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309103971
作者:[美] 詹姆斯•乌登
页数:355页

内容概要

詹姆斯•乌登(James Udden),曾任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现为葛底斯堡学院电影研究副教授。长期研究台湾电影与亚洲电影。为完成本书,赴台居住多年,多次深入采访侯孝贤及其合作伙伴。
黄文杰,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副编审,曾在《电影艺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电影论 文。

书籍目录

致谢
导论 侯孝贤的问题
第一章 侯孝贤与台湾经验
1949年前的历史“说法”
侯孝贤与战后台湾经验
侯孝贤与战后政治经验
侯孝贤与战后经济经验
侯孝贤与战后文化的缓慢解冻
台湾电影工业中的侯孝贤
第二章 侯孝贤与台湾新电影
1980年代的台湾
台湾电影文化
危机中的电影工业
《儿子的大玩偶》
《风柜来的人》
《冬冬的假期》
《童年往事》
《恋恋风尘》
《尼罗河女儿》
第三章 还原历史:《悲情城市》与《戏梦人生》
被遮蔽的日本殖民背景
“二二八事件”:台湾身份的沸腾血泊
《悲情城市》:一个空前的文化事件
《悲情城市》的文本现象:先体验,后理解
1989一1993:《戏梦人生》前的长久沉默
《戏梦人生》:浮云连缀的电影
未经修饰或想象的历史?
第四章 再见过往:新的侯孝贤
《好男好女》
《南国再见,南国》
《海上花》
侯孝贤的“中国性”
结论 新千年的侯孝贤
《千禧曼波》
《咖啡时光》
《最好的时光》
《红气球之旅》
侯孝贤:不仅是一座岛
中英术语对照表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侯孝贤是我国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重要作品包括《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和《海上花》等。本书完整全面地论述了他的创作生涯,阐明了他独一无二的成就与风格的形成及演变。作者认为侯孝贤电影反映了台湾独特的历史与地理状况,并且只可能诞生于那种环境之中。本书也考察了侯孝贤电影对其他亚洲导演的区域性影响。
一部杰出而具开创性的著作。在研究侯孝贤的同类文献中,本书以其覆盖广泛、分析详尽而独树一帜。作者同样观照成就侯孝贤其人其作的宏观的历史与社会框架、对其创作有更直接决定作用的工业与文化因素,以及他的创作生涯所发展的独特的美学策略。本书对侯孝贤作品及其背景所作的精确分析,使之成为英语世界任何研究侯孝贤的学者的重要资源。
——裴开瑞(Chris Berry),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侯孝贤是世界影坛上最迷人然而也最迷惑人的导演。本书不仅是一项作者研究,还对台湾历史、文化、政治与电影做出了丰富的描述。作者运用大范围的一手资料和引人入胜的电影分析,风格是平易、机智和犀利的。本书无疑是华语电影与电影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
——叶月瑜(Emilie Yueh-yu Yeh),香港浸会大学


