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乡话食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101107699
作者:邓云乡
页数:363页

内容概要

邓云乡,学名邓云骧,室名水流云在轩。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灵丘东河南镇邓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一九四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员、译电员。一九四九年后在燃料工业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调入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等。

书籍目录

早春嘉蔬
春盘故事
江南春色
消暑清供
尝鲜夏秋冬
秋风菜根香
菜根香
风雪暖意
冬日街头
吃食摊之相思
甜品集锦
燕山面赋
黄粱玉米话家常
饽饽之歌
甑儿糕
面茶
门钉包子
鸡黍供嘉宾
河鲜庆有鱼
京华有鱼
京师大吉羊
京华菜根谈
食史谈趣
腊八粥的情趣
小米粥和粥菜
大锅小米粥
泡饭·水饭
玉米食品
荞麦面
牛舌头饼
饺子
荤素包子
无锡汤团
油条
牛肉煎包
猪头肉
卤味
蚝油牛肉
南北羊肉
南京的蟹
鲥鱼
思念豌豆青对虾
谭家鱼翅
甲鱼史话
蝎子·生鱼片
不食熊掌未必不知味
“一品锅”
杭州菜
夏天家常饭菜
小葱拌豆腐
杂面·全盘
葛仙米·地皮菜
不知果味
持螯餐菊说“红楼”
红楼茶话
湘云烧鹿肉
茄鲞试诠
《红楼梦》与中国烹饪
鲁迅与北京饭馆
谭家菜与谭家词
名人菜
知堂论烤鸭
曲园老人忆京都名点
俞平伯先生与新加坡同乐鱼翅酒家
文人与鲈脍
广和居倒字文书跋
为砂锅居书联
为饭馆题对联
广和居与会贤堂
仿膳
同和居
太和园、楼外楼、醋鱼
西湖楼外楼
北京饭店思旧
二荤铺——交响乐
“四四”席
“三点水”席与孙厨
“京味儿”的老茶馆
晋阳饭庄“小炒肉”
吃小馆书感
学校饭馆
在香港吃西餐
沙田中大饭馆
卖粥人语
菜谱与高雅文化艺术

作者简介

邓云乡与梁实秋、唐鲁孙并称为“华人三大美食家”,老先生用他的生活情趣来写美食,从北京写到江南,从街边面茶写到红楼茄鲞,从大白菜写到鲥鱼,有诗词,有典故、有风俗传统,有逸闻趣事,更有老先生情趣的自然流露,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感官也可以传递。
而邓云乡先生又是一位民俗学家,所以他讲的不只是美食,还是民俗文化的沉淀,是回不去的故乡的味道。
邓云乡:“当年街头巷尾常见的东西,都已成了历史的名词。这是十分可惜的事,不知哪一天在恢复传统饮食时,这些大众化的美味食品能再度出现街头?我想不少读者在期待着吧。”


 云乡话食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民俗挺有用的额,仅举一例。茅海建以醇亲王府菜单中有“烧活鱼”论断不在冬天,理由是北京当地很少养鱼,冬天活鱼尤其难得,未免武断。邓云乡说北京历史上有广阔的养殖区,而且讲究吃活鱼。冬天活鱼哪里来的?一方面是冰钓,另一方面是外运,乾隆时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云:”冬时关东来货,石花与等不胜屡指。“ 清代北京还吃海鱼,尤其是三月从天津运来的黄花鱼,那时没有火车,如何保证鱼的新鲜?对,靠的就是冰窖里的藏冰冷冻保鲜。普通老百姓过年也必吃鱼,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十二月份记云:“初一起,便家家买住腌肉……醋溜鲜鲫鱼、鲤鱼。”普通老百姓都吃得起,堂堂亲王政府吃活鱼有何难?
  •     水流云在轩笔下的食物,大多是平民饮食,行文也朴素流畅,借饮食勾勒一副清末民国的生活史卷,可赞。
  •     重复篇章颇多,尤其是关于广和居和五柳鱼。有几篇应该是从乡土记节选下来的,但是却不完全,只有上篇,下呢?知道了怎么做黄蛋糕,然后呢?没了下文了。
  •     初读颇喜欢,老北京的蔬果,点心,名菜,娓娓道来。胜于老北京的家常菜,语言平实,那些一岁货声也是有趣。惜后来写民国往事只是泛泛而谈,后来的经历也似流水账,而书里唯北京吃食最好,难免地域过重
  •     2016.6
  •     越到后来,越觉鸡肋。这类文章通常应以“人文”两字打底,但此书多文而少人,亦即人情味不足也。想想朱自清某文写一家人围坐吃白水煮豆腐,多么令人向往,就是因为有人情味在。此书不但无情,反而地方主义色彩浓厚。爱家乡自然很好,但为凸显咱大北京的好,总把江南绑来躺枪,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呢?且有些地方主义又蛮可笑,其中有篇写北京人泡茶好“香”,喜往茶里添茉莉花,骨子里颇有些睥睨南方人非要分红茶绿茶碧螺春铁观音,太做作矫情。我心想:这也叫吃茶?不过,今日的北京人当不再是当年那代北京人了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