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绣花针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08654188
作者:李零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李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著有《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丧家狗:我读〈论语〉》、《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中国方术正考》《续考》、《入山与出塞》、《我们的经典》、《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何枝可依》、《鸟儿歌唱》等。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部分 我的天地君亲师
读少年先锋
黄泉路上蝶纷飞 ——怀念我敬爱的傅懋勣先生
赶紧读书 ——读《张政烺文史论集》
第二部分 读万卷书
战争启示录
倒转纲常
两种怀疑——从孔子之死想起的
第三部分 行万里路
说岳镇海渎——中国古代的山川祭祀
说中国山水——以太行八陉为例
上党,我的天堂
第四部分 舒之横四海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笔答《东方早报·上海书评》采访
同一个中国,不同的梦想——我对法国汉学、美国中国学和所谓国学的点滴印象
从燕京学堂想起的
第五部分 卷之不盈怀
说鼎 说马
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
说中国贵族

作者简介

视野丛书(6册)由北岛发起、主编并作总序推荐,张承志、徐冰、李零、韩少功、汪晖、李陀等集体呼应,集合了六位中国当代活跃在文艺领域的至为重要的作家、批评家、艺术家,由他们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思考脉络,精选出足以体现这六位作者数十年来思想精髓的代表作。视野丛书高度浓缩地呈现了当代中国极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宝库。视野丛书文字可读性强,面向普通读者,让他们得以循着文化思想的脉络,追踪当代中国的种种问题,获得思考的乐趣。李零把摆脱学术,自由自在地读书写作,称为“放虎归山”,他的杂文、随笔风格独特,有很多拥趸。
《大刀阔斧绣花针》是李零最新完成的一部精炼而且精彩的自选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研究和思考的各个面向。此外,他对杂文文体的揣摩和实践,所谓“绣花针”功夫,能以这样一组文章比较集中的体现出来,这也是李零杂文不同于通常所见到的学者散文的地方。


 大刀阔斧绣花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大刀阔斧绣花针》书评文/青禾这是李零先生的散文集。时至今日,“老师”的称谓早已取代了“先生”,作为北京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似乎更应称李零一声“老师”,但我认为,唯有用“先生”一词,才最为贴切。所谓先生,必须是才学与品格并重,我们称杨绛、张允和为先生,便是出于敬仰。李零先生,同样是令人景仰的人。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李零先生精通历史,对史料信手拈来,又不似枯燥地重复,而是经过他的理解与加工,如同讲课一般,再向读者一一道来。李零先生的写作,视野开阔,拥有大格局。他写父亲,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吃尽苦头,一笔带过,又写父亲在回老家时带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小说主角以父亲为原型,可他眼中的父亲却喝书中的主人公判若两人,书中的主人公血气方刚、桀骜不驯,父亲却逆来顺受、与世无争,原因也许是坐过太多监狱。这是李零先生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寥寥数语,看似朴素,却将朴素的小人物置身于时代的辽阔背景中,原本对立的宏大与渺小,轻而易举融合在一起,读来舒畅,又让人不禁怆然。李零先生的格局,出于对时代和其中所处的人怀有悲悯。没有悲悯,写不出看似克制、又字字见真情的词句。对人悲悯,对物则是敬畏。李零先生不止一次提到,中国的山水要用脚走出来,那些山川都要一座座去,有一天他要写一本《我们的中国》。他看秦始皇走过的山、做过的梦,他读白居易的山太飘渺,而李白诗里的山,则是看得见的山,是中国的山。山的美,不仅在于漂亮,还在于历史沧桑感。他学历史、学考古,山水在他眼中便穿越时空,打破地理限制,悠悠然呈现在面前。若说懂了,恐怕许多人看不懂,若说不懂,历经千年的山水,分明讲述着那些雨打风吹的故事。只有遇上李零先生,山水才有那么磅礴大气,才有那么柔肠百结。通透,是难能可贵得品质。无论是天地君亲、孔子之道、名山大川,还是一匹马、一个鼎,李零先生都说得透彻,由史学的角度出发,却又不拘泥于历史,于细微之处着墨,不动声色,捕获人心。我想,李零先生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之人,其文真可谓“大刀阔斧绣花针”。
