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邊界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9868845480
作者:阿潑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阿潑
六年級生,本名黃奕瀠,受過新聞與人類學訓練,擔任過記者、偏遠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志工和NGO工作者,現職為媒體工作者。將社會當成一個「田野」來觀察,尤其對文化議題感興趣,喜歡自學亞洲各國語言。渴望了解世界,喜歡自助旅行,總是發揮人類學家精神賴著當地人聊天,以「是否和當地人同桌吃飯」作為旅行成功與否指標。
曾著有《看不見的北京》。部落格是「哈囉~馬凌諾斯基」,臉書專頁為「島嶼無風帶」(www.facebook.com/anthropojournal)。

书籍目录

各方推薦
推薦序 邊界時空中的記憶與真實∕張翠容
第一部 曖昧的邊界
越南--邊界的誤會
柬埔寨--沒落的古國
寮國--湄公河的故事
印尼--模糊的他者
泰緬--失去身分的異鄉人
新加坡----馬來之海中的華人島嶼
第二部 歷史的迷途
沖繩--是不是日本人?
韓國--北緯三十八度線的悲劇
中國--我是朝鮮族
越南--他人的戰爭
婆羅洲與馬來西亞----雨林裡的戰士
第三部 身分的岔路
香港--成為香港人
澳門--三本護照的身分認同
馬來西亞--別叫我華僑
緬甸--哪裡是我的國家
越南--日久他鄉是故鄉
後記
推薦序
邊界時空中的記憶與真實 張翠容∕作
直到我執筆,寫這篇序言時,我似乎還未有機會與阿潑見一面。但,我們通過好幾次電郵,源起於她在我的部落格留下了一些感言,字裡行間充滿她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掙扎,卻又不失對世界的熱情、好奇與關懷。
她告訴我,她唸的是新聞糸,在記者這個行業徘徊不定,有志難抒。相信這是多少鍾情於新聞工作的同行的心聲。當年,我不也與阿潑一樣嗎?!
那不如自己走出去吧!
想不到,我在書中曾提及到波蘭記者卡普欽斯基的事跡及其作品,對阿潑有如此深刻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在部落格上的談話,就是從卡普欽斯基開始,並在談話中不知不覺跨越了一個又一個的邊界。
「越過自身經驗的邊境,就是世界。」
這是卡普欽斯基的《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中文版書腰一句很醒目的說話。
就這樣,卡普欽斯基也拖著阿潑走出自身經驗的邊境。有趣的是,今次,阿潑所走過的亞洲地方,這包括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可能反過來,令卡普欽斯基更有所好奇。他本來對東方一直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他跑進印度與中國。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多少個世紀以來,歐洲一直處於主導地位,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多元文化的時代、歐洲大陸以外的社會和文化在人類大家庭中,將會享有自己的尊嚴並得到應有的尊重。」
卡普辛斯基還說:「那些令你著迷的國家會激起你對生活的激情,那些剛剛崛起的新大陸,盡管那裡還存在著貧困和飢餓,但這一切都與對美好明天的憧憬相隨。」
卡普辛斯基或許有一個遺願,就是有機會多往亞洲其他地方,感受該地區的歷史、族群、文化的多樣性。阿潑好像明白了卡氏的心底渴望。我把她的書稿一路讀來,竟然看到卡氏的身影。
例如,阿潑在書中處處對歷史作深思:
「我們對過去政治疆界的想像和理解經常被現代國家(nation)的概念所綑綁,所以有時候很難理解東南亞國家歷史的推演,因為他們的國界隨著權力中心的轉移而變化,權力中心衰弱時,遠處的城邦就會效忠於其他王國。因此,每當學者談論舊東南亞王國時,都會談到『曼陀羅(mandala)』,這個梵語有『權力圈』的意思。」
但,也有與當地文化互動時所產生的趣味:
「只是,我們對政治觀察的興趣還是比不上『尋找鬥雞』,儘管最終的收穫只是發現街頭幾隻受傷的公雞,但伊斯蘭教斷食日和殺牛宰羊的慶典我們倒是在爪哇的第二早就遇上了。在分食的前天,整個雅加達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被拴綁在路邊的羊,我避之不願參與,以為繞過清真寺就好,不料早晨才走出門,就看到一群嚇得腿軟的羊咩咩,還有另一角聚集的人們及地上清楚的血跡,嚇得我拔腿就跑,趕忙回去,而這也是我在印尼唯一一次奔跑——當然跳進的,還是自家旅館的院子。」
更有對不同族群命運的探討:
「賴樹盛提到一個克倫族菁英的故事:他的父母是公職人員,推崇緬甸政權,但當他獲知自己因克倫族的身分而未能分發到醫學院時,便開始反思族群問題,最終放棄學業投身反政府運動。而後,便不停出入牢獄,最後只得避走他鄉,進入叢林,並加入了克倫獨立國武裝部隊,大半生都和死神搏鬥著。一次在泰國克倫人的協助下,他來到了泰國,躺在醫院裡休養期間,恰巧遇到皇太后巡視邊境,幸運取得居留權,不過,卻得用三個條件來交換:不能碰毒品、不能違反法律,不能碰政治,否則要驅逐出境。」
這不正是卡普欽斯基所善用的寫作手法?!當然,卡氏是位報導文學的高手,已屬大師級;在他面前,我和阿潑只是後輩與學生,可幸我們找到了座標。
與卡氏的文學書寫不同,阿潑寫來尤如人類學者式的報導,原來她的確也曾唸過人類學。
作為人類學畢業生,她對邊界有一種複雜的情感。站在邊界上,她有那些「魂牽夢繞要做的事」:去跨越一下國境,探究一下國界的那邊究竟能看到什麼?,
她巨細無遺一一記錄下來,為的是讓真實說話,以抗衡人類的無知與遺忘;同時也免於我們陷入狹隘的地方主義。一般而言,地方主義所指的是地理空間,即是人容易把自己的思維受身處的物質空間影響,並誤將之普及化。但,有另一種地方主義是屬於時間上的,在這裡, 歷史成為一個時代某些生存者的財產。
只有不斷行走,走出我們經驗與人為的邊界,才能對抗遺忘與狹隘的地方主義。
阿潑是不一樣的旅者,這本書亦是不一樣的旅行札記。
後記
「旅行所能帶給我們的所謂逃避,除了讓我們面對我們歷史裡面比較不幸的那面外,還能提供些什麼呢?我們偉大的西方文明創造這麼多我們現在享受的神奇事物,但在創造這些神奇事物的同時,也免不了製造相應的病象出來。」 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當中書寫了他的旅行和田野紀事,他批評了所謂的旅行文學,卻也反思旅行所見:「我們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是我們自己的垃圾,丟擲在人類的臉面上。」
《憂鬱的熱帶》這本書瀰漫著濃重的悲觀主義,感嘆著全球化帶來的問題,而許多族群文化也因而慢慢消失、溶解。法國的戰後情緒和故事,也影響著李維史陀,所以他又說:「旅行,那些塞滿各種夢幻似的許諾,如魔術一般的箱子,再也無法提供什麼未經變造破壞過的寶藏了。一個四處擴伸、興奮過度的文明,把海洋的沉默擊破,再也無法還原了。」
二次大戰後,許多非西方文化從帝國的靴子底冒了出來,許多著名人類學家都在此刻大展拳腳,成為這些族群文化的見證者,他們的田野地都在帝國邊陲,而這些地方的人們在被殖民多年後,聲音慢慢浮現,世界的多元性也才躍然在人們的見聞中。當然,這樣的異文化或許暫時像個舞台上的丑角一般,被媒體扭曲呈現,但人類學家的工作就是去哪裡,召喚出一群人、一種文化。這是人類學家旅行的必要。
我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自助旅行,是進入人類所之前的暑假。那是九一一發生快滿一年之際,當時文明衝突論仍不斷被討論著,杭亭頓談「全球化和文明衝突論」與薩依德的「東方主義」像是對立一般辯論著,但國家和國家、區域和區域的爭鬥,不會因此越辯越明,我也因而感到悲觀,雖不覺得重拾書本就能帶來解答,但至少遁入研究中,可以躲避塵世。
