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32769909
作者:【美】朱迪斯•哈里斯
页数:480页

内容概要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1938- )
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作家。199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杰出心理学作家的乔治•米勒奖。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基因或教养》以及这本《教养的迷思》。哈里斯是位独立的研究者,于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教养的迷思》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响。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二版 序言
第一版 序言
第一版 前言
第一章 “教养”不同于“环境”
第二章 先天禀赋(和后天教养)的证据
第三章 先天禀赋,后天教养,抑或两者都不是
第四章 分离的世界
第五章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第六章 人的本性
第七章 我们和他们
第八章 与儿童为伴
第九章 文化传承
第十章 性别规则
第十一章 孩子们的学校
第十二章 长大成人
第十三章 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第十四章 父母能做什么
第十五章 接受拷问的教养假设
附录1. 人格与出生顺序
附录2. 测试儿童发展理论

作者简介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
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
传统心理学观点认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塑造中扮演着影响深远的角色,但是朱迪斯•哈里斯质疑这个传统观念。
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
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相同?
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
“教养的假设”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
=================================================================
作者如此说:
1995年,我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的开头这样写道: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
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事实上,我只是一个失业的大学教科书作者,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
1997年,这篇论文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乔治•米勒奖”。上帝真幽默。37年前,我收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封信,信上说他们决定不授予我博士学位,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够格,签名的正是心理学系当时的执行主席乔治•米勒。
1998年,《教养的迷思》出版了,它成了十多年来,有关儿童发展与人格的最为畅销的心理学著作。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
“专家们”是错的,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家长们仍然沿用传统文化中那种令人忧心的教养方式。我提出了一些善意的忠告,想让家长们变得轻松起来,但他们却完全置之不理,甚至连我自己的女儿也是那样抚养孩子的。
但我又怎么能指望,我可以影响自己的女儿呢?


 教养的迷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养育孩子得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全家出动,不同观念的碰撞自然也有摩擦。信奉科学育儿法的年轻妈妈们常聚在一起分享专家的最新论点,顺带吐槽老一辈的种种“谬误”:溺爱孩子、打骂孩子、放任孩子哭、笑话孩子……而老一辈呢,也以“你们就是被这样带大的,不也好好的吗”固执己见。有人抱怨,读过的育儿理论越多,越感无所适从。当我们还在纠结怎样的教养方式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话却如石破天惊;“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没有!”她的教育专著《教养的迷思》揣着如此题覆的观点解救了我们的困境,教养绝不该矛盾重重、如履薄冰。人们习以为常的教养假设固然不是空穴来风,支持者们通过若干临床实验来佐证。然而哈里斯发现,大多数实验的先验条件即是错误的,实验结果套上多种论点都能自圆其说。譬如,早期给孩子读书的父母更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是因为孩子遗传了父母的聪明,还是父母的教养发挥了作用,抑或是孩子成长于上层社区、就读于好学校造就了他们?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造就了孩子的个性,还是孩子的天性反过来影响了父母对他们的态度?为了排除这些干扰项,哈里斯选择移民家庭作为重点研究素材。移民家庭的孩子能迅速学会当地孩子的语言,融入他们的文化,年龄越小,越能体现惊人的适应性。与出同时,他们的父母可能还带着原来的口音。不过,若是移民家庭仍旧生活在异国的移民圈子里,语言和文化的改变就不会这么明显。因此哈里斯认为,同伴的影响对个人发展意义重大。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自然发生,他们倾向于将自己归入相近的群体,以群体价值观为导向,被群体接受或排斥,会对人格产生永久影响。相对的,教养假设的意义被削弱,孩子的好与坏不该完全从父母身上找原因,这也是哈里斯遭到苦心孤诣的父母们和教育专家们非议的焦点。但哈里斯强调,她的理论并不代表父母怎样对待孩子都没关系,也没有这种寓意,相反,哈里斯单独辟章节,解释父母和教师在他们影响力所及的限度内如何引导孩子。不是父母做得越多、越爱孩子、越谨慎地死抠育儿守则就越能影响孩子。既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又不能越俎代庖,需要相当的技巧。哈里斯提供了几条可行的建议:创造快乐的家庭环境,至少能改变孩子在家里的行为;替孩子选择学习氛围良好的学校,结交适合的玩伴;减少孩子成为群体负面角色的可能,比如让他外表整洁、有吸引力;教师当弱化学生之间的差异,用一个共同目标将他们凝聚起来。至于那些令人头疼的细节,没必要过于执著,孩子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偶尔的打骂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有的孩子反感过于亲密的举止,急于表现自己的独立,有的孩子则需要热烈的拥抱和亲吻来证明爱;分床睡觉还是与孩子同眠是不同文化的产物,本无优劣;当孩子没有变成我们期盼的样子,无须忙着自责。哈里斯说:“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在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父母们早早让孩子读书识字学外语,生怕输在起跑线上,尔后抱怨养育孩子的艰辛。倘若这些只是父母们一厢情愿的心理安慰,却要牺牲纯粹快乐的亲子时光,是否得不偿失呢?某商业精英感谢父母当年的放养式教育,提供安全感又不多加干涉,充分自由和信任是他成长的动力。仔细回想―下我们自己的童年心情,或许就能理解孩子需要怎样的养分、怎样的父母。不必谨小慎微,不用事必躬亲,为人父母应当是快乐的事!