  •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李零老师的这本自选集《大刀阔斧绣花针》,并不算是一部分量很重的作品。书中所收录的16篇杂文,其中《战争启示录》和《倒转纲常》两篇长文,在《花间一壶酒》中也有收录,其余的也多为旧文。但比起门槛较高的学术文章,这本册子似乎更值得推荐给大众——文章并不艰涩。而更重要的是,一本自选集,其实往往是一个作者最希望呈现读者的“面目”。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我的天地君亲师”、“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三部分分别从人、书和“大好河山”的角度,精选了些许旧文,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悟;而在“舒之横四海”中,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探讨了关于“变革与进步”经验与反思。而鉴于这一部分有些“不愉快”,在最后收结的部分“卷之不盈怀”里,作者分享了几篇“轻松小文”,却也辛辣而有趣。其实对于所谓的“文人形象”,人们大多是有自己的定义,他们或许可以参透世情,却到底无力改变,只得酸楚寡欢,郁郁而不得其志。他们的形象也许来自于先知——一不小心还会被当成灾祸的源头,面临不公平的对待。所以在《大刀阔斧绣花针》里,李零的“自我呈现”,其实是同时具有自省、劝诫,再加上些许自我宽慰的。他写人,写自己的父亲,写那个属于自己的“老家”的传奇,一切读来遥远真切,但回到现实却又分明很陌生,好像是作者今日在与父亲对坐,“他究竟在想着什么”却是个最大的谜。一切传奇都将了然而无言,却奈何世事纷扰,人自己总是执迷而不愿彻悟;而写书,写读书之体悟,他更是会将自己所思所感“浅入浅出”——通过这样的触及,其实是给读者留足了空间去发现与探索;至于游历名山大川,则更是“壮怀激烈”——如此明丽而壮阔的大地,人怎能任由自己的余生虚度呢?可这一切的“理想状态”——思念故人,读书且游山玩水,在面临现实时,总会令人有些遗憾且愤慨。和其他文人相比,李零的“批判”,读来其实更有滋味——他不会言辞激烈,也不会“阴阳怪气”。一切坦荡,一切言如其实,使人信服而畅快。可文人之为文人的无力,到底是面临现实时必然暴露,且无从消解的。那么之为文人,文人又何为呢?古人之“内圣”之道,或许可借来,聊作慰凭吧。当下我们的身边,太聒噪也太寂静。聒噪的是多数庸常之徒,在一个可以“无限发声的年代”,恣意地阐释着自己的无趣和卑劣,却掩盖了太多真正有必要被听见的声音——这便是寂静的原因。我们好像听见了一切,却又什么都没有听到。甚至在这样的年代,真诚地去说点什么,分明也是需要勇气的事。
  •     在学术中民间着读《大刀阔斧绣花针》文/方木鱼李零先生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的文笔,是我颇为佩服的。他的杂文,虽无鲁迅的激烈,但读来自有一番味道。有的人,写的文章,像学写作文的,文笔虽优美,字词虽华丽,思想性也不可谓不深刻,但那种工工整整,刻意为之的做工考究的文字背后,读来总有一种隔阂。有的人,写的文章,真的是大白话,平白无奇的大白话,那真是心中无剑,笔下亦无剑啊。不对,是心中无字,笔底亦无字。读来不仅令人哑然。李零的不一样,李零的文字是那种大巧似拙、返璞归真的平淡。平淡之中自有滋味。比如他在自序里写:我是个用笔说话的人,锻炼辞章,改造文体,也是我的追求。大刀阔斧绣花针,两种功夫,一样不能少。李零的视角亦是独特。全书共有五个部分,他把第一部分命名为《我的天地君亲师》,讲他亲眼目睹的历史和人物。他说他选了三篇:他的爸爸、岳父、老师。在第三篇《赶紧读书》中,他写他的老师张政烺。他谦虚地说,他跟随张老师的时间比较晚,学得太少。但是先生送他一句话,他说他终生不忘:我劝你们年轻人,趁着还没出名,赶紧读书,人一出名,就完蛋了。这句话让我想起武无数名人。尤其是季羡林老先生万年力辞三顶大帽。都是学术人,对名利真的是不感兴趣。季羡林如此,张政烺如此,李零亦是如此。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李零说了八个字:零虽不敏,请事斯语。薪火相传,大概就是这个境界了。第二部分“读万卷书”,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真学者对读书的态度,“业余读书”和“读者身份”是他的标签;第三部分“行万里路”是李零先生阅读和行走的文章;第四部分“舒之横四海”出人意料地写了身边的不平之事,“我对政治缺乏兴趣,但对身边的不平之事很难完全置之度外,有时会从校园里的小事扯到很多政治家都头疼的大事,比如‘改革’,比如‘革命’”。这一段话,我读之默然,难道这不该是我;第五部分的名字也颇有趣:卷之不盈怀。这样一本小书,不知不觉中翻完了,余味却是悠长的。我想,这肯定是作者在众多的学术著作和间隙里的拾华之作。那些闪烁着智慧的、学术功底和时间累积的文字,应该是远超这本书的含量的。而这,我愿把他看做是打开李零学术之门的一把钥匙。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沾陈轩的光,获赠!
