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简史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0864994X
作者:[英] 诺曼·斯通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诺曼•斯通(Norman Stone)
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近代史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首相演讲稿撰写人。现任土耳其比尔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获英国沃尔夫森历史写作个人奖(Wolfson History Prize), 方塔那欧洲历史奖(Fontana History of Europe Prize)。曾出版过《二战简史》(World War Two A Short History)、《大西洋的的敌人》(The Atlantic and Its Enemies)、 《东线1914~1917》(The Eastern Front 1914~1917)、《欧洲转型1878-1919》(Europe Transformed 1878-1919)、《血与火》(Blood & Fire)、《另一个俄罗斯:流亡体验》(The Other Russia: Experience of Exile)

书籍目录

插图列表 vii
前言 xi
第1章 两次大战之间 1
第2章 德军突进 25
第3章 巴巴罗萨 47
第4章 珍珠港与北非战场 71
第5章 苏联反击 93
第6章 狂热与憎恨,混乱与延误 113
第7章 纳粹主义与共产主义 133
第8章 西线与东线 151
第9章 结局 173
战后 189
致谢 207
参考书目 209

作者简介

◎300页读完“二战”
◎从1939年,凡尔赛秩序的解体
◎到1945年,旧欧洲的最后时刻
◎牛津历史学家的“二战”简明解读
这本书将告诉你:
大萧条为何会发生?
意大利怎样将这场欧洲战争变成世界大战?
巴巴罗萨计划的奇怪之处与恩尼格玛密码
战争中的关键时刻,局势恶化的 始末缘由

欧洲人的最后一个大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世界都处在繁荣之中,如果你是欧洲人或者美国人,你会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主宰。但是没过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接踵而至。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是横亘在现代人心头的一场梦魇。因为它,有关人类进步的观点悉数遭到了彻底的否定。70年来,它的阴云一直未曾消散。
在我们似乎要忘却这一战事的今天,诺曼•斯通的这本扣人心弦的新作《二战简史:黑暗时代》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时局曾经是多么的凶险,正如丘吉尔所说,如果我们失败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和所有我们熟悉且关心的国家,都将坠入一个新的深渊,一个扭曲了科学、更加凶险或者可能更加漫长的黑暗时代。
没有人能像他这样把历史写得简洁又有力。
安德鲁•罗伯茨
(Andrew Roberts)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诺曼•斯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出色的历史学家之一。
《旁观者》周刊
(Spectator)
犀利却能说服每一个人。
英国《独立报》
(Independent)
发人深省,新颖独到 ,这恰好就是伟大历史著作的标志。
《旗帜晚报》
(Evening Standard)


 二战简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想在所有人类创造的字词里面,最触目惊心的应该就是“战争”了吧,其中饱含了无数人类的“鲜血、苦干、眼泪和汉水”,但是这个词又是人类历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类社会产生肇始,战争也相伴相生,在一次次痛苦的涅槃中,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文明一次次的顽强重生,而我想在所有的战争中,最令人感觉惊心动魄也让人无法忽视的应该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吧。如果想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短短的篇幅却能简洁全面的介绍了参战各国的情况、战争的起源、同盟国与轴心国力量的此消彼长、重要的战役人员的调配以及最终战争结束对世界的影响。视角可大可小,寥寥数语既能让读者看到战争表象以及具体情况,也能对历史的必然走势有一定的了解。这本书中,作者最大限度的用文字为我们阐释了回顾历史是为了记取教训展望未来这个观点,在回顾两次大战之间的时间,作者已经点明了两次战争之间的联系,事实上一战并未终止,而是延续了几十年之后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二战在开始之前也早露端倪,是因为众多国家的姑息养奸只求自保一昧退让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对于战争的描述虽然寥寥数语却不偏不倚,力争从一个公正公平的视角去重现各个战役的角逐过程。在书的末尾战争结束之后的总结也为我们点出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区别在于对经济的认识”。在这一点看来,二战的爆发以及结束很大程度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以及旧秩序,并且重建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虽然还有冷战,虽然还有巨变,但是世界毕竟在战争的废墟上反思并且进步着。而更有价值的是篇尾的参考书目,没有按照一般参考数目的固定格式列举,而是将他认为各个参考书中的亮点重点要点一一列举,这样不仅在这本书中通读了二战简史,也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交了一份要点详尽极具价值的书单。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性的黑暗时代,纳粹种族主义的疯狂,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也许不是必须的城市轰炸,小国在大国之间被倾轧,数以千万计的人失掉了性命或幸福,而又有多少人因为战争因为荣誉失去了理性,陷入了疯狂,好在黑暗终会过去,人性总有光芒。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都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警醒,才不枉这段苦难的过往。
