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法则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300052335
作者: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
页数:475页

章节摘录

  排他性不仅仅是两分的,而且是个程度问题。就是说,不仅有些宗教群体是排他的,而且有些宗教群体比其它宗教群体更排。例如,很多基督教新教团体宣称相同一个上帝,但是它们在上帝什么样和怎样才虎好基督问题上彼此很不一致。最排他的基督教群体认为救赎只有一条道路,要有改变生命钩“皈信”经历,并且强加给很多不可妥协的行为诫令。其他基督教群体则不太绝对并且不太强求。有些则显得如此开放,以至于甚至神职人员都可以随心所欲相信和做几乎任何事情。当我们进行这些比较时,我们发现了区别宗教群体的最主要的观念依据。  很多因素会使得强劲的多元发展缓慢。一个原因是,如我们将在第九章详细探讨的,宗教经济的非管制化常常是更表面上的而非实际上的。政府可能宣布一个宗教自由政策,或者至少是宗教宽容政策,但是继续给传统的垄断公司以特权和财政支持,同时给新公司设定很多障碍。充分发展的多元因此会被事实上的既成建制(establishmen)所扭曲和拖延。  而且,文化惯性(传统)会拖延承认新公司正规、合法的过程。旧的垄断信仰加给竞争者的污名依然残留,并保留着对于新公司的各种形式的偏见和歧视,这将在第九章看到。  多元发展被拖延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新公司是外来公司的支部,它们必须等待在宣教士和当地人之间发展出社会纽带时才能成功。因为,如第五章所指出的,新公司为了吸引会员,网络纽带必须存在或者被创建。例如,美国福音派基督教宣教士在拉丁美洲活跃了几十年,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增长都极为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主要宣教工作逐渐由当地皈信者承担起来。结果,增长如此迅速,以至于现在在整个南美大陆福音派基督教团体都已有相当多的信众——在很多国家,基督教新教现在在那些星期天实际去教堂的人中占大多数(Gill,1998;Stoll,1990;Martin,1990)。  最后,必须认识到,伴随非神圣化而来的消费者委身的‘下降”大多是虚幻的。垄断教会总是设法显得比实际情况更广得民心和普遍化。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非神圣化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揭示出冷淡的广泛存在,而不是反映了虔敬的下降。也要记住,垄断者总是宣称,如果他们被驱逐,宗教生活就会受损害(而社会科学家们也很快相信了他们)。  这促使人们寻找一个更充分的反映欧洲真实情况的图景。最终,来自不同的群体的、不同渠道的数据证明欧洲的很多地方充满新宗教运动,其率常常美国加拿大很多(Stark,1985a)。例如,印度和东方新异宗教中心在欧洲(第100万人口有1.8个)比在美国更常见(第100万人口有1.3个)。而且,很多欧洲国家,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是更世俗化的国家,其比率比美国高很多。瑞士的比率是3.8,苏格兰是3.2,丹麦是3.1,英格兰是威尔士是3.0。实际上,只有比利时(1.0)、意大利(0.7)和西班牙(0.6)的比率比美国的低。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者前言  宗教学或宗教研究,包括神学的、人文的和社会科学的三大进路。如果说神学的宗教学是从宗教内部进行的逻辑推演和论证,人文的宗教学是从哲学、文学、思想史等的角度对宗教的反思和阐释,那么,社会科学的宗教学别使用实证的方法(包括量化的和质化的研究),收集实证的数据和材料,并且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宗教现象以及宗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科学理论以假说的形式存在,命题可以被实证材料证实或证伪,从而推动理论的发展。  高度客观性是科学的宗教学的特色,这使之成为持有不同宗教立场(色括无神论立场)和哲  学立场的人们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人及其组织、制度,研究者又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有其主观性,所以对于实证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就面临极多的困难。科学的宗教学承认任何单项研究和任何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这种主观性和局限性在同样或类似研究的复制(replication)当中得到不断的超越和克服,在多元交流和互补中达到一种多元客观性。无论如何,社会科学之成为科学,必须是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而且要有最大限度的客观性。  科学的宗教学是有其自身局限的,并不代替神学和人文学科对于宗教的阐释。正如物理学不能代替对于大自然的诗意描述和艺术再现一样。科学的宗教学不能直接认识无限,但是也  不能否定无限。  界定和区分社会科学与哲学人文学科,不是要画地为牢。如今,科际间的进路(inter-山sciplinaryapproach)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但是,如果没有对于不同学科的界定和区分,也就没有所谓科际间的进路。哲学家可以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而社会科学家也可以发表神学的观点;同一个人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神学、哲学、  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阐述。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同哲学人文学科的论述的区分仍然是必要的,把哲学人文学科混同为科学只能带来理论和理解的混乱。  中国的宗教学或宗教研究在过去这20多年已有长足的发展。文化大革命之后围绕宗教鸦片论的大讨论成为宗教研究领域解放思想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对于宗教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尽管也有不少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发表。几所著名大学的哲学系率先设立了宗教教研室,后来则更发展成为宗教研究所和宗教学系。在20世纪90年代,宗教是文化这一命题大大拓宽了宗教研究的疆界,成为一个极为有趣的人文学热点。不过,对于当代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则仍很有限。造成这种滞后的原因很多,但是缺乏社会科学的宗教学方法和理论以及对于当代宗教现象的兴趣,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宗教学家和学生们一般限于文史哲领域之中,很少有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并愿作尝试的人。与此同时,社会科学家和学生们对于宗教现象一般没有兴趣,即使有兴趣也缺少必要的宗教知识准备去开展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的宗教学的滞后,已经使中国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现在是奋起直追的时候了。  为了补课,介绍几十年前甚至一二百年前的经典著作固然必要,但是更要奋起直追,以便迎头赶上。宗教社会学在过去这一二十年有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一个新的范式可以说已经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个新范式甚至迫使皮特·伯格(PeterBerSer,又译彼得·贝格尔)倒戈,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阐述并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和观点。新范式的领衔主将就是本书的作者之一,罗德尼·斯达克。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对宗教的实证研究,既注重数据,又注重理论,著作甚丰。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提出了一个从微观到中层再到宏观的全面的理论体系。此书一发表,立即赢得宗教社会科学界的赞赏,有很多学者认为,这必将成为一部经典,影响今后几十年科学宗教学的发展。  ……

