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百话》书评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08644700
作者:(日) 白川静
页数:320页

汉字的内涵

从小就开始学认汉字,长大后又天天应用汉字,对于汉字我们可以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可是,我们的汉字是由什么样的文字演化而来的,每个汉字又包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却没有多少人可以答的出来。汉字就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天天被应用,可是它的内涵却从没有被人注意过。这本《汉字百话》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从象形文字入手,把小小汉字中所蕴涵的文化、精神讲了个透彻分明,使人开卷有益,受益匪浅。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一般和神灵、祭祀有关,这就给汉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点,从现在的简化字来看是很难读出的,繁体字还好,但也不如象形文字来的直接。儿子看了象形文字说,这哪是字呀,这明明是一幅小画儿嘛。比如“告”字,象形文字中上边是一个叉子一样的东西,代表树枝;下边是个口,是一个神器。“告”就是把树枝插到神器里向上天祷告。又如“见”字,象形文字中上边是一个硕大的眼睛,大到连人头都被省略了;下边是一个小人儿坐着的身子,一副正在努力看东西的样子。中国古人发明的字是多么形象生动呀!我不是一个学者,也没有什么意思去真心的深入的研究汉字。我仅仅是觉得这本书无论是从权威性,还是从可读性来讲都做得非常好。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接触简体字,恐怕连看到繁体字的机会都不多(我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繁体字的《红楼梦》,我就是读红楼才半猜半认的学了些繁体字),更不用说是如此有意思的象形文字了。学校里的老师教学的时候,一般都只教这个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这个字是怎么演变来的大概老师都不一定知道。感觉让孩子从小多了解一些汉字的文化内涵对他将来的成长会很有好处,至少是培养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吧。况且古代的象形文字真是蕴含了大智慧,有的写实,有的抽象,一个个小字似行云流水,里面又包含了中国特有的神与气。读的多了,也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东西。

一字源流玄机藏

“汉字”这个词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从能懂事起,就生活在汉字的包围当中,牌匾上有汉字、条幅上有汉字、食品包装上有汉字、挂历台历上有汉字、公交站牌上有汉字、各类说明书上……但实际上,“汉字”对我们来时其实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世界。文字、训诂、音韵,这三样是传统教育中的“小学”,这里的小不是指年龄,而是指基础,然而,小学其实不小。“做学问,嗜好琐碎固然会被人讥笑,可是治学疏略也就不能成就高大。况且各种学问自有门径,不是同行就以为你不过是零零碎碎,一丘一壑。但是一旦进入其中,就发现都是泰山沧海,涉历艰苦,没有穷尽的。”这一段,是清代《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对外孙龚自珍说的。而我眼前的这本白川静先生的这本《汉字百话》正体现了这样一个“泰山沧海,涉历艰苦,没有穷尽的”的世界。白川静先生是日本研究汉字的权威人物,但他与中国研究汉字的学者不同。中国的学者也有很多研究文字学的著作,不说民国之前的研究了,单说二十世纪早期的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字变迁考》、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古文字学导论》、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约注》等都是在文学学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主著作了。然这些著作,往往只注重汉字的源流与发展,研究角度比较单一,因为这些学者并没有遭遇到多少西方语言学的冲击。而白川静则与西方语言学的冲击遭遇个正着。在《百话》的第一话中,白先生就指出:在索绪尔语言观点的冲击下,汉字被西方的语言研究者排除在了视野之外。而且”在西欧研究者这种态度的影响之下,日本研究者也追随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在世界语言学的认定中,汉字这样的古代遗物并非文字,这种非近代的表记方式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与使用。”从而产生了在日本产生了“汉字限制论”和“汉字废止论”。这里我们可以窥到一点,白先生创作这本书的意图,他从影像的角度,提出“影像中所存在的表象化的内容,是直接可以诉诸视觉无需媒介的 一种表现。所以,影像在作为一种影像语言时,和表意性的文字语言是能够等量齐观的。”这样说法无疑是在强调,汉字这种表意文字,是直接诉诸视觉的文字。白先生着重指出了三点内容:其一,汉字“有共时性的特点”;其二,汉字有“超过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三,汉字有惊人的通时性,是“目前仍以完整的文字体系留存下来”的文字体系。而且,对白先生来说,“汉字这一文字体系有着 无限深厚、丰富的历史。”在后面的开始的具体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川静先围绕汉字的产生、演变、流传和教学等问题的思考,尤其体现了白先生对传承汉字的情怀。下面就我个人的认识,做一些举隅的工作。在介绍汉字的演变方面,白先生的做法不同于一般的“释义,释音,释源”的做法,而注重以文化学的阐释来解释很多汉字的演变历程。虽然说白先生在行文过程中有些过度关注原始巫祝文化的嫌疑,但这种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毕竟,汉字的研究是开放的。在对文字的发展流变上,白先生不满秦始皇的“书同文”的决策,它认为秦篆是一种铭文类的机械性铸造文字,这种统一并不能开启民治,因为,从形体上来说“六国古文比篆体更简略,如果文字政策的方向是力图简化的话,那么六国古文更适宜作为标准的统一文字。”在白先生看来,秦的统一文字不过是一种政治需要,并不是促进文字发展的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就马上得出马先生主张文字简化的结论,因为他强调的文字演变是要遵循文字自身的内在理路的演变,而不是人为的简化。他特别提到了“一九一六年,胡适发起文学 改革运动,攻击旧文学,自此以降,古典汉语丧失了其在 文学中的地位。战后又推行大胆的文字改革,文字字形由此发生改变,作为旧文学重要元素的汉字失去了它的美学价值。中国无限制地创造了一些从字形学上来看毫无意义 的简体字。在这种实用主义政策的影响下,文字的规则和文字在美学上的价值都渐渐消失了。这些为了民众而进行的文字改革,不久之后会将所有的文化遗产与民众隔绝开来,所以必须认识到文字改革有转化为愚民政策的危险。”在这里我们不用纠结汉字改革是“便民”还是“愚民”这一选项,而是要看到简化字给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危机。白先生在书中十分赞赏汉字的书法之美,他认为“通过书法与绘画,墨法之中深邃的哲学思想得以体现。” 并对人们通过这方面的修养最终能够做到有人能做到“通过书法来实现其哲学思想“这一现象,深信不疑。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日本书法家南鹤溪写过的一本叫《文字的魅力: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汉字》的书,书中大赞汉字书法之美。类似的表述我在一个外国写的《文字与书写》一书中也曾看到:“每个汉字必须写在一个方框框之内,笔画的排列和各部分间的组合必须井然有序。汉字书写如此重视布局和视觉效果,正意味这汉字和阿拉伯文字一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文字或者本身即成为一种艺术作品,或者担负起装饰的作用,事实上,在中国画里,书法往往是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不但文字入画,甚至绘画的笔触也追求金石铭刻或草书的趣味。”对汉字所具有的通时性,白先生是极为肯定的,“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汉字的强大力量无与伦比。”他特别指出,日本人之所以可以精通汉字,主要原因在于汉字所具有的通时性的特点。他很自豪地宣称“日本的甲骨文、金文之学,其研究水准才可以与中国的研究相比肩。”并且把“汉字”认为是日本的国学。这一方面体现了白川静对汉字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日本人民对汉字的热爱。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曾在他 《设计的觉醒》中,谈到一次到北京访问时的经历,他写到“我想向他表达。北京的柳树很漂亮,这个意思,却终究不能用英文表达。这也是和以往的海外旅行相比不同的地方。于是我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纸片和笔,在纸上写下‘柳、姿、美’这几个字。终于两个人相视而笑,我也确信我的感动已经传达到了”。而以窥看系列出名的日本舞台设计师,妹尾河童,也曾经在罗马时,凭借教服务员认识汉字,而获得了换房间且房费打折的优惠——而这主要得益于他曾经热心研究过汉字。且不说,汉字是不是日本国学的问题,单凭日本这个善于别国长处的国家,一直没有放弃汉字教学这一点,其实就已经值得我们深思了。“明治、大正时期,汉诗文的教学在当时的文学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点无需多说。虽然现在汉诗发展受限,但在当时,日本有相当多的诗社存在,报纸、杂志也有很多开辟有汉诗专栏。郭沫若和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创造社的发起人郁达夫,都曾经向雅声社的服部担风求取诗作。”这种交流现象,无疑展现了汉字的魅力。然而他在后记中写道“半个多世纪以来,东亚国家虽地处汉字文化圈内,本国的汉字文化却逐渐离汉字文化的本来面貌越来越远。”这无疑表现出了他的忧虑。在他看来汉字要比表音文字更优秀。他认为“汉字系的话语具有更强的文字化语言的性质,因此应该称之为优秀的中介语言。”在这里谈他谈到了一个“汉字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存在证明了汉字以及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社会上盛行英语风时,有人把全世界人都在学英语作为一个学习英语的理由,殊不知,汉字在历史上也曾享有这种别国争相学习的业绩。(具体内容请参看朱云影先生的《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一书)最后,再说一点,白先生无疑是赞成学习汉字、推广汉字的,但他特别强调学习汉字要得法,因为只有得法,才能学得汉字的精髓,他主张用篇章的形式从整体上学习汉字,因为在他看来把“文字从作品中分离出来学习,就如同记忆毫无规律的密码一样,是彻头彻尾错误的。”在他看来,“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记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如果对文章的朗读没有达到可以背诵的程度,对字形系列也不能正确理解的话,那么这样的机械记忆是不可取的。”他还对一些投机取巧的机械拆解汉字以帮助的学生记忆的汉字教育法方予以抨击,他认为“没有依据的、望文生义的解释,以之教育儿童,会让这些错误的文字观念成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他提到的这些,在我们的识字教学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也就是说有很多教师需要认真学习一下汉字背后的那些史和事。以免,再闹出“射”和“矮”应该互换的笑话。行文至此,不禁要谈一谈,一般人现在学汉字,应该看些什么书。对于普通人来受,要想了解汉字文化,当然不能直接研读《说文解字》(不过如果有兴趣也就当然也不错),可以先看看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导读》;如果想有点趣味的话,不妨看看瑞典人林西莉的《汉字王国》和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如果想入门的话,不妨看看清代王筠编的《文字蒙求》,如果看不习惯,从张舜徽先生的《广文字蒙求》入手也不错;其他的书,给儿童看的《文字的故事》和曾经列入青年文库的左民安先生的《汉字例话》以及升级版的《细说汉字 : 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还有希望把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林成滔先生的 《字里乾坤》都可以翻一翻。此外,老诗人流沙河的《流沙河认字》或《白鱼解字》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更多,那得由大家来补充了。不过,我还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就是白川静先生的《常用字解》。