我在讀研究所期間,學到了邊界理論(boundary),這似乎解釋了族群紛爭何以不停發生在你我周邊。社會人類學家巴斯(Fredrik Barth)認為,族群界線的維繫可讓一個族群團體和其他群體分開來,並使該族群延續下去,而任何族群團體的內涵和文化素材是明顯存在著的,換句話說,和血統、地理、親族、語言等等看似原生且根本的族群分別方法比起來,源於文化和歷史記憶的群體意識,才是族群自我認同和延續的原因;然而,標示界線的文化特徵會改變,群體的文化特質也會被轉化,甚至群體的組織形式也會被改變,但只要持續將群體成員和外人二分,就可以繼續標示出這個延續性的特質,並探究變動中的文化形式和內容。再更白話地說,只要區分「自我」和「他者」的界線維繫著,那麼這個族群團體就會繼續存在下去。
這不禁讓人想到小時候,我們總和鄰座同學在書桌上畫線,彼此警告:「不可以跨線!」我們各自守著自己的勢力範圍,但偶爾仍會偷偷將鉛筆盒挪過去一點、書包推過去一點,或利用手肘「偷跨」,也會在對方稍微侵犯領域時大叫:「你跨過線了!」就像瞪仇人一樣,狠狠瞪對方一眼。
很多時候,「國家」是區分你我的那條界線,但國家和國界,能解釋你我的差別和爭鬥嗎?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在電影《鸛鳥踟躕》中,藉著一位電視台記者亞歷山大到希臘邊境採訪,引出了邊界的問題──阿爾巴尼亞和希臘的邊界線是一道由紅白藍三個顏色畫成的線,駐守邊防的上校對亞歷山大說,「跨過這條線,你要不就是出了國,要不就是死亡了。」因為對面警衛持著機關槍,隨時可以格斃私自越境的人。兩岸的軍隊,隨時都要防止對面的人過來,但兩岸的人卻透過河流分享彼此的音樂,甚至舉辦一場隔岸對望的婚禮──這對新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參加婚禮的人是同個村子的人,但國界一畫,各自屬於不同國家,連結婚都要靠想像。
然而,跨越國界了又如何呢?可能也面臨死亡,但也可能活著到達另一個國家。順利活著逃到希臘的難民,都在希臘邊境小鎮聚集著,他們以為逃離戰禍,卻又遇上了「死亡邊界」──看到一樁因族群衝突而起的謀殺,上校無奈的說,「我根本弄不明白,人們越境而來,只為找到自由。這是上帝的棄地,世界變得很小。沒有人搞清楚是不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衝突,還是庫爾德人和土耳其人的衝突,還是革命者與投機分子的衝突。他們在這裡稱作投機分子。」在難民營裡大家都沉默活著,因為不同信仰和民族差異讓他們之間衝突一觸即發,他們每天都避免碰觸到族群和生死界線,否則可能又會遇上死亡。
「他們好不容易逃出邊界,又遇上邊界。」
邊界,是無所不在的,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身分邊界就是我們的影子。
身分邊線是不斷變動著的,要確定「我是誰」,往往都需要先知道「我不是誰」。而這些故事往往都從旅行或移動開始。旅行或是移動(移民或移工),是一種改變原本狀態的行為,它強迫你離開原來的位子、接觸生活範圍之外的人群,因為變化,感官格外敏銳。而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會讓人意識到國家和自己的關係──畢竟,得帶著一本合法申請的護照,而那證明你具有自由跨越國境的身分,你得拿著這本護照去宣告你是誰。
而我,就在國界裡裡外外擺盪了十餘年後,生成了這麼一本關於邊界、身分和認同的書。
「揹著人類學旅行」構築了我的智性世界,我不曾想像自己投身枯燥的學術研究工作,實在難以妄稱是個人類學家,但學術訓練卻琢磨了我尖銳的稜角,讓我敏感於所有街頭巷尾的訊息和口語動作,對每一個相遇毫無防備,打開感官接受每一個異文化的刺激,去傾聽而後真正理解這些庶民的小感嘆,其實都能拉出來一段大敘事。每個人類,每個生命,每個生活,都由微觀構成,關注這些微觀,那些宏觀敘事才能真正發生意義。
