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出版社:轻工业
出版日期:2004-10
ISBN:9787501946129
作者:Roger R.Hock
页数:322页

书籍目录

序言第1章 生物学和人类行为第2章 知觉和意识第3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第4章 智力、认知和记忆 第5章 人的发展第6章 情绪和动机第7章 人格第8章 心理病理学第9章 心理治疗第10章 社会心理学作者索引主题索引

作者简介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第5版)(影印版)》作者在多年讲授“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有感于心理学教科书与基础研究过程之间的严重脱节而编写《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第5版)(影印版)》,于1992年一经出版就备受关注,至2005年已修订出版第5版,受到广东专业人员与学生的好评。作者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纵观心理学科学研究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呼,精心筛选出对心理发展影响最大、文献引用较多且至今仍对该学科研分发生重要作用的40项实验研究,范围涵盖心理学的各主要分支,包括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感知觉、学习、智力、个体发展、情绪、人格、心理病理学、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对于每一项研究,作者都简单介绍了其历史背景、理论假设、实验方法、结论、评价以及最新应用和进展。

图书封面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心理学实验,理论和分析都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只要有正常的推理能力都能看明白。让人震撼的是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所带来的思考,有的非常具有颠覆性。对于前半部分的实验说实话不是特别感兴趣,大概就是了解了一下内容,估计若干个月以后也就淡忘了。但是最后一章Social Psychology却是精彩纷呈。也难怪,如果研究人只是从这个人本身的经历出发,总略显单薄。人是社会的动物,放在社会的背景(或者压力)下才能表现出人的劣根。我觉得人是需要原罪的。以下是一些感言:TAT也好,inkblot test也罢,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确不够客观,但不可否认是psychotherapy的一种很不错的手段。本来么,这种方法感觉就是聊胜于无的东西,虽然不一定准确掌握对象,但或多或少能够拿到一些信息。用总比不用来的划算。"Why did Moses spend 40 years wandering in the desert? Because he wouldn't ask for directions."这个笑话真不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宁可走断腿,满大街找地图,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因为冥冥中总觉得自己比周围人要高出一等,如果连找个地点都办不到,岂不是脸丢大了?与其找人问路,不如事先好好研究地图。以上是我每次遇到这种事情时候心里的真实写照。当然一般最后还是会问路的,不过那基本上都是在我实在找不到地图的情况下才出的下策。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找不到路了,我会先推理出哪个地方最有可能有地图展示,书店、十字路口、垃圾箱、报亭,等等。然后寻找这种地方在哪里,往往此时我会去问别人:“知道最近的书店在哪里么?”到了书店再找地图,寻到要去的地方。一般地图是不会买的,手机拍下来,或者直接画下来即可。当把事情办完之后,晚上回家会总结经验。往往不会问自己为什么当时不直接问要去的地方在哪里,而是告诫自己下一次出门一定要事先做足功课。关于bystander intervention,对于男性而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促使他们放弃救助。以我个人为例,因为好面子,这让我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推理来判断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然而往往当我判断完了之后,已经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如果此时我再出手相帮,其他旁观者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让我难堪,比如责怪我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才去救援,早干什么去了,等等。为了避免这样的奚落,我决定干脆不帮到底。最后一个obedience的实验有所耳闻,但实际读下来还是非常震撼。这种实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应该是很难重复的吧,做过实验的人肯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晒经历,然后全世界人都知道了,实验者要想再去骗别人就难很多。说道骗,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大部分都是有cover story的,果真是骗你没商量,虽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个人认为这本影音版的比中文版的好~刚买的时候还怕读不下去~没想到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深入浅出~且趣味十足~读了好几遍了~读起来不费劲的~只是专业单词需要查一查~语法并不难~比六级阅读简单多了~力荐~~~~~~
  •     很小的字体 看得我、、、、、、郁闷 呵呵不过 是值得的~ 里面介绍的都是十分经典,意义重大的实验 每项实验介绍得都十分详细向致力于心理学研究 爱科学心理的的同学们来说,绝对力荐!

精彩短评 (总计78条)

  •       现身说法吧,本来我对心理学是没有概念的,但这本书改变了一切,她把我对心理学的认识从玄学走进现实,原来心理学可以如此紧密的联系生活……
      怎么说呢,这本书,作为心理学启蒙书,不仅生动有趣,而且也将心理学的特点带进我的大脑,由此作为起点,我通读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所有的劲头都由此开始
  •        人是不完美的,并且这些不完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中。
       你确定你所见到的就是真实的么?在本书的研究5中,你会看到我们的知觉拥有怎么样的局限性。在面对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无数种信息中,我们只能选择和注意某一些信息,并且对于这些特定的信息,我们也会依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不同的解读。但这个世界究竟是如何的?或者说,我们能否认知所有的信息?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这又两个含义,一个是短时间内我们能处理的信息有限,另一个,是我们的生命时间有限。而我们所选择注意的一切,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决定了我们能够得到的答案。如果我们观察电子一样,用怎样的观察方式,就能得出电子不同的性质。我们本身存有的意见,无论看上去多么正确,推导的多么合理,本身都具有巨大的偏见。
       也许在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你觉得我们不需要认知这个世界,你选择退而求其次,我们只需要掌握我们自己就可以了。但人真的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么?在开篇的研究3中,双生子实验告诉我们,人有多少东西是生而既有的。埋藏在基因里的东西,有着怎样的巨大影响。甚至在智商方面,研究19也告诉我们,我们出生的顺序对于我们的智力本身有着不知何解的影响力。
       然后你也许依据不以为意,我们只需要控制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我自己就是我自己本身,即便基因有着巨大的影响又如何,我依旧是我。但社群主义着会忙着跳出来指责道,你根本不是你,你只是镶嵌在社会文化中的缩影。在研究28中,我们看到个人和集体文化的不同,锻造了怎样不同的人格。我们也在研究10中看到,作为恐惧的情绪,是怎样经由偶然的际遇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噩梦的。而在与之相似的研究31中,我们看到,抑郁本身是怎样成为习得的东西,困扰着我们每一次的决策的,参照着研究9中巴普洛夫留着唾液的狗,我们看到环境本身拥有多大的制约能力。
       但这一切还有完。弗洛伊德会跳出来说,看吧,你只是潜意识上飘着的浮冰,在意识底下有着决定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在研究30中,探讨了人们面对压力所选择的自我防御是如何排挤掉焦虑的。斯金纳这位行为主义的巨人,挥舞着他的巨大魔力棒用研究11中那只经由条件刺激“迷信起来”疯狂跳跃的鸽子,告诉你人们对于自己的错误是如何根深蒂固的,难以改良。接着,研究38的从众效应,和研究40中米尔格莱姆的无条件服从实验,又告诉你我们是如何的屈从于他人的权威之中,不论他人是群体还是个人。
       更加让人愤怒的结论,来自于研究13中提及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它告诉我们:我们是多么容易被他人欺骗,他人的期望和态度对于我们自己潜力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抑或研究12中,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学习理论,同样告诉我们,他人的榜样对于我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量。
       你也许会觉得,也许这一切不可更改,但还有整个社会存在的感情,还有爱与信仰,还有他人的帮助。但研究17,用实验数据告诉我们,爱只是作为一种触摸的补充!甚至在研究39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道德本身的背叛的旁观者效应,都揭示着这一切是多么荒谬。
       这一切会让你疯狂么?但我告诉你,研究29用巧妙的欺骗精神病学家的方式,更加荒诞的指出那些医生似乎根本分不清究竟谁是精神病人和疯子,谁才是正常人!
  •     是挺经典就是没什么新鲜的
  •     每一项都很好玩
  •     奇妙而又富于创造性的实验设计,让科学看得到摸得着^^
  •     细节处略见幽默
  •     喜欢><简直是让我从国内教材的夹生冷饭中解脱出来的西点。。。
  •     (还没看完)这些让人想到一些没有想过的事情,觉得以为是那样其实可能是这样,有启发意义,虽然所给的结论不知如何。
  •     :B84/122
  •     易读且引人深思。 我是一只执著地,跳着舞的鸽子。
  •     俺读的是原版
  •        柯尔伯格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道德的发展理论,它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前道德水平,习俗角色遵从的道德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的道德水平。在三个大的阶段方面,又分为六个小的方面,每个大的阶段分别包括两个小的方面:惩罚和服从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取悦他人的定向,维护权威的定向,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
      在柯尔伯格论述他的理论时说,每个孩子的道德阶段不可超越,他们习惯于用自己最高的道德层次看待问题。这让我想起很多东西,为何和他人的争论总是不休;为何人们讨厌的阶层,就是他刚刚摆脱的道德阶层。在道德的壁垒上,人们只不过是从一个层次的台阶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的台阶上,指责他人的无知和幼稚,其实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道德最终的层次依旧会指向自我,这也决定了每个人的道德标准是不同,更决定了我们的争论不可能有结果。
      当然,并不是说争论没有必要。在学术和社会秩序方向的问题上,每个争论都是有必要。就如同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对于追求真理是否需要一致性的讨论,倘若争论的一方是对的,那么争论无疑很有必要,倘若争论的一方是错的,也更加让人们能够理解深刻的理解真理。同样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和认识,都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东西。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我最初在《管理学》上看到的,上面只有干巴巴的几句结论,并没有对这个理论本身存在的价值和研究方法做分析。也让我对于教科书的编排方式更加吐槽。但同时也更加明白那句话:“教科书上的东西都很傻,确实最有用的东西。”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高中和大学里要学那么多东西,而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却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只研究那一个领域的东西。并不是因为不可以,而是因为每个人的精力和兴趣,不足以在每个学科的所有领域取得突破。人只有在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领域时,才会满腔热情,才会做的出色。试想,让弗洛伊德去研究行为主义疗法,让斯金纳去学精神分析,他们会取得和现在一样显赫的成就么?只有选择你所喜欢的,才会让你鼓足所有的力量去研究、去实践它。同时,也想起李开复写在他自传中对于读博意义的话:“读博就是找到一个感兴趣且重要的领域,然后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以至于人们提到这个领域时就会想起你的名字。”That's right——do you want to do ,and make it be the best.
      对于柯尔伯格的批评,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来自于情境因素,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许多人做测试的人口头上说的,与实际行动并不相符。所以,柯尔伯格的测试只是停留在道德判断,而不是道德行为的实际意义上。这让我想起王守仁的新学理念——知行合一。人们的行为与认知大多数是不相一致的,而基于此,是不是在论述道德问题时,我们应该基于道德行为而不是道德判断呢?也许做测试的人口中说的,与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并不一致。这是针对柯尔伯格的第一个批评。
      第二方面来自于文化差异。有人指出这是柯尔伯格的道德理论只是针对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的描述。个人认为这个指责并不正确,因为柯尔伯格的理论最终指向的是自我选择,这种自我选择可以是利己也可以是利他的,可以是集体主义,也可以是个人主义。所以,这个批评个人觉得不正确。
      第三个方面来自于性别差异。卡罗尔吉利根认为女性更加在意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的交流,不愿损害和伤害他人。她把女性的这种依赖倾向称之为关怀定向。因此,卡罗尔吉利根认为这可能导致女性在柯尔伯格的量表的得分中偏低,无疑会造成一种无意的性别歧视。虽然,书中指出使用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没有发现这种偏差。个人认为,卡罗尔吉利根混淆了和第二个方面的同样的错误,在最高层次选择上不并不存在差异。但考虑到最高层次达到的人数方面很少,卡罗尔吉利根的担忧也可能存在。
      当然,我想说卡罗尔吉利根身为女性,对于这个角度的考虑可能更多。学术界女性的势弱,可能存在无意识的性别歧视。她也许是提出了这种担心,毕竟大多数的研究理论揭是出自男性之手,这可能导致考虑问题的偏差。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良心的问题。也许我们显然忽视了一些东西的价值,勤奋、良心等等。在我工作时遇到的那个女孩儿,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家的一致尊重,也许正是她那种信念——绝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而事实上,要想取得大家的尊重很简单,那就是做到大家做不到的事。知乎上有位朋友说,如果你一直做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到最好,你就会发现自己渐渐摆脱了屌丝的群体。所以,无论是道德也好,为人也罢,甚或我们行事,有一个标准是最好的标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     难道不觉得字太小了么
  •     英文版的,所以看得很慢,有些专业词汇需要查一下,不过还是蛮有意思的科普读物。 对于每一项研究,作者都简单介绍了其历史背景、理论假设、实验方法、结论、评价以及最新应用和进展。 对比第四版还是做了些修改去掉 热情与冷酷 试验。
  •     人民感谢您。
  •     大学必读系列
  •       这本书涵盖了心理学的诸多领域,作者逻辑清晰,文风独特,内容生动易懂,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以及感知这个世界。
      作者介绍的一些知识,对我很有启发:
      1习得性无助
       人们如果长时间置于消极环境却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和控制力,将不幸(如家人的去世,重大的灾难等)归因于永久性而不是暂时,自己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外界因素,那么他很有可能会习得无助,从而导致抑郁。
       因此,在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不要忘记多多尝试,始终使自己拥有控制自己的能力。
      2旁观者效应
       当面对突发事件时,旁观者的人数越多,那么人们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就越低。这是因为人们自觉地将责任扩散,从而降低了自身所负有的责任感。
      因此,在危机时刻,不要以为有别人已经提供了帮助或是一定有人提供帮助。而是时刻都像只有自己一个目击者那样行动。
      3无条件服从
       当人们面对权威人士提出的要求时,往往倾向于服从。这种服从命令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二战期间一些骇人听闻的暴行。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应该设法使自己不去服从那些不受欢迎或是不正当的命令。
      4 使人愉快的控制力
       对于老年人来讲,相比那些全权接管老人的日常起居替他们安排一切的行为,使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控制并选择自己的生活,更有利于老人的健康和心理愉悦。
      5 情绪性条件反射
       如果将一些事物与令人恐惧的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并反复强化,人们很有可能会获得恐惧性条件反射,从而毫无理由地害怕某些东西。就像如果父母害怕虫子,当他们的孩子遇到虫子时父母有可能会大声喊叫,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里建立起了虫子即恐惧的条件反射。这个孩子也会因而害怕虫子。
       这个事例提醒我们,虽然许多人会在生活中习得这样的恐惧,但是千万不要将它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
       关于心理学的事例还有许多,通过这本以小见大的书,我瞥见了心理学的冰山一角,充满期待~
  •     买来练习英语的,可惜的没坚持下来。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在一个图书无比丰富的年代,书也不再是神秘的圣物,很多很多书都放下身价,迎合市场。书走下神坛,去走向读者本是好事,也的确出版了很多这样的好书。但是也有很多单纯为了商业目的,去运作,甚至炒作,这样的书层出不穷。
      
