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历史》书评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07540925
作者:私家野史 主编
页数:247页

为什么起名为@私家野史?

我乃一介书生,知道野史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正史”相对而言,其实,未经官方审定的野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正史所禁却有相对真实的历史,或者就是官家正史的补充,正如刘鹗《老残游记》所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虚证诸实在。”长期的历史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笃信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箴言,诚服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教诲,所以,我新浪微博的个人简介标明:“言必有据,挖历史真相;真诚友善,交同道之人。”

历史,最重要的还是讲故事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但因讲述者不同,历史就变得千面。力求还原真实,是该有的态度,但是想要全面而真实的还原历史,几乎是一种妄想。因此,对于历史书来说,讲故事的能力尤为关键。本书中的许多作者,都是写历史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态度端正不轻佻,而且个个都是讲故事的能手。比如,周海滨、王跃文、马勇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的确是本很好的书,读之畅快淋漓。

历史背后的线索

从选材、印刷、纸张等方面都能明显感到,这是一册满布诚意的“野史集”。全书共划分了八个板块,史料、史评总计二十八篇。除《宋人的极致穿着》外,从明清聚焦到民国,重点还是放在了近代史上。而历史、MOOK,于我而言是两个全然陌生的阅读标签,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援引第二十七篇《大变动时代背后的线索》作者傅国涌先生的观点,本书正如一股深水静流的力量,令那些曾被掩盖的真相得以重见天日。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感谢你们让更多的人获得一次亲近历史的机遇。个人比较喜欢【历史现场】、【流风遗物】、【史家随笔】、【犀利书评】这四个板块。相较其他板块,没有太多的枯燥数据及赘述,也少了些“八卦野史”。当然,每个人的阅读志趣不尽相同。比如我对作家苏青的情感世界、张爱玲的国语是怎样炼成的、曾国藩的风流艳事不太感兴趣,然而这些史料就必定对有些人极具价值。开篇就说了,我刚开始历史课的扫盲入门,所以如有得罪还望海涵。阅读此书的价值在于,通过对一个个篇幅短小精悍的文章消化吸收,不少需要查阅大量史料的结论,已然在短文作者的诠释下一目了然。比方,清政府在内忧外患背景下的新政改革何以失败、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战时食物分配原则、关中回民何以在同治浩劫几被灭族、高跟鞋做为西方文明的指代如何融入封建中国文化、宋朝对各类人等着装均有统一标准、张园昔日的超然地位、外国人对中国及至中国人的评判何以先扬后抑、宗教与社会组织对近代中国发展的卓越影响。这些宝贵的知识提炼,对我实在有醍醐灌顶之震撼。然而比较可惜的是,书中部分段落错漏似乎未被校对出来。如在第二篇《狂傲之士叶公超的悲剧》中,好似发现了两处疏漏:1、P17倒数第四行“续弦”似乎误作“续贤”。2、P24第一段:1949年6月2日胡适致电叶公超,请其转告阎锡山坚辞外长,阎锡山只得请叶公超暂代外长一职;而上接前文P23倒数第二行,同年6月12日阎锡山宣布胡适出任外长。按字面理解,时间顺序应该是阎锡山任命胡适后遭拒,无奈之下再改由叶公超暂代外长,这里是不是把日期搞错了?欣闻《挖历史》第二辑正在紧锣密鼓的征稿中,在感谢私家主编的同时,也对新书有着更大的好奇与期待。历史事件是现象的表面,通过对表象的深入剖析从而使得本质无所遁形。《挖历史》正在做的,就是抓住表象直达本质背后的线索。我也坚信在将来某一期的《挖历史》上,读者会读到《夹边沟记事》这类现代史文章。

Let's dig history! Come on baby~

前有《看历史》,后有《挖历史》。相比之下更爱挖历史~古语:读史明智。多读《挖历史》,大家一起来挖历史,挖出更多历史,让世人学习!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众名家齐聚一堂,将历史一挖到底一场权威、新颖的历史盛宴愿《挖历史》越走越远,道路越走越宽!有更多的人来加入其中~