一个日本学者的汉字书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象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是也。转注者,以老为寿考也。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四体书势》中国人骨子里多少总是要带一点骄傲的,鲁迅先生言语不客气,将其称之为“我祖上也曾经阔过”,到了近代,有人也管这个叫“民族自豪感”。但无论怎样,想到我们的文明绵延数千年至今,这总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记录文明的工具是文字,詹姆斯•格雷克认为,文字的出现是一件意义极其重大的事情——甚至较语言的出现更为重要。可记载的文字意味着逻辑的出现与文明的传承。但不同于印欧语系的是,中华民族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点错了天赋,硬是选择了非表音文字作为本民族的书写系统。这导致了西方崛起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汉语都被认为是所有语言中的异类,几乎被排除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外,幸好时光荏苒,人类认知不断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总算学界又能够重新认识汉字,予以其应有的学术地位了。白川静先生的这本《汉字百话》就是后索绪尔时代的产物。白川静先生乃是举世闻名的汉字学家,其著作等身自不必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日本学者,他竟能够领先于孙诒让、王国维、郭沫若、于省吾等学者,率先运用新出土的甲骨文与金文资料对说文解字进行了互证性的研究,出版了《说文新义》一书,其学术造诣之高深,实在颇值得我辈钦佩。但白川静不只满足于在学术领域中做艰涩的考据与训诂,更擅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平易近人的著作表述出来。《汉字百话》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十小节,每小节又分十个专题,从汉字的起源入手,对汉字的独特表意方式、字音与字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汉字的演变历程、汉字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汉字与日语间的渊源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探究。每个专题短小精悍,选例精当而又说服力。成此书时,正是白川静年近古稀之际,其对汉字的研究与理解具已成系统。不同于中国学者重于训诂,白川静在接受了更广泛的现代科学教育后提出应将文字学放在更加宏大的古人类学的基础上来进行论述的观点,他将文字视为文化体系的核心,文以达意,而外在的文化表现则是文字的延伸。这使得他得以从不同方面来对文字与文化进行多维度的探究,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使得“白川文字学”能够在汉字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虽然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未免会觉得白川静的研究有时过于偏颇,难免过分强调金文与甲骨文的象形功能,甚至有时会觉得将文字与表意生拉硬套,大有荒谬之感。不得不说,将文字进行广泛的图像化理解、并赋予其过多的民俗学解释是有其局限之处的,中国历史绵延时间过于长远,就古代帝国而言,幅员也未免过于辽阔,因此汉字历经千年变化辗转流传至今,其真正起源与涵义远远不是单一理论所能解释的清的,而《汉字百话》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显然也不可能就此做过多深入的探究,这点还请读者们能够加以分辨。

汉字百话:找回汉字最初的美

白川静,一位成就堪与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比肩的日本国宝级汉学家。读过本书,感到作者确实不负“现代最后的硕学”的美誉。在书中,作者对很多基本字形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可以说,很多内容,改变了我传统的认识。受许慎《说文解字》的影响,对于象形字,我以前认为就是其意义一看便知。但作者认为象形不能等同于绘画,与其说它是具象的,不如说它是更近于抽象的,并具有象征性的特点。理解文字的具体构造,必须善于捕捉文字中每个形体素隐含的象征性意义。即使解读象形文字,也必须能够读出字形的实际意义,因为汉字其实也是古代象征画的一种。如果不理解象征的意义,就无法打开古文字世界的大门。如对“ ”(口)这个基本字形的解释,甲骨文、金文中没有一个含“口”形的文字,可以将“口”理解为口耳之口的。传统上一直将它理解为“口”的象形,就是因为没有把握这个文字象征性的意思。作者认为“口”指的是在向神灵祭祀祈祷时所用的装有祈祷文的容器。以“口”为基本形体素的文字系列是古文字中最为庞大的文字系列,有数百个之多。这样,许多包含“口”的字的本义就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就这样,作者对很多字形的解释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触类旁通地解释包含这一字形的系列字的本义。这就为我们用传统的方法理解不甚明了的一些字的本义,提供了解决的方案。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通过深入探讨文字的字形学含义,还可以将已经消失的人类生活史清晰地重新展现出来。对于形声字,有些字的声旁跟字的意义有关系,对于这一点,我常感困惑。读过本书之后才了悟: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形声字与其声符存在亦声(如果字的声符包含了某种一般性的意义,并对字义有影响,这种现象叫做“亦声”)关系,即声义上有关联,所以才被选作声符的,并不是随意地使用某个字来做声符。如果想要辨别会意、亦声、形声这三类字,需对字的初形初义有深入了解,否则,就难以进行。如,“周”的本义是方形的盾牌上面布满了密集的纹样。含“周”的“彫”是会意字;“稠”、“绸”、“调”等是亦声字,它们包含了纹样密集的意思;而“凋”、“惆”是形声字,与“周”的本义没有关联。对于汉字来说,与符号功能相比,其表意和象征功能更强,这也是其具有通时性,历三千余年而不衰的原因。因此,对于汉字“以形状来表现的语言”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确立尊重正确字形的原则。作者认为,文字的形体,不仅关系到文学、思想的表达,还影响到它们的美学价值。从历史上看,文字作为一种成熟的体系,强烈作用于文化结构的深处。如果将文字从文化这个主体中分离开来,并加入人文的制约因素的话,可以说是一种反文化的行为。与话语一样,文字也有自律性。凡是有自律性的事物,其内部都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简体字应该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惯用之后自然而然地形成,而不应该人为地、无原则地改动字形。即使需要对文字进行改革,也应该在文字所属的体系内进行,不能随意地更改。日本和中国文字改革最基本的共通之处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都不承认汉字的字形意义。与其说两国力图否定汉字的意义体系,不如说他们的汉字字形学知识过于缺乏,才导致了这个问题的产生。在中国强力推出的简化字中,常用文字几乎都丧失了原来的形义,正朝着单纯的记号的方向演进。简化汉字的初衷是有利于普及教育,但失去了字形及形体所包含的意思之后,简体字就成了毫无用处的符号及符号堆积。简化字,使汉字朝着彻底的表音方向发展。“这些为了民众而进行的文字改革,不久之后会将所有的文化遗产与民众隔绝开来,所以必须认识到文字改革有转化为愚民政策的危险。”其实,我认为,中国的汉字简化改革的需要是来源于政治的,而不是文化和学术的,所以,它不需要理性。因此,从简化字推出之日起,争议就从未停止过。作者认为,在信息社会中,汉字以其丰富的可塑性,可能会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能,因为作为表意文字,汉字所拥有的高度功能,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取代的。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精深和满腔的挚爱。其对汉字改革的担忧,更体现了其坦荡的文化胸襟。读本书,能让我们找回汉字根本的思维与记忆,领略汉字最初的美。本书既然定位是一本给“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158千字的篇幅搞成272页的精装本已经够奢华的了。精装本又厚又硬,不适合“大众式”的或站着捧读,或躺在在沙发、床上随性阅读。尤其是长时间坐着读比较累的时候,以上方式是有效的调节。这样的版本只适合“学术研究式”的正襟危坐,将其置于书桌上细细把玩,占页面纵向三分之一的宽大边白也适于做批注式的读书笔记。但对于我等“普通的”社会大众,这种版式是过于奢靡且实用性较差的了。另外,还要加上活动封面和还有腰封。这种叠床架屋是最令我深恶痛绝的。因为读书的时候活动封面和腰封容易滑动脱落,需要读者时时加以整理,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不便,精神极为不爽。否则,难不成把书买来后,就把活动封面和腰封扔在一边?那它们还有什么用?这活动封面和腰封本身就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这两者,就不知增加了多少成本,当然这会转嫁给读者,读者属于被活动封面和腰封消费了。并且这也有违建设环保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时代精神。文字指瑕:1.第120页,倒数第五行“从‘’声的变(變)、栾(欒)、弯(彎)、三字都有‘更’(变更)、‘屈’(弯曲)之义”中,“三字”前面的“、”应删除。同页,倒数第四行“从‘愈’声的逾、喻、愈三字都有‘过度’之义”中,“从‘愈’声”的“愈”疑为“俞”。2.第139页,第二段末“具有寂寥感的此类頗多”中的“頗”当用简体“颇”。3.第196页,第二段第五行“朝鲜南部似乎 就通行汉字音训法”中,“乎”与“就”间衍空格,当删除。

