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222137378
作者:胡适
页数:216页

内容概要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于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有深入研究和贡献。一生坚持民主自由理想而不辍,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及五四运动核心人物,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进程。历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书籍目录

容忍与自由
差不多先生传
归国杂感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我的儿子
保寿的意义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
新生活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大宇宙中谈博爱
不朽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信心与反省
为什么读书
大学的生活

作者简介

《容忍与自由》是一部杂文选集,收录了18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行文流畅,说理深致,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容忍与自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第一次这样完整地读了胡适先生的一本书,内容是些杂谈。吸引我的是书名、也即第一篇所讲内容。胡先生讲话风趣,把大大的道理讲到了生活中的小事情当中,读起来极有意思。以前就听说过胡先生关于“生孩子”的言论,其意旨在强调父母的责任,抗议中国传统封建的家长思想,"父母于子无恩"。家长思想禁锢了很多人的自由,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以至于很多子女已经没了主见。我很是赞同胡先生此方面的观点,父母与子女,多想些义务,少提些权利,人人都是独立个体,子女可选择自己的道路,父母不可强加干涉子女意愿。汪长禄先生担心这样就造出一个“白吃不还账”的主顾来,其实新生儿本是一张白纸,父母做好了自己该做的,子女也不会为非作歹。有意思的新生活。能问出“为什么”的生活,就是有意思的新生活。胡适先生也在身体力行这样一种生活。从“红楼梦”,“佛教的神会和尚”到“水经注”,胡先生过的就是一种有意思的生活。然而,甲之有意思,并不一定是乙之有意思,因此许多人质疑先生所做的工作。他有自己的解释,他所做的研究,其实是给社会上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范本,即“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没有判断的人云亦云,没有证据的以讹传讹,都不是研究的正确姿势。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科学的方法论的实践,对传统的中庸思想和“差不多”精神是一种挑战。除了时论,他并没有太多的著作留下来,然而他懂得,人应该“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罗辑思维拿狮子与狐狸来做对比,狐狸懂得很多,却过于灵活,随时准备转舵。狮子或许不够机智,却知道一些大事。因此能称为森林之王的是狮子,而不可能是狐狸。吴晓波频道也有一期节目讲到“刺猬与狐狸”,是将这个对比搬到了商业中,一样的道理,能够做成马云的人,一定是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而对流行趋势十分敏感,随时转行的人,可以赚些钱,但称不上企业家。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是对我冲击最大的一篇。我时时强调个人自由,也相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的信念下,其实时时都觉得自己是“穷”的。渴望隐居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觉得外面的不公平并不是我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做好自己,省心省力省麻烦,自我麻痹。中国传统的隐居思想和日本的新村生活,其实都是一种自我的避世观点,是被胡先生所批判的。胡先生这一篇辩清了真的和假的个人主义,并指给我们看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在古代封建社会或许是渺小无力的,在现代社会却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穷”的力量集合起来,其实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力量,“人人都是个无冠的帝王”,主动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社会会有所反应,甚至你的想法就此实现也是可能的。尤其在当时当地的中国,如果一味要求狭隘的个人自由,置国家危难于不顾,更是懦夫的表现。个人可以就生活所在,多“研究点问题”,即是针对自己力所能及或有所兴趣的方面,积极地改善社会生活。