當我對全球化乃至於文明衝突感到疑惑時,這些旅途中聽到的故事,給了我不少反饋。請恕我再次引用《憂鬱的熱帶》:「人類學家自己是人類的一分子,可是他想從一個非常高遠的觀點去研究和評斷人類,那個觀點必須高遠到使他可以忽視一個個別社會、個別文明的特殊情境的程度。他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使他不得不遠離自己的社群一段又一段長久的時間;由於曾經經歷如此全面性、如此突然的環境改變,使他染上一種長久不癒的無根性;最後,他沒有辦法在任何地方覺得適得其所;置身家鄉,他在心理上已成殘廢。」李維史陀這段話說明了,為什麼我總是想離開台灣,離開熟悉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到不遠的他方旅行,我總覺得,在那裡,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才知道故鄉的位置。
我所去的這些國家,都和台灣有著類似的文化和歷史,包含宗教、米食還有語言,甚至是移民、殖民和日軍入侵等等印記。可惜的是,當許多台商前進東南亞經商,而許多東南亞的人民嫁來台灣或在此工作,原本應該互有交流相互認識,但彼此之間卻仍像陌生人一般,有著莫名所以的隔閡、防備或緊張。明明他們離我們很近,我們卻不了解他們,但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鄰近國家,我們又怎麼認識自己呢?我開始意識到對這些國家在我們的認知中竟如此蒼白貧乏。
當我累積越多次旅行、學習越多語言,才了解這些國家和台灣有或近或遠的關係,也才知道台北的古地名有許多甚至是菲律賓文(Tagalog)和馬來文,甚至那些國家發生的大大小小歷史事件,也影響了台灣。這些故事和相互影響,反反覆覆出現在我的所見所聞中,形成一個共振的頻率,擊打著我,我突然了解,越是怯於認識他人,越是會複製偏見和仇恨言論,也越是加強心裡的邊界,衝突自然就存在了。
就在越南「邊界的誤會」發生後幾年,我在台北聽到類似的故事:一位申請來師大學中文的越南人,剛來台灣還沒拿到學生證,當他和一位在台大讀書的馬來西亞人同在一家餐廳打工時,卻被惡意舉報為「大陸偷渡客」,兩個人都被抓到警察局盤問。那時,警察明顯善待擁有台大學生證的馬來西亞華人朋友,卻對語言不通的越南人極不友善,最後,不僅將他關了起來,還遣返回國。
當這位馬來西亞朋友說起這段經歷時,熟悉感油然而生,我立刻想起那段不分青紅皂白就被逼得在越南文件上簽名的經歷,於是也能同理那位越南朋友有口難言的屈辱。當我們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異鄉人包持著懷疑或者偏見時,難道不需要想想自己在異鄉時能否忍受同樣的眼光?很簡單的同理心而已。
即使區分你我他的這種邊界,並不可能在心理消除,但我們可以讓這些邊界不那麼霸道的存在,可以允許它暫時消融,所以,請試著讓自己跨出國界、跨越歷史和心理的邊界,認識其他國家、其他族群、其他原以為不同的人,那麼你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就是我們,我們也會是他們,然後,我們才會是我們。

作者简介

「我恨旅行。」
而我熱愛衝破我門和他們的邊界線,
從東亞各國回望台灣。
為什麼我們能如數家珍地說出西方的文化點滴,
卻不熟悉時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東亞文化?
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
這些離台灣這麼靠近的國家,我們為什麼卻感到陌生?
我們有多少成見,使得我們不願意甚至迴避於認識這些地方?
而只把他們歸為「外籍」或「陌生」的一類,這些邊界是誰畫出來的?
