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1331568X
作者:维舟
页数:249页

内容概要

维舟,1977年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自2004年7月起撰写博客,涉猎驳杂,以文史为主,旁及社会学、人类学等,业余为《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写书评,并为《GQ智族》、“腾讯·大家”等撰写专栏。

书籍目录

辑一
深海_3
没有过往的人_13
可承受的生命之轻_24
流年_35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_46
幽暗的心_54
少年游_60
生活不过是一出轻喜剧_69
滑梯上的孩子_80
搬家记_86
碧海青天夜夜心_96
辑二
平生风义兼师友——怀念张晖_103
他曾真正活过_134
辑三
一个夏天分两次结束_141
后记
当时我并不知道_245

作者简介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是对逝去年华的一次怀念,真实再现了于九十年代度过青春期的那一代人的迷惘。所记人物,细节丰沛、性格各异,均基于彼时之真人真事。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辑《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包含11篇散文,独立成篇,分别叙述11位高中同学的个人际遇与浮沉;第二辑《平生风义兼师友》,为单独的长篇,怀念少年时代挚友张晖,得见一代学人之精神不死;最后一辑《一个夏天分两次结束》,记叙高考前后的一段青春记忆。三个部分彼此交织,形成一个整体的记忆。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高考结束的那一天,下了雨,我独自躺在出租屋里,电风扇在头顶缓慢的旋转。我没有和同学们出去狂欢,就那么躺着,听着王菲的歌,听着雨声,睡着了。第二天,打包好行李,坐车回家,高中生活就此结束。其实从高三一开始,就有人在散发同学录,三三两两照相留念。告别早已提前做好,考完试的那个下午,大家一声不响地四散而去,很多人,可能余生都不会再相见。两年后我回过一次学校,大门换了一个方向,校舍扩建,老师们都开起了车,学生们还是穿着当年的校服,只是没有我熟悉的人。那些树,那些路,好像也都陌生了。十七八岁的青春,在那所学校里度过的1000多个日子,越走越远,只零星的存在于记忆里,偶尔闪过一个片段。我现在还记得刚开学的那几天,班主任叶芳向我们讲述高考,讲述一千多天后的重要战役时,我心里想,那还有多远。我和同班同学感情不深,有一些当初玩得好的,关系也渐渐疏远,去年过年回家在路上遇见老同学,想了好久,终究还是没有叫出她的名字。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一些人参与进你的生命,然后离开,有些人会和你一路向前,并肩走向很远的未来,而大多数人只是路过。对所有人来说,眼下的才是重要的,那些旧日同学,早年的情感,都一并沉入记忆的深潭,无需再打捞、提起。这些年,除了固定会和两三个同学见面吃饭外,很少想到那三年时光。直到最近看维舟《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才忽然记起了不少旧事。也不是伤感,只是恍然惊觉,噢,已经过了这么久,不知道那些在最好的年纪里一起生活过的同学们,现在都过得怎么样?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很少有回忆高中生活的(回忆大学的倒是有),也许是大家都觉得不值得写吧,上课下课,读书考试,有什么好写的呢?真有写高中生活的,往往自己就是高中生,可惜水平再高,还是局限在当下时空里,很难跳出来。维舟写这本书,是因为青年学者张晖的突然离世。2013年3月份,古典文学专业学者张晖突发性疾病去世,作为老同学和好朋友的维舟写下了《平生风义兼师友》怀念张晖,并由此引发了更多的回忆,更多青春故事被写下,于是有了这本书。和路内的回忆青春小说不同,维舟的散文里几乎没有任何戏剧性的事件,就真真是高中时候的细碎生活。但即使细碎,还是好看,因为他写人,写的是高中时候的人。维舟通过精确细腻的描写,让我们得以感受到那种迷茫而又充满朝气的氛围,所有人都心事重重,都关心自己的内心,关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也许,只有青春期才会有那样纯粹的对自我感兴趣。