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葛底斯堡》书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44741446
作者:【美国】迈克尔•夏拉
页数:380页

最为高贵和最无可避免的战争

犹记得上世纪80年代《飘》在中国内地出版的一波三折,后来还是由最高层领导拍板,此书才得以顺利面世——以示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不过学界对《飘》的接受却十分谨慎,在承认该书具有“杰出的现实主义”之外,又对其“为奴隶制招魂”作出保留。说来也奇怪,美国人都对这部“反动”作品褒奖不已,又是普利策加身,又是奥斯卡镀金,我们中国人说三道四瞎起劲个啥啊?这说明,意识形态长期领军文化艺术,荼毒既广且深。《飘》为我们理解美国人如何看待一个半世纪前的那场内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在美国作家迈克尔•夏拉看来,这场战争具有更复杂的面相。他在其获1975年普利策奖的小说《决战葛底斯堡》中援引温斯顿•丘吉尔的话说:“这场战争,总体而言,是截至当时,人类历史所记载的大规模冲突中,最为高贵和最无可避免的战争。”“最无可避免”,我们甚好理解,一方策划分裂,一方反对分裂,两个巴掌拍个正着,战争顺理成章。但“最为高贵”从何谈起呢?这正是《决战葛底斯堡》所要探讨的问题。葛底斯堡因战后林肯的演说而出名。1863年7月在该地打响的战役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北美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战役。迈克尔•夏拉曾在军中服役,其掌握的丰富史料和军事经验,使他把这次战役写得出神入化,让人颇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本书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作者的历史观,“回过头研究战争的时候,人们总觉得一切都很清楚明白,似乎每个人都对情况了如指掌”,但事实上,如果按照历史决定论的思维框架,这个题材势必会写成一个探讨战争得失、人心向背、政治立场的小说,而这与这场战争的复杂性是完全相悖的。因此,作者没有简单地站在检讨这段历史的高度上,遵循线性的方式来写这场战争,而是极力还原当时的具体处境,于铁板钉钉的客观史实中,填充起有血有肉、合乎逻辑更合乎人性的联系。而在具体写法上,作者把镜头不偏不倚投注于南北双方,通过几位主要将领的视角来叙述这场发生于三天之中的战争。因此,本书的叙述线索是分岔的,故事情节也是相对破碎的,我们与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同处于一种命运叵测、价值不定、目标混沌的彷徨和紧张之中。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观点、概念,尽显其暧昧的一面,有些问题的探讨则近乎诛心,甚至非常“政治不正确”,作者的笔触更是触及这场战争的合法性本身。作者提醒我们,美国先有州后有国,州权不屈居主权之下,有这样的制衡才有美国的建国,而南方在奴隶制问题上有联邦最高法院的支持,因此这场战争并非仅仅北方所谓的(也是我们一直认为的)“解放黑人”和“维护统一”,还是南方据以反抗(我们谓之“叛乱”)的宪政和法理问题。而“自由”这个美国据以立国的高贵字眼,作者的质疑更为激烈,当北军一纸命令要求枪毙拒绝打仗的哗变士兵时,作者借接令的指挥官张伯伦之口诘问道:“你怎么能强迫一个人去打仗呢?为了自由吗?!”为了自由而剥夺自由,这跟南方为了自由而坚持奴役又有什么区别?张伯伦觉得在这些士兵面前,奢谈什么“保卫家乡的大道理”,或者借“母亲”来煽情,简直虚伪之极。叙述多声部的齐头并进,不仅意味着单一意识形态的垄断被打破,也把对人的描写深入到更为丰富的层次。书中的将领,无论北军还是南军,都深陷于对战争道德和意义的追索之中,而作者对南军尤其赋以更多笔墨。作为军人,他们忠于联邦,有着作为一个美国公民的拳拳报国之心,然而,他们又无法与他们的子女、朋友和家乡为敌。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李将军,对战争有一种“零和”乃至双输的理解:“我们是准备好了一些人,可不是牺牲所有人!但问题就在这里:你进攻的时候就没有退路了,你必须竭尽全力。然而,如果大家都死了,你就得问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他眼见自己在西点军校的同事、下属、师生、挚友誓不两立,彼此杀戮,甚至手足相残,更是心如刀绞。李将军的形象令人想起斯皮尔伯格同名电影中的林肯,老迈、忧郁、心力交瘁,如幽灵一样踟蹰,为国家血流成河潸然泪下,因为无分敌我,战死的皆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同胞”。个体与集体、人性与义务、平等与自由、荣誉与鲜血……这些同样重要却彼此对峙的价值之间的碰撞,正是这部小说读来如此虐心的缘由。这种写法很得悲剧审美观的真章。我们一般讲“悲剧”,总是说一种美善的东西在观众面前被邪恶的东西生生撕裂。但《决战葛底斯堡》却无商纣夏桀之类脸谱化的极恶,而是两种甚至更多美善间的对决,所以其悲剧味更浓。而作者严谨克制的纪实风格,又框定了这种悲剧性,使之不至于在虚构的名义下泛滥成不加节制的情感大爆发。小说原书名The Killer Angels颇具辩证色彩(中译名反而掩盖了这层意义),它来自张伯伦小时念诵莎翁剧作中的一句台词:“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小张念着念着就把自己给感动了,老张伯伦见状乐了:“孩子,如果人真是天使的话,那么他应该是杀戮天使”,清晰地洞见一种目标崇高而手段卑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根本无所谓“圣洁的灵性”可言。所以归根结底,冷峻、克制与不折不扣的怀疑精神,而非一些主义、口号(诸如爱国之类,它们常常扮演着某种武断的定调角色),才是本书最令人动容的基调。小说后记中提到,内战结束的受降仪式上,张伯伦率手下的北军向战败的南军致以最高的敬意,既是这种基调的终极呈现,也是这场撕裂了国家又使之重新弥合的战争,“最为高贵”的价值所在。

