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托马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305103568
作者:[法] 莫里斯·布朗肖
页数:156页

内容概要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黑暗托马》为布朗肖的第一部“虚构作品”。此书的英、德文译者都不讳言其翻译甚至阅读的困难性。福柯曾指出布朗肖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 “脱离表象的王朝”,而这正符合《黑暗托马》的阅读经验:没有过去、未来,没有动力、原因的一场爱情,轻浅地难以让人有明确的形象,但这些没有形象的意象却又如同噩梦般让人难以舍弃。
一部不安定的作品。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的附录将此书放在混乱时代的推荐书单,可说是意外地恰如其分。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在他著名的讲座中盛赞《黑暗托马》是一种“幻想的实现”。对于中文读者而言,《黑暗托马》中文版的问世,无疑能够补充法国思想中的失落环节。


 黑暗托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托马收藏少女。托马有少女崇拜症。有一段时间托马和所有少女都有芥蒂,从恨到爱,他花了多少年。终于他不再是那仪式祈求者了。只是曲线救梦久了,他也被梦同化。他对所有友军的叛变感到绝望,友军的少女在敌人麾下承欢,友军的战士在敌基督的架下降服,友军的符号在敌殖民下为奴。这些都曾是他挚爱过的,如今却只余绝望。绝望逼得紧了,他就走向了他的反面。托马信撒旦,是因为撒旦从不干涉他的决定,却总是帮助他。他对撒旦说:现代如此令我方绝望,其实大天使那边也并不好受的,他们的军队太水,比可汗的水军还水。去年我们还是胜绩大于败绩,生民无计,即使贫瘠伊们也要拜祭。识破他们水晶之脆弱的,唯我而已。毒淬万民六根八识,催人膝软哪!收起撒旦回道:怎样,萨德还好吧?托马点点头,他坐在龙椅上,请凤蝶再给他斟酒。卡洛尔捕捉一切机会拍摄身边的少女,他同事的女儿,他出游相遇的少女,尽其所能网罗与镜头之中。他的拍摄方式也被按照数学家的精密,以名单目录的方式加以规划。在1863年3月25日的日记中,他按照“已经拍摄”与“今后预定拍摄”两个范畴记下的少女名字,竟有107位之多。他还按照她们的名字字母顺序加以编目,旁边还附上她们的生日日期。与卡洛尔交往的少女大约在6岁到14岁之间,但总的来说,以7岁左右的少女最为他所青睐。可以说,他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以摄影的方式收集少女并为之编制影像目录,把她们刻入影像使之成为倾注自己想象和保留记忆的对象,正如诗人丁尼生对他所说的:“我觉得你不就是在用摄影做梦?”奇怪的是,公认有着严重心理障碍,不能与成年人畅快交流的卡洛尔,却在与少女的相处中自如放松,自信满足。据成为《艾丽丝漫游仙境》的人物原型的艾丽丝.丽特尔回忆,卡洛尔的拍摄往往是这样开始的:“我们常常坐在大沙发上,坐在他的两边,而他就给我们讲故事,随着故事的进展,他用铅笔或墨水笔描绘故事。当我们完全被他的故事吸引并兴奋起来时,他就趁着好气氛让我们摆出姿势,在底板上曝光下来。对我们来说,被拍摄是快乐的,而且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那并不是一种苦刑。“在这种时候,他显然口才无碍,甚至引人入胜,使得少女们自然而然就顺着故事的展开成为他的拍摄对象。显然,他这么做并不是单单为了使对象放松戒备,进入他的气氛,更重要的是,他是为了他自己也能享受这个快乐的过程。 卡罗尔比托马要托马得多。
