据点。到任之后,郑洞国立即采取的做法是“加强工事,控制机场,巩固内部,搜购粮食”。经过这些努力,他自信长春城防固若金汤,可以同共军较量一番。然而5月底长春机场的丢失,使空中交通中断,国军只能龟缩城内,再也不敢轻易大规模出击了。  此后5个月围城,长春真快成为“死城”。郑洞国这边,虽面对百姓的死去痛苦不已,但也“丝毫没有改变坚守到底的决心”。  10月3日,郑洞国开始下令拼死突围,然而这时,他发现士兵们已不能也不肯卖力气打仗了,打了几天,毫无结果。  锦州失守的第二天,10月16日,蒋介石命令突围。紧急时刻,国民党60军起义了,长春一分为二。  60军军长曾泽生给郑洞国写了封信,劝其起义,但郑想起蒋介石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唯恐(自己)在这最后关头因临阵起义而落下个‘卖主求荣’的坏名,故宁愿死心塌地地顽抗到底。”  共军代表给他打电话,劝他不要做无谓牺牲,郑洞国愤愤地答道:“既然失败了,除战到死以外,还有什么可说,放下武器是做不到的!”  新7军参谋长龙国钧来见他,希望郑能一同起义。他说:“你们的做法我是不同意的,既然你们已决定放下武器,那么你们干你们的,我干我的好了。”  19日上午,国民党新7军全体官兵放下武器,这前后,包括地方保安部队在内的国民党驻长春各部队也相继集体投诚,只有兵团特务团还据守在中央银行大楼内抵抗,成为重重包围中的一个小小孤岛。  此时对郑洞国来说,是真的山穷水尽了。20日夜,他给蒋介石发了一封诀别电报,“大局无法挽回,致遗革命之羞”,做好了随时殉职的准备。  21日凌晨,中央银行大楼外突然枪声阵阵,郑身着戎装,平躺在床上,准备自戕,却伸手找不到手枪,他生怕稍迟一刻成为共军俘虏,忙站起来,慌张地在室内寻找任何可以结束生命的器械,不过闯入的国军卫士将他团团围住,阻止了他。原来副参谋长杨友梅等人,已与共产党谈妥,当日朝天放枪,佯装抵抗后放下武器。  第二天,郑洞国经永吉,被送往哈尔滨解放区。  两天后,《中央日报》发表文章《郑洞国壮烈成仁三百官兵全体殉职》,说“孤守长春之东北剿匪总司令兼吉林省主席郑洞国将军,自市区战起,率部坚守核心据点中央银行大楼,与匪英勇搏斗,嗣以弹尽粮绝,终于廿一日上午发出最后之一弹,壮烈成仁,所属三百官兵,亦全体殉职。”  在上海看到这篇报道的郑洞国第二任妻子陈碧莲悲痛欲绝,9月,她还曾写信给郑,问其安好,又担忧又焦急,怪他:“不顾性命在干,这是为了哪种?”  然而另一边,21日的《人民日报》就已发表《郑洞国率部投降 长春完全解放》,后《东北日报》发表了郑洞国到达哈尔滨车站的照片。  至此,郑洞国的军旅生涯结束。  冒名考试  考入黄埔一期开始戎马生涯,成为名将  郑洞国一生的事业始于黄埔军校。  1903年生于湖南石门县南岳寺村一个农民家庭的郑洞国,家里排行老小,有长自己14岁的兄长郑潼国,还有3位姐姐。尽管家里条件不佳,但读过两年私塾的郑父千方百计供潼国、洞国两个儿子读书。郑潼国赴日留学后,回到家乡教书,他口中的“民主”“革命”这类新鲜词语,给郑洞国留下一个观念:清朝皇帝不好,必须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才有希望。  1921年,他弃学投考湖南陆军讲武堂,但由于局势混乱,讲武堂无法开办,又只好回到石门县,接着读书。从军不成,郑洞国后来只好报考长沙的商业专门学校(今湖南大学前身),开始学习经商。  然而1924年,孙中山将在广州创办军官学校的消息传到郑洞国耳朵里,他说服兄长借钱给自己,没有告诉家里其他人,再一次弃学从军,这次,他来到了广州。  但他还是去得晚了些,此时,军校第一期的报名已经截止。正当他大失所望时,朋友黄鳌说,自己初到广州时,怕一次考不上,先后报了两次名。现在他已被录取,却还空着一个名额,建议郑顶着他的名字去考试。郑想了想,觉得除此也无他计,于是决定大胆冒名一试。  就此,郑洞国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了24年的戎马生活。先后参加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成为名将。再卷入国共内战的东北战场,1948年长春被围困后,他被迫放下武器。  随后,郑洞国参与到新中国的国家建设中来。1952年,他举家从上海迁往北京,被任命为水利部参事,后来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于1979年出任民革中央副主席,还是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三次婚姻  对于覃氏的死,他悲痛万分,与她结婚十余载,两人和睦相待  1918年,经父亲包办,15岁的郑洞国就和同乡一名大他8岁的农家姑娘覃腊娥结婚了。3年后,他的第一个孩子郑凤云出生,两年后,长子郑安飞出世。第一次东征后,郑洞国回了趟老家,看到了两年未见的妻儿,这期间,覃腊娥又有了次子郑安腾。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郑洞国派人将在湖南老家的父亲和妻儿接到蚌埠团聚。然而中原大战硝烟还未停,覃腊娥携子女去武昌居住时,不幸感染风寒病故。  他在回忆录中说,听到这个噩耗时,兄长的话犹如惊雷击顶,他眼前一黑,顿时晕厥在地,不知过了多久,才渐渐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对于覃氏的死,他悲痛万分,与她结婚十余载,两人和睦相待,互相从未红过脸。  祸不单行,第二年,郑父和郑潼国护送覃腊娥灵柩回石门,路途上,竟遇土匪,郑父惨遭杀害。数月之间,先后两位亲人离世。  郑洞国的第二次婚姻始于1933年,他出差南京,看望病中住院的老乡,与陈碧莲邂逅。