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故城》书评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69905156
作者:凤凰网文化
页数:256页

芒克:诗歌消亡不消亡跟我没关系

顾城给我们投稿,谈不到什么献身。因为他写诗,我们也需要稿件。谁来我们都是看,我们那个时候是看作品不看人的。我就没怎么看过他的诗,随便看过几眼。我看人一首诗,就知道这个人什么水平。我这有他的手稿。我这破手稿多了去了。我有个破箱子,那个破箱子已经被人整理过好几遍,因为那里私人信件太多了,被他们毁了不少。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手机,都是靠写信。 我那个时候信件太多了,很多东西我都不保存,那个时候家里不安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抄走了。很多杂志我都不存。但是有一些东西都存着,包括很多原始记录,那些会议记录,还有《今天》杂志,都在我手里。还有投的稿,都在破箱子里扔着,我连看都不看。顾城还给我画了一条鱼,水墨的鱼。还画有一个我的肖像,用钢笔画的我不是老写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还写,差不多十年都没写了,没给自己写。但比如说人家法国邀请我去了,到那边一个城市住俩月,人家管你吃喝玩乐还给你钱,人家要求你给这个城市写首诗。然后我啪啪给人家写一首,人家给翻译成法文,这手稿就留给人家了,其实写了什么我自己都忘了。我觉得我的画跟我的诗完全是两回事,画是很简单的东西,诗多丰富呀。古典绘画很丰富,当代绘画很不丰富。一首诗每一行都有内容,那要画画得画多少幅?画不过来的。画画关键是还是视觉上的,所以它能成为商品。再好的诗,在网上读完了,就不买了,你不能贴墙上吧。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诗歌要消亡了,它爱消亡不消亡,跟我有什么关系。1978年上半年,北岛把自己的作品打印成一本诗集《陌生的海滩》,他希望我也打印一本。当时我手里诗稿不多,有些丢了,有些毁了。我这人没把自己当个诗人,因此对写下的东西不太当回事,也不知道该放在哪里,烧了好几本,包括1973年前后写的三首长诗:《绿色中的绿》、《主人》、《第二十三个秋天》。大概是因为太长了吧,没见谁传抄,烧了就烧了,只是回头想来有点可惜。我的诗被传抄的都是些较短的。那次北岛帮我找回了一批。他找了赵一凡,赵一凡手里有我1973年写的另一些主要作品,就用这些诗,加上1978年写的一些,我编成了我的第一本诗集《心事》。然后高杰帮刻的蜡纸,黄锐设计的封面,印出来大概是在8、9月份。我到现在连档案都没有。前几年我去找,在失踪人员里头找到了,我的档案袋是空的,我现在什么社保都没有,我全靠自己活着。再后来。1982年,我实在没辙儿了,那时候我母亲叫我弟弟找到我,说你必须工作,你漂在社会上会出问题的,说不定哪天给你弄进去了。我母亲是医院的,当时叫他们院长保我去复兴医院看夜间大门,一天一块钱,不去不给钱。那时候还不错,我管门诊部,门诊部晚上关门,门一关我一人在里边待着。没事喝点酒,有的时候有几个朋友去看看我,聊聊天。当时不写东西,我费那个脑子干吗?想写拿起来就写,但是不想写,没有意思,写了给谁看?后来到1984年,阿城找到我了,说你别在这儿看大门了,咱们一块儿办公司吧,我们就和栗宪庭三个人办过一个东方造型艺术中心。当时我们没人懂这个,反正把投资的钱花完了就完了。钱是阿城从任志强那找来的。阿城当经理,给人搞城市雕塑什么的。我们请来的人,都是很先锋的,当时给秦皇岛设计一个大凤凰,没人看得懂,没通过,钱也没挣着。后来好几档子这种事儿,阿城就说咱散伙吧,然后他写电视剧本去了,老栗回去弄美术。阿城对我还不错,给我介绍到一个公司,在那儿给我封了个总经理助理职务,挺好,经济上缓过来了。但是好景不长,两年这公司没了。