  •     这永恒的空无……——关于布朗肖的《黑暗托马》须弥/文……在不知是由海水还是语言所旋起的涡流之起伏中,你被带入了一片不真实、不确定的氛围(这是何处?你是何人?)……你看见了,你什么也没有看见,一种无否定、无肯定的缺无充斥着你的视线,你感觉到了,你什么也没感觉到,一种虚幻不定的空无……没有什么不是模糊不定的,没有什么东西留在你身上,包括你自己,你在怀疑的摆荡之中,你无处存身……在某一时刻,“无”或“非”紧随并吞吃着“有”或“是”,否定与肯定各自抓住对方的肩膀,随脚步而动,相互背离的不确定之词或意识在同一个命题上来回打转,旋入“非存在深处的那个存在”之中……你,一个永恒的游荡者,处在自我消解的漩涡中。这时,一个声音从脚下升腾而起:欢迎来到《黑暗托马》的世界。这是穿梭于布朗肖的文学作品中必然会遭遇到的意识风暴。这也是布朗肖交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黑暗托马》披着一层晦暗之面纱。这晦暗点明了托马的匿名性、无历史性,也标示出整部作品的不安氛围。它开启了一种新的“经验”,或者说,它进入了以往的文学经验之外,它荡起了一种陌异之“思”。从海开始,“托马坐下来看海。”在海之域,进入一种空无之思:“脱离自我、滑进空无、散裂于水的思想里,这样的迷醉让他忘却所有的不适……对他而言,一切仿佛就仅限于在一海之缺无里以一机体之缺无来继续其无尽的旅程。”从海开始,蔓延到类似于地窖的黑暗空间,进入夜,不可表象者的深处,“他什么都看不见了,但他一点也不惊慌;他令这视象的缺无成为他目光的顶峰。他那无法看视的眼睛,呈现出异常的比例,并以一种过度的方式发展起来,而且就摊展在地平面上,让夜透入其中心以便从中接收日光。在这空无中,目光就这样和目光的对象混淆了。”无论是在接下来的饭店、房间、洞穴,还是后来进入与安娜的二人关系以及死亡,整个叙述都萦绕着一种空无之思,一种“绝对的虚无”。这样由虚无所支配的意识呢喃和语言回旋,占领了《黑暗托马》的每一个空间。“上帝死了!”尼采在深渊边缘发出的超人声音揭开了当代思想的序幕。上帝死了,或已从世界中撤离,成了当代创作奠基其上的一个重要思想背景。在布朗肖的书写中,“诸神的缺席变成了一种不确定的在场。”(列维纳斯)列维纳斯将布朗肖的思想纳入超越形而上学的框架之中,置于海德格尔的近旁(亲密性和差异性),从而揭示出他的独特运思。“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作为一种主要的去蔽——限定了一切的游离,这就是为什么,一切人的东西,归根结底,都可以用真理的观念说出——都可以被描述为‘存在的去蔽’。在布朗肖那里,作品,在一种不是真理的去蔽中,揭示了一种黑暗。在一种不是真理的去蔽中!这是一种揭示并看到其形式结构所规定之‘内容’的古怪的方式:一种绝对外部的黑暗,其中,任何的持守都不可能。”布朗肖借助于虚无的灵光,使世界返回黑夜的深处,返回它的本源。诸神已离去,言说开始,缺席的在场。对布朗肖来说,写作就是投身到缺席的诱惑中,时间的不在场,意义的不在场,存在的不在场……但不在场并不是一种否定,而是提供了返回纯粹的可能性。“在它那里所显现的东西,是无任何东西显现,是处于非存在最深处的那个存在,这个存在只有当全无之时才存在,而当有种东西时,这存在已不再存在了:就好像只有丧失了存在,当存在缺少之时,才会有存在之物。”(布朗肖)托马,缺无托马,向黑暗走去的托马,被吞噬的托马,无尽言说的托马,永恒的空无的托马……空无与缺席,像幽灵一般,笼罩在整个文本空间中。布朗肖的反复呢喃,带上特殊的口吃的声音,让人着迷,也让人不安,甚至浑身难受。他将我们拖入一片晦暗的地带。从海开始,进入死亡,托马旋入一种永恒的空无之中。