       每年出版的书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原创的越来越少,编著越来越多。这本书,就是一本编著。
      
       虽然不是很喜欢,但是还是有所收获的。这也是编著存在的价值。不过很多书的价值,有的可怜到只剩下一个名字了。看过书名,就可以不用去买了。
      
      
  •     有些案例似曾相识
  •     内容如书名 提出研究及其过程结婚论--针对其而做批判和对其不足的指出-延伸
  •     PDF版的果然看起来很累。
  •       书中介绍的40项研究,都是心理学上的经典之作,其中都有几个共同之处:
      1、设计构想很巧妙,但是实验本身并不复杂
      2、没有过多的高级统计手段
      3、除了割裂脑以外,其他的研究对技术要求并不高。
      
      反观目前国内的心理学研究,追求的更多的是实验设计的复杂,统计手段的高级,技术的先进。翻看《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权威杂志,到处都是混合实验设计,嵌套实验设计,多元回归分析,ERP,fMRI.....好像不用这些东西,研究就显得不够档次。
      
      很多时候是为了实验而实验,为了技术而技术,那些研究有多少有实际意义,有多少有应用价值?
      
      不过实际上,目前学术环境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东西不是我们所能改变,这里可以套用“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心理学出不了这些经典的东西?
  •     很不错,严谨,又很通俗。
  •       40项研究,其中对我个人有价值的并不多,主要说说其中的三个觉得比较有意思的。
      
      1、经典条件反射
       最有名的当然就是高中生物学的狗狗的唾液实验,这个实验也是之后一系列条件反射研究的开端。虽然自我感觉人是很高级的动物,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的不受意识控制的条件反射行为。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黑暗的房间控制手电开和关,瞳孔会对灯光做出反应,相应地放大或缩小。同时,当你每次关闭手电时,按一下铃铛。多次重复后,你会发现,即使没有关灯,只是听到铃声,你的瞳孔也会轻微放大。
       这就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即使是人,也难以避免。这时我在想,这种特性是不是可以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2、迷信
       我个人也有迷信的行为。比如当我觉得自己做不到或是无法坚持某件事时,我会把一个物件佩戴在身上,感觉有了它,我就有了力量。。。
       迷信行为只是一种行为被偶然地强化了一次,然后就变得难以消除。因为我们的期望很高,期待迷信行为会产生强化的后果。这样说太玄乎,举几个现实中的例子。比如考前吃一根油条两个大饼(小时候的说法,这样能得一百。。。),避免数字4,护身符等。这些都可能都是因为某一次意外(中性)的出现,让你觉得正式因为你这样做了,才出现了后面的事,这就是迷信的产生。
       那么为什么迷信很难消除,甚至终其一生?因为这种偶然的强化通常需要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发生。
      
      3、言行不一
       对于问卷这种假设性情景口头回答,人们常表现出言行不一的情况。对于问卷的结果,不要过分的信任。最好的形式还是通过研究真实情景中人的行为,去测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对研究的核心做出敏锐的推测,很可能比那些看似精确的问卷更有价值。
      
      以上。
      
  •       有些地方似乎和以前看过的书冲突。
      
      比如讲视觉研究时,提到一名先天失明的患者更换眼角膜后复明,但他没有知觉深度的能力,差点从住院楼的窗户上跳下去。
      我隐约记得在格雷教材或者考研的普心教材里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孩子一只眼睛眼睛完全正常,却什么也看不到,后来发现在他处理视觉信息的那部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他患上一种疾病导致他的眼睛被遮盖住了一段时间,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于是虽然输入器官没坏,信息却不能被处理,因此无法被感知。
      这本书讲的简单,又是中文的,我看的相对仔细一点,再加上已经略有一点常识基础,而格雷教材是我看的第一本心理学教材,又是英文的,我在经受脑神经那章的洗礼后就开始瞎翻看了,又或者是普心,因为枯燥一目十行看走眼也是非常可能的。
      
      我在格雷教材里,没有找到这个案例,普心我真不想再看了。
      
      先记在这里,如果这个案例是有的,多半还会再看到。
      
      这书里的研究都讲的挺简单,不过作为补充读本快速看看挺好的。
  •     心理学之美!
  •     研究心理学必读书目
  •     第一次把全英文看完~~
  •     英文不难4级以上6级一下,推荐看看
  •       以初学者的姿态做的读书报告
      
