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书评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33941624
作者:(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页数:222页

弗洛伊德留给我们精神财富

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什么感觉,看李银河大家的导读写的真是好啊,才疏学浅她居然是王小波的妻子,有时间一定要看看他们的著作,哪三论呢?今天来看,他的许多观点仍旧可以来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他让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每个人都有点性变态,或许每个人看了都要大骂,谁会和精神病人有相似的地方,可是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其实每个人相较于精神病人都只有量的差距,而不是质的差距,,雌雄同体这个观点你会发现也很有道理,男人和女人都是人,当然他的力比多原欲确实有点太肯定了,性欲倒错不是天生,也不是后天,很大部分人的原欲发展受阻,后来不得已功能固着于某一发展期,每个人都曾是性欲倒错者啊,他认为人类几千年来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性压抑,性压抑越强,人们的成就越高,也越容易诱发精神病,幼儿的原欲发展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好用了啊,口腔,肛门,生殖器,对到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发现真是照,只能膜拜了,身体许多部位都可以成为快感区,性的方式也一直在变化,个人觉得最好的就是他的爱情心理学,原欲和肉欲不能和谐,所以有的男人偏爱地位低的女人,对他的妻子则提不起兴趣,这里要多看几遍了,还有他对禁欲主义的批判,对处女性行为与男人手淫,好经典,摘抄一下:手淫还会从多方面惯坏一个人的性格。首先,如果一个人不用经过努力和付出,就能轻而易举地达成性目标,那么根据性行为处世原则,这对于其性格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在伴随着手淫出现的性幻想中,一个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性对象抬高到一定的高度,而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类似的性对象却并非易事。好书!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一本育儿册子