内容概要

  罗德尼·斯达克是西方宗教学界的巨擘。美国华盛顿大学社会学和比较宗教学教授。他的《基督教的兴起》、《宗教的确未来:世俗化、复兴和新异教派的形成》等获得优秀著作奖。  罗杰尔·芬克是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学教授,他与罗德尼·斯达克合著的确《美国走入教会,1976-1990:宗教经济中的成功者与失败者》曾获多项优秀著作奖。

书籍目录

作者致中国读者
导论 无神论、信仰以及对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
第一部分 冲突中的范式
第一章 老问题、新观点
第二章 理性和“宗教头脑”
第三章 安息吧!世俗化!
第二部分 宗教的微观基础
第四章 宗教的微观基础
第五章 宗教选择:改教和改宗
第三部分 宗教群体
第六章 宗教群体动力
第七章 天主教神职的衰落和复兴
第四部分 宗教经济
第八章 宗教经济的一个理论模型
第九章 宗教竞争和委身:国际情形检查
第十章 大教会到小教派的运动
附录 命题和定义
参考文献
索引

编辑推荐

  《信仰的法则》是近十年来宗教社会学领域里惟一一部“大书”,是一部不朽巨著。它既摧毁了旧理论,又创建了卓越的新理论。斯达克和芬克熟练把握这个领域的文献,集结了精巧的数据分析来支持他们的立场,呈献出的是一部光彩夺目、富有创见、辉煌卓越的著作。

作者简介

《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是宗教社会学“新范式”发展中的重要一步,是对于不断演进的“宗教经济”理论的重要总结。斯达克和芬克对于反宗教的世俗化理论和非理性宗教理论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他们所建构的理论为那些喜欢理性选择进路的人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源,并且对其批评者提出了挑战。