      思维的乐趣
      ——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一、 内容概要
      这个世界上,有两门学科是真正迷人的。一是物理学,它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二是心理学,它让我们了解自己。然而,人类对于自己的内心的了解远不及几亿光年外的宇宙,而且大部分要不是想当然的猜测,要不就是武断的哲学“思辨”。我们迫切需要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从历史的角度,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向我们展现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内容涵盖“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和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十个心理学专题,涉及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多个心理学领域。每项研究以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的统一格式撰写,条理清晰,思路明确。作者深入浅出,在保持实验精华部分的适当简化下,尽可能地将实验者的研究方式还原给读者,对读者的理解和形成学术性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其中的每一项研究都让我惊叹、折服,这里选取一些让我特别震撼,特别有感触的,我将它们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让我领略了心理学实验的精确性、客观性,实验设计的巧妙让我对实验者的研究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对实验本身的设置的关注。比如亨利•哈洛在研究婴儿和母亲间爱的需要时对实验条件控制而制作的代理母猴,通过用棉毛织物包裹的母猴和铁丝母猴实验条件的控制,得出接触安慰在幼猴依恋关系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的结论;还有罗汉森为了研究精神病诊断过程中环境场合的要素将实验搬进精神病医院这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行为;还有在研究迷信行为时著名的“斯纳金箱”等等。
      第二类让我认识自我,对人类这个特殊研究对象产生了更深远的思考。鲍查尔和莱肯通过对于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推翻了经验是人性塑造的基本因素这一结论,让人们认识到了基因在人格塑造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人类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产生了积极效果。斯纳金“迷信的鸽子”实验让我们相信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性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促使我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进行反思。伊丽莎白•罗夫斯特关于人类记忆的研究推翻了过去人们对自身记忆的常识性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包含了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记忆漏洞的过程,所以提取的记忆会调整和改变,往往不是实际发生的事件,这让我们对记忆的可靠性产生了质疑。马丁•塞里格曼通过狗在箱子里的电击实验证实了控制缺失的泛化现象。当我们在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我们将停止尝试,这让我们重新看待失败。利昂•费斯廷格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奇怪的“认知失调”现象,还有贝姆带给我们的全新的性别观,这些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自身的局限性,给了人们突破自身发展自我的机会,还有一些实验不断探索着人类的生存需要。亨利•哈洛告诉我们爱是一种需要,艾格•兰格和朱迪斯•罗丁通过在养老院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我们需要对自己生活有足够的控制力,我们有责任感的需要。
      第三类让我惊叹人类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巧妙应用,看到了心理学对于人类生活改进产生的长远影响。比如人类将认知地图这种人类思考认知的方式应用于网络搜索,识别出个人的搜索策略,提高了网上搜索的效率;还有人们在研究重构性记忆时对目击证人证词的司法公正产生的质疑;还有解释旁观者围观的社会现象的“责任扩散”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无一不推动着人类摆脱自身局限性而前进的脚步。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第三章学习和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研究的兴趣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所以我认为相比较于用其他方式(如量表、访谈等)间接了解人类内心,行为主义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直接观察、测量控制更具有客观性,更能减少其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疑。特别是巴普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以及之后以此为基础的华生的小阿尔伯特情绪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的反射实验在严格的实验控制环境中,将信号刺激与狗分泌唾液的生理反应建立联系并且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形成了自己的实验理论,定义了无条件刺激,中性刺激,找到了将中性刺激转换为条件刺激的过程。这个条件产生的影响更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将其作为“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解释了人类很多无意识的行为和情绪的来源,并为研究人类行为的这门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二、 读后感触
      心理学的世界博大广阔,其中各种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反思我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仍然觉得自己站在那扇厚重的大门外,急切地想要寻找入门的钥匙。若说较之当初有什么不同,唯一的进步就是离钥匙更进了些罢了。
      阅读此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开始思考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学者需要怎样的品质,结合我最近正在阅读的《心理学导论》里所提及的《心理学家的科学思维方式》中有关于科学方法的阐述,我有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科学的方法应该包括6个重要步骤:观察,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发表研究结果,建构理论。心理学家运用科学的逻辑来回答行为问题。特定的假设可以通过自然观察、相关研究、控制实验、临床法和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检验。心理学家必须根据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理论。经过修正的理论或新的理论又会引出新的观察、新的问题和新的假设。科学的方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以可靠证据为基础,描述和测量精确,定义准确,有控制的观察,结果可以重复(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家的科学思维方式)。
      从这六个步骤来看,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学者应该具备:
      1.旺盛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A型人格这种特定的人格模式的发现始于弗里德曼先生发现他诊所中的椅子前沿的皮套磨损的特别快,想起他的心脏病病人常坐在椅子边缘,这种现象促使他想知道心脏病人是否在某个重要特征上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心理学是一个需要不断解答为什么的学科,而发现为什么是其基础。
       2.分析推理,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定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提取出问题关键所在。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自己所收集到的证据统计分析之后,怎样从数据中发现解答问题的关键,或是从各种事实中概括总结出解答问题的关键。就像史密斯和格拉斯在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果,效果是否有差异中采用元分析技术对375项不同治疗效果研究进行的统计分析,从庞大的数据中寻找真理。
       3.缜密的逻辑思维。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为使用过程中实验者对实验环境的控制的严谨性叹服。细微到问题提出的顺序、实验器材的有效性、实验者文化背景等等,还有对实验者期望效应、信度、效度的考虑。
       4.批判性思维。我认为此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于讨论、质疑和批评部分。在这种百家争鸣是的思维轰炸里,我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心理学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学科。批判思维是一种评价、对比、分析、判断和综合信息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的核心是用积极和主动的态度评价各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能够超越自我、批判地反思自己思想本质的能力(心理学导论,批判思维与科学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学会用批判思维的方式思考。正如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做的关于服从权威证实的,我们得摆脱服从权威的倾向。事实上,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挑战权威的过程。
       阅读此书除了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外,最大的收获是让我重新体会到了思维的乐趣。
      中学长期性的填鸭式教学极大地扼杀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钝化了我的思维以至于我显然已经忘记怎样才是真正地学习。然而在社会风气普遍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往往当初单纯的学习动机极易被功利的思想所左右。这是我初进大学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迷惘的两大根源所在。正如王小波在他所著的《思维的乐趣》中所写“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感谢阅读,让我重新获得了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乐趣。
      人本身是有不断学习的需要的,这符合自然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我迫切觉得自己现在需要进行两种进化,其一是摆脱以往被动、机械、重复的经验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思维性学习;再者就是返璞归真,找回当初的赤子之心。
      
      三、 参考文献
      [1] 罗杰•霍克著, 白学军等译.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五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8.
      [2] Dennis Coon著,郑刚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九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03.
      
      
  •       1分裂脑还可以存活,而且是治疗癫痫的有效手段。。
      语言中心在左半球,必须让左半球看到物体,才能说出这个物体,而仅右半球看到是无法说出来的。(分裂脑的情况下)
      3 人的本性不是行为主义者认为的有环境决定,而是由基因决定的。隔离双生子的各项特征相关系数都达到0.8以上。
      感情丰富性也是基因决定的
      5知觉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是我们日常用来判断信息的策略。但它们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也是我们会产生错觉的原因。(原始部落的人对大小恒常性的缺失)
      6REM睡眠就是做梦的时间,而且是在第二个浅睡眠阶段。REM阶段,大脑释放电化学信息麻痹肌肉,以免你乱跑发生事故。
      人需要梦,如果剥夺了REM,会出现“REM反弹”。可以通过药物(安眠药)和酒精剥夺REM,但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效应会妨碍睡眠。所以有嗜酒成瘾的人。
      7梦境的内容实际上大脑对神经电冲动试图做出解释的结果。
      9经典条件反射:瞳孔会根据亮光变化而产生放大缩小反应。你无法随意控制瞳孔,光亮对瞳孔是无条件刺激。现在请在关灯的之前,按响铃。在黑暗中等待15秒再开灯。在等15庙后重复这一过程:响铃-关灯-15秒-开灯。将中性刺激(铃声)和无条件刺激(黑暗)构成的组合重复20到30次。现在观察自己,即使铃响后没有灯光变化,你的瞳孔也会有轻微放大,于是铃想成了条件刺激,瞳孔扩大变成了条件反应。
      10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是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联系。即,你会条件反射性的害怕老鼠。可怜的阿尔伯特。。。
      11迷信的鸽子:强化能让人迷信。
      13 自证预言,皮革马利翁效应
      14智力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八种智能: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自我内省,人际智能。
      15你在做什么事之前,心里面已经有个“认知地图”
      16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重构的时候,或许已经使用了很多来源于其他地方的信息。记忆不是完全准确的。
      17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要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要。而且即使铁丝母猴满足了幼猴的生理需要,无法满足其生理学要的绒布母后依然更受欢迎。我想这是我们需要亲密的重要表现吧。
      18人类认知发展过程,认识世界是个缓慢的学习过程,也许我们处在另一个世界中,我们的很多理所当然的想法一开始就不会被习得了。
      19随年龄增长,人的道德水平一般会提升
      20拥有控制力才能快乐。疗养院的老人实验。
      21性反应周期(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消退期)
      23生活应激事件,应激指数越高,患病概率更高。
      24 认知失调的存在:当你的行为与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将会有所改变(我学口译的过程:我想-我做不到-我不想了)。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解释该行为的理由充分-轻微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小。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解释该行为的理由不充足-严重认知失调-态度改变较大。
      25人格特质:内控型和外控型。具有内控倾向的个体,较外控倾向的个体更可能会:为了改进自己将来在一些特定情境或类似情境中的行为而尽力从该情境中获取更多信息,更主动地改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更看重成就和内在技能,更能抵制他人的影响。
      26人更多的是表现出男女特征的协调,而不是绝对的男性或女性。
      27A型行为:持续的内驱力,热衷竞争,想得到别人承认并不断超越自我的持久欲望,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物之中,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事务,心理和生理的过分敏感。
      B型行为与之相反。A型被试有23%患有冠心病,而B型被试只有4%。且已经排除了吸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换心脏病的A型被试都具有A型行为的所有特征,而患病的B型被试都不具有所有B型行为。
      29 精神病医生对精神病的诊断实际上带有一些自己的投射,诊断也无法准确。
      30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自我通过防御机制阻止本我被禁止的冲动进入意识。如果自我成功,由本我冲动引起的焦虑不适将得到缓解。防御机制有:压抑,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升华作用。
      31习得性抑郁,如果一个人觉得缺乏能力和控制力,那么剩下的只有无助感了。
      32拥挤会导致异常行为。
      33如何克服恐惧:给一只老鼠喂食的时候让它看到猫,进食反应将对猫的恐惧反应抑制住了。对于人,深度放松是抵抗恐惧的最好方法。
      34,35 对天空的云朵的解读投射了你的内心心理活动
      37人们的社会态度并不能预测他们遇到具体事件时的行为,我认为针对态度做问卷调查是很白痴的行为。
      38,39,40人具有从众性,还有责任扩散现象。表现出很高的服从性。
  •     错过小时候的critical period所以后期发展整个都收到印象 这个和先天视觉缺陷可能不一样吧
  •     都好贱 佩服下
  •       40个研究,明晰的研究过程、结果表述,还有后续的扩展性研究。这本书本身就是实验心理学的经典集合。
      
