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张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301239100
作者:程凯
页数:368页

内容概要

程凯,1993—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刊》、《现代中国》、《文化纵横》、《读书》、《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人间思想》(台)、《现代思想》(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从文学家到革命文学家
创造社文学梦的碰壁与新觉悟—
政治性言论的资源与出发点—
对文学的检讨与新文艺观—
赴广州:出路抑或畏途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沈雁冰进入文学与革命的路径—
社会改造语境下的文学主张—
从血泪文学到革命的文学: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初步想象--
实际工作者对新文学的批评:革命人与革命文—
寻找革命文学的内在立场: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中介—
新俄文化的直接经验:召唤无产阶级文化—
《论无产阶级艺术》:波格丹诺夫理论的转述与改写—
五卅风暴:新的现实与新的意识起点
第三章 1925、1926年北京新文化言论界:再造思想革命的起点与终点
从首都革命到三一八惨案:五四时代的终结—
北京政变、溥仪出宫与反思民国:新文化言论界复兴的历史契机、面向及其困境—
政治与法理、雪耻与御辱:围绕五卅事件呈现的新文化思想界之分歧—
党派性言论的确立:反思学生运动与思想革命的路径分歧—
告别北京
第四章 广州事情 广州的进步与落后—
从广东大学文科风潮到革命人—
广州右倾和郁达夫对革命"的批判—
成仿吾的理论准备:检讨趣味—
《两地书》中所见的革命观察—
鲁迅在广州:革命与文学以及革命青年的鲁迅论
第五章 武汉左派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
革命文学历史书写原则的检查:历史性叙述的出现及其限度—
武汉时期的形成—
建设革命文化一个官方口号提出的契机与内含—
武汉的舆论环境与革命文艺的初步讨论—
检讨新文化:从推崇民众艺术到批判资产阶级艺术—
世代交替:创造无产阶级文化园地
武汉时期的终结以及它为什么在历史中被遮蔽—
分共之后:摘掉国民革命的帽子?
第六章 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器与革命思想的更生
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尴尬:从政治领域回到文艺领域--
当一个留声机器:命题的提出及其历史指向--
不当一个留声机器:革命的另一种理解和路径—
批评资本主义与知识阶级的转向—
意识斗争理论与现实革命的碰撞
第七章 硬译与鲁迅的论战层面
在正确立场之外:如何定位鲁迅在论战中的位置—
从直译"到硬译:文化改造立场的延续—
作为报复的硬译与无产阶级文学论:主体改造理论的颠覆与深化
第八章 小资产阶级文艺的出路与革命的出路
写小资产阶级与反思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不同位置、立场上的小资产阶级观—
观念与个人的出路
结语 理解左翼文化运动"
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大革命前后,“五四”一代文学家、新青年普遍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的冲击与转变。这一过程不能单向化约为他们被政治吞没、异化。毕竟,新文化运动展开的过程就是其变质与蜕变的过程,正是新文化自身的危机导致了新文化群体从弃绝现实政治转向萌发新的政治意识,创造新的政治实践。然而,"国民革命"蕴含的矛盾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并逆向激发了思想文化领域内再一次革命性反思。这新一轮左翼思想革命表面诉诸对“五四”的颠覆却暗含对“五四”方式的继承与深化,即重新批判、定义各种文化、政治、社会、历史、价值观念,打造新的主体形态,来为新的政治实践奠定基础。  本书力图把这一时期的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放在一个相互交织、充满张力的框架中加以考察--两者有分有合,互为前提和限度,互相生发与制约--由此试图探求中国革命进程中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展开逻辑。在新文学史主脉论题的“重新研究”中,本书堪称代表。


