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之书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0598537X
作者:费尔南多·佩索阿
页数:456页

内容概要

费尔南多•佩索阿出生于里斯本,是葡萄牙著名诗人、散文家、哲学家,与十六世纪的伟大诗人卡蒙斯并称为“葡萄牙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文学史家认为应该给予他“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及乔伊斯同样的地位”。
佩索阿生前出版过几部英文诗集和葡萄牙文诗集,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他的诗和随笔逐渐取得世界性的影响,其肖像曾出现在葡萄牙纸币发行三百周年的纪念钞上。在短短的四十七年生命中,佩索阿留下了两万五千多页的手稿,其重要作品包括《费尔南多•佩索阿诗集》(1942)、《阿尔瓦罗•德•坎波斯诗集》(1944)、《阿尔贝托•卡埃罗诗集》(1946)、《里卡多•雷耶斯诗集》(1946)和《不安之书》(又名《惶然录》)(1982)等。

书籍目录

自序 001
没有材料的自传 005
不安选集 371
附录一:文森特•格德斯的引用 438
附录二:两封信 441
附录三:关于佩索阿作品选编《不安之书》的沉思 445
出版手记 451

作者简介

《不安之书》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它是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多为“仿日记”片断体,由众多研究专家搜集整理而成。本书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中文译本,也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他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佩索阿在散文和诗歌中几乎不使用本名,而是通过“异名者”的身份进行写作。在其他的作品中,这些“异名者”甚至有自己的传记、个性、政治观点和文学追求。佩索阿穿梭在数十位“异名者”之间,不断变换随笔的立场,其中以会计身份出场的“贝尔纳多•索阿雷斯”与他本人最为接近,也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他对生活、对命运、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及一个濒于崩溃的灵魂的自我启示。