      我们现在做研究时,最最难的其实还是实验这部分,如果设计实验,控制实验过程,如果研究实验结果。太经典了。
      
      学心理学的同志们一定要看。
  •     如果那个案例我没记错的话,先天失明的人对应视觉感知能力的大脑皮层自然也不能正常的发展,就算换了眼角膜,他的视觉感觉也应该是有问题的。
    但我目前没有找到那个案例了。。
  •     要对照着中文版看。。。。
  •     结论而已啊 不是精华,对于任何一个看过普通心理学的读者而言,这些都是常识,关键是实验的过程和其中的批判性思维更重要~如果只要结论,完全不用看这本书。。
  •     早期
  •     入门书
  •     B84/0077 21108000856331 2004 - 中文社科图书借阅处
  •     读起来很困难,太专业了
  •       此研究的先驱是马克.罗森茨维格和他的同事爱德华.贝内特以及玛丽安.呆蒙德。
      
      他们使用老鼠来做实验,企图通过实验来说明,饲养在单调或者贫乏环境中的动物与饲养在丰富环境中懂得动物比较,两者在大脑发育和化学物质等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他们用12组老鼠,分别在3种不同的环境下饲养。
      
      结果证实,生活在丰富环境下和贫乏环境下的老鼠的大脑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其大脑皮层更重,更厚,并且这种差别具有显著性。
      
      后来一些新近的研究,采用猪作为实验对象,也发现,生活在丰富环境中的小猪比生活在贫乏环境中的小猪,在操作性学习任务测验及迷津学习测验中的成绩更好。
      
      此研究的有几个潜在的好处,第一,它可以用在记忆研究中。由于经验而使大脑发生的改变,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记忆是怎样被保存在电脑中的,从而促进开发新的记忆术,并阻止因年龄增加而导致的记忆衰退。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也可以对营养不良和智力发展之间的解释有所帮助。营养不良可以使一个人对环境的刺激反应迟钝,长期的营养不良可能限制大脑的发育。研究证明,营养不良对大脑发育的影响也会因环境的丰富而减轻,或者因环境的贫乏而加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这项研究的结果进入大众视线后,就产生了一些听起来非常吸引人,但却没有建立在科学事实之上的大众运动,如试图用过分简单化的丰富环境策略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做法。最有名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著名的“莫扎特效应”,声称莫扎特音乐使儿童学习变得更好,。这一想法在互联网上更被扩大到了及至,言称“莫扎特效应”可以使儿童和成人都从中获益,并宣称特定的音乐可以促进全身健康,提高记忆力,治疗注意缺陷,减少抑郁并加速身体创伤的愈合。
      
      而事实上,这种对研究的盲目的推广不仅是无效而且是危险的。人们错误的使用脑研究结果,对一些复杂的系统问题提出误导性的,应急的解决方法。只有当科学的脑和学习的研究得到谨慎的,正确的应用时,才能够对早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进行深入的,高质量的多领域干预发挥更实质性的作用。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罗杰·霍克 (作者), 白学军 (译者)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5版 (2010年8月1日)
       打分:★★★★☆(四星半)
      评价:选材有趣又有意义,知识丰富,内容成体系,理论有度,视角客观,语言通俗易懂,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备。是“扫盲”、通识教育的理想教材,又能帮助教导人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引导人们喜得科学逻辑、严密思维。
  •     作者水平非常棒。语言也非常简练
  •     对比白老师的译文慢慢看
  •     很经典的书。
  •     很不错
  •     如果能早点读到这书的话, 有些事结果是不是回不一样?这就是宿命
  •       让伟大的心理学家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 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是持相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
  •       1、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将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其基本心理和人格惊人地一致。
      
      2、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
      人的睡眠时分阶段的,而做梦全发生在一个特定的阶段(REM睡眠阶段)。实验显示,如果人连续几夜被阻止做梦(在REM阶段被唤醒),在恢复正常睡眠后,做梦的次数和时间会显著提升。人需要梦,如果不允许人们做梦,经过连续几夜剥夺做梦的睡眠,就会增加人们做梦的压力(REM反弹)。
      一些药物和酒精会抑制REM睡眠,很多人无法戒除为了睡眠而服用安眠药或酒精制品的习惯,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会妨碍他们的睡眠。极端事例是一些嗜酒成瘾的人们,很多年来他们可能一直在剥夺自己的REM睡眠,一旦停止饮酒,REM反弹作用极其强烈,以至于他们清醒时也会出现做梦的现象。这也许可以解释被称为因酒精中毒而引起的震颤性谵妄现象,这种病常常会出现可怕的幻觉。
      
      3、梦,并不浪漫
      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当人熟睡时,位于脑干中的大脑某一部分还会周期性地活动从而产生电冲动。大脑中这一部分与人体运动及处理人在清醒时从感官输入的信息有关。有些冲动触及了大脑的其他部位,这些部位负责诸如思维、推理等更高级的功能。人的大脑力图综合这些冲动,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
      
      4、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虽然巴甫洛夫对心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并不是一名心理学家,而是研究消化过程的著名生理学家。曾因在消化领域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而使他的职业生涯和心理学史发生巨大改变的那些发现却纯属偶然。在19世纪早期,心理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很多人认为它不是真正的科学。因此,对巴甫洛夫来说,从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生理科学转向心理学,是职业上很冒险的一种改变。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和自动的,无需学习,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
      
      5、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20世纪初,当时的心理学几乎完全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研究统治,其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期压抑的内心冲突。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界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行为主页者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认得情绪反应时习得的。
      
      
  •     这字也太小了吧
  •       对于我这个爱好者,绝对的好书,深入浅出!该明白的科普得透彻,不该明白的一概不讲~~~
      再次坚定,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是统计学同学们的菜。。。
      我还是喜欢作为八卦术、哲学、迷信的心理学~~~
      对几项研究印象深刻:
      人类性行为研究,他们竟然还找了2个80岁到90岁的女性参与嘿秋,太匪夷了。。。以及阴茎大小变化的研究,可谓谣言终结者!
      另外,关于“认知失调”理论,我就想到了我的单位,和那无趣的工作。。。
      另外,关于“习得性无助”,唉。。。就是对我这样周期性低落的孩子说的呀。。。
      另外,尽管弗洛伊德日益被逐出现代心理学殿堂,然而我还是喜欢他的理论,符合一门作为八卦术、哲学、迷信的心理学~~
      
      另外的另外,读到斯金纳说“给我条件,我能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的时候,我笑了~~
      豆列里竟然限制字数,真郁闷。。。变成书评吧。。。
  •       
      阅读原则:
      1、了解背景后预测理论假设?
      这些假设应该是科学研究者日夜分析整理当前现状研究出来的结论;
      2、如何设计实验?
      3、这样的验证有什么问题?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1 关于左脑和右脑
      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正常的情况下,大脑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的,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
      
      左脑逻辑思维,语言能力;
      右脑形象思维,空间感,艺术能力。
      
      二者就像计算机的双核,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还是实际上的分治法?
      仍然待商榷。基本的分工还是说明需要找机会锻炼自己不常用的那个脑。训练右脑能力,话话,使用左手。
      
      2 关于经验与大脑发育的研究
      针对老鼠的研究发现,更丰富的经历和刺激能刺激大脑发育,
      对人而言:好奇心驱使,多动脑能刺激大脑发育~~
      
      3 基因与环境的著名先天后天之争
      智慧尽在民间啊。
      在心理学史上,行为学派长达50年的时间,认为环境和经验塑造人。
      同卵双胞胎证明,遗传占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遗传基因影响环境经历的选择。
      但是,如果认为改变没有希望了,那就没啥意思了,所以积极心理学要研究可改变的部分。
      