汉字--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图腾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能力的要求愈发提高之时,回头一看,却发现原来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外语除了作为敲门砖,其应用场合并不多,更不说能做到日常的外语文学欣赏了;而当代中国人的汉语水平、汉字常识非但没有“承前”融会贯通先贤大家的硕果累累,也没有能“启后”地发展出什么新成就——除非你愿意承认,网络流行将“囧”、 “槑”、“靐”、“犇”等不同词性的汉字的深刻本意曲解成应景的形容词也算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创新。早在二十六年前,日本的汉学家白川静先生就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汉字溯源逐本的研究和现代汉字普及推广的工作。而那时候汉字发源地的中国,却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汉字简化运动。以至于现在我们常用的汉字,象形意义已经被大大削弱;同时被削弱的,还有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学文化的包容性,以至于黄秋生先生在感叹当下中国年轻一代已逐渐失去鉴赏繁体字的美秒和意境之时,竟被还以恶毒的人生攻击。这本书并没有介入到汉字繁简孰优孰劣的争论之中,而只是在把汉字古老而神圣的一面,展示在它的继承者的面前。汉字本身从无到有,字数从屈指可数到数以万计,字义从模糊笼统到清晰明朗,字形从波谲诡异到简洁意赅,经历了三千多年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漫长历程。这个过程,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催发了文字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既然带有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烙印,那么汉字就也只可能诞生于神州大陆,近邻的东亚、南亚没有这片土壤;远郊的欧洲大地更无法提供汉字发展所需要的沃土。所以,当我们看到在原始社会的陶器时代就出现在器皿内外各种形态各异、意义丰富的纹样时,白川静先生认为这不是偶然,而是文字使用需求的萌动,而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十分的原始、落后,还没有达到需要文字支撑的程度;在进入到青铜器、铁器时代后,象形文字逐渐在表现和描绘世界的图像体系中诞生、发展,与当时氏族、宗教等社会活动的关系日益紧密,一形一意的状态可以暂时满足社会发展的简单要求;到了最后,当社会活动日趋复杂、人的心智水平日渐提高之时,以图像体系表现现实世界的局限性日益增大,文字就必然要与图像体系分离,产生出具有表意功能的全新形态,才能满足更加全面、具体地指代世间万事万物的使用需求。当然,汉字的复杂性还不仅限于字形。字音是汉字复杂性的第二面。 形体素决定了文字的书写形态,音素则决定了文字的声音形态。正是由于汉字本来就不是表音文字,确定一个汉字的发音需要通过对包含某个相同音素的多个汉字字音进行归纳,要区分出字的构造中,哪部分是音素的声符,哪部分是形体素的意符。即使如此,还不能就百分百地将其作为辨别汉字读音的统一标准。因为考虑发音和音系时,还需考虑它的音义,雨和羽、人和仁、底和地(P130),如果我们抛开了它们的意义,而一味地找它们的音素,则羽会变成习,仁会变成二,地会变成也,这就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汉字的复杂性的第三面,在于它的字义会随着位置和语境的改变而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在使用时就只能将话语与文字逐一对应,此外别无他法。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汉语的字和词处于文脉中的不同位置时,就可能具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所以,当我们还在熟练地用“巴西队大败喀麦隆对”和“巴西队大败”来交互讨论世界杯上巴西队的表现时,不谙汉语门径的外国人就无法看穿句子中部的“大败”和句子尾部的“大败”间的玄妙之处。这还是经历过矫枉的现代汉语和汉字,回到文言文时期的语言、文字模式,汉字的这一复杂性将更让人感到费解。作为生活于神州大地的中国人,都必然要习学汉语汉字。从物质生活的层面看,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离开了它,我们的生活将和鸟兽无异;从精神生活的层面看,汉字是区别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虚拟图腾,离开了它,片面地刻意追求“世界性”只会让陷入迷失的境地。好在汉字之于中国人不算太难(较之于中国人学习西语,外国人学习中文时可是连死的心都有了),只要肯下功夫,还是能够学习到其间的一鳞半爪。即使只是一鳞半爪的小小比例,乘上汉语博大精神的文化总体,这样的收获也堪称巨大了!拜读此《汉字百话》,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获益良多;更感汉语学习,学无止境,是一项活到老,学到老的系统工程!

一撇一捺承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汉字一撇一捺中便能窥知一二。漫长演变过程中,人类先能口语交流,而后方能用纸笔记录,字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其作为文明研究工具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早期的商代书法体系中主要为甲骨文和金文两种,甲骨文是用刀契刻在龟甲和动物的骨头上的文字,金文旧称做钟鼎文,即铸刻在商及后来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两种文字覆盖日常与祭祀,这已是商朝时期人民生活的全部。对这两种具有象形意义的文字的研究,极大丰富了我们对历史上那段时期的认知。本文是日文白川静老师的大作,对于古文化的研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他从古人的生活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文字,私以为这更贴近人类创造文字的初衷。本文一百话,分为10个部分,从文字的字形起源与演变、意义及构造、日本汉字和汉字的发展几个角度来进行介绍,偏于科普,即使是古文小白也能读得津津有味。相对于大段的理论,古文图片加上解说的前四章妙趣横生。每个字的创造背景,都是一个古人的生活日常,让人不禁对千年前的生活浮想联翩。商王武丁时期至春秋前期约六百年时间被称作甲骨文、金文时代,甲骨文与金文相似,在其基础上演变及精简,便是如今使用的现代汉字。与字母文字不同,汉字乃单音节语言,每个字在最初都蕴含着自己的意义,如明字,古文中的明左边为圆窗,右边为弯月,表现的是有明月之光射入窗户的状态,明字的意义一看便知,它并不仅仅是个代号,而有它自身的故事,这便是象形字的魅力。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文字推行秦篆起,汉字开始了它们的简化史。到后代的行书楷书,宋朝因印刷术兴起而产生宋体,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简体字,很多字已经与它最初的意象背道而驰。像白先生这般对古文痴迷的人,自是不能容忍的。白先生反对中国对汉字的简化和日本对汉字的限制,他认为这是一种残酷的暴行,对于这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应该更好地去继承与弘扬。诚然,国家文字的简化对文字普及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在我们向下一代教授汉字的同时却不能向他们解释这个字为何要这么去写,将文字与它背后的故事的联系都割断,这的确是令人痛惜的一件事。白先生作为一个日本的汉学家,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熟稔程度令人敬佩,而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对于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文明,更应去学习,然后去传播,国学普及于中国而言,仍是任重而道远啊。

急急割裂的纽带

最近看到的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在对待日本问题上,中韩高度一致;在对待韩国问题上,中日高度一致;在对待中国问题上,日韩高度一致。如果有什么三方一致的话,那就是对待汉字,中日韩高度一致。由于历史上西方的强盛,导致了以儒家文化的中日韩三国都试图靠近西方,以获得重生——或者说救国保种。在中国,除了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以外,实际上当时就有人提出直接以拼音来代替汉字,最终兜兜转转,形成了现在的简体字和拼音。在韩国,尽管400多年前就发明了窗形文字(这也是拼音),但一直以来,上层社会还是流行以汉字为主,直到近年来去中国化,将汉城改为首尔,将泡菜改为辛奇——好吧,现在又叫回泡菜。而在日本,现在也越来越多的用片假名来取代汉字。所以,从挽救汉字这个角度来看,《汉字百话》倒是很适合中日韩三国人来读一读。里面的内容暂且不说,毕竟这种班门弄斧的置喙,有点不好意思开口。汉字百话倒使我想起了日式中国字。比如以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例,其中人民和共和两个字就是日本汉字。什么意思?这不明明是方块字吗?怎么成了日本人的了。但要知道,在古代,有人、有民,但没有人民,而共和二字则源于周公和旦公的共同辅政,与现在的共和(republic)意思相差甚远。这些都是源于日本人当时去学习西方技术,然后翻译时用两个独立的汉字,组成新词。从浅的层面看,自然我们得感谢日本人,这类词语太多了,至少我们时刻不谈的经济就是一例,但从更深远的层面看,日本人也得感谢我们,因为之所以用汉字来翻译,而非用片假名,其中之一就是汉字更为精炼。话说回来,中日韩既有如此之渊源,在以沟通对话为主流的当今,你真的相信中日必有一战?

