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苏联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49566925
作者:[英]莱斯利·伍德海德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莱斯利•伍德海德爵士是英国最具声望的纪录片制片人之一,他在1962年拍摄了披头士的第一部影片。他的影片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包括美国的艾美奖和皮博蒂电影奖,英国的BAFTA电影节及联合王国皇家电视协会颁发的奖项。他还出版过两本书,《我的间谍生活》和《精神之盒》。现居住于英国柴郡。

书籍目录

序.001
铁幕挡住披头士热潮 007
“回到苏联”.020
不服管的音乐和音乐家.034
暴君之死融化冻土.059
长官不让我们听猫王.067
“当我了解披头士之后,我开始信仰上帝”.073
苏联摇滚生于特权阶层.084
我们是披头士一代人.099
人们战胜了恐惧.106
听到他们的音乐,一个王国就此沉沦.114
特啦啦先生.123
改变的时刻到了.138
“我明白这是尽头了”.146
再次伟大.153
那扇门被打开了.158
红场高歌.166
披头士就是信仰.174
世界开始了.187
“杀死苏联的人”.198
约翰•列侬圣殿.205
“该死的保罗•麦卡特尼”.210
“你必须生于苏联”.219
“仍恨洋子”.232
明亮的光.239
描写爱的音乐,改变世界.267
此地有老虎.282
我们一直热爱披头士.303
鸣谢.309
译后记.311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献给对上世纪六十年代音乐感兴趣的乐迷的最好礼物,也是研究苏联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有力参考。作者是著名纪录片导演,在1962年时就曾录制过披头士表演的珍贵视频,并由此引发浓烈兴趣,探寻披头士风靡全球却独独在苏联被下禁令的真实原因。


 回到苏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我出生于80年代,作为小镇少年,音乐对于我的启蒙来的比较晚。最初喜爱的歌曲都是港曲,而当时的港曲又多是来自日本的靡靡之音改编。直到2002年,才第一次听到披头士的歌曲,不过是来自香港歌手孙燕姿的改编《 Hey Jude》。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年来说,披头士是一个伟大的乐队,但是带给我们的绝非震荡了一代人文化根基的音乐风暴,所以,对于披头士在苏联的影响,更是使我们这代人好奇和震惊。音乐和影视一样,应该是政治意识最为淡化的艺术作品,但是对于苏联这种曾经文化被打上政治烙印的国家而言,音乐的所赋予的就不仅仅是艺术的意义,曾经,音乐在苏联是自由的象征。为了感同身受,我必须回想,当年崔健、魔岩三杰所带来的中国火对中国一代青年的音乐洗礼。我们似乎应该感谢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境遇,披头士在苏联受到的疯狂追随更让这种感觉强烈。一个乐队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越深厚,似乎更是揭示了背后的原因更为悲哀。那黑暗的被压抑的岁月,那一代年轻人是怎么样度过自己澎湃的、激昂的、热血的青春岁月啊?这让我们在这本书里可窥一斑,生于40到6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怎么样用披头士的音乐诉说对自由的向往,音乐人又是要付出怎么样的艰辛才能突破森严的政治封锁,在整个肃穆的大环境下,青年人是怎么样努力的抗争甚至不惜冒险的去接受音乐的洗礼。也许不是披头士太伟大,而是这种伟大正是某种政治畸形的产物。苏维埃试图用文化来塑造一模一样的新一代苏维埃人,但是人毕竟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其不可能相同的属性。在压抑中的新苏维埃人,必须用一种方式来抒发这种情绪,抗争这样的压迫和文化意识的灌输,而这个方式就是——披头士的音乐。这样来理解,那一代苏联人对于披头士的感情可能更为确切。读大学之后,我也听过了所有披头士的歌曲。披头士令我最感兴趣的却是列侬和小野洋子的八卦,最后列侬被歌迷枪杀,我一直不太理解,但是如果把这一事件放在这本书描写的环境和背景下理解,突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恨洋子,为什么有人恨回归家庭的列侬。我们可能根基一些史实,理解一些关于苏联关于披头士音乐的事情,但是中是无法感同身受。音乐是不死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听披头是的歌曲,这些音乐的生命力超越了时代,也融化过冰封。所以,2003年当保罗·麦卡特尼唱出了《回到苏联》,让整个莫斯科涕泪交零。音乐不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年轻。也让我们更加感恩我们的时代和际遇,因为,曾经某个时代,唱响这些音乐实在太不容易了。