有幸获得签名本~

作为@私家野史@挖历史@千里送好书@右键文化的粉丝,有幸获得一本@私家野史签名的《挖历史》一本,非常感谢!作者阵容之强大值得一读,期待新的一期~期待获得新一期的签名本!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在每个不同角度的书写者笔下都有不同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那些历史内容,就有不同的感受,谢谢策划出版方为读者献上的这份“礼物”,再接再厉哦~

细节之美

历史总在云里雾里,往事依旧口口相传。沧海桑田里,隐藏的多是不为人知的风云变幻,唯有静心凝神尽力挖掘,或有云散雾开的一缕真实呈现,也可藉此窥探前尘旧事,藉以看破前世今生。一如书中所述:“这些深水婧流的线索,大变动时代背后的线索,同样是通向未来的,因为他们所做的并没有成为过去。今天我们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就会看到他们所做的其实才是真实的历史。”

这几掀挖地真好

昨天下午收到书,吃完晚饭,开始读,一直到晚上11点,竟然没有一点睡意。书真的很精彩,岳南,袁腾飞,杜君立,王跃文,张宏杰,等等等等。这些作者们都是历史题材高手中的高手,对岳南先生写的那篇《狂傲之士叶公超的悲剧》印象最深,以前从《读者》上看到过叶公超的片段,通过岳南先生的文字,我对叶公超的人生有了更多全面的认识。这本书真是:名家荟萃》挖历史》,一坛好酒飨读者。

国内第一本历史类mook

mook这个概念不错,以书代刊算是一种折中,但往往效果不错。作为大陆第一本历史类mook,算是开创新的局面。书中内容主要涉及近代史,宋、明历史各有一篇,历史脉络述及、历史事件分析、私人历史以及书评都囊括其中,材料丰富,部分文章亦有趣味性,但学术性稍弱,脚注较少,引证较少,数据出处几乎没有,可以继续改进。希望学术性多些,不要做成《炎黄春秋》那样,宏大的历史使命过于沉重,对于dig history来说。

我跟《挖历史》是“近亲”