我们是为解放别人而战的部队

“这是一只为解放别人而战的部队…说到底,我们是为了彼此而战”--张伯伦上校,缅因州志愿军步兵第20团指挥官。这是一部介绍南北战争中的葛底士堡战役的纪实文学,主要从南军罗伯特·李将军、朗斯特里特将军和北军张伯伦上校的视野描绘了这场被后世称之为战争转折点的血腥战役。原本损失惨重的缅因州志愿军步兵第20团在张伯伦上校的指挥下,死守小圆岭,甚至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还发起反冲锋,成为北军赢得本次战役胜利的关键。而反观李将军,在指挥这场战役中则失误颇多,首先在没有获得斯图尔特将军指挥的骑兵部队充分侦查的前提下,将急于求胜,希望直捣华盛顿,赢得战争的胜利,却陷入与北军主力的苦战,其次李将军一意孤行,拒绝了朗斯特里特将军的正确意见,没有采取侧面大迂回的战术,而是一味向南军防守严密的高地猛烈进攻,最后,在前两日严重受挫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投入最后的有生力量,发动了南北战争史上有名的向墓园山脊进攻的“皮科特冲锋”,在号称“天使”的一处北军低矮石栅处,乔治·皮科特的师遭到疯狂的杀戮,伤亡高达60%,本书名为“The Killer Angels”可能也有本意。战后,皮科特有次与莫斯比拜访李将军时,气氛相当冷淡,出来后,皮科特苦涩的告诉别人“这个人(李将军)毁了我的师”。但即使是北军在葛底士堡战役中被南军打败,北军也不会因此遭到重大挫折,南军顶多只会逼迫北军向北撤退,而无法全歼北军,北军会再次卷土重来,从两侧围歼南军,就像后来格兰特和谢尔曼做的那样。

