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020112617
作者:王安忆
页数:450页

内容概要

王安忆,当代作家。原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亲移居上海。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著有《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流逝》《小鲍庄》《发廊情话》《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启蒙时代》《天香》等数百万字的小说和散文、文学理论作品。长篇小说《长恨歌》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简介

他是上海退休职员 ,受聘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
一次偶然事故,阴错阳差,他被绑匪带走。绑匪为了消灭踪迹,将他弃于山坳。这个山坳在七十年中曾因地理位置成为民间的一个集贸地,后来经济开放,村民逐渐走出山坳,村庄荒落。他一人在此地挣扎生活,度过了一秋一冬。春天时,他不慎酿成山火,出逃后遇救,被送往山镇养老院,不期然遇到当时的绑匪;又寻机去往县城福利院,辗转找到上海家人。但在即将回家时,他坠入江中,顺江河流向大海。
此一遭际中,有无数的人和事进入他的生活。而他因应激反应失去了记忆,像一个初生的孩子一样,重新认识了世界和人生,将原始文明重新经历了一遍,最后成为一个新人,汇入了永恒的时间。


 匿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他们说王安忆这本最新的书剑走偏锋,不同于以往的风格,我读过之后,也很赞同,确实很抽象,很难懂,读得很慢,太哲学,不过,她也延续下了自己惯有的元素——重描写,真是太重描写了,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诸如抒情记叙之类的,都被转化为赤裸裸的描写,这些描写直入骨髓,别有韵味,细腻,真实,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尽管这本书我并没有读出全部味道,但是怀着一点私心,我还是很愿意给出四星的。与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这本书的评分显然低了点,所以题目“退化”也是评分的退化吧,我想,刚出来的作品,再加上题材新颖,理解困难,各知名评论家还未给出富足的参考,读者凭自己的主观思路评分更多的将立足点放在“读不懂”这一点上,于是评分自然低了点,不过我猜测,过一段时间,这本书的评价会高过现在的6·7分,那时候会有更多的解读指引读者,这种带点权威性的东西对于提高评分很有效果,可为什么我确信评论家的赞扬声会多于诋毁声呢?不知道,可能是我对王安忆的信心比较足吧。这本书很有文学性,杂糅以适当的美学哲学社会学,又以这种意识流的方式表现出来,此外,叙述的立足点是谁呢?——这也是王安忆习惯的表现方式——不固定的主体,看似是心理描写,其实又不是,仿佛一个通晓世界所有人心理的真神在向我们传递信息。以前读过戴厚英的《人啊人》,那种叙述方式是比较直白的主体变换,每一章节都是不同的人在自述,王安忆的人物转换就比较暧昧了,甚至不用句号结束对前者的描述就飞天横来后半句作为对后者的描述。在我读过的王安忆的作品里,这是份量最大的一部了,可这部小说的容量真的那样多吗?实话实说,叙事量并不多,显见的很少,更多的是不易复述的东西。那如果让我讲一讲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我应该会这样讲 一个上海的退休职员因上司的暗箱操作被债主误绑,绑票人发现疏忽后将其放回深山,任其自生自灭,期间,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职员失去了记忆,掉光了牙齿,生活回到了几近原始的状态,语言也退化,一场山火又把他带出林窟,几经辗转,到了一个名作九丈的小镇,在那里和几个同样“苦命”的流浪人生活在一个破旧的养老院,过着贫乏的生活,又是巧合,他被送到县里的福利院,在这一个大过程中,家人百般寻找无果,给他注销了户籍,与此同时,与他见过的这些人,都认定了他的不平凡,在养老院和福利院的生活,虽然终日面对残缺的人,但是期间充满了欢乐和依靠,后来,无意间,警署发现了这个人的身份,远程DNA鉴定后,家人要将其领回上海,其时,他的记忆尚未恢复,福利院在欢送他离开的庆祝上,他不慎失足落水,失去生命。 