  •     我不相信魔法不相信圣经不相信耶稣……——约翰·列侬“当夕阳在克里姆林宫后面缓缓落下时,十万人涌入了俄罗斯的中心——红场。圣巴西尔大教堂那童话般的重重尖顶和克里姆林宫古老的红墙被夕阳涂抹上了火焰般的光彩。一个熟悉的和弦在广场奏响,人们应声呼喊——很多人已经热泪盈眶,‘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保罗·麦卡特尼终于在此唱出了这首歌。”莱斯利·伍德海德在《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这本书里,以这样的开头描写披头士在红场的演唱会引领全书,此时是1991年9月28日,距苏联解体只有3个月。尽管在此前的阅读中,知道苏联崩溃的原因很多,也知道摇滚乐甚至电影在瓦解苏联帝国的过程中有相当影响,但我从来没有想象到那些影响是如此巨大,如伍德海德书中详细描述的披头士对苏联的影响。“在苏联崩溃的官方历史中,披头士及他们引发的音乐革命的影响往往并没有得到记录,但他们其实是最终摧垮这个政体的重要力量,他们的音乐、形象和精神是这一力量的关键。他们曾被苏联官方查禁,但他们的音乐令人无法拒绝。他们是通向西方文化的大门,大门煽起的文化变革成为最终击垮苏联的力量之一。”许多苏联披头士的热爱者和研究者的说法则更感性激进。伍德海德在俄罗斯采访的向导陀伊茨基说:“西方最终打赢了冷战,不是靠核弹头,而是靠披头士。”圣彼得堡俄罗斯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萨弗诺夫则认为:“披头士冲垮了苏联社会的基石,人们可以认为,在苏联的专制被摧毁的过程中,他们比诺贝尔获奖者索尔仁尼琴或者萨哈罗夫的作用更大。”我个人相信伍德海德的总结判断。在一个强力控制物质、思想和人生的封闭专制的世界,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被异质文化冲垮,它也会有自己蛊惑人心的黄金岁月,但是,权力和体制对个人思想和生活的全盘控制,显然是反人性的,势不能持久,这种控制时间越久,效用越弱,最终形同虚设。在过往的历史中有太多这样的先例。一个完全控制了个人生活的帝国,最怕遭遇异己的思想异质的文化,因为异质的思想文化中隐含着反叛的因子,当遭遇到异质的文化所煽动的思想,最先是死水微澜,然后是波涛汹涌,直至溃堤而出。这也是专制帝国严厉管控人们的生活乃至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惟是开放的世界里,在任何一个社会,新世代的成长,都意味着对现实社会的反抗,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被严控日久的世界,一旦遇上了异质文化,便如干柴烈火般,异质文化的煽动性力量最容易成为封闭帝国的变革的动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曾经撰文写到自己看了美国电影《人猿泰山》后受到的震撼,认为对于自己和年龄相仿的苏联青年而言,1951年在苏联上映的《人猿泰山》战后苏联年轻一代拒绝成为苏联官方希望塑造的“新苏联人”的开始,成为人猿泰山一样有自由精神的人,而不是成为集体黯淡的苏联“接班人”,是苏联失去年轻一代支持的开始——在《回到苏联》中,也有对《人猿泰山》影响的描述祖博克在《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中记录了1957年7月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的细节,成千上万的西方青年涌进了苏联,带来了全新的西方世界的文化和其他信息,后来成为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和他夫人赖莎也参加了这一活动。冷战史专家祖博克认为,这一联欢活动改变了苏联,伍德海德则说,“这个联欢节为时仅仅两周,但在访问者回去之后,苏联已经不是之前的苏联了”。这两个例子,佐证了异质文化传播对于帝国变革的重大影响。披头士对苏联也是类似的影响。披头士的摇滚会穿越铁幕。《回到苏联》这部书里的种种细节,无论是他自己在柏林服役时遇上的两个爬过封锁线投诚的猫王的崇拜者,还是后来他在核基地遇见的披头士的歌迷,或者那些为传播披头士音乐的苏联的各类披头士拥趸,都把我们带回到了异国他乡的现场,看到那里的青年人,如何在严格的控制下,透过铁幕上被披头士撞出的孔洞,得以呼吸自由的空气,养育自由的精神。书中那些接受伍德海德采访的苏联披头士迷们公认,披头士狂热最重要的影响是“他们改变了那一代人头脑和精神中某种东西”,披头士所信奉的自由精神“消除了苏联青年内心的奴性”,改变了他们的思维和感受方式,“异化了整整一代人,让他们脱离了共产主义祖国,并让苏联年轻人准备好接受一种不同的价值观”。萨弗诺夫对伍德海德说:“约翰·列侬可以被称作是杀死苏联的人……我不认为披头士想到了这一切,但是他们做到了,所以我非常感谢。”但是,无论是列侬还是披头士的其他任何人,抑或摇滚音乐,本身并不是针对铁幕开火的。