再评决战葛底斯堡——是客观还是偏袒

作为萨拉先生的小说三部曲《杀手天使(葛底斯堡)》《众神与将军》《终极衡量》(最后一个没投拍)改编的电影已经在国内的爱好者中广为人知了,相关影评也是层出不穷,然而仔细研究了所有影评之后,我发现其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在众神与将军的影评中,有“正面评价”,也有“负面评价”,但是所有的评价不外乎对李将军的赞美(正面评价),对联邦军的辱骂(负面评价),对南方政权合法性的辩护(正面评价),对林肯打击南方的的合法性的质疑(负面评价),等等等等。这部影片的导演麦克斯维尔此前拍过一个普遍评价更高的电影《葛底斯堡》,麦克斯维尔说:“葛底斯堡之战发生在一个地点,共耗时三天半,没有市民、黑人和妇女,是纯粹的战争故事。可当你要重现南北战争的整个时期时,你就不可能只聚焦于战场上的人,还要关注所有人的生活所受到的影响,否则就会显得不真实。这句话我是只能同意一半的。的确,当你要重现南北战争的整个时期时,你要关注所所受到的影响的人,这是多么美好的原则。但是葛底斯堡战役中发生了诸如李将军的叛军一路劫掠平民,炮兵炮轰葛底斯堡,并将沿途的自由黑人抓到南方当奴隶,请问这些事情导演麦克斯维尔为何只字不提同样,在《众神与将军》中描述的时间段,叛军也作出了许许多多令人发指的暴行。秉承那么美好的原则的导演麦克斯维尔依旧对那些暴行只字不提,只给观众呈现出了李将军是多么多么高尚,联邦军是多么多么卑劣,南方的行为多么多么有道理,北方的行为多么多么蛮横无理。好!难怪看完电影之后的普通观众会写出上述那样的影评,导演你已经把你所谓的客观事实植入那些普通观众的脑子里了啊。尽管《众神与将军》看似在交战双方之间切换叙述视角,显得更客观,但实际上每每到叛乱的叙述,就大量涉及理想性,正当性的讨论,以及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废话;每每到联邦,就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句生硬了般的台词,好像联邦军不是人而是机器,所以它在IMDB只获得5分不及格的评价,却在国内不正常的气氛中得到高分。《葛底斯堡》也有类似情况,只是没那么显著其实,那些众多在交战双方之间切换叙述视角的作品,力图给人以“这就是客观”的假象,却远远达不到《光荣》那般的客观和真实。关于三部曲:这三部构成了一个宏伟的三部曲,即麦克斯韦尔大导演所谓的能客观再现南北战争方方面面的电影的蓝本,从1858年写到1865年,其中较多的展现了南方人的哀怨和勇气,对北方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爱国决心基本不提我觉得我这番话当做这个系列的书籍的简介至少是客观的,当然,不是大导演的那种所谓的客观南方为发动内战辩护的穷酸态度,颇让我联想到某些日本人在发动二战辩护的穷酸态度南方还算好点,还有些人士承认他们就是为了维护奴隶制才脱离联邦的,但是大多数人打死也不承认,反而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为家园为自由,试问奴隶的自由和家园谁来维护呢?站在历史实情面前,就知道南方这种为自由而战的一面之词是多么荒谬可笑日本也一样,某些日本人还在说二战叫做大东亚圣战,在靖国神社上面的民族主义情绪实在让人汗颜。虽然造成这种不思反省的态度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但是其表现出来的穷酸态度都大同小异今天我必须指出,葛底斯堡战役有市民、黑人和妇女!而且这三者在这场战役中所扮演的都是叛军的受害者!葛底斯堡本来就是个城镇,但它并没有像亚特兰大或维克斯堡一样掘壕拼死抵抗,是个不设防的无辜城镇,然而,李将军的叛军用大炮轰击这种小镇。在战役期间,叛军在周围肆意抓捕黑人送到南方当奴隶。这些铁一般的事实导演没有提及,反而说葛底斯堡之战没有市民、黑人和妇女错!葛底斯堡战役是赤裸裸的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故事!因为联邦军打赢了,北方战胜了南方,自由战胜了奴役!尽管有种种不足,作为南北战争历史的爱好者,我还是力荐这本书,因为虽然比较偏颇,好歹没子虚乌有的杜撰一些让人作呕的虚构情节