      
      4
      视崖实验,visual cliff在实验设计上的进步,想突出人类在视力深度知觉方面的先天性。
      又一个先天和后天的讨论。
      后续研究证明,人类在视力深度的知觉上有先天性,但对跌倒的害怕则是后天发展起来的。
      
      
      知觉与意识
      5
      感觉与知觉
      各种无孔不入的感觉,只有知觉的提高才能对其有删选作用;
      人类的明暗对比天然识别;形状大小的后天习得性,引发了知觉方面先天与后天的讨论。
      6
      睡眠分阶段的,由浅入深,由深返浅,进入REM睡眠,眼动期,开始做梦;如此往复;
      人是要做梦的,是一种需要。
      每个人的做梦时间差不多。
      standard, dement讨论了一些能提高和改进睡眠的方法,终身研究此。
      
      7关于梦的意义
      梦这个东西的意义最无法用科学来说明了。
      弗洛伊德的那套精神分析的方法能解释很多东西,但是无法用科学验证。
      说其本质仍然是一种自发的神经活动。
      
      8 催眠
      反驳了传统关于催眠改变人的意识状态的论断。
      踢出催眠只是一种被试期望的结果。还是期望,受催眠者的引导方式有很大关系。
      
      学习与条件反射
      
      9 条件反射
      在19世纪,心理学还饱受质疑的时候,俄国的巴普洛夫,从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转行为,心理学家;
      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理论;而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关联性,可被后续广为研究用作治疗恐惧症等。
      当年读书时:1 不知道这个理论的提出者这么牛;2 不知道这个理论可以在其它方面广为应用,简单理论的神奇之处。
      
      10 情绪的来源
      华生同学居然用婴儿做实验,在那个心理学上的南北分立时代,奠定行为主义的基础,与弗洛伊德对抗。
      恐惧情绪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形成。
      不知道还有其它内在的因素能先天恐惧否??
      
      11 迷信
      通过对鸽子的实验证明,迷信完全是对某些偶然事件的强化所致。实验设置很有趣啊~
      
      12 模仿攻击性行为
      人类的多数行为通过模仿学习到的;
      现实,视频游戏等以身作则的行为可以刺激儿童模仿;但以奖惩强化结果可以起到控制作用。
      如何降低攻击行为变为枪击案现实??游戏虚拟世界中发泄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法?
      
      
      智力、认知与记忆
      
      13
      实验者对被试的期望,家长,教师的期望有很大的影响。
      皮革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14
      智力的多元性,不能以IQ为单一标准。
      美术,音乐,舞蹈,逻辑,归类了8个方面等。
      
      15 心中的地图
      认知行为学的奠基研究
      刺激反应理论来学习的方式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人脑里面会形成认知地图。而不仅仅是反应器。
      
      16 记忆
      记忆会有重构过程;
      提问者问题中包含一些使问题为真的 假设条件 会重构记忆。直接提问该假设,作用不明显。
      
      
      人的发展
      17、婴儿时期对抚摸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哺乳
      18、道德判断跟着智力发展而发展,6个阶段;利用道德困境测试青少年的道德推理。
      自我为中心,考虑他人感受,上升到哲学,道德是习俗而成的
      19、逻辑的发展
      从没有object的概念,到客观性的行程;到形式逻辑的推理;
      
      20 控制力,选择权,但不是过多的决策权,增加控制力。老年人的研究。
      
      
      
      情绪与动机
      21 性反应
      人们报告的性反应与其真实的不一致,需要实验测量:
      结果:周期,大小无关,性别差异
      
      22 面部表情
      跨文化的统一性
      但与身体结合在一起比较容易判断人的心理。
      
      23 应激
      生活中的变化,能导致疾病;后续研究质疑没有分积极与消极;预测的准确率。
      证明了其相关性。
      
      24 认知不协调
      言行不一致时,有充足的额外理由,会协调,如果没有就会不协调,需要改变观念来协调。
      
      人格
      25 主宰自己的命运
      外控和内控:赌博和吸烟都是外控型的。
      内控型的优势。
      幸福感方面的差异。
      
      26 双性化
      双性化是性别
      
      27 A型人格与心脏病的关系
      
      28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虽然具有多维性,但美国和日本,更具有两极性
      
      精神病理学
      29 精神病院环境还是人格因素影响了精神病诊断?
      惊世骇俗的假扮精神病人的实验证明,精神病院贴标签的方式很难识别虚假病人,这给社会法律需要权威诊断立下了难题。
      目前的言语沟通,再通过几条标准判断的方式是有待改进的。
      那几条诊断的标准是否合理,有无更少的标准或者更多的条目?
      与治疗方案对应才不得以而贴标签的。
      
      30 防御机制
      总算聊到弗洛伊德了啊,其实他的精神分析引论才是吸引我关注这个领域的引子;
      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是其人格机制的基础;
      防御机制是通过压抑投射等方法将本我的所谓本能想法阻止进入自我意识,防止焦虑。
      科学性何在?
      
      31 能力与控制力的关系
      seligman.martin 的著名实验藏在这一节啊,主要是讲习得性抑郁;
      就是感觉自己的能力无法控制事情的变化了,就悲观了;可能是习得的;习得性抑郁;
      而一旦习得了,要恢复还很难,但也是可能的。
      
      32 拥挤对行为的影响
      calhoun1962年就用小白鼠研究了拥挤可能导致的各种行为异常,至1995年逝世;
      已有研究证明,拥挤尤其是单室人的增加对人类的行为影响。
      如果老人家知道中国富士康厂区的多连跳,他就早该来中国做实验了。
      
      心理治疗
      
      33 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师
      所谓的元分析的方法分析心里治疗的有效性;结论是差异不大。
      无论是行为疗法和非行为疗法;关注的应该是疗程的长短,如何让治疗者与咨询师建立融洽的关系。
      
      34 恐惧症
      精神分析之流主张挖掘童年里的一些相关经历,让其浮出水面;
      行为主义疗法认为恐惧是一种习得的条件反射,治疗很简单,就是多与恐惧接触;
      总结成方法就是系统脱敏法,先放松身体,然后逐步想象一些恐惧场景,最后真实尝试解决。
      
      35 投射法之墨迹实验
      用一组对称的任意墨迹图形,不看重内容,仅看重被试的反应相关的指标,用以检查症状。
      主要是让治疗师快速了解情况,建立沟通渠道。
      
      36 投射法之讲故事
      还是通过投射的方法,强调的是内容;还是站着潜意识的角度,要用这种临床的工具,拉近和被试的距离,
      虽然在科学的理论方面很多值得商榷,但这种挖掘潜意识冰山的方法很有效。
      
      
      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数最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学;
      37、言行不一,态度只有在某种情形下才能预测行为,很少一致;
      
      38、从众
      团体的压力使你不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39、突发援助
      (1)没意识到;
      (2)判读是否需要帮助,难堪害羞
      (3)责任分散;
      (4)专业能力
      (5)有无真正行动;
      
      40、服从
      特定情境下,人会易于正常思辨的采取服从。
      
  •       心理学实验,理论和分析都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只要有正常的推理能力都能看明白。让人震撼的是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所带来的思考,有的非常具有颠覆性。
      
      对于前半部分的实验说实话不是特别感兴趣,大概就是了解了一下内容,估计若干个月以后也就淡忘了。但是最后一章Social Psychology却是精彩纷呈。也难怪,如果研究人只是从这个人本身的经历出发,总略显单薄。人是社会的动物,放在社会的背景(或者压力)下才能表现出人的劣根。
      
      我觉得人是需要原罪的。
      
      以下是一些感言:
      TAT也好,inkblot test也罢,作为科学研究手段的确不够客观,但不可否认是psychotherapy的一种很不错的手段。本来么,这种方法感觉就是聊胜于无的东西,虽然不一定准确掌握对象,但或多或少能够拿到一些信息。用总比不用来的划算。
      
      "Why did Moses spend 40 years wandering in the desert? Because he wouldn't ask for directions."
      这个笑话真不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宁可走断腿,满大街找地图,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因为冥冥中总觉得自己比周围人要高出一等,如果连找个地点都办不到,岂不是脸丢大了?与其找人问路,不如事先好好研究地图。以上是我每次遇到这种事情时候心里的真实写照。
      当然一般最后还是会问路的,不过那基本上都是在我实在找不到地图的情况下才出的下策。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找不到路了,我会先推理出哪个地方最有可能有地图展示,书店、十字路口、垃圾箱、报亭,等等。然后寻找这种地方在哪里,往往此时我会去问别人:“知道最近的书店在哪里么?”到了书店再找地图,寻到要去的地方。一般地图是不会买的,手机拍下来,或者直接画下来即可。
      当把事情办完之后,晚上回家会总结经验。往往不会问自己为什么当时不直接问要去的地方在哪里,而是告诫自己下一次出门一定要事先做足功课。
      
      关于bystander intervention,对于男性而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促使他们放弃救助。以我个人为例,因为好面子,这让我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推理来判断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然而往往当我判断完了之后,已经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如果此时我再出手相帮,其他旁观者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让我难堪,比如责怪我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才去救援,早干什么去了,等等。为了避免这样的奚落,我决定干脆不帮到底。
      