  •     小时候没有看过什么书,长大些忙于除读书外的各种杂事,读书的习惯一直没有培养起来,自生了宝宝之后,开始寻找教育宝宝的“科学”方法,各种的找育儿书来读,在读育儿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成长的过程,觉得自己曾经缺失的知识太多,开始大量的读书。相比之前各种育儿大家的畅销作品,我更愿意称《教养的迷思》为一部逻辑严密的理论性著作,让我震撼的几点如下:一、这是一本逻辑严谨的书。论述如此清晰,在之前众多作品中未曾经见过,一般作者都是提出一个观点,运用各种论据去支持这个观点,基本没有从相反角度去反证观点的,而本书是一个另类。这也足见作者对自己的观点非常有信心,也增加了读者的信心。可能也与本书是批判社会上广为人接受的“教养假设”相关。二、这是一本学术氛围浓厚的书。从作者在书中对行为遗传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关于各种教养的理论观点及研究文献的引用来看,这位“新泽西老奶奶”对以上知识有广泛而又深刻的理解,如果是一位儿童教育研究入门学者,完全可以根据此书的引用文献去溯源,将会大大节省检索文件的时间。三、这是一本考验家长智慧的书。这一点对一个普通的家长来说最为重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一直是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总担心过犹不及。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主流的育儿理论,她在传递一种引发家长进行理性的思考的声音,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及后天的所处的同辈环境相关,家长应该去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在孩子身上的投射,给孩子的社区成长环境,引导孩子去逐渐成长。这个过程可能对一些家庭很顺利,恭喜你!你遇上个省心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曲折甚至艰难的过程,那就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个事情,不要责怪自己或过分苛责孩子,因为可能孩子的基因中就存在这些人格的缺陷。作者质疑“教养假设”但并不是强调家长对孩子来说不起任何作用,相反,在作者归纳她三个命题(命题1: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命题2:是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命题3:与类化有关,孩子不会被迫将以前习得的行为吃力地带到新的情境中,他们完全有能力根据目前的环境习得新的行为。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只是在家里起作用)的第三个命题时,强调家长在家里的重要作用,可是现在很多家长都忙的不在家,孩子忙于在各种学习班的学习,家长把自己起作用的最后一块堡垒也丢失了还不知觉。最后说点时下流行的家长疯狂的购买学区房的行为,和这本几十年前出版的书中观点正好形成应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     封皮上,作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按常理说,没有人会说不是,但作者朱迪斯 哈里斯用全新的视角审视了这一问题,并否认了这一答案。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有趣的书,有几次能感觉到作者在你身边,洞悉着你的想法[表情],从未接触过的事例带我走向世界的另一端,一夫多妻的世界,大猩猩与孩子的幼年生活,雅诺马马部落女孩的成年礼,异卵双生子的性别变化。但我仍然不敢太赞同作者的观点。的确,基因和环境,同时影响着一个孩子的发展,我们无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同样,家庭教养&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会影响家庭中的某一成员,但相反,我们就可以绝对的说,我们一定不会将家庭内部的东西带到社会环境中吗,我指的是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现在不能得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不要太依赖教养假设,因为孩子不一定会按照家长设想的轨道发展。那我们就可以说,孩子走的就一定是不正确的道路吗?两个月看完这本书,最后的附录部分囫囵吞枣。真的要再看一遍才能体会很深,读书真的能让人变得谦卑地去感知,去思考,去提升。附上文中不能再赞同的话,不过真的教育看来要等到有孩子的时候了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Inspiring