人本是社会中的人,改造个人与改造社会本就是不可区分,仅从主观上要求“正心、诚意、独善”,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博爱一节很是有趣,胡老先生笑话古代的“喂蚊割肉”,很有一种画面感。喂蚊割肉本就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好像自己受了苦,做这么件蠢事也可以称之为“博爱”,呵呵不朽这一篇也很不错。辩证唯物,一点也不拘泥于任何人所提出来的思想里,很是能够开拓思维,不过我并不对不朽有所追求,只是看的有趣罢了。先生主张教育应该学些实用的科目,比如乡村就教些种田、养蚕之类,这是有些道理的,因为手风琴确实在农家用不上。可是我也有一个疑问,人生而阶级不同,有农村的有城市的,一味地教授农村孩子养蚕种田,有没有考虑过想要通过读书向上攀登的人呢?有一个关于神山鹦鹉的传说,说神山着了火,一只鹦鹉不停地含水来救火,被问到为何时,说:长居是山,不忍见之。《容忍与自由》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不要妄自菲薄,要多多做事。
  •     无意中在亚马逊,作为推荐类的相关书目,为了凑单到200参与减价活动所购买的。起初以为会是近代时期“不伦不类”的半白话文半文言文形式,会比较难懂…实际上愚蠢至极(竟然忘了胡适是白话文倡导的先驱者)。第一篇让我颇有感触,讨论的“容忍”与“自由”二者的联系。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胡适先生的“容忍”观。就目前中国政府所宣扬的“无神论”以来,大多数年轻人对于基督,伊斯兰,佛教,尤其道教,持有的大多是不信加鄙夷的态度,认为这种唯心主义式的信仰只不过是人们自我安慰的一种形式罢了。其实不然,按照胡适先生的说法便是:“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但我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而做到如此宽宏大量也是有其原因——世界信神的人予我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那作为回报和感激,即便不能苟同也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这种雅量在胡适先生看来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会错,所站的立场往往高高在上,因此不能允许他人对自己的观点说三道四,说白了就是老子对老子牛逼外加绝不接受他人观念的态度。其实现实生活中,除了这种走极端的人之外,还有就是打擦边球的人。自己沾了“正确”或“正义”的一小边,就开始洋洋得意,加上自己的诡辩三寸不烂之舌,便以为站定了阵脚,能对他人观点说三道四了(我大概也能算是其中一员)。这种人就是缺少雅量的典型代表,一遇上不顺心或是不轻易被说服的人,便大动肝火,想想着实没有一点必要:他人没有因为与你不同而唾骂你,嫌弃你,而你却因为别人的异而动怒,大概就是基于胡适先生所说的“我不会错”的绝对心理吧。另外,我也喜欢《我的儿子》这一篇。很佩服胡适先生在差不多100年前能有今天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无法认同的父子母女关系论。父母作为生育者选择赋予一个细胞完整的生命时,理所应当地应该付出养育的责任,这份责任好似我选择了一份工作便有义务完成(并不是说义务就可以不用偿还)。因此养育是父母应给的,而子女必须在有能力后尽好赡养的义务,这叫基本伦理。而胡适先生在书中强调的一点便是,父母尽力是应该,并且不能因为这份应该而去限制束缚孩子自己的理想。大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只不过是在培养另一个理想的自我而已,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逻辑可言的,所以在后文中,年轻人究竟选择哪行哪业时,胡适也提到不应该过分考虑父母与社会所摆出的经验主义。其次,关于年轻人脱离大学,在工作中产生现实理想的落差之时,从而逐渐丧失求知感和抛弃大学时代的理想追求。从这个层面来说,怪不得大多数人都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确,涉水未深还未找到源头之时便开始放弃,这无论如何也难成一撇。而胡适给出的意见也相当中肯,一句充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其玩得炉火纯青便能使自己产生一种劳逸结合的感觉,而非单纯的无聊感。其实,关于治学那一段讲的也极好。胡适先生的文章读来不拗口不高深(即便背后的理论深刻),虽然短小却让人震撼。读完这本,真是佩服胡适先生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能力,弄得我也想去读史书…
  •     归国杂感先生在此篇中谈了一些归国后的失望之感。在谈论至京戏布景时,联想到之前《伶人往事》中描述的光景,我却生出一些悲哀。那时先生依旧可以见到戏曲有些繁荣的景象,纵然在社会革新下有些不伦不类,却并未面目全非,魂魄全无。但先生随后对中国人“懒散”的生活状态的全面否定却是我不能完全接受的观点,这样急促的希望摆脱旧社会,摆脱一些旧的习气未免有一些急功近利了些。而且,我并不认为喝茶下棋的日子是可耻的,不对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一个包容性更强的社会才应该是一个新社会应展现出来的气质。其后先生提到的“列位办学堂,尽不必问教育部规程是什么,须先问这块地方上最需要的是什么。譬如,我们这里最需要的是农家常识,桑蚕常识,商业常识,卫生常识,列位却把修身教科书去教他们做圣贤!……”这也是我不能赞同的。