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符号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544751457
作者:(芬) 埃罗·塔拉斯蒂

内容概要

塔拉斯蒂,芬兰符号学家、钢琴家,曾从师著名符号学家格雷马斯。赫尔辛基大学教授,现任国际符号学会会长,出版过多部符号学著作,如《符号学导论》(1990)、《音乐符号学》(1994)、《存在符号学》(2000)、《价值与符号》(2004)等。
译者:陆正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和符号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诗词及艺术学理论研究,代表著作有《歌词学》,《世界好声音:英语歌曲24名家》;翻译著作有《音乐符号》、《音乐-媒介-符号》。教学研究之余,写诗,写歌。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音乐作为符号
第一章 音乐是符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音乐是符号:一种历史视角
第三节 皮尔斯、格雷马斯与音乐—符号学分析
第四节 理解/误解音乐符号
1 . 理解和误解音乐符号
2 . 理解过程
第二章 音乐史中的符号,音乐符号学的历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音乐自身符号
1.浪漫主义
2. 现代主义
第三节 从符号学看音乐学历史
第四节 音乐符号学发展的主要线索
第三章 符号作为行动和事件:音乐情境
第一节 交流和意义情境
第二节 行动和事件情境
第三节 互文性情境
第四节 情境分节
第二部分 性别、生物学和超越
第四章 音乐中的隐喻和有机主义:一种“生物符号学”方法
第一节 音乐有机说
第二节 西贝柳斯与“有机论”
第三节 有机叙述性
第五章 符号的解放:音乐中的身体和姿势意义
第六章 肖邦音乐的身体性与超越性
第一节 身体符号是像似符号?
第二节 身体符号是指示符号?
第三节 分析
第三部分 社会和音乐实践
第七章 声音和身份
第一节 声音与意义
第二节 文本
第三节 超越性
第四节 口头形态
第四节 唱歌作为社会认同
第五节 民族声音类型
第六节 性别
第七节 教育
第八节 经验主义方法
第九节 结论
第八章 音乐即兴的符号过程:从《纽伦堡的名歌手》到波洛洛印第安人
第一节 音乐即兴与符号学
第二节 即兴作为交流
第三节 即兴作为意义:皮尔斯式的观点
第四节 即兴作为意义:格雷马斯式的观点
第五节 结论:即兴与存在符号学
第九章 表演艺术符号学:一个建议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音乐符号学术语表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从音乐史及其文化背景中探讨音乐符号,从肖邦、贝多芬到西贝柳斯,从尼采到格雷马斯、罗兰•巴尔特,符号学的视角让熟悉的音乐呈现出别样的意义,包括生物的、性别的、超越的等多种层面,如万花筒一般新奇。作者以丰富例证展示了这个相当前沿的学科的独特魅力,梳理出一套具有说服力的音乐“元语言”,旨在为音乐符号学提供一本实用指南。


