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08640501
作者:李玉霄,王崴
页数:270页

章节摘录

插图:挖掘最后的尊严2013年4月20日清晨李安全为了不吵醒还在熟睡中的父母,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用开水泡了昨天的剩饭剩菜,简单吃了两口便出门了。此时,芦山县太平镇钟灵村格早坪还没有完全醒来。他推出自己的摩托车,往山上走时,看到一位堂妹正蹲在门口生炉子准备做饭。堂妹大声喊他:“哥哥,要不要在我家吃了早饭再走?”和往常一样,清晨的格早坪下起了小雨。李安全的合作伙伴天还没亮便打来电话,询问修路的事情。李安全为了给自家承包的林子种树,与村民凑钱,坚持与同伴合伙修路。这个季节正是种植树苗的关键时期。连续的雨天,道路有可能被冲毁,影响种树,李安全还是有些担心,决定上山看看。2013年4月20日8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从山上跑下来的村民说,没有看到李安全,怕是出事了。2013年4月20日上午大儿子李文超一路飞奔到父亲修路的位置,眼前的场景让他惊呆了。郁郁葱葱的山体好似被利刃从中间劈开,自山上滚落下的土石堆积成了几座新的小山,将李安全年初刚刚修通的道路完全覆盖。村民纷纷赶来救人,大家发现了李安全那辆被山石砸得面目全非的摩托车。村民们决定先从摩托车附近开始搜寻。李文超用双手拼命地挖着堆积的泥土,手指都挖出了血,但进展十分缓慢。2013年4月20日12时30分得到有人被埋的消息,成都军区某炮兵团的一支24人先遣部队强行军赶到现场,马上展开搜救工作。由于通往格早坪的道路被阻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为了不耽误搜救时间,指挥员王韬把营救人员增加到84人,这已经是王韬带进太平镇兵力的1/6,但这84名官兵只能依靠铁镐铁锹展开救援。李文超也在奋力挖掘,短暂歇息时就蹲在悬崖边,或是将脸深深地埋在膝盖里,或是表情凝重地望着挥锹铲土的士兵和村民。“弟弟3岁时,妈妈患病去世了,我们兄弟俩和爸爸相依为命。爸爸总说没有什么可留给我们的,希望趁着自己还有力气,给我们多种点树,等他百年,还能为我们留下点什么。我和爸爸平时话很少,最近一次说话也是在十天前,他下山来买东西,看见了,也没有说很多。”李文超蹲在那里,好像自言自语一样,说着他对父亲的回忆。“记得有一次,爸爸去外地时带回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字画,结果弄丢了,他特别难过。这几年,家里的日子一直挺困难的。去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日,弟弟李小龙娶了媳妇,家里整个布置了一番,栏杆和门柱刷成了鲜艳的红色,门窗也贴上了大大的红色喜字。那以后家里才开始真正好起来。爸爸觉得能把孩子的婚事办完,负担就都没了。”降雨仍然持续,余震不断,山上不时滚下铅球大小的碎石,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两名年轻的哨兵是所有搜救人员的“眼睛”,一旦哨声响起,所有参加挖掘的人员要迅速向两边散开,紧贴岩壁以躲避山上的滚石。大多数人都认为李安全生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负责搜救的营教导员彭勇却说:“只要家属不提出来,我们绝对不会放弃。”也有人质疑花这么大力气来寻找一个可能已经失踪的人是否值得。一个年轻的战士说:“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因为我们穿了这身军装。”就这样,搜救一直持续着。2013年4月24日搜救的第四天,从外镇调来了挖掘机,速度加快了。但直到晚上7点半,依然没有李安全的下落。2013年4月25日13点30分李安全的遗体终于被发现了。李文超和李小龙冲进土坑,拼命用双手挖掘着。兄弟俩被拉上来,开始徒手挖掘,避免损伤遗体。按照当地的风俗,村民和两个孩子开始点香烧纸。就在士兵们小心挖掘时,头顶上的岩石因为松动开始滚落,虽然哨声迅速响起,但还是有两个战士没能及时撤离,被岩石砸伤。最终,士兵们把李安全的遗体抬到了他妻子的墓旁,这是李文超最大的心愿,10多年后,他的父母终于能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李文超希望能找到父亲的照片,但大都比较模糊。最后,他终于找到一版6张的标准照。李文超小心翼翼地将照片放到上衣口袋里,紧紧贴在胸前,父子俩从未这样接近过。文字整理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4月26日04版,原文标题《生命的天平》。