      最后一个obedience的实验有所耳闻,但实际读下来还是非常震撼。这种实验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应该是很难重复的吧,做过实验的人肯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晒经历,然后全世界人都知道了,实验者要想再去骗别人就难很多。说道骗,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大部分都是有cover story的,果真是骗你没商量,虽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改变我!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这本书前前后后能看了两个月,在医院待产的时候也在看着他。书的内容很不错,能告诉你很多专业知识,改变你一些认识,对比其他专业书籍又不那么晦涩,值得推荐!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对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列举了四十项,分为十个部分,由生物学开始,到个人,再到社会,层次分明逻辑清楚。
      我的读书笔记比较分散,由于看的时间较长,加上本书特点,故笔记只是罗列了本书的一些引起我兴趣的重点内容,说白了就是把书再从新翻看了一遍,涉及剧透。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1、左右大脑从中间分开,人可以活着,并且能改善癫痫患者的生活。
      2、应该让娃娃们(试验里用的是老鼠)的生活环境丰富些,能增加他们的神经突触。
      3、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的特性主要是有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并且人的遗传倾向塑造周围的环境。
      4、婴儿和小动物是有视崖的,这个观察小孩子几乎都能发现。会翻身的小孩子不能保证,但是能爬的小孩子几乎都不会掉到地上。翻身会掉地上也不能否认视崖,那个或许是他的视觉盲点。
      《知觉与意识》
      5、一个生活在森林茂密地区的部落原始人,他们的视力范围往往都是附近。当他走出森林看到山的时候他以为远处的山只有拳头那么大。
      6、每个人都会做梦,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者交替每晚几次。总是打扰有梦的睡眠更让人难以忍受。
      7、梦是由生理过程引起的。
      8、有被催眠的期望的人才会被催眠。
      《学习和条件反射》
      9、巴浦洛夫的狗。
      10、恐惧是否是遗传?嘎子(大女儿)小的时候,在稍微有独立意识的时候,姥姥第一次带她坐电梯,嘎子的表现就很紧张,她哭闹不止,说啥也不进去。就是现在,每次坐电梯,她都表现的狠紧张,提醒每个人,注意安全。所以我认为类似幽闭恐惧症这种行为是天生的。
      另一方面,书中说的小阿尔伯特的试验,对恐惧也许是早期的某种暗示,这个也值得赞同。去年十一回老家,嫂子发现一条蛇。我看不大后(一米左右),就喊嘎子和我一起看,毕竟机会难得。但是舍友(我男人)却躲得远远的,明显表现出来了恐惧。嘎子本来是要和我一起看蛇的,但是显然舍友的行为传染给了她,产生了恐惧,拒绝和我一起看蛇。所以书上说的,恐惧也许会被周围人传染,也是可能的。
      在初中物理学磁学的时候,老师当时做了一个电磁试验,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无数的磁石是自由分布的,当时的画面至今都让我很不舒服。就在几天前,我想起了,我小学的好朋友给我讲的一个恐怖故事,她先告诉我那是一个恐怖故事,说一个人的后背长满了眼睛,用手轻轻拂过,眼睛都睁开,反过来,眼睛都闭上。当时小,说实话我真不觉得恐怖在哪里。现在想想,真的好麻人。所以我又搞不懂了,我的密集恐惧症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听到那个故事传染的?
      11、迷信行为。
      12、儿童的攻击行为多数是模仿来的。
      《智力、认知和记忆》
      13、很多判断来自你的主观。
      14、聪明分很多类别。(嘎子还要坚持学琴吗?)
      15、过分强烈的动机或极度的压抑状态使人类一而再、再而三的误入盲目仇视外来者的歧途。
      16、记忆不会完全真实,也可以通过被植入。(盗梦空间啊!亲)
      《人的发展》
      17、对于婴儿来说,安全感比哺育更重要。单纯的给小猴子吃喝,小猴子往往张不好。放一张软布垫,对小猴子都是一种安慰作用(有些小孩子有娃娃依赖症)。当拿走那个小布垫的以后,小猴子会变得不再玩耍,没有好奇心,很拘谨。恒河猴试验:猴子在铁猴子那里吃奶,在布猴子那里得到抚慰。当布猴子离开后,小猴子会很低落。小猴子吃铁猴子的奶,却很亲近布猴子。
      嘎子生下来就和姥姥亲,几乎只在姥姥怀里睡觉。五个月的时候,姥姥旅游,一周的时间。开始的几天,嘎子的情绪明显很低落,无论怎么撩拨也不小,也不会薅她最喜欢的发财树的树叶。姥姥回来的那天,看到的那一刻,她立刻从别人怀里飞扑过去,非常急切,场面感人。现在想想无非是幼小动物的本能,对嘎子而言姥姥就是那个柔软的布垫,我就是那个只会喂奶的铁猴子。在有二胖(二女儿)以后,我就刻意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每次抱二胖的时候,我都让她有更多的着力点,尽量给她最大的安全感。所以,即使在舍友怀里哇哇大哭,我接过来的时候也会变好的。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孩子有的时候哭,不一定是想要吃奶,也许是她想有个安全感。
      18、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那个布垫玩具试验,哈哈。
      19、品德和年龄有关。
      20、对于老人来讲,让他们觉得自己有用,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帮助。(这个我必须要记得,从明儿开始让嘎子的太姥爷和太姥接嘎子,哈哈!)
      《情绪和动机》
      21、自然状态较大的JJ勃起后不见得就最大。(澡堂男的福音啊!)关于性行为的被试年纪竟然可以这么大。
      22、人类表情具有普遍性。
      23、生活中应激的排序。集体主义好,应激刺激小。
      24、谣言不是增加不安,而是为不安辩护。态度的改变,解释理由充分与否,觉得态度改变的大小。
      《人格》
      25、内控与外控
      26、女性化、接近女性化、双性化、接近男性化、男性化。
      27、A型人格爱得心脏病。
      28、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精神病理学》
      29、这个疯子试验实在是太搞笑了,精神病院能把好人当疯子,把疯子当好人。精神病医生很多时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
      30、本我、自我、超我,现实、禽兽、道德。压抑、退行(中年危机)、投射(到底谁不忠)、反向作用(殴打同志)、升华。
      31、抑郁产生的原因。
      32、当生存空间过于稠密的时候,老鼠会自动计划生育。
      《心理治疗》
      33、心理治疗多少还有点用。(他们肯定这么说!)
      34、恐惧
      35、墨迹试验投射的往往是真实的自己。
      36、编的故事里往往就有自己。(想到了佩妮)
      《社会心理学》
      37、口号和行为往往不一致。
      38、从众的力量
      39、没有伸出援手不见得就是冷漠,是因为肯定会有别人去做。当只有自己时会是另一个情况。
      40、关于无条件服从,真的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这样也许就能避免希特勒、斯大林、中国的饥荒、文革、金胖家族等等,许多人类的政治悲剧。
      越写越流水,而且好累!以后还是应该换个写法!
  •     只适合一年级的看。
  •     认识心理学的第一本书,从此走上不归路
  •     买来学专业英语的2333
  •     一旦打开就无法停止阅读的佳作
  •     书名很吓人 其实很有意思 一点也不晦涩 没有专业背景的人读也很好~
  •       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斯配里)
      大脑左半球“擅长”于语言、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斯配里切除胼胝体,做了关于割裂脑的研究。大脑右半球能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理解语言。正常人左右半球的联系也不完全充分。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结果就可能是你感到伤心,却说不清原因。
      
      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罗森茨维格)
      皮层是大脑对经验做出反应的部分,它负责行动、记忆、学习和所有感觉的输入。经验使大脑皮层迅速地增重。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鲍查德和莱肯)
       通过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研究发现,他们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其基本心里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
      
      4.小心视崖!(吉布森和沃克)
      两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知觉深度,大多数动物出生就具有这种功能。作者得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如果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
      
       5.所见即所学(科林•特恩布尔)
      感觉是通过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取信息,知觉是我们处理大量感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使用得最频繁的知觉策略叫“图形-背景策略”(天生)。我们还使用“知觉恒常性”(经验)。“大小恒常性”通过原始森林人对开阔平原的看法得出,是习得的。
      
      6.REM睡眠,即快速眼动睡眠(阿瑟瑞斯基)
       通过剥夺被试做梦的机会,发现:剥夺做梦,被试做梦的数量和REM时间都有所增加,以补偿被剥夺的梦,称为“REM反弹”。使用酒精制品或某些药物会抑制睡眠使人保持在NREM睡眠。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应会妨碍他们的睡眠,特别是嗜酒成瘾的人,这种反弹可能会导致幻觉出现。
      
      7.梦,并不浪漫(霍布森和麦卡利)
       作者认为梦是在REM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理由在于梦的时间是固定的等。这是一种自我的内部激活,当它到达了脑的更高级的认知结构,人就试图从中寻找意义。大脑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来与脑干激活所产生的信息资料相匹配。我们会忘记梦,是因为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将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受到了抑制。
      
       8.催眠(斯潘诺斯)
      作者认为所谓催眠状态下的行为实质都在人正常的自主能力范围之内。被催眠的被试会产生某种期望。大多数行为科学家认为,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被催眠。
      
      9.条件反射(巴普洛夫,他本人是由生理科学转向心理学的)
      通过狗在各种条件下唾液的分泌情况,发现中性刺激是如何变成条件刺激,同时产生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
      
      10.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华生和雷诺)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的环境和情景刺激而产生的。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小阿尔博特的恐惧产生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
      
       11.迷信行为(斯金纳,被称为激进行为主义者)
       他认为所有的行为,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可以由它产生的环境后果来解释。即你的行为的产生的后果(好结果)使你在类似的情况下会重复这种行为。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坏结果),你将很少重复这一行为。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被称为“强化”和“惩罚”他设计的斯金纳箱得到了六只迷信的鸽子。
      
       12.攻击行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奠基人)
       通过波比娃娃研究榜样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不需其他强化物,就习得暴力行为。此研究应用于减少媒体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13.自我实现预言(罗森塔尔)
      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通过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表现的影响研究,证明了“人际期望”这一理论。
      