白川静的一百封情书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剧本,剧名和作者都已经忘记,但其中有个细节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剧中有两位少年在押赴刑场的途中,因为过于饥饿,把胸前写有自己名字的纸皮挂牌给吃掉了。于是,这两位少年便失去了姓名。在死后,也就失去了身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两个人,他们生前所做过的好事,所犯过的罪恶也都与他们无关。姓名是人们与世界产生的第一个联系。从出生那日起,寄托着父母希望的名字被登记在出生证上,然后伴随着我们成长,被一笔一划认真地写在作业本上,后来被郑重地签在结婚登记表上,再再后来,被刻在灵堂那块小小的木牌上。在电视剧里,大家问失忆的人的第一句话总是: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吗?能伴随一生不离不弃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大概只有姓名了吧。汉字是种神奇的东西,从字形上就能给人美与丑的享受。在书中的第一部分“记号的体系”,作者就指出汉字具有影像记录的性质,有着固定的视觉形象,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字截然不同。这个性质在取名方面表露得最为明显。在中国想取一个独特的、不会和别人重名的名字非常困难。一是因为人口太多,二是因为大家对美好的认知总是相似的。在刘夙《植物名字的故事》引言中,开篇就写道:“一点也不夸张地说,人类之所以贵为万物灵长,就是因为他们会起名字。”而赋予人类起名字能力的就是文字。记得小时候学习鲁迅《故乡》一文时,在课文注释里对“猹”字的解释是这样的:“猹”是一种类似于獾猪的动物,是由鲁迅先生按农村人的读法“查”幻化而来的字。那时字库里还没有这个字,“猹”字在文中特别明显特别黑,就像语文考试错别字选择题里蹩脚的自造字。虽然觉得“哇呵,名人就是厉害还可以自己创个字出来呢”,但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和别扭,仿佛这种类似于獾猪的动物天生就该叫“猹”,“猹”字天生就该这么写,而鲁迅先生只是告诉了我们一样。这和我们面对不认识的植物时,下意识地认为它的名字里必然有“木”字旁或是“艹”字头一样。这就是汉字的奇妙的地方。《汉字百话》在我看来,是作者白川静对世界诉述深情的证据。白川静先生作为一个日本人,却一生醉心研究中国汉字。《汉字百话》一名来源于书中有十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十个小专题,共计一百个专题。汉字百话,是作者写给汉字的一百封情书。从学术角度而言,白川静先生的字源研究自成体系,观点是否正确我不敢妄加评论。就“名”字而言,书中白川先生是这样解释的:上半部分“夕”是祭肉的意思,下半部分“口”是告于祖庙时所呈现的“祈祷文”。“名”的意思也就是在婴儿养育到一定的年龄之时,要举行祭祀仪式来起“名”,并向祖宗汇报。相对于这个解释,我更偏向于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从口自名。”意思是说,白天人们能看到彼此,所以不用称呼自己也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但太阳下山之后,在黑夜里要想让别人知道你是谁就得自报姓名。所以“名”就是在“夕”下山后从“口”中说出。故此,我觉得《汉字百话》更适合作为学习甲骨文和金文的辅导书。  

汉字的魅力

汉字的魅力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读到这本日本学者白川静的著作《汉字百话》真是感觉熟悉又陌生。记得当初古代汉语老师腰上别着扩音器给我们讲课,手捧一套中华书局版王力的《古代汉语》,带领我们一起在古文字的世界中摸索。读这本书好像回到了当初的课堂,文字、语音、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六书,这些藏在记忆深处的专业术语又被唤醒了。汉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一个看似简单的字,却有着复杂而丰富的来龙去脉,追溯起字义、字形、字音的演变不禁啧啧称奇。仓颉造字或许只是传说,而这本《汉字百话》如同一本汉字科普读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带你感受汉字之美,探索汉字的奥秘。全书共分十个部分,每个部分又设十个小专题,从“记号的体系”“象征的方法”讲到“字音与字义”和“汉字的历程”,最后探讨“作为国字的汉字”,思考“汉字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结构清晰而完整。许慎的《说文解字》早已被封为经典,裘锡圭的《汉字学概要》、王力的《汉语史稿》等亦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成果,而看似是“局外人”的日本学者白川静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呢?细读这本书之后发现,日本学者果然不负盛名,他们的学术功底和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早已众所周知。本书作者白川静也是如此,不愧是国宝级汉学家,为研究汉字下苦功夫,细致入微地考察、研究,深入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真正做到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他将汉字与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相结合,融合神话、考古、民俗与文学,挖掘出了汉字隐含的内在涵义。如我们常说的“鳏寡孤独”,“鳏”是会意字,左边的“鱼”象征性和女子,右边则是眼泪的象形,顿时就让这个字生动、立体起来,暗暗佩服古人造字的智慧。其实,海外学者研究汉字的也不在少数,如瑞典林西莉的《汉字王国》。而最近读到的胡续冬《去他的巴西》中的一段故事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热情的巴西人对汉字也充满热情,像我们在T恤上印上英文LOGO一样印上汉字,甚至不知道其字义,作者经常看到一些巴西人穿着印有毫无关联的一串汉字的奇怪T恤,让人哭笑不得。外国人对汉字都有如此热情,反观我们自己,不禁觉得有些惭愧。如今这个时代,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多,更不用说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做法,我们究竟对自己的母语、汉字了解多少?近两年,《汉字英雄》《汉字书写大会》等节目的出现和热播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前几年海峡两岸都曾有过简化字与繁体字之争,这本书中也有提到类似的问题,不妨来看看作者的观点。个人认为此书不仅考据工夫惊人,对汉字的未来、如何传承汉字文化等问题的探讨更是深入,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字说

古人云,仓颉造字,神鬼夜哭。我一直都不太明白鬼神们到底哭的是什么,总不会在哭自己看不懂吧。看完这本被称作日本国宝级汉学家白川静先生的《汉字百话》,稍微有了一点点头绪。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和动物区别就是工具,使用、发明、制造、改进工具,使得人类成为和其他动物都不太一样的存在。而文字大概就是人所创造最具威力拥有魔法的工具之一。在这本《汉字百话》里,白川静先生向我们描述了很多汉字创造之时的故事和场景。最初,“龚”是操纵具有咒灵性质的龙的人,“得”是操纵作为符咒用物的子安贝的人,“传”是对罪犯进行流放的仪式,“告”是向神明祷告诉说,“吉”、“古”、“咸”是守卫祝告的神器、保全祝告的神力,“舍”、“害”、“沓”都是破坏对方巫术神力的仪式,“道”是手持敌人的头颅作为巫术法器,“邀”是与敌人进行巫术的对抗,“微”是殴打对方的巫女,而“蔑”是杀死对方的巫女以丧失对方的巫术神力……看完这些我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认识这些汉字了。文字的创造最早是古人通鬼神的手段,一个个汉字就好像哈利·波特里一道道法术咒语,有攻有守你来我往。而自此以后,文字成为人类统治天地自然的法术根基,不同于后来宗教符箓上的神描鬼画,人的知识智慧经验得失都以此传承,这是真正使人可以和鬼神平起平坐甚至超而越之的力量。难怪鬼神会号哭。白纸黑字,形容的正是文字的力量。成文与不成文之间,是一道巨大的鸿沟,落在笔下的,就有了神圣的力量和庄严的仪式感,因为文字最初的意义就在于此。白川静对汉字的解读也许不同于一些传统的观点,甚至不同于一些国内学者的观点。这本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学术的研究总是没有尽头的。自古以来解字者甚多,许慎的《说文解字》不用多说,王安石的《字说》自然也要提一笔。《字说》是王安石以解字为手段,宣扬其学说理念的书,王安石才华横溢是不假,然而这本《字说》动机不纯且方法粗暴,在对文字的解读上的学术价值自然所剩无几。而政治理念不同的苏轼总是能挑出一堆一堆的错。这本《汉字百话》对这本牵强附会的书也多有批判。在穿越小说《宰执天下》里还有借此而来的桥段:韩冈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依靠超越时代的见识,提前发掘出殷墟甲骨文这一杀手锏。王安石解字是为了夹带其所售的三代时期的圣人大道,然而他解的却是宋朝的“今字”,韩冈斥其刻舟求剑,搬出古人的古字,自然彻底动摇了《字说》的权威性。这远比苏轼一条条的驳斥更加釜底抽薪。让宋人见识甲骨文,想想也很有意思。在这本书的最后几个章节,白川静先生提到汉字的未来,他表示出了深深的隐忧。这大概是因为汉字简化的改革吧。我开始了解汉字简化,因为中学时上课偷读的日本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其中一个案件的凶手为了迷惑他人而伪造了一封古人的遗书,然而金田一却在这份遗书里发现了一个破绽,凶手用的是简体字“恋”而不是繁体的“戀”。因为港台仍然使用繁体字的缘故,我一直以为汉字简化是中国大陆独有的事,所以读到“恋”和“戀”的时候,我简直以为是汉化组为了回避文化差异、便于国人理解,而窜改了剧情。直到后来才发现,汉字简化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运动。日本、韩国、新加坡都不同程度地使用简化字,以马来西亚最为彻底,几乎完全与大陆的简化方案相同;所以后来大陆市场的水货手机自带中文系统的就有港版和亚太版之分,港版的中文还曾一度只有繁体版而无简体版,后来兼而有之,而亚太版则是完全适合大陆的简体中文版。这种亚太版手机,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指的马来西亚版。因为简化字运动而使得手机水货市场出现这样的格局,也算是一种奇妙的蝴蝶效应了。不过汉字简化的功与过历来争议不断。白话文配简体字是一种实用汉语。实用也不是什么大错。隶书就是来自于秦国人为书写简便和改造而产生的字体,是一种将小篆直线化的简易手写字形。可见汉字的简体化一直在进行,而且延续了数千年。文字更多的时候已经变成一种交流的实用工具,网络文化盛行的年代,即使是仍然书写繁体的港台,新新人类对文字本身的各种刻意曲解和自创新意,对文字文化本意的稀释从未停止。文字中的文化,并非一定要书写笔画繁复的汉字来传承,也根本无法用这种方式这样传承下去,以字体来保存文化也只是学者们的一厢情愿。虽然这是个本意美好的一厢情愿。

