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传媒与公共性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67527677
作者:吕新雨
页数:344页

内容概要

作者吕新雨,文学博士。历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复旦纪录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年7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ECNU-Cornell Center for Comparative Humanities)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纪录运动、影视理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三农问题等。主要著作有《乡村与革命》《乡村与国家》《书写与遮蔽》《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许多论文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等。
其参与主编和撰写的(与Chris Berry和Lisa Rofel) 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是英语学术界第一本讨论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著作。

书籍目录

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赵月枝)
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
一、“先知”与知识分子——学术的伦理与天职
二、何为政治?——政治的伦理及其悖论
三、“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四、韦伯的新闻观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
——与赵月枝教授的对话
一、中国的现代性、革命与工农的主体性问题
二、市场化改革与民主问题
三、大众传播、新纪录运动与社会“底层”表述
四、西方中心主义、后现代理论与马克思的幽灵
五、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与批判知识分子的责任
六、传播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使命
国家、市场与传媒
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一)——解读央视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
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二)——再读央视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
政府补贴、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电视的“公共性”
转型社会与央视《新闻调查》的自我理解——关于《新闻调查》栏目十周年的思考
“幸福”与“舌尖”——关于央视的两则评议
也谈启蒙、媒体与文化产业
媒体的狂欢——对台湾地区传媒生态的观察与思考
作为社会存在的新闻与新闻事业——关于新闻理论中诸概念的重新思考
附录:“再讨论”是迟早要发生的——读吕新雨《以人的社会存在为背景的新闻与新闻事业》及《新闻大学》编者按
历史、社会变革与中国影像
《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孽债”、大众传媒与外来妹的上海故事——关于电视纪录片《毛毛告状》
“底层”的政治、伦理与美学——2011年“南京独立纪录片论坛”上的发言与补充
纪录的美学——从本雅明的“灵晕”说起
当女权主义遭遇纪录片——一场未完成的学术讨论
熟悉的陌生人——格里尔逊在中国
我想将你们尽可能地引向远方——伊文思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中印独立电影之差异
微观,还是宏观?——在“微观叙事:张小涛+李一凡的社会图像”展览研讨会上的发言
代后记
2013年9月10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讲话

作者简介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是吕新雨教授十数年新闻传播研究历程中的重要论文汇编,各篇文章就学术和传媒的公共性问题层层推进,从社会科学基本方法论到学术伦理的梳理,从新闻事件到具体的纪录片文本分析,全书不但彰显了作者颇具理论魅力的学术造诣,也体现了作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担当。各篇章既交相辉映,也自成体系。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与思之一《学术、传媒与公共性》1、以学术为业韦伯特别强调科学不是一项”表演"的事业,而必须是发自内心地献身于学科。p4敢问自己,自己到底有没有在做表演?毋庸置疑,以前是有的,当自己无知地向别人炫耀自己读过鲍德里亚、法兰克福、费斯克和文化研究的时候,自己岂不是在表演?当自己上课时经常宣称自己读过若干著作的时候岂不是在表演?