30岁的郑洞国和17岁的陈碧莲几乎是一见钟情。婚后他继续四处征战,而只要军队一有短暂驻扎时间,她便赶去与他团聚。两人虽未有生育,感情还算融洽。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他决定接受周恩来邀请,回北京工作时,陈以不服北方水土为由,不愿一同前往,两人最后协商离婚。  经友人介绍,郑洞国在北京认识了第三任妻子顾贤娟,彼时郑52岁,顾35岁,还带着与前夫生下的一女。婚后一年多,顾氏生下一女,取名安玉。  1972年夏,顾贤娟病故。郑洞国在给儿媳焦俊保的信中说:“贤娟的死,是我人生又一次最大的打击。”5年后,21岁的女儿郑安玉,竟被工作厂内一个求爱不成的男青年残忍杀害。此时的郑洞国,在北京又孑然一身了。  后来陈碧莲还提出想和他复合,但被郑洞国拒绝。郑建邦回忆,陈碧莲活到了90多岁,他们还会经常去上海看望这位继祖母,“每次一说她都很后悔,当时三十几岁,太任性,没有跟我祖父去北京。”  次子台湾失联  上世纪80年代郑洞国曾尝试寻找,却至今杳无音信  1948年,当郑洞国被困长春时,郑安飞和郑安腾收到蒋介石送的钱,决定去台湾读书。兄弟俩发现台湾当时也是人心惶惶,待了两个月,郑安飞选择回大陆继续读书,而郑安腾则留在了那里。  此后海峡两岸,郑安腾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上世纪80年代大陆与台湾恢复交往后,郑洞国曾尝试寻找次子,却至今杳无音讯。  作为军人,郑洞国与家人团聚的次数几乎屈指可数,也很少亲近自己的孩子。他回想起东征后第一次回乡探亲,郑凤云和郑安飞躲在覃氏的身后,怯怯地看着他,不敢说话。覃氏死后,3个孩子便过着寄人篱下、漂泊不定的生活。抗战期间,郑凤云嫁给其表兄陈某,从此一直生活在石门乡间。抗战胜利后,郑安飞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后被分配到沈阳工作。  “文革”期间,郑洞国的家被红卫兵“光顾”过两次,但两次都“很文明”,郑建邦后来想,或许是周恩来总理保护了祖父。倒是儿子郑安飞,由于去过台湾不被信任,饱受迫害。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郑安飞一家才在组织的照顾下,迁居北京,和郑洞国一起生活。郑建邦留在阜新县做知青,后考上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也回到北京工作。  郑洞国和孩子的话并不多,长孙郑建邦回忆,小时候常看到祖父和父亲俩在一个房间,一天也不说一句话。相比于父子之间的生分,郑洞国对孙辈则温和很多。郑建邦眼中的祖父一点都不威严,“不了解他过去的人,不会知道他是军人。”他极少主动跟孩子们回忆过去的戎马生活,常给他们谈论的都是历史或古代诗词。后来需要写回忆录时,也是郑建邦问一句,他答一句。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告诉家人:“我是个军人,对生死都看得很淡,你们不要为我难过,好好生活,我这一生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看到祖国统一,如果国家统一了,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参考资料  黄仁宇著 张逸安译《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2001年  章戈、石灃《黄埔忠魂—郑洞国传》,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  张正隆《雪白血红:国共东北大决战历史真相》,香港天地图书,1991年  郑洞国《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  郑建邦、胡耀平《铁血忠魂—中国抗日名将郑洞国图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5年  《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阵中日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专题顾问  曾庆榴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教授)  李杨  (广州市社科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研究员)  总策划:  王海军 龚慰 王景春  总统筹:王莹 刘丽君 李艳  田霜月 王卫国 刘伟  分组统筹:高龙  采写:南都记者万蜜 实习生 古晓彤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华锐对此文亦有贡献)
  •     郑洞国,黄埔一期,参战无数:北伐东线作战、中原大战、长城抗战、徐州会战、昆仑关大战、枣宜会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参加了驻印军在印度的训练, 亲在参加驻印军反攻缅北的战斗、抗战胜利后,被绑上了东北内战的战车,本书史料详尽,叙述逻辑性强,是了解战争历史的好书!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昆仑关一战,以铁军对钢军,以血撒花。
  •       郑洞国和李宗仁,白崇禧,杜聿明,孙立人一样,都是很善战的国民党将领。
      