 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书的装桢很好,拆开光触摸就能爱上,凸面的剧照,小小一张,已是全部。一张你就能看到这一整部电影,一张你就能看到他的所有作品。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我疑心一个人的一生其实也就只能表达一个主题,无论什么剧情,最后都是一句简短的故事梗概就囊括来所有,想想真是可怕。)书也写得很好,很真诚。作者统计了侯孝贤电影里的所有的分镜、构图、布景、光线,一切。列出了大量数据,又深挖了许多背景:台湾的时局、沈从文的自传、一切。最后作者说的大概是这个:“毕竟,我们所有人应该分享一些侯的电影叫我们想起的东西——我们都是这个特殊时刻,以及那些永远不会进入编年史的日常生活时刻的经验的参与者。即使专家和他们的大部头书不关心,也不会削减那些时刻的任何重要性。也许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时候,或者一个人为什么生活,而是一个人只是活着。”但书里最打动我的是译后记。译者说他英文水平着实一般:“我第一次接触侯孝贤作品是在读研期间,某个夜晚我独自在寝室看《童年往事》,看完后整个人被一股难以言喻的无法自制的忧伤笼罩,我坐立难安无所适从,只想冲出门去找个空旷无人的地方放声大哭。这是电影头一回带给我如此巨大的感动与心灵冲击,《童年往事》彻彻底底改变了我对电影的看法。这十余年前的观影记忆迄今记忆犹新,为此,我坚持翻完了这本书,个中艰苦也就不值一提了。——黄文杰”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了解侯孝贤必读
  •     很适合刚入门不久的人来读,一些观点视角很值得思考。而关于侯孝贤电影的分析,一边读一边回忆或者重翻电影,也是有趣的体验认知过程。学到蛮多东西的。
  •     详实历史背景与拉片技术分析,构图调度,长镜头与固定机位,沈从文朱天文与巴赞小津,浮云连缀的电影与文化的中间地带,用“台湾经验”解释侯孝贤的“中国性”。
  •     书中于侯孝贤电影长镜头、固定机位、大纲式剧本种种特点阐释自不待言,妙在依时序介绍其电影后,实则披露出台海百年历史政治、人心取向,他处反不易见,亦不易如此真切;《海上花》本来挚爱,见诸纸端解析益能心会
  •     偶像。
  •     有粗线条的背景介绍,有非常精细的技术分析,有旁观者的立场。对于绞缠在复杂政治与文化漩涡里的台湾电影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解读“出于其中却超乎其上”的侯孝贤电影,游刃有余。译者也是复旦版电影图书的责编,双胞胎的父亲,本院博士,各种不容易。如果图片能更精美清晰,那就完美了。
  •     第一篇文章没看完的时候已经迫不及待给五星了
  •     看過最詳盡且有心的侯孝賢相關書籍。
  •     “也许最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时候,或者一个人为什么生活,而是一个人只是活着。”标记下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尼玛我终于看完了……再也不买专业书了……翻过这个艰难的坎,可以开始看其他书了。
  •     “侯孝贤可能是一个电影叙事人,但是他通过唤起深层的、微妙的、深邃的情感,通过提供人类经验和不受其控制的环境的精致外形,通过以一种既不完全投入也不完全疏远的特定距离来处理所有这一切,证明了他同样是一个电影诗人。”
  •     看完了英文版能标注这本中文的么(捣什么乱啊你)
  •     很多都是影评人的过度解读。
  •     从社会背景来分析侯孝贤的拍摄技巧及作品背景,值得看。
  •     少有的技术分析侯孝贤
  •     读完最后一句回过头才明白书名的含义,就像侯孝贤电影的许多时刻。
  •     很牛逼,这本书的废话量和它不低的价格成正比
  •     补补历史课
  •     侯孝贤电影生涯的几个时期
  •     侯孝贤年轻的时候看文艺片也会睡,他想到没,看聂隐娘的观众中途也走了好些,还有书中提到他与小津以及巴赞的尴尬关系,这些只能说明侯孝贤是因为本土化而后国际化的,当然并不是说前者就是狭隘的内在封闭的,作者所要传达的就是要从族群后殖民等复杂的本土情景出发才能理解侯孝贤的影像世界。
  •     所阅读的第一本关于侯孝贤的研究著作,对本研的撰写有很大启发。作者始终将对侯孝贤及其电影的讨论建立在对他影响极深的台湾历史和台湾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本书不仅是对侯孝贤电影的梳理,而且也是对侯孝贤所站立的台湾电影的梳理。遗憾早就买了此书但一直丢在书架上未曾翻阅,今天一晚上看完,一气呵成。对49年之后的台湾的了解、对侯孝贤的了解、对台湾电影的了解,都大大改变了。
  •     客观