这种表演的结局,正如韦伯预言”必定会受到败坏和贬低”。那么,我真的具有韦伯所言的"对于学术的迷狂和热情"吗?扪心自问,我不知道韦伯所言的这份痴迷到底到了何种程度,但是,我还是对学术充满敬畏和向往的,只不过可能自己不够聪明还需继续学习,我至少在为学术坚持,至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术,我至少具有做一个独立学者的心志。韦伯还认为"这种痴迷还得接受学术空前专业化的制约,今天,只有彻底的专业化,才能具备学术信心取得成就"。我实在是不知道自己的学术的专业化程度如何,但是我感觉自己的程度至少是可以做学术的学生了,只是缺少老师的栽培和时间的磨练,尽管如此,在这方面我还是有种自己是未被发现的金子般的感觉。科学需要从内心出发真正地献身于一个永无止境、必然会被超越的科学进步的过程。p5学术是为深思熟虑疏松土壤的犁铧,不是对付敌手的利剑。对实际政治问题所持的意见,同对政治结构和党派地位的科学分析是两回事。p5作为科学的学术无法涉及终极关怀,在一个不同制度的神和价值相互争斗的时代,价值的多元性使得一些事物不美、不善、不神圣,却可以为真。在一神论的基督教被祛魅之后,价值多元性之间的争斗和冲突已经成为对日常生活的要求,因此,必须勇于正视这个时代的文化命运。p6"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p7我的疑问是,难道一个学者不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吗?在自己的立场之外也接受他其它立场的共在,难道有问题吗?吕新雨认为,科学不能代替,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的终极意义做出说明,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以此承担背叛众神的后果。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的"价值无涉",不是抹杀立场,其目的正是为了确立价值立场,但是这样的价值立场必须以其他价值立场的存在为前提,才是有意义的和有效的。p7以传播学研究而言,本身就存在很多立场,面对这种诸神争斗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协调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其立场进行分析,或许能够做出让韦伯满意的学术。如果能够分析清楚各种立场的存在及其内涵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一个更加理智的立场。但是,这种明智立场的建立,必须以承认其他立场的存在为前提,而不能以价值判断对其他立场评论是非,或许科学就是做到让人们看清事实就行了,而真正的个体价值立场的选择是科学不可对其进行干预的。韦伯意义上的"价值无涉",其实是以兼容并蓄为原则,以事实和知识上的联系为基础,并非与价值或立场无关。我们也只有承认他者存在的基础上才能对自身价值立场的存在进行评价和修正。不是吗?所以,科学研究,或许并非万能,它只能是在事实判断的范围内有效,建立在专业立场上的科学有助于我们做出我们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但是一旦涉及个体自身的价值判断就与它无关。如果非要对科学的价值观进行追问,我想那就应该是兼收并蓄、多元开放、专业客观、真理至上。联系到传播学研究,有多少学者在为了自身的名望而肆意攻击对手而又肆意锻造自身的研究合法性呢?作为传播学学科创建者的施拉姆为了自身利益又曾误导过多少莘莘学子呢?是啊,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这也就提醒我们这些有志做学术研究的学生一定要谨防价值先行,坚持事实第一性的基本原则。在韦伯看来,在一个上帝死去、诸神争斗的时代,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其重要性正在于提供自我和事实之间关系的知识性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必须是在容纳多元的甚至互相冲突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是学术的丧失。p7韦伯认为:今天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守夜人,面对询问和等待的人群,他们所唯一能回答的是:早晨将至,黑夜依然。以理性精神为这个社会及其文明承受漫漫黑夜,在大众社会吁求救赎的强大欲望面前,不被压垮,不妥协,不靠逢迎听众来获取私利,甚至不屈服在社会的暴力之下,正是学术和学术共同体在今天的历史责任和历史命运。在一个已经祛魅的时代里,学术与学术共同体是社会唯一可能的理性锚定——尽管危机重重,也正是因为危机重重,才更需要凸显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品格。在韦伯那里,以学术为志业,正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立场。p9 就今天的传播学研究而言,我想韦伯也会感觉到失望,因为大量的学术研究都是为了某种功利性的存在,尽管我没有做过什么严格意义上的研究,但是拿到某篇文章还是能够判断出来是学术研究还是非学术研究的。其实,那些伪学者不仅伤害了学术,也伤害了自身以及他所逢迎的受众。在这个已经祛魅的时代里,我感觉太多学者(如果能够承担上的话)都在为了各种自身利益而去做学术,拉关系,跑课题。希望将来的自己可以勇敢一些不怕牺牲外来的利益和诱惑,做一些独立的、客观的、能称得上学术的学术。