他们只是用乐器和呐喊的音乐,宣泄着对现实威权的不满,尤其是反抗对人性的压抑,这是战后新世代的宣言,也是包括披头士在内所有摇滚乐的真正信仰。美国左翼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1960年后的爵士乐》中写到爵士乐如何失去影响时这样描述了摇滚乐的兴起:“这几乎可以确定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奇迹’的结果,这场奇迹不仅创造了一个充分就业的西方世界,而且或许是首度让大批青少年获得适当待遇的工作,因而握有可支配的金钱,或是因中产阶级父母的经济宽裕而让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好处,就是这个孩童的与青少年的市场改造了音乐工业……“摇滚乐因此以星火燎原之势成为一个阶层表达其欲望、直觉、情感与抱负的全方位媒介,这个年龄层介于青春期与成年人安顿在某些传统的社会位置——家庭或职业——的时刻:现代工业社会中一种自觉的‘青年’与‘青年文化’的声音和语汇。它能够表达这个年龄范围内的任何事物与一切,它的基本语汇跨越了民族的、阶级的与意识形态的藩篱,像是众人一律平等、让人联想到青春期的大众……”摇滚乐这样一个青年表达其欲望、直觉、情感和抱负的媒介,当它一出现,在西方世界就横扫一切,但是铁幕另一边苏联则如临大敌:唱片被销毁,广播被干扰,披头士甚至被称为虫子,被漫画成在杀虫剂下乱逃……赫鲁晓夫则批判电吉他是“苏联人民的敌人”,甚至二十年后,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还挥舞着拳头宣称:“摇滚乐是西方颠覆武器之一,是用来动摇苏联年轻人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信念的。”赫鲁晓夫和契尔年科有一点没有搞错,电吉他摇滚乐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反叛的姿态,其背后还有西方的文化特质,这确实是可以动摇年轻人对现存意识形态和政权的信念的——因为音乐是超越性的,超越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立场的,更是对压抑人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反叛,无论这个制度叫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无论所在国是苏联还是美国英国。但是,强权禁绝异质思想能够成功一时,却无法持久,因为它违背人性。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是,在西方世界,摇滚乐是在孟菲斯、底特律、利物浦这样的城市下层阶级里孕育的,但在苏联,摇滚革命却是由那些特权阶层的后代塑造的,米高扬的孙子以及其他苏联精英阶层的孩子们。“如果有什么东西被宣布为非法,人们反而更加渴求它。如果克里姆林宫之前承认了披头士,那么一切可能就都不一样了。”诚如此言。套用书中那句“克里姆林宫失去了披头士一代人,然后他们就失去了这个国家”的说法,无论哪个政权哪个国家,谁失去了年轻一代,他们就会失去这个国家。在这里,革命是以音乐,是以摇滚的名义发起的,其实质是服从人性,是对反人性压抑人性的文化和制度的革命。披头士无意之中,参与了瓦解苏联的那场革命。当我在披头士乐队的节奏中,敲击键盘写这篇文章时,我突然停下来问自己:“这音乐能够激发我像苏联那些披头士狂热爱好者那样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译后记》中那句话:“披头士风潮甚至突破了铁幕。但他们却没能穿破竹幕。”或许对于我们来说,音乐未必能改变世界,但也让我们在苦难中有自己的追求。《回到苏联》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在铁幕中,也是能够有所追求有所作为的。
  •      孙燕姿的《Hey, Judy》,小野洋子《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西交利物浦大学……如果没有看到《回到苏联》,我很难发觉自己的生活里有着这么多和披头士有关的东西。当然,前提是我并非他们的乐迷。 对于这支20世界60年代风靡全世界的摇滚乐队,不仅是身为80后的中国年轻人,就连与他们同时代的中国人也很少有人能够将其奉为偶像。这其中不仅有历史的原因,还有政治的原因、社会的原因,这些问题远非一本书能够厘清。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苏联,但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回到苏联》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莱斯利·伍德海德,他在1962年时录制了披头士表演的珍贵视频,推动了他们迈向整个世界的过程。披头士的风靡引发了莱斯利·伍德海德浓烈兴趣,他希望探寻披头士风靡全球却独独在苏联被下禁令的真实原因。 “在苏联崩溃的官方历史中,披头士及他们引发的音乐革命的影响往往并没有得到记录,但他们其实是最终摧垮这个政体的重要力量,他们的音乐、形象和精神是这一力量的关键。他们曾被苏联官方查禁,但他们的音乐令人无法拒绝。他们是通向西方文化的大门,他们煽起的文化变革成为最终击垮苏联的力量之一。” 很难想象,一个摇滚乐队竟然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撼动了整个世界格局随之改变。作者用自己擅长的记录片方式,一一寻访在苏联曾经痴迷和追随披头士乐队或者与其有过密切关系的人们:陀伊茨基、科尔雅·瓦辛、时间机器乐队与安德烈·马卡列维奇、萨沙·里普尼茨基、弗拉基米尔·波茨纳,小野洋子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披头士在苏联是怎样被追求自由的音乐人和数百万青年热爱着,他们的电音、长发、自由精神,成为了改变一代人的催化剂。 “披头士之所以是危险的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他们的能量不受控制。” “披头士是一个奇怪的、神秘的现象,远远超过了一个摇滚乐队。”披头士“异化了整整一代接受良好教育的苏联年轻人,让他们脱离了共产主义的祖国,他们想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接受另一种文化,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那些愚蠢的冷战机构。 斯大林与戈尔巴乔夫对待摇滚乐的迥异态度,一个是明令禁止、冷酷镇压,一个是想要借助温和的态度协助其政治改革。维克多·崔和他的“电影乐队”演唱的《改变》道出了这样的事实:“改变的时刻到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它;改变的时刻到了,我们期待着改变。”一代人的苦闷和挫折渴望结束,在没有宗教信仰的苏联,上千万年轻人投入了一种新的信仰热潮——披头士。终于,在八十年代末,苏联的整个意识形态和权利体系消失殆尽,世界的格局与历史的进程就此被彻底改变。 作者从音乐对社会、历史、政治的影响角度去解读一个摇滚乐队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视角独特,许多资料都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而摇滚乐的真谛,“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摇滚精神,也再一次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以约翰·列侬之名,爱、和平与音乐之圣殿”,黄色的潜水艇在蓝色的大海中遨游,披头士天使们在大海中振翅高飞,在列宁格勒,一位终极披头士乐迷,将其所有的梦想和追求洒满了他的魔幻洞窟。“我决定移民到‘自由’领土去,我将在我的房间里和披头士一起生活,我的生活里将不再有苏联。” 正如这不平凡的宣言一样,披头士在那个时代的苏联,用直击人心的音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感受方式,帮助人们穿透铁幕,战胜了恐惧。那些描写爱的音乐改变了苏联,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3.5星。一哈萨克同学的父亲是位披头士乐迷,大学时圣彼得堡留学,现在还热衷拍视频写歌,背着吉他到处演出,他可能就曾生活在披头士暗流中的圣彼得堡。不过这本书有它的问题:披头士粉碎苏联?铁幕后的苏联文化一片停滞?苏联年轻人都是异见分子?从这一层面来看,这一本书还是落在了冷战的俗套里。
  •     权力集权与崩坏
  •     年轻人本能地需要和热爱摇滚乐。官方恐惧它所不了解和无法掌控的东西,包括摇滚乐,于是官方封杀摇滚乐。官方惹恼了年轻人 and 年轻人在玩笑般“保卫披头士”的战役中消除了奴性与恐惧。苏联的命运就这样部分地被决定了。所以说,一个乐队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     2015收官书.Beatles在中国的影响远没有西方那么大,但是摇滚乐在中国年轻人的思想上的确有些影响。想起了张铁志老师的那本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后记,突破了铁幕,却没能穿破竹幕
  •     读完后想起了黄昏的歌词: 他用一种慈祥的姿态在高处安抚着你 他铺开巨大的过滤网层层信仰奢靡 他大义凌然地宣布要把纯净筛留给你 过滤得只剩下了残骸还要你歌颂感激 你终其一生想找到理由去热爱脚下的土地 他为其定义的伟大 对你有什么意义 你所能做的只是在奔跑中保护好你自己
  •     当你标榜反对一种意识形态时,往往会陷入另一种更为可怕的意识形态中。并不能当做音乐类甚至文化类书籍阅读。
  •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接受采访和白俄罗斯的摇滚乐这两部分印象深刻。