  •     当我们谈论二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评《二战简史》文|杜子腾去年读了诺曼•斯通的《一战简史》,已经领教过他出色的叙史功力。现在来读这本《二战简史》,除了一气呵成的畅快感,更添了许多无可名状的疑惑。那么,当我们在谈论二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首先,作为读者,尤其是一名中国大陆的读者,面对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对宏大二战史的解读,我最关注的问题是我们所谈论的二战与作者谈论的究竟是不是一回事。九年义务教育告诉我们当今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英、美、法、俄、中,这是对二战战胜国中贡献最大国家的象征性“奖励”。于是我们知道,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我们曾经作为同盟国的成员之一在自己的国土上牵制了日本一半以上的陆军兵力。但是这样的说法还是过于简单抽象,具体是谁在牵制这些日本军队?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再往下想,曾经作为同盟国的美国如何又成为了美帝国主义?日本缘何至今仍不反省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国家所犯的罪孽?为什么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没有给予对等的评价?这些问题是我在读这本书时迸发出的最强烈的疑问。诺曼•斯通的这本《二战简史》写得妙趣横生,以区区300多页的篇幅为我们还原了当年二战的诸多场景,可谓力透纸背。但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他只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美国、俄罗斯、英国以及法国有能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他并没有回答我为什么中国,有能力,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这一简单的问题。无可否认美国对包括英国、前苏联以及中国在内的同盟国的巨大军事与物资支持,以及其在太平洋战场对日本的震慑与两颗原子弹的威力;还有前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与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展现的钢铁意志如何将德国人打回家并最终占领柏林;日渐式微的英国也能在北非作战,并凭借其空中力量给予德国人巨大的压力;就连被占领的法国都能凭借其的“些许”作用在功勋簿上记上一功。唯独东方战场的中国似乎被大家遗忘,就像在这本书中体现的一样,寥寥几笔,一带而过。这不是诺曼•斯通一个人的问题,这代表了整个西方历史学界在回溯二战时对中国的习惯性忽视。我承认本书的精彩,但我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明显的空白。当人们为苏联红军抵挡住希特勒的疯狂之师而叫好之时,没有人注意到中国战场在拖住日军避免苏联腹背受敌时所付出的代价。难道斯大林真的相信与日本的互不侵犯条约足够让其将重兵移至远东地区来应付德军?日本学者小代有希子在《躁动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了日本高层在战略上的亲苏态度,但那也只是避免美国参战后其势力进入亚洲而不得不进行的权宜之计。按照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初设想,很难相信日本一旦占领中国不会发起对苏联的战争。这是中国战场在整个二战中重要地位的体现。除此之外,国军近十万人远征缅甸配合英军对付日军,钳住日军防止其抽调大量军力赶赴太平洋战场,这些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遗憾的是,在这本书中我们却没有看到。到这里,算是对西方史学界偏见的一个指摘。但是然后呢?我说的是,当我们谈论二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所接受的教育只告诉我共产党的抗战,但这仅仅只是“中国”这个抽象概念下片面的抗战,正面战场的国民党部队才是当时“名正言顺”的中国,这样一来,美国对我们的援助与支持就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了。日本与国民党之间的正面冲突以及对共产党战略上的“放纵”是我们从二战直接跳跃到国内战争不可缺少的历史环节,再联系中华人民国共和在建国后与日本之间的互动,我们的疑问就都能迎刃而解。回归现实,民族主义的幽魂在中国阴魂不散,是不是我们自己背上了历史的沉重包袱?如果我们都不与历史和解,怎么能期待世界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所以大名鼎鼎的牛津历史学家诺曼•斯通只是习惯性的忽视了中国,但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二战史,他做到了深入浅出的叙述,读来竟一时放不下。