图书封面


 信仰的法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听说这本书是提出“市场宗教论”的鼻祖,所以特别想看。好像没找到电子版。so,节录一篇文章吧。==姚南强:论宗教社会学的范式革命——斯达克的《信仰的法则》读后(一)宗教的理性选择斯达克反驳人们对“宗教是非理性”的判定,他从人们对宗教选择中的利益计算的特定角度来界定理性的“把宗教理解为理性的、相当明了情况的行为者选择‘消费’宗教‘商品’,就像他们消费世俗商品时权衡代价和利益一样”。②更精确的表述是“在其信息和理解局限之内,在可行的选择的制约下,在其喜好和趣味的引导下,人们总是试图做理性选择。”③这种理性的选择就是“意昧着努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化的回报。”④这实际上是一种【交换论和补偿论】的观点。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核心原则,总是想尽量避免付出,而一旦付出则希望得到应该得到的报偿。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第一、作为报偿的社会资源总是处于一种相对匮乏和稀少的状态。而且又分配不均,许多人所得到的报偿从绝对量上总是比预期的少,从相对值上又比他人少。第二、有一些非常希望得到的报偿,如来世和永生,实际上不是此生可得到的,但难以得到的就更宝贵,所以人类还是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人类的活动就是创造补偿物和交换补偿物,所谓补偿是指一种非直接的、弥补性的回报,实际是一种借据式的承诺:你现在的付出,最终必有还报。【补偿中有的是有限的,有的则是无限的、巨大的,而后者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提供。】确实,【在一个多元宗教甚至是多元信仰存在的社会中,人们选择何种信仰,这既受到外部客观环境的制约,也受到在社会化中形成的主体人格的“知、情、意”的特定图式的制约,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冷静的理性的算计。】(二)宗教的市场供求论首先,斯达克提出了一个宗教经济的定义:“是由一个社会中所有宗教活动构成,包括一个现在和潜在的信徒‘市场’,一个或多个寻求吸引或维持信徒的组织以及这(些)组织所提供的宗教文化。”⑤这里实际上是三项:1.宗教产品的供应者:宗教组织(斯达克称之为“公司”),2.宗教产品:宗教文化,3.宗教市场:信徒与潜在的信徒。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宗教产品的供求机制。——————这里,悟仁想补充一点。把宗教组织当作“公司”,已经不局限在学术观察者的领域了,在民间,老百姓心理,也越来越多地把寺庙等组织当作公司了。甚至,连宗教组织的管理者、运行者,也有了公司意识与盈亏观念。这一点在台湾地区特别明显。江灿腾写过一篇《崛起于当代台湾地区的佛教四大事业道场经营及其转型问题》,精炼地论述了四大道场“发家致富”的过程及其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只是,不同于西方、台湾,大陆的宗教组织,多接近事业单位,时不时要处在government的宏观调控之下。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宗教复兴,大体上,是国家一步步退出宗教内部,而实行潜移默化的外部制衡。这主要表现在地产、媒体的控制。很多时候,寺院、教堂周边的地带,都是政府说了算,要造楼就造楼,要搞商业街就搞商业街、旅游镇。换言之,宗教组织被迫世俗化、市场化了。那么,如何在市场化浪潮与政府的有形之手中保持自身的宗教特色?这好像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但话题比较敏感,又基督教携西方资本优势,在沿海地区大走地区领导人路线,同化富二代、官二代。想必10年之后,大陆会成为第二个韩国了。————斯达克根据他的研究认为:“宗教需求长期来说是非常稳定的,而宗教变化主要是供应方面转变的产物。”①斯达克自称为“供给学派”,如在1994 年与劳伦斯.R.扬纳科内合著的《欧洲“世俗化”的供给学派再解释》一文中②,斯达克说:“我们强调了供给学派点出的弱点:【是高度管制的宗教经济中效率不足的宗教组织】,而不是个人宗教需求的缺乏,导致了所谓的‘世俗化’。