在他看来,现代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追求其实就应该是一种绝对的伦理义务,犹如耶和华之于耶利米是一种律令。他拒绝课堂上的教授扮演先知,是因为以谋求个人经济和政治私利为目的的人只能是伪先知,而真正的先知情怀是最绝对的忘我的伦理使命,是对知识和理性的诚实,犹如先知之于耶和华,并以此来对世界、为民族建立意义。p17真是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能够做到对知识和理性的诚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自己的任何言论能够做到言之有据,我很钦佩别人顺理成章的论述,完整延续的论述,但是也深怕这种完整无暇背后被掩盖着一些断裂和漏洞,刘海龙、胡翼青做的研究是深得我心的,但是所有的研究,如果没有十分严谨的证据支持可能只是一种自身对于学术的建构或想像,韦伯意义上的诚实一定是建立在言之有据的基础上的,这样的研究才能称得上科学,而不至于沦为某种评论性质的感想或随笔。2、以政治为业韦伯再次强调“真正的学术和政治,都必须与 ‘表演’划清界限,与伪 ‘先知’划清界限。因为,无论是以学术为业,还是以政治为业,都必须从完全的内在天职出发,才能够获得与魔鬼打交道的勇气、责任和方法。” p26其实,韦伯这种感觉在国内即是“真金不怕火来炼”或者说“身正不怕影子斜”。这又让我想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坚持,我认为这份勇气是我坚持到现在的动力。再想,学术界多少人具有这份勇气呢?有多少人敢于坚持自我做着不伪内心的学术呢?韦伯认为“真正的新年伦理是它的内在力量应该强大到为现实的后果负责,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信念伦理才有可能与责任伦理融合。”“他意识到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这一责任,然后他遵照责任伦理采取行动,在做到一定的时候,他说 ‘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这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令人感动的表现。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精神世界尚未死亡,即必须明白,我们都有可能在某事某刻走到这一位置上。就此而言,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便不是截然对立,而是互为补充的,唯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担当 ‘政治使命’的人。”p32“一个人得确信,即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怨无悔;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p33韦伯是否再说,真正的成熟的政治人应该是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结合在一起的人呢?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有其一,有信念还要有这种信念可能承担的责任。没有信念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责任则丧失了道德。吕新雨以为:“政治的意义来源于现实的政治之外,但却需要落实在现实的政治之中。”这是韦伯对政治的最高解读。其实这不就是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两个方面吗?在现实政治之外的是信念伦理,在现实之内的是责任伦理。3、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吕新雨对韦伯的价值无涉和公共领域思想进行了归纳:(1)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是社会科学的历史观,它反对把历史纳入任何道德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目的论体系中,因此,它本身不属于也反对任何“宏大叙事”。其方法论上的体现是划清“理性类型”的有效边界,不能把“理想类型”或者任何概念性的逻辑思维的产物上升为价值判断。任何意义上的理想类型作为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整理,都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归纳和总结,归根结底是“个体性”的,因此不能把“个别”上升为“普遍”的规律,并成为“应当”如此的历史力量。因此,韦伯反对从历史的“发展趋势”中引申出对实践的评价,因为这意味着把“变迁”视为目的论的,并成为对现实政策毫无反思的美化。(2)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指的是建构学术公共领域的原则即不同的立场和观点都具有平等准入的地位与权利而且在这个意义上接受最严格的反思与批判。韦伯的价值无涉决不是取消价值立场,而是相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必须接受自己以及对手的反思和挑战,放有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科发展。(3)指的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建立理解的方法。