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3896512
作者:李沐泽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李沐泽
旅行者、职业媒体人。(微博:@某个旅人23号 )
八零后,生于北京,23岁之前从未走出京城,安心于自我小小世界。研究生期间因交换项目在台北生活两个月,才第一次发现世界原来如此不同,旅行生涯遂始于这场意外而一发不可收。后旅居英国,周游欧洲大陆。回国后工作于英国路透社 ,拥有一张漂亮的名片,奔忙于 都市丛林,在三十岁来临之前,突然意识到看似美满的生活若有所失。于是,带着疑问,追随内心,辞职上路。

书籍目录

自序:在路上,永远都是可怕的命题
开篇 如是我行
第一章 东南亚
越南:凡有边界的,皆是监狱
柬埔寨:梦想被生活阉割,后来你也忘了
老挝:在这条路上转了好几个弯
缅甸:寺庙的风,此刻穿过我的生命
泰国:冥冥中有些东西去了再来
第二章 南亚
斯里兰卡:不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
印度•南印:蓝皮火车
印度•黄金三角:你只是走出了洞口,佛还在
印度•北印:执者失之
尼泊尔:我的自由不是白来的
第三章 中东
黎巴嫩:战火中的局外人
约旦:人在天涯,天涯还远吗?
埃及:就跨过了尼罗河
伊朗:带我去那1391年
第四章 中亚
土库曼斯坦:重返丝绸之路
乌兹别克斯坦:我与世界之间的裂痕
哈萨克斯坦:过了山就是路尽头
尾声:就让鼓手继续敲

作者简介

16岁,我们向往远方
18岁,我们离开家
22岁,我们想找份好工作
25岁,我们涨了工资,渴望升职
29岁,我们计划买房买车,生活日趋圆满,心中却多了个缺口
30岁,再不远行,我们只会没区别地老去
奔三青年李沐泽,离开路透社,历时304天,穿越15国。印度的风太热,伊朗 的水太涩,在以色列阅读最深的文明,在尼泊尔触摸最高的天空,从恒河到尼罗河,从1世纪到21世纪,从喜马拉雅到死海,经过之后,总会带走点什么。
没有师父,没有白马,但每个人都要有一场西行。
丢失了行囊,却带回真的我,然后明白,柴米油盐是不同的诗意与远方。


 这世界啊,随他去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在这本书出来之前,我一直称呼作者23君。在新书出来后依旧这么叫。“我23君发新书啦,你们快去买!”高二的时候,因为搜影评,无意中点进了23君的BLOGBUS。那种惊叹的感觉到现在都记得,当天晚上翻博文翻到天快亮才去睡。“环游世界和与子偕老是我的致命伤,一半追逐梦想,一半守候爱情,很多事,都只能慢慢来。所以,我祝你梦想着的都会生根开花,而我,在遇见你之前,会不断的变得独立而丰富。”这段话好到没有言辞来形容,在高中的时候,偶尔也会有莫名的冲动,想去远方。我尝试去微博搜索,很幸运地搜到了23君的微博。后来上高三,经常在走廊里用信号很差的黑莓,刷23君的博客。有更新,就默默看完,发呆,回去上自习。2012年2月,离高考还有整四个月。23君写了一篇《在春天,就让我遇见春天》。有时做题到深夜,觉得心烦就翻出来看看,就又可以多做两道政治。高考前夕,23君要去旅行啦。星辰大海一样的六月,大概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征途上。之后我来到远方,上大学。因为失眠,半夜刷微博的时候,只有23君在发旅行见闻。世界很妙。后来我去看了一些大海山川,山河湖泊。不知别人怎样,至少那一刻我觉得心安理得。仿佛因为去过这些地方,对起生活的日复一日都理直气壮。看过的旅游书很少,上一本是背包十年。就算不了解,也对多少钱去了多少地方的标榜提不起兴趣,走过的路是心里念过的经,走了多远,只有自己才有清晰的划定。倘若对生活无趣,出趟城门都觉远。书里的很多话都写得很好,对于我这样的资深脑残粉,可能说言辞过美立场不足。但它的确是一本让人看完觉得内心平静的书。梦想、远方是太过空洞的字眼,而生活本身便值得珍惜。长大之后才明白所谓不后悔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好在面对所有回到多少岁的假设命题时,唯一的答案都是再来一次。这世间美景几多,重要的是有人愿意长途跋涉,去遇见,去再见。在路上的人很多,但能带回来的不仅是阅历,是更加坦然的自己。“没有师父,没有白马,但每一个人都要有一场西行。丢失了行囊,却带回真的我,然后明白,柴米油盐是不同的诗意宇远方。”看到这段话时,脑子里的BGM竟不是《一生所爱》,而是《爱似流星》。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然而我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好多事情当时一点也不觉得苦就算是苦我想我也不会在乎结尾的时候,我在想要不要以一个伟大的名义来写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比如以青春,以爱,以生命,以信仰。但最终发现——以自己的名义,便是最伟大地活着。PS:为了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以及对作者的支持,特地把很久不用了的豆瓣号翻出来。祝新书大卖!