前言

序言1为活着,也为每一天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时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约翰•克利斯朵夫》我初看到这段话时,想了几分钟。好像我自己也已经落入了这样的圈套。从业于新闻媒体,兀自发现包围在身边的是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人群分出诸多阵营,彼此打量、挑剔、苛责、仇恨;生而为人的责任转化为理所应当的压力,喘息难平;“淡定”这个词只存在于纸面上,并未根植于心里,一种黏腻的无奈在心房中攀爬蔓延,牵扯不清。欢乐的情绪能够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脑中留下的是一片混沌的灰影。我相信鄙人的这种情绪能套用给很多人。从它萌芽开始,我们就变成自己的影子了,不断重复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对纯真的情感越来越缺乏生产力。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上,我希望《活着》栏目能更持久。创办于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着》栏目,宗旨简单明朗:用专业影像关注普罗大众,反映社会现实,不回避真实存在的苦难。“活着”两个字,本就披覆着浓郁的感情色彩,但如果仔细翻看《活着》每一期图片故事的读者评论,你会逐渐发现一个颠覆常人印象的事实:纪实的篇章并没有令观者沉溺于痛苦中无法自拔,反而使他们在窥视到最隐匿的角落之后,自然而然地与自身生活作对比,进而懂得珍惜,更加热烈地去“爱”。有一位读者在评论中说:“我是一个曾经想放弃自己生命,但又因为看到《活着》而继续活着的人。谢谢你们每一期的素材,它们让人找回活着的勇气。”我不愿栏目成为苦难的贩卖者,如果故事偏重于悲情,那正是现今生活的倒影。影像的责任在于,不煽情,不冷漠,在苦难中发现人性之美。当目睹《九旬慈母》中的母爱、《挖出我的“丰衣足食”》中的乐观,以及《钢笔爷爷》中的坚守,人性中可贵的情感、仁爱和坚韧浸染了观者的视线。在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里,我们能读到世间最本真的美好,最永恒的爱意,最坚实的意志。不记得多少次在评论中看到观众的泪水,不记得多少次被“请一直将这个栏目做下去”的“坚持系”评语所鼓励。栏目做不做、如何做,已经不仅是腾讯的事情,而是依存于所有认真生活的读者们。更令人感怀的,是影像与观者的互动。读者们不是冷漠的旁观者,更不是绝望的抱怨者,他们易感、仁爱,是草根公益的行动者,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普通人。《割皮救女》故事发表之后,3天之内,可爱的读者们就为小迎春捐献了50万元。借用一句电影评论中的话语:“无论生活如何跌宕,我们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这生存本身,足以打动任何人。”前途仍长。“我来过,我看到了”。为活着,也为每一天,加油。王崴腾讯新闻《活着》栏目责任编辑

媒体关注与评论

腾讯网友空谷幽兰:    第一次来腾讯评论,活着,不容易。活着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每当我抱怨生活艰难时,就会从《活着》汲取精神的力量。好的栏目不需要哗众取宠,默默地、真实地、踏实地做自己,群众就会把它捧得很高,很高……    腾讯网友竹悦居士:    图文合璧,相得益彰.这是《活着》最大的亮点与震撼之处。现代人匆忙的脚步常常让那些寓意深刻的文字逐渐消逝中,但影像的力量就在于如闪电般驰骋而过却烙下心痕的震撼力。    腾讯网友Z.sky:    一直关注《活着》,纪录者以最人性化的方式描写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有时候看得心里揪住一般。希望能看到更多令自己感动,同时受到启发的百姓故事。希望这个系列的作品继续下去。我会一直支持。    腾讯网友秋风拂过心头:    感谢腾讯,感谢《活着》专栏,你们让读者在这里看到活着的意义,还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活的很累很苦,却很快乐。在今天的社会里,压力非常大,活着需要勇气,活着需要能力。我支持,期待你们更好的作品和专刊。

内容概要

李玉霄
曾任《南方周末》记者、《东方早报》特稿部主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等职,2006年加盟腾讯网,现任腾讯网副总编辑。
王崴
现就职于腾讯网新闻中心。《活着》栏目创办者与责任编辑,主要负责栏目的选题策划、编辑制作等工作。栏目创办至今,已与上百名国内优秀摄影师有过成功合作,并将《活着》运作为中国互联网知名品牌栏目。