       14.你在哪一方面更聪明(加德纳)
      作者归纳出八种智能: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自我内省,自然观察
      
       15.心中的地图(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奠基者)
      探究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通过老鼠走地图的实验(“潜伏学习实验”和“空间定向”实验),证明了有机体形成了一种广泛的地图,一种认知“地貌”。这一观点形成了“认知心理学”。
      
      16.记忆并不可靠(罗夫斯特)
      作者认为回忆并不是准确的在现,而是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她证明,重构式记忆是你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记忆会调整和改变的。 在司法程序中,提问中措辞的细微差别都可能改变一个人对事件的记忆。实验证明,提问中一些错误的假定前提会使目击者在重建对某事件的记忆时把未曾出现在事件中的物体包括进来。
      
      17.爱的发现(哈洛)
       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抑或比它们更强烈。哈洛通过研究猴子与绒布母猴和铁丝母猴之间的依恋程度,发现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他认为,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而不是哺乳能力。
      
      18.客体永久性——智力的发展(皮亚杰)
      客体永存概念是所有智能的基础。皮亚杰通过观察自己的孩子,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概念,既:智力或认知的发展达到某个特定的阶段,个体才会有特定的推理思维水平,否则,无论经过多少次学习也学不会这种能力。
      
      19.道德的形成(柯尔伯格)
      作者通过向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10个道德两难故事,并从孩子们对这些故事的评价,分析总结出了六个道德发展阶段,三个道德水平。极少数人能达到阶段6,这类人的道德判断将建立在对普通道德行为准则的信仰之上。当法律与道德相冲突时,个体将依据自己的道德准则做出决策而不考虑法律。决定道德的是个体内在的良心。儿童学会道德的阶段是逐渐深入的。
      
      20.让你愉快的控制力(兰格和罗丁)
      此处的控制力指你所拥有的,能够控制你自己的生活和个人事件的能力。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便是更快乐和更有成就的人。研究者通过对一个养老院的不同老人控制力的分配,最后导致老人们不同的健康状态的研究中证明,对于一个被迫放弃控制力与自我决策权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便会提高,生活态度会变得越发积极。所以,在绝大多数的生活情景中,提高个人行为的选择程度的确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
      
      21.性动机(金赛)
       通过对男性和女性性反应的各个阶段进行直接的系统观察和生理测量,研究者发现人类的性反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人类性反应周期”,依次为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和消退期。他们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性功能不全的问题,之后几乎所有的性治疗都是建立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22.我能读懂你的脸(埃克曼)
      作者认为表达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他们通过让新几内亚东南部高原的一个原始部落族人听与情绪表达相关的故事,并同时辨认表情,证实了人在出生时这些情绪就已经在生物学意义上形成了。
      
      23.生活、变化和应激(霍尔姆斯)
      应激是情绪的极端形式。研究者证明, 在生活中,当人们必须做出某种重大的内在心理调整,以适应某种外部变化时,其患病几率将相应地上升,我们称这些外部变化为生活应激。作者制定了一份《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通过被试给各个生活应激事件的打分,试图找出人们 的生活应激分值与患病几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此表在预测与应激有关的疾病方面是有效的。
      
      24.认知失调(费斯廷格)
      当你的行为和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为了与行为保持一致,你的态度将会有所改变。当你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时,这便是认知失调。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它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其程度取决于该认知失调对你的重要程度。进而,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种改变以使它减弱,既然你不能改变你的行为,你只得改变你的态度。当个体的失调很严重时(如为了很少一笔钱而做出与内心想法相悖的行为),其态度和观点的改变幅度将是最大的。或者说,引起撒谎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越弱。认知失调和劝说这两个基本过程足以使我们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和态度。此外,你面对自己的言行不一致的机会越多,你所体验到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因而你改变自己行为的动机也越强。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朱利安 罗特)
      作者认为人们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因为运气、命运或者是他人力量的影响时,这种人持有内控点;与之相反,如果人们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则他们就具有一种内控点。个人所有的具体学习经历使其对强化是内控还是外控形成了一种总体预期。罗特制作了I-E量表,此表测量的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内控或者外控的程度。他认为内、外控倾向形成的可能原因有三:文化差异、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26.男性化、女性化……还是双性化?(贝姆)
      男性化和女性化并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两级,相反,它应该成为衡量人类性别的两个独立维度。一个更协调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行为,他们比极度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人更快乐,心理适应能力也更强。当一个人从一种生活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生活环境时,双性化的性别特征更可以为增加行动的适应性提供有利条件。贝姆发明《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此表是由一系列人格特征或特质组成的,作者使用的是符合社会期望或赞许的性别特征。
      
      27.和心脏赛跑(弗里德曼和罗森曼)
      人格特质使我们能够较稳定地预测出某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作者通过研究A型行为模式和B型行为模式的人发现,某些特殊行为模式能大大增加某些严重生理疾病患病几率。
      
      28.个人与集体(川迪斯)
      如果不考虑一个人的文化背景,那就根本无法全面或准确地了解这个人。川迪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被界定为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特定文化,正以一种复杂和广泛的方式决定着其成员的行为和人格。它也对成员的身体健康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29.这儿,谁是疯子(罗森汉)
      作者安排一部分假病人进入精神病院,观察医生多久能发现这些病人是正常的,证明了在医院环境中,正常人不能从真正的精神病人中被鉴别出来。他认为这是因为过于强大的精神病院环境影响了医务人员对个体行为的判断。当一个病人被贴上“精神分裂症”的标签,精神分裂症就成为他的核心特征或人格特质。从标签被贴上的那一瞬间,医务人员也就明白,他们理解病人的所有行为起源都来自于标签。
      
      30.你再次获得防御!(安娜 佛洛依德)
      弗洛伊德假设,人格是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般来说,弗洛伊德的人格观是动态的,即自我不断地试图用超我的道德去平衡本我的需要和欲望,以此来决定你的行为。大多数的人不存在反社会或越轨行为,这是因为在三个人格部分之间有这个检查和平衡系统。但是如果这个系统出故障,即不被接受的本我欲望挤进你的意识并开始击败你的自我,你将经历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被称为焦虑的情况,虽然你感到焦虑和害怕,但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产生焦虑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进入意识。安娜 弗洛伊德确定了十种防御机制,本章讨论了5种原始防御机制——压抑、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和升华作用。
      压抑的作用就是把烦恼冲动挤出意识层。它可产生心理问题并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
      退行是一种被自我用来防止焦虑的防御机制。这种焦虑使人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中那种要求很少和相对安全的行为。
      投射是你开始把你无意识中的欲望看成是别人的行为,这样把焦虑外化,进而减少焦虑。
      反向作用是当一个人感到不可接受的、无意识的“邪恶”冲动,为了避免焦虑,人们表现出与本我真实欲望相反的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被夸大甚至是强迫的。比如恐同症,即为了避免自我压抑的同性恋倾向所引起的极端焦虑而采用防御机制,一个在无意识中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可能会有攻击或殴打同性恋这种极端相反的行为,以回避他们真实的欲望和与此关联的焦虑。
      升华作用是人们找到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软化无意识中被禁止的欲望所产生的能量。
      
      31.习得性抑郁(塞里格曼)
      你的行为至少部分由一种信念所决定,即相信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后果,这种后果是与行为相对应的。作者相信党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这种尝试,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得太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境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够控制的情况。这时,他便产生了习得性抑郁。作者通过对狗把狗分为可逃脱组合不可逃脱组,并施以电击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看法。
      
      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卡尔霍恩)
      作者通过观察在不同白鼠密度环境下的白鼠的行为反应,发现拥挤会导致行为沦丧,对解决问题能力会产生消极影响。当科学家对攻击行为、不孕症、精神疾病或各种形式的社会冲突等问题进行进一步了解和干预研究时,常会参考卡尔霍恩关于拥挤和行为病理学的研究。
      
      33.为自己挑选心理治疗师(史密斯和格拉斯)
      作者通过搜集大量关于心理治疗效果的文献并重新分析发现,第一,心理治疗是有效的;第二,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是可以忽略的;第三,研究者和治疗师所掌握的有关心理治疗效果的知识和信息还太少。在选择心理师的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考虑他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而是你对心理治疗的期望,以及心理治疗师的特点。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沃尔普)
      沃尔普治疗恐惧症的基础:你习得了一个无效的行为(恐惧症),现在你必须消除它。他认为,如果一个反应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呈现时能抑制焦虑的产生……存在与刺激和焦虑之间的联结将被消弱,即两种反应彼此抑制,在既定时刻,只有一种反应可以存在。通过不断联想和身体放松——系统脱敏法,可以消除恐惧。
      
      35.投射出真正的你(罗夏)
      罗夏发明了罗夏墨迹测验,他认为一个人把墨迹看成是什么东西,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36.编个故事吧!(默瑞)
      默瑞发明了主题统觉测验(TAT),该测验把注意的焦点全部集中在被试解释的内容方面,然后这些内容将被分析,以揭示隐藏在被试无意识中的冲突。默瑞指出这一测验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是“大量的文学创作是作者自身经历或幻想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的表现。”
      
      37.言行不一(拉皮尔)
      在美国曾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的时期,拉皮尔曾经与一对中国夫妇开车环游美国。大多数的旅馆和餐厅、咖啡店都非常友好地接待了他们。在旅行结束后,拉皮尔给这些地方寄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中国人,51%的旅馆或餐厅回了信,几乎所有的回信都表示他们不愿意接待中国人。这项研究发现假设性情景的口头回答(即态度问卷)不能预测一个人在面对某一真实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时将如何表现。
      