  •     在路上,不回头我又活了。每次在路上旅行,就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每次出发,都是精力充沛;每次回程,都是千思万绪,或干脆让脑袋放空。  可不,今晚我还在澳门,明晚的此时,我就会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  在路上,这个词,对我有莫大的吸引力。  旅行无法拖延。尽管我们去的地方都一样,每个人的经历和想法却都不同,因此每段旅程,都有值得诉说的意义。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行走中把情感揉进了那个远方。  这一切,正如我读到的这本书一样。有话说:看书勿看封面,看人勿看貌。我却固执已见,一个好的封面,在与本来陌生的读者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就在潜意识里种下了她对这本书的感觉。我喜欢这封面,白色的字在天空中是最安静的,它却有硬邦邦的棱角,肆意地伸开四爪,飞翔在天空,呼唤,唱歌。  一瞬间,毫不费力,抓住你的灵魂。  亦如那些小小的黑字。当作者沐泽开口,我们就追随着他前往打开一扇异国之门。当他走过台湾,做一个工作项目时走过欧美各地,毕业前周游中国,城市中重复的生活将快三十岁的他消耗殆尽,“走吧,旅行去!”这个想法又击中了他。  说走就走,到越南,才知道是真的离开北京了;印度的混乱和信仰的高度结合,让他不断受虐,又不断感到愉快。黎巴嫩的战火鲜少停息,这让他心悸不已;而在土库曼斯坦的时候,冷漠的气氛冻结了旅行的感觉;到哈萨克斯坦,一晃又是旅程终点时,心中的不舍和思绪蹦出了许多。终于,三十岁前,他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  这样的游记,读来起伏不断,有时跟着傻笑,有时跟着蹙眉,说起来,它也只是稀疏平常,就像一个朋友从远方回来,忽然想倒出肚子的故事和想法,通通告诉你。却是这样看似平常的游记,读来可爱,令我频频点头。  真正的旅行,在享受和景点之外,是体会当地人的生活,是体会另外一种生活。  想今年初夏,在甘肃武威支教,每天六点起床刷牙洗脸,裹着睡袋睡的是八张桌子拼成的“床,”吃的是炸酱面和大大的白馒头。 天气变化无常,睡觉时还会被冻醒。白天教孩子,晚上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玩耍,聊天。即使我无法为当地改变太多,但每天看到孩子灿烂的脸蛋时,看到他们拿到我作为奖励的一幅幅画时,我就别无他求。  想上月月底的周末,广东的草地音乐会聚会,一路人聚集深圳,先是晚上在体育馆的公益演出,而后的夜宵上,几乎没有吃,有人拿吉他弹唱,有人拿沙锤配合节奏,二十来的男男女女唱了三个多小时,不仅引来路人的驻足围观,还引来邻桌的敬酒;第二天在深圳的地铁上,留下来住青旅的十来人在地铁上唱了好些歌,引得路人引颈张望,拍照。有些疯狂,却很正常——看着各种乐器轮番上阵,音乐在这个周末,已成了我的全部。  大学了,一年平均要去五个地方。今年有些特别,除了常居的澳门和上海,三亚、武威、兰州、太原、榆次、深圳,几乎没什么准备,说走就走。  这个世俗又光怪陆离的世界啊,随他去吧!在路上,不回头。怎么样,我都爱。  下一站,北京。  我来了。    