我可能是除了老板 “千里蜀黍”和主编“私家大叔”之外对这本书关注度最多的人。从三月份一直到十二月,从这个书在他们俩脑子里酝酿到最后出炉,我一直都在旁观,一直关注,却不曾参与,所以在这几个月每天这个书都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但直到成品出来后我才第一个看到书的内容。我旁观的只是两个老男人激情满怀的做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我说我是“近亲”,却不是它的直系亲属。从很大程度上说,这个书它不只是一个书。它是很多人的心血所在。就如当时我知道书下印厂后每天都要问什么时候能印出来,就如私家大叔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看样书,知道他心意的千里大叔给他安排火车到站后安排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看书,而了解他们俩心意的我在火车站接他的时候就给他带了一本,以保证他能最快看到。这个书很难产,难产的程度大家很难想象,很多次我都怀疑,它还出的来吗?从七月份到北京,我记得我给千里大叔说的一句话是,我一定要赶上《挖历史》的首发式。可是直到12月3号我才见到。我很能理解当时我们在微博上晒样书时私家主编是怎样的心情!我也很能想象所有与这个书有关的人都是什么心情!基于这种心情,我们所有人当然都希望《挖历史》能有市场,能大卖,希望它能做下去,有第二期,第三期一直到纸媒真的消失了。我是一个学完新闻又学历史的半吊子,我曾经在去媒体和当一个历史学者间犹豫过,后来我觉得历史杂志不就是两者很好的结合体吗?我曾经买一本叫《国家历史》的杂志,直到它改名叫《看历史》,曾经我觉得它好贵,一期16元。我觉得它就是我想象的样子。后来我不买了。再后来我们有了《挖历史》。《挖历史》的策划者千里大叔,他曾经是一个很成功的出版者,现在好像是个不怎么挣钱的书商,我很佩服他,总觉得他是一个具有很多构想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一旦将理想变成现实就是很伟大的。我知道他做了一套在现在环境下没人敢出的书,可能也是跟他想出的《挖历史》的宗旨有关吧,去遮蔽,求真相。只是寻求真相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他是学历史的,也很懂现在。我总是觉得他们这类人比有些历史教授们贡献大多了!主编私家野史,他是我的硕士生导师,并非因为他是我的导师,我才赞赏有加,而是直到现在我即使我已经见了太多的牛人,我依然觉得他是一个奇人。很多人觉得他整天泡在网上,好像并不是一个沉下心做学问的人,其实我一直不觉得学者整天呆在自己的书斋里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什么本事。正因为有了这些学者,所有人都会认为学历史的呆板,迂腐而一无是处。我更加不认为,一个不关心社会,与社会脱节的人能做出什么好的学问。《挖历史》的出炉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也让我欣喜的看到他更加明白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可以做什么!我总是很庆幸从他们身上学到太多的东西,而且是我一直觉得是正确的应该的东西。说说这本书,在12月3日我见到这个书,直到现在我看完了整本,看的很慢,因为我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的,有的甚至反复的读。最近我的包里每天都装着一本(当然不是我自己那本签了好几个作者名字的签名本)。我可以由衷的夸一句,内容真的很不错吗?我是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读者,说我普通,是因为我跟大家一样在书出来才看到书里的每一篇内容,甚至我的导师写的那篇《中共史上最传奇的间谍—袁殊》我都是第一次看到。说我不普通,首先是因为我是一个学历史的,当然学历史的时候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勉强算一个历史学专业的吧。更因为我跟它真的是“近亲”,于情于理我都只会喜欢而不会说它不好。可是可是,我能说它真的挺好的吗!很多人感兴趣的是这个作者群体吧,对,它就是学院派和草根派齐聚一堂。就像南京大学张生老师说的,《挖历史》争取做《新青年》吧。很多人觉得学院派与草根派水火不容,他们也不喜欢这些人出现在一起,觉得可能学院派不屑于于草根派出现在一本书里,草根派也不配和学院派存在在一个空间。其实不然,正在的做学问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学院派草根派之分的。看看产出的文章吧,我喜欢颜浩《张园:一个时代的象征》,我也喜欢黄恽《女作家苏青的缤纷世界》,我认为张生研究的东西都高端大气,他也会聊聊《南京大屠杀期间西方人士吃饭问题》,学者马勇可以讲《清末的官制改革》,肖伊绯也可以谈谈《胡适的糖尿病及其他》,黄道炫讲《抗战初期中共在华北的发展》于鹏远在讲《高跟鞋下的转型民主》。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没有人能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如果他们不是在书里写文章,如果我们开个茶室,一定会很热闹。你想听的,你想知道的,都会有,而且各种水平的人,只要你稍微爱好点历史都能看的明白。当然我都不用提那些因种种原因还没出世就夭折的文字。至于这本书是不是正史还是野史,你不会因为主编叫“私家野史”就认为它真的是一本野史合集吧!我相信你所熟知的那些历史学者们也不愿意吧!书这个东西,其实真没什么可评价的,你喜欢看,它就好,你不喜欢,说破大天来你也觉得不好。历史真相从来就只有一个,可是历史却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的真相自古都是被官家所垄断,官家给我们一个拟态环境,我们只能去被动接受。所以历史从来都是少数人玩的游戏,历史的真相从来都被迷雾所遮盖。“挖历史,去遮蔽,存真相”,这是《挖历史》的主旨,其实谁都是有心无力的,据我所知,很多去掉遮蔽,存了真相的文章不是莫名失踪了么,我们只能尽力尽量的护住从缝隙里露出的一点点光吧,谈点风花雪月,谈点“历史”上的真相就已经很好了。所以,读者们啊,别太苛求,已经最大限度的深挖了!也许有些东西永远都无法见天日了。最近我了解了很多出版这个行业的东西,我看过一些十分扯淡的书动辄标价几千甚至上万,我甚至产生一种错觉,谁说这个行业不景气了。但是我看到几十个真正的学问者写出的《挖历史》用一碗面的价格在市场上跌跌撞撞,只能苦笑。书好不好只能读者说了算,我从来都是在历史界说新闻,在新闻界讲 历史,作为一个新闻学的人,我认为这本历史书真实有趣。举贤不避亲,你们都忽略我其实跟这本书是“近亲”的关系吧!每天不遗余力的推销,买了真的不会觉得亏的。哈!最后摘抄@南大张生 老师在微博上说的一段我们都很赞同的话作为结尾吧,“历史研究从来不是任何人的私器,任何自以为掌握了独得之秘的研究者一定是担心被检验的懦夫。……《挖历史》要对所有人开放,尊重学术规范,讲究学术逻辑,鼓励学术批评,对前人研究保持敬意,不断推进而不是不断重复、哗众取宠。” 请关注新浪微博@千里送好书 @挖历史 @私家野史 @胡闫乱语走天涯 微信公众订阅号:wowhistory