《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有三辑文章,第一辑是回忆散文,写到许多同学:林沛然、林载欣,小伍,老P,老灰(张晖)等。虽然写高中生活,但不止于此,高中之后这些年,维舟与他们的联系,他们的变化,都被捕摄进文字中,这很重要,如果仅仅只写高中时光便会显得单薄无着,后面的种种是时间的发酵,唯如此,才有了高中时候的珍贵,才有了人生无尽不可言说的意蕴。第二辑是还念张晖的文章,感情真挚,文辞质朴,读下来十分感动,那种朋友兄弟间,互相切磋砥砺的关系,在很多人都是未曾有过的。第三辑是由维舟在大学时期写的一部小说改写而成的,名字都是真人,故事也少有虚构,但年轻人的那种文艺腔还颇浓,没有前两辑好,但放在一起,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和安顿。这本书,维舟写给自己多过写给读者。整个阅读过程都弥漫着一种水汽茫茫的潮湿感觉,不是伤感,是一种怅然。就像维舟写的:生活会拆散我们。终有一天,除了那仅有的一点儿记忆,我们所有的记忆都将不同。就像这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渐渐地都走向不同的方向,彼此再难汇合。
  •     前几天刚看到阮一峰出了博客集的电子书,就又发现维舟也出了第一本书。这两位是博客时代我最喜欢的博主, 真是可喜可贺。 对于维舟, 我也一直是当成人生的另一个投影来关注的。 我是厦大九一级的,虽然也多少有点人文方面的爱好,但是为稻粱谋,也一直惆怅没有多少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 当初看到维舟的博客时,很惊愕有忙碌职业的业余爱好者可以写得这么专业,反思之余,觉得不能再拿没时间当借口, 要通过书写才能更好地思考,所以也开始多少写些东西。这本书读了两三遍,匆匆写了一些感想。因为没啥时间, 怕自己偷懒写不完, 就先贴一下:一. 书里讲了中学时期那些 片段“那些年轻的人们,在平静沉闷的外表之下波澜起伏的内心,不言不语之中那种自己也难以形容的爱慕,那些一开始就注定要结束的愿望,仿佛曾在某个黄昏的教室门口,蓦然回望那一刻的孤独。 ”。这些片段和感受没有戏剧性,只有同样经历的人读了,才能唤起久已埋藏的记忆。这些句子,简直希望是当初出自自己的笔下:“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依赖,没有看到那个背影竟会让自己隐隐不安。这甚至都谈不上喜欢,只是习惯。听起来很可笑是吗?有时觉得那不是她,只是一个影子。看到她就心安了。”“ 知道这样不太好,但还是忍不住翻看了她的书桌, 我好像清醒了许多”,“ 内心的那些隐隐约约的期望,虽然认真看去总像是幻影,却是无尽的慰藉。无论后来如何,我都应感谢她,她不需要做什么,她的存在对已经足够。“。这些句子害得我伤感了一星期:)二. 当然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更深的, 是少年维舟对同学的观察和记忆之深,确实写日记的男生很可怕哩,哈哈。 当然, 在别人漫不经心地度过和遗忘的同时,维舟却观察、记录与反思了, 那么,他的更深刻的记忆,就会比别人更深地决定了他的现在和未来。 而轻易遗忘的人,看起来轻装上阵,却就不会随着岁月迁移而变得厚重。《宝宝也是哲学家》里, 阐述了回忆是怎样建构起我们的自我意识的。 在建构个人的身份认同感中,自传式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并不因为具有“我”的特质,就始终是过去的我或者未来的我,毕竟不管怎么说,我现在的身体已同30年前有着天壤之别(真悲哀)。那么,让我始终是“我”的秘密是什么呢?那就是记忆。我能够记得过去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哪怕是现看来很离奇的6岁时童稚的想法和感受(害怕走进黑暗的壁橱),或是1 6岁时不畏惧走入阴暗小巷的感受。这些记忆是“我的”,以一种独特而意义重大的方式属于我。 约翰,坎贝尔( John Campbell)认为,自传式记忆的意识体取决于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自我之间的因果联系。作为成人,我们会将自己的生命视作一段完整的、不断展开的因果叙事,串联了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体验。也就是说,我们在未来将要做的、感受的、相信的都取于现在所做、所感、所思,而现在所做、所感、所思的又由过去曾做过的、受到的、相信的内容所决定。事实上,甚至还有很好的神经科学证据表明,自传式记忆与想象未来的能力密切相关:当我们重构过去和设计未来时,大脑中活跃的区域是相同的。