從事媒體工作,具有人類學背景的阿潑,效法人類學家的精神,
到東亞各國旅行時不忘田野調查,尋找邊界如何具體而微地作用在不同國族的人群之中;
而阿潑也以與當地人同桌吃飯為目標,在深刻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東亞並非想像中陌生,
台灣和他們也同樣有著因邊界而造成的憂鬱情景,而他們和台灣之間有各式各樣的關係。
她沿著邊界行走,一路追索著每條國界上那些難分難解的認同與曖昧的身分:
她在越南古芝地道體驗越戰的烙印,也前往南北韓38度線理解韓戰的寒冷;
她到澳門不住豪華酒店,而住進木板隔間的破舊旅館,看見城市嫖賭不分的難堪過去;
她從中國與北朝鮮邊境乘坐廉價巴士前往北京,體驗底層中國的生活;
她進入泰緬邊境小鎮探訪,甚至在越南火車上被警察誤以為是中國偷渡客。
一般旅客不敢做的事情,她都勇於嘗試,
原因在於,她想要更深入當地,重新越過憂鬱的邊界,找出認同為何困惑的答案。
「印尼華人幾乎不搭火車、巴士,他們只搭飛機。在他們的想像中,這些便宜的陸路交通工具滿是危險,又因為沒搭過,恐懼更被無限放大。但實際上不然,從雅加達到萬隆的『恐怖火車』,卻擁有空中巴士一般高級享受。沒有他們所說的壞印尼人。」這類刻板印象與文化偏見的打破,書中比比皆是。
阿潑站在東亞各國的邊界上,對每一個性鮮明但又揹負著跟台灣類似殖民歷史的國家,作出關於邊緣、身分、認同這幾個主題深刻且生動的描述,而她也點出了新一代人關於認同的想法。透過一次次邊界的旅行,阿潑勇往直前,她讓我們理解:在邊界之外,還有更多的邊界。
而這些邊界,在當今的社會與人心之中,始終曖昧地作用著。
張翠容 專文推薦
余佳璋(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
柯裕棻(作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張正(四方報總編輯)
張瑞昌(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楊宗澧(社運工作者,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賴樹盛(NGO工作者)
簡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羅正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各方推薦 (按姓氏筆劃遞增排序)
記者阿潑不是一般的背包客,僅以經濟克難的方式踏行每個景點或聚落,而是透過強烈目的性與有計畫地在走訪他堅持關心的城鄉,且那些路線多半鮮少出現在旅遊書或遊記式部落格上。也因此她的文章,多了些來自記者專業調查訓練與深度訪談結果得出的人文味,不僅具閱讀趣味性,還帶些特有視角。
余佳璋(公視全球現場節目主持人)
再遠也不怕,再荒僻也不退懼,帶著遠闊的眼界和胸襟氣度走到山巔海角,她的旅行是尋找而非放棄,不是流浪或放逐,而是尋找問題與答案。
柯裕棻(作家、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我覺得,阿潑不只把旅行當作跑田野,更把整個大東亞當成巨型遊樂場,抱著破關的頑皮心情一關闖過一關。無奈心思太細密敏銳,冒險玩樂之際,又克制不住地認真起來哀傷感嘆兼反省。當然,阿潑沒有辜負記者與人類學家的身份。多年奔波,以她一如其名時而活潑時而潑辣的文字,累積出這本百轉千迴的田野筆記,帶領讀者進入謎一般的世界。
張正(四方報總編輯)
這是一部深情的邊境流浪史,作者從島嶼出發,在國界的交會發現,那位處大陸邊緣的家鄉,竟是如此深情。
張瑞昌(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
我總用抽象的方式認識東南亞、韓中港澳,而阿潑則用具體的行走認識。作者揉合人類學式的、旅行書寫的、新聞題材的風格,任何習於從閱讀過程中增益認知與樂趣的人都會發現,本書讓人開卷有益。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一本學術教科書難以完全打破那道台灣與東南亞社會之間的文化藩籬,但是一本人類學家的旅行筆記,也許就此扭轉你對東南亞的認同想像。
楊宗澧(社運工作者,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
不算意外地發覺她連一般人最放鬆想好好享受的遠行,竟也能藉著街頭巷尾的哈拉閒聊寫下了這令人著迷的田野筆記。關於這位菜鳥人類學家觀看世間的獨有視角,以及對文化與社群的無盡關懷,絕對值得大夥好好捧讀此書盡情享受。
賴樹盛(NGO工作者)
法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一書的開頭說:「我恨旅行」。而阿潑,一個熱愛旅行的文化記者,雖然她說她沒有繼續人類學研究,但是這本書記錄幾年來她旅行亞洲國家的所聞所思的主軸:邊界、身分與認同,卻是目前人類學極為重要的議題。
