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代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4737401
作者:[俄] 叶莲娜·奇若娃

内容概要

叶莲娜·奇若娃 (Елена Чижова),当今俄罗斯文坛颇有盛名的女作家、翻译家、散文家以及评论家,1957年生于彼得堡,是彼得堡《世界言论》杂志主编和“圣彼得堡俄语笔会”俱乐部负责人。让人惊奇的是,她发表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都能够受到文学大奖的青睐:其长篇小说《侏儒查赫斯》获得2001年《星》杂志“处女作”奖和2001年彼得堡“北方帕米尔”之“小说”奖,长篇小说《男大寺院》进入2003年俄语布克奖短名单,长篇小说《女犯人》进入2005年的俄语布克奖短名单,长篇小说《女性时代》获得2009年俄语布克奖。

作者简介

◇永恒的女性,带领我们有尊严地度过纷繁复杂的时代
◇2009年俄语布克奖作品,它让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喉头哽咽,让许多女性读者产生转述的冲动。
◇本书是对经典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迂回书写,同名改编话剧在圣彼得堡国家大剧院上演,获 得如潮好评。
◇本书描写了自赫鲁晓夫时期至世纪之交这段动荡不安的国家历史,以现实主义手法将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女性历史记忆以文学影像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讲述了在二战结束后的列宁格勒,一名聋哑的孤女在几个老太太的照顾与培养下成为艺术家的故事。安东尼娜是一名从农村招募至列宁格勒的女工。她偶然结识了城市青年格里戈里,糊里糊涂委身于他后又被他抛弃。她只好独自抚养自己的女儿秀赞娜。女孩经常生病并患有哑症,这让母亲心力交瘁。同一套住房里的三位老太太便主动帮忙,像呵护公主一样照顾秀赞娜并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她:为她洗礼,带她去教堂、去剧院,教她画画、法语、女红。安东尼娜则毫无后顾之忧地去上班。临近车间的尼古拉对安东尼娜颇有好感,基层委员会知道此事后极力撮合两人结婚,但是反而造成两人之间很深的误会。不久安东尼娜被查出患有晚期子宫癌,将不久于人世。三位老太太典卖了仅有的首饰来救治安东尼娜并请求尼古拉娶她为妻。在这场葬礼前的婚礼之后,安东尼娜安然离世,秀赞娜因为有了继父这一法律上的监护人而得以留在三位老太太的身边,直至她们去世。