      2008年出版的这本书,还是基本不提1950后的经历。这是无奈的事情。
      
      所以,这本书和李宗仁的口述回忆一样,重点用很清晰的结构说明了1919-1949年整个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印度缅甸战场和和英美合作博弈,抗击日寇的故事。
      
      郑非常擅长严明军纪,搞好军民关系;另一方面,又特别注重培养中下层指挥员多元化的技战术能力,所以,郑的部下,哪怕是一个连排长,在攻坚时候,也会采用多种战术结合,逆袭,夜袭,步炮结合等,十分灵活。
      
      由于在部下心目中很受敬仰,所以,他无论调动到那支部队,都很容易有老部下也同时跟随,不计名分。
      
      只是因为郑早期流露的左倾思想,使他在国军体系中,虽然能力有口皆碑,十分抢手,但一直升迁较慢。反而是如陈诚,汤恩伯这种无能之辈,一直大权在握。现在回想一下,同为抗战回忆录,郑洞国和李宗仁比陈诚就有料的多,是真真实实的有在聪明打仗,展现出才能战功。
  •     一般般
  •       回忆录,是第一人称的历史。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外辱内困,军阀混战,外寇入侵,民成饿殍,华夏大地犹如笼罩在永夜之中,黑暗不堪。有志的青年皆欲肩起黑暗的闸门,救民于水火,郑洞国将军既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亲历者,也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因而其回忆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郑洞国将军出生于湖南石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皆是朴实的农民,但其父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故而课子读书甚勤,为郑洞国打下了较好的学习基础。郑洞国之兄是留日学生,回国后常给少年郑洞国讲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因而在郑氏胸中植入了热烈的爱国情怀。青年时期,郑洞国又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故而秘密奔赴广东,考入孙中山先生开办的黄埔军校,成为黄埔一期生中的一员。教官和学生中不少人成为后来国民政府的军政大员,在一贯重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中国,这给郑洞国的未来铺平了上升之路。
      
       从后来发生的一切来看,考入黄埔无疑是改变郑洞国命运的重大转折,但从其初期经历来看却并非如此。当时的军阀之多,不仅在于一省,甚至一个市,一个县也都有军阀,大军阀狠如虎,小军阀多如狼,土匪之类啸聚山林更是多如牛毛。黄埔一期生毕业后,几乎无暇整装,就受到军阀的挤压,不得不予以迎战。经过几次战斗,郑洞国的军事才华如囊中之锥,脱颖而出,被委任为初级军官。这样的处身,其实依然危险,多数黄埔出身的军官,在初期扫平闽粤军阀的战斗,以及后来的北伐中都牺牲了。
      