理想主义的青春期不会有第二次

对于顾城,我们还能谈些什么?他的诗歌、故事、传说,真真假假,已被叙述过千万回。正如顾城在诗歌《山影》中所写道的,“他变成浮雕/变成纷纭的故事/今天像恶魔/明天又是天使”,这首诗仿佛顾城为自己身后命运写下的注脚。他的形象在他死后的舆论中不断发酵、变形、异化,成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符号。与海子殉道者的牺牲而获得巨大的声誉与象征意义不同,顾城之死伴随着巨大的道德争议,“杀人犯”、“恶魔”之形容哪怕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十分盛行。光是顾城生前的所作所为,比如“第三者”这件事,就足够触痛当代人的神经。如果抛开诗歌,顾城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被大众口诛笔伐的“槽点”。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故事也对读者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确保了顾城的盛名不衰。有时,他的诗歌反而变成了一种点缀,一个背景。与窦唯摆脱不掉王菲话题的命运有些类似,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更多的是顾城与谢烨、李英之间的爱恨情仇。可是,谈论顾城又怎么能绕开他的诗歌呢?我最早接触顾城是在刚上高中时,那时我疯狂写诗,疯狂模仿,顾城可以说是我模仿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纯美,他的脆弱,以及他的神秘空灵,都深深地打动了青春期那颗敏感的心。而我身边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青春期喜欢上顾城的诗,而成年后将他抛弃者也大有人在。正如书中西川所形容的那样,顾城的诗对他来说“太甜了”——似乎,顾城只属于我们的青春期。那么,他是否就是很多人所评价的那样,是一个“青春期诗人”(这样的评价在海子身上也十分盛行)?于我个人而言,我是反对这种说法的。顾城固然有很多幼稚的作品,但是,在他最好的那部分诗作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天才诗人所具备的特质。比如早期的《早晨的花》,后来的《来源》、《熔点》、《实验》等组诗,以及那首著名的《墓床》,顾城在这些杰出的诗作中找到了抒情性与异质性的平衡,奇崛的意象中不乏诗意的流淌,空盈又充满玄思。正如卡尔维诺所说“应该像一只鸟儿那样轻,而不是像一根羽毛”,这在顾城最好的那批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是,尽管顾城像其他朦胧诗人一样,直接受惠于西方文学(如洛尔迦等),但顾城积极汲取古典的力量,由于性格因素,他弃绝了古典文学中世故老辣的部分,保留下来的是活泼与纯真。他近乎完美地将传统中最好的部分与西方体系衔接,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现代诗”,这是真正的创造。如果说北岛为中国现代诗注入了反抗精神,那么顾城则让现代诗真正具备了灵魂,也就是真正文学意义上的价值。我曾经与朋友讨论,主要围绕着朦胧诗人们的文本究竟谁能留存下来的问题。我们所说的“留存”不是指“文学史”的层面,而是从文学的角度而言。谁的文本真的能在几百年后依然生机勃勃?或者说,真正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准?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只有顾城和梁小斌——我们甚至“放弃”了多多。而理由是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学的重新对接,今天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世界任何一个诗人的文本,语言的启蒙已经完成,北岛、多多、舒婷等诗人的使命业已完成。况且,不客气地说,他们进入新时代后也并未如梁小斌般日益精进。“中西结合,疗效快”,这个被过分简化的“中西”概念甚至成为了药品广告语。许多中国诗人都在朝着“中西结合”的目标前行,而这其中做的最好的,无疑只有顾城、张枣等少数人。夸了这么久顾城,却还没提到这本书,真是惭愧。《顾城-故城》脱胎于凤凰文化频道策划的纪录片《流亡的故城》,差不多两年前我参加了那部电影的发布会。影片采访了很多顾城生前好友,唐晓渡、西川、文昕、肖全等,其中还穿插着演员的演出。那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但令我稍感不适的是演员演出的部分,演出来的顾城依然没有脱离文艺青年的想象,何况演技也并不高明。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恰恰也是演员表演的一幕——影片结尾,顾城渐行渐远,忽然他回过头来,脸上赫然戴着一副白色面具,他凝视身后良久,继续前行……这一幕是影片的点睛之笔,结合顾城身前身后的种种际遇,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成书后,演员的部分没有了,留下的都是顾城好友采访的文字实录,这让全书更多了规划与齐整,结构也很清晰。从那些回忆的文章中,读者可以大致回顾顾城的一生,并且由于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更多了一层代入感。正如前言中所说的,“不如我们就拍一个父辈的青春期吧”,是的,在这些回忆里面,不仅仅有顾城,更有对过往年代的回忆。当唐晓渡讲述当年的诗歌盛况时,当芒克顺便提到自己看大门、做生意的经历时,当杨炼回忆另一个自杀的诗人蝌蚪,当肖全如今用佛学解释什么是“真与假”、什么是“照片和人的关系”时,种种细节,让我们对曾经那个并未亲身经历过的年代更多了些认识,似乎也让我们对“理想”这个如今被滥用的词也更多了一层真切的体察。这是我们父辈的“青春期”,也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青春期”,无论如何,再不会有第二次。海子以殉道的姿态死于九十年代前夕,而顾城也在九十年代客死他乡。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轰轰烈烈的九十年代拉开了序幕。诗人之死似乎告诉人们:八十年代真的过去了。

谢冕:与世隔绝的一个世界

在朦胧诗出现以前,我们中国的诗歌是封闭的诗歌,是与世隔绝的一个世界。这种与世隔绝的现象,导致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单调、越来越贫乏。由于写朦胧诗的这一代人的出现,才开始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这就是朦胧诗人出现的一个意义。至于具体到顾城个人,他的诗作特点大抵可以用“古怪”来形容。顾城开始写诗时年纪很小,应该说他具有写诗的天分,而且他的语言非常独特,意向也非常独特,所以当朦胧诗出现的时候,顾城又在其中,他显得非常古怪。但正是因为这份古怪,给我们的诗歌带来了新的东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也开启了一段诗歌新写作的征程。当然,我说的这个“古怪”应该是带有引号的。实际上是在诗歌很单调、整齐划一的时代里面,他们独特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使大家感觉非常不适应。因为当时整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声音,说的都是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这一批各具特性的诗人的出现,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意向,独特的诗歌形式来展现,使得大家感觉非常不适应,所以觉得非常古怪。其实是不古怪的,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但是我们常常把不正常看作正常,把正常看作不正常。顾城的人生经历是一个悲剧。因为他的人生经历牵扯到个人感情,他自己的追求,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应该说是有局限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谈论顾城应该把他的人和他的诗分开,人和作品很多时候是一致的,但是有些时候也是不一致的。作为人他有缺陷,特别是个人情感世界方面,他缺陷很大,一直到他最后悲剧性的结果,很多地方我们不认同。但是把这个放在一边,只谈作品的话,他的诗还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东西,他的诗歌做了很大的贡献。今天,顾城人没有了,但是他的诗还在。


 顾城·故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