 女性时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男性作家,知识分子,宏大的视野,极深刻的认知、思索和体验……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呈现20世纪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文学,大抵不脱这几个关键词。无论是当年的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抑或当代的拉斯普京、马卡宁等人,都以摆脱禁锢和追求自由作为自己创作的基石,然后在这超高的基石之上生发他们对俄罗斯民族历史和未来命运的探索和忧虑,其骨子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足可为他们的作品打上经典的烙印。这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长久以来成为我们体验俄罗斯文学的单一模式,而事实上,在苏联解体的许多年后,俄罗斯文学正悄悄发生着转变,一些着眼于底层社会的个体化叙事以不同于上述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和构筑起了苏联时代的另一个面貌。俄罗斯女作家叶莲娜•奇若娃获得2009年俄语布克奖的小说《女性时代》就是这样一本小说。如书名所示,这是一本从女性视角出发写作的小说,男性的大气、暴烈、深沉和激荡,是与之绝缘的,而从谋篇布局来看,男性写作的整体感、沉重感,尤其是从具体而微的事物拉高到凌空俯瞰角度的哲思感,更被彻底颠覆了。关于《女性时代》的写作思路,我们大致可从小说中长大成人从事绘画的索菲娅关于艺术的思考中,管窥一二:“有一次,在文化宫里准备展览时,我曾试图解释:我看到一条线,它从一边延伸至另一边——沿着纸张的正中间。其下的部分都应该很渺小,为此就需要透视法,以便让它延伸至远处。但是在上面的部分,一切都反过来了,越来越逼近,以便我们能看到,它是如何反向地展露出来的——从深远处。”“它是如何反向地展露出来的——从深远处”,这正是《女性时代》最重要的写作特色。所谓“深远处”在何处?即是男性、官方抑或主流意识中千篇一律的“历史”,而“反向地展露出来的”,便是从这个“历史”中被解放出来的细腻、个性、具象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性时代》写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而非从这些东西中提炼出来的所谓“历史”。顺带一提的是,索菲娅的这一艺术主张及其后果作为小说之外的真实事件永远镌刻在了俄罗斯思想史上——1974年,苏联当局以违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由动用推土机铲平了索菲娅们的先锋派艺术画展(史称“推土机画展”)。对高层来说,任何一种迥异于其口径的声音和色彩都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处理《女性时代》中的“生活”的呢?是事无巨细、无的放矢、不分好歹地哗啦啦全上吗?这不是生活,而是庸俗,是流水账。写作总要从一个切口入手,而作者所选取的这个切口则再平凡不过——孩子保卫战。上世纪50年代,劫后余生的列宁格勒百废待兴,农村姑娘安东尼娜来大都市打工,邂逅知识青年格里戈里,一夜情之后男孩失踪女孩怀孕,走投无路的安东尼娜得到三位旧时代的老太太格利克里娅、叶夫多基娅和阿里阿德娜相助,从此共居一个屋檐下。安东尼娜的女儿索菲娅出生时得了哑症不会说话,女人们担心她被当局强制托管有去无回,遂使出浑身解数,能抵则抵、能蒙则蒙,不指望揩国家的油,而是靠微薄的退休金和转卖私藏的珠宝努力过活,为索菲娅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值得一书的是,上述故事都是通过海量的对话和细节而不是叙事和描写来推进的,也就是说,苏联战后时代的诸多主题,住房、医疗、教育、保险、救助、配给制度、币制改革,乃至农民工入城等等,是从厨房里的煎炒炖煮、浴室中的擦洗拖刷、排队购物时的漫长等待、电视前的闲言碎语中表现的。这种细致入微的表现方式,迥异于公共生活的各种程式性套话,而充溢大量家常性和个体化的俗语、俚语,以及生怕隔墙有耳的加密暗语,其与生活的关系简直丝丝入扣而且事关生死——当然,这种掐头去尾主宾不明的语言风格也使小说读起来颇有理解上的难度——索菲娅的婚生与私生问题,就牵涉到口粮、监护、教育和住房等敏感话题,这也就难怪,老太太们一致认为尼古拉不是个靠谱的男人,但为了索菲娅的前途不得不将其母安东尼娜嫁给他。安东尼娜身患绝症辞世前与尼古拉结婚一幕(以尼古拉分到有家室的人才能分到的房产和老太太们得到抚养权为目的),是小说最让人揪心的情节。但我们绝不能说《女性时代》是一本很情绪化的小说,事实上,作为女性,作者克制情绪的工夫十分值得称赞。