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升级版)》书评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550230498
作者:武志红
页数:328页

读《为何家会伤人》——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2016.5.25--5.29读完。印象深刻的几点:1.人生的意义在于选择。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是由自己选择的一段亲密关系。2.【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大多时候我们选中的恋人是理想父母,理想父母的共通点在于:提供无条件的爱。当婚姻仪式结束,理想父母回归现实,彼此不再扮演理想父母,不再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婚姻战争3.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能够一辈子在一起的只有伴侣。亲子关系应该放在次位。爱孩子,就好好爱妻子/丈夫吧!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亲密关系中不只有爱,还有分离。亲子关系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以分离为目的的爱。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5.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构建了坐标体系。(三观)6.【人生路上两大规则】工作领域/个人领域。工作中是权利规则,家庭中是珍惜规则,做法是理解和接受。感受远比事实重要,对感受的沟通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7.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是三角关系。8.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独立性。9.成为你自己!10.挫折商11.自我效能感12.过好自己的一生,只有你自己才能对你的人生负责。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结果不是很好。

当我们把所有的观点和经验都抛在一边,剩下一个“空瓶子”的时候,很多东西看得更加清晰。“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之前的自己甚至认真看一眼都不会看,因自己内心早早认同这种观点,已进入集体无意识中。而今再次重新审视的时候,觉得事实并非几千年来儒家文化所宣导的那样。细想起来“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就像“没有人不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那么理所当然。但是恰恰有很多人那么不爱自己的身体。有的是忽视,有的直接讨厌自己身体。讨厌自己身体可以整容,韩国人普遍会这么做就不必说了,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人为了工作,为了娱乐等等忽视自己的身体,更有甚者就是自残。曾看过一个案例,一个父亲说自己的女儿怎么样都不听自己的话,苦口婆心,威胁谩骂都没了效果,于是祭出奇招,在女儿面前剁掉自己的小手指。鲜血慢慢从桌子上留到地上,坠成一条细细的红线的时候,女儿彻底被吓到了,连连向父亲道歉。一个小拇指算什么,能换来女儿对自己俯首称臣,这样子也是值得的。如果此时问这位父亲,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吗?他会斩钉截铁地说,当然爱惜。那为什么要自残呢?还不是因为想让女儿听话吗?于是,小手指变成了一种工具,这个工具只是为了达到让别人听从指令的目的。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残害并利用的人,试问还有什么东西他不可以伤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古至今,帝王为了江山稳定,牺牲女儿的婚姻幸福嫁给外族首领似乎被传为佳话,处死王子成全后续的太平盛世似乎也不过分。然而有谁能够想象出塞外异族的女性所承受的内心苦难?有谁能想象儿子被父亲处死的空前绝望?从古至今,为了政治地位而两家联姻的贵族们又有多少?儿女的婚姻幸福与否在政治地位的稳定面前又是多么微不足道?有谁能够想象这包办婚姻的背后,儿女们的感受?《红楼梦》中贾母为了能够加强两大家族的联系,把宝玉嫁给宝钗似乎是明智之举。老舍的《茶馆》中,老汉为了十两银子把自己的女儿卖给太监似乎可以理解。严歌苓《小姨多鹤》中,父母将自己襁褓中的负担猛力掐死似乎也出于无奈。是的,父母都是爱儿女的,如果不是紧要关头,如果不是生活压力太大,如果不是家族稳固,不会这么做的。是的,不是“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还没到那个程度,到了某种程度的时候父母也可以不爱自己的孩子。可能很多父母说,不是啊,我不是不爱孩子,恰恰是我太爱孩子了。我帮他找对象,我督促他学习,我控制他作息时间,这些都是为了他好啊,为什么反过来他会那么怨恨我呢?是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结果不好是吗?我去帮助一个朋友做一件事,但我没做好,所以朋友你别怪我,我是想帮你的。但是确确实实事情没做好好吗?确确实实这个结果很沉重,我被老板训了?确确实实我又没让你帮我啊?确确实实我自己可以做错,老板训我我活该啊?幸运地是,我们在面对朋友的时候,“我出发点是好的”似乎更像是一句道歉,低着头弱弱地说这句话为自己做错事情博得一些同情,为朋友挨了老板的骂表示愧疚。但是恰恰相反,很多父母还自以为是地说这句话去逃避,去反驳,去训斥孩子。我这是为你好!你再不听话我打你了!如果有孩子胆敢说,我不需要你为我好,父母会大骂不孝,打得更重。我这是为你好!这句话本来道歉的意味已经烟消云散,转变为强制的理由,转变为打骂孩子的理论基础。于是,孩子只能低着头,弱弱地等待着打骂的到来,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曾经听过中国文化的讲座,教授说中国儒家文化推崇的伦理关系中仅有朋友关系是以对等原则构建的。君臣、夫妻、父子、长幼都是以不平等原则构建的。后三者全在家庭关系中,因此家庭中从没有平等。但是不平等给家庭带来表面稳定的同时,带来了多少心理地创伤。个人独立性无法发展,沟通完全不对等,家长即规则,弱小的孩子是家庭中最弱势,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不断受伤害的过程中,发展出畸形地心理适应机制。长大后的孩子用同样的不平等把自己的愤怒倾泻到下一辈身上,无穷循环。而最终的结果,则是人人含愤,人人怨恨!

为创伤提供一条出路

我一直有关注武志红老师的微博,之前也有买过他写的书。最一开始只是出于对心理学的好奇,以及“回到童年”这种窥视父母教育的叛逆。到后来开始逐步调整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慢慢改善自己的性格,起点也都是他的文章。要说明的一点是,我认为读武志红的书,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摆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我后来也把书推荐给朋友看,得到的反馈是非常两极化的,其具体表现在于“父母的行为是否真的为我们好”这个问题的争论上。从心理层面来讲,只有默认父母也是常人,在漫长的与子女共存的生活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一概念,才会开始理性思考与父母的关系——也就是说,能从武志红的书中得到启发的前提,是必须建立在可以对父母进行批判的这个角度上的。时至今日,在很多的电视节目中还能看到,明明父母自私自利,主持人在劝慰来宾时还是极力宣扬“她/他毕竟是你的母亲/父亲,就算她/他有错你也不能如何如何”的理论,而在我看来这正是一种对于正确处理亲子关系的逃避心态。明明一个人对父母已经极端不满,如果能压住内心的怨气,也不会走到如今这一步,如此一味的压榨孩子的想法却成为了现在教育的常态。我们从小到大的孝道教育就是不能武逆家长,即使心中充满火气也绝对不能顶撞家人,那些火逐渐堆积成为了阻碍幸福生活的病灶,而如果不能正是这来自童年最原始的创伤,那永远都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无所顾忌的走下去。在最初读武志红的文章时我还在上大学,不可否认是基于对父母不满的叛逆,觉得他们不能倾听,太过强势。但接受了父母皆凡人这个设定后,我反而可以很好的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平等的与他们沟通,甚至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因为我意识到,传统观念下的父母是神,是不会犯错的,而神是用来敬却不是用来爱的。真正的爱不是明显的上下级指令,而是平等的对话沟通。在《为何家会伤人》中的许多案例,心理医生充当了沟通的管道,而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健康正确的亲子关系才是一切沟通的起点。《为何家会伤人》中的很多案例是极端的,而起点则都回归到最初的家庭关系上。当然有很多人说,组成一个人性格的原因不只是原生家庭的生存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极大程度上建立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最近在看《爸爸去哪儿》,也看到了网上很多网友对于孩子的苛责。最大的感觉是如果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对于孩子的行为可以理性讨论的氛围内,那么长大了自然也会给这些孩子空间。“三岁看老”其实是武断地以成人的方式为孩子下判词,而这正是很多人童年生活的主旋律。我们有意无意地将这种直接却残酷的视角复制到了孩子的身上,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而不过是一种偏执。书中提到的各种有问题的孩子,其实都正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的缩影。譬如离不开家的孩子,表面上是个人不够独立,其实从更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与孩子建立了过于紧密的亲密关系,他们的结合不是以“分离”而是以“贴合”为主的,密不透风的爱并不是给予而是自私,可惜很多人直到自己恋爱结婚也无法意识到,新旧两层家庭的碰撞就会发生。武志红在书中也提到,恋爱会是我们生活的第二次修补机会。童年遭受的创伤可以经由正常的恋爱方式加以修复。当我们的恋爱婚姻出现问题时,不要下意识的选择童年父母的解决方式,而要第一时间捕捉到自己情绪的真正源头,另一半则要加以理解。平等和谐的沟通在这个时候又一次成为了关系中的主题,这似乎从侧面说明了,想要拥有良好的爱情关系男女双方都要冷静的看待问题,切莫成为情绪的奴隶。我们必须以一颗平等的心去接纳对方才能获得一段平等的感情。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被压抑的自我才会重新修复,安全地再次茁壮成长。我在最近意识到不管自己是如何的健谈搞笑,骨子里其实就是个内向的人——独处对我而言才是绝佳的修复精力的方式。而我的母亲是外向型并且坚持这是人唯一的正确属性,她强迫我和她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和人交流沟通,而结果往往是她嫌我不够好,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复刺激我,直到大学后我意识到我们是不同的,我才开始学会走自己的路。而当我把自己是内向性格的事告诉小骑士时,他只是 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知道你是啊”。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的意识到,一个良好的恋爱关系,是让你成为你,让他懂得你。真正的自我会不管外界是否依旧残酷,再一次破图而出,而真正的爱会为内心曾经的伤痛提供一条新的出路。

别把焦虑转嫁给他们

一次同学聚会,晚上和两个老友深谈。他们两个收入不错,家庭和睦,家人身体也都好,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太关注孩子的成绩。他们还说,自己的人生已别无所求,没什么好再渴望的了,就是在意孩子的成长,听到这里,我瞬间明白,他们是将孩子的成长当作信仰了。一个人的精神生命或灵魂,安放在何处?最容易安放的地方,就剩下两个:对父母的孝,对孩子的培养。——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追求物质。如今是不愁吃穿的年代,人们更多追求精神层面,这应该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现实写照吧。物质看得见,摸得找,实实在在的。努力就可以得到。而精神层面则更加虚拟。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回报的。它不好安放。比如,精神寄托,安放在哪里呢:安放在孩子身上,要么溺爱,要么严厉,很容易伤到小孩子;安放在父母身上,变成了愚孝,会导致糟糕的婚姻关系;安放在配偶身上,配偶频频令人失望,最后可能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安放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却无所适从。那寄托在何处呢?好残酷的现实。人总要有点精神追求吧。其实与我们相处最多的,不是孩子,因为孩子长大会分离;也不是父母,父母会提前离开;也不是配偶,配偶也不会时刻黏在一起;与我们相处最多的是我们自己,就像一生写得最多的字是自己的名字。精神上的东西转嫁给他人,有时会成为他人的负担。每个人都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自我修复,也许是最优解。要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别人的不完美也是完美的。

It' not your fault, It's your fate.

看这本书的时机很巧合。前几天刚翻阅完05年开始记录的日记,这几天在家中像上帝之眼般观察着这个家族。里面很多的分析都有着戳中膝盖后的快感和疼痛。按武老师的分析,自己人格中曾有的的自卑,矛盾,无法决断,在意他人看法…可能是因为我有一个喜好家暴的父亲和一个完全没有自我人格而不断讨好别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的母亲。再去看父亲的家庭,是因为他有着一个自私又很专横强势的母亲。而我的母亲喜欢讨好别人的性格可能源自她爸妈都把关注给了儿子(我舅舅),且母亲生下来就被送到她姥姥家抚养。那再往下分析呢,我奶奶经常和我说她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自己的母亲很艰难的把他们拉扯大…这么分析下去,每个人都成了“受害者”,It's not your fault. 那错的是谁?是社会?是时代?还是命运?为何要觉得这是一个“错误”?为什么一定要去标榜“幸福的家庭”?这是我对心理分析和心理咨询的疑问。并在即使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后这个疑问还是没有被解决。他们会告诉你这样是因为过去的怎样怎样,治疗就是重温过去,弥补或接受。但是为什么要接受那个绝对唯一的“幸福”的标准?我想科学可以揭示一部分答案,即科学心理学,人的情感和认知发育有着绝对的标准。作为养育者,为孩子提供可控范围内的给予。给其人格发展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但另一部分,我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过去,如何回答“我是谁”?这个是世界观层面的问题,你去哪里寻找答案?你打算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每一种“方法论”背后衍射出的都是一套世界观和价值体系。自己选择哪一个?理论的目的并不是回答何为真实,而是提供解释的工具。自己呢,越来越像一个宿命论者。It's not my fault.It's my fate.孩子,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产品。他们通过母亲的身体来到这世界,却非因母亲而来而来,他们在父母身边,却不属于父母。纵然他们被动接受父母的想法,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父母滋养了他们的身体,但无法庇护他们的灵魂。因为灵魂只属于自己。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有的生命看到了,有的生命对此视而不见。他们彼此牵绊纠缠,在中国家庭中的事情变得很难说清楚。PS书里那个拥抱内在小孩的小练习,自己还是哭了的,好了抱抱~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_^

适合了解家庭影响的家庭读物

武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在国内在儿童发展心理方面是一本畅销书。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之后,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本家庭读物,一本适合家长了解家庭影响的家庭读物。书里面讲述了很多的案例,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孩童时期的心理原因影响到成人之后的生活,或多或少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为确实,一个孩子的童年,太脆弱,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成长,而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很多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孩子成长中的地雷。“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我们能作选择。”这是一句放在任何语境中都很协调的话,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句哲学。这本书里的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孩童时父母关系带给我们的创伤,我们可以通过成人之后恋爱对象的选择来修复,这可以是有意识的主动选择,也可能会是无意识的被动选择,这似乎是体内的一个自动修复装置,在你恋爱的时候自动启动,但是是否能修复成功,就看你是否有深入挖掘过自己的内心,发现这个修复装置,如果能有效利用,你的伤口的就痊愈了,如果一直是被动式的,那就变成循环式的创伤。这让我想起了经常听到的“恋父情节”“恋母情节”,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小时候的家庭会让你有个意识,这就是家庭。慢慢长大之后会开始想,我想要一个怎么样的家,而这个幻想中的家都是现实的家的一种反映,或是一种参照,而恋爱的开始,就是如何将幻想中的家放到现实中来。旧家新家,就是靠这样的一条纽带连接起来。这也就是武志红老师说的,家庭的选择。我们不能选择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组建一个怎样的家。“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标是解决问题;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和接受。”这是整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句话。总能听到一些并不美满的家庭的家事,总没想通这其中的问题所在,这句话让我收获了一种思维方式。很多不美满的家庭,都是因为父母将工作上的习性带入家里面,其实当事人并不知情,也正是不知情让他们将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混合在一起了,比如工作上需要雷厉风行的态度做事,才能迅速解决问题,而用这样的意识去对待家庭中的成员,就会发现家人在你眼中是多么糟糕的一个人,接下来是发脾气,不和睦,各种矛盾。现在想来,用工作的态度来对待家人,当然家人是糟糕透顶了,因为家人就是家人,不是你工作上的好伙伴好下属,同事是一起解决问题,家人是一起和睦相处,不一样的环境,又怎么可以用一样的态度来对待呢。如果你跟家里面的人不和睦,第一个问题要想的是,是不是我把工作的标准带回家里面来了呢?如果是,那就赶紧想办法纠正过来吧。其实老套的话来说,家就是一个避风港,这里的人理解你,接受你,无条件信任你,爱你。即使你身上有一堆的缺点,在家人眼中都无所谓,因为你就是你。爱,很简单,就是包容。想好了这点,或许你的眼光又会不一样了。“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是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以前看到很多人带小孩,就是不断的帮他做好某件事情,比如小孩想爬过去拿玩具,就直接把玩具拿过来,或者直接把他抱过去,把他放在玩具旁边。从未想过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妥,直到看到这句话,认真想下来,才发现,或许还有其他的方式。做一个真正称职的父母,就是要做到,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帮助,而不是满足。把他看成一个个体,然后努力帮助他去完成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美国灵床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幼儿来讲,父母的无条件和积极关注是至关重要的成长因素。他们无条件地爱他,不向他提任何要求,也不谴责他,他们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而爱他,呵护他,无论他有什么缺点。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幼儿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安全岛”,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安全岛的基石,他非常自信地去探索世界,去建立关系,并不特别惧怕受到伤害。因为他深信, 如果他受了伤,如果别人拒绝他,不要他,他可以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爸爸妈妈会爱他,支持他。”安全感,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更何况是婴儿。给予婴儿足够的安全感,可以让他勇敢的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自信的面对外面的世界。无条件和积极关注,是每个父母能给予孩子的,让他感受到爱,不要让他感觉到遗弃,小孩子的心很轻,承担不起这样的重量。爱,说起来简单,兑现起来,其实也不难。努力去成为一个好父母,孩子都能感受到。