虽说实用性是很重要,但是,这样的做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切断了学生的其他一切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之一应该是帮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喜爱的人生吧!阅后发现先生写这篇文章时也是27岁的年纪,正是年轻气盛时。保寿的意义这篇小文在我看来很有趣,很像如今的广告软文。充分向大众推销了保险。新生活这篇小文是给我感触较大的一篇。先生详细的阐述了什么样叫新生活,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很积极的指导意义。先生说“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我一直想过有意思的生活,然而何为“有意思”却从未明白。最开始,我觉得有意思便是生理、心理上的一种强烈满足感与愉悦感。比如,迟到一块心仪的蛋糕,听到一曲有灵魂共振的歌曲。暂且称之为“有意思”的初级吧!皆是贪享。后来,“有意思”于我,又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去了解艺术,欣赏美景,观赏歌剧、电影;品一杯清茶或红酒。暂且称之为中级吧,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先生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这一说法让我又有茅塞顿开之感。中级的生活未免有些累,有些装,有些为了做而做,失了本心。真正的“有意思”应该是在问出“为什么”之后去追寻,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完成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有自我和个性的活着。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比较了中西文明,或者说是中西哲学观,宗教观的不同。先生师从约翰杜威,深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思辨理论有浓重的实用主义的影子,我确实很喜欢这一套哲学体系的。东方文明中的“知足,天命,安贫”深深存在于所有的中国古籍和宗教教义中。而西方文明是“不知足,争自由,争平等,争公道”,”信任天不如信任人,靠上帝不如靠自己“。我认为先生推崇的这种西方文明精神也是我们现在年轻人应该具有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和生活而努力,不要一味的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命不好。应该明白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为什么读书这是我最喜欢的之一。只想简短的说,先生在这里很好的阐述了读书的意义,不浮夸,不鸡汤,走了实用主义的路线,中肯而有趣。希望大家都可以读读这篇!大学的生活先生又讨论了一个至今都依旧在讨论而无解的话题,大学生该如何选择专业。1958年胡适先生就已经说,”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选专业,但直到今天,好像还是市场导向更大一点。这篇对面临选择专业问题的同学们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治学方法三讲这篇文充分论述了先生”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做学问的方法。虽然先生将其运用到做学问上,我认为,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模式。面对一个新的科目和内容,不要着急翻开书页做笔记,不如,先问问题。然后带着一种探索的好奇心来学习这些新的内容,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习是不是变得有趣了许多?以上皆是我读书内文章时产生的一些感想,不成体系,随兴而写。希望大家可以读读此书,从中找到一些可以启发自己的东西。况且,与大师进行交流,思想的碰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果麦出的经典之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论证,喜欢胡适,五分打起来
  •     很多思想,即使是现在仍然适用,醍醐灌顶!
  •     民国学霸老胡的话现在看来不过是常识而已,但在当时近现代化刚刚开始的中国也算是时代的先锋了。
  •     开卷有益
  •     可作为大学一年级、二年级通识课的读本,胡老师要是活在今天,是可以去奇葩说当导师的!
  •     读的第一本胡适 实在是个深刻又有趣的人 简单直白的话语 看得却很远
  •     前面一半就算在现世也是适用啊
  •     2017 March Lancaster
  •     大概看懂10%... 不好意思评分
  •     几篇短短篇挺有趣,至于谈英论美,就有些局限了。
  •     胡大爷也是厉害的,翻三章,啪啪啪,打脸声
  •     很快地就读完了 折服与这样的前辈的思路,思维与表述 明明是在讲道理,却让我有着读小说的快感。 不断地感叹,茅塞顿开。 学习,多学习,多向这样思维缜密,表述清晰的大家学习。 还要看看他的别的书!
  •     鉴于11版的容忍与自由校对错误过多,当这版出现时目录都没看就买了。 我只想说,这种只注重装帧排班,有圈钱之嫌的书还是少出点吧。 ps:把《不朽》和《我们对西洋文明的态度》两篇放在一前一后确定不是高级黑?
  •     三月第二本书,挺有意思的,几十年前讨论的问题至今仍适用。
  •     功不唐捐!
