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802416819
作者:吴国韬
页数:961页

内容概要

吴国韬,1942年生于湖北建始凉水埠。在鄂西武陵山区芭蕉小镇任村民办教师十六载,后转为公办教师。现退休,居恩施。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温馨之路(1958年夏1960年冬)
第二章 友谊之歌(1960年冬-1961年春)
第三章 塘湾之夏(1961年春-1961年夏)
第四章 装点关山(1961年秋-1961年冬)
第五章 梦断关山(1962年春-1962年夏)
第六章 难忘关山(1962年秋-1963年春)
第七章 茶园青青(1963年春-1964年夏)
第八章 彩云飘飘(1964年秋-1964年冬)
第九章 流水潺潺(1965年春-1965年夏)
第十章 山道弯弯(1965年夏-1965年冬)
第十一章 惊雷阵阵(1966年春-1966年冬)
第十二章 战旗猎猎(1966年冬-1968年春)
第十三章 烽火连连(1968年春-1969年冬)
第十四章 翠竹依依(1970年春-1971年冬)
第十五章 余音袅袅(1972年春-1973年冬)
第十六章 暖气微微(1974年春-1975年夏)
第十七章 红日瞳瞳(1975年秋-1976年冬)
第十八章 春光融融(1977年春-1978年冬)
第十九章 火花闪闪(1979年春-1979年冬)
第二十章 征途遥遥(1980年春-1980年夏)
跋一:人生是说给自己的诺言
跋二:关于父亲的写作

作者简介

《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1958-1980)(套装上下册)》记录的作者的弟弟1958年至1980年和父母一起居住在恩施芭蕉的那段极不平凡的经历。《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1958-1980)(套装上下册)》充满了苦难和艰辛,也更充满了作者和他那整个家庭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势头。