你知道了机理,却已无能为力

在微信公众号和电台听到武老师的文章,很喜欢,索性买了他的书。三百多页的书,原打算一周看完,没想到两天看完!而且简直像看小说那般带劲,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一篇文章讲什么。明明这是武老师发表在专栏上文章的合集,却让人看到极其畅快。读着书中的文字,我无时无刻不想到小L,她性格软弱怕事、容易纠结、敏感、缺乏安全感,总是尽力讨好他人、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读完武老师的书,我终于明白小L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女孩。小L出生在极其重男轻女的家庭。姐姐长她一岁,弟弟小她两岁。姐姐出生后,家里特别期待第二胎是儿子,结果又是女儿,再加上刚出生那会眉眼没长开,难看,结果可想而知,她的出生没有给家带来喜悦。她所有的记忆都是6岁之后。她也不知为什么,6岁之前完全空白。弟弟出生后,家里的关注和重心全在弟弟身上,又因姐姐、弟弟长得可人,她从小被街坊邻居、亲戚无心地笑话为:姐姐弟弟是亲生的,这个是路边捡的。小时候,孩子天性爱玩,她跟弟弟争抢零食玩具,最后都招致爷爷或是爸爸的责打。有一回,她出去玩,弟弟硬是跟着去,回来后,爸爸得知他们去了池塘边,扯了皮带边打边骂她:让你带弟弟出去玩!他要是出什么事,你怎么交代?!儿子可是他爸的命,他怕小L把他儿子弄出个什么闪失。第二天,小L的腿上布着一道道青色的伤痕,那时她只是个9岁的孩子。有时的确是弟弟错了,可挨打的依然是她,她哭着问爸爸:为什么要打我,我没错。她爸爸说:为什么,问为什么,你为什么不出生成儿子啊!小L不愿跟别人说起她的童年,她的童年满是委屈、否定、责打。有时,她会庆幸,上天还是眷顾她的,让她这样慢慢长大了,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性格劣势,但她还是阳光明媚的长大了。更为庆幸的是,在从小轻贱女人的氛围中长大,她依然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有着深深的认同。殊不知,很多跟她类似经历的孩子长大后成了问题学生。在摇曳多姿的少女时代,同学对她说:小L ,你挺漂亮的。她苦笑:唉,是谁你都夸漂亮。很多年后,她才知道,她并不是长得多难看,自己之所以被邻居、亲人说长得丑,只是因为她的姐姐弟弟长得实在是太漂亮。她从小被否定,不仅在长相上,而且不断被奚落你什么事都做不好,你是这个家的累赘。小L不愿承认不被爷爷、爸爸疼爱的事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努力做家务,听话、乖巧、懂事,她很努力的在家里刷存在感,为的就是期待从家人那里获得疼爱和关注,哪怕一点点。但事实表明,她很傻很天真,所有的努力都没能改变什么。读初中时,有一回煮粥,她端起一锅煮好的粥从炉子准备放到饭桌上,锅柄实在太烫,她没端稳,一锅滚烫的粥倒在右脚掌上。爷爷过来一看,破口大骂她笨,端个锅都端不好,什么事都做不好,败家!她单脚跳着,脚掌红肿、剧痛,但她没有回应,没有掉泪。小L 就这样野蛮生长,长大。她无时无刻想摆脱那些性格劣势,但她又能做什么呢?痛骂重男轻女的家人?责备不懂心理学教育的父母?这样一切就能好起来吗?这样就能把那些赶出自己的性格吗?童年的伤害已不可逆,一切都回不去了。或许,这是她注定来到这世间要面对的难题,至少现在知道那些性格劣势并非天生,知道它们怎样一步步嵌入她的人生的,虽然摆脱不了,但至少现在知道成因,已然可以承认那些伤害,然后直面它们。

家是个充满了爱与恨的场所

恨是爱的反向表达,更是一种爱而不得的失望与愤怒。书里很多故事都很有感触,生动形象。很多父母的无明坑了不少的孩子,而更为可悲的是,这些父母还在口口声声说“我是为你好”。

揭开家丑不可外扬的外衣

文/张宏涛中国有句古话,叫“家丑不可外扬”,所以每个人都宣称自己的父母是天下最好的父母,自己的家庭是最幸福的家庭。如果谁不这么说,谁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如果有人胆敢说父母的不对,就会被称为不孝,甚至逆子。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有个年轻人说自己父母对他和哥哥不公平,什么都偏向哥哥……我父母劝他说,就算你父母这样,你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不能跟外人说,否则大家都会说是你不对,还会觉得你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在这种浆糊逻辑下洗脑长大的人们都对此深信不疑,不但自己坚信这些荒诞的话是真理,并且不允许别人质疑。比如在QQ群里,只要有人说起童年父母对于自己的伤害,立刻就会有孝子贤孙们激动地站出来骂他不孝,骂他居然敢抱怨父母,“你父母白把你养这么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孩子童年的委屈都被强行压抑进了潜意识,然后一代代恶性循环。因为没有反省,没有觉知,不管内心是否认同父母,在行为上,大多数人还是不自觉地按照童年时父母对于自己的教育模式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横空出世的,该书犹如一道闪电,揭开了家丑不可外扬的外衣,让我们看到家庭内部的阴暗面。我们震惊于各个家庭里扭曲的关系,和悲剧的场景,然后也发现我们自己并不孤单,原来大家是同病相连,同是天下沦落人。武志红的书,我几乎每一本都看过,他的书都很震撼心灵,只是侧重点不同,比如《感谢不完美的自己》侧重点在于让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身体知道答案》的重点是让我们的心灵与身体连结,该书则重点讲述我们在婚姻中的模式和对待子女的模式其实都是童年的重复。通过让我们反思现在和回想童年,打通现在和童年的通道,从而化解心结,放下执念。该书用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论证了家庭关系中常见的扭曲关系,比如很多家庭中,母亲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冷落丈夫,造成家庭关系的扭曲。夫妻关系本来应该是第一位的。又比如,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结果表面看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其实甜美根本没有看到真正的孩子,他们看到和在意的只是自己内在的小孩,这对真正的小孩,同样是种严重的伤害……很多事情,想通了,问题自然就化解了。该书就是一本能帮助你回想童年,厘清关系的非常实用又可读的心理自助图书。

是我们让家回暖的时候了

很多问题,是经不起从根儿上看和回头再看的。如果我们在惯常的思维路线上无知无觉,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么下去了。左右一望,心理瞬间平衡。在成长的路上谁不是头破血流?一代代不就这么过来的吗?但如果,武志红不让你这么自我圆满地过下去,你会觉得怎样?好吧,来问问自己——分手意味着什么?痛苦?绝望?仇恨?毁灭?“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第二次是恋爱”。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缘分=?一见钟情?登对?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还是娶回“妈妈”,嫁给“爸爸”?要知道,“找好恋人”和“做好恋人”同等重要。祖孙三代同堂的家庭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关系?祖孙?母子?婆媳?无论怎样的境况下,夫妻关系永远是家庭中第一位的关系。只要这个关系强有力地稳固和健康,其他一切都不成为问题。可怕的是,一旦这个关系的纽带松散或者变形,祖孙、婆媳、母子的矛盾就纷纷登台。《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描述了与家有关的大量现状和问题,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在我的理解中,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两大要点,而夫妻关系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关键点。在孝道为先、君臣父子关系书写的中国传统伦理中,夫妻关系是最微不足道的。我们的文化中最看重的是代际传递——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女子地位卑微的年代里,换老婆就如换衣服,哪还谈得到什么家庭的核心和中轴。如此绵延,当一个哀怨的母亲熬成婆婆的时候,对儿子和媳妇的掌控欲望可想而知。当一个家庭以孝道为名扼杀孩子的生命力的时候,众人齐齐现身:这是为了你好!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时不时就有猛然惊心的片刻,竟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是的,无物,但是,以爱之名。无论书中提到的包办型溺爱还是纵容型溺爱,都是以爱为名,剥夺了孩子的分离的权利和能力。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而只有母子之爱是为了分离。当这些所谓的爱扼杀了分离的时候,岂不等同鲁迅笔下的鲜血淋漓而众人漠然。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男孩子失去了爱的能力,女孩子也最终扑向了被动型的男人。一代代畸形的家庭模式继续传递。家庭,是我们的起点也是终点。没有好的夫妻关系,就难有好的父子母子关系,就难有好的恋爱关系,接下来,就是又一轮的恶性循环。阻断它,需要我们清醒的自问与勇敢的修正。本书第二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家之所以温暖,就是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最细碎的感受。无论是孩子还是夫妻。书中谈到妈妈对待孩子,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有丰富感受且被确认的人,就会形成所谓的“存在性安全感”,能活出这种感觉,是人生的大幸。而真正能够制造这种安全感的,只有爱。陪伴并且带着喜悦,注视,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彼此。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感受远比事实重要。理论上所要求的出生三年内母亲的陪伴,或者9个月的最底线的陪伴,在目前这样的生存现状下很难达到。但即使是这样,排除一切诱惑守护孩子的成长、关注家人的感受也是我们应尽的本分,更是我们自身内在的需求。毕竟,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是我们在冷漠的尘世间最后的避风港。《为何家会伤人》让我们知道了伤的根源与所在,发生的不可挽回,但是,作为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人,接下来,应该是我们让家回暖的时候了。

又见武志红

最近听电台节目无意中听到了刘思伽和汪冰老师主持的心理对谈,是关于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了。我在广州孤独生活的两年里特别关注和喜欢的武老师,我感觉我们离得那么近。2005年我刚满18岁就去了深圳福永打工,整天在小工厂里埋头苦干。工作和生活唯一的乐趣是撩妹。和他们在一起时感觉这个世界很丰富多彩。但是我从小被脾气暴躁的父亲骂“你怎么不去死”,这种伤害伴随着成长重复了无数次,刺痛的感觉一直都在。我发现我很难信任别人。感觉不能和工友打成一片,也很难对一个女孩子动心,似乎对感情麻木了。一次买了份广州日报,惊喜的发现有“健康心理”版面,一个叫涛涛的15岁少年弑父杀母,震惊广州。年少的他辍学后来到广州和他的父母在一起做烧烤生意,每天过着家,烧烤摊和网吧三点一线的生活,他觉得他难以融入广州这个大城市,没有朋友,他读书的时候还有同学情谊支撑着他,可是自从来到广州他的生活完全变了一个样。而这一切都是他的父母的错。他的精神崩溃了。为什么涛涛不回老家呢?那里有能让他翱翔的天空,有温暖的亲人和亲切的同学。他为什么没学着和父母沟通呢?是惧怕严厉的父亲吗?我突然想到我和我爸之间的关系。我爸觉得棒下出孝子,也许是因为他也是这样成长的。他看到的世界和他了解的世界就是这样,蛮横不是他的本性,而农村里繁重的体力活让他沮丧,养家糊口的重担在他18岁的时候就落在他的肩膀上了。也许他也不想在妻儿面前表现得那样不近人情,他只是不能更好控制情绪罢了。父亲也是需要关心的。想通了之后,我慢慢放下了对父亲的抱怨。而现在他的脾气变得好了许多。前几天买了一本武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我爸看了前面几章,他说,武志红挺专业的,很有道理的一本书。我看着在变老的父亲,他那么地慈祥。

中国家庭问题的揭露

这本《为何家会伤人》是我看的武志红老师的第一本书。决定要看这本书的原因,正是书名。虽然我一直都知道家会伤人,但是我看完了全书,还是深深的被震撼了,不仅仅是在这本书中我看到自己和朋友们的影子,而且有些极端的案例让我不由得庆幸我还算幸运的。中国的父母对于家庭问题从来都是不自知的,动手这么明显的暴力或许有人会承认,但是至于语言暴力和精神虐待,基本都不自知。这一点从我的父母身上可以看出。我家历代都是知识分子,文化水平不差,可是他们完全不明白我小时候受到的语言暴力和精神虐待,有时候跟他们提一下,他们会很激动,完全接受不了的喊:有这么严重吗??在他们的概念里面,已经给我吃饱穿暖了,其他的还想要怎样??可想而知中国人对心理学的了解是多么贫瘠,又有多少孩子因着这种无知受到错待。这本书对中国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我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从他出生起,我小心翼翼的保护他,就是怕他走我的老路,幼儿时期留下心理阴影。我不知道我的努力有多少成效,但是至少在他三岁前,没有跟我连续分开超过两个礼拜(最长的一次分离是快三岁的时候去北京出差一个礼拜),在他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保护他玩耍时不被大孩子欺负,在他哭闹的时候先照顾他的情绪再分析他的问题。绝对完美的家庭,我想这世界上大约没有吧,那我只好尽我努力,给孩子的将来打下一个相对健康的心理基础,这样他将来的路,能更加顺利一些,这比给他办什么培优班都要强的多。这本书语言浅显易懂,而且比较写实,相信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看到似曾相识的影子,但是感觉此书后半段好像拼凑而成,导致影响了整本书的结构性。作为孩子家长,把它当做育儿读物看看,会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

