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之眼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9868508811
作者:Michael Freeman
页数:192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用「影像思考」的寶典。在台灣,討論數位攝影技術和器材的書已有如恆河沙數、多如牛毛。教我們「系統性影像創作思考」的書,這本很可能是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今天可能只對一半。再高貴的器材技術最多只能讓你照片的身體更加俊美,但在二十一世紀,攝影的軀殼已死,只剩下不受物質綑綁的影像有如靈魂般流竄在社會與網路之間。想要提升你影像創作的品味與價值,「改進你的影像思考模式」才是不二法門。影像思考能力才是從攝影師成為攝影家的成功秘技。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創辦人 吳嘉寶  出版社送來《攝影師之眼》一書,粗略瀏覽一下,赫然發現裡面有很多熟悉的影像。好奇之下,依著心中的印象,在書櫃裡循徑找到這些影像的來源,這一找,更讓我驚訝的是,我以前竟然沒有察覺,書櫃裡總共竟然有五本Michael Freeman的英文著作(包括這本攝影師之眼的英文版)。為了攝影教學及研究需要,我會不定期的購書,但不知不覺中,陸續購入同一作者如此多的書,著實不可思議,因為我對書頗為挑剔,足見作者的論述,某些方面深獲我心。  Michael Freeman是位集報導攝影、野生攝影及攝影棚攝影的專家,這本《攝影師之眼》顯然是因應數位時代的來臨,將其舊著《IMAGE-Designing effective pictures》升級之作,所以在前四章選用許多精華的圖文內容,才讓我有似曾相似的感覺。但兩書內容相較之下,《攝影師之眼》除了增加有關數位攝影及後製處理的內容,也多了第五章「意圖」及第六章「過程」,而這也是我特別感興趣的部份。  本書內容涉及攝影構圖、視覺心理學、美學原理、設計基礎等領域,這些都是攝影創作及解讀影像不可或缺的知識。雖然他們有專門的書籍可做深入的研究。但是在一本著作中同時能窺視各領域,實屬不易。尤其書中使用大量的圖像,剖析概念性的原理法則,對初入堂奧者,是很好的參考書籍。  希望讀者看完此書,就像Ansel Adams(安塞·亞當斯)運用想像(visualization)一樣,面對花花世界,拍攝意圖了然於心,運用「攝影師之眼」,預視並掌握影像形成的結果。  ──中華攝影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鄭國裕  悠遊影像美感的底蘊  縱使是殘破難堪的景況,才華洋溢的攝影家也能為它留下姣美的樣貌。但若問:攝影者究竟是如何觀察、如何取景、如何預知在按下快門的那瞬間可以傳遞心中所想望的美感?……則恐怕甚少有攝影師能夠具體道出美感的形塑策略及其背後學理的玄奧。此所以知識經濟常指摘「內隱知識(Tacit / Implicit Knowledge)外顯化(Explicit)」的挑戰與難度。  本書作者弗里曼兼具傳達美感的實務能力(如:動態模糊技術),與探究美感原理(如:黃金分割、完形法則)的詮釋能力,顯係少見可以「外顯」個人「內隱知識/經驗」的攝影家。他不僅引導我們體會攝影師的洞察邏輯,與圖像視覺的美學理論相互印證,也帶領我們悠遊於美感的際遇中,一窺好照片之所以誘人的底蘊。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樂活與精質生活的觀念勃興,出版界也隨之接連推出「設計專門技巧、優質作品導覽」書刊。相較於此類著重在平面編排或設計的圖書,本書罕見地提供了影像讀寫的設計知識。乍看之下,本書是以探索攝影構圖為主軸,但其實作者還將平面設計原理,身體力行地透過鏡頭、文字和創意來實踐。  如果「美的意象」是格律的化身,則本書介紹了攝影設計的基本格律;如果「美的意象」是大自然的模仿,那麼本書正就暗示了弗里曼的創作心路歷程,讓讀者知悉他如何降服大自然,轉化為獨到的美感傳達。願讀者能從此書的論述與經驗遊歷中,吸取到精進影像素養(Image Literacy)的養分。  ──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副教授 胡詔凱  【專業編輯推薦】  邱元鴻 (尖端出版 第一事業部 總編輯)  代表作《數位單眼相機講座--30天精通攝影技巧》、《構圖決定一切II:完美的構圖技巧講座》  要精進攝影技巧,看本書就對了。攝影作品好壞除了平衡的構圖外,如何將所要表達的意境,傳達給觀賞者,個人認為比構圖更加重要。之所以本書會如此吸引我,除了視覺的感動與震撼,作者的獨特見解,相當適合我在攝影時參考。