对过去的投入都会对下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和信息正是自我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 回顾这些事情时,我们或骄傲或愧疚,或满足或遗憾,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正是为此负责之人。所以,回味过去,是因为“ 有许多事件的意义,要在多年之后才显露出来——或者说,随着我们自己生活的变化和延长,会改变早先某些生活片段的意义,又或许是不断地为它叠加上新的意义 "。或者说,就像乔布斯的CONNETCTING THE DOTS理论。“  “你展望人生的时候,不可能把这些点连起来;只有当你回顾人生的时候,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所以你必须有信心,相信这些点总会以某种方式,对你的未来产生影响。”(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三. 另外, 中学时期的人际关系和兴趣勃发,确实影响了我们的整个一生。 昨天正好读《稀缺》,里面提到,稀缺会俘获大脑,让我们的思想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的满足。 所以在对理解他人感受能力的测试中,发现孤独者非常擅长记住和他人互动等社交内容的细节 , 因为他们会关注为数不多的亲人朋友,对他人表情中流露出的情绪非常敏感。 在中学时期, 因为人际关系比较局限,所以对身边同学的言行举止,可能记忆就会深刻多了。但是, 中学时期的伙伴是被动选择的。 美国创业家保罗格雷厄姆在针对高中生的一篇文章中说:高中时期的主要问题, 是你得到这些伙伴的原因是偶然与你相同的年纪和位于同样的地理位置 , 而不是根据你对他们的判断力的信赖来主动选定。所以, 维舟在感伤和中学同学的从未真正交心和渐行渐远的同时,也意识到,“如果没有共同的强烈兴趣或共同生活,确实很难维持,这不是无情,只是事实。生活会拆散我们。”从这个角度, 也可以看出张晖和维舟凑巧同班,对彼此是有多么幸运。 中学时期是终身兴趣可能勃发的时期。 张晖从数学尖子转为古典文学爱好者, 这个其实是那种喜欢分析的个性的自然发展。 我觉得那个时期的中学男生, 如果是比较有智力性的爱好的话, 多半会是军事或文学爱好者。 高晓松在被人家问起为啥他对军事知识这么熟悉时,解释说因为军事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容易入门也容易一直发展。 我觉得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也有这个特点。 但是这种爱好, 如果是一直独学无友的话, 到了大学或成年多半会失去。 所以他们两人有机会同学交流,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 当然维舟从话里行间也透露出,他多少觉得像张晖一样从事学术工作才更有意义。 不过, 对于一只羡慕刺猬的狐狸来说, 学术生涯也并非就合适。韦伯在《以学术为业》的开首 ,为“学术从业者”定了一个非常高的准入标准,非志向坚定、目标明确者不得入内。 “学术生涯是异常鲁莽的赌博……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反过来, 即使是家学渊源的德鲁克, 也不想进入学术界。“我认为在学术界‘够格’并不等于‘杰出’,取得那稀罕的教授头衔对我来说,是不能让我就此心满意足的。从商只要做个二流人物,我就可以达到目的。因为从商的目的就在赚钱,二流人物也可赚很多钱。但是,进入学术界则不然,非得做一流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不可。我知道我能写作,但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做好研究并进行学术性的思考。” 维舟现在的状态,是工作赚钱同时发展兴趣,这个当然看起来很美,其实很难做到。 但是总的来说,其实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最近在读《认知盈余》。作者对这个概念的定义是“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的集合体”。通俗的说就是,我们每天除了上班、睡觉、伺候孩子以外,都会有那么一点儿属于自己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自己擅长领域的内容分享出来,所有这些时间加起来就叫“认知盈余”。