簡美玲(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邊界」是個無法避免的專有名詞,如果沒邊界,如何講模糊曖昧的地帶?然而有邊界,也正是情感無法安歇的因素!不得以而用「邊界」一詞,只好是「憂鬱的」。我們在書中看出,有政治的邊界、國家的邊界、文化的邊界、情感的邊界。原來在現實生活中,邊界並非單數。阿潑以人們的複雜處境,描繪出流動的、變化的、雜揉的邊界,並詳述在其中安身立命的故事。
羅正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憂鬱的邊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阿泼:六年级生,本名黄奕潆,受过新闻与人类学训练,担任过记者、偏远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志工和NGO工作者,现职为媒体工作者。将社会当成一个“田野”来观察,尤其对文化议题感兴趣,喜欢自学亚洲各国语言。渴望了解世界,喜欢自助旅行,总是发挥人类学家精神赖著当地人聊天,以“是否和当地人同桌吃饭”作为旅行成功与否指标。在写《忧郁的边界》的读书笔记前,作者的身份是需要着重拎出来详讲的。从上述腰封所摘抄的作者简介来看,媒体工作者、人类学研究者(也就是社会学)是阿泼身份的两个重要标签,这也使得《忧郁的边界》脱离了一本旅行书的姿态,更偏向一本“田野”笔记。除了职业身份外,阿泼的台胞成长背景身份,也从书籍的始贯彻至终。虽然文章一路记录的都是越南、泰国、缅甸、冲绳、朝韩等地边界上暧昧不明的民族认同,但从阿泼眼中的“他者”回望,我也多多少少看出了她对两岸关系那到道不明的情愫。而这种情愫,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理性,沾染了小辈与长辈间的感情色彩,但它确是一种更趋近于台湾岛民对对岸的真实情感。台湾,与每个身处边界的地方一样,生活在其中的岛民,多多少少都有着暧昧不明的身份。生活在台湾中部山区的阿美族、排湾族、泰雅族等先住民(原住民);国共关系破裂,跟随国民党逃离到台湾的老兵,后来逐渐形成了眷村文化;因为台湾经济转型期,从泰国、越南、缅甸、大马等东南亚地区漂洋过海而来,为了改变自身命运的外来劳工。(仅从近现代追溯)而从书中所交代的,少得可怜的阿泼家庭背景来看,于100年前来到台湾的阿泼祖辈,恰逢甲午战争,中方战败,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不同于老兵家庭,也不同于原住民,阿泼家庭对台湾被割让的记忆,历久弥新。而这被割让的记忆,却与我们大陆一提起日本侵略,就直接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因为对日本充满浓浓的民族仇视,有着种种不同。台湾人恨日本么?这是我在看这本书时,最常反问自己的。然而,若非琉球,恐怕清廷始终无法体会到台湾的珍贵,也不会意识到日本的威胁。只是这个历史波浪,却是从几个倒霉的船员漂流到台湾沿海后,开始展开的——至少在我的历史课本中,琉球是这么登台的——它甚至有个名字,叫牡丹社事件。牡丹社事件是日本第一次对外战争,也是后来日本占领台湾,并侵占中国大陆本土的开始。从阿泼冲绳的“田野”笔记中,我至少可以肯定,对于日本侵略的历史,台湾人是不加否认的。1895年,日本因《马关条约》强占宝岛台湾,台湾岛民与日本军发生了激烈的抗争。在1895年台湾被割让到1945年日军投降的50年间,台湾人一直没有停止对日本侵略的抗争。而于2012年上映,由魏德圣执导的《赛德克•巴莱》就是讲述了1930年,在日本殖民下,高山族原住民发动的雾社起义。这部台湾“史诗”片,让这段真实发生在台湾土地上的悲壮旋律,重新激荡在人们心中。然而这种历史记忆所奠定的感情基调,并不能准确描述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L先生:从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获得台湾,到1920年代以前,日本每年都把大批预算投入台湾,而没有从台湾获得收益,使台湾变成了日本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至于当年的日本议会中,有人递交了一个提案,建议把台湾在国际市场上拍卖掉。直到1920年以后,日本才开始从台湾获得收益。台湾的教育程度,1923年已达23%,而当时中国大陆的识字率要低得多。从《南方人物周刊》所刊登的,萧功秦与台湾L先生交流后,所撰写的《台湾人为何不那么恨日本人?》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在殖民台湾时,并没有做太多“坏事”。日本人在侵略的同时,却也给这里的经济、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助力,台湾人实在找不出太多理由仇视日本人。台湾因为日本的这些“怀柔政策”,内心中对日本的抗拒开始减少,以至于在殖民后期,日本在台湾烙印下的日本文化痕迹,至今还在影响着台湾人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台湾传播的种种新闻、综艺节目中,不难找寻到它们的踪迹,而台湾人对大陆人的误解和排斥(如大陆新娘)也亦然。