  •     我敲击键盘,十指轻动,流畅的节奏,字符在屏幕上绽开……总觉得这个作者的自述是如此的引动我内心的共鸣,一样的心有牵挂,一样的不甘屈服,一样的渴望自由。我想,阅读中能获得的认同感,最高的,也莫过于“像看到了世界上另一个我”了吧——选择是件很慎重的事,所以不要轻易付诸行动,一旦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不要回头。之前看过的某本书上的话,和作者很有些异曲同工的意味,【选择了“我喜欢”,意味着选择了未知和风险,但也意味着拥有了“非常好”的可能性。而选择“还不错”,虽然少了许多风险,但也意味着把人生的道路提前看得明明白白。如果生命的乐趣在于惊喜和未知,那么“还不错”则会让人失去这种乐趣】。同样的,选择了作者笔下的这种“有意义的人生”,会意味着你势必将放弃很多唾手可得的东西,肯定是不如选择了“不那么有意义的人生”般的安全。但是,过程中所得到的,也绝非是选择了“不那么有意义的人生”所能够得到的。如果,【凡是有边界的,皆是监狱】,那么,被困缚的心灵,是否就是囚徒。……永远是“等攒够了钱”,永远是“等退休了”…可真等到了“以后”,是要等我们老了吗?而真的老了,你会怎样?…重复今时父母的老路,有着操不完的儿女心,完全的泯灭自我,将所有的喜怒哀乐均牵系于家庭,还是,终于熬到认为有钱有闲了,牙口不好味觉退化到再好吃的东西也尝不出好来,变老变丑到穿上再美的衣裙也最多被人赞声“好有气质的老太太”……【人是选择自己的生活,自己活着生活?还是让生活选择你,生活让你活着?】这世界啊,随他去吧~!——既然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了孩子上补习班而省吃俭用;既然想踏入婚姻门槛太高,何必削减了脑袋的非要去攀那个高门槛;既然都市居大不易蜗居难求,何必非得把勒紧了裤腰带的钱便宜给了那些黑心的房地产开发商;既然工作太累上司难搞,那么换个工资少点儿的工作还能饿死不成;既然生活有着太多无可奈何的负累,外面的世界太大太美……何不暂时挣脱去流浪,放逐自己,让心灵澄净。做个现代的唐僧,一去三千里,也挺好…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一个有心人,血仍未冷,就是写的东西,干巴巴的毫无意趣。其实写的也不是真差,但每句拆开来看还不错的文字,凑到了一起看,就给人一种流水账的感觉,还是类似日记的流水账。还不如图片上配的短句解说,起到画龙点睛之用,倒是让人眼前一亮。透过行者的镜头,我们看到中亚身着白纱的新娘昂首挺胸的挽着新郎的手臂穿行于古城的街巷,漫漫黄沙是她的背景,身后簇拥着的亲友们帮忙抬着硕大的裙摆,宛如女王般高傲;看到泰国金色的佛寺前,向他走来的稚嫩小沙弥,懵懂的神情,衣袂在风中扬起;我们看到印度的神牛满街都是,但是相应的,当地穆斯林区卖的带骨头的牛肉约合人民币一元一公斤;看到了约旦夕阳下的月亮峡谷,天空的颜色,混杂的美轮美奂,无法形容……总算知道作者在路透社是干啥的了︿( ̄︶ ̄)︿就以作者的这个文笔,写点官样文章还成,不过不失。但总不如摄影的职位,更能发挥所长。还有,作者很赶时间吗?那种被时间鞭打的匆促,让人看的有点无语。或许,只是预算的关系吧?不过一本游记,能愣生生的把踏实的旅行给写成了快节奏的旅游,也是很稀奇的。依旧是是装帧设计方面的老问题,不知道最近的出版社是怎么想的,是想节约成本想钱想疯了吧!开本太小,封面满字的设计,没见着作者希望的狂放不羁,反倒给人小家子气的局促感觉。如果把开本放大到16开,大概就能看到设计者预期中的“冲击力”了,像这种因为开本的关系挤成一团的封面只给人一种喧嚣嘈杂的感觉,让人看得异常闹心。顺便说一句,这书的内容挺好的。等下次作者多填充些图片,换个大开本再版,我一定掏腰包支持,只是现下的这种装帧设计,实在是爱无能。PS.【】内的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何时有个梦想想远行? 又是在半夜看完一本书,年龄大了,总有很多想法和否定