好,这样一个故事,可能我遗漏了一些重要情节,不过大致是这些,人物设定并不多,有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分两个范围,上海的和山中的,上海的主要是家人和与他的失踪有关的人,家人包括他的妻子女儿女婿外孙,其他上海人包括朋友吴宝宝萧小姐之流,这是一个物欲纵流的社会层,充满金钱和诱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中的这群人,倒也不能说山里的人就朴实真切,我只是觉得他们的世界观与外面世界的人相差甚远,他们更接近于原始人类的天命观,还很符合古希腊悲剧那种敬畏天地的心态,他们的生活顺从的成分更多,更容易感动,他们服从自然也服从命运,这群人作者交代名字的却不多,作者对这所有人基本都有一个类似于小传的描写段落,所以整合起来很系统,首先,麻和尚,山林中走出来的“黑社会”,混子,这一类人似乎都是很高深的存在,哑子,对于这种遭天谴的人,一定有通灵性的地方,山中的人都这样认为,麻和尚自此要定了这个细腻稳重的哑子,二点,同样是遭天谴的人,所以如作者所描写的那样,他有他的存在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二点的哥哥,闭塞山林里的养殖专业户,不同于城郊的养殖专业户,二点的哥哥生活还是更接近山林里的气息,他当过兵,又回来了,所长,一个有公职的生意人,我认为他还是很有良心的,敦睦,山林里出来的混子,类似于麻和尚,对我们的主人公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很强,张乐然,这名字是老新(我们的主人公)起的,潜意识里把自己外孙的名字移到了这个无父无母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身上,鹏飞,白化病小青年,充满了奋斗气息的新时代青年,执拗和落差同时出现在他的生命,选择很重要,自身的先天条件亦很重要,可是我们该遵从哪个?其他山里人也很有特色,诸如柴皮的一伙人,林窟原先的一伙人,养老院里的一伙人,福利院及其周边的一伙人,不一而足,总之,就是那样的山里人,比城里人落后一步的山里人。这部小说在探索什么主题呢?社会吧,现今社会倒入原始社会会是怎样一种状况,原始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所经历的大约是九丈人所正在经历的,人情满满,毁灭和向往并存。话说回来,原始社会对读者或许还充满着诱惑,它有它的好处,自然的宏大与不可超越在这本书里也有很多体现,这也是为唤醒世人的良知吧,这本书并未设定所谓的对立,它传递的思想是中国最传统最中庸的哲学,所以除文学性强之外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达中国人的原始精神世界,不仅唤醒了对大自然的崇敬,而且将原始的天命观和社会关系重新拉回读者眼前。可是,老新为什么要死去呢?那么美的死去,这种设定既有悲哀性又有必然性,他回不到过去了,回不到过去的现代社会了,他在现代社会所经历的种种,把他历练成一个看似很有故事的人,这是好是坏?总之让很多人对他心存敬畏,他六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太多变故,生命这东西,书中说的很对,不仅有广度和深度,还有长度,走过的路多,经历的事多,自然眼睛深邃得多。读到书的最后几十页,很有想哭的感觉,说不清来由,只觉得哭是顺理成章,那些沧海桑田,全部囊括在这几十页中,鹏飞从上海回来后,就注定了他将一去不复返,原始社会将一律朝着统一的方向走向灯红酒绿,我并不因此哀伤,因为灯红酒绿并不是绝对的错,我悲伤的是曾经的人情将淡漠,曾经紧握的以后可能都没有缅怀的资本。为什么,没有人怀念原始呢?因为顺从吗,因为他们厌倦了卑微吗,现代化就能逃避卑微吗,什么是卑微,现代化能供给快感吗,现代化的代价是什么,代价更重还是快感更重······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大肆讴歌的是社会的变革,也即是社会向着好的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算是缅怀过去,也是怀着悲伤的心绪描摹人与人之间,人与生活之间,这部小说更在意的是精神层面上;而从现代社会到原始社会,这样设定的一般是穿越小说,这是一般意义上的退化,可这部真实性很高的小说并未借用这个尚未实现的技术,而是通过偶然间步入一个“平行宇宙”来让读者反思,是的,这种原始还存在,只是它们正在消亡,老新从原始回到属于自己的现代不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他泄露了天际?······穿插其中的一些小文字,由此,我不得不敬佩起王安忆来,诸如掷骰子差文解字之类的游戏,解读真是精彩极了,在下折服。退化,实质上就是退化,恐龙可以退化成鸟,鸟长存了,恐龙灭绝了,生活不退化,继续高速运转,然后呢?