 不安之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硬着头皮看完了葡萄牙作家佩索阿写的、刘勇军翻译的《不安之书》,如释重负。有一种总算完成了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的感觉。中间几次想要停下来不读了,但最后说服自己,哪怕浮光掠影,把它仅作为一种对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体验,来完整地阅读一遍也行。当年高中时读《红楼梦》,其实也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因为跟我以前读的武侠小说来比,《红楼梦》的情节推进太慢了,无非就是悲春伤秋,吟诗作对,调笑怄气,家长里短,谈情说爱而已。但不管如何,它还是有具体的、系统的故事情节,有足够能浸润我们的文化意境。所以《红楼梦》这部书我以后又读了第二遍、第三遍,越读越有味道。而这部《不安之书》,我是不想读第二遍了。此书从头到尾的表现形式是散文诗,不是小说。当然,散文诗也有我喜欢的,只要能对我胃口。本书自始至终没有故事情节,纯粹是作者对随意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片段性、碎片化的感言。整本书给人感觉就是在吐槽,吐槽他的生活、性格、思想、对别人的看法、对自身存在方式的疑惑。主调是灰色的。对他来说,这个世界的存在压根就是一个荒谬。此书极少写到作者的快乐。虽然里面不时会冒出一些类似警句式的句段,但总体的叙述风格是琐碎、灰色、无奈、消沉、颓废。这些东西并非不能表达,但我更乐意作者通过某些具体的社会事件来展示个体的情绪,而不是跳跃性极大地随意吐槽、自语。这是一个宅男躲在家里的梦呓,一部多情绪、多人格的自我描述日记。这里的“我”有多种角色和性格。一本书要想感染别人,让别人认可,那首先需要作者的自我认可,自我感动。但是本书作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与定位显然是自我怀疑,甚至是自我否定的。他说,“我总是思考,总是感受,但我的思想毫无逻辑,我的感觉毫无感情。”(P213)“甚至我在听自己说话时,仍会感到迷惑,总不能弄明白自己的意思,那么别人也必定会误解我!”(P258)我在读的时候,也是明显感到此书内容的前后跳跃性极大,且缺乏逻辑联系。喜不喜欢这本书,这是见仁见智的感觉。我看豆瓣网上的书评,居然有一篇书评作者讲到看了此书后让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感慨文学的阅读很多时候是生活体验、精神性格的共鸣、互振。没有这种类似性格、情感,你是走不进作者的世界的。坦率的说,我没走进这个世界。其实能感同身受者,大致得符合几个共性特征:一都是底层人物,二都有思想,三都把写作当做一种生存方式,四都喜欢类似佩索阿的这种叙述文本风格。这本书里的文字有不少是诗歌意象的排列,以此来表达他的情绪。如果不了解作者的日常生活场景,便不容易确切地解读此书里面的意象。这使得这本书成为一本可能只有作者本人才能完全读懂的心理日记。其他人很大程度上只能得其表层,因为他们无法完全走进作者的个体心理世界。我看的这个版本是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此书的文字编辑水平,为人诟病。因为光我看到的文字编辑错误就有好几处,这里聊举几例:P164所有对上帝的怀念,所有前世的回忆(想(此处应为像)这个梦一样缥缈无形,毫无痛苦),因为太美好或与众不同而令人感到喜悦……P174然而,这只会烦扰让(这个让字多余)那些被徒劳思想所蛊惑的人。P194让我们去理解,让我们保持这种理解,让我们从这种理解中摘取影子般的花朵,熟练地编织成注定也要凋零(此处应添一个的)花环。P214真实的我只是一口没有井壁、却有着井壁粘度的井,我是被虚无包围的一切的中心(原文此处是一个自然段的结束,但居然无标点符号)P269有两个人,她们漂亮且渴望有所变化。爱情在单调的未来等着他(这个他字是多余了)她们,她们有着无限怀想,渴望成为从未经历过的爱情的女儿。P304被称为“人们”的这些家伙的最大特征是(这个是字多余)就是对其本身利益狭隘关注,以及尽己所能对他人利益小心排斥。P340星期天的早晨我写作写地(这个地应改成得)很迟,整整一天都充满柔和阳光…….P349像一种阴阴沉(此处要么阴沉,要么阴阴沉沉)的预感,一些更为不祥的东西此刻在空气中徘徊,甚至连雨都像是受到了什么恐吓。P356是的,我属于也(此处应添一个只字)属于我的生活……P378愿我永远不能再(此处应为在)没有感情和渴望的情况下重生。P415我既可以爱你,又可以爱慕(爱和爱慕之间的区别什么?什么叫既爱你,又爱慕你?)你,因为我的爱不会占有你,也不会让让(此处多了一个让字)你远离。……错误之处其实还不止这些。我有时在想,也有可能这本书的文字编辑水平在拉远我和这本经典作品之间的距离上也起了一些作用。这本书与我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离得太远。我读此书的价值就是知道了“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其实撇去作者光环,它也让我知道了在这世上总会有些人(比如佩索阿)会选择一些与众不同的活法,以让自己的精神自由翱翔,在自己的哲学世界里,任意驰骋,毫无阻拦,用根本不必考虑别人是否会关注的、只属于自己的文字,尽情尽兴地勾勒自己的精神世界、建造自己的哲学殿堂。这种生存态度,让人起敬。在一个小屋子里,一个小职员用所有的业余时间编织他自己的宏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可以是国王,可以是小人物,他随心所欲,他用文字来描述、建构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光这一点,就挺让人神往不已。只是在那么多好评如潮的文字中,我因为实在无法走进佩索阿式的世界,所以就不得不写点不那么应景的文字,表达出我自己的认识与内心的真实。写于2016-7-29