 革命的张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李初梨、冯乃超等刚从日本回国后不久的后期创造社新青年欲图将从日本学来的左翼理论套用在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机制上,创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实践在他们最后加入共产党成为实际的政治工作者之后很快无人问津了。但他们在辩驳文章中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放在当下来看是非常有意思的,在1928年也是绝无仅有的创造。这些有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文学”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讨论,可以看作是“大革命”失败后,文学青年在普遍受挫的社会气氛中激起的一种反向的、否定性的激进思潮。在李初梨、冯乃超看来,“无产阶级”是一个扩大了的概念,绝不仅仅局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论意义上的农工大众和“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而是一种否定性的人格结构和状态:“人的本质的全部丧失”(冯乃超)。这一界定在中国左翼文学发生史上绝对是激进的、革命性的,前后没有共产党的文艺领导和党内理论家如此明确地引申“无产阶级”的概念到这一意义上。1930年前后左翼文学家的批评活动还是相当自由的,中共党内亦没有形成统一的对“无产阶级”究竟为何的界定及其引申出来的相关文艺政策——“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一个形成阶级的过程、一个将阶级构建为政治主体的过程”(汪晖)。李初梨、冯乃超认为,“无产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否定性的存在,它的本质的实现就是否定性(本身)的实现”,“无产阶级”不只是“对一个现实阶层的描述”,它“具备普遍性的否定力量”,而这种“根本的否定性力量”本身,即是所谓“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这个概念是后期创造社青年社员的理论创造。其实,李初梨、冯乃超所想要回答的,是“小资产阶级”或“知识阶级”能否成为“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主体的问题,直面这一问题在左翼文学发生史上是头一次,由此引起轩然大波,并呼应了稍晚茅盾东渡日本后所写的《从牯岭到东京》中辩驳的主题。后期创造社的青年社员们认为,“小资产阶级”或“知识阶级”是完全可以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主体的,甚至可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主体,但其前提是“小资产阶级”或“知识阶级”必须首先来一次“思想革命”以获得“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从而才可能纳入到“无产阶级文学”的生产进程中来。在李初梨、冯乃超看来,既然“无产阶级”的概念本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论意义上那么简单的,而是作为否定性本身的人格结构,那么有产不有产就不是最重要的,而人格及意识的改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那么,“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主体就不局限于农工大众,“小资产阶级”当然可以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点是稍晚茅盾的《从牯岭到东京》的长篇答辩要论述的中心,而且无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不尽相同,不能等而看之)的这些青年骨干还是茅盾本人,都倾向于接受“小资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主体的理论事实(茅盾还探讨了“小资产阶级”作为文学普遍读者的问题)。当然,在李初梨、冯乃超的理论文献中,“思想革命”被看作是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完成了“思想革命”,就能获得“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小资产阶级”就不复为原来那个“小资产阶级”了,就转变成“无产阶级”了,于是就可以进行“文学革命”,写出“无产阶级文学”来了。而鲁迅对李初梨、冯乃超的批评恰恰就在这点,鲁迅认为李、冯等人太看重理论展布而忽视文学现实——他们没有看到无论何种文学,都是在文学实践和文学行动中慢慢摸索和总结经验的。那么,在后期创造社的理论展布中,“小资产阶级”或“知识阶级”如何获得所谓“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呢?他们没有给出清晰的论述,也就是没有具体的改造步骤。但是,“思想革命”的逻辑和框架是清明的。首先,要确认“无产阶级”是否定性本身的现身情态,是内容丧失掉了的纯粹的形式;接着,既然清空了附着在“无产阶级”这一概念上的诸多前见和混杂的理解,那么一种纯粹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作为内容就可以加在“无产阶级”这一空空的形式之上了;最后,内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和形式(“无产阶级”)都两全了,就有了“无产阶级的本质”(本质就是内容加上形式),“小资产阶级”或“知识阶级”就转化成“无产阶级”了,就成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主体。