  •     读了大半,没读完啦,本身不是很喜欢旅游,更别说游记了,但是这本书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喜欢作者说走就走的性格,不为世俗感染本心的态度
  •     这世界,真能随他去吗?
  •     字多,不像现在一些书全是图,思考不算太深刻,但也包含了作者满满的诚意!
  •     游记中夹杂着心中所想所悟,其实旅行并非现实的出口。
  •     心动了就马上去,7.8去吧,坚持!
  •     被《迟到的间隔年》和《背包十年》等畅销书更有深度
  •     还不错,虽然旅途表述没啥内容,心情感悟还不错
  •     在所有的旅行书中,最喜欢的一本
  •     流水账,对几个我也去过的地方感触还没我深,不懂为什么这么高分。
  •     从书里寻找自己和作者的共鸣
  •     书店两个小时囫囵吞枣地读完,跟大部分旅行书籍一样,不推荐,但也不是特别的烂。
  •     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个人自省内的成长。
  •     十分推荐的一本书。语言引人入胜,能把读者带入到对应的情景。影响深刻。非常喜欢。 “印度人是用生命在大便!” :).
  •     读过的旅行类的书中 最喜欢的一本
  •     书刚到手的时候感性地发了微博还被作者转发。依旧感谢让我认识某个旅人23号的管管。后来挑了书中了一句话,请麦田的老板帮忙印在选了神奈川冲浪里作图案的帆布袋的背面---凡有边界对皆是监狱:
  •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旅行就是思考人生?
  •     其实还是挺感动的~我们注定孤独的人生~
  •     随手翻前几页还以为又是一本矫情的伤感文学,但是越看下去越有意思。我喜欢旅行,但并不刻意地想从旅行中学到什么,更多的只是想去看看这世界。 P.S.看完这本书的第6天就坐上了去往长沙的高铁
  •     作为同龄人,很佩服作者的勇气,跟随我心,走在路上。看的出作者也是在旅程中不断地感悟人生。不过通过这本书看到的一些亚洲国家的情况,给我的冲击挺大的,跟以前的一些认识了解出入挺大,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去了解吧。
  •     单纯旅游,有什么意义呢?
  •     “在路上我明白了一些曾经困惑我的事情,我终于知道自由和陪伴是相对的,没有人能同时给你。大部分人的痛苦在于贪婪,你给他陪伴时,他觉得束缚,要自由自在;等你真的放手让他去飞,他扑腾两下回过头来嗔怒,你怎么能不管我呢?太多东西其实是应该自己给自己的,自由是,陪伴是,安全感也是。”
  •     有种想要去东南亚走走的冲动!记得带上lonely planet
  •     个人不太喜欢那种很特别制造的文艺范高贵范,这本书给四星是因为写得诚恳。确实有把自己的感悟写进去。
  •     远行之后,有人渴望更大的世界,有人却归于内心。
  •     总是对这些旅行的书爱的死去活来
  •     印度,“大便外交”至今印象深刻。
  •     “30岁了再不远行,我们只会没区别的老去。”我一直疑惑,为什么人类在内心中都有一种“去远方”的冲动?