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历史知道答案

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匆匆过往岁月冲淡了人们昔日的记忆,一些重要的或不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逐渐变得朦胧模糊,尘封在岁月的一角。《挖历史》以宏观的视野,微观的笔触,发掘历史中的细节和真相,将历史中的细枝末节一一道来,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为广阔、更为丰富、更为真实的历史画面。教科书里学不到的历史,没有人告诉你的正史野史,全民重补一堂历史课!

我拥有的第一本MOOK

MOOK是什么?在我一直未搞懂MOOK这个词的含义之前,我有幸被@千里送好书 赠得一本MOOK------《挖历史》。这是我第一次拿到MOOK。之前也见到过关于MOOK的推送微博,比如@金城出版社《史客》系列,也有@东方历史评论 发布的三本专辑,算上《挖历史》,这应该是我已知的第三种MOOK。先看封面设计,封面底色是一种让眼睛很舒服的淡淡的肤色,配上类似报纸排版的图文设计,把文章标题突出到封面上,让我一目了然,对内容感兴趣与否,一看便知。“挖历史”的标题大字使用了一种庄重而又文艺的黑色烫到封面的右上角,与淡粉色的文章标题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反差。这是与其它文史类MOOK封面设计的最大不同。次看文章题目,既有视角独特的“私家论文”,又有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再次探究。而这样的再次探究,丝毫不影响与其它同类型MOOK有阅读重复、论点雷同的窘境。这样的信心,只是来自对@私家野史 主编的信任,希望他不要辜负读者的期望。再看文章内容,全辑由28位作者撰写的28篇文章,我只先挑选了其中6篇文章阅读。根据对内容的叙述程度,有些作者精雕细琢、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论点清晰;有些作者却像现代人演绎加工的历史小说,全文充满了武侠类评书一般的描述,我觉得,这就是作者自编的野史吧!可阅读感觉总体还算不错。那晚,我梦到了MOOK的来历,它应该是Magazine和Book的合体。

读一读,受益匪浅

历史上总有一些人或事让我们感兴趣。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不要错过了,还是离我们很近的民国的,还是名人撰写的,如袁腾飞、岳南、马勇、孙宝根、李冬君、傅国涌、杜君立、冯学荣、王跃文、张宏杰、蒋丰、周海滨等众多历史学者倾情加盟。

读史明鉴

历史也需要去芜存真,很多历史的细节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探寻历史的秋毫之末,明了昨天的境遇,不是为了走得更稳而是为了走得更远。(京东特别提供作者联合签名版限量随机发售。袁腾飞、岳南、马勇、孙宝根、李冬君、傅国涌、杜君立、冯学荣、王跃文、张宏杰、蒋丰、周海滨 等众多历史学者加盟,史上作者阵容最强大的历史连续出版读物)


 挖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