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文学简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30
ISBN:9787301229569
作者:【德】H. 史腊斐(Heinz Schlaffer)
页数:146页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67页 - 关于黑贝尔

黑贝尔《莱茵兰的家庭之友》(Rheinlandischer Hausfreund)的日历故事借鉴了祈祷文的形式。。。。在黑贝尔的时代,巴登地区农民真的看他写的故事,或是请人读给他们听,到了20世纪,这些故事早已被农民忘记,哲学家布洛赫和海德格尔又重新赋予它们以深刻含义。另,本页注释第一条中黑贝尔的著作“《莱茵兰的诗歌之友》”或应为《莱茵兰的家庭之友》。
又,陈春文所译海德格尔《思的经验》中,将Rheinlandischer Hausfreund中的Hausfreund译为“乡愁”,似意译过甚。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134页

在德国的现代主义者如果不是国际达达主义运动的成员,便与这种愉悦的审美创新无缘,他们以阴郁的声调讲述悲剧的发展,似乎必须为古老世界的没落担负责任,且因此而必须接受新的惩罚。……“没落文学”依然是德语文学中的特色领域。
德国的现代主义不是产生于突破传统的束缚、愉悦的诗学试验中,而是源自一种无力感的体验,无力拯救伟大的德意志传统。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89页


当然,德国文学史上最繁盛时期的作品倒不全都是悟道飞升,主人公也并不全都进入了一个更高的世界。
浮士德属不属于悟道飞升,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114页

《绿衣亨利》(1954—55)
应该是1854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89页 - 二章三节

狂飙突进运动以及浪漫派的诗学和纲领中充满了对于“自然”的召唤。然而,他们的自然并非感官可感和可以科学分析的自然,而是上帝的现代讳名。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90页 - 二章三节

宗教和形而上学观念原属基督教范畴,一旦将两者分离,将它们的基督教根基消解,仅将其观念纳入自己的范畴,艺术便成了基督教和形而上学唯一的寓身之所。唯心主义的艺术观念,不再是将理想外显于形,而是内化于心,这深深影响了在歌德身边成长起来的叔本华。。。。。而在18世纪,人们尚且不敢将“上帝、永生和自由”称为审美幻象。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88页

在18世纪的德意志文学中,得道升天的人物可不少。就连歌德笔下的人物,从加尼梅德到甘泪卿,从人造小人到欧福里翁和浮士德,最后,都飞入或飘入了剧作家呈现出来的天界
前文是译作格雷琴来着。。。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64页 - 关于漫游

漫游是18世纪末德国大学生的发明,一直延续至今,对德国文学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项活动在其他国家中从未流行。。。。(65)是出于审美的乐趣。漫游者获得了全新的自然体验。。。超越了传统的田园牧歌和英雄史诗里的风景描写。。。。漫游是德国成长发展小说中的重要主题,也是德国知识分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115页

对于后启蒙时代的人而言,审美想象是人间仅存的超验世界……死亡也成为更严肃的事情……人间的而且是纯粹的凡俗生活的美好变得可触可感,这便是凡人的文学。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96页

只有这样隆重端庄的观赏仪止,才能使艺术的净胜内涵超越其感性形式凸现出来。……严肃艺术的显现同时也是一种仪式。……在德国,对待艺术品合宜的态度是顶礼膜拜,这成了美学以及文学的教育目标。
德意志文学缺乏娱乐性是作家刻意为之……(教育小说)……更重要的是童年回忆、与师友的交往、理论的阐释、艺术品的鉴赏、场景的描写、孤独的状态、人生阶段的转变。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18页

为啥人名里的VON有时翻成“的”,有时又翻成“封”?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59页

书又在精神上讲散居在德国乡野的读书人聚拢到一起……将阅读的孤独和想象的归属感联结在一起……文学社交替代了缺失的首都。作家在前言中与陌生的读者攀谈,仿佛他们是多年的好友。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12页

日耳曼学家的考古发掘不过是迁葬工程:从图书馆将沉睡多年的手抄书和字迹模糊的印本唤醒,经过编纂、评论和解释后,它们又回到图书馆,陷入永久的沉寂中。读者对它们敬而远之,而这些艰难而昂贵的工程却正是为读者准备的。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笔记-第68页

恰恰是在18世纪,情感的意义被发现,民众被神化,德意志民族意识开始形成。


 德意志文学简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