  •     理论上说,成熟作家行文总是极具个人风格的,即,即使不看作者名,读到某作,也知道是某人所写。无疑,王安忆不在此列。在读《匿名》时,我曾经多次停下来,回想她的《小鲍庄》《我爱比尔》《长恨歌》《天香》,感觉这本书一点都没有王安忆过去行文的影子。《匿名》全部用短句,断句干脆,叙述极为绵密,无论是对事件的讲述,诸如“一月下雪,二月倒春寒,三月里幸存的麦子出苗,四月点豆种瓜,五月六月,兴旺的日子抬头了,雨季跟着来了,涧水冲漫,七月赶种荞麦,山蚂蚁又来吃,眼睁睁熬过八九月的旱季,十月里挂出空豆荚,这是种植。采集呢,满山的草木全部姓‘公’,不许砍伐私卖。以什么作衣食呢?天不绝人,林窟自有生存之道”;还是描写,诸如“满天星斗,他站在穹顶底下,有流星,行行地飞。星空就会呈现出悸动,空气在颤动,耳边有嗖嗖的风声。天体在运行,以光年为计算单位,循着某一种轨迹,是有限的肉眼无法看见的,流星给出一小点参照系数,它们的旅程只占其中亿万分之一都不到”,全部是这种短句接短句的方式,节奏明快。加上作者略显“刚硬”的遣词用句方式,整部小说有种““碧碗敲冰倾玉处”的爽利。如果说,《长恨歌》《天香》时代,王安忆的叙述方式是绮丽绵密,那么《匿名》则是从绵密处出沁凉之感。当然,语言不能算是一部小说最主要的部分,还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等等。《匿名》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不叫“吴宝宝”的人,被当做叫“吴宝宝”而被绑架。过程中,这个人失忆,他不记得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回到过去的生活。而他的家人,则以为他已经死亡,正将他曾经生活过的痕迹,一点点撇去。这个不是吴宝宝的人,如何找回自己的人生?这种状态,完全是哲学上的三大问题的翻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整个《匿名》,其实也是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身份证户口薄上的名字记录,是社保、档案号码,还是人们记忆中的那些往事所构成的?家人能证明他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么?失忆的他回不到家,老妻甚至向警署申报失踪人无下落,注销户籍,通告社保机构,冻结停发养老金。朋友能证明么?这才发现,一个个都是朋友的朋友,大家都没有深交,随时就搬家换电话,谁也找不到谁,谁也没法证明别人。主人公流落到山村,领略了一个地区的正名,给弃儿起名,有了名字,似乎就能证明这个人是这个人,但是他没有名字,匿名,就不知道自己是谁。王安忆在小说中有意淡化了时间和空间,无论是主人公的感官,还是实际叙述,时间都是模糊的。同样,空间上也是,只有笼统的城里、山里。大概,作家想突出的,是哲学意味,有名字方才能证明某个人的身份,而匿名时,该如何存在于世的问题。无疑,这部小说是王安忆的全新尝试。小说怎么写,并无定论,成不成功,大概也因人看法各异而没有定论。但不放弃创新和探索的脚步,不在自己熟悉的圈圈里打转,本身就值得尊敬。至于创新的成果如何,并不重要,没有试错,不可能发展。
  •     花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将王安忆的《匿名》读完了,可是阅读体验并不舒畅。收到书讯,就第一时间满网络地去找这一本,并没有即刻如愿。所幸,后来有朋友得知我求这一本,便快递给我。拿到手,翻开一看,便被这本书的体量给惊住了。35万字密密麻麻地印449页,却只售39元。读了前两章,我便意识到这是块“硬骨头”,那个时候还有俗务缠身,知道自己断定是没有办法完成,于是便想放一放,未曾想这一放就是两三个月之久。其间,也多次听人提到这本书。也读到王安忆自述创作实验性质以及出版的周折等诸多细节,更对这本书心生畏惧感。一直挺反感以“严肃文学”来界定此类创作风格,但似乎“严肃”二字在某个程度上描摹出了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不便细说的感受。