 音乐符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传统音乐学总是将音乐包裹在繁复的专业术语中,严谨而详尽地对音乐分析进行研究。1975年,加拿大音乐学家纳蒂将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引入音乐研究,开始了对音乐学方法论、认识论的新探讨。在这数十年间,音乐符号学自身也不断发展变化,不同传统、不同学派互相碰撞,并且随着符号学的发展不断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塔拉斯蒂的这本《音乐符号》,正是音乐符号学运动中的开拓力量,其不仅对音乐与符号之关系进行了历时的梳理,更以惊人的广阔视野,将音乐融合进其他学科视域之中。塔拉斯蒂的出发点与蒙特利尔学派的纳蒂不同,后者认为音乐符号学不应该是音乐对“一般符号学的一个回应,应当是一个音乐问题而不是一个符号学问题。据此,纳蒂不断尝试着给音乐建立一个句法模式、一个符号模型,这种倾向造成了音乐学者对符号学的把握限制在了语言学的范畴中,使得音乐符号学“几乎没有触及符号学的问题”。塔拉斯蒂则是站在符号学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审视,用已经成熟的符号理论体系来分析音乐文本。在其1994年出版的《音乐符号学理论》中,塔拉斯蒂就主要以格雷马斯和皮尔斯的理论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富有人文气质,极具探索性的音乐分析体系,由此也形成了音乐符号学赫尔辛基学派的特色。塔拉斯蒂的音乐符号学研究相较纳蒂而言开始得并不晚,只不过由于语言的原因,当纳蒂的文章、著作在学界盛行时,塔拉斯蒂的文章只在少数刊物上登载。蒙特利尔与赫尔辛基两个学派、两种不同的方向也是符号学索绪尔传统与皮尔斯传统的较量。众所周知,索绪尔是语言学大家,其符号学体系也以语言系统为支撑,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同一时期的皮尔斯则显得更为“杂家”,研究领域涉及哲学、数学、天文地理,包罗万象,其符号学体系旁征博引了大量其他学科的例子,结构也远比索绪尔来得宏大和复杂。皮尔斯由于学院事业的不顺,其“天才的大脑更加随兴趣而飞扬,完全不必照顾读者是否跟得上”,这也让其著作主题散乱,难以把握,皮尔斯学说的传播也自然比不上索绪尔的符号学教科书深入人心。但正因如此,皮尔斯的符号学体系在现今各学科急需交流融合的文化语境中才具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从皮尔斯理论出发的音乐符号学,也注定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如作者所说,《音乐符号》这本书的“重点大多落在应用,而不是在理论上”,“目的是为音乐符号学提供一本或多或少的‘实用指南”,开篇以导言的姿态引入了音乐与符号关系的探讨,呈现出诸多符号学大家对音乐问题的讨论,并且联系皮尔斯与格雷马斯的一般符号学理论,指出音乐是符号学的理想案例。在梳理音乐符号学历史时,塔拉斯蒂总结道,“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音乐符号学已经成为‘正常’音乐学的一部分。同时,它已经脱离了一般符号学的控制,聚焦于音乐话语的自主性与独创性”。作者意识到,从一般符号学到音乐符号学的路径较之从音乐学内部出发的符号学探索显得更加成熟,也更符合符号学的研究方法。这条路径的优势也很快显现:在确定音乐是一种符号之后,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对理解符号的探讨中。在《理解/误解音乐符号》一节中,塔拉斯蒂列举了14个有关音乐理解的论题,由此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音乐是符号,而符号则需要被理解/解释;理解总是受一系列文本的影响,而对这些文本相关的分析,使音乐进入了文化的讨论之中。在塔拉斯蒂的存在符号学理论中,符号被认为“总是出现在某种情境的联系当中”。情境是一个存在主义符号的概念,“不能被解释为因果链的事件,而是作为一种持续的混合现象,它象征了多种模式在真实环境中发生”。在本书的第三章,情境作为一个动态元素进入了音乐符号的分析中,代替了以往音乐符号学中的“线性配置的简单生成模式”。这种存在主义式的音乐符号学研究,使得作品成为一个整体而非被肢解的对象,音乐动机和主题发展的分析需要依赖更多的音乐逻辑,即对这种逻辑的顺从或者是违背。情境理论从音乐的结构特征转向了音乐的目的性一音乐的有机性。音乐是有口的的,“这口的使音乐的动力一直处于运动中”,音乐有其自身生长和衰退的空间,以“自我一声音”来决定存在和行动。第五章和第六章从更先锋的角度探讨了音乐的身体性。回顾了梅洛一庞蒂、阿多诺等人的音乐身体符号学研究后,塔拉斯蒂指出:“音乐之类象征性再现之身体意义的性别关系,理论化的依据不可靠,至少可以说,没有理论能够说明已经创造出的音乐符号是如何反映身体的。”音乐中的身体符号不能仅用像似、指示或者规约符号来划分,音乐呈现出的主体是复杂多样的,受到一个超越性主体的支撑。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言说方式,显现出不同的身体,于是贝多芬的音乐体现的不再仅仅是阳刚的男性气质,肖邦的音乐体现的也不再仅仅是柔美的女性气质,“符号的解放”成了建构新的音乐身体符号理论的基础。在书的第三部分,更加具有社会性、存在意味的人声和即兴成为关注的重点。我们的声音“不仅是一种自我传播或者某种程度上的符号表意,而是一种逃离此在世界的手段,是社会性显现的标记”,通过发出声音,我们标示出自我的身份,与超验性现实产生交流。在面对音乐中最难以捉摸的即兴创作时,塔拉斯蒂再次展现了符号学精准的分析能力,分别从雅各布森符号六因素、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格雷马斯的生成模式出发,构建了即兴创作的符号模型。即兴的符号学模型和符号情境相结合,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符号学”,再次对试图寻找音乐即兴语法的传统音乐符号学提出了挑战。至此,我们或许可以说,音乐研究再次获得了解放,研究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分析,而不必过多摆弄行话,《音乐符号》如灯塔一般,指明了探究音乐世界的新航线。音乐符号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兴盛了几十年,而在中国,相关的研究才刚刚兴起。音乐符号学不断探索人类最神秘的表意形式,但“由于音乐表意的特殊品质,音乐符号学也是符号学各学科中最令初学者望而生畏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符号》译作的出版,不仅能为中国音乐符号学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能鼓励更多中国学者走入音乐符号的奇妙世界。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zine_view/index/6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音乐符号》从音乐史及其文化背景中探讨音乐符号,从肖邦、贝多芬到西贝柳斯,从尼采到格雷马斯、罗兰巴尔特,符号学的视角让熟悉的音乐呈现出别样的意义,包括生物的、性别的、超越的等多种层面,如万花筒一般新奇。作者以丰富例证展示了这个相当前沿的学科的独特魅力,梳理出一套具有说服力的音乐“元语言”,旨在为音乐符号学提供一本实用指南。
  •     塔拉斯蒂的这本《音乐符号》,正是音乐符号学运动中的开拓力量,其不仅对音乐与符号之关系进行了历时的梳理,更以惊人的广阔视野,将音乐融合进其他学科视域之中。
  •     感觉对于音乐的符号学把握是非常准确到位的,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音乐的符号性发展,音乐修辞,表意表演,性别,交流,这些问题的论证比较到位。
  •     将音乐作为符号来分析,讨论超出了音符自身,甚至谈论到肖邦音乐的身体性,非常有趣。
  •     这本书适合古典音乐的音乐分析,如果做音乐文化分析很难对话。从作者是个钢琴家的背景来看,如果你没有从乐理的角度接触过钢琴,也没怎么听过古典音乐,可能获得的启发很有限。比如肖邦身体性的超越那章,名字很酷炫,但所谓身体性的超越还是用克里斯蒂娃的chora理论打底,而符号学的贡献就是用纯乐理的陈述,包括调性、和旋选择,把法国女性主义那一套再说了一遍。我乐理差,很难吸收,尤其是读到这样句子,不免觉得没有社会和文化资料的辅助解读,纯音乐分析容易陷入自说自话和自我催眠,这句你读读看“叙述会慢慢从表层结构转换成‘超结构’,即最终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此刻,身体升华成表现。随着音乐材料的减少,身体变形。。。。”
  •     李幼蒸原来和这会长撕过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