汉字之美

家里有个“文化人”父亲,我启蒙相对较早,小学一二年级时,已能看懂《郑渊洁童话》这样的小人书,不需要借助拼音的帮助。那时候,父亲极爱买书,他买是总会顺便捎带一些给我。整套的《中国民间故事》就是才入小学时买的。那套书其中有一本叫《仓颉造字》,薄薄的,不到两百页,讲述了仓颉这个人的出身来历,造字的缘由,以及他造出来的那些字,和其中发生的神话故事、八卦故事。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说,仓颉造好字之后,出门远游,遇到一个老者,老者说:“你造的‘重’字,由‘千’和‘里’组成,应该是远的意思。而‘出’字,两座山叠加在一起,才是重量的‘重’。”听了老者的话,仓颉很汗颜。我就着这个故事问父亲,究竟是老者对,还是仓颉对。父亲当时说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意不过是,将来你会读更多的书,这件事的对与错,你会有自己的判断。父亲的书柜里有《说文解字》,八十年代的版本,用的是轻质纸,厚厚的,竖版,书页粗糙而泛黄。年少时很多次试图看这本书,却总是因为枯燥无味,以及被其他更有趣的书吸引,没能全部读完。但其中的某些篇章,以及对汉字的解构方法,至今仍记忆深刻。偶然间看到中信社科君发消息,中信出版社新出《汉字百话》,连忙讨了来看,想知道有《说文解字》珠玉在前,日本人白静川又能解读出什么新花样来。这本书拿到手已有两周,每天睡前都会翻上一两章。这本书相对《说文解字》来说,更具趣味性。《说文解字》就字的构造,引申出文化风俗及母系社会生活痕迹。《汉字百话》书的撰写模式是从神话、考古、民俗、礼仪等各个方面,拿汉字举例,再现当时社会的场景。将语言与表述对象关联,用形象化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本书没有《说文解字》那么全面和严谨,但仅从书的可读性来说,我更偏向于《汉字百话》。我倒认为,这本书值得所有对汉字有兴趣的人珍藏一本,闲来翻翻看,当启蒙挺好。同时,这本书有对汉字教育法的批判,以及日本政府对汉字书写标准规范的不认同。比如说原文中说“在汉字教育中,机械的讲授是行不通的,需要不断地领会和感悟,因为所有的语言只有放到文章和作品中才有生命力,只有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才能有所领悟。”我觉得这个道理,应该是所有的语文老师和中文系学生都应该通透的道理。然而在我的求学生涯中,照本宣科的老师太多,对汉字无崇敬之心的学生太多,以至于我们的母语反而需要外来的学者进行解读。这本书挺厚,又是精装版,封面封底的设计无一不考究。就连内文的排版形式,都能体现出编辑对汉字的理解和功力。这是一本各个方面都可以打五分的书。

汉字魅力无极限

日本的传统文化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现在日本国使用的日语就是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日语的书写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日语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等。其中日语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跟中文的汉字差不多。一些中国人去日本的时候,连猜带蒙,大致能看懂日本商铺的招牌和一些粗浅的日语教材。一些日本国的有识之士也把中国汉字看成是日语的文化之根。因此日本学界出现一大批研究汉学的专家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本《汉字百话》的作者白川静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汉学泰斗”,是日本国宝级的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教授出版过一系列的汉字研究系列专著,诸如《字统》、《字训》、《字通》等,但这些专著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实在是太专业了,很难看懂。而这些研究结果对我们领略汉字的魅力实在很有帮助,值得推介。幸亏白川教授写有一系列通俗易通的关于汉字研究的作品,让读者可以享受这些研究结果所带来的智力上快乐。这本《汉字百话》就是其中所为人称道的一本。此书1978年日文首版,于2002年作者92岁时再版,可谓是作者一生的压轴之作。这本书由十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中又包含有十个小专题,整本书一共有100个小专题,故而取了这样的书名——《汉字白话》,很贴切。但一个小专题,字数不算很多,但内涵很是丰富,不少话题如果展开来具体阐述的话,可以写成一本著作。在第一部分“记号的体系”中,白川教授从汉字的特征入手,指出“汉字具备以影像记录的性质,在文字草创期的概念世界中,汉字以视觉性的形象固定下来,有共时性的特点”。真是因为汉字有此特征,故而能够流传到现在。汉字的这种特征跟其他的文字有较大的区别。白川教授接着分析汉字的起源,他指出文字是以仪礼为背景的,在实践仪礼的过程中,通过字形的形式使之映像化,从而生成了文字。象征性文字运用的是包含具体形象的比喻性的表象方法,其本质是象征性的表现方法。白川教授关于文字产生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值得参考。在这本书中,白川教授从神话、巫术、图像等多个角度对汉字进行了解释,读后对汉字的魅力有了较深入地理解。汉字研究是研究古代文化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白川教授通过汉字的内涵体系的研究,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们研究汉字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文字的世界

文字的世界是跃然于纸,栩栩如生的,而不是生搬硬造,无中生有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在其中,而汉字的神秘规律于今还吸引着一大批汉学家去研究它们,例如甲骨文等,看着那么多美丽的汉字构造,我心中由衷感到开心,毕竟是祖先的一种创造。《汉字百话》是一个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先生呕心沥血写就的,算是非常刻苦和不容易了,为何叫做百话呢,因为此书刚好收录了十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十话,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汉字的盛宴。第一部分是“记号的体系”,主要降到了汉字的图像体系,例如日、月等汉字都是通过象形而造出来的,我们人类最初认识这个世界也是通过眼睛去观看,于是原始的文字贯穿着图像性的意识,而且非常有趣。其实文字的发明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自律的开始,我们创造文字,而文字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第二部分是象征的体系,文字暗含着我们的思想以及生活习俗等,例如有些汉字与我们原始的仪式有关,如祝、事,融汇了巫术以及神话,有着自己的“内在生命”,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的一种行为。然后是古代的宗教和灵的行踪等两个部分,其实这两个部分非常吸引我,毕竟通过汉字了解我们中国古老的宗教,例如道,这个词我们现在受到了老子的“道”的影响,觉得非常好的词语,但是作者说“道”的原始是个很可怕的字,意思是携带了异族人的头颅行走,真的非常凶残啊。后面的部分主要讲汉字的字形学的问题以及字音和字义的关系,其实这个部分我在大学修汉语言文学的时候,都学习过了,而且比之更深,但是白先生从轻松的笔墨入手,为我们普及了汉字的有关知识,继而讲到了汉字的发展历程,其实我们总说是“仓颉造字”,但这个只是一个传说,毕竟汉字是我们集体民族创造的智慧。而同时文字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虽然汉字简化了,但是它的魅力依然不减。By 江焕明

向外国人学汉字《汉字百话》

向外国人学汉字《汉字百话》喜欢汉字,却没有达到研究的水平,不过却陆陆续续的收集了几十种关于汉字的书,但是多数都没看懂,平时感觉汉字挺有趣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来历,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北原来只知道是借来的,原意是背靠背的背,后来才明白,为什么要借这个字,因为我们愿意冲着太阳,冲着南方,后背就是北了。的确每个汉字的形成都是有故事的,只是很多故事被忘记了,研究汉字就好像是一次考古,一次探险,一次案件的侦破,多有趣啊!可是了解多了才明白,原来考古、探险和侦破都是极其乏味的过程,就好像眼睛盯着监控录像去寻找线索,这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有趣。古代管研究汉字叫做小学,其实小学中蕴藏着真正的大学问。《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经籍籑诂》等等,想要看懂,看通都很困难。何况现在有了甲骨文,有了更新的研究。关于汉字的书买的多了,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竟然有很多书出自外国人甚至外行之手,而且相比之下,凡是外国人写的,都比较不错。有瑞典人写的《汉字的故事》,还有一位美国人,好像是美国人,开办了一个网站,收集整理古汉字,研究汉字的字体演变,做得足够专业,成为我们研究汉字的重要参考。还有一本《汉字树》作者在台湾,虽然不是外国人,却是一个学理工的。为什么外国人和外行,能够做得这么好呢?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目的和动机来自于对汉字的热爱。这本书的作者是白川静,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和瑞典人美国人人比,日本人研究汉字有点天经地义,他们过去用的就是汉字,老一辈都可以读懂繁体字。所以对中国古籍的掌握也不在我们之下。这位百川先生肯定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汉学家,能够进入研究汉字的水平,都不一般。书做得也非常漂亮,很文雅,一看就知道设计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过,必须承认,我还是属于汉字爱好者的水平,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点深了,或者说我还是凭爱好出发,对于读起来缺少趣味的书,还是很难读完。没办法读书品味不高,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提高了。不过这本书却值得我收藏,等我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汉字,用了一辈子汉字,每个字到底什么意思,真的应该好好研究研究。