我与教科书说再见。

教科书只会从道德角度告诉你这是一场北方工业家为了解放南方黑奴和南方奴隶主撕得头破血流打了五年死了62万人的战争。但凡,有点思想的人,都会反问一句,至于么?你听过中国军阀混战谁俩死的血流成河?还不是谁发现睡先逃跑谁不就赢了嘛。南北战争说到底还是北方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南方不愿放弃宪法赋予的“自由”要脱离联邦而挑起的战争。最后的胜负不重要了。南北战争不是一个哪一方道理战胜了哪一方道理为结果的一场战争,不是在血泊中真理摇摇晃晃站起来的一个战争,而是当双方都握有真理,而兄弟之间打了一架之后,最后握手言和,两方的真理都被两方共同接受的一场战争。林肯的葛底斯堡公墓演说,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愿你以后的生活对得起你过去所受的苦难。美国人做到了,南北战争不白打。

转:罗辑思维

《决战葛底斯堡》是罗辑思维店铺里的一本战争小说。打动我推荐它的理由有三条。原因一条比一条更劲爆。它是在美国狂销250万册的历史小说。葛底斯堡战役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北美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战役。战役四个月后,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揭幕式中发表的演说,第一次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概念,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这本书还原的是美国国家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刻。2. 它是包括西点在内的美国顶尖军事院校指定必读书。南北战争与西点军校渊源很深。南北双方大约400名将领同出自西点军校。南军统帅李将军还担任过西点军校校长。这场血流成河,双方伤亡惨重的战役,留给后世美国军队的不是战术或谋略,而是一种精神气质。3. 最奇怪的是,它是《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彼得·德鲁克和杰克·韦尔奇曾被问及同一个问题:在培养领导者方面,谁做得最好?他们的答案既不是哈佛商学院,也不是通用电气,而是美国军队。美国商业年鉴曾经统计过,二战之后的世界500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没有哪一个商学院能培养出这么多牛逼企业家。《决战葛底斯堡》生动地回溯了美国军队的精神源头。所以在《财富》杂志看来,《决战葛底斯堡》不是什么战争之书,它就是最好的关于尊重、信任、毅力和勇气的商业之书。找到那些和你一样的,读过《决战葛底斯堡》的人吧。你们如同从战场上归来的兄弟。很多东西无法言表。但是可以相视一笑。