      38.从众的力量(阿希)
      作者通过操纵群体看法,观察个体面对群体一致性的压力时的反应,发现团体压力能有力影响从众行为。同时研究还发现:1.一个同盟者就能抵抗从众效应;2.个体对团体的归属感越强,越容易顺应团体的态度与行为;3.团体规模在一个合适的大小人才会产生从众效应;4.近代研究发现,性别对从众效应没有影响。
      
      39.你会伸出援手吗(达利和拉塔内)
      1964年,美国纽约的Kitty Genovese在返回公寓时被一个男人用刀刺死,在整个过程中有38个人目睹这一袭击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Kitty不幸身亡。心理学家认为,正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而降低了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这是一种“责任扩散”的现象——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心里的某种想法就越强烈,即“有人会去帮助他的,我就不必去了”。当我们作为群体的一员,我们的大脑会立即把握机会,认为自己的个人责任也变少了。达利和拉塔内设计了一个模拟情景的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同时在分析中,他们也认为,我们没有去帮助当事人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害怕难堪或被嘲笑。最后我们应该记住,要永远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
      
      40.无条件服从?(米尔格拉姆)
      米认为,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是同情。他设计了一个无伤害电击实验(被试对此毫不知情),以此观察被试对实验者的服从程度。此实验也证明了他提出的理论。
      了解我们极强的遵从权威的倾向后,我们可以设法使自己提防不受欢迎的或应该受到谴责的命令。
      
      
  •     哇,看你的书评写得很不错啊~看来不是零基础的:)
  •        刚进入大学系主任就说“心理学是使人幸福的学科”,因为这句话我也找到了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的理由。课上老师曾推荐过这本书,可当时只在图书馆找到英文版的,也没机会去看。现在毕业两年了,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它对我的魅力依然未减。
       这本书确实值得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士品读,即使里面有些专业术语,但不影响正常阅读,因为这本书除了描述了详细的试验过程以外,更强调的还是这些试验对心理学的“改变”,以及对人类的“促进”。
  •     其实拉 蛮好的 就是字小了点
  •       两个因素决定本书的成功。一是结构简明清晰,前言开宗明义地说明了全书的出发点和体例,正文再无二话,直接进入各项研究,从前提、方法、结论、延伸等各方面一一阐明,所述内容,既清楚又全面。二是案例选择精彩,除去案例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论,该书的多数读者可能更希望从案例中了解人类或者自身心理的种种特性,那他们是肯定不会失望的。
      
      换言之,本书的作者像是在众多大拿的背后隐身了,但正是他选择案例的眼光和叙述案例的能力,给读者带来了最丰富的心理学面面观。按《对伪心理学说不》里所言,本书的结论或者也可以叫做菜谱式知识,每个实验都给你一条关于人类心理的结论,可供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参考使用。当然,比起一般的心理励志读物里的大吹法螺,本书结论多有真实严谨的实验和分析支撑,价值可是要高多了。
      
      
  •     非常好的心理学著作
  •     书很不错 英文也不难懂 可以了解心理学里程~
  •     简明有趣,只是人心真的可以通过实验探测吗
  •     经典的心理学研究
  •     2014.8.5接触
  •       研究10: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你想过你的情绪反应是从哪里来的吗?
       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 换句话说,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
       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射地害怕白鼠.他认为我们天生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发射习得的.
      
      研究11敲敲木头
       斯金纳的理论用一句话简单的说就是:在任一特定的情况下,你的行为都可能伴随着某种结果,比如得到赞扬,报酬或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那么今后在类似的情况下,你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都称为”强化”.如果你的行为伴随着另一种结果,比如疼痛,尴尬,那么今后在相似的情况下,你将很少再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惩罚.
       人类迷信的原因?迷信行为和某种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的联系,虽然实际上两者不相关.人们相信这种联系是因为该行为(如用某种方式摇股子)被偶然地强化了(如得到一个好点数)一次/两次/几次. 斯金纳称为非关联性强化,这种强化和特定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但你却相信这种因果联系确实存在.
      30.你再次获得防御!(安娜 佛洛依德)
        弗洛伊德假设,人格是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般来说,弗洛伊德的人格观是动态的,即自我不断地试图用超我的道德去平衡本我的需要和欲望,以此来决定你的行为。大多数的人不存在反社会或越轨行为,这是因为在三个人格部分之间有这个检查和平衡系统。但是如果这个系统出故障,即不被接受的本我欲望挤进你的意识并开始击败你的自我,你将经历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被称为焦虑的情况,虽然你感到焦虑和害怕,但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产生焦虑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进入意识。安娜 弗洛伊德确定了十种防御机制,本章讨论了5种原始防御机制——压抑、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和升华作用。
        压抑的作用就是把烦恼冲动挤出意识层。它可产生心理问题并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
        退行是一种被自我用来防止焦虑的防御机制。这种焦虑使人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中那种要求很少和相对安全的行为。
        投射是你开始把你无意识中的欲望看成是别人的行为,这样把焦虑外化,进而减少焦虑。
        反向作用是当一个人感到不可接受的、无意识的“邪恶”冲动,为了避免焦虑,人们表现出与本我真实欲望相反的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被夸大甚至是强迫的。比如恐同症,即为了避免自我压抑的同性恋倾向所引起的极端焦虑而采用防御机制,一个在无意识中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可能会有攻击或殴打同性恋这种极端相反的行为,以回避他们真实的欲望和与此关联的焦虑。
        升华作用是人们找到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软化无意识中被禁止的欲望所产生的能量。
      31. 习得性抑郁
       当一个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到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这种尝试. 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太过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确实的知觉泛华到所有的情景中,甚至泛华到实际上控制能发生作用的情况下.于是他开始感到自己是一颗”命运的棋子”任人摆布,无助而抑郁.这就是习得性抑郁.
      38.从众的力量(阿希)
        作者通过操纵群体看法,观察个体面对群体一致性的压力时的反应,发现团体压力能有力影响从众行为。同时研究还发现:1.一个同盟者就能抵抗从众效应;2.个体对团体的归属感越强,越容易顺应团体的态度与行为;3.团体规模在一个合适的大小人才会产生从众效应;4.近代研究发现,性别对从众效应没有影响。
      39.你会伸出援手吗(达利和拉塔内)
        1964年,美国纽约的Kitty Genovese在返回公寓时被一个男人用刀刺死,在整个过程中有38个人目睹这一袭击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Kitty不幸身亡。心理学家认为,正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而降低了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这是一种“责任扩散”的现象——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人们心里的某种想法就越强烈,即“有人会去帮助他的,我就不必去了”。当我们作为群体的一员,我们的大脑会立即把握机会,认为自己的个人责任也变少了。达利和拉塔内设计了一个模拟情景的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同时在分析中,他们也认为,我们没有去帮助当事人的部分原因是我们害怕难堪或被嘲笑。最后我们应该记住,要永远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
      40.无条件服从?(米尔格拉姆)
        米认为,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是同情。他设计了一个无伤害电击实验(被试对此毫不知情),以此观察被试对实验者的服从程度。此实验也证明了他提出的理论。
      如二战期间,有成千上万在命令驱使下发生的骇人听闻的凶残事件.
      
  •       这方面研究的先驱是Roger W. Sperry 和 Michael Gazzaniga。
      
      这项研究力图去揭示人脑两个半球能独立运作的程度以及他们是否有各自独一无二的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对实施了割裂脑手术的被试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测试(针对被试者的左右半球分别进行了视觉能力,触觉能力,视觉+触觉的测试等等),得出的总结性结论是:每个人的颅骨内有两个不同的脑,每个脑都具有复杂的能力。
      
      这个研究结果,推动了我们对于大脑两半球功能定位的认知的增加。这些认知的增加,对于中风或者脑部患者的治疗大有帮助。因为明确了受伤的位置,我们就可以预测病人在恢复后会存在哪些后遗症,然后制订出恰当的学习和适应计划,以帮助病人尽可能的恢复健康。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新的结论不断的被提出。
      
      如“大脑的每个半球有各自的思想”,举例说明:割裂脑患者,被测试到“你会选择什么职业”的时候,口头表述(左脑)说想当绘图员,左手(右脑)通过组合字母拼写出赛车手。
      
      又如“大脑的两半球具有不同的自我意识”,左半球具有语言优势,它侧重以内部言语(在心中作关于自己的内部对话)来进行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右半球可能通过身体而不是内部心理过程知觉“自我”。所以,对于那些进行了割裂脑手术的患者,他们会表现出两种不均衡的自我意识,是因为左半球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而右半球则是原始的自我意识。
      
      后一理论的进一步深入拓展,是针对“分裂性人格障碍”的认识。这个观念背后的思想是,对于这些分裂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他们具有完整的,非割裂性大脑,但他们的右半球的功能可能会比左半球的功能更独立,甚至在某一时间段内控制某一个人的意识。那么,以此推论的话,“多重人格障碍”,有没有可能是隐藏于大脑右半球的人格的外在表现呢?这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     心理学的发展史,比《social animal》覆盖面更广。不但介绍了(相对简单地)心理学各个方面的经典理论,还给出了试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是对心理学实验最重要的。
  •     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 Explorations in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6th Edtion) by Roger R. Hoch.: Prentice Hall. | English version
  •     按照实验的一般流程来写每一个研究。有些研究太有名,被教科书用烂了,有些则不尽然。那些陌生却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读来有发现新大陆之感。
  •     其实是方法学的发展过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