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巴别塔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301226025
作者:常江,袁卿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关于巴别塔在东非国家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接壤的广袤地区,生活着著名的马赛人(Maasai)。马赛人是半游牧民族,并因其独特的传统、服饰和生活方式而为非洲大陆之外的世界熟知。他们原本生活在图尔卡纳湖(Lake Turkana)北岸的尼罗河谷地,从15世纪开始陆续南迁至东非大裂谷。由于马赛人骁勇善战,因此所到之处原有的土著居民往往为其强行驱逐。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接壤处的广袤草原,在肯尼亚一侧被称为“马赛马拉”(Maasai Mara),在坦桑尼亚一侧则被称为“塞伦盖蒂”(Serengeti)。这一区域,如今是全球最为著名的野生动物栖居地,约有70余种大型哺乳动物和500余种独特的鸟类。每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导演、动物摄影师和游客都会聚集于此,观赏极为壮观的动物大迁徙——约有75万匹斑马和120万匹角马从塞伦盖蒂奔跑至水草更为丰美的马赛马拉。如其他或自愿或被迫从传统跨入现代的游牧民族一样,不少马赛人脱离了传统的部族生活,加入了收入更为丰厚的旅游业。对他们来说,这个过程既愉悦,又多少有些无奈。我们于2012年8月初赴马赛马拉拍摄动物大迁徙,聘请了一位自称安东尼(Anthony)的马赛人向导。他没有告诉我们他的本名。“说了你们也记不住。”他淡淡地说。安东尼生于马赛马拉,按照民族传统成长,并未接受过肯尼亚现代教育系统的哺育。可如今,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以及不太熟练的法语、德语,甚至几句中文。大约十年前,刚刚度过成人礼的他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一个来自德国的名叫莫妮卡 • 布朗(Monika Braun)的中年女人。如不少厌倦欧洲都会生活的浪漫主义者一样,她爱上了马赛马拉,决定在这里开一家专为旅游者提供膳宿的旅馆,而安东尼最终成了她的合作者。他们的旅馆开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最中央的区域,除莫妮卡之外,雇员全为马赛人。除了儿时依传统刺留的巨大耳洞外,我们已经很难从安东尼身上看到马赛人的痕迹。带我们外出追逐动物的时候,他会穿上马赛人独具特色的猩红色披肩(马赛人称其为shúkà),但下身通常是肥大的沙滩短裤和时髦的凉拖。多配偶制(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以及割礼等诸多为现代文明所批判的传统文化习俗,依然在绝大多数马赛人部落里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割礼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安东尼对我们说,“整个过程不用任何麻药,非常痛,但接受割礼的男孩必须始终保持沉默,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男性气概而令部落蒙羞。”而割礼完成后,男孩往往要静养3—4个月的时间,不少人因伤口感染而丧命。“这些与现代世界格格不入的传统习俗,不会对你构成困扰吗?”我们问长期旅居于此的德国女士莫妮卡 • 布朗。她的回答耐人寻味:“30年前我是个嬉皮士,在大街上游行、抗议、绝食,反对苏联,反对美国,反对一切让我看不顺眼的东西。但是,来到马赛马拉,了解了马赛人的文化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这个人其实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事实上,任何人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她指了指旅馆门外无垠的金色草原,反问我们:“在上帝创造的这样伟大的地方,难道你还会对这个世界有任何怨气吗?”莫妮卡的话让我们陷入了沉思,也开始不断对自身的“非洲经历”展开反省:我们以传媒学者和新闻记者的身份,试图忠实地记录下中国与非洲在文化交流中的遭遇和误解,但自始至终,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如莫妮卡这般的心平气和?受访非洲人的迟到和爽约,听同胞们倾诉非洲遭遇时的“同仇敌忾”的快感,包括与马赛人打交道时不可避免地带着探险家的猎奇心态……与我们的采访过程如影随形。巴别塔并不存在于任何客观、透明的空间,而存在于每一个试图了解非洲却又不愿放下种种刻板成见的“闯入者”的心里。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集中走访了非洲国家政府、大型驻非中资机构、援建工程队、旅非华人华侨,以及非洲本地和出于种种原因来到非洲工作的学者和记者同行。