谈谈书中的英雄们

2013年11月19日一早,美国约有上万民众齐集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国家公墓。150年前,林肯总统就是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作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葛底斯堡之役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经典战役,总会吸引作家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葛底斯堡战役,自然不乏诠释之作,在所有这些虚构与非虚构的作品之中,迈克尔·夏拉的《决战葛底斯堡》堪称翘楚之作。夏拉并非名作家,但仅凭《决战葛底斯堡》一书,他就足以在才人辈出的美国文坛赢得一席之地。该书是夏拉七年磨一剑之作,为其赢得了1975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先后被美国十余所顶尖军事院校,包括西点军校在内,奉为必读之书,后来还被搬上了大银幕。葛底斯堡演讲150年纪念活动,夏拉之子成为唯一受邀在现场签名售书的作家——杰夫深受父亲影响,也成了一位作家,并且续写了父亲的经典之作——该书经典地位可见一斑。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是The Killer Angels。源自主要人物张伯伦的一篇演讲。他幼时吟诵莎士比亚的名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不善言辞的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后,应口道:“如果人真是天使的话,那么他应该是杀戮天使。”相较中文版图书名,英文版书名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或者,为什么会有任何一场战争?  《决战葛底斯堡》一书中的双方人物,也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各方面的信息告诉我们,这场战争因斯托夫人的一本小书而起,是为了解放黑奴……张伯伦的弟弟就不止一次地疑惑:为了跟自己不相干的黑人而舍弃生命?南方人则无不对此嗤之以鼻。用他们的话说,“就像我们加入了一家绅士俱乐部,然后呢,有些俱乐部的成员开始过问我们的私生活,于是我们愤而退出俱乐部,可是他们竟说我们无权退出!”南方人参战更多是为了不受指责地继续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林肯总统应战更多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统一。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但就像林达先生所说,“当一场战争的火药被点燃,你要再想把它捂灭,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预定要响的炸药,一个个都会响起来,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同伴的鲜血所激起的仇恨,是战争中最典型的燃油。到这个时候,仗不打出个胜负来,是死活也不肯罢休了”。战争已然开始,再问为何而战已经没有意义,炮火连天之时,人人都是杀戮者,哪怕面对的是自己的兄弟。  作为一部军事小说,书中不乏让人心惊肉跳的激战场景,从一开始密探出场,浓重的硝烟味就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无论是北军骑兵将领布福德率领两千骑兵抵御七万大军压境,固守小镇唯一高地,还是张伯伦率两百余人死守小圆顶山,战至弹尽粮绝,亦或是两军最终的巅峰对决,只有浓墨重彩的壮丽描绘才配得上这场美国历史上“最高贵、最无可避免的战争”。好的战争小说最出彩的往往并不是血腥的打斗,而是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决战葛底斯堡》透过交战双方主要将领的视角来推进情节的发展,绘制了一幅恢弘的英雄群像图。  这场战役的最高指挥官罗伯特·李就像是神坛上被崇拜的人物。他曾是西点军校的校长,南北双方有很多将领都是他的学生。不仅如此,李还是个没有任何恶习的绅士,谦逊有礼,爱护下属,面对责任绝不逃避。对于南方将士来说,他几乎就是一个父亲般的角色。当他们最敬爱的李将军休息时,一万五千人的大军从他的帐篷旁边经过时,自动变得蹑手蹑脚,就是为了不吵醒他。李是南方人,但在内战爆发之前,他一直在联邦军队服务,南方宣扬分离的时候,他是持反对意见的。战争刚打响时,林肯总统甚至一度邀请他担任北军高位指挥官,李不愿攻打自己的家乡,毅然退出了联邦军队,加入了南军。一入军营,便身不由己,在书的开端,罗伯特·李率领七万大军渡过了波托马克河,将战火烧到了北方的土地,违背了自己永不入侵的誓言。葛底斯堡一役,李一意孤行坚持用人肉战术强攻高地,对于失利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战争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所有人的预期,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深知自己精力有限,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亦有情可原。此战结束后,他放下了武器,并且要求部下也这样做,如果不是出于他巨大的威望,内战也许不会这么早结束。  朗斯特里特是李的左膀右臂,也是书中最主要的人物,或者可以说,是最悲情的人物。那年冬天,他的三个儿子在一周之内相继夭折,妻子沉湎于悲伤之中,这位扑克牌好手自此与欢笑绝缘。“石墙杰克逊”死后,他成了李最为倚仗的主将。可正因如此,他也常常被人与杰克逊相比较。二者都是出色的将领,杰克逊的勇猛无可匹敌,朗斯特里特则更为冷静,理性。他不赞同拿破仑式的冲锋,可惜他的防御战术当时鲜有人理解或者欣赏。耿直之人往往不知变通,战争失利后,没人责怪李将军(虽然李将所有的责任都拦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却对此毫不讳言,引发众怒。战后,朗斯特里特加入北方共和党,希望跟以前的老伙计一起联手重建南方,被视为变节者,成为“南方人最痛恨的人”。对于这个人物,夏拉满怀敬佩与惋惜之情,在动笔之前,他翻阅了朗斯特里特的回忆录、信件,希望以此书为其正名。  北方军队的将领代表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人之一、时任缅因州二十团团长的约书亚·张伯伦。张伯伦并非职业军人出身,却极具个人魅力。故事刚一开始,他就凭借出色的口才和感染力收编了一百多的逃兵。葛底斯堡战役打响时,从未有过任何实战经验的张伯伦作为预备军来到了战场。他是个时刻做好准备的人,即使被派到战线最边缘、被认为最不可能遭遇敌人的地方,还是挖好工事严阵以待。阴错阳差,没想到李却选择了这里作为突破口。如果没有张伯伦的防御工事,任谁也阻止不了朗斯特里特的钢铁之师。缅因二十团最终战至弹尽粮绝,张伯伦率部拔刀冲刺。南军溃逃很大程度上正是慑于这股无所畏惧的勇气。如果没有张伯伦,葛底斯堡之役也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也许就像李所设想的,“在他们自己的独立日,从他们的手里赢得我们的独立)。


 决战葛底斯堡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