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欧洲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7-12
ISBN:9787108007056
作者:龙应台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欧洲国家游走的所见所


 人在欧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这本书有点令人失望,全书都是对台湾政局的抨击、对瑞典的福利制度和排外有盲目的推崇和对大陆的嘲讽。没有当初看《亲爱的安德烈》的那种感觉了,不免有些失望。希望下次能够有更好的感觉,也许她更适合写和丈夫和儿子的日常生活而不适合想这些。
  •     读之前真的不知道作者是龙应台,听过这名字,不知道干什么的。书写的还不错,不过既然是随笔,当然也就前后没有太强的联系性。文笔很好,不过有时候感觉有点像读者知音体,有点矫情。看上去思考的很深,但是我感觉实际上还不够深,只是语言的强大掩盖了这一现象,书中的思考本来看还是偏感性的,有对比,有体会,有发问甚至有总结和结论,但是欠缺清晰的思路和条理,也许是因为本身就是随笔吧。书中描写大陆的一段让我有点不爽,虽然可能大部分是事实,不过也隐约体会出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点偏见,有一个桥段是坐电梯的,作者说自己对开电梯的服务员感觉不舒服,因为每次见到都要礼貌的打招呼,而自己的耐心和礼貌存量是有限的,看到这里我有点想抽她,真是够难伺候的。结果往后看了两页,作者又说搞了半天开电梯的其实不是很在意他的存在,也就是说其实自己没必要那么礼貌的,然后就又一阵感性,靠!果然是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另外一处印象比较深刻的酸水横流的桥段是,作者看到台湾因为治安不好所以家家防盗网,破坏了街道和窗户的美感,而欧洲则不是这样的,于是感慨说,自己宁愿为了美而牺牲安全,我艹!你也太余秋雨了吧!其他的,关于东德西德的那部分比较好看,不过字里行间也透出作者对东德社会主义的不屑,其实说实话,我见过几个东德过来的学生,当然当时他们还小,理论上接受的还是西德的教育,但是家庭环境肯定是不同的。我的感觉是,这几个学生身上有一种跟中国人比较接近的品质,比较耐糙,忍受力比较强,从这点上我觉得也许东德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虽然比较经济发展,东西德高下立现,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东德的。总体上来说,此书瑕不掩瑜,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而且文笔流畅,读起来很顺畅。
  •     读过《大江大海1949》以后,一直都很喜欢龙应台。她的书多数都是散文集(起码我看到的都是如此),或许她懂得驾驭一部长篇的艰难。于是她把散文写到极致,再用几个线索串联起来,也是一部不错的大部头。这个湖南浙江混血,长在台湾,嫁给德国人,在欧洲和美国读书生活的女子,有着绝对的国际视野。在骨子里,她有着湖南人的桀骜不驯,也有着江浙人的灵巧和机变。试想,一个作家在台湾当文化部长,没有足够的EQ也完全是玩不转的。她把自己的生活和父母在49年前后的生活穿插在文字当中,敏锐而从容。我很喜欢文字在时代、场景和人物中不留痕迹地穿越,慕容雪村如此,王小波如此,龙应台也如此。读者不能太懒惰,否则会更不上作者的思路。龙应台写她的哥哥,40年前错过一班火车,从此天各一方。这一段重复的在她书里出现,但每一次读起来都让人感叹。《人在欧洲》更多的是写龙应台在德国的生活和两德统一的前前后后,虽然不能涵盖欧洲的全景,但好歹让人了解到更真实的欧洲。她穿插了对台湾和大陆的所见所闻,比较之下还是能看出她的取舍。没有一个地域或者国家是完美的,英文和德文(我一直都很钦佩敢于学德文的兄弟姐妹,法文还有些音韵美,折腾个阴性阳性也就算了,德文又不好听,阴阳性之外再加个中性词,坑爹啊)说得再好,她也是一个用中文思考的华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文明与野蛮
  •     百分之九十的观点都同意
  •     总是从小事件看到大问题(政治、历史、社会、哲学等等),引发人的思考。中西结合的背景让她更能理解一切,相互比较。
  •     2016-04-23
  •     世人对于龙应台,往往激赞她的思想,对政治的洞见,而忽略她的文笔。她的文字其实也挺好的,简单利落,甚少修饰,但表达准确。 本书是集子,内容散乱,不要集中看,一天两三篇就好。我还是喜欢她写幼年安安时的柔软。
  •     世界是多元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未尝不可。
  •     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     抒情杂文
  •     龙应台的随笔
  •     历史,不分中外,都是政权的工具。
  •     如果在更早以前读,我会打五星。
  •     欧洲、社会主义、台湾、大陆,这个天天背负着深深思考的女人,活得比较累
  •     这肯定不是一本看起来很愉悦的书,更多的是批判和反思.欧洲不是什么都好,家乡也不是.哪里都能见到人性的缺陷和丑陋,欧洲的文明也是经历了相当长的野蛮时期,并且处处还能见到遗留的毒瘤.书是90年代初写的,过了一二十年再看,更多反思和感悟.