和我们一样,当中国和非洲这两大古老的文明刚刚开始接触时,他们都对未来满怀着憧憬。一个是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东方大国,一个是拥有无穷可能性的富饶大陆,中国和非洲的拥抱似乎给我们提供了阐释这个世界的另一个框架。然而,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和淘洗,无论中国人还是非洲人均无可奈何地发现,紧密的经济纽带和牢固的政治关联并未带来文化上的亲近,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一道难以填补的裂痕。仿佛官方越亲密,人民反而越疏远。生于乌干达、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并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主播凯瑟琳 • 毕亚茹昂加(Catherine Byaruhanga)给出了她的答案:“中国与非洲国家打交道,花了很多钱,修建公路、医院和运动场,但普通的非洲人并不在意这些东西是谁修的。他们只在乎一件事:谁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我就喜欢谁。”比起广泛渗透至东非各国日常消费领域的印度人和曾与非洲有过密切历史关联的西方人来说,中国人在非洲的存在是纯粹官方的、高高在上的,甚至是会带来威胁的。对此,供职于乌干达广播公司(UBC)的记者伊曼纽尔 • 穆泰兹布瓦(Emmanuel Mutaizibwa)一语中的:“要建立人民对人民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政府对政府的关系……CCTV在非洲的确有影响力,但只有政府高官爱看,老百姓是看不懂的。”中国援建项目遍布非洲大陆,但很少有普通非洲百姓知道这些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是中国人修的。乌干达的国家体育场被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戏称为“乌干达鸟巢”。体育场位于首都坎帕拉的一座小山丘上,由中国援建,至今仍有一支中国工程队驻扎于此,负责场馆的技术维护。然而,这座体育场却被命名为曼德拉体育场。场馆内外几乎看不到任何带有“中国援助”字样的标识。只在场外一处偏远的角落里,立着一块方碑——那是一块墓碑,上面镌刻着四位中国工人的名字,他们在建设这座体育场时因工程意外而身亡。墓碑隐没在半人高的荒草丛中,几乎难以被注意到。我们随机采访的绝大多数乌干达本地人,对于体育场是由中国援建这件事,并不知情。在某些地方,情况或许更糟糕。由于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差异,中国企业主尤其是矿产业主与本地雇员之间经常就薪资、休假等问题发生冲突,甚至爆发过规模不小的正面冲突,引发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我们即将结束调研离开肯尼亚的时候,当地一位记者朋友还对我们说,美国一位著名的导演正计划来乌干达拍摄一部关于“中国企业主如何苛待非洲本地雇员”的纪录片。花钱是买不到朋友的,这一点,许多局外人都看不清楚、想不明白。交流的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交流者的姿态。将中国与非洲人民之间的文化误解归咎于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差异,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非洲的社会具有高度的包容性,非洲人纵使有难以改变的行为方式,在观念上也相当有亲和力。他们既不像西方人那样在“政治正确”的问题上“顽固不化”,也不似东方人大多心存强烈的乡土意识。如马赛人这般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原本便是四海为家的,他们大多可以坦然面对并尝试理解外来者带来的文化,并努力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成分——这或许源于现代非洲国家的所谓民族主义更多是西方列强殖民带来的伪概念(对此我们会在后文中讨论)——总之民族主义并未成为非洲人拥抱外部世界的障碍。在我们组织的小型研讨会上,供职于世界知名媒体的非洲记者相当坦率地讨论各种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在西方与中国的任何研讨会上都无法听到的。比如,来自路透社的摄影记者爱德华 • 艾奇瓦卢(Edward Echwalu)与他的同事贾斯汀 • 德雷拉奇(Justin Dralaze)就当代非洲国家的政治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前者坚持认为“只要能使国家富强,独裁者也是可以接受的”。