  •     对于现代人来说,“二战”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我们都知道,那是一场发生在1939年至1945年间的世界性规模战役。只是在这个大事件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其实并不了解。这样的困惑,或许也是现代史学研究,尤其是普及方向的工作者的困惑。专业的历史书写者的侧重,已经渐渐由历史“事件本身”,转向了对其延伸方向——观念、影响、意义等方面的考察。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的转向,却给历史学专业的“门外汉”们带来了困扰。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就连面向普通读者的历史读物,甚至是面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教科书,都在大谈“趋势”、“意义”,反而忽略了对事件本身的介绍和解说。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诺曼•斯通的这本《二战简史》,其实是历史书写者回归讲述“事件史”的一次尝试。他在努力以最简单的方式告诉读者,那些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现代人更习惯接受的是时间的线性观念——一切已发生且不可逆转——这便是所谓的历史。它会有很多可能,但是在“定数”与“变数”之间,所谓的命运,只剩下了“唯一解”——笃定、或许还有点离奇。而“二战”的那些年,无疑充满了“变数”与“定数”——变数:幻觉与疯狂在《二战简史》之前,诺曼•斯通还曾完成过一本《一战简史》。那本书的副标题是“帝国幻觉”,概括了当时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巨变而发生颠覆的时代状况和最终导致战争的诱因。而这种“幻觉”,即使到“一战”落幕也为停歇,而是一直延续到了“二战”之前。所有的敌意或许都由幻觉而生,而当人们以这样的依据来进行决策时,事态便很容易失控。作为一战的失败者,德国人的处境无疑是尴尬的。一方面他们要担负巨额的因战争赔款而产生的债务;另外一方面,接踵而至的经济萧条又使得自身的经济维持都变得越发艰难。为了迎合其他国家,他们所进行的整体改革也是仓促而繁冗的——同时也导致了灾难——“没完没了的比例制代表选举,最后竟选出了个希特勒。”就这样,在全欧洲都沉浸在幻想出的和平之中时,一个疯狂的人上台,开始了一次疯狂的冒险——就像潘朵拉的冒险一样,最终带来的是无尽的灾难。而在事态失控之前,其他人也处在幻觉之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根本无从判断。人们也幻想战争根本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太残酷,而事实,恰恰相反。定数:事实与正义诺曼•斯通在解说二战的起因和过程时多次使用了这样的句式,“如果人们当时是理智的,就根本不会……”。二战的开始是疯狂的,就连战争过程中的决策,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各方力量交织,个人的智力与行事方式,都使得事态不可预知。只是变中自有不变。随着战事的深入,人们越发发觉很多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就像是一条蛇永远吞不下一只大象,德国人看到了苏联,“不过是一栋将塌的旧房子,轻轻踹一脚就会散架”,最终却还是败给了苏联广袤的领土带来的战略纵深,受困于东线战事的冰天雪地里——德国人并没有看错,苏联确实“摇摇欲坠”——只是它太大了,“塌掉的”一部分已经使得德国人“无法消化”;而东亚战场上德国人的盟友日本的表现也好似翻版。尽管这条蛇更加疯狂,也无法弥补自身先天的不足。但是反过来,一头大象想要踏平一条蛇,其实是轻而易举的。在诺曼•斯通看来,一直到盟军胜利的第四十六年,即柏林墙倒塌那一年,二战才算得上是真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那一刻,似乎所有分离都得到了团聚,所有正义都得到了伸张。可在一场战争里,正义究竟是什么呢?至少,它应该是个定数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先看了作者的《一战简史》,看个开头直接扔下了。此书同样风格,无条理无重点,随心所欲拉家常,没有背景介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二战知识积累的人会读不下去。
  •     信息量很大
  •     看不下去了。。。
  •     科普了二战历史,小白入门,人类文明的黑暗史
  •     比同一作者的《一战简史》好很多,叙事生动,线索清晰,英国历史作家的讲故事功底真是独步天下,二战历史虽然早已家喻户晓,但此书还是讲出大量新鲜的信息亮点,尤其是苏德战场,叙述的精彩纷呈,扣人心弦。可贵的是,斯通多次提及中国的抗日战场,显示出客观开阔的全球视野,同时暗暗表达对日本原子弹爆炸的支持,在虚伪的英美史书中确实难能可贵。但此书译者(或出版社编辑)的脑残注解实在太多太烂(是个人名地名就胡乱注释),严重影响阅读兴趣,为凑页数厚颜无耻
  •     看完之后感觉啥也没看
  •     啊,战争史始终对我没有刺激啊…
  •     对于一个历史渣渣来说,其实阅读体验一般般吧,只有大致的时间线,但对于每一个阶段作者是有所侧重来写的,感觉这本书更适合对二战已经有一点概略了解的人看。不过注释很有诚意很到位。但看到恩尼格玛,看到阿拉曼防线,看到隆美尔,看到蒙哥马利,看到神风特攻队,看到中途岛海战,看到硫磺岛,个人已经很满足了
  •     经济部分描述的不够
  •     这种类型的书,买的时候就该有心理准备,二战这么大的明天,这种容量的书只能讲一些概要。
  •     个人觉得 过多的枯燥的数据 影响阅读
  •     一本非常典型的英国观点的二战历史书。中国战场的内容很少。
  •     可能是隔了两三年态度又不一样了,比起来一战简史,二战这本明显多了好多幽默的吐槽,不错的通俗简史,不过缺点就是,视角都集中在欧洲战场,虽然承认了亚太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但明显内容是一带而过的,可惜了╮(╯_╰)╭
  •     好多地方如果能配上个地图就更好了。
  •     不是所有叫简史的书都可以像时间简史那么出色,特别特别简略地全景扫视二战的后果就是流水账。中国战场只有三处提及,CBI战场只有一处,难道英国人都是这么傲慢么,全书只有关于德国战时经济的内容有看头。和一战简史相比烂到没朋友,都不像一个人写得,不好看。
  •     很快翻完,只是简单的列举史实,比较枯燥,甚少出彩的地方。或许确实是二战战场太广,但也不至于这么简单吧。明显偏重欧洲战场,对亚太着墨甚少,但即使是欧洲战场,似乎也没什么新意。
  •     显然英国人还是更适合讲述一战故事。
  •     坚持黑苏不易
  •     内容平铺直叙,语言枯燥乏味,精彩绝伦的二战写的索然无味。作者真是想到啥写啥,看的真是无趣。
  •     啊…知识量太大,所以显得很凌乱。我果然只适合读单线历史…
  •     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从大局描绘二战。确实,二战中日本人的顽强让我非常震撼,虽然东线提的很少,虽然中国战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太多西方认可,但也不得不承认,没有中国在战争中的坚持,或许二战战局会大不一样!