书籍目录

序言1
序言2
目录页
尊严 挖掘最后的尊严
孤独 捕鱼者说
乐天 挖出我的“丰衣足食”
母爱 九旬慈母的使命
责任 微笑妹妹
青春 卖菜女孩的夏天
梦想 二当家
坚守 钢笔爷爷
平和 雪山牧牛人
存在 没有身份的群落
赌注 挺进美利坚
慰藉 被雪藏的抗日老兵
用心 孩子是我的太阳
隔绝 太古之民独龙族
疯狂 血石
留守 小候鸟
陪伴 晚年孤独
习惯 我的家在报废汽车上
留念 大上海的老弄堂
贫穷 给我一点温暖
病痛 目睹自己美丽地死去
无助 失独余悲
漂泊 蚁居天台

编辑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活着》编辑推荐: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这微小的孔隙中渗透出。23个图片故事,每张图片都传递出事实的体温。不煽情、不冷漠,在苦难之中发现人性之美,给人以生存的力量。让镜头聚焦民众,直面真实的苦难,用影像冲击心灵,感受事实的力量。

作者简介

让镜头聚焦民众,感受事实的力量。
腾讯网新闻中心著名栏目《活着》集结成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品。

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这微小的孔隙中渗透出。23个图片故事,每张图片都传递出事实的体温。不煽情、不冷漠,在苦难之中发现人性之美,给人以生存的力量。让镜头聚焦民众,感受事实的力量。
——————————————————————————————————
《活着:没有身份的群落》每一帧照片都有发人深省、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们随着林克的镜头走进大凉山,去触摸那块土地的温度。洞悉人生,洞察生活,真实反映底层的作品,可以触摸人心,触动生活的作品!
——杨锦麟在腾讯微博上评论《活着:没有身份的群落》
“奋斗在活着的边缘”,这是一位网友评论《活着》时发的感慨。看着腾讯的《活着》,心里总会一震一震的。正当我们这群传统纸媒工作者 “奋斗在活着的边缘”的时候,网络媒体已经活出了另一番儿的精彩。……《活着》的读者“不是冷漠的旁观者,更不是绝望的抱怨者,他们易感、仁爱,是草根公益的行动者。”我说,当读者因你成为行动者,你也必将因行动者成为领导者。
——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 李舸
《活着》激活了摄影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网络是一个奇妙的场,摄影者与读者通过照片相遇,读者与读者之间也有照面,产生诸多化学反应。原本在纸质媒体上已经濒临末路的"图片故事"再度复兴。
—— 中国人民大学摄影系教师/知名摄影评论家 任悦
网友评论:
腾讯北京市网友 空谷幽兰 评 《活着》两周年特别策划:
第一次来腾讯评论,活着,不容易,活着是为了活得更好、更有尊严。每当我抱怨生活艰难时,就会从《活着》汲取精神力量。好的栏目不需要哗众取宠,默默的,真实的,踏实的做自己,群中就会把它捧得很高,很高……
腾讯宁波市网友 竹悦居士 评 《活着》两周年特别策划:
图文合璧,相得益彰,这是《活着》最大的亮点与震撼之处。现代人匆忙的步伐常常让那些寓意深刻的文字行走在消逝中,但影像的力量就在于如闪电般驰骋而过却烙下心痕的震撼力。
腾讯网友 豆浆油条 评 《活着:没有身份的群落》:
感谢腾迅!感谢腾讯让我们看到社会中《活着》真实的一面!
腾迅深圳市网友 丫 评《活着:没有爸爸的这一年》:
我感动地哭了……《活着》这个栏目,请做下去,一直做下去。
腾迅南京市网友 mgasd 评 《活着:暗命》:
《活着》这个栏目做得很好,每次都看得潸然泪下,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崇高的使命,感谢摄影师让我们看到真真切切的世界的很多面。
腾讯重庆市网友 陌生人 评 《活着:指尖的阳光》:
偶然间点到了《活着》,只看了一季就让我下定决心,每季都看,并开始关注腾讯出品的内容。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个人所缺失的东西。
腾讯南昌市网友 Smile 评 《活着》一周年特别策划:
这个栏目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念头!