在中国和非洲官方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民间的文化交流几乎为零,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我们在非洲游历期间,遇见了不少西方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团体,如澳大利亚一个非政府组织长期支持乌干达国内的孤儿院建设,并不定期派遣人员来乌做志愿者,这些人在普通非洲民众心中建立了活生生的“西方形象”。相比之下,在国内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却往往陷入经费匮乏的境地。马凯雷雷大学(Makerere University)教授穆林杜瓦 • 茹汤加(Murindwa Rutanga)就不无感慨地对我说:“研究非洲的中国学者不少,但真的愿意到非洲来的并不多。”笔者对他说:“并不是他们不想来,而是没有机构资助他们来。我顶多算是一个非洲观察者,而非研究者。”当我对不少非洲本土“精英”提出交流障碍的问题,以及非洲人的种种令中国人难以适应的行为方式时,他们则反问我:“既然是你们自己要来赚钱,为何反而要我们改变?”这个问题让我们哑口无言。“非洲人不是傻子,”罗纳德 • 赛坎迪对我们说,“有索取就要有妥协,这里已经不是任外国人予取予求的地方了。中国人必须学会与非洲人打交道,如果中国人想在这里长久地待下去。”事实上,尽管大多数非洲国家依旧贫穷落后,但非洲人的公民素质在很多领域甚至走在中国人前面,这是很多国人不敢直面的问题。如何让一个单纯、善良、井然有序的群体去信任和喜爱一群惯于随地吐痰、在飞机上的卫生间里抽烟、动辄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的“侵入者”?当然,情况正在悄然变化,虽然并不显著。笔者借中国和乌干达建交60周年的契机,遍访这一东非小国境内的中国人聚居地和文化交流机构,可以较为清晰地感受到旅非中国人正在从以往的挫折中汲取教训,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好地适应这片神秘的大陆。在乌干达西南部,来自中国的重庆国际建筑公司正在班迪布戈(Bundibugyo)山区建设一条长约103公里的公路,以连接该国西部重镇福特波多(Fort Portal)和邻国刚果(金),极大便利了东中部非洲内陆国家之间的贸易。该公司总计雇用了超过1000名本地工人,与来自中国的劳工一起从事建设工作。项目经理告诉笔者:“公司规定要同等对待当地工人和中国工人。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发生任何作业事故和严重的员工摩擦。”但工程开始之初,情况并不乐观。据该公司的乌干达籍人力资源总监乔治 • 卡巴冈比(George Kabagambe)介绍,曾有中国项目经理因当地员工“不够勤劳、不爱加班”而对其大声吵嚷。但经过时间不短的磨合期,现在双方在行为习惯上基本形成了共识,“很多东西其实只是误解……只要互相尊重,就能得到友善的化解”。此外,在官方往来之外,民间交流也渐渐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维多利亚 • 赛奇托利科(Victoria Sekitoleko)女士曾是乌干达政府高官、联合国粮农组织前驻中国代表,有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验。2012年,她返回乌干达,并在坎帕拉设立了“中国—乌干达文化中心”,希望以此作为中国人和乌干达人彼此会面并增进了解的平台,同时积极在乌传播中国文化。2012年,她扩大了中心规模,将之打造成为乌干达最大的中国民间图书收藏基地。中心提供汉语教学服务,迄今已帮助八名乌干达学生成功申请到中国学校的奖学金项目。“乌干达人喜欢中国绿茶和中国餐饮。越来越多的乌干达人选择去中国留学而不是传统的英美国家读书,他们回来后可以马上找到工作。”维多利亚在用绿茶招待笔者后兴奋地说。在《圣经 • 旧约 • 创世记》中,全人类联合起来修建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野心,上帝让人类讲不同的语言,使之无法交流与沟通,从此争议不断、龃龉频频,人类不再是浑然天成的整体,而分裂为无数的种族、人群和部落。经历了漫长的隔绝与分裂后,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终于对嵯峨的巴别塔展开了有力的冲击。世界上的人能否最终越过种种语言、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谅解,最终摧毁象征着误读的巴别塔?中国与非洲,一切才刚刚开始。* 应当事人要求,书中部分受访者的姓名为化名。

内容概要

常江,传播学学者,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事文化研究、媒介批评、影视传播等领域的研究。
袁卿,新闻记者,现为新华通讯社坎帕拉分社首席记者,从事非洲问题及中非关系相关领域的国际报道。

书籍目录

再见巴别塔
误解的开端
复杂的非洲人
中国人在非洲
天朝上国梦
非洲印象
无解的误解?
印度经验
关于巴别塔
寂寞的异乡人
故乡与他乡

跨越大洋的相亲
曲终人散
有故事的老头
不知何处是他乡
从头再来
情定乌干达
因为寂寞
无法回避的选择
一个视频引发的争议
瓜分非洲
独立了吗?