--------------------------------------------------------第1周作业:20160608《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1《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2《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3《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4《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5《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一、模型篇【理想父母的模型】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恋爱的关键期】恋爱前期,我们积极地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获得足够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是恋爱的关键期,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恋爱的关键期】要超越这个艰难期,最好的情形时,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才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恋人继续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学习无条件的爱,学习分离。我们心里都埋藏着一个梦想:重复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缘分】所谓的缘分,在心理学看来,可以归纳为一个等式:缘分=恋上"爸爸"或爱上"妈妈"。二、感受篇【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家里处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如其所是地去理解对方】对方怎么感受的,才是事实;我们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爱的方式】以前物质匮乏,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对方的物质需求;现在物质已经基本满足,心理需求更加重要,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家里讲感受,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不可理喻】亲密关系中,吵架可能经常会说对方"不可理喻",其实不小心说出了真相。是啊,亲密关系本来就是不可"理"喻的,重要的是要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by@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工作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如果不明白工作与家的分野,而将权力规则带回家,那就形成一种"权力的污染",会引出很多问题。by@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的是解决问题;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by@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哪些琐细的感受。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核心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2.与现实的联系】这五篇文章反复听和看了6遍,句句击中软肋,里面说的每一种情况,在我的家庭中都似曾相识。1.模型。"重复童年的幸福,或者修复童年的痛苦,或者两者相互交织。"——基本上都能从这里面找到影子啊。我边听边探索自己父母的相处模式;我和父母的相处模式,我的父母和他们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岳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岳父母和老婆的相处模式,我们夫妻和女儿的相处模式,等等。写下笔记N多,发现我的亲密关系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相处模式,等等。涉及个人隐私,就不公开了。如康南评论的:心灵探索的旅程就像是打开一个又一个封印——往往会有“怎么会是这样呢?”的感受,这份看见类似于觉——之前它们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从未睁眼。确实,这些模式一直在我眼前,只是我以前一直都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是闭着眼睛。2.感受。P46张飞说,"我没有感觉",简直戳中了我。我就是典型的"没有感觉"、没有感受、没有情绪的人,意思是说在关系中我认为这些很不重要,也不知道如何去交流感受等。另之前我曾说我和朋友离开一段时间后就没法再做朋友了,朋友总是一段一段,原因我觉得就在于此:在一起的时候,因为要共同面对很多事情,一起解决很多问题,于是变成了朋友;但没有共同的经历之后,维系友情是要“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交流感受在我的头脑里是纯粹浪费时间,不重要。结果说明意愿,意愿也导向了结果。【3.行动和改变】1.看见。模型篇中,看见了,就知道怎么去做了。我已经看见啦,继续看。2.感受。这是我的软肋,自己感受不敏感、对别人的感受无视,当然也更不知道如何有效表达和沟通感受,但这又是亲密关系的核心。这本书并没有提供方法,我的行动就是去找到方法来提升。--------------------------------------------------------第2周作业:20160614《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6妈妈是婴儿的镜子7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8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9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爱和感受】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一刻,就是爱。【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2.与现实的联系】原来,爱是感受到对方的感受。【3.行动和改变】【称赞孩子】称赞女儿她像妈妈的地方,并告诉她,你好得快赶上妈妈了。--------------------------------------------------------第3周作业:20160622《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10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11溺爱=过度地阻碍12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13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溺爱】溺爱不是过度的爱,溺爱是错误的爱。包办型溺爱对孩子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而是习惯于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看不得孩子受苦,其实是自己的问题——这句话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警醒,我在生活中往往是一个过度热心的人,“看不得别人走弯路”,如果我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我很可能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这句话对我是很大的提醒。【什么是真爱?】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爱的真是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边是真爱。by@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丰富自己】太多中国父母过于关注孩子,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的生命已乏善可陈。by@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2.与现实的联系】以上,对我都是提醒,这些反面案例要么发生在我的身上,要么在周围人的身上。【3.行动和改变】在日常行动中贯彻爱。--------------------------------------------------------第4周作业:20160629《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14精神分裂如何发生15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16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17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哀悼】咨询师先让患者在咨询室环境下充分选择一个潜意识里的攻击性,然后承认自己童年的不幸,接受这个事实,最后和这个悲剧说一声再见,就像是哀悼自己一个逝去的亲人那样。【听话】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基本都会用到这个词,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又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2.与现实的联系】再说神经官能症。我的“感受不敏锐”,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所谓神经官能症啊,也就是潜意识把某些身体本来应该有的功能关闭了。嗯嗯嗯,治疗的开端。书里面讲的“哀悼”,好赞。看到事实、承认事实、接受事实,和它说再见。关于青春期/童年无忧无虑,这个观点我好像很早就想明白了:你是站在今天你的能力的角度,去看待童年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你的能力很强大;但是,你在童年时,能力很弱小,老师的冷脸色、考试成绩不合格、玩水弄湿了衣服怕回家被妈妈骂,等等,这些在童年的你的心里,都是极其巨大的压力,非常深重的忧虑,你根本无法解决。所以,你的童年一点都不无忧无虑。【3.行动和改变】【感受1】尝试马丁老师说小内观息法——7/1【感受2】做《非暴力沟通》上感受相关词汇的练习——7/3【感受3】找到一本能提升感受相关的书。——7/2--------------------------------------------------------第5周作业:20160706《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18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19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20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21孩子总考砸,可能有内情【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父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父母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让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他们说,这是爱;其实,他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亲子关系的核心】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核心是学习;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进化爱的方式】以前物质匮乏、生存很容易出问题,所以父母之爱的集中表现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保证孩子的物质生存条件;但现在,物质匮乏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父母应该进化爱的方式,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自主选择让孩子成长】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为什么缺乏安全感?】因为缺乏情感稳定性。什么是情感稳定性?即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2.与现实的联系】那个因为计划生育而被寄养在舅舅家的小芸,我身边的亲戚也有这样的情况。也是到了12岁才把孩子接到身边,并没有给予特殊关心和照顾,所以孩子的成长也不好,亲子关系也很差劲。【3.启发和收获】【进化爱的方式】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人生真正的财富只有两种,陪伴亲人的时间和你花出去的钱。--------------------------------------------------------第6周作业:20160706《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22高十二、初九与压力23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24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25如何一年圆“北大梦”【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一切为了孩子VS一切为了大人】教育部给各地教育部门施加压力,各地教育部门给校长施加压力,校长给老师施加压力,而老师给孩子施加压力的同时,也给家长施加压力,而家长再给孩子施加压力;此外媒体凑热闹、交通部门凑热闹、警察也凑热闹……全社会都极度关注高考,这种压力最后全转化到孩子身上。【现代教育的一个悲剧】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其他事,只是一门心思学习,于是许多孩子就只培养出了一个心理支柱——好成绩。一旦这个支柱垮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崩溃了。【2.与现实的联系】我就是那个“只需要读书就好”的好学生啊,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吃了太多苦,很多生活常识、社交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都不懂,虽然不至于精神崩溃,但对个人发展肯定是有很大障碍的。【3.行动和改变】无--------------------------------------------------------第7周作业:20160713《为何家会伤人》知行三问26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27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28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29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30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31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32唤醒你沉睡的活力33碰触你的内在婴儿34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35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36有关爱的六个谎言37中国人的情感模式【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还自己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性格,即人格,是一种关系,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心理咨询的价值,也在于来访者的感受被看到。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真自我】自我围绕自己的感受而构建,就是真自我;自我围绕妈妈的感受而构建,就是假自我。王阳明讲身心合一、天理即人欲,说的就是真自我。【相爱男女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1=1,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第二阶段,1+1=0,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第三阶段,1+1=2,你是你,我是我,我愿意接受真实的你,我们在一起,这才是爱。明智的愚孝者,应当放下改变父母的渴望,接受无论如何父母都不会更爱他的事实,一旦接受了这个痛苦的事实,愚孝行为就可以终止了。【2.与现实的联系】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我女儿已经培养了专注的好习惯,做什么事都很专注,也很快乐。我也需要向她学习。【3.行动和改变】感受,对人生如此重要。把感受,列入我的2016年重要题目,每周做一点点。1.建立“我感觉……因为我……”的句型习惯。2.完成《非暴力沟通》感受和需要章节的重读和练习。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活着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上午跟朋友聊到婆婆的话题,我的婆婆是个不善于表达内心的人,也不会去干涉子女的人,你问她的想法,她也说不出所以然,然后,在你对于一件事表达愤怒的时候,她会淡然的说,“生什么气啊,我们不生气!”好像永远都是笑眯眯的神态。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婆媳关系就像拉开了战机,随时准备敌人的进攻而准备开炮。结果,人家根本就不鸟我。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她的沉默而恼火,生气她怎么什么都不说,怪不得她儿子也这么不善言谈。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强调我的观点,甚至家里三餐具体吃什么,都要过来问问我。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她说话的声音,咳嗽的声音都恼之又及。可是,慢慢的,我开始跟她聊聊天,聊家里的收成,聊孩子的变化,聊公公的过去。慢慢的,我开始关注她的想法,她的脸色,她的健康。慢慢的,我在做事情之前都会去询问一下她的意见。慢慢的,我开始学会尊重她,表扬她,赞美她,把孩子的成长归功于她,只为看到她布满皱纹的脸笑的像朵花儿。说来奇怪,我面对自己的亲妈,都没有这样子的尊重。为什么呢,因为她老是想要控制我,控制我的想法,我的人生,我的决定,我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车,什么时候买房子,装修,甚至给不给孩子穿尿不湿,什么时候断奶,都想要掺一脚。她认为一切都是为我着想,可我总是想要跑的越远,所以她老是念叨我跑的远了,够不到了,也管不着了。同样的,面对婆婆的撒手不管,我反而会去贴近她,跟她念叨自己的想法,询问她的意见,但是经常的她的回答是,你们看你们自己的,我是没什么想法,就算我有什么想法,你们也不听啊!评价是阻碍交流的常见原因。我老妈就是太爱说了,她的出发点是爱,应该说是一种溺爱。这种溺爱,不是过多的爱,而是阻碍的爱。因为她没有看到我真正的需求,只是从她的坐标体系做出的评价,生搬硬套在我的人生中。必然遭到我的反对。但是,碍于她是我妈,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而我的婆婆呢,她是典型的无为而治,不干涉。但是她有一颗宽容的心,一颗平静的心,一颗善良的心。就像我老是劝我妈,少操些心,孩子都大了,孩子不离开父母永远学不会长大。多为自己想想,多对我爸好些,能陪你一直到老的还是老伴,不是儿子,不是女儿,也不是孙子。多为自己活着。每个人只有为自己活着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愿我们都能成长为一个内心丰厚的人-原生家庭 撕裂重组 成长

为何家会伤人,是关注武志红以来一直关注的书,却不敢打开看,一是害怕这书中会有太多不合常理的事情,会让自己看到更多的黑暗而心生压抑。但对于家,父母也很想明白自己为什么就会成长为现在的样子。电子的阅读带来的好处就是随时可以统计划了多少个笔记,但回头看却也觉得还是关联起来,才能解释的透彻。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对自我效能的解释及为什么一个人的成败体验那么重要,书中说:“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他将自我效能感与自信联系起来,他说,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的成败体验。所以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这时,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要先在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去证明自己。读完这一段,感触最深的是孩子的天地在孩子看来就是他的整个世界这句话。特别的感动。我们总是说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尊敬孩子,那到底怎么尊敬,我想这句话可以涵盖。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什么才算是看成一个独立的人,那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孩子看到的这个世界,不强加大人的意愿。再说到自我效能和个人成败的体验。之前听了很多课,很多老师都有说过成就事件是提升自我效能的很好的方法,但是自己一直没有付出行动,因为总觉得这个对吗?这样就可以吗?但通过上面的解释,对于自我效能的定义,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的成败体验”,小时候的环境及所遇到的事情已无法逆转,所以我们通过写成就事件,哪怕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事件呢,去找回这个体验,帮助我们去建立自我效能。两性的关系是这个社会一直存在的,然而却总是会处理不好。有时候会想为什么他说的就不是我想听的,我只是说说感想,为什么他就在处理问题,从他的角度告诉我怎么做,让说的人很不耐烦。书中说到,很多时候,只是在宣泄情绪,不需要对方的建议。”重要的不是发生什么,而是对昂是怎么感受的,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好难,我们无法要求对方做到,如果对方就是这样一个人呢?在这里最关键的还是对于孩子的养育。你用不用心,你的在不在乎,你是否看的见他,是否真正爱他,孩子都是可以感受的到的,他们用幼小的心灵维系着这个家庭,真的不容易。他们那么小,却要承受着父母的不理智,父母的不相爱,想要通过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换来父母的关爱。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孩子经历的事情,心里的变化。心疼。当然自己也有疑问,就像风雨哈佛路上面的女主角,她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但是她还是成长为了一个很有自己主见,心理健康的孩子,那她的事例怎么说呢。我在想也许仅管从电影中展现给我们的是非常糟糕的环境,但是母亲还是有爱的,这种爱可能很稀少,但是也在竭尽所能给她吧。书太长,仅能对自己感触最深的说些什么,后面再书摘笔记吧,回顾总是有益的。原生家庭不可改变,长大成人的我们用我们的自省去帮助我们撕裂重组我们的自我。生命已来,那么短,仅仅几十年,留着她去探索吧。愿我们都能成长为一个内心丰厚的人。

改变——要先承认不完美

多年前开始我便经常关注心理学及家庭教育的书,甚至是育儿的我也看,虽然我还没有成家,没有机会将这些应用,我却始终觉得家庭教育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我一定会有机会应用,哪怕在路上看到一个年轻的父母亲责骂孩子,我若是能帮上也好。看心理学相关的书有一个莫大的好处,开始抱着去了解这些神秘的心理探寻别人内心了解别人的想法,后来都在不断的接触中意识到了自己心理上的不完美,并且慢慢的学会认知与修复了。初见到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名——《为何家会伤人》,像遇到一个熟悉陪伴的人一样,他知道我想了解的事并且告诉我。不是我的家庭有多不幸福,相反我家人给了他们能给的爱,我非常感激父母所做的一切。没有完美的家庭与父母,你要承认你早期的性格甚至是伴随你一生的性格习惯都是出自家庭,而且你现在已经来不及修正你经过的家庭教育了,你只能意识到自己的美好与不美好,自己去调整和修正。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承认父母教育的不完美,承认自己性格的不完美,你还有机会改变自己和下一代,甚至是帮助其他人。我几乎用很快的速度就读完了这本书,读到深刻的时候会停下来思考自己和身边的人。这书里大多过激的例子都没有发生在我身上过,以前听到个别父母对孩子做的过分事都会义愤填膺,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看心理学的书籍就和看惊悚片一个样,通过那些不同寻常、发展扭曲的别人的故事,你开始认识到人性,原谅别人也学会原谅自己。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可以给予读者以启发,但作为通俗心理学读物,有些观点还是说的比较浅显,了解了但也并不一定知道怎样去做。但心理学与教育就是放在每个人身上都不一样,永远有更好,没有最好,没有发生扭曲的心理就是好事,然后毕竟扭曲的是少数,平常的人才是大多数,而处在这么大一个平均的圈子里,你自己才知道哪样于你更好。读的过程中也无须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生搬硬套,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无坚不摧,有时候还都希望自己有点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呢。看完这本书,把作者的其他几本《为何爱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和《身体知道答案》都一口气读完了,对于有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想在心理学方向了解更多的人还是感觉有些不过瘾,不过对于现今普遍存在的大问题都有所涉及。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章节,毕竟自己也属于大多数平常之列——没有大的心理问题但是都不完美,最后一章节让你知道没有大问题但并不是没有问题,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来审视自己,了解我们大环境中大家的共性问题,比如像我不爱表达,很少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每次通过书籍或电影来了解自己是如何发展成现在这样的时候,我都会更知道自己什么样,在看到“触碰你内在的婴儿”一节时,既想了解更深的自己,又怕发现自己如此不完美而犹疑。永远不要问一个人怎么会变成这样,因为你不了解他的过去,而有的人我们无法改变,只有放手。一直相信,心理读物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知不足、谅他人、勤克己、擅传授。

以爱为名的伤害

说实话看完武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心情不能算轻松,在中国教育体系尚未能改变的情况下,家长这个本应该勇敢站出来给予孩子爱与自由的角色,却在社会成功学、竞争式快乐中败下阵来,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生命如此广阔而美好,而大多数中国家长眼中却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面子。这像是一个魔咒,禁锢着家长也禁锢着孩子。热烈而丰富的人生体验才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可惜这一点只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严重到有人格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状之后,这些家长才后悔不已。希望所有人都能好好看看这本书,尤其是已经做了家长的和即将做家长的人。孩子的安全感和人格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形成,之后所有的外在表现都是孩子这段时间经历事情的重复映射。如果孩子3岁之前处于关系健康互动良好的家庭,那么以后TA的自我成长、人际关系、恋爱模式都趋向健康且与社会互动良好;反之,则会在这些方面出现偏执、偏差、甚至极端行为。不要把“我是为你好”、“我是爱你的”挂在嘴边,请扪心自问,真相到底是“一切为了孩子”还是“一切为了大人”(的面子)?在中国社会,好像特别讲究身心健康,“身体”是健康了,但是“心”永远是为别人服务而存在的,仿佛只有在别人身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连自己的心都无法感知,真是一个悲哀的事实。

长大后会一直想要去寻找家庭中缺少的那种感觉

家庭环境真的会影响你的人生,现在想想自己的一些想法确实是受家庭的影响,心中的渴望的一直是家庭中缺少的那些情愫!我爸爸性格温和,没什么能力,所以爸爸给我的影响就是我一直渴望有一个厉害的爸爸,看到身边一些感觉厉害的长辈就会对他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爸爸没有兄弟,家里一直都挺冷清,所以就很羡慕别人家有好多叔叔伯伯,大家聚在一起特别热闹!一直希望自己能生活在那样一个大家庭里!现在找男朋友也是感觉那个男生很厉害然后又有很多兄弟就特别喜欢!