内容概要

麥可.弗里曼
---
是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
他擔任專業攝影師已達三十多年,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到影像特效。多年來,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也為Time-Life系列叢書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拍攝很多作品。
此外,他還出版了許多攝影書籍。除了數十本大開本攝影書,也撰寫了二十多本既專業又暢銷的攝影教學著作,其中代表作是《數位單眼相機攝影手冊》。他有些絕版書已成為行家蒐集珍藏本,市價甚至上衝三百美元。
他應出版社要求,撰寫了這些書之後,這本《攝影師之眼》,則是他第一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他將數十年來的攝影心得和技巧都濃縮在這本書裡,也將過去所有教學用書中,深感不足的部分一一寫了進去。因此堪稱弗里曼集大成之著作。

书籍目录

1. 景框:探索景框的動線、裁切、接合、擴大、水平線等要素。2. 設計基本原理:對比、圖案、結構、平衡感和視覺重量等。3. 繪畫和攝影要素: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曲線、運動、焦點、曝光等。4. 光影和色彩的構圖:關於光線、色彩、色調的解說,包括黑白攝影。5. 意圖:帶領攝影者停下來思考拍攝的內在動機和意圖,你的目的是要取悅大眾,還是要與眾不同、出人意表?6. 過程:是直覺,還是精心的構思?直覺又有什麼基礎?攝影呈現怎樣的藝術語法,又為何比繪畫更難分析?

编辑推荐

  本書特色  容易閱讀,知識密度又高:提供攝影、美學的知識基礎,拿來休閒閱讀可以進一步認識攝影世界,要作為教學教材也綽綽有餘。  提供技術性的指引,也啟發對意義的探索:本書有實用的攝影指導。不僅僅分析美學要素和攝影原理(比例、構圖、色彩)、提供可行的取材選項和範例(如何裁切、怎麼取景、怎麼預測景象的變化等),也告訴觀影者如何去找出照片背後的想法,以及讓攝影者思索自己拍攝的意圖。它不僅傳授成為攝影玩家所需的技巧,也傳授成為一位攝影師所需的心靈鍛鍊。