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认知盈余的价值都被浪费掉了。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 有思考能写作的人所起到的作用就大了很多。 其实维舟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举个例子, 我大学那个班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爱好文史的人,至少当时我没发现。 后来有一次看维舟的博客,留了下评论, 一个以前隔壁宿舍的同学MSN给我,你也看维舟的博客啊? 这样我们不由得亲近起来, 除了喝酒,也可以聊些比较抽象的问题。 这都是托维舟之福啊。我中午听静雅思听时,里面也有好几篇维舟的文章,《弱者的自豪感》之类。重听后, 转念一想,还要冒昧地说, 维舟的文风多少还是停留在读书笔记的阶段, 所以,引用过多,比喻也过多。 关于引用过多 ,我觉得这个是个阶段性的问题。 家庭主妇芭芭拉塔奇曼在写她的第一本书BIBLE AND SWORD时,也是被批评引用太多, 这个既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也是因为材料没有吃透。 后来她写到《八月炮火》的时候, 虽然每一句均有所本,但却流利清新,没有这种引用感了。 我觉得就是从严要求的话, 维舟还是要多少改进下文风,就算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解程度也好。 学习方法中有个费曼技巧,就是物理学家费曼 不管其他教授告诉他多么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只要他们使用简单的术语(不得使用费曼觉得生僻复杂的单词或术语)去描述,费曼就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也就是说, 要深度理解一项知识, 就可以设想你是老师, 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 。如果你的解释很啰唆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如果你不翻阅教科书就能用自己的话把观点解释清楚,那么就意味着你真正理解了该观点。而且, 维舟在解说事物时,我也觉得用的跨界的类比有点过多且过度。 这样有时候虽然会让人豁然开朗或别开生面之感,但有时候也会起到混淆作用。如法国诗人瓦雷里所说的,我们不得不经常使用比喻,但在比喻与事实之间不假思索地画等号是愚蠢的。比喻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我们瞥见某种真相的同时,也把谬误和假象暗中塞给了我们。 比喻让两个本不相同的东西的相同之处如此突出,以致人们对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视若无睹。不过现在维舟的产量好像少了不少哦,可能是当爸爸后时间稀缺了。 其实这也是个契机。 前几年我很喜欢刘未鹏的《暗时间》,后来发现他当了爸爸后, 兴趣转向到儿童心理学 ,上面的那本《宝贝也是哲学家》就是从他推荐的豆列那边看来的。所以很期待维舟什么时候写些和教育有关的题材,应当也会有别出心裁的体会吧。
  •     经历了这些年的生活后,我已原谅了当年的那个自己。原先我一直不肯原谅他。但是都过去了。在高考完的那个夏天,我曾对人说:一个时代结束了。那时我说的“时代”,其实际含义不如说是青春期的一个阶段,因此,这句在如今看来有几分矫情的话,不可避免地变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其中弥漫着只有我自己才反复体会的伤感。那时我十八岁,到如今又一个十八年都已过去,回头看看,理应承认,当时我并不真的理解自己生活在其中的那个小小的世界。就像生活在中世纪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黑暗的中世纪”一样,那时的我们也未理解自己所身处的时代。固然,这原本也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几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只是自在地活着,而不是自觉地活着。日常生活都是平淡无奇、不知不觉的,更何况有许多事件的意义,要在多年之后才显露出来——或者说,随着我们自己生活的变化和延长,会改变早先某些生活片段的意义,又或许是不断地为它叠加上新的意义。无论如何,在当时我们无从预见二十年后自己将如何看待当时的自己。