  •     读的时候大脑里是各种游戏和影视的画面:使命召唤、战争之人、荣誉勋章、英雄连、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
  •     本来想给个两颗星的,因为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欧洲,对于某些事件的描述过于肤浅,但是由于揭露了一些事情,提半颗
  •     2016年1月27-30日读,2016-35,图27。
  •     比一戰那本好
  •     用比较客观的语言简述了二战的历程,有点像流水账,对冰冷的数字没有多大感觉。
  •     二-只有欧美-战简史
  •     中途岛海战,日军因为犹豫不决和一直变换命令,导致先发优势丧失殆尽、4艘航母惨被击沉;巴巴罗萨计划,仓促得顾头不顾腚,希特勒的一言堂没人敢违背。世界大战这种项目你们也管理成这样,能不能给树点儿好榜样啦?
  •     较之《一战简史》,此本译者行文流畅,用词准确,遣词造句无不契合国人习惯,胜之多矣。约而不简,要而不繁,可资一读。战争之惨烈,人类之灾痛,合书闭目,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     简洁明快的二战简史,叙事相当客观。 真是了解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少。 德国的隐忍崛起与覆灭,英国的骄傲坚持与衰落,苏联的自残多变与尊严,法国的愚蠢屈辱与动荡,美国的观望介入与主导,日本的膨胀疯狂与衰败。 历史就是现在。
  •     作为史书写成这样精简又不失要点,真实又不乏情感真是让人叹服了,语言流畅,一口气看完毫不费力,情感充沛甚至让人落泪。
  •     让人没法不敬畏的WWII。翻译的不好
  •     真够简的啊。。。
  •     额。。。看着看着就容易走神。大概了解战争走向和格局了,也许可以写的更有意思吧,比二战史是好看多了
  •     对中国战场重视度不够。
  •     真的是简史,感觉就是从头到尾把二战的重要事件串了一下,对于想具体了解二战细节和背后原因的人收获不大。作者思路有点混乱,文笔也一般。
  •     几次差点儿弃书 我不是说书本身不好
  •     不好看
  •     还是喜欢看太平洋战场,不过稍微能了解一下欧洲近代史。
  •     比一战简史好看,也有一定全球视野,提到亚洲战场但不多。
  •     读到后来感觉很乱,有点不清晰。
  •     的确够简
  •     行文非常疯狂迅速,毕竟要把一战结束到二战结束所有事,在300页里讲一遍,也不容易。
  •     的确太简了
  •     写得还是有点晦涩 不够新手向 看完一遍还是有所收获的 有空的时候整理一波二战史 巴巴罗萨计划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中途岛海战 苏修还是大混蛋
  •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看历史书时候无法get the whole picture.读这本书终于了却这类遗憾。上至一战遗留的环境,下至二战后经济体系的分析和冷战标志二战结束的定性,这才是我真想了解的内容。书籍是精炼到极致,涵盖了军事、经济,把地缘政治背景介绍得简约但全面,参考资料也介绍得十分详实,对于二战期间相关内容有兴趣就完全可以在最后的书目中寻找了。也可以在这个参考书目的比例看出,欧洲战场和国家介绍多一些,太平洋的大背景环境介绍涵盖到了,也很客观。中文翻译很认真,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删减。连苏联都不能八,还要通过出版来粉饰……有时间想读英文版。
  •     只在课本上学过二战,,这本书对我来说还不能说是简史
  •     别字挺多的
  •     简史一般的特点就是细节不足,此书也不例外,基本还是流水账的套路,段落分的合理。书中对于战争的理解,我个人觉得不够深刻。此书适合对二战概况不清的读者去了解二战全貌。
  •     全文节奏很不一致,比较流水账,可读性一般;视角也比较平,没有太大的创新,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感觉并不太好,中间大量的人名地名武器装备等等如果不是爱好者应该会看着很吃力吧;唯一有点意思的是最后,把东西德合并和苏联解体作为二战的结束,不过很遗憾也没多论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