  •     本书书前的英文译本译者序多处引用了原文各篇的内容,经对照发现有6篇英文译本译者序中的引文篇目序号与本汉译本的篇目序号不同,有2篇的引文翻译与本书正文的翻译不一致!先说英文译本译者序中的引文篇目序号与汉译本的篇目序号不同的6篇㈠ P5, 第152篇,实为 本书 P128 的 第153篇㈡ P10,第116篇,实为 本书 P99 的 第117篇㈢ P13,第154篇,实为 本书 P130 的 第155篇㈣ P14,第103篇,实为 本书 P92 的 第104篇㈤ P21,第157篇,实为 本书 P132 的 第158篇㈥ P23,第193篇,实为 本书 P160 的 第194篇-------------------------------------------------------再说2篇的英文译本译者序引文翻译与本书正文的翻译不一致的㈠ P14 “没有材料的自传”(第12篇)在正文为 P16“没有事实的自传”(第12篇);㈡ P22 “我的国家是葡萄牙语”(第259篇) 在正文为 P211“我的母语是葡萄牙语”(第259篇)不知道以上问题是编校问题,还是原文如此,特求教如上!
  •     也许真正的写作者理应成为人群中一个沉默的影子。他们在拥挤不堪的喧嚣中若即若离,既不会欣喜若狂,也不会悲痛欲绝,一切的纷繁复杂与变幻无常都被他视为指间升腾起的缭绕香烟。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1888-1935)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他没经历过爱情,但他却是爱情的殉道者;他天生孤僻,但这并不妨碍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他的文本世界中,佩索阿手持多棱镜,将自己解构为多个人物,那些“异名者”从佩索阿本人的思维体系中诞生,站在他的身后,阐述着各自的观点和态度,佩索阿本人则在字里行间被消解,与其说他在寻求内在的多维发声,不如说他基于对“我思故我在”的怀疑,创造了一尊以自我为神的千手观音像,这无疑是专属双子座的表达方式。佩索阿堪称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在有生之年只出版过一本诗集,别人眼中的他也只不过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职员。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文学界重新发现,被评论界称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誉为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勃鲁·聂鲁达齐名的二十世纪诗人。在《不安之书》中,佩索阿以接近五百个题目的碎片式写作实现一个诗人对世界的告白。没有布局谋篇的预设,单纯描摹着自身对当下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如今,世界只属于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和躁动不安。事实上在今天,获得生存和成功的权利和获准进入精神病院有着同等的基础:缺乏思考能力、不道德和精神狂躁。”然而,这里的“不安”不仅是忧虑和烦恼,更是指向一种趋于延异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在佩索阿所建造的纸中城邦,他时而化身为矛盾的虚无主义者,诉说着向下的情绪:“我可以很暴力,也会有强烈的冲动,有时缺乏斗志,有时敏感,时好时坏,时而卑贱,可从没有一种情绪能够持久,从没有一种情感能经久不衰,能够融入我的灵魂。”时而又开启说教模式,集结尚未爆发的社会顽疾并且给出诊断:“我对世界的奇异景观和事物千变万化的状态观照越多,就越发对万物与生俱来的虚假和现实所展现出来的伪价值深信不疑。”作为一个远离物欲和情欲的写作者,这便是佩索阿对自我裂变进行病理分析向内外延伸的两个切入点,他以笔为手术刀,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人类精神的共通性。对于佩索阿来说,他的日常生活在工作和写作两个状态中不断切换,工作是取代抑郁情绪的额外活动,写作则是一种惯性,沉浸于其中便可以忽略甚至忘却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微不足道的声音,感受类似于神秘主义的宗教力量。对万物的质疑态度使他坚信,世界的构形来源于众人想象的具象化,自我即是分裂的自我,每个人的生活就是成为另外一个人的,他不可能在今天感受到昨天的感受,因此史实不可信,它仅仅是目击者的“动态解说”。为了不沦为行尸走肉,他给自己披上一套现实做成的盔甲,短暂的与世隔绝只为以写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然而卸下这身保护色,生活又还原成了难以负荷的模样。爱德华·蒙克在《呐喊》中所表现的是,内心深处的恐慌和焦虑的人被社会的枷锁压制为一张变形且扭曲的脸,与此相对,佩索阿却只在自我质问中流露出戏谑的讽刺:“在我的内心中,有着何等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啊!可谁能看到,我所做的一切都与生活相悖——我,是如此平静,如此安详?”他看到了我们作为我们不是东西,奴隶一般短暂而悲凉的活着,可悲的是,灵动的思绪难以负载沉重的肉身,他还未走到知天命的年龄就告别了人世。“或许我的命运就是永远当一名薄记员,而诗歌或文学只是一只落在我头上的蝴蝶,用它的美丽来衬托我的可笑。”也许是身为写作者的他过早地揭示出了存在的真相,渐进困厄之境;也许是这个世界太复杂,对于一个真实诚恳地把自己解剖到虚弱无力的小职员更不宜久留。在这里,他永远是一个局外人,不了解未来,也不再拥有过去。2014.06.20 北京青年報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4-06/20/content_67772.htm?div=-1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14年生日的时候女朋友送的一本书,她知道我喜欢书,便买来这本赠予我。作者在这本书里仿似写的全是内心变化和每一件小事,如邻居家歌唱的鹦鹉,吆喝着卖彩票的妇人,深夜的马车。所有的一切,杂乱无章却自然坦诚,却不像是在读书,却像是在读自己。