精英的看法
应对选择
作者手记
记者手记
学者手记
后记

编辑推荐

《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编辑推荐:非洲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神秘大陆、淘金圣地?中国之于非洲呢?榜样、援助者?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是怎样的?中国人为何不愿与非洲人结婚生子?中国人和非洲人是如何看待彼此的?为什么有些非洲人认为中国是新殖民者?阅读《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将有助于我们对上述问题的了解。它带给你的启示,将不仅仅关于非洲,还关涉每个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体系内的自我。

作者简介

海报:


 再见巴别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尽管不想这么说,但是我们提起非洲人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的带着戏谑的口气称他们为“黑非洲”,仿佛非洲与热、旱、穷等概念挂钩,殊不知非洲也是一片热土,有着温润舒适的环境。非洲人多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包括中国人修的公路、体育场;而我们的传统观念确是“知恩图报”,可是在你付出又祈求回报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人家并没有义务要感激与回馈你之所想要?这并不是鼓励我们不要伸出“援助之手”,而是要想获得文化交融、民族认同,并不仅仅是“援助”可以达到的。书中有句话“花钱是买不到朋友的”,感触很深。官方总把中国与非洲挂靠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第三世界”的盟友,常听新闻说我们又援助非洲兄弟建了什么厂、盖了什么楼,殊不知交流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所谓的“高层”间的“你来我往”,更在于普通民众对对方人民的文化信仰的接纳与吸收程度。最难的不是了解未知,而是改变对“已知”事物的错误认知。书中李淼、小蝶、老张三个人物的生活、情感、内心的描写都十分生动入微,让我了解了普通中国人在非洲所处的真实环境和无法轻易改变的无奈处境,非洲人的“懒”、爱借钱、迟到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但是在非洲人自己看来这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手段。不必太烦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必是最好的解决与他们相处困境的方式——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对方的方式与之相处,让彼此都可摆脱不快的情绪。书中亮点很多,不一一累述,确实是近两年来看过的最非常生动又不乏深刻的纪实读本。看完此书,尽管我可能还是做不到会有冲动嫁给非洲同胞,但是如果真有机会与非洲人接触,我一定真诚而坦率地说一句:嗨,你好!非洲兄弟。
  •     当我第一次坐在书桌前开始看《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这本书所带给我的阅读的快感远远超过我的预期。我一口气看了一半,完全不想中断,而且是边看边思考。中国人在非洲的现状、非洲人的性格和国民特征、中国人和非洲人对彼此的印象、中非双方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等,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对三位同胞在非洲的生活的介绍,更加吸引人,李淼(创业者)、小蝶(打工者)、老张(商界成功人士)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在非洲的工作和情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尽管中国和非洲远隔重洋,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之心,是促使人类不断探索的动力。书中所描写的种种,对于未踏足非洲的人来说,极具吸引力;而对于去过非洲的人来说,相信很容易引起共鸣。《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篇幅并不长,但它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作者的文笔极好,尤其是对那三个代表性人物的介绍,简直可以当小说来读。如果愿意,我们也可以进行深度的思考:非洲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神秘大陆、淘金圣地?中国之于非洲呢?榜样、援助者?中国人为何不愿与非洲人结婚生子?为什么有些非洲人认为中国是新殖民者?它带给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关于非洲,还关涉每个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体系内的自我。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进行的首次海外出访的第二站便是非洲国家,包括坦桑尼亚、刚果河南非等国(第一站是俄罗斯),反映出中国在经济和外交政策上将非洲国家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5月,广西上林人在加纳淘金所发生的惨剧,引起了国内诸多媒体的关注,也再次将国人的视线吸引至非洲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大陆。从这个角度来看,《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的出版,正当其时。