我们通过定量数据和历史数据对这种理论进行了检验,并且在检验的基础之上,建议放弃世俗化的概念,因为缺少可以应用它的情形。”斯达克的宗教市场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信众的宗教信仰是多区位的,有的人喜欢开放的、低张力的宗教,如特权阶级,而妇女和弱势人群往往更倾向于高张力的信仰。在一个宗教开放的社会中,必然会有不同张力的宗教以满足社会不同区位人群的需要,而在宗教垄断和管制条件下,除了公开和合法的宗教外,必然会形成“灰色”、“黑色”的非公开的、地下宗教及其派别。(2)不管在何种体制下接近中轴线区位(温和和保守)的信众及其宗教总是占主体地位,而极端派总是少数。(3)多数宗教组织的发展都是从高张力发展到低张力,而信徒而人数却由此扩张,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却是一种衰亡。(4)如果宗教市场完全受市场驱动,没有外在管制,就必然导致宗教的多元和竞争,促进社会的宗教消费。反之,如果市场处于垄断状况,则必定产生懒惰的宗教供应商和无效的宗教产品,从而降低宗教的消费水平等。————在此,悟仁由想补充一点。不过先声明,悟仁实在是宗教社会学的门外汉,只是依样画葫芦借着几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第一点,杨凤岗写过提出过“三色市场”说。悟仁曾在其人博客上留过言,说基督教有些排外,不想杨也幽默,说是中国人更排外。这段插曲,本不足道。但关于“社会分层后的“张力”二字,则在大陆可大做文章。一般而言,豆瓣上,神棍有两类,一类是某某罐阿姨,其高张力的信仰实在有自虐倾向,且越虐越幸福。另一类则是属于特权阶层的人,以成功男士为多。其中亦不乏在校大学生。此类人有低张力的信仰。可谓有理性之包装。豆瓣组内,以犹太教群雄与西洋学术圈的朋友居多。anyway,【在一个宗教开放的社会中,必然会有不同张力的宗教以满足社会不同区位人群的需要】,豆瓣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这个开放功能,至少弥补了现世不准传教的不足。可是,现世亦有很多灰色教派、组织。听闻北京中关村内,时不时会聚集一批基督资产阶级,开开party什么的。又问地铁里时不时有人派发教堂传单之类。总之,一切都在向韩国看齐。【如果宗教市场完全受市场驱动,没有外在管制,就必然导致宗教的多元和竞争】。好在,在大陆,时时刻刻有这层管制。所以多元竞争的局面,还不甚明显。宗教冲突的崩坏世界,至少还没到来。但是,市场竞争迟早会来的。到时,个人如何安立,婚姻、家庭、朋友、地位,都是一个未知数。关于在欧洲宗教发展有种私人化倾向,斯达克与伯格、卢克曼是一致的,而由此推出的是否世俗化的结论却是相反。需要说明的是,斯达克的非世俗化主要论证了在西方基督教世界中,社会的非宗教化并不成立,而我们觉得对世俗化的理解还应包括对宗教本身的变化,即其入世性和关注现世问题的考察,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禅宗可以说是开了历史的先河,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基督教的“爱国爱教,荣神益民”,伊斯兰世界的原教旨主义的政治化都说明了这一点。而且现代西方宗教社会学家把宗教做市场化的分析,如果宗教界自身也认可这种市场身份的话,那恰恰是宗教自身最大的一种世俗化。当代的美国可能正是这种世俗化的典型。而对于世界而言,则更可能是一种多元化发展趋向,无论是从历史或现实看,则是宗教世俗化、神圣化和世俗社会非宗教性的多种取向并存。在世俗化问题上,适用于美国或西方基督教的解释范式,未必具有世界的普遍意义,我们不必要去追求一种新的统一的宏大叙事。总之,斯达克新范式的最突出的优点一是它的实证性,收集了大量的社会学的实证数据和材料,使整个论式构建在一个比较扎实的事实基础之上,二是理论论证的严密逻辑性,斯达克以36个定义和99个可检测命题为主线,从微观的个体宗教选择为起点,推演到中观的宗教组织的动力,再到宏观的宗教市场,为宗教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个比较严密的系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斯达克的新范式确实可为我们在面临新世纪的宗教挑战中,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和方法。