隔着那么久远的时光,那个小岛、小城和校园,现在看来就像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舞台,而舞台上的我们也渐渐陌生。这本书中所回忆的,大抵都是1990年代的事,当时崇明还是一个相对封闭而安静的岛屿(某种程度上迄今如此),县城不过四五万人,住的大多都是本地人,而今城里人口已翻了一倍。更重要的是,那时每个人所知道的外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都有限——或许可以说,我们是在数字浪潮涌来之前平静过完自己青春期的最后一代人。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已很难理解那样的生活:“怎么,你们那时连手机都没有?QQ和MSN也不用?还手写那么多信?真浪漫。”——说这话的朋友是1988年生的,其实也只比我小十一岁,但在这时代,的确可算是两代人了,在他们眼里,我们那时是“最后的过时的浪漫”,仿佛校园民谣一般的时光,“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如今则一切都是实时的、即刻得到回应的、时空压缩交错的交流。我们那时也并觉得1990年代的时光有多浪漫。我1998年实习时才有机会经常上网,而直至2000年还在手写书信,至于手机,则要到2001年才配备。如今习惯了这些现代通讯的人们,很难设想在没有它们之前的那种世界。从厦门寄信到南京要三天,即便那边当即回信,来回也总已一周了;日记和书信中总有大段的心理活动;长途电话非常昂贵,轻易不会拨打;因为没有手机,出门约人总要事先说好时间地点,但即使如此,也常有碰不到的尴尬,致生许多误会。容忍缓慢、等待和错过,并不是美德,只是当时不得不养成的习惯。以这种方式回望,1990年代也会变得慢慢“古代化”,被怀旧和浪漫化了。仿佛是一个延续至今的大浪吞噬之前某个静止而凝固的失落世界。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回望它,无疑正是因为我已不在其中了。这样,在它流逝之后,我渐渐看清楚了它的轮廓和意义,因为距离赋予我的透视能力。它永不再来,已不存在,但也不曾消散。张晖的骤然离世,更使我想明白了许多事,那时年轻而不谙世事的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甚至在当时看来压抑的学业和残酷的竞争,事后看看其实也不尽然。只是十七八岁时,世界就这么大一点,以为自己所受的就是最大的苦。但和外省同龄人比比,其实并不是。相反,相比起来,上海的中学算是相当注重全面发展的了,有作家讲座、辩论赛、话剧表演、歌咏比赛、交谊舞、冬季环城马拉松……这些文艺社团活动虽然那时也响应者寥寥,似乎没人太当回事,但至少都是有的。老师甚至并不鼓励过分的学业竞争,我们那时并不像外省一些学校那样,将全班名次张榜公开,而更多照顾了各人的隐私和自尊心——每个人在考试后会拿到像工资条一样的纸条,上面打印着各门成绩和班级、年级组名次,是否告诉同学,全凭自己。至于课外书,至少你自己不怕耽误学业,图书馆和老师也并不禁。而在不少地方,重点中学除升学外几无余事,学生极少读课外书,精神生活甚为贫瘠,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张晖在到南京大学中文系后,惊讶地发现同学中不少人看过的课外书不到十本。有人在读了《一个夏天分两次结束》后笑说,发现你们那时高中同学之间都很自由,到异性同学家里似乎也总是想去就去了,有时事先电话也不打,而家长们看来也全然没有要阻拦的意思,这是不是你们那儿特殊的社会气氛所致?——我原先从未意识到这一点,觉得那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这一说,让我心头一凛。的确,我们那时好像都未察觉这会“失礼”(固然电话也不便,有些同学家里都未安装电话),尽管不熟的时候上门不免唐突,但也并无什么太大的无形障碍。同学家长也很开明,对我们之间的来往,据我所知,更无人有反对之意;老师们虽未鼓励,但也从不反对,这一点更应感谢我们当时班主任陆朝晖老师所营造的宽松自由的氛围——他从不在我们已经很重的学业之上再给我们增添压力。尽管如此,我也不大愿意多去回忆它,固然原因之一是之前我已回忆了太多,深知回忆可以成为难以卸下的负担,而且还会上瘾。在高中同学偶尔的聚会上,我早已发现,其实多数人宁可把那几年忘得干干净净。为何要想那么清楚?真的全无必要。那时我惊讶地意识到,很少人会去反复地关注和反思生活过的时光,过去的就过去了,大部分的事,他们迅速地就不能再记起。或者,在丧失了大部分细节之后,变成一团模糊的影子。有时连同学的姓名都已忘了。