作者简介

在攝影時,你用的是另一雙眼睛。
---
拍照時,透過取景器看到的世界,與肉眼所見會有些微妙且影響重大的差異;而攝影師在創作時,或基於自身經驗,或基於創作意圖,或基於構圖原理,也是用另一雙眼睛,觀看眼前的世界。
本書透過攝影師的眼睛,讓你知道如何拍出意涵豐富、出色、具有意圖的畫面,也知道怎麼運用攝影師的眼睛,去解讀攝影作品。
>
一幅畫面應該怎麼構圖?
本書從基本的構圖元素和攝影技巧開始,解釋照片的大小和比例對畫面的影響、設計基本要素的應用(例如圖形結構、線條圖案的配置、斜線曲線暗示的張力、明暗對比,到如何平衡視覺重量等),及色彩色調和構圖的關係。
>
這樣構圖才漂亮!但是為什麼?
作者提出美學的運作原理,包括人眼閱讀畫面的習慣、視覺心理學,如此,若資深攝影師或玩家已經玩膩了基本攝影和修圖技巧,也可以在掌握美學原理之後,變化出更豐富的風格和表現手法。
>
臨場攝影的決定性瞬間
攝影師面對的,經常不是靜態、可以所心所欲擺置的場景。作者以實例講解,在街頭拍攝時,如何觀察、歸納、預測景物的變化,以捕捉到決定性的瞬間、高潮的一刻。
>
照片只有一張,卻能呈現不同效果
照片完成之後,攝影師還可以藉由Photoshop等圖片處理軟體,把同一張照片詮釋出不同味道。透過裁切,畫面能呈現不同的感覺和意圖;明暗、對比、色彩的調校,也會影響畫面的效果和表達的意涵。
>
認識攝影大師
作者同時介紹許多攝影大師或藝術家出場(例如布列松、安瑟.亞當斯、羅伯.法蘭克等),帶我們進入大師的世界,一窺他們拍攝時的想法及心理狀態。
-
--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攝影構圖、影像設計的工具書,也是帶你進入攝影創作、攝影藝術的進階攝影書。
本書章節:
1. 景框:探索景框的動線、裁切、接合、擴大、水平線等要素。
2. 設計基本原理:對比、圖案、結構、平衡感和視覺重量等。
3. 繪畫和攝影要素: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曲線、運動、焦點、曝光等。
4. 光影和色彩的構圖:關於光線、色彩、色調的解說,包括黑白攝影。
5. 意圖:帶領攝影者停下來思考拍攝的內在動機和意圖,你的目的是要取悅大眾,還是要與眾不同、出人意表?
6. 過程:是直覺,還是精心的構思?直覺又有什麼基礎?攝影呈現怎樣的藝術語法,又為何比繪畫更難分析?
本書翻譯成多國語言,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的Amazon上都名列前茅。它不僅是藝術攝影的教學書籍,也跨足電腦網路的數位攝影。
---
本書特色
容易閱讀,知識密度又高:提供攝影、美學的知識基礎,拿來休閒閱讀可以進一步認識攝影世界,要作為教學教材也綽綽有餘。
提供技術性的指引,也啟發對意義的探索:本書有實用的攝影指導。不僅僅分析美學要素和攝影原理(比例、構圖、色彩)、提供可行的取材選項和範例(如何裁切、怎麼取景、怎麼預測景象的變化等),也告訴觀影者如何去找出照片背後的想法,以及讓攝影者思索自己拍攝的意圖。它不僅傳授成為攝影玩家所需的技巧,也傳授成為一位攝影師所需的心靈鍛鍊。
提供客觀的美學運作原理,也開放主觀選擇的可能性:例如他說明清晰對焦的重要,但也提出清晰對焦的偏執是一種迷思。他說明亮度和色調對視覺的影響,而對同一張照片則可以運用亮度和色調的調整來呈現不同的主觀感受。


 攝影師之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很好的入門指導,不一定要用單反才做到的效果...書里教的是技巧,感覺應用很廣...作者講得比較有條理,例子也豐富...唯一就是中文版有小部分翻譯得不太好,覺得有點confused....
  •     我觉得这是在大陆能买到最好的关于构图方面的摄影书籍。(当然不包括专业教科书,这类我看得比较少)对初学者来说构图大多都是知其然,诸如知道黄金分割法是怎么用。当然这本书其实并不仅仅是讲解“构图”。这本书的优点就是把所以然也告诉你。从最初的“视框”(大概就是大陆所说的画幅)开始谈起。来慢慢引申到黄金比例。(说实话就算是摄影基础教科书也很少会去大篇幅谈画幅的事。顶多介绍下各自特性了事。)而且作者很注重从观者的角度来出发,即观者是如何看图片,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除了从摄影文化方面去思考,从设计学,心理学的角度都有详细的分析。也经常有各种引用性的句子。这是一般摄影书籍上很少见的。在书后面也是满满一大堆参考书目,看的出人家是在当学术文来写的~国内除了教科书估计也没人有那么好心机去给你翻资料了。书的内容并不深奥,也很好读。花点时间慢慢消化,我看的是台湾版,有些单词的翻译可能不能一下子那么好理解,不知道大陆版怎么样。(看了一下国内的版本发现印刷质量相差很大,色彩什么的都不一样了)书中前半部分着重介绍各种视觉元素在构图中的应用,而后半部分,则变得更加开放性,各种小标题如“简单或复杂、明确或暧昧、风格与流行”等都是让人引发思考的文字,并没有交待出一个哪种更好的结果。就如很多书籍以及人都提倡的简化(也可以说是抽象),在书中并没否定其对立面“复杂”有什么问题,反而是用文字和图片说明复杂也有复杂的优势。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就是,很多人都爱挂在嘴边的那句“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其实并没有那些人说起来那么义正言辞。很多所谓打破规则的图片其实只是换了一种把元素编排起来的方式罢了,归根到底它还是符合一定的秩序。书中对这种逻辑也有所提及:“换句话说,它们只是偶一为之,才能发挥效用。故意不理会构图和设计的原理,只能在概念上站得住脚,因为那实际上是说【这不是一张正常的照片。】而这其实是近年来抓拍美学的发展方向:一种对自我的质问”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也不是科班出身,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去思考从而启发自身,而不是傻乎乎拿着相机去外拍。国内大部分人,要么是器材党,要么是文艺小清新(也就是其他论坛口中的傻B 文青),这类人的图片的共同点都是过分的后期。器材党的后期就好像吃白饭加了味精一样。而小清新们的后期就是觉得白饭要发霉才好吃。总而言之,过分依赖后期过度的PS来弥补那前期的空洞无物。那不叫摄影,那只是意淫。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很有启发性的书。
      