  •     值得一读。现在做父母太过焦虑了,需要这样一盆冷水浇一下,冷静一下,回归亲子关系的正轨
  •     论文。看关键结论就行了。
  •     父母往往高估了自己对孩子的直接影响,低估了间接影响。父母可以改变孩子所处的社区和校园环境,而这些对其成长的影响更加显著。难怪孟母要三迁啊。
  •     翻译有些啰嗦,看得我眼累。作者强调了群体中同伴对孩子的影响甚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推翻了一直以来具有统治地位的教养假设。普通家庭中父母正常对待子女的方式并不会让孩子的未来更成功或是更失败(极端虐待家庭除外),作者想让当下的父母卸下教养的枷锁,不要诚惶诚恐地觉得自己某些言行会毁了孩子,爱你的孩子,享受养育的过程,就可以了。
  •     新的观点带来新的冲击和思考,作者的新鲜论断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教养观念。
  •     读的台版,内容比大陆版多些
  •     不要迷信专家
  •     非常烂的书,从例子中看不到作者想得到什么结论,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不敢负责任,也不敢确定到底孩子会不会受父母影响
  •     提供了另一种教养孩子的思路,应当更加重视孩子所在同辈群体对孩子人格塑造和社会化的作用。
  •     和流行的教育学不一样的观点,值得一读。
  •     1、父母的教养方式无法决定孩子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多是因为基因遗传而非家庭教养。2、孩子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发生在家庭之外,尤其是Ta所认同的同辈群体中。在群体中发展出的人格才是成年之后的公众人格。3、父母的教养影响那些“需要在家中从事的事情”。比如阅读、钢琴、亲密关系。
  •     感觉缺乏论据,也没能给出明确的观点。指导意义不大。
  •     我对作者的观点是持怀疑态度的,看了一半太细碎繁琐,弃了
  •     值得深刻理解的儿童成长及心理学研究著作。思索其逻辑,查看其样本,推导出结论,制定出教育规划。
  •     2016.6.26…8.24
  •     其实就是把孩子先天的影响推给基因(因为她自己解释不了),其他的推给社会环境。还是有点偏激。
  •     对作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对社会化群体理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真啰嗦啊
  •     读的台版,台版的出版年是2000年,已经是16年前了,不知道在现今的西方育儿界这还是不是最新的(最正确的)呢?而大陆版本的出版是去年,所以说……!作者不是太看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而更看重同侪或玩伴的影响,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说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更好的社区和更好的学校,但是又有很多优秀的人是从并不怎么好的区域或学校出来的,只是两者的概率大小,不知有没有研究过。
  •     2017-02 亚马逊
  •     很棒的书,群体社交说'的确更值得信服
  •      20161117看到第八章的时候我决定给四星半或者五星,作者解释了一些人不能建立人际关系深度交往的能力的原因。我曾经以为是父母关系导致的。但这书的意思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导致孩子不断的更换生活地,不能持续的跟身边的人成长朋友,这才是无法获得建立深入关系的能力的原因。可以说即便父母感情好,但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孩子不断更换朋友群体,也会出现无法深入交往的能力。20161119把大人孩子比喻成监狱看守跟犯人非常的贴切,非常精彩。我延伸了一下:孩子跟大人学习黑名单,即什么不能做,立规矩;孩子跟孩子学习什么应该做,即白名单,学技能。20161122这书竟然能把一个班集体跟一个组织的管理说的那么具体且本质,是在让人钦佩。方法就是不断的贴标签!