“欲望的绝对缺无。无动念,无动念之幽魂,亦无不动。就是在这样一种贫乏中,我认出了人们因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奇迹而将我从中拖出的所有激情。缺无于安娜;在爱着安娜的限度内,缺无于我对安娜的爱。而且,双重地,缺无于我,因为每次都被欲望带到了欲望之外,甚至也摧毁了这个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就存在于其中的非实存托马。缺无于此缺无的我,无止境地后退。我丧失和我所逃离之地平线的一切接触。我逃离我的逃离。何处是尽头?空无已经让我感觉像是满盈之顶点了:我听见它,我体验它,我耗竭它。”布朗肖站在虚无的顶点,发出了存在的新追问。波纹荡漾,意识打转,消逝的在场。一个声音回彻在我们的头顶:这永恒的空无……在诸神已离去的混乱时代,小说书写卷入了人类意识探索的无限运动之中。布鲁姆在《西方正典》的附录将《黑暗托马》放在混乱时代的推荐书单中,道出了它与乔伊斯、卡夫卡、贝克特等人作品的一种亲密或承接关系。布朗肖站在虚无意识之极点,越过乔伊斯,接上贝克特,将虚构写作推入了一个新的地带。在这里,一切都朝着黑暗的深处走,语言打旋,意识分延,无不卷入空无的生成之中。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9年(1932-1941年)、并在出版后再一次修订的作品中,布朗肖揭示出世界的不整全及其晦暗性。言语进入一种无名、“无人称”的状态。不可言说者自身言说,进入不可思者,缺席的,在场,空无的,永恒。我们被带入一个陌异的世界。
  •     布朗肖开始不停地说话。他无法抛弃语言,他可能会想起德加和马拉美。“有一天德加对马拉美说:‘你的行业是恶魔的行业。我没有办法说出我所要说到词语,然而我有很丰富的思想。’马拉美回答说:‘我亲爱的德加,人们并不是用思想来写诗的,而是用词语来写的。’”然而在不停的言说停止之后,往往是空虚降临了,语言与事实之间的距离无比宽阔。因而他选择了沉默的语言——通常,我们选择描述对象,而反过来,这一描述对象选择了我们能选用何种语词和语言方式。在布朗肖之中,一切事物的关系是隐秘而模糊的,它们并不是通过被说出而得以确立——在岁月中,他以内置的语言、以静默的语言言说。他使写作成为一种(时间不在场的)沉默。《黑暗托马》凭借意象,即是以它去意味着什么,以密集的意象去呈现那些不可言说的。写作并不是去拒绝读者,而是挑选他们,即便像是《黑暗托马》这样的作品也显然并非一部拒绝阅读的作品,它处处都在敞开,事实上却难以进入,可以想象,作品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距离,这种间距并非只是针对读者,也针对布朗肖自己,“勿读我的书。”一个文本应当寻求它的读者,越小众越好。因为当它被肤浅者轻薄时,你会感觉到耻辱。杜尚直接表达自己的鄙夷,“就我看来当代的观众不值一提,和后一代相比,当代人的看法微不足道,比方说,是后辈的人来决定允许什么样的东西放进卢浮宫。”马尔克斯则说,“十五年来,我出版了四部作品,一共售出了大约五千册。但是我仍然在写作。”语言是虚妄与贫瘠的。通常我们愿意这样想象:世界是混沌不分的,之后语言暴力的刺入,穿插而过,不断地肢解世界,命名和固定它遇到的所有事物,通过这样的途径我们获得知识,逻辑,判断等等所有这些我们凭其安身的根基。世界都像是松乱的散布,是外围,伪装,可以被一只强健的胳臂探过,经过语言之后,是熟悉的,自在的,稳固的,已经安全的。语言成为最神圣之物,如果可以说,语言将与与世界本身等同(艾柯提示到,可以从词源学来考虑“我是谁”的问题。