      构图,始终的个重要而麻烦的问题,虽然各人有各人见解,不过也有通用美学标准,看看人家正点的做法,总是有些好处的。更好的是,作者对每幅图片的构图分析,才是学习之精华,懂的为什么,当然重要。
  •     h7a tgm no7f h7 o6g nomg 97 ym 87f ia rogfb 9ma tm y7a roa ro7 ta ro6fb 97 ha6g nom 97 ro6g ka6g rma o6g rma 9a 96g ro6g ka6f t7 87f y7a d7 ym 87 4m 87f ea6g fa k6a 5om o6g ro6g ka6f tgm noatgfb tgm kafbtaeafj7f pa6fb 96fb f6f 97 d7
  •     我不排斥技术,摄影当然需要有最基本的技术积淀。
    我所说的不仅仅,不知道楼上看懂了么,就我的实践经验和所观所知来讲,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这么想,对于一张好照片来说,技术和内心都很重要,不知你觉得二者谁更重要呢?
    你所讽唯心,恰不过是另一种唯心罢了。
  •       在色影无忌网站有部分章节试读(获得人民邮电出版社授权):http://vision.xitek.com/Classroom/200910/21-29313.html,可在购买前参考。
      中文版的一些交流与勘误: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677903
      
  •     ╮(╯▽╰)╭ 只能对你表示遗憾
  •     我们讨论的是谁更重要的问题,不是说没谁不行。
  •     摄影师不是依靠短暂闪现的灵感,学习和掌握技巧,在实际中去应用、洗炼出自己的视角和灵感,才能在机遇到来的一瞬间,释放出自己的光芒。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摄影也一样。
  •     長篇大論...
  •     我觉得不是说二者谁重要的问题,而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问题。甚至可以武断地说,技术纯熟,可以出好照片;有内心而无技术,出好照片是概率事件。延伸出去说,就跟我不赞同中土禅宗的“顿悟”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样的,佛果必须是修行证来的。
    另外我没有讽刺唯心,是一种无奈。楼主不要做仙人掌嘛。
    突然想到,楼主应该是已经具备技术,所以更看重内心。而我则是空有热情,缺乏天赋,需要技术来表现我所想表现的,所以这本书之于楼主,应该更适合我。
    书中亦不乏看出作者对摄影的执着和严谨,一个场景,不同的构图进行拍摄,才能选出最能表现自己想表达的世界。其实这跟创作方式也有关系,应该有楼主所说的那种大师,“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心灵触动的那一瞬间按下手中的快门。”但我所认识的专业摄影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对同一场景进行多种构图、曝光尝试,是对自己要的“美”没有把握?还是相信多按一次快门都有可能带来更接近自己想要的“美”?
    嗯,罗嗦了半天,我觉得还是创作方式不一样吧,但往往创作方式不一样的人会认为对方的创作态度有问题。因为构图和用光是摄影最基本的两只脚,楼主若介意且认同自己的构图有不足,确实可以通过学习本书的“琐碎”之处得到进步,但如果楼主依旧保持这种忘记“琐碎”,只得感悟,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如果楼主拥有出众的美感,相信通过不断的拍摄实践,批评您构图的人会越来越少。
  •     呵呵,明白,观点立场不同无所谓,大家多交流就会有所裨益的。
  •     虚和实不矛盾。
  •     细腻别致
  •     我觉得这本书你白看了.......
  •     没想到有一天也会读上台湾原版的书。还是关于摄影的。有意思。
  •     满分推荐,进阶必读
  •     好,沉淀,靠什么沉淀呢?本来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挺详细地分析然后提供这个答案的线索,结果就这么被你用一个所谓的爱,灵光一现这些虚无缥缈的词汇给'概括'了......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哪怕是经验老到的摄影师,拍照依然是需要设计的.好图片并不是靠直觉就可以信手拈来
  •     构图理论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努力拍出好照片比说什么都强。