  •     上世纪70年代,阿兹(Corry Azzi)与伊兰伯格(Ronald Ehrenberg)采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人们宗教行为与市场行为之间时间分配的研究被认为是宗教经济学的发轫之作,而斯达克、伊诺库恩、埃克隆德(Robert Ekelund)等人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宗教研究的“新范式”。国内宗教经济学的重要译介者魏德东教授形象地将沃讷(Stephen Warner)发表于1993年的《范式转换:美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走向》比喻为颁发给“新范式”的出生证,并勾勒出以美国例外论为基础,始于20世纪70年代,系统化于90年代的“新范式”发展图景——这就是宗教经济学理论,或曰宗教市场论的诞生历程。 “新范式”首先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归纳出宗教行为中的普遍现象,进而抽绎出一套经济模型进行解释。这些现象包括:一个宗教群体崇拜的神灵数量越多(多神教),单个神灵的交换价格就越低。在这样的多神教中,信徒甚至根据神灵的信誉、回应程度、以及权力范围而产生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同时,在交换过程中,信徒也倾向于使价格最小化并拖延支付的时间等等。 必须强调的是,尽管有大量的事实证明宗教的参与者在达成宗教目标的手段选择上是十分理性的,但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宗教目标本身就十分值得怀疑。以经济学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的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James Buchanan)认为理性原则并不总是意味着利己主义 。英国社会学家希思(Anthony Heath)以“理性根本不涉及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只涉及人们追求目标的手段。”的论断完善了布南坎的理性原则。诚如斯达克所言,只要简单地回顾特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的事迹,便知道那些认为宗教目标非理性的人因其狭隘的物质主义与自我中心而忽略了人们偏好的差异。 把上述所有的宗教活动视为一个整体时,会很自然地发现宗教行为方式与经济行为方式之间惊人的相似性:社会中所有的宗教活动构成了一个市场,现有的和潜在的信徒则是消费者;寻求吸引或维持这些信徒的组织与企业无异,而提供的产品正是宗教文化;所谓的宗教革命无非新公司为了进入市场而打破旧公司的垄断局面 ……必须承认,“新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解释了当前宗教发展的诸多问题,然而,这一套理论是否在削足适履,是根据需要,而非根据实际地将宗教硬塞进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中还应进一步的考察。值得注意的是,“旧范式”面临的最大危机实际上是对于人类理性能力的质疑,然而“新范式”的革命却仍然来自于理性自身。因此,“新范式”与“旧范式”之间并非宗教研究进路的差异,范式转换依然是方法论在理性之维上的纵深。“旧范式”完全注意到了政教分离后宗教多元化的局面——多元主义的环境首先是一种市场环境——但其结论却是宗教的神圣性在市场环境下将不可避免的堕落并最终导致宗教消亡。 “新范式”则秉持着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在市场环境下宗教自身将形成一个经济部门,并内生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行规则。可见,“新范式”同样继承了方法论的无神论,从而巧妙地使神圣对象(Sacred Objects)禅位给能够与信仰者进行交易的类似物。这显然也是受到了解释学循环(Hermeneutic Circle)的影响,但与布尔特曼(Rudolf Bultmann)的非神话化(Demythologizing)不同,“新范式”的前置结构是理性而非信仰。从而,“新范式”的解释就无关效果的历史(Effective History),而是进入马歇尔式新古典经济学偏重“理论”的建构中去了。诚然,“新范式”此举是对理性能力的又一次冒险,但还是逃不出海德格尔的预言——源于主体性确立而诞生的近现代文明却希望完成对主体性的剥离工作——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只能是奢论。