  •     太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同时又兼顾学理性的一本书,像小说一样天然烂漫,又总能在翻阅的过程中让人忍不住思考,实乃老少咸宜,居家必备的一本好书~ ^_^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非洲的印象,大概仅限于主流媒体传达的,或者道听途说的一种刻板印象,提到非洲,或许很多人脑海中闪现的词汇,就是饥饿,贫穷,战乱,黝黑的肤色,蹩脚的口音,广袤的草原......但这本书带给了我一个全然未知的、本真的非洲,翻看的过程中,总会时不时暗自惊奇,原来这方神奇广袤的大陆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本书探讨了一个基本而开放的观点,中国与非洲两种既同质又疏离的文明碰撞究竟给彼此带来了什么?政治与经济的亲缘就一定会带来文化的亲缘吗?很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的探求与阐述并不是通过干涩的学理,而是通过再现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中国人的故事展开的,这些带有奇幻漂流色彩的故事中有欢笑、有泪水、有辛酸、有理想......透过这些鲜活的人与他们的故事,一个沉寂又陌生的非洲大陆逐渐栩栩地出现在眼前。特别喜欢看“寂寞的异乡人”一章,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章中展现的三个在非洲居住的中国人的故事。李淼,小蝶和老张。30多岁的李淼如今已是坐拥千万资产的富商,他在19岁时就已踏上非洲大陆,在这片土地历经的悲喜自不待言,但年届30的他尚未婚娶,因为正如生活在那里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并不想与当地姑娘结合,而是通过国内的亲友帮他“物色”中国姑娘,几经波折,他与一位姑娘开始远隔重洋的网恋,排除千难万阻,温柔娴静的姑娘最终决定跨越万水千山,到非洲来与他共同生活。李淼固然是寂寞异乡人中的一个,但庆幸的是最后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纵使最后不能落叶归根,却也总是有了依靠。同样身在异乡的中国农村姑娘小蝶却没有这么幸运。她的故事读起来不免让人心酸,为她心疼,惋惜。生活在非洲的华人的男女比例大概为9:1。小蝶在非洲一家中餐厅做服务员,虽然学历不高,但心灵手巧,细腻温婉的小蝶迅速成为众多中国男性追求的对象,因缘际会,她最终选择了一位大他十岁的男人,大概在异国他乡能遇到真心钟情 的人并最终走在一起,的确是件足够幸福的事。但经历过一段时间,小蝶发现,他在国内是有家室的人。小豆、小蝶、李淼、老张……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各种艰难困顿,书中都有非常细腻的描述,作者并未着一字褒贬,但通过这些鲜活而真实的人生经历,你会逐渐明晰非洲的文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婚恋观、价值观,以及他们对于世界与中国的态度等,这些具体而微的细枝末节,读来不仅让人感到温暖或心酸,更会有直观具象的思考。跳出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本书让人一直忍不住思考的问题,就是:欧洲人抢走了非洲人的香料、钻石、黄金,送给他们一个上帝,而中国人带给他们什么?他们又给了中国人什么?政治经济的亲缘不必然带来文化的亲缘,而官方的亲缘亦不必然带来民间的亲缘。阅读这本书,你会越来越深挚地体味到作者所说的横亘在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巴别塔是什么。非洲由于长期被殖民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本土与西方殖民者移植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系统,是有别于东方文明系统的。而中国由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所以不仅缺乏与非洲直接沟通的桥梁——上帝——而且也缺乏在此种宗教信仰下产生的共同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而中国自四五千年来就开始形成的礼乐、诗书的文明,通过血缘、家族的勾连,得以在每一个人心中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的存在,这种教化模式下的文化系统也是很排外的,起码并不特别开放,融会贯通(比如我们与周边少数民族融合了几千年,结果呢?哪一个国人在考虑到民族问题时不是潜意识里就默认自己是汉民族呢?)不独有偶,中国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已十分艰难,更不用说对于来自不同大陆和不同文明系统的非洲了。这种文化系统的不同以及彼此的不认同,成为中非交往中的龃龉,即使政治经济越来越亲密,但文化不见得就如此。书中有太多吸引人的故事和观点,只取冰山一角,更多的精彩还是回归书中去体味吧 哈哈哈,力荐!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近十年来,老家有多位亲戚远赴非洲打工,他们的经历和见闻让我对那片大陆充满好奇。这本小书内容生动,观点鲜明,特别是书中对非洲人性格与行为的分析,结合亲戚们的表述感受,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几天正在访问非洲,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访非的潜台词是“中国”,目的是同中国争夺对这个大陆的影响力。可以想见,中国与非洲的合作还将继续深化加强,中国人与非洲人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建议所有对非洲有兴趣的读者,都来读一读这本书。