 活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1条)

  •     在湖南广电一幕一幕戏剧般的嬗变背后,魏文彬(左)长袖善舞,高歌猛进,欧阳常林脚踏实地,孜孜以求   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经13年。   13年前,魏文彬43岁。那一年3月,他就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兼党组书记。那时候,省厅和省电视台还在长沙市动物园附近的一座大楼里办公,那是座老楼,破旧而且拥挤,拥挤到省有线台只能去租省气象局的房子。办公条件差,还经费紧缺,为了创收,省电视台甚至在郊区开了一座砖瓦厂。   从1995年到现在,已经11年。   11年前,欧阳常林42岁。那一年1月,他成功竞聘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一职,此前他的身份是省电视台国际部(也称对外部)副主任、华夏影视制作公司总经理,行政级别是副科级。在同事心目中,这位沉默寡言的常德人的主要工作是凭借与琼瑶的良好关系,以出品人的身份,代表湖南电视台,参与拍摄系列琼瑶剧。   13年前的5月20日,魏文彬上任两个月之后,成功拿下长沙东郊、浏阳河东侧的一块2000余亩荒地,随即,200台推土机开了进去。在魏文彬极富煸动力的号召下,省厅和省台的干部职工、编辑记者们紧随而至,放火烧山,义务出工,为的是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广电中心。在工地旁边,有属于魏文彬的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一双靴子、一只手电筒、一顶安全帽。根据他的描述,他经常是脱下靴子直奔机场,或者是从机场直奔工地。   11年前的12月18日,湖南经视试播成功。台长欧阳常林所拥有的资源,是魏文彬交给他的100万元启动资金,自己“组阁”的权力;他的任务是办好经视,做一条“鲇鱼”,去刺激省台。随着“幸运3721”(“快乐大本营”的前身)等一系列栏目相继出场,经视迅速火爆三湘四水,收视率稳居全省第一。靠2800万元贷款筹建、近乎白手起家的湖南经视,头一年创收3000万元,第二年6000万元,第三年突破1个亿。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魏文彬一手主导的湖南广播影视改革拉开了大幕,而挑大梁的正是大器晚成的欧阳常林。由此,这一对黄金组合开始了十余年的默契合作。   从市区的局促老楼到现在两千多亩的影视基地;从默默无闻的内陆省台,到现在卫视频道连续44个月稳居省级卫星频道收视率之冠;从火爆一时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到席卷全国、乃至蔚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的“超女”热潮;从1998年摄制播出《还珠格格》创下超过五成的收视纪录,到打破央视独播、首播境外连续剧的不成文垄断“规则”,一举买断《大长今》的内地独家播映版权,再创收视新高狂赚数千万元;从中国传媒第一股“电广传媒”成功上市,到买断金鹰电视艺术节永久性承办经营权;从全国第一家卡通频道“金鹰卡通”上星,到创办全国连锁购物频道;从1992年的4亿家底、5450万元收入,到现在的70亿总资产、经营创收超过10亿元……   在这一幕一幕戏剧般的嬗变背后,魏文彬长袖善舞,高歌猛进,欧阳常林脚踏实地,孜孜以求,硬是在一个盛产肉猪和稻米的省份,将默默无闻、毫无特色的湖南电视台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广播影视集团,缔造了一个完整的电视湘军神话。   只需经过短短的接触,就可以发现魏文彬和欧阳常林性格的迥异。在两人同时出现的场合,魏总是昂首挺胸,端坐于主席台,神采飞扬;欧阳则大都位于其侧,盯着一个地方,表情平静,平静得看不见内心的一丝波澜。   在湖南广电中心大楼里,近万名员工,特别是那些各大频道的“道长”们,提起魏文彬,没有谁叫他魏局长或者魏总,绝大多数人都叫他“老板”。   “老板”年过五旬,头发略卷,身形中等,一身精气神。“老板”早年是文学青年,后来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写了小说获了奖成了作家,然后干了广播,进而做电视,由新闻部主任而副台长、台长,1993年成了湖南省当时最年轻的厅长。   虽然居于高位,却不失激情和感性。在频繁前来考察的党政要员面前,他一遍一遍地阐述传媒为何以及如何产业化;在员工心目中,他是一位绝佳的布道师,如永动机一般,长年不歇,虽然“每个季度会换一个关键词,换个角度进行布道”,但主旨还是灌输他的“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理念,鼓动他们放眼全国,走出湖南,甚至放眼世界,走出中国。   而在采访者面前,这位年逾五旬的掌门人坦率真诚,口无遮拦。他会直接承认参评高级职称的动机是为了便于告退之后写书教学;他甚至会超过采访者的预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和妻子分居、离婚的家事和盘托出;他毫不隐瞒自己对默多克、雷石东等国际传媒大鳄的“妒忌”和不服气,坦言他和其麾下的电视湘军的梦想,就是跻身其中。   