  •     周围同伴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家庭教育-即教养并不起决定作用,丰富的例子支撑,一本好书。
  •     1、学习得越多,理所当然的事情越少。2、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根本就是两码事。3、本书对“教养假设”的否定证据比较充分,至于作者自己的群体社会化理论暂时还是一个她的一个猜想书中并没有严格的论证(虽然被她一说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4、作者的思路打开了大家对教养定势的思维,这书不错。
  •     终于等来了简体版,另类的视角审视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重新定位父母的位置,那些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的选择,人生中的难题,或许我们并不比孩子知道的更多。如果很认真的给#教养的迷思#写篇读后感,大体应该分三个方面,其一,应该学会对兜售的教育理念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其二,作者只要使用移民家庭,双胞胎家庭,收养家庭来批驳教养假设,也是有些偏颇;其三,在遗传、亲子关系、同龄群体中,不要过于看中自己,孩子始终是有选择的能力,并且应该自负其责。既然我们的影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远,不如让我们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     「基因有制造身体和大脑的指令,基因决定人们的相貌、大脑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身体上的遗传表现是执行基因指令的结果,我把它叫做『直接基因效应』。胆怯是直接基因效应,有些婴儿生来就异常敏感。天生丽质也是直接基因效应。」——喜欢,真的写的很好。
  •     给我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知道父母的作用不是大如天,可以让我轻松上阵,在一些有作用的事上多多努力
  •     挺好的,有启发
  •     武志红的观点弱化了后天同龄人压力和环境的作用,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孰强孰弱虽不能判定,但是一个人的此刻是由过去塑造的,这一点争议不大。所以为了未来,不仅要投入精力发现认知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遗憾,还要趁年轻,发展空间巨大时争取一个充分竞争的优秀环境。
  •     有些啰嗦。这是部芒格和平克都大力赞赏的心理学作品;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只在家庭内起作用,孩子的社会人格成长主要还是靠家庭外的同龄人社交圈子。 还得读一遍。
  •     这本书解答了我很多在养育孩子中的很多迷惑。传统都认为,子不教,父之过,孩子有什么过错过失,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有问题,都是因为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有问题,这本书告诉你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孩子的很多发展,更多的是受同伴,受外面环境的影响。但这本书也完全赞成父母基因对于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父母性格暴躁,孩子性格也暴躁的概率就很大。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是很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自责过多的父母的一个福音。你做你能做到的,孩子的将来是掌控在他自己手里。
  •     enlightening 注重实证和逻辑,给了比较充分的论据去论证一些比较难论证的东西
  •     视角很新颖,言之有理
  •     我认为每一个沉浸在新教育理念中的父母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几年来我诚惶诚恐地活在“你怎样孩子就怎样”的威胁中,把孩子的任何不妥都归咎于自己,现在终于解脱了。用佛教的观点看,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业而来,不管你多爱他,多努力,对他这一期生命的业都是无能为力的。
  •     必须说明这绝不是“又一本育儿指南”或者所谓教育专家推荐的“父母必读”,而是一本文献详尽,论证扎实,逻辑缜密的心理学专著,涵概了遗传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作者求真求实,不盲信不从众,有力驳斥了深入人心的“教养假说”,谨慎又大胆地提出了“团体社会化理论”,给了众多教育专家一记响亮的耳光。全书有点冗长,若缺乏专业背景需多点耐心哦。
  •     这本书可以配合《社会动物》(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539126/)一起读。
  •     看看
  •     观点很新颖。不过很多方面比如自控力,乐观等等现在都被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是可以习得的技能了的话,确实可以通过教养传递给孩子吧?
  •     有点太理论性了,可以看看,有助于放松心情。
  •     非常推荐
  •     1.人类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动物。孩子的社会化是模仿同辈群体行为的过程;2.父母的教养很难证明到底是教养方式还是基因遗传起的作用。是孩子的性格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教养方式还是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了不同的性格。3.人类天生对与自己不同的人和群体怀有敌意。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都会导致儿童把自己归于特定的一个群体,采用这个群体的行为规范……虽然作者通篇讲是同辈群体而不是家庭教养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但父母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孩子的社区/社交环境里接触到的同辈;当孩子多到可以分好多子群体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也会决定孩子把自己归类于哪个相似群体。#孟母三迁是有意义的,学区房是有意义的,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最有意义的#
  •     重新思考了父母教养的作用,论证得还是比较严密的。孩子很早就分出了“我们”和“他们”,社会化应该是在“我们”群体中的社会化,而不是学习“他们”的社会化。大人不属于“我们”,同伴才属于“我们”。翻译存在部分问题,如心智理论,应该是心理理论,依附,应该是依恋。这似乎是台湾的翻译方式,故简体版应该是参照繁体版翻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