  •     ★★☆书写的一般,对非洲的误解也不是靠一本书能解决的,我就是书中所说的人。
  •     停留在“印象”层面上,该书呈现了中国人对非洲认识中的局限和偏见。我们以为普适的,可能在另一方眼中无比荒诞。
  •     作者真实经历的记录,对于我们了解非洲很有价值。语言活泼,读来引人入胜。书中还附有很多作者自己拍摄的照片。图书印制精美,字号较大,读来很舒适。
  •     提起非洲,终于不再仅仅是肯尼亚的动物园。了解非洲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     @沐童 理性探讨同时,兼具可读性与趣味性。透过那些鲜活真实的故事,展示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好书就是能让人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
  •     文明的碰撞总会带来误解,我们误解的,甚至包括误解本身。而我们需要理解的,有时候也包括理解本身~
  •     的确不了解非洲,因此读此书很开眼界。
  •     近期读过最好的书 也许是怀着不同的心情 我们怨恨付出太多 不理解 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没有出路 Keep an open mind 尝试去了解
  •     作者的文风我很喜欢,读完意犹未尽。
  •     2013年5月,广西上林人在加纳淘金所发生的惨剧,引起了国内诸多媒体的关注,也再次将国人的视线吸引至非洲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大陆。从这个角度来看,《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的出版,正当其时。非洲之于中国意味着什么?神秘大陆、淘金圣地?中国之于非洲呢?榜样、援助者?中国人为何不愿与非洲人结婚生子?为什么有些非洲人认为中国是新殖民者?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关于非洲,还关涉每个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体系内的自我。
  •     五颗星都是给常萌萌的啦~~大概是由于当今格局中中国的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关系,导致在面对拉美及非洲国家时存在着文化上的傲慢态度,也有很多的偏见。我想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让读者重新发现非洲。我看这本书当然最主要原因在于作者,但确实也想通过此来拓展脑海中的世界文化版图。虽然作者是一位青(er)年(bi)学者,但非州毕竟不是他的专业领域,又只是在非洲实地考察仅一个月而已,所以在介绍的时候只能依靠零星的采访,没有深切的感受,缺乏自我经验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充实,但至少,它让我看到一个比较真实的非洲。看完之后,觉得文化上的交流真的需要的是主动。
  •     巴别塔并不存在于任何客观、透明的空间,而存在与每一个试图了解其他却又不愿意放下种种刻板成见的闯入者的心里。
  •     纪实性的,问题和思考不错,但没有深入内里去分析,总的来说,还是流于表面了,期待再出佳作!
  •     30多站地铁上,勉强读完了这本再见巴别塔。最朴实的文字记述最朴实的非洲。读完日本再读非洲,更加觉得中国其实就是个世界。
  •     用一个文化体系的标准去评判令一文化体系是不公平的,并且所有和谐的文化交流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共生共长。
  •     一本让我产生自我怀疑的书~
  •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体会到学者和记者对同样现象的观察视角和解释框架多么不同。现实总纷繁复杂,让人难以把握,但尝试着观察、理解、分析,甚至于反思总有所裨益,惟其如此,才不致于陷入毫无意义的沮丧之中。当然,掌握有效的分析工具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对自己结论的反思。
  •     文字朴实接地气~~比起那些所谓的无病呻吟的游记旅行好太多了
  •     没时间细看 心向往之 应该还不错
  •     颠覆以往对非洲的“偏见”,书中的故事味道浓厚
  •     很易读的一本小书,其中不少观点值得反思
  •     以记者论,可读性很差,以学者论,理论性太浮。这样也出书,和书打交道的人怎么对书一点敬畏都没有。我也傻,竟然还给人家增加销量。买到烂书好像踩到屎,还黏在鞋上。
  •     在跟师哥的交流会后立即把这本书捧在手上阅读。关于非洲,可能是国际新闻从业人员、从事与非洲有关贸易或政府人员,还有是那些为异国纷呈文化好奇的人会有所关注。对于真实的非洲,我们知之甚少,连研究非洲问题和驻扎在非洲的两位作者竟也有这般感受。中非的相互了解,不仅有语言和肤色的障碍,更有相互看似包容实则十分封闭的思维方式,双方都不愿跳出自己的文化框架去尽情享受对方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回想起在老家的其中一个家的附近,遍布了前去批发小商品的黑人,中国跟他们的接触仅限于买卖交易中的讨价还价,在路上、在公交上,由于肤色建立起了无形的隔离墙,或许在非洲,中国人也是这般类似的待遇。但是,越来越多关注这个话题和领域的人一直在努力,希望这个巴别塔,终有一天能够重新“开工”。
  •     非洲,一片受误解的大陆,充满着太多模糊而值得期待的东西。作者试图用文学性,学理性,故事性乃至趣味性等力图消解国人的误解,努力值得钦佩,然回想起曾经看过的《夜航西飞》,不一定具有可比性,但依旧觉得作者的观察和描写何尝不是带着潜伏的误解去看误解?