  •     也许最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时候,或者一个人为什么活着,而是一个人只是活着。
  •     台湾经验与侯孝贤。
  •     5h. 这本书相对传记类的文学更侧重于理论与研究,光是从文献的引用部分就可见一斑。全书并非关注侯孝贤其人,而是通过关注他生活和成长的环境,通过描述台湾在政治和电影发展进程这些微妙的情景来光谱般的解读侯的每一步作品。对于这些作品也并非单纯的解读,而是通过大量与同期甚至可能对侯产生影响的历史因素进行比对论证,得出的结果清晰而又有突破性,若非读过此书,我绝不会知道沈从文在侯的电影观甚至世界观的形成中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通过对侯的调度、机位甚至精细到每一个镜头的详尽分析,带领读者看到侯在自己的电影探索之旅上所经的历程与考验。除此之外,对于侯与台湾文化、中国历史与价值观,甚至是东方美学之间的交汇观点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虽然这些态度不过是一家之言,但依旧是我们可以看向世界的视角之一。
  •     囫囵吞枣啃完,对台湾电影史阐述颇多,受教,侯孝贤分析也够细致,八卦料不多,从中国性分析也够新颖,那什么想说以镜头长度来分析论证始终觉得没多大必要。。。
  •     从作者的观点来讲,好像一切都是天时地利人和,好像一切与侯孝贤不大有干系。仿佛如果有人跟侯经历和拥有一样的东西也能成为另一个侯。可事实是,至始至终就只有一个侯孝贤。
  •     看侯导的电影之前先看了这本书作为了解,接下来拉片。
  •     耶~假期开始啦!这书能过审,是因为把锅都甩国民党了吗( ̄▽ ̄)
  •     序言的语言风格就把我吓坏了,学究气真重。全书很沉闷,也许和侯孝贤本人的电影一样吧。读毕,刷新了我对台湾的历史认知。长长的镜头和静止的摄影机,我肯定不会喜欢侯的电影的,非得和书一样把我闷死不可。也确实了解了台湾电影的历史背景,和香港电影,甚至和日本、美国的联系。可是真的好闷好闷。
  •     对于历史和背景分析让人更加了解侯孝贤和他的电影,每一篇的影评多在技术的,可以多讲一些内涵
  •     破碎的梦,但爱要继续
  •     在历史上,任何事情——任何微小的事情——都重要
  •     无人是孤岛,我们是不被提及的孤岛的构成。
  •     看过一部分orz 分析得蛮细的
  •     获益良多,整本书看下来不仅增进了对侯孝贤的理解,也增进了对电影和电影行业本身的理解,同时也填补了自己对台湾历史的一些认知空白,非常棒的一本书。
  •     论文通病,围绕着一句废话展开旁征博引的论证,即侯之所以是侯归因于成长环境,谁不是呢~能看的地方基本还是时代背景介绍,多少补充些台湾历史。
  •     书名很妙
  •     读了看过的作品的部分。还是很值得看的。
  •     好看!对于一个对电影一知半解的我来说,像打开了对台湾以及对侯孝贤新世界的大门!看的我好入迷!
  •     本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侯孝贤,没想到顺带了解了一点台湾历史,意外收获,于是一口气看完。各种专业数据唬得我一愣一愣的,原来电影方面的论文是这样写的。
  •     研究侯孝贤最系统的书。
  •     精细,有条理的析出侯孝贤的文化脉络,背景介绍谨慎详尽。
  •     别名叫《侯孝贤电影长镜头研究分析》。
  •     最值得肯定的观点是解构中国性。用Barry Salt那套大数据方法去计算镜头时长实在意义不大。吐嘈一句,没有一个华人老婆真的没法当汉学家。
  •     美国人做台湾电影研究,侧重历史探究和中国化讲述,技术探究很美国,台湾经验,走了一波电影介绍。继续补电影
  •     2016.12.17
  •     本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侯孝贤,没想到顺带了解了一点台湾历史,意外收获,于是一口气看完,各种专业数据唬得我我一愣一愣的,原来电影方面的论文是这样写的。2016年8月1日
  •     解构侯氏电影属性,台湾经验功不可没,分析侯氏电影特征,资料全,对应比较。说得非常细心,有助于普通人加强对侯氏电影和本人的理解。全篇内容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侯孝贤的钦佩和赞赏,部分语言的叙述有过分肯定侯氏之嫌。作者看待政治的态度类似于无政府主义者,尽力挖掘与内容相关政治黑暗背景,我倒是很想看到他对我党的看法。从现在开始,得慢慢嚼嚼侯孝贤的电影了。【看了第一章,觉得作者是共产Party派来的间谍。(15.10.2)】
  •     重要的是一个是活着还是生活
  •     可以作为一本参考书,对我而言,读着有点无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