曾看到国外的一项研究说,如果缺乏联系,遗忘少年时同学音容笑貌的平均年限是22年,如此说来,我们也快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说,相比起记忆,遗忘更多地塑造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因为当下新的生活需要这些记忆的隐退。也只有在偶尔的某些电光石火的时刻,忽然闪现那时的某个片段:那些年轻的人们,在平静沉闷的外表之下波澜起伏的内心,不言不语之中那种自己也难以形容的爱慕,那些一开始就注定要结束的愿望,仿佛曾在某个黄昏的教室门口,蓦然回望那一刻的孤独。然而我也深知,这样的追忆与其说是某种特权或义务,不如说是一种愚行。说到底,那不过是那个世界在我自己内心投下的长长影子。连那大部分的人物,也不过是在我内心的影像。因为那时结束得匆忙,太多事尚未开始就结束了,很多话也就从未说出口,使整个回忆也不免充满了欲言又止的意味,既未说分明,又无长久的交往和共同的生活经历,那又哪来的共同记忆?只是想想,写下来也好吧,至少让人见证,我们曾那样生活过。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寒假读毕。高中过去才几年却发现连回忆都缺少情节和故事,剩下的不过是支离破碎的话语。维舟的文字让我体会到原来我曾经那样生活过,就像剧本一样每一个人的青春或多或少有着相似性,正是这些原因我们才有回忆的基石。
  •     私人化,于是也没太多共鸣。
  •     一篇读罢头飞雪
  •     读起来,完全没有代入感。作者极力想写出年少的那种青涩、迷茫和沉重,但不知是用力过度,还是敏感过余,只读到满篇的夸张和酸腐。
  •     电波不在一个频率。
  •     感觉有些过誉了。文字絮絮叨叨感觉唧唧歪歪,或许是那代人才有的共鸣。作者也说,笔下的不少同学看了文章,说不觉得当时高中发生了这么多事,读过维舟的文字才知道;呵呵落笔成文的作用之一不就是重构回忆么
  •     语言比较拖沓,好在真情实感。
  •     正当而立的大男人写出来的尽是满纸悲悲戚戚暮气沉沉,读着都颓唐丧气,就这精气神,我看也没几年活头了吧。
  •     有所触动,人应当掩埋过去吗?
  •     光阴不复,喜乐悲哀都已经定型,好滋味苦滋味回头再尝后人仍需往前走,像大地上的这些河流。
  •     有点读不下去
  •     作者记述的是90年代在崇明中学的中学时代,于我有相当强的感染力。在没有网络和手机的年代,文青果然过得更纯粹一些啊!“生活会拆散我们。终有一天,除了那仅有的一点儿记忆,我们所有的记忆都将不同。就像这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渐渐地都走向不同的方向,彼此再难汇合。”
  •     文字有點放不開,所寫諸人較之文字可能更見性靈。讀此書總想起高中語文老師。維舟與本人高中語文老師同齡人,也算是同類人。高中語文老師當年也算是文學青年,能背上千首古詩,如少陵《老柏行》、《關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並序》,任公“風煙入室多,歲月擲人急”之詩亦能口誦。有此上課講解古詩甚至指出林庚之不足。個人以天賦言,不下當下許多知名青年學者。只可惜限於家事等原因,未能讀博。最終困守小縣城的中學,為一介教書匠耳。
  •     换个滤镜,生活就成了这个模样。3.5
  •     这种纯粹的青春,对自己暗恋的女孩子的种种,对高考后那个暑假的心境跌宕,我很喜欢。我很喜欢这种忧郁风呢。
  •     全书最喜欢的就是林沛然这个女孩子。真喜欢那种互相通信的大学生活,现在大家都是发发微信,因为太轻易,也不那么珍重了。
  •     「平生风义兼师友」至少我是哭了的 鼻头一阵呛 眼泪就出来了
  •     纪念张晖的两篇自不必说,情真意切。第一辑的回忆絮叨杂乱,辑三找到当年同学的影子,算是意外收获。
  •     写得也是挺随意的,但很真实。看得我都想去崇明了!其实我不太喜欢看这种回忆青春题材,比起记忆,遗忘好像更让我觉得轻松,回忆只需要在某些电光石火的瞬间爆炸散开就足够了。
  •     我们都回不去的曾经,我也刚刚高中毕业,很有感触。曾经的好友,会不会未来天各一方?
  •     一个人高中时期的记忆,喜欢那句,碧海蓝天夜夜心
  •     因为怀念张晖那篇文章,打五颗星。
  •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渐渐地都走向不同的方向,彼此再难汇合。这是一本回忆高中同学的故事书。可惜我对别人的故事已经没有多少兴趣,草草读完。
  •     写作就是最好的安魂术,能够让自己恢复一点平静。
  •     大学临近毕业,这几年感觉过的很快,高中由于复读一年且这一年隔现在更近些,思绪向前的时候断代的感觉很强烈...