了解汉字的奥秘

自己也算是文科生,而且还是中文专业的的,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最发怵的一门课是古代汉语,不仅是我们的老头教授光在课堂上念古文,然后翻译,我非常不喜欢,另外一个原因是面对饱含中国文字精华的古汉字,我真是束手无策,有一些古汉字可以靠蒙认出来,大部分猜不出来,如果说要写出来,就是比着葫芦画瓢我也画不出来呀,我逐渐对古汉字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了个半途而废,自己没有用功还抱怨教材编得不好。看到这本《汉字百话》,我只能说“亲,你来得太晚了”,要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就遇到你,或许我的古汉语就不会那么差了。说到古汉语,其实没有我当初想得那么难,如果有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会很容易获得学习的方法的。不同于很多语言的属于拼音文字,汉语是象形文字,它最初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后来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好好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不认识古汉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好好学习汉字的结构方法,就会举一反三,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奥秘,我猜测这也许是很多汉学家虽然不是中国人,但却着迷于汉字研究的原因之一吧,研究出来的结果多具挑战性。《汉字百说》的作者就是一位日本汉学家,但是从书里面的内容来看,他简直比中国的专家还专家,说起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必然会涉及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这位汉学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并把自己对汉字的研究成果从记号的体系、象征的方法、古代的宗教、灵的行踪、字形学的问题、字音与字义、汉字的历程、文字与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个研究从浅入深,从文字到与文字相关的领域,还有一章专门写了“作为日本国字的汉字”,更让我们认识到汉学家的气度,尤其是中日关系紧张的现在看到这样的章节,我瞬间扬起了得意的阿Q心态,相比于作者的严谨治学态度,我的小心态立马显露无疑的。作者还在书中担心了“汉字的问题”,这一切都表明了作者做学问的态度。学问是无国界的,日本的汉学家能够把汉字研究的这么深刻,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有点内疚才对,唯有好好学好利用好手中的汉字,并将中国文化传承下去。

你所不知道的“ (名)”“ (字)”——《汉字百话》评介

作者:魏俊婕这是一本日本人写就的关于汉字的书。《汉字百话》(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的作者白川静(1910—2006年),在汉字研究领域,其名可以与罗振玉、王国维等大师比肩。他终其一生研究汉学,是日本国宝级的汉学家,有“现代最后的硕学”之美誉,尤其是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突出,曾抄录了近十万笔甲骨文、金文数据,自成全新汉字的诠释系统“白川汉字学”,受全球文字学研究重视。著有《字统》《字训》《字通》;汉字学名著《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说文新义》《汉字的世界》;中国古代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民俗》《孔子传》《诗经》。他深厚的汉学功底和勤勉的研学精神,使他对中国以及中国的汉文化有了很多全新的解释,其作品内容生动传神,语言平实精准,想象瑰丽神奇又合乎情理。通过这本《汉字百话》就能一窥“白川汉字学”的神奇瑰丽的世界。 每当我们谈到汉字研究,必然会提到东汉的许慎(约58—约147年),其《说文解字》是汉字研究必备,无法忽视。然而,在许慎生活的汉代,甲骨文和金文这两种珍贵古老文字资料还深埋于地下,故其研究必然有漏处。白川静基于其深厚的甲骨文、金文研究功底,绕过了《说文解字》,带领读者直接走进瑰丽血腥的造字现场,让读者读懂每一笔每一画的笔法和确切含义,其糅合了考古、民俗以及神话传说之后对汉字的重新认识,为我们开辟了认识汉字的新视角,他视汉字为不可替代的文字,认为汉字在信息时代中仍然会担负更重要的职能,从文化发展的层面看,“汉字文化圈”内的国家都呼吁应该更多关注汉字的发展和使用。全书分为十章,每章又分为十个小节,是以称为“百话”,此外还附有后记,文库版后记、参考文献以及与对正文中所有出现的图片的解说,真可谓丰富细致。一到四部分:“记号的体系”“象征的方法”“古代的宗教”“灵的行踪”总体再现古代神秘的造字现场,分析笔画之间的具体含义,循序渐进。第五部分“字形学的问题”到第六部分“字音与字义”,则是对汉字学的深化,相对较难懂些。第七部分“汉字的历程”从甲骨文、金文开始讲汉字的发展史,还对《说文解字》、《玉篇》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汉字发展的历程等。第八部分“文字与思维”讲述了汉字的独特性以及因此产生的不同的世界观,并评价《说文解字》,得出该书的体系反映的是文字表现的世界观体系。第九部分“作为日本国字的汉字”和第十部分“汉字的问题”主要讲述了汉字对日本国字的影响,政府行为对汉字的影响。最后再次重申汉字的重要性。首尾呼应,齐整有序。要说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白川静对“ (名)”字下部的重新解释。子曰:“必先正名”,我们也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说文解字》对“名”是这样解释的“【卷二】【口部】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武并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名,自称。字形采用‘口、夕’会义。夕,天黑。天黑了人们不相见,所以用嘴向别人说自己的名。”可见许慎是将“名”字的下部分解释为口耳的“口”的。白川静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指出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包含“ ”形的文字,没有一例是将这个形状理解为口耳的口。他认为汉字是古代象征画的一种,“ ”指代的是在向神灵祭祀祈祷时候所用的装有祈祷文的容器。如果仅仅将下部理解为“口”的象形就错了,因为在他看来,“名”的上半部是祭肉的意思,下半部指的是告于祖庙时候所说的“祈祷文”,用祈祷用器“ ”表示。有了这个认识就能对甲骨文和金文中包含该部分的系列的字有了更好的理解。那么“ ”(告)就不再是牛图,表示牛叫的意思,而是在神器中插入树枝,向神明祝告的意思。“呈”字表现的是在祭祀场所的“土”之上,将“ ”高高举过头顶的形态,目的是让神明观览。“神明最初只是一种象征,因此和神明交流的手段也必须是象征性的,而文字恰恰可以将这些象征性的手段形象的表现出来。文字的构造可以将事物象征化,同样,人的行为也可以被象征化。”例如“ (见)”字,就是特别注重描写出巨大的眼睛。这些看似想象的解释其实在白川静的《汉字百话》中是有依据的。在第一章记号的体系中的分析可以解释它。上古的祖先们还处在混沌蒙昧的状态,对世间万物的认知有着很大的局限,但是局限并没有阻碍他们探索未知的脚步。他们不断创造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最初因为蒙昧,巫术盛行,巫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攻击和防御,用巫术性的语言通过表记形式固定下来就叫做文字。通过对这些字形的分析,若是读懂并掌握象征性的方法,古代人的生活场景将在我们眼前完美重现。通过考古学的遗迹,我们可以看到远古的遗迹中充满了具有神话思考的记号。半坡人所做的陶器的纹样,是半坡人的世界观在陶器上的艺术表现。“常见的人面鱼身的主题,代表着神话思考的记号。”青铜器中的雷文,分布在器物的每个角落,表现了神灵之气在天地见充斥流动的状态。“四羊方尊是集殷代青铜器精华于一身的器物,大概是以压服异族神灵为主要的目的的。”作者还提到了“这与日本的铜铙的功能也许是相通的。”让我们在了解国内的历史文化以外还比照了解了日本的历史文化。在文字形成的初期,人们的世界里仍然充斥着神话观念,相信万物有灵,这种朴素的世界观体现在字面上。例如甲骨文“云 ”(云)字。这个“卷曲的龙尾”正是古人相信云端有着精灵的存在。“ ”(风)是四方之方神的使者,它鸟形神身,该字表现了其风行时候振翅的形象。“ ”(道)是提着敌人的首级行走,把首级当成法器,是奔赴敌人阵地时所作巫术的需要,因此,当时猎取头颅之风盛行。“ ”(命),最初写作“令”,是人戴着礼冠静静跪着接受神的指示……更多的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解析在该书中可以看到。这些解析让上古的汉字一下子生动起来。造字的现场如同一部绵延的画轴,由白静川设定“百话”循序展开,一幕幕祭祀、祈祷、神灵共存的画面真实上演,似乎隔着纸,还能闻到血腥味。当然《汉字百话》不仅仅是再现造字现场,同时也对汉字的历程做了梳理,解释了汉字字形的流变。对《说文解字》进行深入的剖析,以“秃”字为例,《说文》认为是无发,段玉裁虽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也不过将“秃”解释为以禾苗的光润来充当秃的意思。而白川静认为“秃”指代的是果实脱落之后的禾榖的形态。这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得出的结论,似也更贴近古人的生活场景。当然白川静也承认:不治甲骨文、金文,不可能超越《说文》。还有字书《玉篇》,指出《玉篇》对日本国文字的影响。汉字是唯一从形成之初到现在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的文字,是唯一有通时特性的文化承担者,“在历史这个复杂的生物体中,汉字扮演者大动脉的角色。”三千年前的文献,今人不需要特别的注解仍然能够读懂,这就体现了汉字的魅力。然而,这种有着独特魅力的文字在中日两国都经历着简化的过程。本来作为亚洲东部可通用的文字的汉字也被越南、韩国等国家弃用。汉字文献丰富,记载着数量众多的文化遗产,不断地改革简化甚至弃用,就是割裂了文化脉络,让后世成为“文盲”。即使改革也应该遵循汉字意义体系,否则汉字就剩下一堆没有意义的符号了。《汉字百话》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从文字论的角度论述了众多问题,其视角是全新的。作者广博的知识与深刻的眼光也提醒着正在使用汉字的读者,关注汉字的发展刻不容缓。从文字学专业学术角度来说,该书视角独特,解释时证据充分,剖析得酣畅淋漓;从通俗性来说,该书大部分内容浅显易懂,再加上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在对甲骨文、金文的解析中充分调动了神话、巫术、精灵等概念,例如:认为玉具有灵性是古代普遍的特点,男孩一出生,就会佩戴玉饰物。让其手握玉器,称之为“玩弄(璋)”。其中金文的“ (弄)”字,表现的是双手托玉的形态。女孩出生的话,可能会佩戴“缨(穿着贝壳的细绳)”。甚至死亡之礼中为什么放玉环等等。行文中常有中日民俗文化的对比,有利于更多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众多的文化、考古、民俗等知识,在白川静深入浅出博古论今的通俗笔触下,让人难以释卷。当我三岁多的女儿指着《汉字百话》白底封面上黑色的“ ”(字),问我:“妈妈,一个人站在房子里面是什么字啊?是家吗?”我一惊,确实,汉字的启蒙也是可以借用白川静的“汉字教育法(本书第97话)”了。