       郑洞国升任高级军官后不久,其发妻在家乡病故。他匆忙看了一眼,几乎哭昏。更令他受到打击的是,其父与长兄在安排完这场葬礼后,乘船归家途中,船主居然乘郑氏之兄上岸,勾结土匪意图劫掠,杀害了郑氏之父。一个能够率一支军队纵横冲锋的猛将,况且家遭如此之不幸,普通百姓之朝不保夕由此可见。
      
       郑洞国善于抚众,不仅与上下级官长相处融洽,而且受到普通士兵的爱戴,故而升迁很快。他富有军事才华,并且爱读书。据他回忆,某次驱逐一队军阀胜利后,发现敌兵占领的校园倍遭毁损,但该校的图书馆却完好无损,便趁空闲整日沉浸在馆内读书。由此可见,他不但是一个在国民党内有“长者”(誉其有宽厚之风)之称的将领,更是一个富有书卷气的将领。
      
       郑洞国后来参加了一系列国民党与新旧军阀的战争,不足为论。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是抗日战争,他几乎参加了日军侵华以来的一系列抵抗战争,从1933年日军进攻长城各关隘开始,郑洞国转战长城内外,大江两岸,立马昆仑关,后来更进入印缅与盟军合作共同打击日寇。
      
       昆仑关战役时,郑洞国时任第5军副军长兼荣誉1师师长。第5军是国民党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之一,荣誉1师则是该军最善战的三个师(另外两个师是新22师,师长邱清泉;200师,师长戴安澜)之一,而且装备有重机枪、榴弹炮,德制装甲车,苏式坦克。尤其是国民政府军队的大炮,对日寇形成巨大的压制,怒吼的大炮不但将日寇阵地打成了焦土。此战中,被歼日军达4000余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尉佐被击毙,更使日军少将中村正雄毙命,令日军为之胆寒。
      
       在印缅战场上,郑洞国一面尽力与盟军指挥官史迪威周旋,一面坚守自己的军人本色。印缅作战的第一阶段民国政府与盟军合作上漏洞很多,当时国民政府派往印缅的指挥官是罗卓英。史迪威企图独立控制国民政府在印缅的军队,因而与罗卓英一再发生冲突。后来,不得不调离罗卓英,派郑洞国前往,因其擅长交际,又能保持风骨。郑洞国与史迪威尽管也有冲突,但却获得了史迪威的信任与尊重,在战场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尤其是国民政府的军队在美军设于兰姆伽的军事基地受训后,单兵作战能力和整体军事素质都大为进步。故而在密支那战役,八莫攻击战中取得了大胜。
      
       郑洞国将军是一个富于理性的军人,同时又有一腔热血,这从他的自叙口吻中多少能够感受到。自叙的历史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具有亲历者的真实性,一个是为了隐讳而扭曲事实(前者的特点是多细节,后者的特点是多规避)。这部回忆录多处都流溢着真实的细节。尤其是在叙述抗日作战中,有些细节深刻的如在眼前,如其叙一位战士与倭寇肉搏……日军枪刺来,他丝毫不慌,掐住敌寇的脖子,用力一拉,因用力过猛,不但撕裂了倭寇的颈部,连舌头也一起拽了出来……印缅战场上围歼一队鬼子,鬼子们被我战车围住仍困兽犹斗,除被枪弹击毙的之外,其余皆被战车履带碾碎……像这样惨烈的战场叙述,以及笑谈渴饮虏寇血式的语言,都可看出一个军人的特点。
      
       那段历史过去已七十余载,山河到处洒满了抗日英魂的鲜血。梦里关河曾记否,留予后人追忆。敌虏垂首久矣,将军也已逝去。曾经的老兵们在世者也越来越少,但他们永远不会从历史的画图上消逝。套用麦帅的一句话:老兵不死,他只是凋零。
      
      
      
      
      
      
      
  •     长春伤城---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黄埔军校大门上方嵌一“革命者来”的匾额,门两侧写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
  •       郑洞国在讲到“投诚”时是极其委婉的——郑(或者是帮他整理回忆的他的孙子)声称自己彼时头昏脑胀,并不心甘情愿向共军输诚,且还拔枪欲自戕。后来被人架出门才“发现”共军已经在大门口了——这倒也符合他的“中庸”性格!显然他在党国危难时并未真的想放弃曾经坚持并为之奋斗过的“革命事业”,所谓“投诚”竟然是下级的“识时务”!
      