  •     图书馆读完。确实比较私人。不过有的时候我喜欢看这种文字,柴静早期的文字也是如此。从中或多或少有些共鸣。印象很深的一句是,高考是人生的断裂,而不是过渡。原来大家的大学时代都是如此空虚无聊。怀旧的东西写不好就会很矫情。但写出来也许是一种治愈。
  •     信件部份一水兒70年生小城女文青。不適。
  •     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并且一去不复返……
  •     内容分为三辑,第一辑写作者的高中同学,第二辑是最好朋友的悼文,第三辑是核心,一部以高中同学为基础的个人信史,看到第三辑大受触动,回忆起自己的高中时代,连夜读完。谢谢作者忠实的记录,本年度读过最喜欢的书。
  •     能把少年往事写成校园小说也算不错了,并且那篇回忆张晖的文章是我看到所有纪念文字中最情深意切的
  •     乡毋宁的装逼调。中国史学界有一股新力量叫剪刀浆糊党,他们通常来自新闻专业。中国文学界有一种新力量叫抒情装逼党,他们通常来自新闻专业。中国有一种特殊的物种叫那些忧伤的傻逼青年,他们通常来自新闻专业。除律师以外恐怕就新闻专业的人最热衷操纵舆论了。
  •     也不好看
  •     作者的文风很奇妙,类似于毫无感情色彩的把毫无亮点的话语在笔尖缠绕出修辞再写出来。而作者的修辞不知为何感觉有点尴尬感和无聊感。阅读起来的感觉并不舒服。感觉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是菱形的,只有点,线,尖锐的边缘,没有面,更没有整体。
  •     维舟的青春期像是从没有主旋律的电影里抠下来的边缘锯齿而中心完整的一页。
  •     作者的精神突围史,非常真切,对同样经历过精神突围的人而言,可能会更有共鸣。对一般的人来说,很多事情可能就那么过去了,但对这些人来说,当他今天站在包围圈之外回过头去看,便会看到一般人根本不注意的事,它们一点一滴铺成了通向包围圈之外的路。不过,身处包围圈之外,所有的事情已经再无既定的轨道可言,自己得走出自己的路,焦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叙述中的啰嗦絮叨,或许也就是这种焦虑的体现,试图通过回看过去走过的地方,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至于我而言,颇羡慕张晖有作者这样的知音,毕竟以我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张而非作者,因此也更体会张所谓“无声无光”的具体含义。只是张在无声无光中,尚有作者这样的知音,尽管联络不多,也算一个慰藉。
  •     勒克莱齐奥曾说,人间的事情往往如此,当时提起痛不欲生,几年之后,也不过是一场回忆而已。事实上,人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仅容易淡漠了当时的苦痛,更喜欢给它涂上一层厚厚的颜料,看起来既美好又虚幻。但在维舟这本散文集里,我至少感受到了面对过去的坦诚和实在。
  •     高中时候的个人史。有几篇挺动人的。读多了有点类似重复。张晖那篇很棒。
  •     我是不愿回想起中学时代的事情的,就像文中的女孩子说,“你会流连回首,而我只静静向前”。书里第一人称的男生,像我的一个故人,同他一样,是一个集体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同他一样缄默而善感。可我总是疏离的,我只关注自己。
  •     第一辑里人物不同但结尾都用了二分法虽然主角怎样怎样但是现实怎样怎样的写法,换我早就词穷了。第三辑是什么鬼?
  •     或长或短的青春回忆录
  •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迟。
  •     哈哈
  •     一段高中的往事,一场青春的记忆
  •     青春就是这样吧,闷闷涩涩的,带着遗憾,未说完的话,来不及告别,和永远不会再见。
  •     3.4 非虚构看多了 现在看这类半叙杂忆的文字 感觉矫情而缺乏内容 作者名“维舟”算是记下了
  •     its so boring
  •     辑一辑二很喜欢。
  •     我所有的高中生活已经浓缩为高考结束时,走在我前面的男孩背上凸出的蝴蝶骨
  •     看张晖的那章时 怀疑自己上过的是南大吗 哎。。。
  •     读起来像是中学生记叙文 很难想象出自三十多岁的男性之手 或许是年代原因 没有代入感......反倒是悼念亡友的那篇《平生风义兼师友》最为好看 能感觉到作者对感情的克制 非常感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