  •     看了这本才确认,李零的书还是可以看的。地理类的文章很合口味。
  •     先生送我一句话,让我终身不忘。他说,我劝你们年轻人,趁着还没出名,赶紧读书,人一出名,就完蛋了。 中国文人,理想女人是妓女,不是妻妾。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名妓是名士的名犬。 惯,就是动物园式的教育,宠物式的教育。父母宠孩子,惯孩子,麻烦是一辈子。 女人和小人是君子的两类宠物。 古人说,得意忘形,是说忘掉自己的存在。
  •     锻炼辞章,改造文体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李零是知识分子的后代,家庭给他以圈子的影响,到处能够结交文人学者作朋友,爱妻也是如此认识的。可以说,知识分子就是有着自发结交成圈的动力,哪怕你生在边境乡村,通过国家的学校教育,当然这已经是集体意志的产物,你也会被运送到话语圈里来。
  •     有几篇很喜欢。李零老师写这类文章的主要问题是太放得开,有时就收不住了。
  •     好看
  •     “从燕京学堂想起的“真是一气呵成、乐不可支。当时在那场小会上,陀爷慨然,黄老师出口成章,又像德云社里刚脱下长袍马褂就坐下喝茶润喉开讲,只有李老师文静,轻声慢语,文章反而最泼辣。
  •     闲扯……
  •     李零向来是深入浅出,用大白话讲大道理。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辨乎兴亡,察于古今。洞出天地,食亦烟火。
  •     读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印象更深了时常需要翻翻
  •     很像汪曾祺文集炒冷饭的路子,发过的书里捏些东西出来,拼贴一处算“新书”,又能再赚一圈的钱。。。。
  •     不愧叫“视野丛书”,果真开拓视野
  •     文风口语化,像一特能侃的人在你面前啪啪啪地讲个不停。“行万里路”部分,不懂地理,看得云里雾里(┬_┬)燕京学堂那篇,读着痛快。
  •     文化漫谈最上,地理游记次之,访谈政论再次。P.S.自此弗敢直视金克木…
  •     鸣谢:婆罗星
  •     看李零引经据典,好些是跟不上的,看着玩儿,写北大的那一篇很有力道,没有留余地。
  •     3.5星。
  •     还是喜欢这种学术考究范
  •     三星半。因为有两篇别的集子中出现过的文章,所以三星。有几篇挺好玩。
  •     这套《视野丛书》也就李零的好,张承志不错,其他可以统统just we了。。。
  •     李老师的散文随笔,有见识有文化
  •     中信的书感觉没好的
  •     全书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天地君亲师”,追忆的是他的父亲、岳父和师傅或激荡或平凡的一生;第二部分“读万卷书”,记的是几篇关于战争、伦理和孔子的读书随笔行,见解独到;第三部分“行万里路”,围绕着中国山岳海镇探讨了太行八径和他的故乡上党;第四部分“舒之横四海”是对过往作品的答疑和讨论;最后一部分“卷之不盈怀”最为有趣,说鼎说马说名士,说中国的贵族。可谓嬉笑怒骂皆是文章,所言的话题有大有小,有开有阖,正是“大刀阔斧绣花针”。
  •     讲真,李零是我男神,但是这本书里有几篇已经收在《放虎归山》和《花间一壶酒》里了,虽然有几篇写得也不错。
  •     虽说都是随笔,有些文可能收录在其他书里头。但是这本,我觉得更能一窥李零的人生观,潇洒不羁呀。
  •     更喜欢“我的天地君亲师”部分,后面收的文化部分相关文章,比起李老师之前基本专著,还是弱了些。
  •     读过李零很多书,这本大致读完,没有学到新东西。
  •     还是那个熟悉的风格,小短句紧锣密鼓,时时有犀利之语,奇怪的是,看多了也不腻,但也不给劲,微软。
  •     补记
  •     虽然是个散乱的文集,但就冲第四部分的两篇分别谈海外汉学和燕京学堂的文章,我毫不吝啬5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