我们呈现真相 我们与心相连

大概是09年的时候开始学心理,最初的心理启蒙书除了朱建军、张源侠,还有武志红。因为看过最早出的为何家会伤人,所以这本升级版是从后往前看的,先看的中国式家庭的版块。如果仅仅描述我看完之后的感受用两个词可以形容,清晰和触动。清晰是把深层的潜意识的内容提到意识上来,或者那些曾出现过的不清晰的感受书中的语句一语道破。而,触动,是针对情感,那些凝固、不明的开始被语句的能量刺中而缓缓流动。真相被呈现被描述出来并与情感和深层紧紧相接的时候,治愈就开始发生,改变就已经开始。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武志红到底靠谱不靠谱的问题。我想着算不上一个问题,如果单从头脑来说这是个问题,从心来说,不是。看了这么久的武志红的书,我想他的书的魅力就在于描述真相与感情和深层相连,这种连接会直接带动凝固的能量,让生命更真实的呈现。

家哪是港湾?爱哪是退路?

家哪是港湾?爱哪是退路?端午那天,我竟然哭了。因为一件可大可小的事,与他吵闹了。事情起因是:中午妈妈来电让我们三小口过去吃饭,但他要睡觉不愿意去,而我却要求他一起去。因为双方意见不合,就吵翻了。平日里,小家庭中夫妻间总会有大大小小的摩擦与争执,但这些不快双方家长并不知情,我也并不想把事情升级扩大,往往都是自己处理消化。但那天,我实在忍无可忍,哭着告诉他母亲事情的经过。正巧当晚无意间发现《家为何会伤人》,带着对家的爱与恨,我打开了这本书,如果我早日看到这本书,或许我就不会痛哭流涕。2开始我以为它是本小说,但其实,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是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从业10年最畅销的代表作。这本书主要是采访别人而来,从宏观和细节上,透析出中国家庭可怕、伤人之处。作者通过采访事例,借助心理学的理论,细致地、如实地描绘中国家庭的哪些机制,是如何运作又是如何伤人,而它又可以如何被改善甚至避免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从而改变自己,以及改善夫妻间的关系、父母间的关系、子女间的关系。3家庭中每个家长都在严重地伤害孩子,但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问题,都认为错在孩子,这是很可怕的。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格发展、莫名又持久的情结、难以大声说出但深深受伤的心灵,是可以从《家会何会伤人》找到答案的。而我也从中找到了答案,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我是家中的老大,是一个家庭观念特别强的人,家里的任何成员有任何的需要,我都会第一时间关注解决,父母的话更像是圣旨,绝对支持服从。他也是家中的老大,但由于他母亲占家中的强势地位,而他父亲也是一个不愿意到岳父家的男人,或许又受他爸爸的影响,脾气上来时臭得很,眼里只看见自己,无视他人的存在。如果当时我能理解这一点,就不会有中午的那一幕。4其实导致我与他有不同的家庭观念是因为我们的父母的关系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所以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放在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夫妻关系是健康家庭之道,是家中的第一。夫妻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不管我们多么敬爱的父母,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不管我们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夫妻间,彼此的尊重、理解、信任、和谐,直接影响到夫妻的情感与心情。而夫妻是家庭的主体,彼此的心情会间接连带到父母的情绪,以及直接言传身教投射到儿女身上,这一系列,是相辅相成的。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如果,我们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自己的观点,尝试着进入对方的观点,达到一个理解的途径。夫妻间有争执、吵架是常有的事,但是必须注意,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另一点,争执过后,过错方一定要及时低头认错,交流感受,做到过后的修复过程。在家里,夫妻间只有一个角色存在,即是丈夫与妻子的角色。不要把工作的权力规则带回家,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如果夫妻有一方将权力带回爱,就会形成一种“权力的污染”,会引出很多问题。书中无数问题案例,虐心的、自杀的、情困的、暴力的等等,从不同的角度,禅述了爱是一切的根源。尤其是夫妻间的爱,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家庭。5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跟随《家为何会伤人》一起来像剥洋葱般一层层的剥开自己,把自己从外至内层层解剖,重新认识自己,释放自己,改变自己。从书中还能认识感受家的另一种爱:分离,有爱就有分离。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婴儿从妈妈的子宫分离的那一刻成就了生命,开始了酸甜苦辣的过程。从读幼儿园开始不断地开始与家庭分离,还记得你初上幼儿园与父母分离的恋恋不舍吗?还记得你在外求学与家人分离的挥手泪别吗?还记得你开始组建自己的家与家人分离的难分难舍吗?再然后,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会体验父母曾经分离的依依不舍,还要亲自教孩子体验分离、学会分离。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与爱同等重要。我们无法永远守护着孩子,只有分离,才会让孩子成长,变得更好。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忽视了孩子的存在,孩子内心的需求得不到他需要的肯定,那种感觉是根深蒂固的,是会造成他一辈子的痛苦的。6孩子的品性是在小时受父母影响而自觉不自觉形成的,成年后孩子依然会深受父母影响,模仿父母的处事及相处模式,这种模式是会伴随他进入到他自己的家庭的。所以千万不要把你的不开心、焦虑转嫁给孩子。这种灾难会带来孩子对你的厌恶,同时也痛恨自己。当自己感觉焦虑的时候,万万不要向孩子开口,去找你最好的朋友和亲人聊天,哪怕发泄。但不能是孩子,不能带着焦虑和无望与孩子谈话,孩子会灵敏地捕捉到你的焦虑和无望我,这会进一步击倒他的。要进入孩子们的心门,一定要先懂得孩子们的痛苦,站在他的立场去感受,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们的心情与感受。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交心模式,比知识更重要。不然会造成孩子的直接伤害,轻而易举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带来另一个家庭的悲剧。如果你有解不开的家庭谜团,《家为何会伤人》会帮助你解开谜底。即使我们的生活都平淡,即使我们都很渺小,都不能让家给我们带来伤害,家是个温暖的港湾,是个讲爱的空间,需要我们每个成员共同的理解与呵护。

为何家会伤人?因为选错了爱的方式,所以伤人。

2015年7月30日看完这本书,大约在7月27日左右,午休时间,既想睡又舍不得睡的矛盾中,不安的看完了。从一位抑郁病患者的日志中被推荐来看的,也刚好在家这件事上发生了一些问题。这是一本如何正确接受父母的爱如何付出爱构建家庭的说明书。翻开这本书以前,觉得自己的父母与家庭是与众不同的,是深奥无解的,父母的情绪更是不可揣摩也毋庸置疑的,以为这样才是孝,这样的家庭关系才能牢固。然而读到这本书,才发觉我错了。任何行为都事出有因,任何父母的情绪都不是无解的。看,与父母相处中,试着做些改变,比一味忍受更加让父母受用。书中浅显易懂的解释了家这个集体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恋父\恋母情节、溺爱的形成、家庭对同性恋的影响等等。没有一本心理书浅显至此。我从前也看过一本类似24个心理之类的书,艰深晦涩一碰就能睡过去。这一本不一样,每篇都是案例每篇都是知识,仿佛父母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以及自己下意识的无解的反应都豁然开朗了。看完这本书,释放了自己的质疑也理解了每个人在不同的家的角色中所带有的不同的情绪。家是需要呵护的,并不是靠简单的我爱你你爱我就能维系的。哪有父母不爱孩子?这句反问至少也是不对的,豆瓣都还有anti-小组,然而人本身便是极度自私的动物,在个人的认知中完全的理解包容另外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父母,也是不可实现的。父母对子女的爱,确有其事,但那些爱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真心出自为子女的考量的,其他的绝大部分,大约是从父母自身出发的。毕竟任何人都需要付出爱来获得认可获得存在感。这种爱的付出是不考虑对方能否接收的,作为子女,也可以试着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去理解那份付出,这样才能达到家庭的平衡。爱在于分离,分离中的孩子才能长大,而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的一种表现。曾经有人问,为何要到父母去世后,人才真正强大起来?答:父母在时,我们的来路很清晰,去路却很模糊;而父母走后,我们的来路模糊了,去路就变得清晰起来。无论家如何的支离破碎,父母总是我们心中最后的支柱。如今家庭成员中,有的人也慢慢组建了新的家庭,作为旁观者,我也渐渐懂得了这其中的不易。道理都懂了,细细研读,希望能过好下半生。

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读这本书我感触良多,武志红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将其中直达心灵深处的苦痛与伤口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让人不禁沉浸在忧思中。关注孩子甚于关注配偶的家庭、以爱为名对孩子施行的压迫式教育、夹在婆媳大战中左右为难的三夹板丈夫、完成学业后仍然呆在家里啃老的半大孩子,这些无一不反映着传统思想下人们对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无知与自以为是。中国不少家庭都是夫妻关系淡漠,甚至争吵不断,夫妻双方将关注力投射于自己孩子身上,这就带来了很多隐患,为了弥补自身在家庭中不被重视的地位,而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而建立的过度亲密关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其以后建立的家庭生活也是百害而无一益。而如果夫妻将对彼此的怨怼之意转嫁于孩子身上,也会在无形之间疏离父母与孩子的情况。有一种更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夫妻一方对孩子灌输另一方的各种缺点,常常是批得一无是处,这可能是出自恶意的离间,也可能是受委屈后的一种发泄,但不管原因为何,这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无知,你指望孩子作何反应?将孩子拉入两人战争中是不成熟的表现。对孩子的过分关注是家庭关系畸形发展的造物,武志红这个观点直击中国万千家庭的阵痛,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亲子关系若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关系错位造成了两种不能分离,第一种是父母无法放开孩子,婆媳问题的核心是被忽略了的丈夫,是一位依赖儿子的母亲和不能忍受这种依赖程度的妻子的不可磨合性。另一种就是孩子主动的不愿分离,这就是时下啃老一族的写照,由于成长期父母的溺爱和一切包办的处事方法,这些年轻人安于在家继续做父母的成年宝宝,这时父母觉察出不对,想要将孩子推到社会中去,但已是收效甚微了,只能无奈地继续供养着自己的孩子。龙应台在《目送》这篇散文中有一段话如晨钟暮鼓般撼动人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也是依赖自己儿子的,但她在自己的不舍和孩子的成长中作出了取舍,她痛的领悟是不得不说的无奈,是难以描摹的深爱。她正视了孩子的需求,认可孩子自我成长的价值,她的做法其实是每段人际关系良好发展的核心力量,那就是理解和感知。武志红的很多观点归根结底都可以用这句话进行表达,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最后列出几个让我深有触动的观点:感受比事实更重要。没必要执着于自己眼中的事实,因为每个人看待事实的角度都不同,关注他人的感受更能理解他人。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顺父母意的孩子容易缺乏存在感,形成的价值感都来自于外部认可。父母必须克制按照自己想法来塑造孩子人生的冲动和渴望,给予他们足够发展的空间。喜欢用奖罚手段的父母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分离是亲子关系的最终发展方向,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母亲在0-1.5岁间要给予孩子绝对的关注,在1.5-3岁期间,要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同时让他知道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母亲的存在。3岁之前,不宜与孩子有两周以上的分离时间。溺爱实际上是父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是深层次对未得到的自我的过度满足,而这种满足与孩子本身的需要相距甚远。孩子的叛逆和被动攻击都是对本身成长空间被压缩的反抗。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当孩子将父母的问题、家庭的悲剧揽到自己头上,并作出自我牺牲的时候,这是一种坏的自恋,需要父母认真的沟通。愚孝是孩子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拒绝接受相信他们的父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而是愿意理解并接纳真实的对方。

第一次写书评

看完了这书,总体的感觉就是前面说的还可以,后面说的比较乱。本书用很多不一样的例子来说明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作为成年父母的参考书去一条一条检讨自己,对于我这种20来岁的人来说,阅读的意义就是找到对应的情境的时候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了书里面说的毛病,要改正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及跟家里正确的沟通。因为觉得现在这个年纪,已经可以自己独立了,怨原生家庭也没有多大用处。

在理性的土地上触摸感性的天空

这是我在豆瓣发表的第一篇书评,想献给读的第一本家庭心理学。之所以会选择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周围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家庭出了一些问题,他个人慢慢变得自闭,也很自卑。我想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就像廖一梅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上,遇到性、遇到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如果当时能多了解一些的话,彼此也应该更亲密吧。下面说一下我看完这本书的感想。1.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家庭所塑造的性格几乎不可改变。记得一个心理学家曾说,每一个心理医生,都是在和原生家庭作斗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唯独在家庭这一块儿,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相反还有了退步。我是一个典型的90后,父母出生在六七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人,生存是第一要务,至于找个什么样的人,标准就是能不能好好地活下去。所以我们会看到为什么父母各自都离孩子很近,甚至有争宠的嫌疑,那是因为父母之间缺少爱。将大部分的爱和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又加之传统的观念和惧怕孩子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又给孩子了很多压力。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双重性格:一方面非常自负,以自我为中心(当然计划生育政策也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内心非常自卑,缺乏爱,具体表现就是缺乏爱人和被人爱的能力。这一点,武老师在书里举了大量的例子和科教的说明,在此就不赘述了。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心理问题,严重的可能就是心理障碍。重要的是,很多人根本看不出来,但其实内心非常封闭。2.教育和爱是治疗创伤的唯二途径。教育,让我们明白是非,真正去思考有意义和正确的人生道路;而爱,与喜欢之人互相之间无条件的、逐渐成熟的爱,会慢慢愈合内心的创伤。每个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但珍贵的品质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正直和坦诚的人生道路才是正途(朴槿惠)。3.心理学的文字只是告诉你为什么,但爱,发自内心的爱,才是拯救我们人生的钥匙。武老师其实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我尤其喜欢这本书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选择构成人生,爱的选择构成人生的核心。追逐自己内心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激发内心的活力,去真正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最后,希望看到这篇评论的你,能够早日走出心灵暗堡,去追逐一个光明而幸福的未来。