  •     做人类学的朋友推荐的,不是很对我的胃口.全书采用了定理式的分析方法,感觉很难被证伪.作者当然举了很多案例,但主要集中在欧美.(华人的宗教部分只有提及台湾,令人怀疑大陆案例被编辑和谐.)不知道这样的研究,别人如何应用、修正或商榷?另外,翻译部分还是可以有所改进。比如副标题,读起来有点歧义。尽管如此,很多结论还是蛮有启发的。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非常不错,清晰易懂
  •     很精彩的一本书,宗教市场论的代表作,用经济学上“理性人”的理论来分析宗教问题,极具启发性!不过阅读门槛也很高,需要慢慢消化。而且作者用来形成结论的观察对象以欧美基督教为主,因此在使用其观点分析中国宗教问题时必须小心谨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纯粹个人爱好
  •     对于宗教和非理性的关系,感觉其实是通过某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区分来解释两者的关系的:价值理性超出纯粹理性范畴,不能成为指责宗教非理性的理由,也不是社会学该研究的;而宗教的理性指的是工具理性。
  •     读出了假设检验的问题==.
  •        本书完全是一本看完第二章不用看后边的标准学术论文体,不用研究宗教社会学的人完全可以在此处打住。看完整本书,我就记住了一个基本原理:宗教是以今生投入换取彼岸回报的一种行为,而彼岸回报是否得以实现,是此生无法验证的,如果得以验证,宗教将会失效。
       好,一个长久问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到底信仰什么?好,自然崇拜,有没有?有,重死重生,封建迷信等一系列所谓仪式化的东西,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但是中国人好像并不特别坚持某一种仪式化,世俗的变化可以轻易改变这些东西,比如传统只能由男性去捧死者遗像,盒子及罐子等等。而现在的城市由于计划生育,已经出现儿子捧像,媳妇捧罐子,或是反之。仪式归仪式,意义可以由世俗随意解读。包括所用费用等等都可以由世俗随意解读,也可以轻松被世俗社会接纳。说到底,这和我朝自1920年代的激烈反传统主义和科学主义很有关系。
       那么,中国还有什么全民性的信仰,或者说较严格的信仰?似乎没有,但是自习看,尤其是结合自己最近在某教育机构的兼职经历会发现,在中国60后到70中这一段还真有广泛认同的信仰,信仰什么呢——下一代。
       定义下一代信仰,什么是彼岸回报,即是自己的下一代可以过得很好,至少比自己好。不图每个人都可以出人头地,但至少衣食无忧,且具有出人头地的潜质。
       好了,大城市的会花钱让他们的孩子去教育机构听老师danbi,小城市会花钱让他们的孩子去老师家听家教,以及高考前去魔都帝都听两三百两银子一节的艺术培训课。有的银子会打水漂,有的银子能让孩子上到国子监等高等学府,于是一大家子弹冠相庆。
       至于回报呢,木有人知道是什么。这就是80前父母的一致心态。至于会不会延续到80后新一代,后边再谈。
       80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集体意识呢?文革,不学习,于是没有好的前程,集体过得很虐。于是取了一个反命题,那就是学习,然后一厢情愿地将逆命题的结论也逆了过来——不走老路,也会有反于老路的结果。再加上几千年来的传统惯性,以及文革之后对于教育的重新肯定,教育便成了这种信仰的输出口。
       但是,这种信仰在我看来,是有可能逐渐崩塌的。原因是彼岸回报的证伪正在走来。毕业很多年也买不起房,帝都的公司都是朝廷控股不好进,80后面临着巨大压力。。。。
       孩子都不愿意生了,还信仰个屁
       好在,这个社会的结构还算可以找到宣泄,相对剥夺感虽然强,但是也有人为这些人垫底,诸多农村没有受到教育的人的生活状况会成为广大80后的对照群体,也对这个信仰的彼岸回报在抱一丝希望。于是,这个信仰有可能继续延续。
      