还是海德格那个例子,是先有讲台还是先有我们对于讲台的概念),是语言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它开拓边界,并使之发生、成立,像海水漫过沙堆,而这一切都是从命名开始的,如果人类在一开始没有开口说出那个词,没有为事物命名,没有将两个语词连在一起,猫吃鱼,肺结核致死,猫头鹰夜鸣,花瓣开放, 飞狐由山顶滑翔,所有的这些都不会发生。马尔克斯说,我们指指点点,开始为事物命名。但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语言与世界直接遭遇的情形无法避免,此时语言再也无法代替物存在,它与世界及物的距离永远存在,因而甚至不必去考虑的当距离被消除时语言与物直面时候的情景。 不过关于语词与物直面时,发生的是语词如何还原物还是其他情形,正是布朗肖在关于如何消除语言的暴力以及消除词与物之间的距离时探讨的。语言描述世界的能力值得怀疑,尤其是在语言企图利用自身的非实体性去否定事物的现实性之时。马拉美说,“当我说‘一朵花’时,我的声音悬隔了所有花的形式,而一种异于一切寻常花束的东西升起了,一种音乐般的、理念的、轻柔的东西,这是一朵在所有花萼中都寻找不到的花。”同时,尤其无法控制的是,语言如何以自身的固定和限定——语言是清晰的,不是以其声音、形状此类的物质属性,而是当它被说出,它即(试图)固定某物——去面对处于流变和模糊之中的对象。语言的静止与事物的流变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着距离,也即抽象符号与实在物质之间的距离,而在布朗肖看来,正是在这种说出与抵达之间的距离中,语言经由否定而具有毁灭的能力,“它致使事物消失不见,它让客体不在场,它把它消灭掉。”在这之后,布朗肖的文学作品就变成:“如果语言的力量就是去否定现实世界以便获得自己的世界,而文学又把语言的这种力量发挥到了极致的话,那么一部小说或者一首诗不可能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描述、模仿或者反映。”布朗肖重新回到一种体裁。迫使他更换论述,并开始进行“虚构”(《黑暗托马》)的是, 他不得不取消他在论述他人诸如卡夫卡时所凭借的一切基础,他同时取消情节,取消连续,最终他得以直他一直在谈论的死亡以及一切都消失之后“一切都消失了”出现的那一种夜。在《黑暗托马》中,布朗肖只是简单的更换场景:托马坐下来看海,他转身背向大海,他回到饭店晚餐,他待在房间看书,他下楼,他在安娜身边……我们无法获悉和确定他与外间事物的关系,他是怎样切进它们的,他只是出现,然而他取消了或者说拒绝了延续性,不断地重新开始,他给写作下了定义,他说到,“写作,就是去肯定有着诱惑力威胁的孤独。就是投身于时间不在场的冒险中去,在那里,永无止境的重新开始才是主宰。……写作,就是从魅力的角度来支配言语,并且通过言语,在言语之中同绝对领域保持接触,在这领域里,事物重新成为形象,在那里,形象,从对对象的暗示成为对无形的暗示,并且,从对不在场描绘的形式变成这个不在场的不成形的在场,成为当不再有世界,当尚未有世界时对存在着的东西的不透明和空无的敞开。 ”时间不在场成为一种诱惑,“这既无结束,也无开始。这也无前景。”世界上的一切因遥不可及而不同程度的虚渺起来,现实不再坚固,渐渐被消解,而自我也渴望被取消,尤其是当我独处时,它渴望沦为虚构而又坚实之物,比如靠落到语词之上。和解与融入,甚至在他者和世界那里得到共同的喧嚣只是假象,或者说它只是一个短暂的事实,之前之后都是漫长而且黑暗的孤寂,“当我独自一人时,并非是我在那里,我远离的并非是你,也不是其他人和外界。我并不是那种孤独之感,那种我的限定之感,那种是我自身的厌烦降临于我的主体。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并不在那里。 ”布朗肖向我们提出的尖锐问题是,写作是什么?或者在我们的时代里写作(能)是什么?