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转用开发问题研究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100092616
作者:张清勇
页数:27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982年4月28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吕克白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草案)》的说明,指出“建设用地出现了‘自由议价’,甚至出现了变相买卖土地和出租土地的现象,给国家建设和工农关系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地区征地费用越来越高,加上有些干部片面迁就和支持农民的要求,把多收征地费当成使农民富起来的捷径,以致有的地方每征一亩地要花上万元,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附加条件也越来越多,比如要安排农民进厂当工人,要转城市户口,要汽车拖拉机,要给办工厂、办企业并包利润。……许多建设单位因为满足不了社队或有关方面提出的征地条件,建设工期一拖再拖,影响了国家建设”,因此《条例(草案)》强调“农村社队和农民在按规定得到合理的补偿、安置后,有义务积极支援国家建设”,“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均留有较大的幅度。……但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上述标准范围内,制定具体的标准,不留或少留幅度。……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标准要明确具体,以免造成就高不就低、讨价还价的状况”;在安置上,指出“由社队自行创造条件,就地就近安置是最基本的方面”,“各地对征地后出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应千方百计,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方式,予以安置。

内容概要

张清勇,男,福建金门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师。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主题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中国征地制度的变迁 2.1 问题的提出 2.2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从1953年到1958年 2.31982年的宪法修改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2.4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 2.51994年的“继续实行低价征用土地的办法” 2.620世纪90年代的《土地法》起草和《土地管理法》修订 2.72007年的《物权法》 2.8 结论性评论 第3章 招商引资、土地财政与政府主导的农地转用 3.1 问题的提出 3.2 城市经营的来历 3.3 政府经营土地的行为是怎样形成的? 3.4 地方政府是怎样经营土地的? 3.5 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操作工具 3.6 政府经营土地的行为可持续吗? 3.7 结论 第4章 集体土地与农村工业化:东莞的案例 4.1 问题的提出 4.2 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的背景 4.3 东莞的制度创新 4.4 雁田村的案例 4.5 横坑村的案例 4.6 结论 第5章 经济发展的主导者与农地转用开发模式——苏州和东莞的比较 5.1 问题的提出 5.2 苏州的经济发展与土地转用开发模式 5.3 东莞的经济发展与土地转用开发模式 5.4 为什么两地的土地转用开发模式不一样? 5.5 东莞会苏州化吗? 5.6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化解城市扩张中非出于公共利益占用农地的悖论 6.2 制定专门的土地征收法律 6.3 坚持只有公共利益项目才可征地的原则 6.4 坚持不应为了公共利益就低价补偿的原则 6.5 允许集体土地按规划进入市场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中国农地转用开发问题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本书尝试在历史和空间的背景下来考察中国的农地转用开发问题——是由政府征收农村土地后进行开发,还是由农村集体自行进行农地的转用开发。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农地转用开发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二是不同地区的农地转用开发模式差异及其成因。

本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整理了详细的资料,深入征地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分析了1949年以来中国征地制度的变迁,对理解中国征地制度的历史和现实、明确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有所帮助。(2)清晰刻画了作为内生行为的地方政府运用土地来发展经济的历史和制度环境,区分不同的用地类型,讨论了政府一手以低价工业用地招商引资、一手出让经营性用地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内在逻辑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比已有文献更为细致的图景。(3)通过对东莞两个村庄的案例分析,分析普遍存在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现象及其对农村工业化、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讨论“集体土地—乡村工业发展—中国经济的转轨与增长”的文献提供了具体、细致的案例,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4)以苏州和东莞为比较对象,研究农地转用开发模式的空间差异,讨论农村集体或政府作为发展的主导者与土地制度的叠加对当地农地转用开发模式乃至经济增长方式的塑造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假说,比已有文献更有解释力。


 中国农地转用开发问题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