  •     很喜欢书中旅游的那种平和的感觉。 “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音乐会停止,梦会醒来,但不要忘记梦里歌声中唱过的,在终于发现我们一无所有前,至少你可以说,是的,我有见过我的梦。“
  •     今年,或者说近几年读过的最对胃口的旅行书。
  •     很喜欢这本书,即使有许多我不熟悉的国家和城市我都能很好的读下去,我一直讨厌写关于旅行的书特别矫情的作者,就是借着旅行借着文字怎么受伤怎么痛苦,但其实能看出作者也是带着一丝丝感情的伤却是用很少量的文字描绘,不放大痛苦看起来还是比较实惠的,有些地方也很逗,刚看作者说喜欢人人平等,但其实我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作者是北京人看的这本书…作者马上要出第二本书了,很期待,因为我想会有我最爱的美国日本还有前一阵想去的土耳其,很希望书里会写到怎么从这本书的旅行过渡到现在
  •     看到那个叫咖啡的女孩时想起在大不里士遇见她,聊了一个下午再无联系。和M说起这段之后,他说我不想再做饭给你吃。昨天我说给你念首诗好吗,看他不想听,就没念。
  •     wow 评分挺高啊
  •     在飛機上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也正好是跟作者第一章的最後一節同一個地方——泰國。雖然具體的目的地不相同,但帶了那麼點感同身受的看著,感覺很爽。文筆挺有趣的一本書,對邊檢故事尤其印象深刻。看完才知道原來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這麼麻煩。。。
  •     有时候觉得一本书好无非是在只言片语里找到了一点共鸣而已。尤其当你也正在没有区别地老去,眨眼三十,是否也欠自己一点什么呢?
  •     里面的音乐很棒,志哥威武雄壮。
  •     这个人很像我 所以好好读了
  •     整本书写旅游途中的见闻我觉得还是蛮少 写自己的遭遇挺多 挺喜欢这样的 本身就是围绕自己写的书没有必要提及太多的旅游指南 书中有些地方甚是喜欢 看完下来就只有一个想法 旅行啊!一定要去有一定文明的国家! 好吧 也有可能是咱国家是属于其他国家 护照不大好用 ... 的 缘 故 无 奈 也 没 办 法 !
  •     是我看过的关于旅行的书里写的最好的一本书
  •     这次购书中的第二本旅行励志书。作者80后却认真在感慨自己老了。既然如此,身为读者就放过这个老人,去看别的书吧。
  •     瞬间产生了强烈的想去斯里兰卡的愿望。304天,多遥远的旅途,这才是诗意与远方吧。
  •     不想没有区别的老去
  •     太多文艺的自我感想的评述,造成书的易读性直线下降,很多话留给日记就好。记者出身,多从受众角度想想或许会好一些。相比,傅真的书就好很多,仅供参考。
  •     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旅行,看过则忘,但至少看过啦
  •     矫情和无病呻吟+“某某说过”+流水账=本书
  •     看完只想大哭一场。
  •     比其他的一堆乱七八糟的旅游书籍要好,作者你做到了,这不是旅游快餐,也不是心灵鸡汤,但这是你真真切切的个人感悟。
  •     我欣赏的是作者在旅行中的对于城市化思维方式的解构与清醒的重新审视自己。也许每个人都要这么来一遭,颠倒一下世界看看是什么模样。
  •     一本意料之外还不错的书,朋友给的说可以看看,近年这类书太多就没太在意随手放一边,无意中拿起看了两眼,居然有点意思,他的旅行文字不是华丽的风景描写,也不是心灵解读,对旅程简洁利落的轨迹描述反倒增添了对那些景致极大的兴趣,让人不自觉也想跟着其中的行程踏上那些有趣的土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