它是革命,冲突,不和谐与撕裂,但它不是一个愤怒者,因为它同时被撕裂,陷入无限的沉默之中。布朗肖最后做出总结:“现在,文学摒弃了作家;它不再是工作中的灵感,自我断言的否定和铭写在世界之中——就好像它是整个世界的绝对视角一样——的理念。它不在世界之外,但它也不是世界本身:它是世界存在前事物的在场,是世界消失后事物的坚守,是在万物消逝后残余下来的东西的倔强,是在什么也不存在的时候出现的东西的哑然 。”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在意识之内
  •     无边无际的絮叨,混乱,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的内心灰暗独白里夹着简单的情节
  •     很哥特很玛丽苏
  •     黑暗翻译
  •     哲学家写的小说
  •     内中,缺无,欲望着自己。。。
  •     存在与虚无。很薄的一本书,很庞大的内容。不自觉的也走进想象的凹洞。但是翻译太渣,还是希望看到更好的译本。
  •     啊,原来大大也会写景啊。
  •     3.5
  •     分成兩部分完成閱讀,「一」至「六」昨夜,「七」至全書結尾今夜。自「八」開始開掛,一口氣讀到最後。身心俱疲,仿佛經歷了一次世界毀滅,然後跟著著托馬走出諾亞方舟,重新回望這個一無所有,春天終於到來,草長鶯飛,萬物開始蓬勃,人類再次出現,然後又將可能在千萬年以後毀於一旦的世界。(「十一」是全書最酣暢淋漓的章節,恨不得劃滿全部!)「十一」裡對活體與死者的描述,簡直不能更犀利。布朗肖一定跟我一樣,有過「在深夜長久盯著望過天花板然後遁入到另一個空間裡」的經歷。//(對「十一」的部分延伸:)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統治整個宇宙。哦不,我就是這整個宇宙。地平線在宇宙之內,我已超出它到達空無。少女看我如瘋癲,我思少女看不穿。我的心啊,「何等的平靜!我飽受悅樂的摧殘。」
  •     像是美丽的梦境,我觉得应该蛮启发萨特他们的吧???
  •     在小说末路落井下石的大概是这一类书。要谈哲学就不要写小说。↣来自一个读不懂的读者的怨言。原来读不懂一本书的时候就真的很想骂那些喜欢这本书的人说他们装x,也许等我在另一个微茫可能性中重逢再重读会有不一样的评论?T_T
  •     他像个牧人,带领着星群、星人之潮走向第一个夜晚。
  •     读完这本书开始觉得我想做布朗肖的报告实在是太不自量力了…
  •     2017002布朗肖的文字是诗意而精致的,却又让我消极而畏惧:梦寐中阅读。海;黑暗树林;安娜;文字;猫;交谈;安娜:探索、孤独和死亡;托马:独白和归结。托马和安娜,从相遇而后爱恨与最终的死别,对存在(实存)和虚无(缺无)的思考贯彻其中。我比黑暗更黑暗。我是黑夜中的黑夜。我们之间存在着一段悲剧性的间距。我不存在,而我续存;一个必然的未来为这被灭除的存在无尽地延展。希望转变为惊恐,对抗那将之拖引的时间。
  •     一切弥散着。
  •     这个意识流真的是不知说云
  •     流泪 叹息 皱眉 平静 无解 直面死亡 直面词语的意义(这个翻译真的是怪里怪气...不过排除翻译问题,我确实是看不懂的,但是就是那种朦胧的全凭直觉的阅读真是太爽了..)
  •     完全不好看…可能还是适合写散文…
  •     运用语言,把事物抽象化,犹如逆流的电流,这是表现的本质。所谓的表现,就是回避事物,并创造事物。
  •     谋杀你的爱人,就像事成后与同谋相残那样,因为现实的矛盾已侵犯了幻想的无暇。孤独的影子哈哈大笑,在爱情中寻觅实在只会让人更缺无。托马是夜行者们共同的名字,他们通过感知缺无抵达无限。
  •     太过华丽而缺乏层次
  •     翻译多喝点六个核桃好不好?