在各种不同的、甚至歧见严重的观点之间,价值无涉要求的是对他者观点的理解,它建立在以经验的方式,从概念的逻辑意义上去考察他人的行为和动机以发现整整的不同的立场,这是一切有意义的学术辩论的前提。这样的以建立理解为前提的价值无涉的工具性,是学术对话和辩论的基础。p52说声厉害吧,吕新雨把韦伯的价值无涉理解得如此准确和充分。在我看来,价值无涉,首先是指科学研究不以各种各样的目的和价值判断为宗旨,科学才是各种价值判断的真正基础,其中宏大叙事、理想类型和普遍规律等都是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错误。其次是指价值无涉要真正地做到承认他者,多元开放和平等对话,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最后,我们在试图批评的时候首先要学会理解,有意义的学术辩论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我以为韦伯的价值无涉在深得我心的同时也一定会深得众心。读过《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都能感觉到韦伯和米尔斯对于宏大叙事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批判的一致性。4、韦伯的新闻观韦伯直言,新闻工作者,“缺乏固定的社会属性,是 ‘贱民等级’”。不同于哈贝马斯国语倚重对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理想型描述,韦伯否认了大众传媒具有天然和独立的公共性,他认为公共领域更根本的体现是大学的课堂和学术共同体。p53我想韦伯的判断肯定也是建立在与新闻界的接触和对新闻工作者的失望之上的,而非断言。当新闻工作不是屈服于政治就是屈从于商业市场的时候,其自身的社会属性也就消失了。但是从新闻史可以知道新闻也有自己的黄金时代,我更想知道的是具有自己独立社会属性的新闻工作者在我国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而当下社会是否允许他们存在,关于新闻从业者的理想和规范是学生时代都耳熟能详的,但是真正从事新闻工作之后是否能够坚持,哪些因素阻碍了他们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持续?深处当下社会的新闻工作者们又该何去何从? 吕新雨老师对于韦伯的解读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我倒更加希望能够读一读韦伯的相关原著,尤其是韦伯对于价值无涉和学术伦理以及科学方法论的论述。就学术伦理而言,最重要的是韦伯的天职般献身学术的气概,就政治为业而言则强调信念与责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综合,而价值无涉重视对他者的接纳,对社会科学方法的批评以及对社会科学进步的追求等都值得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读。而韦伯的新闻观可能与大多数的精英分子对于新闻业的批判相似,其价值贡献可能显得稍微逊色。5、关于春节联欢晚会“面子上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油彩,骨子里是权力垄断者寻租活动的 ‘黑洞’,难怪陈佩斯说它是‘名利场 ’!搭国家意识形态的顺风车,中央台其实是最大的赢家,其次获益的是承办人员,权力寻租在这个势力范围内是更激烈的进行。”p125“意识形态只有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它是意识形态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当它的征召功能沦落为一种强迫和压迫的时,意识形态本身就面临危机了,而且,当大家发现这种意识形态甚至被用来做交易的时候,被欺骗的感觉也就无法阻止地油然而生。”p126“等级的社会秩序,道德的耳提面命,百姓立场的丧失,’狂欢色彩’的消退,成为今年(2002)春节晚会最突出的风景。对于骂声越来越高的现象,流行的说法是百姓的口味越来越高了,众口难调,这其实是一种掩盖和推卸。在特权与金钱准入原则主宰下的晚会,其实已经宣告了大众共同参与的平民宽缓的乌托邦意识形态的破产”p126在我看来春晚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值得新闻传播学者大加分析。吕老师的分析采取的是文化研究的思路,内容分析的方法,很有意义,但是几乎所有的文化研究都面临着一个精英倾向的问题,这可能是吕老师的解读,难道可以代表台下观众的看法吗?又可以代表多少现实观众的看法呢?这种分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历史的考量,春晚何时诞生?当时为何诞生?如何发展?等等问题如果补充进来,可能更有说服力。“在一个利益日益分化、等级加深的是代里,政治丧失了提供泯灭差异的共同感,这才为大众传媒的乘虚而入提供了条件,它制造了受众的统一性,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共同感:共同爱的乌托邦,那里人人平等而且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粉丝团会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分享爱的经验。让人始料不及的参与狂热并不是民主的激情,而不过是一个非政治的个人主义时代里被压抑的社会仪式需要在寻求出路。只是它被今天的电视和电讯产业用现代电讯技术成功地用导管导到市场的渠道,并转化为传媒的巨大利润——这对于民主来说其实是个莫大的讽刺,如果民主只能寄生在市场的霸权下,它还是民主吗?