还需要讨论这“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究竟为何吗?不需要了!李初梨、冯乃超洞见到了左翼文学的核心关切,就是那个常常“被侮辱、被伤害”的“现代人”内心中无时无刻不泛起的反抗的意志、那个“自反性”,“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就是一种不断自我清理和自我否定的反思过程,它就是“无”的能动性本身,就是那大写的“不能”!在“无”之中分裂的现代主体欲求整全,其展布的形态只能是一种失败了的、必将失败的对整全的渴望本身,是流动的欲望不能获得满足,整全因而只能是无法兑现的、空无的承诺!因而在实质上,后期创造社所唤起的,是“左翼”这一概念的原初形态,是一种独立的自我反思和批评空间的生成,是对失败本身的永不衰竭的欲望。而在鲁迅看来,李初梨和冯乃超的洞见显得太年轻和太幼稚。首先必须承认,鲁迅确实没有好好去读李、冯的文章,确实不理解李、冯的“无产阶级”概念,不明白他们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究竟用意何在,而将年轻一辈的反弹视之为对自己的攻击。鲁迅对“无产阶级”的理解并没有李、冯那般复杂,他基本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论的一般意义上理解它的,也即把“无产阶级”看作是无数受苦的农工大众。因而在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这一概念展开的交锋中,鲁迅的批评并没有紧扣李、冯抛出来的核心命意,双方是站在不同的层面谈这个问题,射出的箭没有打到靶上,鲁迅因而遭致了李、冯等人对其“落伍”的嘲笑。事实上1928年像李、冯那样从一种失败了的人格结构之生成的能动过程的角度去理解“无产阶级”的人几乎没有,因而他们的声音也显得突兀和孤单。但是,鲁迅接下来的批评就相当有力,直击了后期创造社的痛处。鲁迅认为,“革命总是迫成的”,“正确的意识”是“要在革命的进行中把握到的”,“要求大众个个都有正确的意识才配革命,这其实是叫人不要革命;也就是屠杀革命了”。鲁迅对“革命”的理解更接近于托洛茨基(此时共产党内的托派反对派已经遭受了来自中央的批判),也更接近于当代。“革命”是一台永动机,是一个永在生成、不断流动和更新、未完成、渐进式的过程,而且是一段持续的、欲望在形式上获得整全满足的高峰体验。在托洛茨基看来,所谓“革命”就是要让这一段高峰体验尽可能地、永久地持续下去,“革命”因而具有超越于日常的意味在。鲁迅并没有将“革命”引申到这么远,但他看到“革命”作为一个永动过程是接近于托洛茨基的。鲁迅反对后期创造社新贵们的革命完成论,在鲁迅看来,李、冯把“革命”看作是一个万事俱备、仿佛按一下按钮就可以照原先计划运转下去的宏大机器,这其实是违背了“革命”本身的含义。李、冯是先有“思想革命”,先确立纯粹的(其实也就是已经完成了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然后再去做实际革命的工作,这样革命就会胜利;而鲁迅对革命可能胜利这一理论预期是非常不信任而且是忧心忡忡的,他认为对“胜利”的渴望和目的论会葬送“革命”本身的能动进程,从而“屠杀”了“革命”。鲁迅认为,“革命的意识”或“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不是一个事先获得的概念,而是在现实革命的实际进程中循序渐进把握到的,先不要管谁可以革命,而是先革命了再说——鲁迅的这一革命观在当代也被持不同立场和怀有不同政治目的的人作为方法论一再地征用。一如既往,鲁迅在任何一次笔战中都能充分彰显其人格的特质:反对、拒绝和永远说“不”正是鲁迅在现代知识分子中之所以如此特别的原因,他在时代几大主潮的罅隙中拼命维护一个独立自足的批评空间。这是老生常谈。但是,鲁迅真的从来不相信某种建设,或者他对“救国”的希望从来就没有过一种亲切的认同吗?鲁迅一生犹疑,但他是否确实在生命中某一些感伤的、令人迷惑的时刻,对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救国方案(实际政治的意义上,不是纯理论的意义上)有过身心合一的体认呢?我们很难去想象或是去还原鲁迅在加入“左联”前后,内心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众所周知,来自他最信任的人给了他最大的打击。我们也很难去猜测,鲁迅一生里,究竟有多少时刻真正怀揣过信心。2015.3.13 雨霁,台北古亭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十年磨一剑,拓展左翼研究的深度与切入点,个人以为会改变整个左翼研究的的或重史不重论、或论无史证的局面。
  •     博士论文凑字数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再精简一些就好了。对革命文学诞生的背景说得也比较明白了,但还是绕不过去托洛茨基这个坎儿,像这种政治幼稚的人对革命的看法并没有后来一些人说的那么透彻,反而是革命的阻碍,当时好多人也承认这一点。尽管如此,既然有打一星的反革命,我还是要力荐一下。
  •     t。读完一遍迅速读第二遍收获更大。
  •     分析绵密,有思想的穿透力,读后颇受震动
  •     精心之作。老话题讲出了好故事!
