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窄门》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10-30
ISBN:9787533676424
作者:王达敏
页数:264页

《批评的窄门》的笔记-第253页 - 无

推荐阅读:王达敏教授《批评的窄门》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
窄门,一个充满的宗教气息的词,当它与批评联系起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几年前,小说家余华的那部充满争议的《兄弟》上问世时,封底也曾引用过经里的字句,但若联系作品内容看,总觉得不太服贴。至少,它离纪德的《窄门》绝不是三步二步的差距。
因此,很难说《兄弟》让余华通达了小说的窄门。达敏先生是研究余华的专家,对《兄弟》亦有腹诽之语。巧合的是,此番,与熟悉的研究对象一样,他用批评话语走向了文字的窄门。
评论家的文学随笔,或如季羡林、金克木,学中有文;或如王元化、陈平原,文中有学。《批评的窄门》自谓,对这两种随笔,皆心向往之。让我们看看这样的表述:
“平生无长技,只配亲近文字。文字有生命,在文字里呆久了,文字亦成为我的生命形式。我与文字朝夕相片,至今仍难及它的神韵。说到底,治学为文——以文字为生的人,与工人、农民、商人、演员、导演、编辑、管理员一样,都是形形色色的“手艺人”,活做得漂亮不漂亮,与一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状态有关。春耕秋收,寒往暑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以文字为生,这里记录的是我作为一个学人读书读人的感悟和思考,内中涵化着我的情感、经历和性格。”
好吧,必须承认,我们天然地亲近这样温厚的文字。它们低调、谦和,经过了岁月的陶洗,带着生命与情感的温度。达敏先生精通哲学与西方文论,如果读过他早年的代表性专著《理论与批评一体化》,你绝对会心生疑窦:这两本书,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么?《批评的窄门》总不离批评,但那些令人目眩的批评术语统统隐退了。每一篇文章都似老友谈心,知己话旧。以平等的姿态启迪读者,教会你应当如何读书识人看世界。
《我们都是朗读者——读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世界因为她的离去而损失良多——读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枪口下的人性——第〈四十一〉与战争文学》、《另一个“古拉格群岛——读杨显惠〈夹边沟记事〉》——每一个话题都包含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梦中的洛神——重读张贤亮》、《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作家——重读刘克》、《中国故事西游记——读方方〈刀锋上的蚂蚁〉》、《从小说结束的地方开始——读余华小说序跋》——每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都得到了批评的礼遇。
《现实的质疑者——沈敏特其人其作》、《多公小记》《高山流水自写心——白兆麟〈顾盼集〉序》——窃以为,最见作者心性的文字都在这里。如果不是深爱安大,深爱文学,深爱安大的文学岁月,断不能有这些鬼斧神工般的篇章。
敬畏文字,信仰文学。以深邃的洞察和悲悯的关照接通学人学术,倘不如此,怎会找到“批评的窄门”?
一切的言说都变得多余。不如让我们沉默下来,安静些。一起进入批评家的文字世界。
《批评的窄门》,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版。相关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1107709861.html
王达敏,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新时期小说论》、《理论与批评一体化》、《余华论》、《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

《批评的窄门》的笔记-第1页 - 1

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王达敏先生的新书《批评的窄门》在腰封上写了这样一段话;“说到底,治学为文——以文字为生的人,与工人、农民、商人、演员、导演、编辑、管理员一样,都是形形色色的‘手艺人’,活做得漂亮不漂亮,与一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状态有关。‘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以文字为生,这里记录的是我作为一个学人读书读人的感悟和思考,内中涵化着我的情感,经历和性格。”这本随笔的内容,也大致被涵盖于这短短的一段话中。这本书不同于先生早期《第三价值》、《稳态学》这样艰涩的理论著作,也不是后来《新时期小说论》、《理论与批评一体化》、《余华论》、《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这样严谨的学术论文,而是一本蕴涵着作者额的感悟和思考、情感、经历和性格的文学随笔。先生浸淫文字数十年,文字与文字背后的思想早已与人息息相通,于是先生感叹,“读书读人,最终读出的是自己”。
这是一本由22篇随笔组成的书,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我们都是朗读者》、《世界因为她的离去而损失良多》、《枪口下的人性》、《另一个“古拉格群岛”》、《青楼女子的生死绝唱》是先生阅读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以及电影《金陵十三钗》之后对于战争、人性的感慨;
《梦中的洛神》、《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作家》、《中国故事西游记》、《“他恨他,他也想他”》、《从“半部好小说”到“一部好小说”》是先生对张贤亮、刘克、方方、杨显慧等几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一针见血、精彩纷呈的评论;
《从小说结束的地方开始》、《关于<余华论>的通信》、《离间“乌托邦”》则可以看作先生写在《余华论》之后、抛开学者身份的几点真实感受;
《仁德大师的人间情怀》、《现实的质疑者》、《多公小记》、《从乡土小说出发的文学史家》、《高山流水自写心》、《非经典时代的经典》、《大别山不会忘记》写的是先生所熟悉的身边人和身边故事,尽管在自序中先生谦虚的说这几篇文章“有意把文思和韵味做足,结果只及此境界之半”,然而作为读者的我却私心认为这是先生这本书中最好的几篇文章,简洁而趣味横生,笔端流淌着的,是先生对生活、对文学、对朋友、对安大的诗意感受。
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结果显而易见,很多时候,我们谈论文学时,并不是知人论世,更不是用艰深复杂的理论来试图解释些什么,先生的这本书,带领读者克服理障,直指本心——我们谈论文学,更多的是谈论文学背后的人生。对于一部出版的随笔集来说,《批评的窄门》没有阳春白雪的语言风格,也没有动人心魄的见闻趣谈,显得如此格格不入。读这本书,需要的是温和的心境,来潜入王达敏先生笔尖满载的睿智,也许在这个微博与微信的时代,在尖酸的金句最容易流行的时代,这些东西也是少有的吧。


 批评的窄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