  •     非要说苏联的灭亡就是因为披头士到不尽然,不过摇滚乐对文化的冲击不容被忽视,读这本书对于当下中国有更多的思考,文化收紧并没有带来摇滚的反抗,而我们自崔健始便“一无所有”,诚如译者所言中国从来就没流行过披头士,我们只有缺乏反省、没有批判意识的小清新。
  •     充滿了意識形態。
  •     共产实验现在看像个荒诞的游戏,描述这个游戏几乎成了一种人道主义。
  •     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105683824 历史难免说谎,音乐不会遗忘。 本歌单收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一书中提到的所有披头士曲目。The Beatles在苏联年轻人的心里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在一个长寿而顽固的强权国家里,他们正是透过铁幕上被披头士凿出的孔洞才得以自由呼吸。 披头士乐队1968年的歌曲《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直到2003年才由乐队成员保罗麦卡尼特在莫斯科红场唱响,此时,苏联已消逝,披头士已散落天涯,方刚青年已是大肚爷叔,但披头士世代的回忆,都在这本书里了。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     70年,纪实性的苏联流行音乐政治史。作者真是个传奇人物。
  •     和广西师大最近的另外一本音乐类新书(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一样,信息量都非常大,甚至对研究冷战期间东欧国家发展和文化变革的人来说,都可谓如获释宝。
  •     能不能不把can't buy me love翻译成爱情不是买卖!
  •     2.5 只站在一方角度然后大肆夸赞,试图把人,把一个文化现象,把一件事物本身捏造成神本身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所谓rocked the Kremlin也很多意淫成分。翻译很不用心,整本书干货很少,都是些琐碎的事情,而且对甲虫持续无感状态……= =
  •     读的时候感受有点不太好,大概是里面的一些句子不太舒服,一些故事叙述得比较散漫吧。虽然很喜欢披头士,也因《Back in the USSR》意气风发,但是总感觉这本书的质量配不上一些话语,包括腰封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但是里面的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
  •     躲着纠察队留长发,把唱片刻到x光胶片上,拆掉公共电话来制作吉他的拾音器,真是独特的时代回忆啊。作者表面上是在讲披头士在苏联的影响,实质上是说官方文化的强压下民间新兴文化的反抗,也就是一个国家里意识形态的矛盾,在书里批判的苏联文化体制中看到了当代天朝的影子,带着自由思想的人们在僵化的文化体制下变成了“祖国的异乡人”。
  •     读来令人激动,描绘一代苏联青年被披头士震荡后的感受和生活状况,以及一些历史片段的记录。两个时间点的前后对比让人唏嘘,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
  •     阅读体验不太好,可能跟翻译有关系,纪录片的即视感,其实本来也就是纪录片,所以,看纪录片应该是更好的。
  •     读完此书,披头士乐队对苏联年轻人的影响实在巨大,不可否以,其音乐在推翻苏联独裁政权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这一切其实拜苏联统治者所赐,越是禁止接触的东西,人们对其好奇心越强,越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当发现被禁的东西并非洪水猛兽,而只是代表了人类的共同心声时,人们对于施禁者也就愈发不信任,愈发觉得要改变现状。
  •     即使没被西方摇滚乐震荡过的人,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读读......有助于消除奴性与恐惧
  •     可读性还是差了点,中国也可以有这样一本书,记得一个节目好像采访崔健,问他摇滚的启蒙,他说,小时候在部队大院看到一个穿军装的年轻抱着吉他在弹奏一首歌,后来知道那是披头士的歌曲,那个人谈吉他的年轻人是林立果
  •     Go
  •     不同体制下不同人的观点
  •     对甲壳虫乐队带来的冲击有些夸大其词,作者见到的每一个人对乐队都顶礼膜拜,看多了就审美疲劳了。照片都比较模糊,是从纪录片上截取的吗?
  •     fun to read but didn't learn much from the conviction of a magical and penetrating rock; the master problematic of how beatles 'rocked' the kremlin is also limited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