前几天看完了出版了90年的《性史1926》,现在来看出版了111年的《性学三论》。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好奇翻过,但是看了开头就坚持不下去了,感觉像读枯燥无味的论文。。现在再来翻,还是觉得是在啃骨头。不想再次中途放弃,于是咬着牙就啃完了。说实话,我真的将这本书当育儿册子来看。。弗洛伊德从性变态、性冲动、性成熟这三个部分来分析,探讨婴儿、幼儿、青少年以至成年人的性与精神的关系,还谈到了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虽然很多观点已经落后,例如将同性恋看成是精神病,但还是有点收获的,知道了不要打小孩的屁股、不要溺爱小孩、不要当着小孩的面吵架、要教育小孩的性知识、小孩要多运动。。。感觉这些皮毛收获和名著不太对称,亵渎了鼎鼎大名的书籍了,罪过罪过。书摘及思考:1、关于打小孩屁股书摘:自卢梭的《忏悔录》问世之后,我们明白了教育者以打屁股的方法对孩童施行惩戒,会对其臀部皮肤造成疼痛刺激,这恰恰可能就是暴力冲动的被动形式(受虐狂)的快感来源。为此,有教育家不无道理地提出,不应对孩子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尤其是打屁股这种行为更应被禁止。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原欲在文明的教导之下走向歧途。思考:对于藤条打骂,还真有小孩以此为乐的, 他还觉得很好玩,于是藤条便起不到警示的作用了。这还是小问题,如果打出了一个受虐狂,那真是后悔莫及。2、 关于溺爱书摘:当然,如果双亲对于孩子过于疼爱,甚至达到了娇生惯养的地步,那当然不是什么好事。那会使得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缺爱,或是不能从较弱的爱恋中获得满足。一个孩子不断地要求从父母那里获得疼爱,这大概就是神经质最明显的征兆;而另一方面,也恰恰是那些患有精神病的父母,才会对孩子表现出无节制的爱怜,用自己的爱抚亲手将孩子送上了患精神病的道路。思考:这种溺爱不知道能不能称为精神病,不过我知道通常一个强权父/母容易成就一个懦弱的孩子,一方面,父母通过对孩子的关心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另一方面孩子乐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的能力,长大之后很难适应社会,也比较倾向于找一个比自己强势的伴侣继续充当父母的角色。3、关于择偶标准书摘:许多年轻男子往往会与成熟的妇人开始第一段恋情,许多女孩则会对较其年长、有着某种威严的男人一见钟情,因为从这些人身上可以找到他们父母的影子,这都可谓是乱伦倾向的后遗症。可以说,一个人的对象选择,都是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男人,他们寻找对象, 就是在寻找记忆中母亲的样子。可以说,自童年开始,这种样子就已经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对此相对应的是,如果这些男人的母亲还活在人世,她们也会对自己的替身感到不满,对媳妇横加挑剔。思考: 弗洛伊德动不动就下个定论,然而这一部分不敢苟同,因为择偶标准还有社会审美因素、自身反抗心理因素等其他因素影响。后面那句倒是说得不差,婆媳关系是几千年来的问题,婆媳之间矛盾多多,男人作为夹心层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讲求艺术。4、关于双亲吵架书摘:同样,恋爱中人的嫉妒心理,往往也能在其童年时期找到原因,或者至少是受到了其幼年经历的强化。如果双亲之间经常起口角,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孩子的性生活就更容易走向紊乱,甚至是使其患上精神病。思考:难怪看美剧的时候,父母吵架总是先让小孩进房间。其实也对,吵架都是一些不怎么美好的画面,小孩很可能不能理解那个陪自己开心玩游戏的爸爸、对自己温柔慈善的妈妈怎么会突然变得凶狠狰狞?小孩会非常恐惧不安,他的表现往往就是大哭一场。大一点的小孩可能还会想自己长大后会不会成为父母那样?还要不要结婚?产生了心理阴影就不好了。5、关于婚前性行为书摘:而婚前严格禁欲对于女性的伤害,则更为显而易见。我们的教育为了打压女子婚前的肉欲,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它不仅禁止婚前性行为,大肆宣扬保全贞操的重要性,还刻意使得正在走向成熟的少女对自己将要承担的角色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禁止一切不能导向婚姻的爱情冲动,竭力防止她们接触到来自外界的诱惑。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即使少女终于被父母允许恋爱,她们在心理上也没能做好准备,往往带着一种不安的状态步入婚姻的殿堂。 思考:111年啊,111年后的2016年,我们社会中还是有禁止女性婚前性行为的思想,主要是80后以前的那些后。对婚前性行为很在意的男性往往只对女生有要求,而自己有N个前女友。对婚前性行为很在意的女性,则对离婚也很在意,因为过于关注贞操,所以即使结婚之后发现配偶不怎么好,她们也缺乏离婚的勇气,怕自己名声不好了,嫁不出去了,这种恐惧也会使她们打压女儿的婚前肉欲。而女孩一旦被"弄脏"了,一生就毁了,她受到的影响可能比犯人受到的还要大,印度尤甚,触目惊心。将一个鲜活的人生赌在一张不存在的处女膜上,实在不怎么明智。说到父母对女儿的禁锢,父母的心理比较复杂,套用网上一句话,就是父母希望你高三之前都不要谈恋爱,要专心读书,考个好大学,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谈,最好尽快找个好人家结婚,还要生个娃。说得好像你想拍拖就拍拖,随便找个人就能结婚一样。本来对异性还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突然就要会生孩子了!想起了几年前一个新闻,说两个博士男女结婚之后以为一起睡在床上就能怀孕。。好吧,算是一个极端的奇葩例子,总的来说,认识两性关系需要引导,需要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是个人想法,建议诸位还是一睹原著风采比较好。