作为符号的李宇春的中性气质不过是早已流行的国际时装模特和大众影星的类型化之一种而已,既与女权主义的性别政治无涉,也与激进的同性恋合法化运动无关,但微妙正在与某种模糊和不确定的想象和暗示,并不挑战社会主流的价值底线,他提供的是一个温和的商业主义的自我反抗式的认同,男女两性都可以从中发现没有危险地快感,也就更有商业价值。”p140关于超女与政治的相遇,我想是很多学者曾经思考过的问题,焦点聚集在超女现象是否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民主或者与政治是否有关。其实,民主和政治都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抽象概念,或许我们只有清楚了究竟什么是民主和政治之后,才便于更好地进行分析归纳。就我个人而言,超女现象似乎并不构成民主,因为:民主从主体上而言应该是全部的大多数人的民主,从民主的内容上而言,如果仅仅以为自己可以投票就是民主也太幼稚,即使是投票也没有平等性而言,里面涉及到商业条件,从民主的结果而言,这种民主并未对这些投票主体的现实权利的改变,这只不过是一场商业表演,真正受益的是表演背后的组织者甚至赞助者,试想在今天的话移动未见得会对这场活动如此支持。当有些人说这不是民主的时候,有些人则肆意叫嚣着民主时代的到来。如果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我想是可以促进彼此认识上的进步的,大可不必以感情的冲动掩盖理性和有益的启蒙。6、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我们今天把软实力理解为成功的文化传媒大公司、跨国企业等资本层面上,这样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该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是体现在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体悟、对文化与社群关系的理解。中国真正的软实力是体现在百姓与社会中间,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宣传的。”p162“今天国家主导的文化产业建设里边,主体部分其实并不在于新媒体本身,而是打造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打造作为国家形象的巨片,这使得中国地电影产业好莱坞化。好莱坞背后的理论支持就是中国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被直接挂钩于国家的软实力。这使得我们产生一个疑问,究竟什么是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世界话语体系里的话与主导权。如果我们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到今天的历史没有一个清醒的梳理的话,在华语上失守这样一个局面将会延续。这就会注定中国文化产业的不可能,即便我们把自己变成好莱坞的中国翻版,也不意味着成功,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好莱坞的中国大片,第五代导演集体好莱坞化,他们并没有带来中国软实力的增强。而是恰恰相反,没有国家投资、没有国家战略依靠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几乎被中国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所遗忘的人物,突然获得了世界话语的表达权,这构成了一个反讽的局面。他逼迫我们追问,什么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背后所不可或缺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应该怎样放置在中国近百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化启蒙的谱系里边来理解?今天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个寻租的场域。地方政府从中央政府中寻租,媒体利益集团从各级政府中寻租。当文化产业成为寻租模式的时候,我们怎样期待从这样的文化产业生产出中国的软实力和中国的话语体系?” p166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不认为我们有文化产业的可能性。新媒体讨论有很多,我们曾选取了十大微博事件来进行案例分析,并以此做了一个工作坊。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在微博的领域有更多的启蒙的乐观。恰恰相反,我们在这里边看到的很多期待,比如说民主的期待、交流的期待、公共空间的期待等等,所有这些期待在今天的新媒体里都困难重重。今天的新媒体也同样遭遇到很多问题,包括资本的控制、利益集团的控制。新媒体不能外于中国的现实。所有这些都对我们今天文化价值的出境提出了挑战。所以,新媒体和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形式,其产业形式作为一个市场经济的行为,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正因为我们对这样的市场经济背后的意识形态反思是不够的,这使得我们的文化产业面临着一个空洞化和虚无化的可能。”