饮水思源——评白川静《汉字百话》

文/百里文甫题之意有二:一是赞扬作为日本人的白川静先生对汉字深入的研究及形成系统的理论,林林总总数种研究文集,卓有成果,作为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来源——中国,饮水思源;二是作为中国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应该重新认识,积极进入正轨的研究之中,提倡传统,以古育今,饮水思源。总结白先生对于汉字的基本观点可以大致分这样几个方面:1、汉字源于对神明的崇拜及其活动,并直接影响字形字义字音; 《淮南子本经训》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而传统中国亦尊天地,祭四维,守四时,以神话而演生文字是有道理的,不能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几千年前的历史进程。作为本书的主体思想,无论理论依据还是分析整理都相当有说服力。2、否定秦统一文字的政策和行为,并且指责《说文解字》奉秦篆后的误导作用;单纯从文字角度说是有一定道理,但从中国文化传承而言,是不能这样理解的,如果仍然延续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字各行其道的情况,则不会出现一个大一统的中国文化,作为异邦人自然无所谓的,但对本民族而言是致命的伤害。如楚以蛮自居,越地多鸟篆,就今天而言尚有不能破译的,更何况广泛传播呢?令民无法学习,文化从何而来?这种观点不足取。况文字统一是行使统治权的第一要素,即形成有效的政令传达与上下互通,视一九三一后的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亦以学习日语为奴化政策,推行甚言,所谓文化亡,则国亡。《说文解字》仍应为解读中华文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不二读本。3、应该崇尚字的本来面目,勿让简体字割裂,使汉字成为形意音相分离的另一种符号;自晚清以降,所谓有识之士之党皆将汉字定论为影响中国进步的障碍,正如有人所说,这种出奇的默契,超出党派,超出学派,诸如常传的爱无心,亲不见,产不生之类,确为中华文字的劫难,其实难复。但从白先生日本学者角度移到国人来看,汉字不同于日语和朝语,简不等于灭,简不等于废,简之功在于文化的全民传播更易,于如此大的人口基数而言未尝非福,同时,简的同时,绝大部分是能够与繁存在必然联系的,事实上,对简化字的掌握之后,亦可以上溯到正体字的学习,殊为可逆,并且在文化传承方面还有书籍与书法不断相辅,使中华文字之根依然稳固。反之朝语另起炉灶,日语本就五体不全,再伤或无妨吧——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某种程度上陷入邯郸学步或东施效颦。4、既对汉字现代进程对文化与知识的分割而产生的忧虑,也有对汉字以其丰富的表现力而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充分希望。其实这种忧虑与希望是否是跨越国界的也未可知,但如果忧虑是杞人忧天的,当计算机大行其道,DOS系统下,BASIC语言统治下,我们真的感到汉字的末日一样,但实际上它又很快迎头赶上,不过换了一个表现介质而已,我想起了一个词:向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那么,作为一本研究汉字本源的书,它是优秀的,白川静先生不愧是泰斗式人物,反观国内学者是否也应该为学问谋福祉,静心做,将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深耕,解惑于万民,无愧于使命呢?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分析地看待一些理论和观点,对于大众而言,知所以然固好,但有时知其然足矣,几千年汉字发展到今天,只要它依然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亦足矣,但是寻求本源及发展是必须要有传承的,是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存在的,当需要的人找到它便能准确找到并解决问题,善莫大焉!饮水思源,是我们都应该谨记的准则,它也可以鞭策我们不要随意废弃与改弦,护住民族的命脉。—— 2014年7月31日于深圳

《汉字百话》:刻画时光的轮廓

凡研究一字,即为研究一部文化史。——陈寅恪上古时期,人们把掌握刻画符号,记录卜辞的人成为“巫”——“巫”,乃是聪明的人之意。这或许说明,掌握文字的奥义,实在是件需要智慧的事情。对于远古人类如此,而对于时光境迁的人类,倘若期望通过文字的蛛丝马迹寻访远古时光,或许也绝非易事。日本人白川静却有这样的志向。而这本《汉字百话》是他多年研究汉字的成果中,最为精华的一本。全书分为十个专题,每一专题下有十篇短文,故曰“百话”。作品融合对神话、考古、民俗、训读细节的敏锐观察,捕捉每个文字构件所隐含的象征意义,并援引《诗经》《九歌》《周易》《礼记》与日本《万叶集》《古事纪》等经典,将渔经猎史融入汉字解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与此同时,作者也将文字研究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从而展现出这门学问的重大意义和与文字相关的,对现实世界的担忧。在白川静看来,从远古而来的汉字堪称是古文化的“活化石”,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有关先民的物质史实,同样还将他们的精神状态表露无遗。譬如汉字的词义扩大与缩小,复合词的出现,对文字驾驭方式的更迭,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品质。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拥有比其他语系的“表音文字”更具意义的魅力与价值的“表意、表音文字”汉字的汉语世界先行的主流观念却是尝试将汉字简化,强化其符号价值而忽略其内涵。这或许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不断加速,文字作为一种工具,更需要将它的实用性摆在头位。只是博大精深的汉字除却作为“语言的附庸”,实在是有更深远的意义。在法国史学泰斗布罗代尔的《文明史》中,对世界主要文明的特质进行了剖析。他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远东文明,“自身拥有很坚实的根基”,因而“不易被改变”。这种特质,成为中华文明由远古绵延至今的重要因素,而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其本身同样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我们对于传统汉字,是否应该去改造它亦或是彻底抛弃来拥抱所谓的“国际标准”呢?答案或许显而易见。而在《汉字百话》中,作者同样从日本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日本现代社会的“汉字危机”的产生及其出路。作者强调,近年来日本文教部门贯彻的“减少通用汉字”、“创造新字”的方针,实质上是荼毒日本民众的“民粹主义”的现代变种。姑且不论频繁修改的“常用汉字表”对文化传播造成的阻碍,就连民众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影响。就连取名字时的用字,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在日本人的主流观念中,“汉字”始终被视为“借来的文化”。然而实质上,汉字在日本多年来的传播和应用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系统和特征。这些同样可以作为“文化特质”进行保留和发扬。要知道,日本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之深,倘若妄图“全盘日化”,也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白川静同样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汉字的作用,这一点或许与清代戴震的“训诂学”主张颇有几分相像。文字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原意的失真,而这样的谬误会造成进一步的混乱,因而从文字入手的“正本清源”便显得十分必要。白川静希望在幼儿蒙学中即可加入汉字的由来与变化的教授,使得孩子在一开始便了解历史变化的微妙与真实。诚如作者所坚持的观点,也许所谓文字,会在不经意间记录一个民族独特和生动的发展足迹吧,刻意地改变会得不偿失。就让文字继续在静默中流传时光的轮廓,等待有心之人发掘与体悟吧。