  •     缺乏技术。。再好的内心都表现不出来。。就像写文章一样。。你连字都不会写,表达什么内在情感?
  •     摄影需要积淀,灵光一现和积淀是两码事。我所说的是你在积淀之后才可能产生的爱,不是你所想的那么简单。
  •     不太喜欢.... 技术流的东西太多了有些事情拆穿了就不有趣了...
  •     我看了这本书,纯粹去学习技巧的。更赞同Jimmy的话。天才是有的,只是很少很少。很多条条框框的技巧一开始觉得琐碎,有违“自由地表现自我所感受到的”这一理念,但熟能生巧,一旦驾驭了技巧,才能领会另一种自由表达的境界。楼主的理念在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有一点点“棒杀”技术的味道:比如第四个句号若去掉“我承认”和“一定”就会好很多。另外我不大同意楼主第二个句号后的两个逗号。摄影师的构图绝对是经过设计的,只不过这种设计已经成为自然的习惯,也不需要事先花费大量的功夫,均在一瞬间。也存在没有技巧但有爱的人拍出惊世之作,但这就跟天才的比例是一样的。佳作都是经过设计的,甚至是数张连拍中挑选出来的。绝作却是需要时机的,然如何在稍纵即逝的时机中表现摄影者对世界的理解,如何用图去感染受众,这就需要技巧的沉淀。
    唯心很美很文艺,可这个世界却不唯心所转。
    赘言了。
  •     艺术的规则有时候要勇于打破,不然怎么创新。
    摄影刚开始要建立在大量拍摄,大量思考和大量的看片之上。
    从量变逐渐达到质变
  •     嗯,靠积淀。
  •       因为总有人批评我的构图,所以我就虔诚地买下了这本书。看完之后也基本把书中的那些琐碎全部忘记了,只是感触到了一些东西。一个摄影师的构图,绝不是事先花费着大量的功夫设计的,而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心灵触动的那一瞬间按下手中的快门。我承认摄影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摄影绝不是仅仅只是技巧。
  •     嘛,既然还是爱说这种调调的话,这本书的确是白看了,李少白那本书更适合你.
  •     我好像没说这本书不好吧?麻烦您看清楚我的观点再说好么?
  •     深入浅出,每个层次的摄影爱好者都能学习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方法。
  •     无
  •     学摄影不必从买单反做起。从拍几张照片,然后看一本好书开始就好。 :)
  •     摄影本身就有其机械性的一面,这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
    你还是说的那么虚,国内的书籍也喜欢谈虚的。(例如那本李少白的)
      而这就是这本书的优点,没有什么虚的东西,实实在在地谈构图。所以才说这本书白看了,之前一到五章大半本书的内容,正是为了所谓的"沉淀"而写出来。写得相当详细且有学术风格,你却没去重视。摄影时各种各样需要考虑的元素,都是要花时间去思考和探索的(尤其是在陌生或者元素混乱的场景中)。这就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被很多人忽略,只有摄影师自己一个人知道。
      最后在书里第六章里就在从许多角度去谈这个"摄影过程"--------"若景象本身不够强,摄影家就要从我所谓的[常备图库]中找出适用的拍摄方法.这就像是脑中的影像库,里面装着摄影家知道行得通而且喜爱的处理手法."
    常备图库怎么来?就是在一到五章的内容训练中得来的。这就又回到上面说的了,在所谓‘沉淀’的时候难道不就正是在实践这些技巧么。而所谓‘技巧’不就是构图中的需要各种元素么
    也不要瞧不起工匠这词,我们身边90%的图像都由这些“工匠”制造的,是他们主导了我们的视觉经验。
  •     快速翻阅的一本书,就站在书店静静的站着看完。确实从很多角度告诉我们摄影其实很走心啊。哈哈。
  •     “一个摄影师的构图,绝不是事先花费着大量的功夫设计的”,就是实现经过大量功夫设计的,只不过你看到的大师将技术和灵感融为一体了,而且能够很快的表达出他对看到的事物的理解,孰能生巧不是么?但在外人看来,只不过认为他随手一按,而对于你说的技术谁更重要,我认为不管是技术还是那一瞬间的灵感,没有谁比谁更重要一说,两者缺一不可,而这本书本身就是专门讨论构图的,不能说他没讨论灵感所以不好,只不过着重在这方面而已
  •     在台北逛诚品时买的,这套有三本,嫌沉就背了第一本回来,现在有点小后悔。对我来说是不错的摄影启蒙书。
  •     非常国家地理 不过还是服的
  •     “我承认摄影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是摄影绝不是仅仅只是技巧。”
    这句话不明显?
  •       我觉得这是在大陆能买到最好的关于构图方面的摄影书籍。(当然不包括专业教科书,这类我看得比较少)
      