离职后,隔了一两个月才又将它捡起来重读,在交织的主伏线中拉锯战,在诸多繁复的细节中迷失,几度放弃,又几度捡回来,忽然觉得离职之后的人生艰难大概就全然体现在这样患得患失的来回之中了。王安忆有上个年代创作者缜密的逻辑结构和文叙风格。字密且段落长,段落有时候甚至已经跨页,对于已经被网络阅读以及轻阅读惯坏了胃口的我而言,常常会有一眼看不到头的悲苦感。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这个阻碍了一部分读者,但我的确在其中。书的上半部属于“引子”,因为带着悬疑的因素,主伏线交织在一起,显得合理了许多。下半部则为“解扣”,枝叶散开多出许多人物,也多出许多乡野传奇,字词生僻起来,主伏线更为隐晦,读起来更为艰涩。她习惯性地写到某一个饱含意象的点,便会沦陷在细节之中,拖沓了整体的节奏。好在我坚持将它读完,读完之后我又放了几天,渐渐地想明白了王安忆的企图心。她希望通过这些具体的人事物以及并不算曲折的情节想要表达的主旨概念,我猜想也许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份标签被遗忘之后,如何来重新认识自己。在她的书中,被绑架的老人、寻夫的妻子、在山里草莽中长大的哑巴、因为疾病被遗弃的孤儿、想要洗白的黑帮头目等等,这些人的身份标签都切合了“匿名”这个主题,其实放大了来看,那些因为城市建设发展而被遗忘掉的上海旧弄,那些因为历史变迁而被隐匿在深山之中的古村,其实也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匿名”。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整本书的主旨可以回归到人的自我认知上来。每个人都有若干的社会标签,有些标签靠亲缘关系界定,父亲丈夫儿子等等,有些标签是则是因为所承担的社会分工界定的,领导上司下属员工等等,我们带着这些标签行事,有些场合也依仗这些标签所赋予的一些能量,但剥离掉这些标签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不由地想到离职之后的我,离开工作岗位回归家庭,显然我的亲缘关系的标签更为明显了一些,所承担的日常琐碎更多更具体,但我对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仍然有一些不太适应的地方。接了一些采访的活,因为采访对象再三拒绝,便有点磨不开面子去追打电话。回头想想,更多的还是为原来职场的身份标签所困。剥离了原来的身份标签,我还剩下什么?一个有一些社会阅历,仍然不失初心,有表达欲的寻常人,大概就是如此了。前一段时间有人问过我时间管理的问题,如何提升自我能力的问题,我也因此写了一篇文章,主张那些忽然多出来的时间,才是真正可以把握人生方向的要素,成就自己之所以是自己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但每一个读完此文的读者所给予我的反映却不太相同,有些看到了我想要说的话,有些只是纠结故事本事是否合理和圆满。对于王安忆的这本书,我能感念她在创作实践中的实验性,却不能原谅最终呈现文本的可读性。可是,任何一个作品面对读者的时候,都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为每个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之中,都只想看到读到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至于其他的内容,有一些在自己的认知的边界之外,有靠悟性也补不回来的空白,还有一些也许是自己根本不愿意去面对的,那些便是我们人生之中尴尬的为难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是城市部分好看些,上海,九丈,都蛮鲜活;到山村里的生活都是跳着看的,还有哑子这个人物也编造得太离奇,实在和现实差太远。总之,比之前看的《天香》,远不止两颗星的差距。
  •     只要一句,看不下去,是不是就够了?