而欧阳常林,作为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总经理兼湖南电视总台台长,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践行者。熟识他的人士对他的评价是,“低调,永远的低调”。不过,因为极为出色的市场判断,以及极为坚决的执行力,虽然很少接受采访,他的“经营强人”称号还是不胫而走。   对于这一对性格迥异的将帅组合,生活频道总监张华立戏言,他们是湖南广电的“绝代双骄”。至于为何他们如此默契,除了共同的理想之外,则是缘于各自内心深处的“霸蛮”。   正是因为“霸蛮”,因为永不言弃,永不言败,他们才在行政积弊深重的广播电视领域,在甚为促狭的行业环境中,闯出了一条通途,为全国观众提供了本土所能提供的最精彩的娱乐。本刊记者李玉霄发自长沙 图/姜晓明
  •     一直关注腾讯新闻的《活着》栏目,印象深刻的是“没有身份的群落”、“微笑妹妹”“无妈乡”“卖肾车间”等几期,特别近期的“1001个愿望”,看得眼泪都出来了,所以很期待新书出版可以好好珍藏,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     这是我在微信上一直关注的栏目,她所给予我们的是一场心灵上的震撼,在我们所处的社会,镜头下的故事,看似平淡简单,却孕育了无穷的力量,让你为之折服,为之感叹。这是镜头下的真实,现实的我们过得很虚浮,浮华背后是没有意义,难得有机会去让我们静下来去关注我们所处的社会,我很喜欢,很有意义的一本书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总之我是不会再买任何中信出的书了,首先是没有内容,其次是装订差劲,最后一点是标价虚高。
  •     故事一个一个~读到失独和等死的故事时候已经泪眼蹒跚
  •     图文并茂 震撼
  •     世界上所有人都在以无数种方法活着,别人的故事太多让人动容,关于自己,只想,珍惜,畅快,无悔的
  •     作为一本书来说,觉得没啥意思
  •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为了更好的生存而活着。
  •     图片拍的很真实不错,那文字的苍白和不煽情完全可以接受
  •     活着,不容易。活着是为了生活的更、更有尊严。
  •     经常说平凡中见伟大 很多人都是被逼的 不都是为了活着吗 苦难是机会 是一个 证明伟大的机会
  •     想起了里斯的那一本《世界上另一半人是如何活着的》。参加海天盛筵的人应该每人发一册。
  •     对主题很有感触,活着太不容易。对书本身很不感冒,商业痕迹太浓。
  •     腾讯网的活着栏目,很鲜活的人,一个一个故事看完,酸甜苦辣人生百态,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苦,自己很累,痛苦的昨天,抱怨今天,迷茫的明天,那就来看看活着吧,祝福所有人,幸福就是痛并快乐着!
  •     每次看这些都觉得自己活着好罪恶感。。
  •     “实体书是媒体人的迷信”
  •     太沉重
  •     书的内容很好,很受感动,非常满意这本书!谢谢亚马逊!
  •     140930:九月的最后一本。就像导语页说的那样,生存本身,已经足够打动任何人。看书的时候让自己专注眼前页面中的困苦,不要怀疑太多背后的人事作为,若非如此,容易变得铁石心肠。
  •     真实从未失去力量。
  •     二十三种人生,一种震撼。
  •     人生百态
  •     关注边缘群体的生存,才能正视自己的环境。照片很有冲击性,不过文字方面书写一般。
  •     俺很不高兴!因为:封面的照片,没有一张跟本书有关系,太坑人了,这是其一。其二,俺从来都不喜欢这类以挖掘苦难为乐的故事集。只管揭露问题,不管解决问题,根本就是为了自己赚稿费,这是十分自私甚至相当恶心的行为。其三,作者太不负责任了,好几张大照片的人脸都被牢牢地封在了书脊里,压都压不出来,付印的时候不知道书会从中间装订么?另外,本书用的不是铜版纸,照片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这倒是次要问题了。
  •     真的是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记录了许多普通人生活的艰难,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读了它,你会知道什么叫生活,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书中的图非常多,让我比文字更直接的了解到故事
  •     腾讯的精品栏目。所有的最真实,都有直击人心的力量。有时间了我要去看看钢笔爷爷。
  •     活着,真好!
  •     叙述肤浅又模式化,不是“活着”,而是“我们觉得这些人应该是这样活着的”,照片凑合
  •     告诉你一个活着的世界,一个光与影交织的故事 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这微小的空隙中渗透出来,终绘成民生万象图 用影像冲击心灵,感受事实的力量 在这里,传递现实呼声、谋求社会福祉 触手可及
  •     社会的真实面孔,有太多被隐藏在看不到的地方。
  •     很好看,就是味道不太好闻。
  •     照片不错,写得一般