性『书摘』

精神分析研究的结论,通过精神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精神病症本是内心诉求的替代品,其力量源自人们的性冲动。患有歇斯底里症的人,往往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性压抑。他们的羞耻感、厌恶感和道德心极大地阻碍了性冲动的发展,甚至使得他们本能地刻意回避性话题。只有精神分析研究才能发现这一点,并证实歇斯底里症正是由过多的性需求和过强的性阻碍之间的对峙所引起,从而解开了歇斯底里症的谜团。吮吸的动作会耗尽一个幼儿的全部注意力,使其坠入梦乡,或是出现类似性高潮的和谐反应。我们认为,孩子的嘴唇就像一个快感区,温润的乳汁从此流过,引发了孩子的快感。最初的时候,快感区的满足和食欲的满足是同步产生的。人类的性行为最初是与维系生存的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后才从中独立出来。如果你曾经将一个喝饱了奶的孩子从母亲的胸前抱开,他红扑扑的脸蛋和睡梦中满足的微笑,一定会让你联想到成年人获得性满足时的表情。那些在艺术方面富有天赋的人,往往是高效性变态和精神病的结合物。

关于里面与现在不符的部分

书中同性恋也算做性变态,是建立在“只有合法的生育才能被允许成为性目标”的基础上的。“合法的生育”,大概就是指合法成婚,合法生子的意思。在这本书认为,任何影响到此目标的达成的性行为都应被称为性变态。几乎所有人都算进去了好吗。所以,岂止同性恋性变态,萝莉控也性变态的。(`・∀・´)对于女性,弗洛伊德认为女性精神层面没有男性开放、稳定,一方面来自生理,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强加给女性在性方面的种种限制。精神上的压迫导致的。结合同性恋的情况,弗洛伊德呼吁改革。总之,就这两点来讲,我觉得他老人家已经有超越时代的智慧了,毕竟人家19世纪中期出生的,那时候的学者之间交流主要还写信呢。别的分析也相当有趣,这本书只是说明一种理论,同意不同意就是大家随意了。

表侄子原来是宗亲

偏爱现代文学,主要是因为现代文学里有一股偏执劲儿。这种偏执以前在古典文学里找不见的。古典文学是平和中正,要么是古希腊的明亮康健,要么是东方的暧昧不清,总之,强烈的爱是没有的,强烈的恨也没有,强烈的变态扭曲,强烈的美好纯粹,都没有。我以为,这不过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人们在轰隆轰隆的声响里,没工夫说什么”子曰“。然后慢慢地看本雅明,看《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游吟诗人》,接触到黑格尔或者康德,慢慢就追到了他:弗洛依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之源。近期有朋友正在准备心理学的考试,千千万万遍跟我抱怨:怎么的大家都分不清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呢?!我也是分不清的,不过看了这一本,就分的很清楚了。这书的序是李银河,分条缕析,精华之处都被拎了出来。也是我佩服李银河的地方:说话做事,一便是一,二便是二,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说不清的就说自己说不清。不充大拿。错了对了先不说,该是什么是什么。性学三论就是三个关于人类精神的论点,也是三个根基论点,讲人是怎么受到原始性冲动的影响而产生日后一系列行为的。例如,孩童时候就有的性欲表现被忽视或者非正常对待,都会导致成长过程里的精神与心理发生改变。所谓的”正常“与”非正常“其本质也难以界定。弗洛伊德就说,也许疯子的性欲才是正常的。像不像福柯?!没错,不是他像福柯,而是福柯等一干人等像他。由这一支引出来的荣格,勒庞,福柯等等,虽然以后都成大家,也各有自己的理论和分枝,甚至显得老弗的东西旁门,不在点儿上,或者仅占了些皮毛。实在不然,这看起来浮浮泛泛的讨论,追到最后你就知道,那才是本源呐。最后说说好看的地方吧。关于同性恋的那几章。即便最近出柜不出柜被炒的很热,可是要是找理论支持彩虹旗,还是推荐老弗爷。也是李银河写序的原因?没错,你猜对了,里面也解释了性倒错。反正如果对于性感兴趣,而想要认真了解,这本不错。PS.翻译清楚哦。


 性学三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