承认错误需要勇气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说到《有关爱的谎言》,排在天下无数谎言中的NO.1是: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武志红老师说,这个绝对是天底下最大的谎言,随便一推敲就能驳倒断言。在我的生活中,我也一直对这句话抱有怀疑的态度,却时常不能笃定且确切完全相信。1、生孩子、养育孩子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怎么会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2、既然决定要生下来了,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个纯洁的白纸,家长怎么会摧残着幼小的生命呢?3、顶多就是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去爱孩子而已。以上,是我对“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怀疑的态度是这样解释的。通过慢慢学习,我发现了,我错了,而且还不止错了这一点。看完书后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观念:错误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1、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真的配不上做父母;2、他们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甚至经济上都没有准备好如何做一个父母;3、有很多父母爱孩子,却不懂的如何去爱。太多人延续着自己的父母那辈的养育方式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如果是好的父母,那孩子是幸运的。要是遇见糟糕的原生家庭,势必给新家庭造成灾难。4、很多父母不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市面上给孩子的培训班比家长的学习培训班多100倍,而大家常常忽略,家长才是最需要学习的对象。5、必须承认残忍的事实,有些人真的不爱,他,们,的,孩,子。一,点,儿,也,不。错误二:我想是因为我不够温柔在感情破裂时、被拒绝时,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问我,说(包括我自己在感情上受挫的时候也这样认为)“我想是因为我不够温柔,不能分担他的忧愁,所以他走了。”然后,自导自演一场苦情戏,把自己套入伤春悲秋的女主角色,一边抹眼泪一边怪自己不够优秀、不够美、不够有魅力、不够白富美。。真是图样图森破。回想曾经过往的那些破事儿,简直都忍不住骂自己是傻逼了。1、感情破裂真不关你温不温柔的事儿。刚开始的时候觉得你就是他心目中的白萝卜,一切都完美无缺。时间久了,发现你丫原来是个胡萝卜。对方挥挥衣袖,你能让自己从根本上变成白萝卜么?2、分手了,离婚了,对方劈腿了,真不是因为你的责任。做一个胡萝卜没什么不好的,只是他要找白萝卜而已呀。3、对方找了一个什么都不如你的,不是他瞎了狗眼。那就是他要的白萝卜,你再好,可你是胡萝卜呀!4、当然,一段感情的破裂,两个当事人都有责任,但最多50%。多了,这个锅不接。错误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1、你三观端正,可是就是遇见了某些变态。除了点背怪社会、运气不佳怪上帝,真不能怪自己。2、转角不一定能遇见爱,还可能会遇见狗,还是一条疯狗。遇上小概率事件只说明今日不宜出门,不关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有些被害者真的是一个大写加粗的“无辜者”。4、承认这个世界是有变态存在。关于以上我的三个错误观念,我想导致的结果应该是如下原因:1、我个人在比较健康的家庭长大。因此,不能理解有些父母为何不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虐待、冷漠、忽视孩子。2、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首先向自己攻击,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导致的。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幸福。根据精神分析学内容,我有一个好妈妈,但是并不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我的童年得到了“关注和看见”却也没有得到“原始母爱贯注”的爱。3、错误三的观念,像观点二雷同,不信任自己,也有对权威和强大的力量屈服心态。再深入分析,还是自卑的缘故,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和直觉的判断。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作为家长的都应该看看这本书!1.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2.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3.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4.成为自己的人,也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他发现它们具有许多优点,如:宽容而又嫉恶如仇;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没有审美疲劳;能容忍模糊状态,有高度的创造力。5.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6.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3-6岁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说法就是,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如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譬如妈妈育儿自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她更甚于爸爸,或父亲与女儿非常亲密,并让女儿相信,爸爸爱她更胜于妈妈,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俄狄浦斯情结”,一方面,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他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还会发展出一些列问题,譬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成同性恋。7.胡慎之说,三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再约五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而和谐,那么孩子这种欲亲近异性父母的渴望就会逐渐下降,并最终表现得与同性父母更亲近。8.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呢?其核心就是,重视与配偶的关系,明白这才是家庭和宗最优先的关系,亲子关系则不是。9.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10.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11.懂得珍爱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12.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13.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汇总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14.妈妈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15.一些孩子,常见于幼儿,少年也有,他们会钟爱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不让家人洗,脏了臭了都不让,如果家人偷偷洗了,他们会大哭,有时甚至会哭晕。孩子迷恋这些东西,其实是想抓住母爱的味道。然而,假若母爱的累计效应不够,这一领悟没有发生,甚至,母爱稀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16.研究发现,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17.建议:一是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二是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女的“问题”上,青春期的孩子自然地会出现许多问题,这是青春期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三是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意愿。假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他们充分的独立成长空间,他们的叛逆行为自然会消失大半。四是反醒一下你自己,你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五是丰富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自己的生活不无聊、不空虚,那么你就不会太黏儿女。六是改善你与丈夫的关系,把你的情感重心从你与儿女的关系转移到你与丈夫的关系上来,让丈夫来填补你的情感空洞。18.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19.评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三少”,即话少、行动少、情绪少。20.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客体即孩子身外的物体。幼小的孩子没有客体稳定的概念,他们能看到一个事物,才觉得这个事物存在,而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和他们玩藏猫猫的游戏,他们会玩的不亦乐乎。21.好的人生,应该是有各种各样的快乐。22.有真自我的人,他们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内在。有假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他人。23.“被动攻击”最典型的例子是“医生的孩子常生病,教师的孩子不学习。”24.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25.请不要找并不真正理解孩子的其他亲友和孩子谈话,除非这个亲友能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给孩子讲道理,让一切讲道理的人远离孩子的房门——也即心门。26.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种。27.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乐观。28.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29.创造性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30.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31.如果父母对一个孩子越冷淡,这个孩子越容易成长为迎合者。

为何家会伤人 摘录笔记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1、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2、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3、评价包括夸奖和抨击,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对方,都是在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估对方。4、一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他们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孩子,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当一个喜欢:“我行,你不行“的人正好碰上”我不行,你行“的配偶,两个人的关系就会丝丝入扣,也会达成一种平衡。但是,如果对方不认为”我不行“,那么这种关系就会触礁。5、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过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6、物质需要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鉴于此,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重视配偶或其他亲人的心理需求。7、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节制在于交流并互相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二、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1、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2、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3、0--1.5岁的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安全感,1.5--3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4、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自己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5、溺爱=过渡地阻碍6、一般而言,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比较苦,他们对此很不甘心,于是有了孩子后,就拼命照顾孩子,发誓不让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7、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助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8、16个月大的孩子摔一跤哇哇大哭时的痛苦,远轻于一个26岁的孩子找工作、交朋友和谈恋爱时遇到的挫折的痛苦。9、要尊重一个有效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10、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11、一个漫长的叛逆期,父母让他们向东,他们偏偏向西。但他们不是非得要与父母过不去,而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自己为自己做主,从而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12、如果做妈妈的不理会孩子的这一特点,而是用密不透风的爱为孩子的”所有问题”操心,那么孩子常会发展处一种极端的叛逆:我什么都做不了。意思就是:我什么事情你都要操心,我怎么做你都能找到问题,那我干脆什么都不做了。13、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第二、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说来,父母是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神,孩子普遍对父母有一定的崇拜细腻,这种心理让他们依赖父母。14、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下降。15、如果父母尊重他们,一开始就给了他们独立的空间,那么他们的叛逆行为会大大减少。16、做父母的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干涉太多了,或者自己对孩子的某些教育方式不对。17、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18、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情绪,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孩子的不理智行为上,就难以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甚至会促使孩子变得越来越极端。19、很多孩子没有学会直接表达感受,尤其在青春期,他们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搞定。但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麻烦,他们通常的办法是,做一些有点过分的事情,用这种方式告诉大人自己遇到了一些麻烦。20、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就正视,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事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三、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21、父母将自己的额焦虑转嫁给了孩子,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22、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父母只考虑他们的生存,他们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很容易围绕着父母的情绪转,而父母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控制孩子。23、父母怄气也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理性,总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要求孩子,但他们“他的要求要门根本不很里,不合时代;要门就常常只是为了捍卫父母的权威。”24、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寻求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自身需找原因的话,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所以,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最好的办法。25、家长们应该明白,接听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改变。26、对于一个幼儿来讲,父母的无条件和积极关注是至关重要的成长因素。27、寄养=被抛弃28、乖张行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要恢复安全感,就必须给孩子无条件的爱。29、一个人如果在童年只获得了很少的安全感,长大后就很难再重新建立一个安全小岛。30、一个人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失去了自己。31、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32、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被动攻击”,即孩子有意无意地做错一些事情,然后让父母特别生气。结果,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反攻击,斥责他甚至打他。这样看上去是父母攻击了孩子,但实际上是孩子内心深处故意惹父母生气。但因为他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地,所以就仍像是一个乖孩子。33、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乙方明显处于强势,乙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乙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乙方表达他的感受。34、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35、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状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36、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来达到的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 方没有什么两样。37、压力太大,会把人压垮。但这么简单的真理,却好像只有少数人才懂得。38、这种极端自闭的状态,其实都是为了我逃避来自他人的否定。39、非常自卑或自责的人,会在挑剔别人或责备别人的时候宣泄掉一些积压的不良情绪。而且,他对外部世界的敌意非常敏感,需要时间先将心拼起来,再接受外部的帮助。40、不要带着焦虑与无望和孩子谈话,孩子会捕捉到你的焦虑和无望,这会进一步击倒他。41、要准备好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让孩子疗伤--譬如一年,也给你和配偶一个足够长的时间重新反思你们与孩子的关系,也包括你们之间的关系。这看似是一个坏事,但却是一个机会,让你们的家庭重新调整各种关系。42、你自己要努力看到希望,不要向孩子索求希望。特别是,不要把你自己弄成一个受害者的样子出现在孩子面前,你不能通过自虐的方式来逼迫孩子给你希望。让他愧疚,这在一般时候有用,这种时候只会令孩子厌恶你,同时也痛恨自己。43、整体大于局部之和。44、努力,总不会错。45、父母残酷地对待儿女,而儿女也学会残酷。46、多数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成年后,无论多么想与这种关系模式决裂,心中仍然会涌动着强烈的、难以排遣的恨意。47、自我评价=内在父母的评价48、这是她掌握了谈话的艺术。在我看来,更重要的事她说话时的语气和姿态,她绝不会盛气凌人,也绝不会不耐烦,总是很开心而且很平和。这些听不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49、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后一种。50、毫无条件的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编、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著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51、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事我们该负责的,什么事不该我们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52、但是,假若父母说,是的,那些所有的坏事情,的确就是逆导致的,这个孩子就无法走出坏的自恋。53、不幸的是,这种父母并不罕见,很多父母对无辜的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后会理直气壮地说,这一切都是你的错!四、中国式家庭1、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2、生而为人,对不起。3、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4、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的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领悟:1、夫妻关系很重要,影响双方,也影响着孩子。2、倾听感受很重要,而不是迅速地提建议。3、父母要学会自我成长,不要吧焦虑转嫁给孩子。

莱纳斯的小毯子

恋物癖,很多孩子都有这个阶段。看过一部电影,小女孩从小就喜欢的人偶,因为她的一滴泪,人偶变成了真正的人,一直在陪伴着她。这是极度的恋物吧。还有,有人与人偶结婚,与披萨结婚,因为物件不会背叛自己。朋友家的女儿,三岁的时候,走哪带到哪的小破毯子,寸步不离,咬的破破烂烂的,想给她换都死活不愿意。史努比里面的莱纳斯也是走哪带到哪的小毯子。我们看到这些,都会觉得这是不对的,应该让他戒掉,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写道,“假若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甚至母爱稀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所以,孩子才会那么离不开他的毯子,因为那有妈妈的味道,孩子迷恋这些小东西,其实是想抓住母爱的味道。没有足够的爱,他理会不了母爱其实是无形无质的,母爱就在心中,谁也替代不了。尤其是被溺爱的孩子,家长总是打着,”我也知道溺爱不好,可是我就是太爱你了!“如果我们深入了解这些被”溺爱“的孩子,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孩子是得到真爱的。溺爱不是过度的爱,是过度的阻碍,是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一味的以自己的坐标体系做出判断。孩子越被溺爱,精神越压抑。真正的真爱是不嫌多的,,因为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爱一定不是爱。孩子长大后,因为从小没有体会到母爱是无形无质的,爱是有灵魂的。开始发展度物质的极力追求,甚至为了苹果手机卖肾,出卖身体买名牌包包,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灵魂的存在,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贵。身体是什么,肾是什么,健康是什么,不知道。眼里只有苹果手机了。。。因为看不到灵魂的存在,就不知道事物的珍贵,所以买了苹果一代,还有二代,三代,四代,买回来之后也不会好好的珍惜。我们一味的职责孩子欲望太大,我们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心灵吗?有认真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吗?有给孩子一个深深的拥抱吗?不幸的孩子都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尤其还有打着爱的名义,实则是在实现自己的私欲的家长。反观我自己也会有一些,因为我的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在无形中我也会受到影响,但我们比上一代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机会去审查,去修正,去学习。希望我们的孩子获得多多的爱,懂得怎样爱自己,爱他人。

为何家会伤人

在现实里你可以选择你的朋友,你的工作,你的学校,但唯独家庭你是不能选择的。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这本书便通过四个章节讲述了各自不幸家庭所面临的一些自身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关系就应是夫妻关系,但现实总是恰恰相反。他们会把重心放在血缘、父母、孩子身上,但凡一个家庭的破裂多半是父母自己本身出了问题,可这些父母也全然不会自我反省。那在这些残缺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那他们择偶的标准也往往是选择一个和爸爸或者妈妈类似的人,希望恋人能扮一个理想中的父母,他(她)的意志和选择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恋爱,其实主要意义并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在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互相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的爱着。因为本身我自己也出生在这样一个残缺的家庭,所以生有体会。从小到大没有一个父亲、一个作为男人的榜样来正确引导我,我只能一个人在黑夜中慢慢摸索着前行,这是痛苦的,但在想通之后一切便豁然开朗了,没有父亲也可以过得很好。

做父母容易,做好父母父难母难难上加难

如果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爸爸妈妈,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多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修复的机缘,那么我们很难不把我们从小习以为常的亲子关系带入下一代。父难,母难,好父母难上加难。让我们积极去修复我们人生之初的伤痕,然后时刻关照我们的行为和内心,成为好父母,然后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更好的父母。人类的未来才会光明。与所有积极去改进的父母共勉!