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所谓的国别意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化的潜移默化,我们又是否也会慢慢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呢?上溯到更远古的时期,西部、北部为夷,东部、南部为蛮,只有依着黄河的中原才算得正统的“国家”。那时的蛮夷子民都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文化,而如今我们都归属于一个中国,虽然有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方言,但大家都可以通过普通话交流,通过汉字互相加深了解。人们对历史碎片的真实记忆,大多都来自于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家族的记忆。而所谓的民族仇视情绪,如果与自身经历割裂,甚至背道而驰、相去甚远,那么历史可能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一个遥远且飘渺的文字符号而已。为什么台湾人看似更讨厌大陆人?当时,有个从首里国学到北京国子监读书的秀才,名叫林世功,偷偷到中国寻求救援,希望力挽局势,甚至不惜绝食,让当时的内阁总理大臣李鸿章出面解决这问题,但谈判始终陷入僵局,最后林世功留下“孤臣无力可回天”之感叹,台湾也落入了日本领土。我将台湾人对大陆的“奇怪”的感情,这一问题,抛给朋友M。朋友M道:如果孩子被父母抛弃,即便有生育之情也总是会怨恨的。我想起大学有着四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的河南室友L,她说,在她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养不起那么多的孩子,曾把四姐送给她的远亲寄养。虽然,室友L的大姐、二姐在刚成年之际便南下深圳,扛起了家庭的经济重担,室友L家里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但被母亲满心愧疚而重新接回家中的四姐,却并不像其他姐弟那般与家里人亲密无间。就算是理智上告诉自己,抛弃实属父母的无奈,但内心深处的怨恨还是无法消散。晚清政府因为软弱,而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将他们推入浮油般的命运,这份源自抛弃的怨恨,渐渐冲淡台湾人的民族认同感。再把视线转移到1945年后,日本已投降,中国收复了失去的台湾故土,交由国民党接管。当时时值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一边压榨台湾人,一边将大量物资运往大陆,资助国共内战。原以为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人,却仍然过着被专制独裁的日子,民不聊生,民愤一触即发。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为了争取民主、民权走上街头,罢市游行,甚至发生了大规模的武力冲突。1989年,侯孝贤执导的反映“二二八事件”的电影《悲情城市》上映。因为没有解严,《悲情城市》的拍摄、上映困难重重,但好在威尼斯电影节捧回金狮,成了首获三大国际电影展的台湾电影,才未被禁演、删剪。片中林氏家族兄弟四人在“二二八事件”历史背景下,命运飘摇不定、无助恐慌,这一切都在默默讲述着台湾本土人和外来人、本家人和国民党之间的冲突。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又因国籍相同而同属加害者,冲绳人或许是最怨恨日本人,但同时也是最替日本人反省的民族,对冲绳人来说,矛盾无处不在。这句摘自阿泼冲绳“田野”笔记的断论,也许同样适用于阿泼所代表的台湾人。因甲午战败、“二二八事件”饱受摧残的台湾人,也许是最怨恨大陆的,但同时也因为遭受过专制压迫的苦楚,他们也是最清楚民主重要性的人,也许有一天台湾人像港人一样,开始为国内的民主发声。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家里有各种党派,所以并不属于根正苗红的那一支,但是作者从比较独的角度去写东南亚各国与吾国的关系,只能说看看就好,没有太多共鸣。
  •     其实过多的理论学习会压榨掉书中的趣味性。关于大华人圈的身份认同一章还是很好的视角,但前面两章就感觉有心无力了。资历尚浅,文字尚需历练
  •     比较浅
  •     借用书的副标题:一个菜鸟人类学家的行与思。
  •     对中缺乏同理心,未能做到消除偏见,可惜了。
  •     信息量大;可惜,框架不清,正本从头到尾,政治味道浓(总是特别强调GC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