  •     虽说书名叫人在欧洲,但说的是欧洲,大陆,台湾的事,有些文章有点重复,感觉作者应该很庆幸自己不是在大陆生活
  •     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加上深入思考,有跳脱的本领,可以将视角放在半空,平行对比不同的生活与文化
  •     对种族,国家的思考很深刻
  •     龙应台旅居瑞士和德国期间的感悟。异域美景雅致又精美,市井生活生动又活泼,文化反思深刻又尖锐。德国和日本,中国和台湾,西德和东德,犹太人和中国人,台湾外省人和台湾土人,温情处泪湿衣衫尽显女子柔情,悲愤时怒发冲冠犹胜烈士一筹。 龙应台,我喜欢。
  •     从上世纪发达的欧洲到刚起步发展的中国 台湾,再回到德国的点滴 东西德合并 差异 等等,还是蛮多故事和历史的
  •     写瑞士和东西德的部分挺喜欢的。有人评论说是不带政治立场的批判?并不觉得,难道我内心是个五毛??反正感觉龙应台写政治比写情感差多了,文笔犀利但没有酣畅淋漓之感,更多地在塑造一个很爱生气和讲道理的阿姨形象,视野和站位还是差一些(个人观感)
  •     极端的想法,也可以看下
  •     二十年前的针砭时弊。
  •     1988年出版 28年都过去了 很多还是老样子。。
  •     有點青澀hhh
  •     一本议论性散文合集,主要是旅欧期间的文化观察。多从一个生活的细节引出一段思考,蛮有意思。不过很少有震撼人心的地方。也许是话题的缘故吧。
  •     谢谢作者分享瑞士德国经历的事儿,我是普通青年,现在对欧洲人情,制度有了与以前不同的看法。
  •     政治味道更浓的杂文,以旁观者的视角评判欧洲,文学性不高可是仍能圈出大段大段的精妙之谈。
  •     挺喜欢这种一针见血的文笔的。
  •     觉得龙应台能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见证这样一段意义重大的历史 也是好幸运啊kkk
  •     很多的地方还是很有同感的
  •     这本书我给四星,但是这个人支持td,实在是影响了我对她和这本书的看法。 不过说实话看了这本书就会发现现在大陆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程度上像书中的tw。
  •     好早之前看的书,现在书都找不到了。第一次读龙应台政治评论性文章
  •     算是有感而发对文化差异和政治历史的点评吧。很多事可能由于比较犀利,让人太能感同深受,而阅读起来不太舒服。后面的部分不是很喜欢。偏长。是一本我应该不会想要读第二遍的书。
  •     胜者的历史解释权。
  •     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我觉得都挺不错的,,不过这本书,还是蛮一般的……
  •     港大中文系的书单
  •     小时候看的一本触目惊心的作品,那时候的自己,还不曾想象过世界的边界是什么样子
  •     看了野火集后,关注到了这本书,居然内地各大书网都没有途径购买,最后在网盘上找到,打印出来看。对于一些生活中微细处的思考,很多都是我在脑海中不解很多次的。
  •     感觉龙比三毛高一个段位。
  •     别人眼中的欧洲!
  •     依然尖锐的文笔,犀利地剖析所见所闻!虽然是八十年代的书,里面谈到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现今社会中。很喜欢龙应台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有立场,但不偏颇。
  •     龙应台是一个很女性的作家,视角也非常女性化,常常以具体事物切入到深刻道理去。然而,我常常觉得思考还不够深刻,让我隐约觉得尚有一层窗户纸未捅破。
  •     它伴随我走过出国的第一年时光。在学校忙完一天,回到家里,吃完自己做的晚饭,洗完澡,读读人在欧洲,让自己跟着龙先生的脚步去感受。
  •     一会儿写八九十年代的中国 一会写九十年代的欧洲,书中对东西德统一描述做了一个亚洲人眼中的描述,让我这个没文化的人了解点历史!
  •     在欧洲留学时看的 1991年前后旅瑞、德以及回台等的经历,特别是经历德国统一,谈问题解释站在世界视角,今天看来关于民族主义和世界公民关系的探索仍不过时,对我分析思考自己在欧洲的所见很有帮助
  •     23、31、34、36……
  •     站在国人的立场从社会角度描述自己在欧洲的所看所闻所感,指出对大陆社会存在的问题的担忧,同时充分反思台湾在文化发展中的去向问题!以故事叙述为主,在潜移默化中植入观点,易于被人接受,令人反思!
  •     这本书里相比对中国大陆的偏激性描写,我更喜欢她对两德统一的剖析;相比不甚客观的政论,我更喜欢她描写孩童时的柔软;而相比这本书,我更喜欢她的《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ᴗ•
  •     温润而理性,含情脉脉又鞭辟入里~
  •     带有政论式的随笔,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欧洲历史
  •     激进的笔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