  •     《不安之书》之前被译为《惶然录》,其实“惶然”与“不安”同属一意,都是来自对自我的开垦,开垦的越深不安就再加剧,这恰是生命在作者手里的意义所在,“开垦它,它才属于你”。
  •     形而上学 虚无 疏离 绝望又痛苦的佩索阿 版本有些错字orz
  •     絮絮叨叨与偶尔戳心坎
  •     你不必知道你为何喜欢。
  •     作家通过各种角度去观察自己,观察周遭的不被人在意的存在。他揉碎了文字,再重组它们,形成了这部琐碎而真实的散文集。
  •     如果满分是10分,这本书就是10分
  •     丧逼之书,废物之书,看完以后都不想死了
  •     年前读到年后/床头读到床尾。认识一个不慌不忙碎碎念的灵魂。
  •     “我习惯孤独而不习惯与人相处。”我不知道是卢梭还是瑟南古说过这样的话。但某种精神同样属于我这种类型的人,虽然我可能不会说的像他们那样尖锐。
  •     一种梦境的自白书,关乎痛苦与乏味的愤怒以及毫无用处的梦境。值得一读。
  •     488页。太过冷洌,不适合冬季阅读。读到六成,暂时搁下。
  •     翻译是真不行
  •     只是留下一个重复的记号。 毫无疑问,佩索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家。 多想让这些文字融入灵魂,这样我就能准确表达一切情感。
  •     老老实实,文字好的简直要顶天了。不过看书后期我现充了,觉得作者是个神经病竟然就看不下去了。
  •     这本书这几年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佩索阿的文字总有那种灵魂的澄澈与身体的贞洁感。在他眼中只有三种存在:上帝,自我与他者。他依赖感觉,穿透性与辩证性。他嗜好神学、形而上与艺术,它们恰恰又为他所憎恶。
  •     可以说是丧文界的扛鼎之作了
  •     丧的典范。 但是佩索阿与我遥相呼应。
  •     霜降
  •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 这个时代对所有敏感脆弱都没有耐心
  •     最高级的倦怠
  •     对这种一个人抵抗全世界的少年姿态没有抵抗力啊 翻译太差 还是看英文版吧 factless autobiography 翻成了 没有材料的自传。。。
  •     【2017第5本书】本以为异名写作会带给我阅读卡尔维诺时玩弄文本的乐趣,然而这已不是这本书之于我的意义。这是佩索阿所有作品中对我最重要的书,它包含着我整个过去所有的敏感和哀愁。在这些痛苦不堪的夜晚,只有这本书陪着我流泪。并将眼泪消解在更宽广的不安里,随雨落下,落在海子诗集的那块铁锈上。
  •     09.10
  •     漂浮无定感。
  •     请忘却我,就像忘记昨日的太阳
  •     是我在读的最有深度最喜欢的书,可以读一辈子
  •     我要求的并不多,但这也还是很难得到。一片邻近的旷野,一点点宁静和一小片面包,不被自己的存在感所压迫,不索取也不被他人索取 我们只是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群体的边缘,看见了这个边缘另一边的一些东西——”边缘人” 不敢与世苟同啊
  •     我新的爱人!
  •     嗯?拆封后发现书味道过重,放一段时间再看吧。睡觉前的看这种散文好像也难以看进去。(一年前没能看进去,现在忽然感觉里面说的全是我和我的未来,这大概就是读书与生活的奥秘吧。所以这一年我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     虽然翻译很多地方不顺 但是还是难掩原文的美丽
  •     佩索阿,因为看到他真实的灵魂在可见之处活动,吐露自我。因为共鸣,沉静下来的思索。总之,非常喜爱。喜爱到想与他一起听音乐,然后问他听到了什么。
  •     如此丰富的灵魂,如此多重的人格
  •     在作者零零碎碎的片段之中,常常遇见似曾相识的自己,灵魂安放在何处?这本书适合想起来翻几篇。
  •     读完要抑郁,但真的句句戳心
  •     难得一见的心灵之书。内心之纯粹,知识之广博,见解之独到。译文本已如此浑厚,不由得很想品品原著,以拉近和作者更深层次的交流。
  •     读了八分之一
  •     看清世间恶 不屑于此
  •     作者很矫情,对世界没有什么见解,典型的文艺酸男,看了纯浪费时间
  •     高中买的,看到现在,我觉得看不完了。先标记一下。每一次看都像是新的东西,因为每一次看都像是在总结我过去的日子,在描述我现在的日子,在预示我未来的日子。
  •     额。。。六月份读的这本书,现在完全不记得读这本书的感受。。。及时的做笔记真的很重要
  •     不满足中译本的翻译。本人自英译本摘抄了喜欢的段落,自己重译,分享给感兴趣的人。 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22d9feb44d7704ad8f02bd4c7b4aa93d 欢迎指教,mubei52@163.com
  •     目前为止 最爱的一本 佩索阿 让人看到智力上的光亮
  •     一个游走于精神与现实两个世界的不安灵魂之自我独白!作者对于一些事物总有两面性或多面性之不确定性解读,整体听来虽显无聊,但对于写作用词等方面具有一定帮助!(此作由“懒人听书”软件所听,亦是首次尝试“听”书。)
  •     So difficult to read 不确定是翻译的原因 还是葡语的原文就很佶屈聱牙 读完全书只留下一句话 “我无所求 无所好 无处可逃”
  •     用诗的语言写成的随笔杂文。佩索阿的唯理主义容易代入佛学的破我执,没有“我”,众生皆“我”。佩索阿以各种化名的创作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经历的“自我”,文学史上也是一朵仙苑奇葩。the scary part is you may actually see yourself in those lines while reading.
  •     没有看完,有点太散了,但是有些思想特别精妙
  •     像是来自灵魂的呐喊,无奈,绝望,偏执,恐惧,领悟。像是讲述一个世纪的故事。
  •     名不虚传
  •     没读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