       将下一代这么一个可以证伪的事情作为彼岸回报来解读有点不合适,本文只是对于读完这本书脑子里乱七八糟想法的一个整理。突然想到一句话,千万不要剥夺人的信仰,他们会和你拼命。
       于是,千万不要在教育上做动作,会有一大帮人跟你拼命。最近汴京大学要做招生改革,严格地说,是好事,但是所有的槽都集中在GP上,所以教育在中国才是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
       抹杀光辉的,会有一大票人跟你拼命。
  •     “宗教的人的方面”:对宗教进行理解和解释的时候总不免倾向于过于“求纯”,可是宗教现象也有人的一面。“神的行为是通过历史、用不完美的人来进行的,并且很多信仰描述了其创始人的人性。”那么,人的所有趋利避害、暗算得失的本能也会体现在宗教信仰中。通过构建“宗教代价”、“回报”等概念,构建起了微观层次的宗教理性选择论;通过“张力”、“市场区位”等概念,构建起了宏观层面的各宗教教派共生态。体系完整,单从“人的方面”来讲宗教,这些逻辑是说得通的。
  •     毕业论文 >_<
  •       做人类学的朋友推荐的,不是很对我的胃口.
      
      全书采用了定理式的分析方法,感觉很难被证伪.
      
      作者当然举了很多案例,但主要集中在欧美.(华人的宗教部分只有提及台湾,令人怀疑大陆案例被编辑和谐.)
      
      不知道这样的研究,别人如何应用、修正或商榷?
      
      另外,翻译部分还是可以有所改进。比如副标题,读起来有点歧义。
      
      尽管如此,很多结论还是蛮有启发的。
  •     其实我认为宗教社会学挺无趣的,这本书还属于宗教社会学中最无趣的那类。一星也就冲着书的厚度。
  •     理性选择+宗教管制+区位需要+张力大小+付出代价+回报程度=我们选择的信仰。 另作者提到他们都来自中西部小社区,这一点暴露了他们的基本预设:人是有宗教本能的。
  •     必读书
  •     五星
  •     宗教市场论,实际上是接受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色彩,带有强烈的美式基督教风格,因此极为明确地排除国家政策控制、倡导宗教自由与多元化。但书里提供的”宗教理性“也不过是理解宗教人的一种模式,情感、品味、兴趣等个体自主性的部分是难以进入这个分析框架的。John Lofland的理论反而更吸引我~~~
  •     从宗教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解释宗教“世俗化”和“非理性化”问题。大概真的要对所有prevailing的理论保持警惕呀。
  •     翻译还是怪怪的...
  •     原文和翻译都过誉了
  •     有意思的是,国内学生对于理性选择的接受程度似乎远高于美国学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社会学课题。
    --这个很好理解。国内的学生大多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好接受“理性选择”的理论。
    但凡有真正宗教信仰的人,谁不认为自己之所以信教是因为“神的召唤”,谁愿意说自己信仰是因为“货比三家”?
  •     写论文啊写论文~~~
  •       两个问题,急!
      
      
        proposition89:sects到churches为什么中等区位供应反而不足了?不是从高张力到低张力吗?那不是把原来为高张力消费者生产的产品转移给低张力的了吗?那么中等区位的供给不是上升了吗?
        
        proposition93:church movements为什么是由无权的人推动的?照我理解,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啊,也可以说是有权的人所默许的啊。我感觉sect movements才是因为无权的喜欢高张力的人被剔出去所引起的啊。
      
  •     开头写的很大。但其实就是拿经济学的理论套了进去。解释不了的地方还是只能归结于“信仰”。没特别新鲜的。
  •     what the fucking fuck?The whole theory is untrustworthy coz its premise is just bullshit.美国宗教社会学界怎么会允许有这么粗糙的作品,而且还席卷了中心,简洁有效的东西还是给大众评论看吧。
  •     没联系田野真难懂,联系了田野,又有自我的局限,果真我道行太浅?
  •     第一个问题,我理解的“中等区位”是中等张力的需求,sect 变为church后低张力区位供给增加,那些需要稍微严格一点的宗教信仰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宗教了。
  •     哥白尼式的革命是啥意思,就是说这本书。
  •     世俗化范式文献综述+宗教市场理论
  •     hard
  •     第一个问题定量,我不懂;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用系统论去解释,在这个宗教权力结构内,有权的人维持现状,类比为垄断,无权的人要夺取话语权。这个行动发生在双方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所以一个系统的强势主体(行为体)不会主动改变原有的权力结构和单元排列顺序。
  •     1 这里所指的小教派到大教会,是从中等张力区段转移到低张力区段。所以中等张力区位供应不足了。
    2 你没有理解书中“教会运动”的定义。不是整个教会向低张力区位运动,而是一部分人分裂出去新建教会。书中以改革派犹太教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为例。
  •     翻译是个p
  •     魏德东老师最爱的宗教市场论啊~
  •     原来这个就是宗教市场论!
  •     对宗教的经济分析,很独到,很有逻辑!
  •     忽然想到,顺手一标,如果对宗教社会学感兴趣,值得一读。
  •        在我看来,斯达克与芬克这部宗教社会学巨著《信仰的法则》中提出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其指导思想与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他们都借鉴了经济学市场原理。当信仰不再是个人事情,而是放在整个社会来看,就会发现任何时期人们的某种宗教选择是被环境、政策等各方面所左右的。并非是上帝选择了你,而是你在宗教市场中做出了这样而非那样的“理性选择”。新范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定量统计研究的基础之上,看似荒诞,但数据的支持却让你不得不信服。
      