  •     我们都是“奋斗在活着的边缘”,很多时候我们年老之后回过头发现,我们的一生,都是那些我们不在意的选择决定的,我们勇敢追寻我们想要的生活,就算没有精彩的人生,也有幸福的回忆。
  •     跟《活着.见证》很多图重复了,还是见证更好看些
  •     很棒的社会纪实。影像与文字都散发着来自地面的味道。
  •     拼尽全力的活着吧,普罗大众,百态人生,时而无奈,时而欣喜,时而悲痛,时而淡然,为了活着的每一天而用心的生活吧
  •     世间百态 ,感触颇多!
  •     难能可贵的底层视角和平民立场,所展现的这二十三位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中国平民的故事,充分映证了一个道理:每个人无论富裕或贫穷,高雅或卑微,在人格上都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为了生存,为了梦想,顽强而坚定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     许多内容虽然略显浅白,但颇有温度
  •     活着(ㄒoㄒ)~~
  •     腾讯的这个栏目算是用心的。
  •     生活对你而言是否充满了艰辛,以至于让你丧失继续的勇气?如果不幸真的变成了这样,我推荐你读《活着》,里面是一群奋斗在活着的边缘的正能量人群。生活不易,密布荆棘,对于某些人,甚至每走一步还会钩皮带血,痛苦不已,可他们依然坚持,只为活着。看别人的生活,让自己更好的活着。
  •     内容尚可,图片与文字排版不是很合理,如果做成铜版精装的效果会好一点
  •     偶尔还是要看看《活着》这样的书,这样在“享受生活”时,可以清楚到意识到自己是在享福。世界崎岖不平,总有光照不到的地方。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这里是地狱。要向往光明,才能获得光明。即使崎岖难平,有双手和双脚就可以走出黑暗!从这一点来说,这些主人公值得我的敬佩,我佩服他们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我也相信为了梦想我和其他人都会有他们一样的勇气。在路上,奋斗不止... ...
  •     这本书很有意义,..
  •     看的很沉重,就像前几天看的一句话:在这些图像和文字面前,所有的矫情和懒惰都掉一地碎成渣。。
  •     书很不错,很多图片都震撼人心,非常喜欢,不过封面的照片,书里都没发现,算上一点遗憾吧
  •     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     2010年代的中国大陆人的精神火种,火种不灭,精神不死,民族长存。李小琳之流,垃圾而已。
  •     总有人过着你想不到的生活
  •     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就是活着本身。生命本无意义可言,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平庸无为中,走完了生命的过程。
  •     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凑巧正在看泛若不系之舟,顿时三星的活着直降一星,比起泛若不系之舟,活着就显得太没有诚意了,人物的深度和鲜活只剩下了一张单薄的照片,流失了故事,只剩下了些统计数字,完全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和money……
  •     物有所值!质量非常好!
  •     我来过,我看到了,我要活着
  •     曾有一个女孩问我:为何你仍不稳定?我眨眨眼回答:为何要稳定?你不觉得如果我体会过世间百态若去爱你不更长久?你怎么尝遍人间百态?不是怎么,而是你愿不愿去看你未知的疾苦;不浅尝,何知足。那我不懂。不需要你懂,你若懂了,我就娶你了。
  •     第一篇就是芦山地震相关的故事。好几个故事让人动容。
  •     很喜欢这个栏目,希望有一天能给他们投稿
  •     中国还有很多人,活在贫困线以下
  •     珍惜眼前
  •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日益繁荣昌盛的国家,依然有很多人,过着与时代发展极不相符的日子,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当然这本书是腾讯视频栏目《活着》的文字版,希望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去搜索这些视频,真的做的很不错
  •     我很喜欢!图片不错,内容要是在详细些就好了。。。
  •     纪实摄影,很震撼。
  •     读着,哭着......
  •     有灵魂地纪实,但是时至今日看有些文字难免矫揉造作之嫌。窥探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的不同生活,留守,失独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     如果我是书中的任何一人,我肯定快乐不起来。但是如果又真是了,快乐可能是我最容易获得的东西了吧。这个物质气味太浓重的年代,快乐真是来之不易。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