p166吕老师的这些分析与自己的思考和疑惑有很大的重合,可以具体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文化产业,我一直怀疑文化产业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很多学者的研究方向都有文化产业,在我看来,文化就是文化,产业就是产业,文化产业无非是用文化的幌子掩盖产业的实质,尤其是其意识形态性。产业可能是国家的也可能是商业的,国家的文化产业目的是对外证明自身的强大地位对内则证明自身的政治合法性,而商业的文化产业无非是打着文化的幌子去掩盖盈利的动机。第二、当国家的文化产业用来证明自身强大的时候,这些文化产业往往构成了所谓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以打造多么大的传媒集团、跨国企业和其他产业为手段则并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或许我们应该从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着手,创造出一些具有我国特色而又有益于世界和人类和平、健康、幸福、美好的魅力文化。当下学者还有很多人在着手研究所谓的文化软实力,无论在概念上多么精细和准确,我想文化的软实力也许不是立刻就能打造出来的,它可能是一个长期内化在人民内心的那些美好面。第三、在读菲斯克的时候我就想着关于抵抗的界限,如果我们批评菲斯克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称不上抵抗,那么到底抵抗到什么程度才能称得上是抵抗呢?如果传统媒体已经沦落为意识形态的载体,那么新媒体是否能让我们看到抵抗、民主和启蒙的希望,它们里边具有的抗议甚至启蒙能否让我们看到自由的另一片天空?可是自己并未做相关研究,吕老师的研究结果可以借鉴。第四、邵老师的华莱坞是否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呢?如果这项研究仅仅比照其他文化产业去发展也是有问题的,那么就华莱坞而言,如何才能做出真正具有世界魅力的社会意义的电影呢?可能还是得从世间的善良、真实、善良、美好等处着手,做出让世界人类能够产生共鸣的作品,其实韩国电影的叙事和对于真善美的情感抒发可以作为借鉴。7、人的物化“资本主义的法术是对自然的剥夺和异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也是自然地一部分,资本对人的剥削与他对一座矿山的剥夺并没有区别。”“资本对劳动力的奴役与它对自然力的奴役是同一个结构过程,劳动力不过是自然力的一种形式,对劳动力的征服是把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就如同把矿物从石头里开采出来一样——都是对自然力的征服。马克思在他的时代观察到了资本依赖对人的劳动力的奴役来完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于是他给了劳动力高于自然力的地位,···但是工人阶级与最先进生产力的结合却并没有因此得到保证与实现,当代工人阶级的命运恰恰是被最先进的生产力所排斥,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代替了劳动力,科学技术成了生产力,而雇佣劳动却成了被排斥的对象,因为科学技术证明了是机器,而不是人,可以更快地使资本升值。科学和技术以加速消耗世界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方式把自然力转化为生产资料和资本,生产力就是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能力,而代价就是整个地球生态的严重危机。这正是为什么最早的工人运动都是以捣毁机器尾开短的,对机器的仇视正是因为资本对人的排斥,机器是非人的,当机器占据了人的位置,人就变成了物,世界就无可避免地物化了,工人对机器的反抗是资本把人物化的反抗。”p2048、那些隐匿的主体“在工人阶级失去主体性的时代,乡村社会无法在现代化的语境中获得它的主体地位的状况下,被压抑的主体只能以流离失所和隐名埋姓(性)的方式存在。”p242“失去土地和家园的人们在他者的空间里流浪和被放逐,他们成为没有主体身份的客体存在,主体身份的虚无意味着其背后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空缺,失去身份的人也失去了语言,沉默的存在或是借助与别人的语言···城市的大众传媒中的社会细嫩充满了矿难、爆炸、死亡、犯罪、血淋淋、伤残、尸体···,这些是他们进入大众传媒事业的理由,即只有当他们被当做身体:血、肉欲望还有眼泪,一种生物性的存在的时候,他们才获得进入大众传媒视野的可能。但当我们看到的只是被抽离了真实的痛楚感的灾难,以及眼泪、尸体与遗骸这些物的存在之时,被压抑的主体就永远只能是匿名的存在。”p242“而在流浪的足迹和主体的碎片中可以辨认的唯有痛楚,痛楚作为存在的证明,其前提是他们肉体与精神的巨大创伤能够被放在人得尊严的位置上,即作为人的痛感体验可以被揭示和认同,否则那些无声的痛楚的呼号就只能如孤魂野鬼,在我们的城市里梦魇般飘荡——当代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意义即根植于此,它消解了影响内与外的区别,也挑战了我们和他们的界限。”p242凡做此思考的学者我认为都是善良的,尤其是那些已经过的很好的人更是值得钦佩。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被隐匿的主体,他们的存活有无对社会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而当他们真正产生影响的时候可能是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的。