我从《为何爱会伤人》中学到的20种爱的能力

众所周知,爱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能力。起初,我们都是在用本能去爱,慢慢地,我们学习如何学习爱的知识、锻炼爱的技能,培养经营感情的能力,从而让生活和家庭更加美满幸福。近日阅读武志红老师的《为何爱会伤人》,结合个人的体验、反省和感悟,收获颇多。从中摘取出20个关键词和关键语录,分享如下。【轮回】恋爱关系是我们童年时与父母及其他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的再现。 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人而言,恋爱都是童年关系的一次轮回。 轮回,是为了什么? 有两层含义: 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修炼你的心。【三阶段】一段完整的感情会有三个阶段: 1+1=1。 1+1=0。 1+1=2。 第一个阶段,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两人宛如一体。 第二个阶段,你是我人生痛苦的根本,我是你人生痛苦的所在,我们两个人怎么会走到一起?天大的错误! 第三个阶段,我是我,你是你,但我们在一起,并且真的感觉到我应该和你在一起。【理想异性】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异性的模型。同时,我们还有大量的关于现实异性的信息。现实异性,主要来自于我们的异性父母或重要的异性抚养者。理想异性,则源自缺失和幻想。 所谓缺失,也就是说,假若生活中那个重要的异性——异性父母或其他重要的异性抚养者——让我们不满,那我们势必会勾勒一个理想异性的模型。所谓幻想,即我们在心目中勾勒这个理想异性的模型时所用的方式。【异性父母】我们第一次爱上异性,一定是爱上我们的异性父母。这种第一次产生的生命感觉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当它再次在一个异性身上强烈重复时,必定是因为这个异性像极了自己的异性父母。【强迫性重复】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进行观察时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 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回避型依恋】孩子在婴幼儿时可能没有体验到足够的爱与温暖,因而形成回避型依恋。简单来说,回避型依恋就是冷漠。【深渊诱惑】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着这个深渊。 甚至,这个深渊,还是他自己制造的。 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并且一定有相应的人生哲学;但潜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自己所习惯的情绪或情感,这是致命的诱惑。【不安全感】对于有浓重不安全感的人而言,突然掉入到真正的幸福里,也会有巨大的晕眩,而难以相信爱的到来,并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挑战对方,让对方不断给出爱的证明,好像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确信这是爱。但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是,对方感到越来越疲倦和厌烦,最后真的不再爱了。【投射性认同】父母容易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相应的,孩子容易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问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分离恐惧】男人超强的支配欲和女人超强的依赖性,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恐惧。 恐惧什么呢?分离! 男人认为,支配是好的,支配欲强的男人才会得到女人的爱,才会保证女人不离开自己;女人则认为,依赖是好的,依赖性的女人才容易得到男人的呵护,才会保证男人喜欢自己。【情绪宣泄】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理解感受】现在,物质需要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鉴于此,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重视配偶或其他亲人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内心伤痛】我们内心的伤痛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被抛弃的伤痛,一类是被吞没的伤痛。 男人主要遭受的是被吞没的创伤,而女人主要遭受的是被抛弃的创伤。因为怕被吞没,所以男人要逃离亲密;因为怕被抛弃,所以女人要追求亲密。 女人对爱情的理解导致了男人的痛苦,而男人想逃离这种痛苦时,就会被女人理解成他们不爱自己,于是会陷入更大的痛苦中。【痛苦包裹】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就是,一个痛苦让我们难受,我们就用一些方法将这个痛苦包裹起来,好让自己意识上看不到这个痛苦的存在。然而,这个痛苦并未消失,它只是转入到潜意识中而已,并会以我们理解不了的方式控制我们的行为。并且,如果将痛苦包裹得太严实,一个人的情感和感受就会处于被截流状态,会引来各种各样的身心问题。【爱的确认】我们在爱面前都会感到自卑。于是,当我们有爱与被爱的感受时,会半信半疑,这时就渴望别人给一个确认。我们之所以期待别人给爱一个证明,是因为,我们将自己视为虚弱的,而将别人视为强大的。或者说,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都将自己当成了孩子,而将对方当成了父母。【存在意义】看起来,我们要的是婚姻、地久天长、绝对忠贞、我是唯一的等完美的爱的仪式,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就是,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尤其是,我的存在对于你是有意义的。【经营能力】经营感情其实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础。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经营感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倾向于逃避问题并幻想正确的人。【坐标体系】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把心打开】将心打开后,别人的爱才能流进来,自己对别人的爱才能流出去,深厚一些的感情才能建立。这样的感情一建立,自己的内心就有了支撑,会安定很多。 感知到是自己在回避亲密,是极为关键的一点。否则,我们总是容易指责对方不爱自己,其实真相几乎势必是,你的心没有打开,你不敢接受爱。 更准确的说法是,尽管你曾经一直在渴望爱,但你早已将心门关上了,别人的爱流不进来。【本来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试图借情爱找到生命的意义,而逃避了生命本来的意义。 爱情不能独自赋予生命的意义,我们不能将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凭借,如果你太期待爱情的神话,你真要问问自己,你是否想借着爱情从你本来的生命中逃走。

所谓家,最伤我

被情绪问题困扰了多年,在女儿出生前后,焦虑以及恐惧达到了最高峰,濒临崩溃。未来要怎样当一个母亲?自己都还没捋顺,深受童年阴影的拖累,要怎样带给别人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母亲,情绪也及其不稳定,儿时与她在一起最深的感受是,很恐惧。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翻脸了,也许上一秒还与你说说笑笑,下一秒或许是你说了一句不称心的话,或许是她自己愁上心头,巴掌随时会落在你脸上。我的亲戚,自小就一直寄居在各个舅舅家,表哥表姐的驱逐排挤,舅妈的冷面表面化,直到现在想起仍是心有戚戚焉。我的外公,全家唯一一个认为我是合理存在的人,也和我一样,变成了全家攻击的对象。只要我有一点点表现不合大家的心意,在大家责备我的同时一定也会连着外公一起骂,将我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于外公的“宠溺”。外公很委屈,却一如既往对待我,从未因此给过我不同的待遇,更从未因此有过微词。初中那年,因为一个误会,舅舅以及舅妈要把我赶出他们家,即使外公外婆向他们求情,说我无处可去,他们仍坚持不肯。最后,不知道母亲是如何安抚了她们,只记得那个燥热的下午,母亲拿着我的行李,将我送去舅舅家,我没有说话,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被抛弃以及绝望的感觉。我确实不明白不理解,旁人伤了我,为何母亲仍要将我送去给人伤害。长大后,痛苦不堪的我,四处寻找出路,像一条陷入沼泽,老狗,苟延残喘,拖着虚弱的身躯努力用四肢刨着摸索着,想走出,反倒越陷越深。看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后,才知道,从小到大,唯有外公给我的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如今,有了女儿,我也在努力像外公对待我一样,对待着他。看完这本书后,一天夜里,半梦半醒中无理由的恐惧及愤怒如往常一样来袭,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应战,而是默默感受,慢慢许多被遗忘的往事浮上来,一帧一桢的画面在我眼前闪过,我已虚弱不已,崩溃到不行,硬撑着不去回应,任由情绪如流水,在身体这个导管流过,最后的一帧画面,我看到九岁的我,母亲再婚,没有与我交代一句,全家人喜气洋洋庆祝着,没有人留意到我也没有人照顾着我,邻居嘲笑我,说我将有小弟弟。我躲在墙角双手抱膝绝望却沉默。瞬间醒来崩溃大哭。哭完,终于开始了与自己的和解之路。感谢武老师,感谢自己,合适的时间遇见了合适的你。

心理学的里程碑《为何家会伤人》

心理学的里程碑《为何家会伤人》喜欢心理学就是从这本《为何家会伤人》开始的,喜欢武志红的书也是从这本开始的,当时还是零九年,到现在转眼已经过去五年了,后来看过了武志红的所有作品,有十本吧,也因此知道了心理学原来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如此密切,知道了心理学就在研究我们人生的学问,每个人都要和心理学打交道。五年以后再次重读这本书,正如前言中所说的有人将这本书和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作品。这本书对中国人的影响真的很大,使得很多人开始了解了心理学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家庭其实很复杂。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在书中画下了很多很多句子,然后一点一点打入电脑当中,用了很长的时间,当时的感觉就是震撼,虽然在这之前我就读过很多很多心理学经典,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等,但是都没真正读明白,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这才是我想要的心理学。看了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童年,思考我的家庭,思考我的人生,透过这本书里面列举的案例,也使得我明白了很多人生当中,原来并不清楚的很多很多问题。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童年,是童年塑造了一个人,度过不同的童年就会成为不同的人,这童年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家庭,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决定你成长的道路,也会留下很多创伤,所以心理咨询最后都会把问题归结到童年当中,因为那是所有问题的根本。为何家会伤人?是因为我们把家美化得太美好,把父母美化得太美好,的确父母是伟大的,神圣的,但是也是普通的人,每个父母都会犯错误,都会给我们在童年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痕,永远也不会有完美的父母,也不会有完美的童年,这些伤痕是我们成长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往往拒绝承认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往往忽视我们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即便你伤痕累累,即使你的童年充满了不幸,但是你依然有可能在长大以后,得到疗伤的机会,得到治愈的可能,没有不可以愈合的伤口,我们通过婚姻,通过朋友,通过心理治疗,通过各种途径,去治疗我们受过伤的心灵,这治疗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为何家会伤人,是因为我们对心理学了解太少,为何要了解心理学,就是要让我们的家不要成为互相伤害的地方,而成为温暖的爱的港湾。

《为何家会伤人》划记部分

1.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人建立许许多多种关系,但恋爱使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其实,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为了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恋爱是亲自关系的复制。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我们自己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我们也知道恋人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所以,在恋爱前期,我们会积极地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或者用直白的方法,或者用狡猾的方法,总之都会让对方感受到: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时恋爱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恋爱到深处,我们都会变成孩子。无意识中,我们都将恋爱当成了治疗,希望恋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将我们治好。在心理治疗中,只有当病人有强烈的改变动机后,心理医生才可能发挥作用。在恋爱中也一样。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都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当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我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但结婚仪式完成后,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理想父母的形象,不愿意再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少数时候,一场恋爱会自动拯救一个人,这是爱情为什么被奉为伟大的深层原因。但是,如果特别想得救,我们就必须自己去努力。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但是,生命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我们能作选择。而恋爱,使我们可以选择的机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全交给潜意识去指挥,努力去救自己救恋人,那么我们每一次恋爱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治疗机会。除了要学习无条件的爱,也要学习分离。恋爱是与家庭分离的最后一步。并且,因为是对亲子关系的深刻复制,所以,恋爱关系也尤其难以“分离”,恋人分手带来的痛不亚于童年时父母与我们的分离。如果恋人不与我们分离,我们也一样不能继续成长。两个人总是黏在一起,这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建立关系很难,因为另一个人不可控制;发展理论很容易,因为这完全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知道的,只要付出了,就会有结果。你对未来可以预测,但关系缺是不可预测的。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福偶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但阿莲的而一些追求者在婚礼上发现了这个缘分的一丝端倪:刘凯和阿莲的爸爸特别像。不仅长相,还有动作和性格,看上去非常合拍。在心理学看来,可以归纳为一个等式:缘分=恋上“爸爸”或爱上“妈妈”。恋人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却常常是他(她)与父母相似的地方。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我们看别人的事情,经常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实。要想知道事实,就必须去了解对方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事实。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地诠释了“什么是事实”。男朋友帮女孩买了几年的内衣,女孩就自动归纳成“他喜欢这么做”。但真正的事实只是,男孩子是“怕她不高兴”。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我们永远要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家里讲感觉,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利益是根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根绳,你用得好的话,就可以把所有人牢牢掌握在自己受众。如何避免将权力规则带回家呢?第一,要有明确的意识,将工作和家分开。第二,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第三,保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平等。第四,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标是解决问题;家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2.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一出坏孩子,我们社会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可真实的理由却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人的习惯性认为——三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是大错特错的。相反,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懂的分离的爱才是“真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一般而言,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是自己的童年比较苦,他们对此很不甘心,于是有了孩子后,就拼命照顾孩子,发誓不让孩子吃苦。看起来,他们是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让有效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务必重要的事。譬如,被老板辞退、失恋、离婚、因意外而残疾和重要的亲人去世都是严重的心里内容丧失。遭遇到这些严重心理丧失的人,必然会产生抑郁情绪,善于处理的人,通过向别人倾诉、宣泄、自我调整等方式,将这些抑郁情绪化解出去了;不善于处理的人,将抑郁在心里,闷得多了,就发展成了抑郁症。当改变发生时,迎来的新的心里内容产生了好的情绪,辞去的旧的心理内容产生了不好的抑郁情绪。如果好的情绪多于不好的抑郁情绪,那么这个人整体上就会处于快乐状态。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的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理,最终攻击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3.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处舒服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很多妈妈。自己完全停止成长了,他们能不焦虑吗?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他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父母怄起气来常和孩子一样,缺乏理性,总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要求孩子,但他们“提的要求要么根本不合理,不合时代;要么就常常只是为了捍卫父母的权威”。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并且,如果他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成长,就不会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应该明白,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相关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变化。以前,物质匮乏,生存很容易出问题,所以父母之爱的集中表现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保证孩子的物质生存条件。但现在,物质匮乏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父母应该进化爱的方式,从以前关注物质的方式中脱离出来,应该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幼儿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安全岛”,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安全岛的基石。他非常自信地去探索世界,去建立关系,并不特别惧怕收到伤害。因为他深信,如果他受了伤,如果别人拒绝他、不要他,他可以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爸爸妈妈会爱他、支持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安全感会逐渐沉淀为一种潜意识。有了这种潜意识的承认会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一如儿童时期信任爸爸妈妈那样。他们很少猜疑别人的心思,但如果有明确的理由告诉他,一个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爱,他们会坚决地离开这个人,而少做蠢事。他们也会受伤,但他们的伤口总是会比较快痊愈。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客体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而情感稳定的概念,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要到三岁才能形成。只有形成这两个概念后,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长时间,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有研究表明,若在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创伤。所以,在三岁前,妈妈要尽可能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考试上瘾的情况,一般源于家长对孩子不正产的奖罚方法,如果考好了,孩子会得到极大的奖励,在其他方面,无论他做得多么好,都得不到这种奖励,甚至根本就得不到奖励。相反,如果考砸了,孩子会受到很严厉的惩罚。这种完全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单一奖罚办法,很容易催生孩子的考试瘾。让孩子多点爱好:一、不要只根据成绩好坏奖励孩子。二、孩子考砸时,要给予理解而不是责骂。三、让孩子适度参与家务。四、鼓励孩子有其他爱好。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内在。有假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他人。没有纯粹的内部评价系统,也没有纯粹的外部评价系统,关键是,你的动力系统中,哪个占主导。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假若孩子心中有了不满,但却又被禁止表达,那么让他们就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作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作选择。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放手,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旨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复读中需要解决的不是知识水平问题,而是心理问题。非常自卑或自责的人,会在挑剔别人或责备别人的时候宣泄掉一些积压的不良情绪。高三一年的时间,足以创造奇迹!自我实现的语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如果你抵达过某种境界,再做这样的预言,你自己就容易相信。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小妹,你这么可爱,能不能帮我催一下菜?小妹,你很能干的,你一定会有办法的,我对你很有信心。性格,是通俗的说法,换成心理学专业说法,即人格。所谓人格,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即一个人内在的客体关系。形象表述出来,即一个人的“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一个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体验组成的。父母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越不期望改变爸爸和妈妈,就越有可能改变你自己,你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改变自己也更容易。改变别人永远是最难的,你只有可能改变自己。4.中国式家庭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当自我放弃自己的身体和行动,退回到纯粹的精神世界时,最初可以感受到自由、自足和自控。自我终于可以不依靠他人和外部世界而存在了,自我的内心充实而丰富。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他的自我;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别人。若母子关系缺乏质量,特别是妈妈不能接纳孩子的活力,看不到孩子的感受,而希望孩子顺从自己,那么,孩子的活力或者说生命能量之流,就被阻断了。孩子发现,他的活力,会伤害与母亲的关系,那么,他会发明种种策略来压制自己的活力。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爱,都可以让阻断的生命之水重归流动,特别是爱情。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体重的心理平衡点,其意思是,若无重大的心理事件发生,一个人的体重会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这个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我和她这种搭配,在现实中很常见。一个理性而刻板的无欲无求的好人,找了一个感性、灵活而总觉得不满足的坏人。好人缺乏活力,缺乏积极性,而坏人虽然活得痛苦,不能像好人那样对太多事情都若无其事,但坏人有活力,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常胜于好人。“愚孝”经常会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出现:父母对一个孩子进行似乎没有餍足的索取,同时却对另一个孩子给予无限的付出。所谓迎合的游戏,概括成一句话: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必须爱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愧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有很多个可以称为“愚孝”的迎合者,几乎都是女士,而且其父母都重男轻女,会对男孩百般溺爱,对她则严重忽视。对这样的女孩而言,他们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去奉献,或者为父母奉献,或者为兄弟奉献。如果父母对一个孩子越冷淡,这个孩子越容易成长为迎合者。导致迎合的核心原因是恐慌,迎合者之所以只奉献不索取,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开始索取就会令关系疏远甚至断裂。那些最被父母忽视的人成家后,常常眼中牺牲配偶和自己孩子的利益,对父母百依百顺,而父母却总是把他们奉献出来的钱财再转送给他们一致溺爱的其他孩子。结婚时,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选择时也常是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而这一个基石,普遍没打好。即男孩得到母爱表面过多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这导致男孩不能表达情欲,不苟且会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而她们虽然也有被吞没创伤,但比较少,所以相对男孩要主动很多。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在再现。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如果你真爱孩子,请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请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请不要从精神上杀死他们。父母严重地黏孩子,会造成很多恶果。最常见的是会阻碍孩子向外发展的动力,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而停止了独立成长,甚至都拒绝谈恋爱,因为他们会觉得那是对父母的背叛。必须强调的是,婆媳关系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困扰性话题也有一个前提:公公婆婆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相反,价弱势岳父岳母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那么婆婆和媳妇之间的麻烦将被岳父和女婿的困扰所取代。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负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解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如果你是长辈,则请记住“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嫉妒也是这个道理,那些常吃妻子醋的男人,你可以在他和母亲的关系上找到答案;那些常吃丈夫醋的女人,你可以在她和夫妻你的关系上找到答案。如果你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提醒自己,这既可能是你的问题,不是情侣的问题。并且,不要从现在的亲密关系上找答案,而应该从远胜家庭的童年关系上找答案。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者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妈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女人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好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人类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往往是在找一种圆满,将自己没有的那部分补足。这是无意识的,而且带有普遍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好男人都被“坏女人”搞定了,因好男人渴望拥有坏女人身上的那份活力。人是感情动物,得到的爱越少,爱得空洞就越大,一旦余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说,爱是深深地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我们重复错误是因为想治疗