  •     最开始读得很吃力,最后完全沉迷,结局出人意料,但确实是最合理的。
  •     一次失败的尝试
  •     最不能接受的是整本书里一直把外孙写成孙子,看出王安忆老师一直生活在城市连最基本的辈分称呼都忘记了。就这一个细节就导致读起来不舒服。
  •     我已经不为熟人的书打星了,但是,这本真心厉害——未来考古学,或者就是现在考古学
  •     依旧是极度绵密的文字,但是因为加了许多的思辨,读起来很缓慢。行文刚硬,不但如此,故事里的的女性人物也异乎寻常的少。
  •     看到评分我有点惊讶。这本书应该注入了很多思力。虽然有一些片段不那么如意,但这也是跟着时代在思考的一本书,它能抓取人的生存状态。
  •     书中有大量关于人生,人性和社会的探讨,作者与读者从未如此接近过。
  •     第一次看王安忆的作品,就选了这个,似乎不太好,看不太懂,有人说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我或许只有看过她的另外的书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或许还是不懂。
  •     拿起过很多次又放下去很多次,到现在都没有看完,要说说哲学或其他起源追溯等看起来高深的命题,但笔触这么绵密,晦涩,让人无法愉快的读下去,一本小说不能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就不能称为好小说吧
  •     豆瓣的通俗小说应该是评分最好的。因为通俗是豆瓣的导向。
  •     收获上看的
  •     写乡村就僵硬,可能现在写乡土的作家都住在大城市吧。
  •     断断续续读了好长时间,有点不懂王安忆为什么想把这样一个故事写成450页。许多展开的部分都过于繁琐了。
  •     看了半本看不先去了,难以体会,难以理解,不知所云
  •     啰嗦
  •     实在写得啰嗦又无趣!
  •     偏爱前半部胜过后半部,片段多过整体;行文多用短句,语感绵延,可惜用典时而古旧,山林故事读来生硬,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费力写一本不好读的书
  •     字分析的不错
  •     真的不好读
  •     阅读体验非常不好,言语之间非常生涩,读起来牙碜。故弄玄虚,矫揉造作,多少大家的语言都那么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偏她非要搞得如此诘屈聱牙。
  •     匿名者以及他的家庭成员,以及和如我一样的许多读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生活经历,真的太过平顺,平顺到让你没有立场去评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平顺到你以为自己经历了很多,其实根本就不值一提;平顺到有一天你仅仅是从温室里探出头来,就足以不知所措,只能向命运求助。
  •     读匿名的体验并不舒服,因为没有流畅感,所以常常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进入情境。每一段落长且琐碎,容易让人困在细节中而忘记整条路。好在读完了。
  •     王安忆小说里有一路专门探讨时间空间关系以至基本没有情节的小说,我最不爱读。以前还是中短篇,这次长篇《匿名》算是补齐了,但缺点暴露得更充分。第一,她非常执着于阐释时间空间的关系,此次花了相当篇幅,但我更加不知道她到底想讲什么,或是没有更多可讲所以只能重复;第二,她的思考缺乏脚力,因此关于野外的上部,虽然逻辑成立,但感觉只是凭空想象 ;第三,她乐于用其他学科作比方,但掌握并不深入,比如“假如有人开枪,一定是枪响比子弹飞先发”这样的错误不该出现。第四,她看重审美,乐于给笔下人物写前史,但这些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未必能够消受她的审美。比如麻和尚,一次拙劣的绑架根本配不上他的前史和后续;比如和《启蒙时代》里的小兔子颇有些相似的鹏飞,其成长之迅速也令人生疑。原本三星,但折腾了我几个月,扣一颗星。
  •     读下来并不轻松,但作品中虚与实的变幻和语言的运用能读出大家的功底。不得不说整个阅读过程是有趣的,从文字中体验那些无名人,边缘人的生活和哲学。
  •     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多大程度上依赖作家对语言的经营,我不得而知。但我丝毫不觉《匿名》的小说语言有何精当之处,仿佛作家描虚画空必得以实相靠,字字落在凡泛。
  •     有野心的作家写到后来都是写概念的。
  •     前部比后部更易读,后部读起来有些乏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字间距能稍微大一点吗,读起来真得吃力。
  •     我觉得很棒诶 前面会有迷惑但是看完觉得王安忆脑洞大的可以
  •     阅读体验真的非常不好!