汉字背后的秘密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传播载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她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记录着人类走向高度文明的象征。汉字百话是日本著名的汉文学家白川静先生的作品,至今出版已经三十多年了。白川静先生以擅长汉字研究著称,有关汉字研究的专著已有很多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非但不落后,很多独到的见解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说服力。我们虽然都是炎黄子孙,而对于汉字的了解或许并不太多,很多人只知道仓颉造字,而并不知道每个汉字所代表的意义。汉字百话正是基于这样的缘由书写而成,不过它最初并不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而是当做汉字研究来创作的。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这部作品有幸被翻译成中文出版,我们也能跟随白川静先生一同了解汉字的奥秘。这本书一共由十章组成,共一百个专题,汉字百话也正是由此而来。前面几章,分别从记号的体系、象征的方法、古代的宗教等方面入手,说明了汉字最初所代表的意义。而后分析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并从神话、巫术、图像等角度给与了解释。白川静先生对汉字的几种常见部首有着独特的看法,指出在甲骨文、金文时代,部分部首与巫术活动中的祈祷、祭祀用器有关联,比如口、名、告、余、道、召等字。这类解读法,在我们以往接触的著作中,是从未出现过的,所以我们都够看到不一样的出发点。至于是否正确,这属于见仁见智的看法。其后的部分,讲到了字形学的问题,以及字音与字义。相对于前面几章而言,白川静先生为我们更深层次的分析了每个字的构造,同形异字、同一声符的形音字的区别。白川静先生认为,在理解文字具体构造的时候,必须善于捕捉文字中每个形体素所隐含的那些象征性的意思,这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准确的认识汉字。接着就提到了汉字的历程,这一章就十分的有趣多了,作者给我们讲到了很多的趣谈和历史故事。比如武则天当政之后曾经想起了重新创字,不过还好,并没有掀起大规模的改革,武则天创造的字流传至今的也不过十九个,平常可以当做趣事聊一聊。在文字发展的宋朝之后,就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了,而王安石变法为了谋取政治权力,将文字与政治结合起来,并撰写了《字说》,但是人们并不买账,流传到今天仅剩下几条笑话而已。可见试图改变文字的命运,反其道而行并不能成功。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汉字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以及日本对汉字的简化,韩国对汉字的废止,使传统汉字面临严重的威胁。相对于古典汉字,今天的汉字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价值。特别是在近代,无限制地创造出的简体字,逐渐演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单纯记号,没有任何的价值意义可言。在书的最后部分,白川静先生讨论了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影响,以及日本对待汉字的态度。接着又谈到了中文和日文互译之间面对的问题,还举了很多诗译的故事。比如周作人、郑振铎、谢六逸等人翻译的松尾芭蕉的名句,让我们清晰的了解到汉字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对于了解我国汉字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帮助。文/颜先生

且把心留下 ——《汉字百话》,趁还来得及的时候抓住文化传承吧

且把心留下——《汉字百话》,趁还来得及的时候抓住文化传承吧反复斟酌了很久,到底是要怎样写这一篇书评。对于非汉语言专业的我,尽管很是热爱中文、方块字,但是却不知道作为日本汉学家的白川静写就的这些关于汉字从甲骨文到之后的繁体字的演变过程当中的意义衍伸和发展是否正确;但是我确实被这样一本用心在告诉每一个可能热爱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的读者的普及型文化读物而感到由衷的佩服和感叹——我们作为卫道士口中“中华文化的正统”,并未具有这样大的类型读书群体和耐心为我们说文解字的专家学者,能够让我们重新点燃学习我们血液当中流传千年的文字的灵魂,而常常被我们归类为蛮夷小国的大和民族,却能够做到这些,这难道不会让民粹主义者羞愧么?如果不是很爱读书的人,想到借助本书这种没有什么鲜活的故事而单纯只有有趣的造字的来去之路的读本来提高自己的汉学素养,也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要知道这可是一本在亚洲范围内都畅销的文字类的好书,它分成大章小节的结构能够让阅读能力较差的读者都能够分段式的读完,而小知识点式的布局结构也能够承受这样的断开阅读,普及意义上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而其中的直击现场的造字演变过程将甲骨文和现今的繁、简体都放进了书本当中(没有看过原版,不知道是不是中信出版的创意,但是这样的方式是不错的)能够更好的边看边学习。因为学的是中医学的关系,我们很多教材中的部分当中都会用到繁体字,看漫画和读小说时候学习的繁体字的阅读能力似乎在这个时候有了新的用处,似乎文字的美感终于出现在了这里。也终于能够帮助理解更多的原文的含义。《汉字百话》似乎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也许我们用当时的字去理解当时的书籍与当时的医师们留下的秘笈,也许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也是怎么理解的。白川静也在本书当中略微提及了汉字的应用问题,在日本,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使用导致的汉字使用上的减少都尚且引起他的感叹,那也许传承了土地的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我们可能在文字的演变当中丢掉了什么,我们将我们与祖先留给我们的交谈的密码去掉了什么,会不会丢失了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文化秘境呢?繁体字的愛中有一颗心,而今天简体字的爱当中将它变成了一:这是一个字的演变。网友们常常会调侃,今天我们的爱情里面,只有自己,没有了心。也许编制新字的学者们有他们的考量,但我们也更应该听听众家之言,即便我们更加喜欢更为便捷的书写方式(今天拼音似乎已经弱化了我们的书写能力,有时候提笔想不起字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也不应该忘却我们的根在哪里,且把这包含着千言万语的祖先的“心”留下,趁还来得及的时候抓住文化的传承的尾巴,那么许多年后,留下来的人也许也能够透过这些不断演变的文字,读懂我们此刻的祈愿。By 林怿2014年7月23日21:28:44写于御庭园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密码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记录符号,还是中国文化与艺术的根,它所负载的内容远比语言本身广阔。中国的书法、碑帖、篆刻、题跋、匾额、楹联、诗词、字谜,乃至相当一部分习俗,政治性的褒奖也以此为基础。五四时代,曾有人主张废止汉字,以字母文字代之,今日该主张仍然不乏市场,若是该提议被实现,则几乎将中国文化连根拔起,说是给予中国文化毁灭性打击也不为过。汉字经历了千余年的传播,每一个字都像一个密码,暗藏着民族的诗章。白川静所著《汉字百话》是一本甚为有趣的书,作为一个日本学者,将汉字研究推进到此等地步,既具有通俗的文本架构,却又不脱离学术框架,不能不令人叹服。如果不用狭隘的目光去看待白川静的日本人身份,但从其在汉字研究上这么多年来作出的贡献,我们就应该给他颁一个“汉语贡献奖”。说汉字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密码,一点都不夸张。我故乡有个禁忌性习俗,在房屋前不种植槐树,核桃树之类,我曾将此事求证于外省诸友,安徽、河北、东北民间也有这个习俗的。槐字,从木,音鬼。但从字面上看,好像木中藏鬼。“核”字,从木,音亥,详义不确,大概和“骇”字有关吧,总之都是文字崇拜的产物。另外民间有“敬惜字纸”的观念,见地上有写字的纸,忌讳践踏,不使之脏污,而是投之于火中。传说仓颉造字,天雨血,鬼夜哭,连鬼神也为文字的力量所动,这也可看出中国民间的文字崇拜情景了。白川静在书中说,汉语中“文”这个字地位很高,和宇宙知识有关称为“天文”,把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称为“人文”,于此类同的,还有水文。《周易》这部最古老的书中也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句子。“文”这个字,在历代的给帝王或文化巨子的评价中,是最高等级。中国文化中有一套独特的评价体系,就是谥号,也就是死后给你一个“称号”。一个字或者两个字,也有多个字的。通观整部中国古代史,谥号“文”的屈指可数。一说白文公,定然是指白居易;一说韩文公,定然是指韩愈;一说朱文公,定然是指朱熹;王文公,定然是指王安石;这几个人都是文化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谥号都是一个“文”字,故后世尊称为“文公”。另外,和“文”字搭配使用的还有“文正”、“文忠”、“文襄”,获得“文正”谥号的有北宋的范仲淹(范文正)、司马光,元朝的耶律楚材、明朝的方孝孺,李东阳,清朝的曾国藩(曾文正)等等。谥号通常根据一个人的道德功业品性来定,有褒奖性质的谥号也有贬低性质的恶谥,但并无明显的等级之分,但是到清代则制度化了,有了高低之分,文正成了给封疆大吏盖棺定论的最高褒奖。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谥号中皆有“文”字,曾国藩谥“文正”在先,李鸿章尽管功勋卓著,但也只好屈居第二,谥号“文忠”了,同样获得这个谥号的还有林则徐和胡林翼,另外宋代的苏东坡和欧阳修也获得此谥号。至于左宗棠、张之洞尽管被称为“大清柱石”,也不得不屈居第三,谥号“文襄”了。可以说,在整个清代,文正、文忠、文襄都只授予那些有巨大功勋的人物,至于文端、文成、文肃、文庄、文勤……虽然也是良谥,但相对要低一些。关于谥号,有一本叫做《周书》的古籍,里面有一章叫《谥法解》,有非常系统的解释。白川静在此书中所架构的内容,可以说是一种学术叙事的“抛引”,每一个研究板块,都为汉字领域打开了一扇窗,使你看到汉字迷宫的一个转角。作为一个深受汉字文化所惠的日本人,尚且对汉字怀有如此深的敬意,那么作为汉字的直接使用者,我们更该使它焕发出大魅力来。


 汉字百话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