  •     这套书系都很好,就是书太贵了。。
  •     革命的真正张力,是不断变革意义上的那个五四之“革命”与共产主义目的论的“革命”之间的张力。本书提出,第一种“革命”的危机导致了第二种“革命”捕获了年轻人。鲁迅的丰富性也恰在其中。另外一条线索就是“革命”方式的改变。
  •     左联作家在当时影响很小很小的吧,谈得上趋势吗?
  •     左翼真特么无聊。玩政治,站对了立场还好,站不对就是笑话吧。
  •     2016 5 4
  •     材料功夫还是很好的,文字也很好,也在他老师研究基础上推进了。
  •     补充点革命文学知识。
  •     戾气太重了。引证材料出处,有些书的选取也不好。此书作为博士论文不错,但是作为学术著作,不觉得有何开拓性。显然是“北大帮”在帮忙推广此书。
  •     扎实好看,时见精妙之论,以崭新角度对一些著名议题实现了巧妙整合,比如周氏兄弟思想异同,女师大事件,鲁梁“硬译”之争等。可在一些最为关键的问题的论述上,似乎没能够从“竹内好-丸山昇”框架走出太远。这本书出,“革命文学”真的就被做尽了吗?
  •     都在吹捧这书,不知用意何为。。。
  •     对于知识界与政治的关系变化似乎有这样一种理解:五四时期提倡思想和个性解放,到1920年代中期走向政治与社会革命,大革命失败后被甩出政治(共产党分子被清洗出“正统”的革命队伍,其他的知识分子失望彷徨因而却步),到1930年代出现对政治的疏离,到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统一战线,内战时期又面临再一次的政治抉择。作者虽然只关注大革命前后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和思想探求,但提出的议题非常关键:以“20年代末新的思想革命既是对五四的颠覆,也是对五四的继承与深化”为例,去思考该如何把握这种表面的断裂和内在的连续(五四以后从思想解放转向政治革命,不只是因为外部政治力量如政党的强力介入,更因为五四本身的理想主义在遭遇现实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变形甚至颠覆)。这不单单是“革命的张力”,更是“历史的张力”吧!
  •     材料详实,有时间再过一遍。以及读书这件事果然还是需要迷妹心来支撑,一到二周部分我明显是看得更认真许多的……
  •     整本书堪称“左联”的交响前奏,佩服佩服。
  •     堪稱完美與典範。啥都不說了,十五星推薦!
  •     其实我个人对于革命文学的相关话题向来兴趣不大,但我还是想给程凯师兄这本大作以较高的评价,因为在整个现代文学版图里,这一块毕竟不能轻易回避,也需要论者用史家的眼光去认真梳理。在此前受政治挂帅的决定性影响,此后又因左翼思潮饱受质疑而明显被主流学界边缘化的情况下,革命文学思想就成了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却也因此给今天的研究者留下了宽广的重新思考、定位、再阐释的空间,程凯师兄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地带展开深入的再探讨,其论虽对我现阶段的研究并无直接助益,却依旧能给我不少启发。典型的一例是他对于"武汉时期"重要意义的再发现,凡此种种不必枚举。
  •     毫无感觉。
  •     博士论文的模板,学习之
  •     “大革命”前后,从新文化运动到左联的转换期,扭结在政治与文学间的问题,史论结合得漂亮,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