我们谈恋爱是为了寻找理想的父母。这让我想到自己,将恋爱中“宠爱我”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感受过强烈的爱。一直觉得自己跟松子是一样的,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爱,而得不到爱。而且我在思考,当我的家人试图控制我的时候,我也试图去控制我的爱人。当我的家人以爱我的名义要求我做事情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我也会问现在的爱人是不是爱我,如果爱我就为我做XXX。我的父母要求我变优秀,改变家庭,我要这样要求我的爱人,一旦他做不到就会深深失望。看来原生家庭的伤害会延续,好在我们有能力去了解自己的伤害,反省自己的人生,自我治疗,主动改变行为模式。最近看《绯闻女孩》,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不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孩子也不能强迫父母遵从孩子的意愿。总是要求对方的人,只是想要索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人人生而平等。哪怕是婴儿,他也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他的心里能量会不断增加。我们无权干涉别人的生活,他人需要的是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对你没有造成伤害,不就可以了嘛。那什么来弥补童年的创伤呢。幼儿心中,只有“我”是唯一的主体,而将妈妈和爸爸视为客体。如果爸爸妈妈爱他接受他,就是“好的客体”,他就会最终懂得,爸爸妈妈和他一样,都是主体。于是,他不仅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爱父母,并最终学会了爱其他人。从此,他对于别人,也是一个“好的客体”了。我们需要不断跟内心中的婴儿对话,了解她,跟她共存。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我的父母千方百计想要将我留在他们身边,是为了“养儿防老”。他们曾经这样说过,可是父母将未来的保障依附在孩子身上,是不是大的赌注。万一自己的孩子不善良,不为你养老,或者他们还需要啃老呢,你拿什么来让自己的晚年舒心。最可靠的还是依靠自己,即使身边的伴侣,亲生的孩子也不可靠。一直很欣赏黑柳朝,黑柳彻子的妈妈,在自己的晚年,有时间了,做了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还有网络红人撇撇,一大把年纪,永远不服老,还出书了。《为何家会伤人》,里面提到了天涯上的一篇文章《老婆和父母不和,最终导致离婚,郁闷中》,里面提到了丈夫很爱自己的妻子,可是由于家人的介入,夫妻感情出现破裂。应该指责的是父母,但是他总是和父母站在一条战线上。父母还总是让他觉得自己本身也受了很大的委屈,这样的心态其实是扭曲的。他们奉行的是“人性本恶”的理论,将儿媳妇看作人生大敌来对待,不出问题才怪。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应该将伴侣放在第一位,不是儿女,不是父母。我的家里我做主,任何外人都无权干涉我主宰自己家庭的自由,也无权侮辱我的爱人。评价是阻碍交流的最常见原因。出主意,阻止了对方倒口水。父母怄起气来常和孩子一样,缺乏理性,总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去要求孩子,但他们“提的要求要么根本不合理,不合时代;要么就常常只是为了捍卫父母的权威”。我的父母对我也是这样的。他们以为需要符合农村的潮流,要高额的彩礼,企图吓退小旭,可是这样的做法只是彰显了他们的权威,而没有从我的感受出发。他们说这样做是为我好,可是这种爱是在绑架和控制我,另外还用不孝顺来企图使我放弃我追求的婚姻。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犯错误,可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我想要逃离他们的控制。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像现在不再跟父母打电话,不再试图让他们谅解我,因为发现他们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即使我有了房子有了车子,小旭和我的工资也足够生活了,但是他们仍然不满足,觉得我不够好。仅仅因为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思想留在家乡,仅仅因为我的小旭没有他们所想的物质条件。他们总是说我的舅舅们很势力,可是他们才是这样的人。我时常想自己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复读,这时突然想到了,当我和我的另一位同学填报了同样的志愿,打算同到一所学校去,可是因为一分之差,我没有去成。我妈妈讽刺了我。还记得有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所以那个时候才会坚定地想要复读,想要考取好一点的学校吧。可是这并不是我的心愿啊。我的心愿是去上大学,到大学里阅读更多的书。却因为妈妈的话,导致这样的行为。还有对待高考志愿,总是觉得爸爸不够重视自己,导致跟爸爸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了,这是因为妈妈在我背后说爸爸了,还掉眼泪了。所以很多年之后,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原谅自己的爸爸。可是我是成年人,通过阅读,直到了自己身上的隐痛。我相信如果有自己的孩子,不会用同样的方法这样对待他了。另外要成为更加强大的自己,这样才不会受伤害。为什么我会忧郁,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延迟在大学之后,为什么我会常常想到自杀。这些都从《为何家会伤人》中找到了答案。谢谢过去的自己,终究没有走上自杀的道路;谢谢过去的自己,让自己明白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为何家会伤人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武志红该书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充分地向读者揭示出现今中国式家庭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凭借自身的行业经验,实例分析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以及解决策略。如果,你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那么,你该看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如何正确的处理与亲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家庭教育问题。如果,你还未组建家庭,那么,你更应该看这本书。能够在问题还未出现时,便已经知道问题的所在,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很庆幸,我成为了这个幸运儿,它告诉我:【夫妻关系胜过亲子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海灵格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多少的夫妻因为生完孩子以后而把全部的精力和重心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原本的二人世界因为孩子这个"第三者"的介入而变得平淡无奇甚至岌岌可危。妈妈们的聊天话题全部围绕着"我家孩子……"而展开。爸爸们则是拼命的赚着孩子的"奶粉钱"。无一例外全都围着孩子转,孩子偶尔一个风吹草动,便跟天要塌下来似的,成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夫妻的情感交流几乎为零,因为一开口便是"我们家娃如何如何"!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从孩子降临到世间的那一刻,父母无一例外的都想尽一切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也教育孩子学会爱(爱家,爱自己,爱他人…)但为何不用行动直接告诉孩子呢?学会在孩子面前"秀恩爱"是多么幸福的事。【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求,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溺爱是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机会。【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权】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做某些决定的时侯否定他,并告诉他,"你这么做是错的,你还只是孩子你不懂,我是你爸(妈)我还能骗你不成"?然而,这并不是你骗不骗他的问题,而是一道选择题。也许孩子做的这个选择可能是不正确。但没有什么会比经历过后更让人印象深刻,你只有让他自己去选择并尝试。若是错的,那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会比你直接告诉他结果来得更容易接受。再小的孩子也有选择权,他有权利决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可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所以这本书几乎改变了我也拯救了我。我和老公从初中开始同学,高二谈恋爱,然后相约上同一所大学,然后一起读研到结婚生子,按理来说感情基础非常牢靠。但自从生了孩子后就矛盾不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把所有爱转移到孩子身上,并且因为带孩子辛苦常怪他付出少。恶性循环,他也不愿意回家,见面基本都是在争吵。我看了书以后,才知道,孩子从三岁开始就是要一天天离开父母独立,如果分离不好对父母孩子都不健康。而真正陪伴你一生的是你的配偶。夫妻相处最重要的是不要试图改变对方,而是接受他本来的样子。我试着做了,现在非常幸福。当然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自己找事做,一周练两次瑜伽(老公看孩子)。老公半夜喝多了回家也不再跟他吵架,气得不行用手机看喜欢的小说(最近看《余罪》),看的看的就忘了生气也就睡着了。下班主动接他回家。因为我的改变,老公也喜欢回家了,也更愿意照顾孩子了。变成良性循环。 就算偶尔再炒架,我也尽量不再去跟他争谁对谁错,而是找事干,看书,学习。然后就自然和好了。所以我感谢心理学,也非常想好好学学。只要对你有益,就是好的对吧。

摘抄

中国人缺乏自我,缺乏灵魂的寄托,是有普遍性的,并不仅仅是没有文化的父母才这样,有文化的也一样。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孩子,从现在开始,请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考上清华北大开始。【 觉得能说出这种话来,也得是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个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体验组成的。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莱恩: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