  •     能感受到那种爆裂的火花,但还是太难了。或许自己不大适合布朗肖。
  •     光线不是很好 透过岩石的阴影 慢慢地我看见他爬上岸 不知道朝什么地方走去 他的头发湿湿的
  •     里面有很多我曾经想过的迷思,原来他们早就被其他人想过了。
  •     读完这本书不由得让我想到贝克特与布朗肖理论的相似性,两人的作品都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虚无化,一是死亡。经历了这两个阶段之后,故事中的“我”和讲故事的“我”都消失在叙事中。缺无遍布脑际,直至被字词完全吞咽。
  •     福柯:布朗肖的语言传达了死亡,不是为了用荣耀的词语战胜它,而是为了停留在那个俄耳普斯的纬度上,在那里,因死亡而变得可能和必要的歌声,从不能直面死亡,也不能让死亡显现,因此,在一种迫使它发出永恒之呢喃的不可能性当中,它对死亡言说,并且就言说着死亡。
  •     不明觉厉,另一种虚构写作的探索。
  •     无病呻吟
  •     所有這些激情積壓在我內中,只造就了我只為我,而整個宇宙使出完全的激狂就為模糊的讓我感受到我自己,感覺到某種無可感覺之存在……我身處之狀態,若我稱之為無動於衷,我同樣也可稱之為烈火……我降入那粗硬的大理石塊中感覺卻像在海面上滑行……
  •     翻译我觉得可以接受(可能是我被折磨惯了?),但把一部比较长的中篇硬是“注水”到100多页就真的让人忍不住吐槽了。我有种错觉,空白比有字的部分还多。//大致翻完。确认译成这样,作者应该负最大的责任。充满哲理的论述,相当迷人,但我认为这确实不是一部合格的小说。我还是觉得小说不应该当成论文来写,虽然是充满诗意的伪论文。又或者,作者本来就没打算把这当成小说?
  •     安娜,一个“反永恒女性”。她是消弭疆界的混沌,既存在又缺无,她是夜,是幽暗、幻影。她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的爱,是他自己的死亡。
  •     混沌之书,虚无之书,死亡之书。有时直击人心,有时如遁梦境
  •     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最好别看。
  •     Literally读完这本书,出声的那种,然后不太知道读了什么,就是想给个五星。
  •     看评论一片高潮太懵了…
  •     叙事性更强(但比传统的小说还是弱很多)。依然是个体间宇宙般的交流和碰撞。美妙又痛苦。
  •     自始自终都有两个Thomas,一个迷人但透明,另一个始终不可见(L'obscur)且独立于这个世界开外。
  •     “这是一个缺空事件的故事,一切回忆、一切展望都因此被灭除。 手痉挛地握住手的缺无。” 翻译依旧呵呵。
  •     把每个生活中瞬间闪过的错觉,都放大到如此精细,甚至创造出了一个时间裂缝。感觉在奔腾,潜意识在叫嚣着淹没意识。结局托马因超敏的触觉被黑暗的对望灼伤,与生隔绝,归溺死亡。【但翻译太拗口,仅勉强及格,配不上原文的流畅,强行解构词语,读得头疼。希望再版的话换译者
  •     弱化甚至拒绝故事情节的构造,在几个简单如过场的情境变换中,完全将以连缀的文字为载体的思维的流动作为线索,予小说以诗性、哲学性。如果说前半部分尚是可以认真理解的精神活动的细枝末节,那么后半部分已经完全跳脱了神经纤维所能呈现的维度,好似谵妄的疯言疯语,却到达了极度理性的虚无之地。
  •     深度装逼
  •     日,高能,太虚脱的阅读体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正好痛经,读得我想die……我冠名以“幽灵文学”,只希望能通过这种调侃的冠名与其拉开距离,等我渐渐能脱离掉阅读体验再重新理解它一番吧。“空无已经让我感觉像是满盈之顶点了:我听见它,我体验它,我耗竭它。我发晕地渴望将自己从自我中吐出。”
  •     必须重读。2016年12月15日
  •     相当痛苦的阅读过程,抓不住那实存,亦抓不住过去与未来。在一个脱离表象的王国内,幻想与现实和解。(十一章太棒了
  •     这本书看了三次,第三次才看完。这是一本能让你边阅读边思考的书,它不是以戏剧性(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取胜,而是以沉默动人。(题外话:这版的封面插图都很棒,封皮也很有质感,具体而言是一种舒适的粘稠感,在这一点上倒是贴合了文风……)
  •     这个翻译……让我决定去看一下原文
  •     评论这本书不是出于喜爱,而是虚荣。抱歉。
  •     这些字其实已经控制了他并且开始阅读他。他被虏获了,被一颗充满汁液的牙齿咬住,被一只只清晰可辨的手揉捏。他与他活着的身体进入文字的无名状态里,并把他的实体给予它们,形成它们的关联,为“存在”这个词提供存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