  •     作者的文笔极好,他们对非洲的关注出于兴趣,但所感所思远超过兴趣,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
  •     来非洲生活过的人能看的更懂 理解更深些
  •     一个下雨的周末 能邂逅这样一本小众又好看的书 真是令人高兴的事,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这本书精彩的刻画了一群人的生活状态,也让我们从社会文化层面对非洲有了更多了解,值得一看 推荐
  •     虽是纪实文学 但一点不枯燥 很具可读性
  •     很有诚意的一本书,以客观的态度记录了非洲与中国文化碰撞的过程,也确实改变了很多我原来对于非洲的刻板印象。让我不禁对于这片大陆有了一些期待和好奇,这是之前从没有过的。在以前,脑子里面只有东方和西方二元世界,很少有考虑到非洲着另一元纬度。如果以后能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并且,从非洲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很好的折射出了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引人深思。另外还有一点感受也很深,文化没有优劣,我们不能用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去评价另一种文化的是非。
  •     非洲入门书籍,走进非洲,走进乌干达
  •     陪常常常教黑人中文,顺便了解一下文化
  •     前面的故事很新奇有趣,后几章是很有力量的思考。作者手记令人动容。常老师这样的思考者真好
  •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我们对非洲固有的,热,穷,疾病肆虐的印象都有失偏颇。想起同学曾去非洲支教。很想去看一看,体验一番他们的不守时,“健忘”,及“一切理所应当”的思想。
  •     观察基本上与我的想象一致。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略显仓促。作为记者的观察还算合格,但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讲,文化是需要被解释的因素。
  •     内容不错,但写的少了一点,不过瘾。
  •     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印象最深的是“隔阂”与“起步”。有这时间采访,关于《科尼2012》完全可以写成文化研究论文的!
  •     (ಥ_ಥ)
  •     三次南非之行,感觉非洲很美好。同意作者的观点。希望中非交流不仅是政府间的交流,也希望民间交流更广泛,更热烈起来。
  •     常江的后记还是值得一看的,其余的就流于表面的新闻故事了,而且故事过于破碎,总体而言,抓眼球的成分多。
  •     读的时候产生很多共鸣,也看到很多文化之外的故事。
  •     虽然仅仅在非洲三个多月,但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习惯却无一陌生。遗憾的是,如果按照新闻作品的要求,结构上的安排让人有点不明所以,文笔本身也缺乏新意;在我看来,每个细节和每一句话都该是非写不可的时候才有意义,也只有这样观点才能不言自明;也许和海斯勒的作品比他们还是缺乏长期的观察和投入吧,他们力图解决一些疑惑,但又显然力不从心。不过书中最有价值的是记者和学者的手记,那种对非洲文化自洽性的承认和对中国对非变相实行霸权的觉醒、警惕实在难能可贵。对以上,常江也坦然承认了他的无力感和难以摆脱的“他者”无奈。总之,能有这样的尝试实属不易,试问如果是我,又能写成什么样呢...
  •     花了一天时间读完这本书,确实印证了之前实习时对中非关系的认识,中非间交流大多只限于高层政府间,就像商务部那些援外项目,只给政府官员和精英阶层以了解中国的机会,而普通的民间交流几乎为零,而且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使中国人也不屑于了解非洲,大多数中国商人只抱着迅速致富赶紧离开的想法去非洲淘金,难以输入任何价值观和文化的东西,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数非洲人仍然对中国有各种偏见,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作者很客观地描述了这些事实,也谈到多种原因,比大多数一味指责西方对中国崛起嫉妒之类的偏颇观点更有说服力。
  •     第二部分总给我一种看知音的错觉……
  •     引用scott的评价“very honest”。这本书以文化为切口进行观察与一定程度的批判,读来最令我欣赏的点在于作者既没有草率的给出中非文化隔阂的原因与解决,也没有盲目对于中非文化交流前景持乐观情绪。我想,无论是非洲发展还是中非交流这样复杂的题目面前,保持谦卑的态度呈现基本事实,思考但不妄下结论的态度是必须且值得尊重的。
  •     书很薄,一天就读完了。让人了解侨乡的生活
  •     题材是不错的,主要是没深入下去,有些浪费。
  •     是的。人总是倾向于只听自己愿意听的,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于是我常常觉得,即使是在同一个文化中间,指望对方完全get你想要传递的信息,这种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误解的对象,甚至包括误解本身”。
  •     还不错,通过一些当地华人的采访及多方记者的座谈,展示了非洲与中国在很多方面的沟通误区。如果想要第一手的非洲原生态生活,还是可以看看梁子的书。虽然不够系统,但是够鲜活。
  •     回家火车上翻看完了,不管怎样,我又长姿势了。
  •     入门书 好在真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