      在第二次中国军队的远征作战中,郑是中国方面的最高军事长官,但没有实际的指挥权,而真正指挥战斗的当是廖、孙,郑最大的作用应该是缓和了中国(蒋)与美国(史)之间的冲突。
  •     史料翔实,对陈诚、汤恩伯等描写与评价入木三分
  •     他孙子郑建邦帮忙整理的,据郑建邦说,他问一句郑洞国答一句,也不知道最后成书的,哪些真正是郑洞国的想法啊。
  •       郑洞国,黄埔一期,参战无数:北伐东线作战、中原大战、长城抗战、徐州会战、昆仑关大战、枣宜会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参加了驻印军在印度的训练, 亲在参加驻印军反攻缅北的战斗、抗战胜利后,被绑上了东北内战的战车,本书史料详尽,叙述逻辑性强,是了解战争历史的好书!
  •        记得上一次看将领回忆录还是在我大一的时候,空闲时间比较多,每天泡很长时间的图书馆就是看二战期间诸多将军将领的传记或回忆录,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沉迷于战争题材的故事,当时同学还都奇怪一个女生怎么对这类题材的书这么着迷,我就会正色状的告诉她们,这些将军都是有大才的爱国人士!时隔几年再次捧着一本正经的回忆录来看,不再是外国将领的回忆录,而是中国人的将军,郑洞国的戎马生涯回忆录,这不可抑制的勾起了当年那个沉迷军事作战的小女生的回忆。之所以看这本书,一方面是想要回味一下当年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真的想要看一篇中国将军的回忆录,而且本书的封面设计的让我非常有想读的欲望。
      
       这本书是郑洞国将军晚年写就的回忆录,由他的后代整理后出了现在手里拿着的再版。相比于92年版的本书,我更喜欢这本书的整体设计,估计大体内容应该不会有所改变。能够再版也说明了这本回忆录内容的确有料。作为一本自传体的回忆录,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回忆,会带给读者更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身临其境的那个主体。同时自传也贵在真实,真实的向读者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事情用历史的原貌来还原。而本书的作者郑洞国将军作为回忆者并故事的主角,他讲述出来的从自己青少年时代到加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后新中国时期见证新的时代开端,这个历程不可谓不宏大。郑洞国同中国革命时期大部分的将军一样,出身于农民家庭,而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他人生一个重大转折,可以说青少年时期的郑洞国就是个有着激情澎湃的爱国热情的爱国青年,所以他会毫不犹豫的投身于军队、为国家效力、抗击日寇抗击外侵者。作为国民党的一位高阶军官,郑洞国是个善于作战的将军,可能在指挥作战方面他的经验和能力不输给其他任何一位将军将领,他有着卓越的领导指挥才能,并且深受他的部下的爱戴和拥护,这也是他能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重创日寇的原因之一。
      
       郑洞国将军作为一位将军是优秀的完成使命的,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人生更是具有传奇色彩,他的一生都献身于为祖国而战,他的爱国热情从未熄灭过。我们能够从他的回忆录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真挚的热忱。
      
  •     桂公真是栽在老好人上
  •     如今京台合流了,你们这些人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呢?解放战争?勘乱战争?内战?岂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
  •     在目前这个状态,阅读前人写的回忆录是接近真相的途径之一,虽然该回忆录夹杂着不少当前的意识形态,但剔除这些还是很鲜活的,文如其人,可以看出郑洞国是一个忠义厚道,很有涵养,人缘不错的人。如果有一天环境改变了,郑的回忆录是个很好的拍成影视作品的基础材料。
  •     桂公回忆录多像其人啊。。连写那么热血的经历,笔触都是温温和和的,对谁的评价,就连偶尔说句坏话都是客客气气的。看着又有内涵又客观。我这水平都能看出史料价值一定超级大吧。哎,荡波筒子要学着点啊。不过作为水平捉急的读者,似乎还是爱憎分明看起来更有趣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