这让我想到了讨薪不果的跳楼农民工,他们最大的能够唤起社会注意的可能就是生命和肉体了,这其实是可悲的,也是不公平的。我们一直在呼吁民主和平等,但是现实社会中这些可能都是神话。如果我们仅仅关注这种悲剧甚至是灾难,那么他们可能一直都是隐匿的主体。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宗旨可能就在于让那些隐匿的主体发声,从他们的视角讲述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引发我们的思考,刺激我们的良心,为了这个世界更加公平、美好而尽责。9、本雅明的灵韵与中国纪录片运动在吕新雨看来,“一个影像有没有灵韵,是这个世界的本真是否通过影像表达出来。本雅明对广告的批评,就是看到的是影像,可这些影像都是没有灵韵的偶像,生命都是来自时尚的灯光,也随着时尚的转化而泯灭。影像本身的复制和世界的本体之间已经脱离。它与其说是对现实的表达,不如说是是对现实的出卖,现实反映本身不再能够对现实说明什么。所以他的灵韵理论恰恰是针对今天世界上影像的泛滥,人的形象和世界的形象发生了极大的异化,而不再与世界的本真有真正有机的联系。这种有机联系脱离之后,灵韵就消失了。”p263其实,灵韵的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吕新雨认为中国的新纪录运动与本雅明所说的这些影像的历史可以建立一种重要的对话关系。因为在新纪录运动中,现实影像的重要意义前所未有地提升起来了。这种向下的趋势确实与今天中国电影工业好莱坞化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以上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我还是想知道本雅明的灵韵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难道仅仅具有现实性或本真性就存在灵韵了吗?10、格里尔逊、伊文思与印度独立电影格里尔逊的电影追求是融教育与艺术为一体,伊文思则用艺术的方式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事业中去,印度影展的启示是中国知识分子要反思自身与社会的脱节。虽然我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了吕新雨的论述,但是吕老师对中国新纪录片的期待和追求的迫切心理是言语所不能及的。其实,她想表达的其实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纪录片或者影像?我试着概括起来的话,中国的纪录片运动应该是:真实、客观、独立、能够让观众反思当下、反思他者、反思自我。我想谈谈对吕老师的感受:1、独立和勇敢:我想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的必备品质,吕老师的独立体现在其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好莱坞化的批判及其对中国纪录运动的支持,还体现在对于中国当下热化朝天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包括春晚的批评和否定。2、善良和正直:这种善良和正直最大的体现就是为工人、农民、女性等被隐匿主体的同情,并为他(她)们的权利和命运而思考、呼喊。那么,我能学习到什么呢?(1)就是做一个独立的学者,不因受制于任何外在的力量而做自我异化的学术,那么这种勇气只能来自于自己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综合,也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坚持自己理想的同时勇于承担这种坚持伴随的责任。(2)多向前人、大师学习,学习他们对待学术与政治的天职般的态度,学习他们做学术的科学方法。(3)希望自己所做的学术能够对世界的更加美好有些影响,尤其是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世界的被隐匿的主体们说些话,能够为人人之间的平等、公平和善良做些贡献。后面该思考和继续研读以下这些问题:(1)韦伯的学术伦理观(2)韦伯的政治观(3)韦伯的科学方法论和价值无涉(4)韦伯的新闻观(5)春晚及其历史、仪式和意识形态的关系(6)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进度及其当下焦点(7)文化产业的历史及其现状,有无人对之进行着批判,多少人还依然狂热地支持(8)邵老师的华莱坞电影追求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9)本雅明所谓的灵韵到底是什么,当下影像如何能够获得稀有的灵韵(10)知识分子到底应该如何界定,有哪些类型,他们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感谢吕老师作为前辈引路,才让作为后辈的我们能够看到未来学术的希望。当下知识界在我看来是鱼龙混杂,有太多的所谓的专家和学者在做着甚至还称不上自我异化的学术,有的甚至还过得逍遥自在。因此,多一个独立学者在前方引路就能让后辈学者多一份坚持的信念与希望,当这份希望越来越多,具有共同志趣的学者越来越多,学术界的春天可能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吕新雨教授十数年新闻传播研究历程中的重要论文汇编
  •     想看《铁西区》
  •     文中一些现实性的内容值得思考
  •     看得到一个学者的反思
  •     暂时还无力评判这种左派立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