 雨打芭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今晚的沉默不是悲伤读《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回忆录(1958-1980)》 有的书看完了,你会很有欲望地去跟人复述书里的故事,与更多的人共享书中的快乐、阅读的快感。但有的书看完了,你会变得话很少。因为你说的越多,越见出你的苍白与浅薄。你不由自主地为书里的故事落泪,而书里正亲历着苦难的主人公,却以他的坚忍和乐观,告诉你应该抹去眼泪、好好活着,才是生命的意义。这就是《雨打芭蕉——一个乡村民办老师的回忆录(1958-1980)》带给我的沉默。不是不想说,而是太厚重,厚重到你无从说起。书的厚重,生命的厚重,历史的厚重,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说,都会是一篇长文还言不尽兴。你只能呆坐在那里,深深地为主人公的命运、历史的错愕、严峻的真实而低头,一语不发,内心里却翻腾得如涛如怒。作者吴国韬,1942年生人。因为其隔房的堂兄吴国桢解放初期被列为国民党“十大战犯”之名,其在国内的族间亲人几无幸免的受到牵连,尤是“吴”姓和"国“字辈两大要素,作者都靠上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命运可想而知。尽管他品学兼优,为人正直,但在执着地参加了三次高考之后,才醒悟到自己“出身”与大学之间的距离。外交官梦想破灭,命运让他开始劳动,手握锄头,挖坡挑种。1962年,作者被荐为民办教师,从乡村民办小学、耕读小学、耕读中学办起,挨家挨户劝学走起,风里雨里十六载。其间生存艰辛和创业艰难,不一而足。《雨打芭蕉》,是一部60-80年代的乡村教育史:此前,尚没有一本书能如此客观详尽地记录中国20世纪60-80年代的乡村教育,书里有许多当年的教育现场实景记录,那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跟40年后我们现在的教育方法理念相比,有不少是值得当下的教育界反思甚至借鉴的内容。比如,那时的教书育人,出发点是由衷地想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使他们能够认字,看书,有文化,能打算盘,学技术,开设的课程也非常有针对性,除了基础学科,还有根据需要自行开设的农技,园艺,简单的化学,物理,完全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农村学生家贫,交不起学费,老师们冒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为学生创造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采杉树种,选茶,挖草药,得到的收益按劳分配给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基本以自己的劳动所得完成学业。在功课安排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孩子在家顶半个劳动力的实情,还要响应国家半耕半读的号召,如何让孩子们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必须的知识,乡村教师们费尽了心血。那时的老师,能够作到不惟分数是论,作者曾写道: 学生中,有一个男生,站在那里,比其他学生要高,让他背书,却直翻白眼,似乎好蠢,好笨,也因此被有的同学笑话。但是,一次走访,到了他家,看见他在编撮箕,编得非常漂亮,这使我十分诧异。当我称赞他心灵手巧时,他的父亲拿出他编的一个小背篓来。这一下使我的眼睛亮了——原来他是这样一个有才艺的娃!书里也布满因为特殊时代而产生的许多荒唐故事,这些故事常常让我们从里面读到黑色幽默的因子。乡里一位很有才华的谢老师,因其恰好在1949年10月满十八岁,成了政治运动的““晴雨表”。据说,划“分子”是以解放时年满十八岁为界限。因此,他到底是“分子”,还是属于“子女”,并没有定论。如果阶级斗争抓得紧,他就可能成为“地主分子”而不让其教书了;如果稍微缓和,他又可能不是“分子”而是属于“子女”,群众又把他请了出来继续教书。《雨打芭蕉》,是一部开荒生存手册,荒野百科大全:如果说在乡间办学是事业的开荒,那作者在土、苗、侗聚居的山乡成家造屋定居,养儿育女,更是生活的开荒。现在年轻人崇尚“荒野生存手册”,本书读来,倒真像一本中国版的荒野生活手册。在那个灾荒饥馑的穷苦大山里,要吃顿饭,得自己从山上伐木砍柴,放捆下山,劈柴烧火;饭得从栽水稻秧苗开始,直到打成谷子,领了谷子还得去找风车舂成了大米才能下锅;菜要自己下地去种,种菜要肥料还需在造屋时打出粪坑以储备养分,更别说浇粪淋菜,斩藤养猪,打猎摸鱼,引水山涧……那才是真的叫人感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活已经是如此的艰辛,艰辛到让人不得不想起《鲁滨孙漂流记》,政策上又还时不时地制造些人为障碍,比如“割资本主义尾巴”,要把乡里仅有的几台“缝纽机”(上面下来的工作人员不认识缝纫机的“纫”字)都收缴了;无论年景是顺是荒,给国家交的任务无论菜、粮、肉,都是一斤半两都不能少的,否则会扣你原本就糊不饱肚的口粮。我相信,现在人们对荒野生存的向往,一方面源自人们渴求对本能求生能力的印证;一方面是对舒适生活环境的腻味、反叛和逃离;还有一种对未来未知生活环境的生存预警,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是赞赏人去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只是,偶尔去尝试一下生存挑战可以,如果让你长年累月的天天都挑战生存,难以想象人在精神上又得需要多大的韧性呢?《雨打芭蕉》,是一部特殊年代普通人的“生活史”:作者的父亲,早年上过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参加过北伐,后转行师范,从事教育,但时代让他好好作一个教书先生都不行。审查,隔离,批斗,陪斗,停职,放牛,没有消停的折腾。直到72年被学校退职,离开学校,来到作者定居的戽口乡村木屋,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作者描写他的父亲在家里喂养两头猪:他(指父亲)给两头猪,都取了名字。他听说,大的那一头,是我在桐麻园买来的,他就叫它“麻园儿”;后买的,小的那头,是从庆阳坝买来的,就叫它“庆阳坝”。可以听到,父亲在给两头猪上课:“你两个,都在一个碗里吃饭,要和气一些。”“麻园儿,你不要占强,你哪门就容不得庆阳坝呢?”“麻园儿,你实在不听话,我就罚你站到一边去;庆阳坝,你莫怕,只管过来吃……”在与猪这样的对话里,我读出来的却是另一番感慨。作者的父亲那时早已是一位千帆看尽的花甲老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五十年兴亡看饱,经历了才能云淡风轻,见过了才会拈花微笑。下面有了孩子,上面有了老人,尽管贫寒,简陋的木屋里终究也平添了许多天伦之乐。爷爷是讲故事的高手,老教书先生,教亦有道,孙辈“为学”的思想大多受自爷爷的巧妙鼓励和引导,再加上作者夫妇本身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孜孜求学的精神(这在书中都有不少的细节故事),作者的三个后人,都相继考上大学并硕士研究生毕业。长子还留学加拿大,获人类学博士。苦难,对于读者,是一种痛。对于作者,写出它们更是一种勇气。体验痛,体恤痛,才会更珍惜生活的甜。就像看完战争片或者灾难片,当我们走出黑暗的影院的时候,阳光从外面倾洒下来,打在身上,你会一时睁不开眼,但你却能在那一刻,更清晰地嗅到生活的味道,就像“空山新雨后”那般清晰的美好。而在本书对于苦难的描写中,作者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又让阅读的体验不时地从沉重的深渊里轻扬到人间来喘一口气,不由得让人泪中带笑。感谢作者将半生心血凝结成百万字书,为我们留下宝贵真实的"那年那月"。让我们读到坚毅,读到正直,读到乐观,才会更有勇气面对未来。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民办教师;还意外地知道了那场荒诞的全民超声波化运动
  •     厚厚两大册,我硬是认真看了一遍,相当部分是躺在床上看的。这在我很不寻常,因为,我是一个贼床上看书几分钟就犯困的人,但此书成为例外。无论是晚上睡前还是清晨醒来,手拿着这部大厚书,可以在不知不觉间翻一两个小时。 说起来,这部书不是小说,不是回忆录,也不是纯粹的日记,而是一个将日记串起来的加工版。如果用作家的水平要求,自然有很大问题,但其中透出来的乐观情绪、朴实的语言,以及真实的生活气息,还是能够让我一直捧在手上往下看。有一些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他总能以小见大,从正面理解所发生的事情,把学校演节目与莎士比亚成为伟大剧作家联系起来。还有,六几年,在湖北恩施的大山里,居然能够借阅到《约翰克里斯多夫》。
  •     真实记录,感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