      对初学者来说构图大多都是知其然,诸如知道黄金分割法是怎么用。当然这本书其实并不仅仅是讲解“构图”。
      这本书的优点就是把所以然也告诉你。
      从最初的“视框”(大概就是大陆所说的画幅)开始谈起。来慢慢引申到黄金比例。(说实话就算是摄影基础教科书也很少会去大篇幅谈画幅的事。顶多介绍下各自特性了事。)
      而且作者很注重从观者的角度来出发,即观者是如何看图片,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除了从摄影文化方面去思考,从设计学,心理学的角度都有详细的分析。也经常有各种引用性的句子。这是一般摄影书籍上很少见的。在书后面也是满满一大堆参考书目,看的出人家是在当学术文来写的~国内除了教科书估计也没人有那么好心机去给你翻资料了。
      书的内容并不深奥,也很好读。花点时间慢慢消化,我看的是台湾版,有些单词的翻译可能不能一下子那么好理解,不知道大陆版怎么样。(看了一下国内的版本发现印刷质量相差很大,色彩什么的都不一样了)书中前半部分着重介绍各种视觉元素在构图中的应用,而后半部分,则变得更加开放性,各种小标题如“简单或复杂、明确或暧昧、风格与流行”等都是让人引发思考的文字,并没有交待出一个哪种更好的结果。就如很多书籍以及人都提倡的简化(也可以说是抽象),在书中并没否定其对立面“复杂”有什么问题,反而是用文字和图片说明复杂也有复杂的优势。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就是,很多人都爱挂在嘴边的那句“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其实并没有那些人说起来那么义正言辞。很多所谓打破规则的图片其实只是换了一种把元素编排起来的方式罢了,归根到底它还是符合一定的秩序。书中对这种逻辑也有所提及:“换句话说,它们只是偶一为之,才能发挥效用。故意不理会构图和设计的原理,只能在概念上站得住脚,因为那实际上是说【这不是一张正常的照片。】而这其实是近年来抓拍美学的发展方向:一种对自我的质问”
      
      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也不是科班出身,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去思考从而启发自身,而不是傻乎乎拿着相机去外拍。国内大部分人,要么是器材党,要么是文艺小清新(也就是其他论坛口中的傻B 文青),这类人的图片的共同点都是过分的后期。器材党的后期就好像吃白饭加了味精一样。而小清新们的后期就是觉得白饭要发霉才好吃。总而言之,过分依赖后期过度的PS来弥补那前期的空洞无物。那不叫摄影,那只是意淫。
  •     我都看了,二者都有才能搞好摄影,不要随意不屑。
  •     我觉得楼主似乎比 这位看得更透一点。 这位J先生也是好意,呵呵。
  •     归根结底你这样还是依赖直觉来行事,或者说是不去审视自己拍摄的过程。这在书的后面有提及过的。书中作者好多次以自己的拍摄的几个实例很好地解释摄影不仅仅是那么灵光一现就搞定的事。
  •     我觉得如果LS看过这本书的话就会对你说的第一句话有很大的质疑
  •       很好的入門指導,不一定要用單反才做到的效果...書里教的是技巧,感覺應用很廣...作者講得比較有條理,例子也豐富...唯一就是中文版有小部分翻譯得不太好,覺得有點confused....
  •     当历史可以观看。
  •     so so, technical is not what I need, scene is
  •     靠着后期过度的PS来弥补那前期的模特的空洞无物。那不叫摄影,那只是意淫。
    很精辟啊~
  •     设计不是一个机械的事情,积淀和爱也不是信手可来。柯锡杰说过:“苏东坡如果在这个世界一定是个伟大的摄影师”,道理是一样的。诗词行文是有技巧,但若单单至于技巧,也就是个工匠罢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