父母、恋人和我

武志红的《为什么家会伤人》作为一本心理治疗读物,非常值得一读。内容浅显易懂,心理学专业术语很少,而内容却能够引人思考。这篇文章将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段落,但这本书值得阅读全貌。作者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是,“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而控制欲极强的人,无论即使他们是父母、恋人还是其他,都强迫性地想要替我们做主。而失去选择权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是在过着别人的生活。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而父母总是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出选择,忍不住替孩子做出选择。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这无异于杀死孩子的生命。许多家庭和教育环境,都存在着这样的控制者。例如,偏好使用奖惩手段的父母与教师,都是渴望控制孩子,让孩子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成长、变化。他们之所以拥有这样的心理机制,是因为如果孩子真的如其所愿,那么孩子就是他们意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但是,如摩门教传说中之言,这是行使撒旦之事。家庭使用爱的控制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一些家长/恋人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出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又如中国家庭酷爱培养“好孩子”,对青少年的叛逆期则是非常打压。但是叛逆期的存在是必要的。在叛逆期之后,18岁左右孩子才会形成完整的自我,拥有这个自我的孩子,才会拥有强烈的欲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而不需要监督,也可以拥有很强的动机去追求人生目标。而中国家庭中培养出的“好孩子”,往往对什么都不在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对任何人事物皆态度冷淡。这就容易引发抑郁症,因为孩子积攒下来的感觉,已经让他对活着彻底失去了欲望和动力。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就是本来对外的愤怒不能够得到表达,因此将愤怒转向了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用这种愤怒攻击了自己。此外,在父母严密监视之下成长的孩子,缺乏心里疆界的概念——成年后要么非常依赖他人,要么容易控制别人。因为父母就不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他们也学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个人空间。此外,这样的孩子还无法形成好的心理机能。所谓好的心理机能,其实就是了解自己的真正欲求,趋利避害。而过于在意学习的孩子,容易患上偏执型人格障碍。因为成绩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支柱,一旦一朝这个支柱坍塌,就容易患上神经分裂症。有些爱的控制是十分隐蔽的。比如溺爱。溺爱看似是爱孩子的表现,其实源于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我”;看似是在满足孩子,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需求,而是给予内心的另一个“我”的过度满足。比如购买,并不是针对孩子特别的喜好,而是为我“内在的小孩”而买。又比如说帮助一岁的孩子去拿来远处的物品,其实孩子想要的不是物品,而是拿到物品的这个过程。溺爱的害处是,他们很容易会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需要。刘德华事件的女主人公杨丽娟,很有可能就是包办型溺爱的牺牲品——她从小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概都由父母来包办;而随她年龄的增长,她会在学校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她自己没有培养出解决能力,父母也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帮她去解决了,她就只能躲在幻想与白日梦中,以逃避探索世界所可能带来的责任与挫折。她幻想中的刘德华,其实就是她所臆想中的全知全能的新父母,他可以溺爱自己,化解她所遇到的所有难题,就像从前她父母帮她化解一切难题一样。溺爱的负面作用的存在,还说明了一点: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被控制者则会用各种各样奇怪的方式,来反抗控制者。例如,他们会无法自控地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让强势的一方暴跳如雷——此时强势的一方,看上去仿佛早打了严重侵犯似的。这就是弱势一方的反击,也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弱势一方无法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完全表现不出愤怒,但是他们通过犯莫名错误达成的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一方并没有区别。又如,一些妈妈看似很迎合孩子,实际目的却是控制。这样的孩子却会故意疏远父母,这种疏远就是为了减少妈妈应和自己的机会,从而减少歉疚感,以及歉疚感所产生的被控制。爱的控制真真后患无穷。比如很多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奇怪的认知:好像除了孩子自己,别人都知道你是谁,而你自己却不知道你是谁。这样的孩子习惯于用外界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这种逆向的认知,会导致他对自己的认识更为模糊。这样的孩子成人后,整日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好的评价。有真自我的人,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他行动的动力来源于自己的内在;有假自我的人,会形成外部评价系统,他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他人。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他人(主要是父母)的感受构建。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寻求着别人的感受,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转,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生病、为别人而活。这样的孩子也容易患上后文所说的自闭症——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害怕被人否定。所以,他们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封闭自己,拒绝与人打交道。一些人十分容易看不起别人,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其实是看不起自己。对他人的厌恶,是自卑心理的外移表现,正所谓“你怎样看待自己,你就会怎样看待别人”。非常自卑自责的人,无法真诚地赞美别人,而他们通过挑剔、责备他人,宣泄掉积压着的不良情绪。虐待也是一种控制的方式,后患更加无穷。受过父母虐待的幼童,往往在成年后很想做一个好人,但是看到柔弱的东西,例如小孩子、小狗小猫或者其他小动物,他就会忍不住想折磨它们。这其实就是内心充满恨意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且这种投射需要非凡的努力、责任心以及强大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走出阴影,营造出新的、健康的客体关系。而什么样是有爱的非控制者呢?这样的人,他们点燃了你心中的烛光,但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你。他们经过了你的生命,给你留下温暖,让你相信自己、相信别人;对自己有信心,对关系更有信心。而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我们在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作了治疗;因此选择伴侣是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冥冥注定的一个十字路口。我们之所以把恋爱当作治疗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童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伤害,而我们想修正童年的不完美。因此,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人无完人,现实父母多少会让我们不满意,而理想父母的模型,就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因此,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值得一提的是,在恋爱的蜜月期,恋人常常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都能够感受到对方需要什么。那么,应该选择怎样的伴侣呢?作者认为,恋爱不是为了让我们能寻觅到一个可以黏一辈子的人,而是教会我们真正懂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够无比亲密地相处。什么是移情?心理治疗当中,病人会将亲子关系的模式,转移到他与医生之间的关系中来。移情是心理治疗的契机,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会利用这个契机将病人拉出意识的阴影。但移情在心理治疗之外的场合同样有可能发生。而由于移情的新客体缺乏治疗师的相关训练,往往无法理解移情主体所施与的那些莫名其妙与自己完全无关的态度,从而会极大影响新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反的情况是,新客体意识到主体其实是发生了移情,并且能够加以包容、支持与爱护,那么这对于主体而言,这会是他最重要的被拯救的机会。无论对方是不是心理医生,主体需要抓住这宝贵的机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走出童年的阴影。但是,如果主体不愿改变,固执地认为父母应当对他的人生负责任而自己没有责任,从而缺乏改变动机,那么即使对方是心理医生,也无法发挥作用。这种人的口头禅是,“我的人生太不幸了。而我成为这个样子,不是我的错。”另一边是,许多孩子常常会被父母所忽视。这样的孩子,无法感受到灵魂层面的爱,爱沦为了对于物质的需求。比如用肾换iPhone的case——iPhone然很精美,宛如艺术品一般,与其他厂家纯工具性质的电子产品很不一样。这样孩子之所以做出这样骇人听闻之事,其原因就在于,看不到灵魂的存在,看不到身体的尊贵。即使iPhone到手了,有形有质的美妙之物到手了,但满足感只停留于到手的一刻,很快便就烟消云散了。好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看似对恋人脾性乖戾,其实是通过吵架的方式,迎取对方的注意力——因为他小的时候,一旦生气起来,父母才会注意到他、才会去关心他。面对这样的恋人,应当继续给予他无条件的爱,而不是用这个发现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还有一些孩子,在过小的时候与父母分离过多。所有与父母分离过的孩子,父母刚回家时都会对父母有着巨大的期望。因此父母需要重视这一点,给予他特殊的待遇。还有的情况是,父母会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特别是在独生子女一代。父母,尤其是母亲一方自己的成长停滞了,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是,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改变与成长去解决问题、跟上社会的步伐,而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甚至是更大的压力。因为父母并不是当事人,不能够体会到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所以在向孩子施加压力的时候非常容易失去控制。他们的人生已经缺乏追求,于是就将孩子的成长,当做了自己唯一的信仰。有一些父母认为,他们的高压方式只是一种策略,即使孩子考不上理想大学,他们也能拿得起、放得下。但殊不知,他们的高压方式在日久中已经内化成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很难从自己身上剥离。还有一些父母需要孩子去更进步、更实现完美自我。在许多方面,知识家庭的孩子,并不比工人家庭的孩子早起跑,但是知识家庭的孩子却承担了更大的压力,因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远远高于工人家庭的父母。中国人非常羞于谈论感情、探讨情绪,其实是内心对爱绝望的写照。结果父母与孩子、恋人之间也无法进行流畅的情感交流,只能进行语言层面的无力交流。这是因为在中国,爱的方式还不够进化。以前物质匮乏,生存很容易出问题,因此父母之爱集中的表现方式,就是牺牲自己的物质、保证孩子的生存条件。但是,现在物质需要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父母应当进化爱的方式,从以前关注物质的方式中脱离出来,也不要对孩子的物质生活拥有很高期望,而更多地考虑孩子的人格成长与心理需求。而孩子本身又是自恋的。这种自恋的含义是,认为自己导致了周围的一切,并应当为这一切负责。这种坏事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的特点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孩子皆是如此。好的父母应当帮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他导致的,而什么事情不需要他负责。而喜爱推卸责任的糟糕父母,既自恋又弱小的孩子无疑是最佳对象。对恋人的“改造梦想”,也根植于童年期的自恋;她们总想实现自己童年期的无力感。这类女生总是怀着改造坏男人的梦想,只对坏男人感兴趣——因为只有他们才需要被改造。对待工作与对待家庭,是完全不一样的事。工作上需要以理性为主,因为工作的核心是利益,只要利益上处理妥当,感觉的确不是特别特别重要。充斥着控制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成为了讨好者。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写道,“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对我如晴天霹雳。”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是因为对方好的反馈,能够让他拥有短暂的存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有许多明显特征。例如,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哭出来,因为哭是一种信任,他知道只要他一哭,父母就会过来呵护他,而来自父母的爱能够减少他内心的疼痛与不安。安全感强的人,不会像上文所说,十分关注别人的消极信息。相反,安全感很低的人,会变得极度敏感、警惕,因此非常容易看到消极的信息。安全感低下的孩子容易将自我封闭起来,以企图逃避来自于外界的伤害。很多所谓的网瘾少年就是如此。他们的问题,并不在于极度需要互联网,而是他们。甚至还要感谢网瘾,因为没有网络,他们的安全感会崩溃得更为彻底,也就会做出更为可怕的事情来。共情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同情心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会产生“我很好我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才是共情,即“我进入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当面对别人时,首要的是关注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事实本体;但面对自我时,则应当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没有审美疲劳。心理疾病从轻到重,可以分为三类:神经症、人格失调和精神病。例如抑郁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广场恐惧症等等病症都属于神经症;表演性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障碍属于人格失调;精神分裂、躁狂抑郁症等,属于精神病。一些精神病患者直到成年期才发病,但其患病基础一般可以追溯到出生后九个月以内,他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父母的呵护。精神病可以得到缓和,但几乎不可能治愈。人格失调的患者是在婴儿期(出生九个月以内)得到了完善的照顾,但从九个月到两岁间缺乏良好呵护,因此人格失调也比较难以治愈。神经官能症患者则被认为是直到两岁之后才受到忽视,因此最容易治疗。特别说一下焦虑症。焦虑症病人所焦虑的内容,是缺乏现实意义的——比如压力很大的企业家,总是担心自己患上了艾滋病。如果焦虑非常有现实意义,比如对于学业的焦虑,则不属于焦虑症的范畴,这种焦虑还往往会成为推动改变的力量。中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想想那些大量存在着的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城乡都广泛存在着的隔代抚养现象——父母都出去上班,孩子无人看管或交给保姆和老人。这些孩子都在与父母长时间地分离。快乐也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前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一种客观的快乐。你需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感到快乐,而不会因为他人更加拥有这个条件而愤怒。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二个层次的迈进,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就十分关键。但是第三个层次的快乐如果想获得,则需要自己亲自去学习,而无法来源于父母的馈赠。父母至少应当告诉孩子,从现在开始,请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考上北大清华开始。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小时候的我就有一种神奇的技能,经过之处必会遇见很多精神不太正常的人。例如A君,喜欢在雪地里写下激进的话语,可惜年幼的我并不知内容。例如B君,就是传说中的暴露狂。例如C君,会赤裸全身走在街上。他们都真实的生活的我们身边,因为年幼的我并无从得知答案,然而现在的我也不能准确定义这些人种种原因背后的真实原因,但是我十分确定,他们的童年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不快乐的,但是一定是童年的某些事件致使年幼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成长的相对比较健康。但这些人因为再次的打击以及伤害,才导致现在的行为。最近读的书中最喜欢的便是《24个比利》,第一,喜欢人格分裂题材类的文章。第二,它不是小说,它是纪实,真真正正的娓娓道来比利的生活及经历。第三,可以通过比利的现象去剖析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社会对孩子的我影响。说这么多题外话,重点还是没有说到要推荐的书上。《为何家会伤人》这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心理学书,也是一本让你读起来很温暖的书。书中的很多内容都会和实际生活相匹配,并且实际操作和反省的可行性想对比较高。书中印象深刻的便是,良好的夫妻关系才会给予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独立人格的养成。妈妈要引导孩子和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但妈妈同样也爱爸爸,妈妈虽然爱你,但爸爸才是和妈妈要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人。这样的引导,一方面孩子不会有严重的恋母情结,另一方面也会慢慢的形成良好的婚恋观。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家庭活的都是孩子,母亲重视孩子的关系远远大于丈夫。以至于很多孩子有严重的恋母情结,文章给予的例子,一个男孩成年后也会和母亲一起睡,后来越来越大不一起睡他就会特别缺少,特别没有安全感。这样孩子长大后也不会良好的处理婚恋关系,这样的孩子渴望的便是像他妈妈一样的女人。其实反过来,孩子与母亲在童年时期会有满满的分离,母亲要有意识孩子会长大会成为独立的“人”,而不是一直是那个听话的“孩子”。尤其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你严重看见的那样,他们只不过在满满独立,如果儿时没有培养成良好独立的人格和性格会导致孩子在青春期甚至以后的道路上出现很多曲折。手机码字太累了,具体的很多细节还希望大家到书里去找寻。只有想对独立人格的父母,良好的夫妻关系,有意识的去培养和关爱孩子,才会让孩子的童年更美好,让家里温暖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自己的感受就是真相

从去年关注武志红老师微信公众号以来,阅读了他所有单篇文章,可以说武老师让我对心理学深入理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武老师是一个功力深厚,并且诚实的心理咨询室,诚实对心理学非常重要,让我们觉得武老师也是普通中人,这样就更加平等的学习氛围。这本书对于我而言,让我更加有勇气面对自身的真相。同时,在怀疑哪种观念为真理时,武老师说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理论观念是为了感受服务的。坚定自己的感受,这就是真理。做自己不如说回归自己,我这两天在自己的公众号“任游子”上面解说国民性性格,就是在武老师和前女友李雪的启发下写的。其中有篇文章专门批判了打着灵修的幌子压抑人性的骗子咨询师,和尚,灵修导师等等。请大家记得,任何心理学老师让你按照某种方法破除创伤,但你情绪上接受不了,那不是自身的问题,而是那种心理学门派不适合自己,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门派即可。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如果有真理,就是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家与一个我

何谓一个家?听说,家中的每个人能给予另一方以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每一个家庭都会有本难念的经,那么每个家庭都会有困惑烦恼,这时候更需要一个家的自我觉察和疗伤能力。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建立的基石。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父子之间,错综复杂,却也能化繁为“爱”。每一个“我”与世界建立的关系更是“意识的我与潜意识的我”关系的投射。有时会喜欢强加自我喜好于他人之上,殊不知,那只是另一个自我的“述求”,他人是独立于“我”,具有独立意识的另一个人,作为旁人,也许可以建议,但更应当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选择。有时候“我”并不是完美,并不能成就种种不凡,“我”所能做的是做好一个“自己”。了解自己,让自己身心合一,达到自我的和谐统一,只有自身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向外拓展,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作为一名子女,“我”要承认,父母的个别行为是不对的,不必苛责自己迎合父母的不对之处。但同时,“我”并不能要求父母事事完美,也不能苛求父母的改变,还是要学会与“不完美”的父母共处,并通过自我反省来促进自我成长。武老师将各种专业深奥的点通过平实的事例阐述出来,浅显易懂,很是喜欢。但这本书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吧,书中相对更强调母子之间的关系,而父子之间的相对较少。家庭之中单单母亲对孩子的关注是不够的,父亲的角色在孩子成长历程中也极其关键。也许这是本书的一点点小缺陷吧。摘抄些句子吧1. 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我继续说下去,“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 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2.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 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获得了 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 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3.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 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 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 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4. 他是她最亲的亲人,但是,他是一个全新的亲人,与她以 往的亲人都不同,她不需要用对待爸爸妈妈的那些方式来对待他。 等明白这一点之后,张莉不再查王江的行踪,也尽量控制自己不和王江吵架。另一方面,王江也懂得了张莉这些“不合理行为”的意义, 对张莉更多了一些宽容。5. 除了要学习无条件的爱,也要学习分离。6. 建立关系很难,因为另一个人不可控制;发展理论很容易,因 为这完全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知道,只要付出了,就会有结果。你 对未来可以预测,但关系却是不可预测的7. 如 果只将恋爱视为一个结果,我就是要占有我的爱人,那么一定会遭遇 挫伤。8. 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9. 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10. 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触到了你的感受,进 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11. 宽容而又嫉恶如仇; 悦纳自己的一切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性格,不迷信权威; 没有审美疲劳; 能容忍模糊状态,有高度的创造力。12. 0~1.5 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1.5~3 岁期间,尊 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 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 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13. 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就会减轻。如果父母不尊重,那么这种叛逆心理反而容易变得更强。14. 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是一个 心理变化非常剧烈的阶段,因为他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种心理状 态,明天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为孩子偶然出现 的异常行为而焦虑。15. 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譬如离家出走、早恋等大动干戈,要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 控制得太厉害了。一般说来,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 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适当变弱,孩子们的叛逆程度也 会自然而然地下降。16. 做父母的必须要学会问自己一句:“我真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了吗?我是不是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转嫁给了孩子?”17. 什么叫自信?简单来说,是自己内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内 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体关系理论的话,准确地表达,即一个人的内 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充满信心。18. 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 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 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只剩下了一种快乐——人群中的快乐。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否则 我就不快乐。19. 怀有美好理想或纯净精神的人,一定要问问,你的身体在哪里?若所谓的纯净精神不能和你的身体合一,而只存在于你或一两知己知 道的幽静之处,那么你很可能是活在虚假中。20. 所有的爱都是不可能的。他的意思是,你要 放下对绝对之爱的渴望,才能看到真实的爱存在。21. 为了真爱,我们必须懂得“假爱”,假若你因某个亲密关系而伤 痕累累,那一定不是爱让你伤痕累累,而是“假爱”令你伤痕累累。“假 爱”背后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们必须懂得这一点,才不会对 真爱失去信心。22.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 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 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23. 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 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 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 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彼此都活在幻觉中。第二个阶段,一 加一等于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 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 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才是爱。24.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为何家会伤人(升级版)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