  •     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草一木,阴阳轮转,那是未受文化侵扰的天然。七日而混沌死,文化也是一种暴力。读这本书很费神,概念先于剧情,思想性大于故事性,作者显然也没打算迁就读者,但读完很受启发,哲学与文学的交融,算是难得的尝试了。
  •     文笔依旧很好,故事也动人,就是太长太啰嗦了。豆瓣的评分个人认为有点低了。
  •     2016年第19本。 果然是王安忆,鸽子又在我脑子里飞了 中间好些段落像是无用的文字游戏,以为有什么机关玄机,看下来却无法参透,大概真像作者说的,时间像个漩涡,没有顺序,凌乱里如果你仔细点,就能捕捉到一些什么,如果不,那便没有,也不值得遗憾。 可惜的只是几近成仙的老新,在最后关头没有看到杨杨,那少女大概又得经历一次大起大落,太磨人。
  •     60p 未完成 太喜欢开篇上海的人气,但是到山林就出戏了。或许是我对于这个环境很陌生,但我能感觉到作者试图把时间和空间模糊的尝试。
  •     三分真的不能再多了
  •     对不起,一个周之后,我还是不能原谅如此尝试的作者
  •     不明觉厉系列
  •     我们只有褪去一切的人工痕迹,才能“通天地”,真正认识宇宙。
  •     王阿姨的知识背景和语言风格似乎都难以撑起如此宏大的思考和讨论,宜缘情不宜说理。打动我的反而是那些一闪而过的抒情片段,凡俗的生活自然有单纯的魅力,“抵得上关于哲学的永恒思考”。
  •     上部和下部应该是对折的,从两端归结到一个不存在的名字上。王阿姨的意图是明显的:世界依托于语言,语言决定了时间空间以及存在,万物的命名实则就是一种分类。然而文字在城市与山林间的转换不免捉襟见肘。一个人到底应该不断突破自己呢,还是只写自己熟悉的领域。王阿姨的野心在很久前就是昭然的,所以写出这样的作品也并不令人吃惊。只是可惜大概她只是一个好作家,而不是哲学家。(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     累,看了五十几页不想看了,这本书就是单纯得不好看。王安忆企图很大,女性视角已然褪去,不厌其烦地详述空间位置和时间流变感,在文明和荒野的对位中去关注人类心灵显示。可惜做得不成功,那么貌似哲理的话被她妇科病医生的絮絮叨叨说出来真是不厌其烦。
  •     这是今年读的时间最持久的一本小说,从冬天读到了秋天才读完。这种拖沓,和自己萎靡的状态也是很有关系。 小说尝试了用很不一样的开端来说故事,从一个普通老人误打误撞的失踪案开始,然后潜入深山老林古往今来的历史,又同时在上海市井和旮旯小镇的现实中穿梭。太多的传统向文明演变的思考,城市和乡村的冲撞,读起来很累,其实,我想作者写起来会更累吧。 短时间内,我不想再读这样的叙说。
  •     这是王安忆的一次写作的大胆的尝试,不过也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读着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云,营造的氛围太诡异了,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
  •     补完长恨歌我应该不会再看王阿姨的小说了
  •     巨大的语言实验,文明语言与真实之名诗意的碰撞,王安忆语言的天赋足以撑起她的抱负,细腻的生活经验又能把欲漂离的语言拽曳住,一荡一坠,虚虚实实,摇曳生姿,言语翻飞,句句段段哲理诗意。一心容万物,万物皆生心。人性是这宇宙万物轮回的浮荡!震撼的一本书!豆瓣一颗星的适合读通俗文学
  •     藤了根、林窟、青莲,回不去的消失的故乡。疾病,哑子、麻和尚、敦睦、鹏飞。词语接龙。养老院、福利院。似曾相识,循环往复。
  •     看得累
  •     我真的想放弃王阿姨了。。。。
  •     饶是资深阿姨粉如我,也吃不消意欲构建微型宇宙的野心,文字变本加厉的绵密汹涌,无法喘息;探讨时间与空间、文明与蛮荒的喜好经年未变,追溯生命起源与身份认同,在以往作品中也常有端倪;而故事切入点与十年前《遍地枭雄》惊人相似,可见王安忆早有决心将这份版图扩大到自己无法自控的地步;上半部上海街巷犹有熟稔迹象,后半部信马由缰,结构虽封圆,但无数插进来的枝桠信息,已经突破藩篱,大量教科书般的知识灌输,只能让人感到无趣无聊。阿姨再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