  •     我的无神论与共产党的无神论有一点根本的不同。我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共产党自己信仰无神论,就要消灭一切有神的信仰,要禁绝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这就是我五十年前幼稚而又狂妄的不容忍的态度了。
  •     被胡适先生实力圈粉
  •     “我年纪越大越觉得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     少谈些主义 多研究些问题
  •     之所以一直比较喜欢胡适先生,在于他比较实在,大家都在各种主义套帽子的时候,他说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都在讲我们要自由民主的时候,他说,容忍比自由更加重要;总给我感觉,他并不在意那些虚无缥缈模凌两可的伪概念,而真正愿意关注实在问题。 最喜欢那篇论不朽,用大我和小我两个概念阐述了人生之意义,乃是人与人互相交互产生的蝴蝶效应。
  •     先生留学七八年年归来,快到ZG时有人问是否会翻天覆地、变化万千,先生说不做希望,果然…… 看完书啊,先生已去世50多年,在世界的另一边,如果有人问先生是否认为ZG已大变,先生估计会说“呵呵~”
  •     “列位不要担心。我们中国正恐怕进步太快,我们留学生回去要不认得他了,所以它走上几步,又退回几步。正在回头等我们回去认旧相识呢。”
  •     对人生有意义的几篇文章
  •     勤,谨,和,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方法的自觉
  •     文人,哲人,有正念之人。
  •     讲道理对现代中国并没有启发
  •     都是些通透的道理,最喜欢《我的儿子》这篇。
  •     看得太晚,应该读书的时候看。
  •     有容忍才有自由 “人生最神圣的一件举动,就是口里说出和心里觉得‘我相信某件事物是真的’”
  •     旧人思想里总能挖掘出不一样的东西。
  •     进一寸有一寸的愉快,进一尺有一尺的满足。 (太喜欢这个版本的装帧设计了。
  •     第一次读胡适的书
  •     虽然是很久以前写的,但其中的道理很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好好读一读,想一想。
  •     先生先生了百年,后生后知在此间。 哈哈哈哈这个 民国版知乎 的标签是谁想出来的太有才了。
  •     《容忍与自由》 值得现在社会非常多人反复体会。 以及值得一读再读。很多思想也是我们可以 活学活用!
  •     比起之前看的那本同名演讲录编排更为合理,但收录较少又有些欠缺。这本装帧可以,但书名的确误导,可以的话还是这么要找另外一本容忍与自由来读读。
  •     何谓大师,何谓伟大的思想家,在于其思想的历史生命力!
  •     胡适的文字逻辑性十足,这么多年前的东西,至今看起来依然觉得有味道且符合现实。
  •     收录偏于实用主义,标题有点不搭,装帧封面还可以。胡适的文章和讲演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但那普世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放在如今还是很管用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重要”“多谈点问题,少谈些主义”。
  •     可能很少有比胡适先生三观更正的人了,这样的文章才应该编进思想教材。标重点:《容忍与自由》《我的儿子》《保寿的意义》《论女子为强暴所污》《为什么读书》《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     装帧好看 语言精炼 有的思想在今天都算前卫的了 【孩子无意求生 我们生了他 我们对他只有抱歉 更不能“市恩”了】
  •     思想大家,平实隽永。
  •     果麦版本。内容对年轻人来说很有启发,但我妈却比我更喜欢,甚至在看完之后买了一套胡适文集。适合反复读,很多观点都很隽永。
  •     胡适的文章好燃啊!!!
  •     虽是选编文章,仍是字字珠玑。
  •     适之先生文如其性,不愠不火,娓娓道来,有些是演讲稿,有些是社评,杂七杂八,随时翻翻都可以。可叹的是我与他相差几乎近一个世纪,为何那个时代所堪忧的问题与人事,除战乱外,和这个时代那么接近?
  •     功不唐捐
  •     不错,就是有的地方对待传统太激进了
  •     那个时代的人写的文章,和当下人的文章,最大的不同就是,那一股子热情,热心,爱,诚恳。他们是有感染力的,这种感染力不是靠渲染,技巧,就仅仅是靠发自内心。 内容。半个世纪前胡适讽刺的,揭露的,如今仍是一样的问题。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     好玩又深刻,特别喜欢父母于子无恩论,差不多先生传,等前几章,有自己的见解,独到。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解放思想,很多观点在当今的我看来仍在解放我的思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