  •     经验研究和理论建构之间确实有点难以达致洽和,尤其是和宗教相关的数据,精确度很低。不过我还是对宗教经济学理论发展充满信心的。其实把经济学和宗教学理论结合的时候,叫宗教选择的“意向性理论”(Intentional Theory),又是多么高大上呀。。
  •     理性的宗教选择观,倒是很有意思,对最近的论文帮助也很大。
  •       我只读过英文版,不过杨老师的翻译绝对是值得信赖的。我认为,这本书是社会学所产生的最杰出作品之一。另外,有意思的是,国内学生对于理性选择的接受程度似乎远高于美国学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社会学课题。
  •     还没有读完就还了 来日有机会少些心浮气躁慢慢地读
  •     这本书提出的最令我震惊的可能的事实是“从来没存在过一个信仰的黄金时代”,宗教的黄金时代也许正是当下。不禁想起Karl Barth惊世骇俗的断言—宗教即不信—包含了多少洞见!用‘利益理性’的天平连接自身与上帝的人们是在用自己的‘欲望’衡量上帝,不论这欲望指向的是真理还是世俗的回报。
  •     法则
  •     宗教市场论的巨著,但是没有作者自己想的可以将旧范式全面性推倒的宏大效果。
  •     你好,问你一下,命题89和命题93的意思怎么理解啊?
    proposition89:sects到churches为什么中等区位供应反而不足了?不是从高张力到低张力吗?那不是把原来为高张力消费者生产的产品转移给低张力的了吗?那么中等区位的供给不是上升了吗?
    proposition93:church movements为什么是由无权的人推动的?照我理解,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啊,也可以说是有权的人所默许的啊。我感觉sect movements才是因为无权的喜欢高张力的人被剔出去所引起的啊。
  •     : B91/4834
  •     “信仰宗教的人数多了,至少没有减少;测量得出的前述结果。宗教是理性的选择。宗教与世俗化是对立的,神圣是宗教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理性假设的社会科学,一些发对世俗化的声音以及一些支持世俗化的声音” 问题是我们可以测量宗教吗?理性是怎么定义,世俗化又怎么定义?不宗教即世俗?上帝的死去,是人成为人自己。那么现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的多元,是不是在人成为自己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这里没有价值判断。理性,韦伯的价值理性包含了宗教,价值和理性是统一的吗?主体的理性和客观的理性是否同意。主体以为理性,可结果若是不理想呢?每个人在做事之前都会有自己的“理性”假设。作者以一套数据,宗教信仰人数没有减少说明世界没有世俗化,有点浅。说礼崩乐坏的是卫道者,说世俗化的是宗教保守者,那么说非世俗化世界的人,是怎样的人呢?
  •     貌似很不错的书!
  •     你好,问你一下,命题89和命题93的意思怎么理解啊?
      proposition89:sects到churches为什么中等区位供应反而不足了?不是从高张力到低张力吗?那不是把原来为高张力消费者生产的产品转移给低张力的了吗?那么中等区位的供给不是上升了吗?
      
      proposition93:church movements为什么是由无权的人推动的?照我理解,它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啊,也可以说是有权的人所默许的啊。我感觉sect movements才是因为无权的喜欢高张力的人被剔出去所引起的啊。
  •     理性选择式的回炉重炼~~
  •     好书。读了才知被人文主义和世俗化骗了多年,学者记者宗教人士都该读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