三位老太太出身不同命运相似,在十月革命、卫国战争、大封锁、大清洗中失去父亲、丈夫、儿子和孙子,照理说,她们的回忆充满苦涩和伤心,但在作者写来,倒更多的是有点小惊讶而见怪不怪、有点小悲伤但不涕泪纵横的口吻,总之,是一种自嘲多过自怜、自尊多过自卑的心态;而她们将一腔对亲人的怀念与爱惜倾注于索菲娅,本可以制造出一种如电影《美丽心灵》那样刻意隔绝邪恶呵护童真的调调,但也不尽然,比如她们给索菲娅讲故事,讲着讲着触动了心弦就变成了结局十分可怕的黑童话……可以说,索菲娅的人生启蒙并非天真到一片空白,更有别于国家洗礼教化出来的“螺丝钉”公民。而这三位老太太,她们完全游离于20世纪的列宁格勒,而生活在19世纪的圣彼得堡,教养也全是沙俄时代的淑女风范,读来有种理想化的不真实感。在笔者看来,这多多少少出自作者某种美好的想象,不是说旧时代有多好,而是微妙地投射出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并非一切坚硬的东西都不可摧垮,并非一切柔弱的东西都注定湮灭,生活可以卑微,但不可以失去尊严,因为有爱在支撑着我们不失尊严地活下去。我想,这就是《女性时代》何以在经历了如许不堪回首岁月的当代俄罗斯引起那么多共鸣的原因所在。
  •     《女性时代》这书不厚,全文内容不过209页,我却看了又放,放了又看,每当重新打开此书,总会不由自主看见那篇 “致我的外婆们”中的那句“当雪花飘落时,我就心慌不安。”会又忍不住想要放下,然而,秀赞娜“从记忆里擦拭掉的孩提时代”和她那些“曾有过某种可怕的东西”,却如诱惑一般拉着我重新回到书里,一任时不时会情不自禁被泪水模糊眼睛。故事开始于秀赞娜跟着母亲安东尼娜搬进了三个老太婆所在宿舍,秀赞娜,一个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彼得堡的私生女,作为赫鲁晓夫反堕胎政策而留下的孩子,七岁前不会说话。她的母亲安东尼娜,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之后,因城市用工数量减少而从乡下招募到城里做工的女子。在一个寒风萧瑟的傍晚,安东尼娜在等车时与一个知识男青年格里戈里有了一段浪漫的邂逅,旋即发生了关系,最后因思想观念、城乡差异等便被随意抛下,只留下了秀赞娜,安东尼娜从此成为了单亲妈妈。此时此刻安东尼娜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忙于照顾孩子,秀赞娜身体又不好,于是,叶夫多基娅、格利克里娅、阿里阿德娜,三个老妇人出手相帮,五个女人便这样在时光流转里渐渐变成了一家人。平日里,三个老妇人照顾“哑巴”秀赞娜,安东尼娜工作并照顾日常家务。这三个后来连秀赞娜的继父尼古拉一直没有没区别出来谁是谁,并且“很像”的老妇人,就这样成为秀赞娜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亲人——外婆们。不能说话,却能领悟成人意思的秀赞娜,静悄悄地生长于工作和家务的双重辛劳的母亲膝下,静悄悄地在三个外婆的童话和唠叨中长大,静悄悄地接受她们那当时被限制的宗教信仰,静悄悄地跟着她们学习编织等女红。在三个外婆的照顾下,秀赞娜一样能去歌剧院听歌剧,一样听、写、画,甚至学会了后来对她生存很大关联的法语,虽依然不能说,却不再体弱多病。因为苏联币值的改革,外婆们的退休金愈发贬值,外婆们除了茶和自制的点心,几乎不吃什么,所有的好食物都尽量给了秀赞娜,外婆们的退休金成为了秀赞娜的新衣,而工作家庭两头烧的母亲,步步都是世道艰难,写来全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依然斑斑泪痕。“孩子是大家的”,这句多重意思的话,充溢着外婆们对秀赞娜的疼爱,也充溢着母亲对失去“残疾”秀赞娜的恐惧,更充溢着外婆们讳言却无处不在的“政治”的气味,更是促使外婆们设计尼古拉成为秀赞娜继父,以保留她们照顾秀赞娜资格的压力。整本小说组织结构很有特色,一方面絮絮叨叨地以穿插叙述方式展示了整个的故事发展,让读者跟随安东尼娜的情绪变化走进这个五个女人之家,同时也以这种方式泄露了四个成年女子的性格,另一方面层层叠叠以夹杂的童话和散文诗般的插曲描写,展露了外婆们的素养,各种交叉的小故事和童稚眼光里秀赞娜的成长,平平静静表述的全是家庭琐事,停滞和抹不去的“残疾”孩子可能会从母亲和外婆手中夺走的阴影,唯一的亮色是给孩子做的衣裳颜色,其他都是灰色的,暗调的,是飘着的雪,是彼得堡著名的寒冷,是随时可能失去的庇护,是稀缺的他人的关怀,是被定义的生活,是异常艰辛的生存挣扎。让人读来总觉得丝丝凉气从书里溢出来,慢慢弥漫开来,无法擦除。这就是《女性时代》 ,2009年俄语布克奖的获奖作品。整个上世纪苏联的历史成为整个故事的大背景,若隐若现,而各种与小人物有关的政策变化,影响着每一个没有写入历史的蝼蚁大众生活的政治压力,却无处不在。作者叶莲娜•奇若娃将三个老妇人写得生世坎坷,她们出生于沙皇时代,目睹“十月革命”,经历了二战,失去了丈夫、儿女、情人,身体羸弱,依然顽强地生活在赫鲁晓夫时代。这本看上去慢慢叙述的沧桑,每一句的絮絮叨叨里都是困难重重,每一个情绪感受中都是生存的艰辛,人间的苦难。然而,一直浓浓溶入其中的外婆们和母亲对女儿的爱,依然带来一丝丝温暖,这些上世纪苏联曾经年复一年大力歌颂的绝大多数“母亲”们的人生,看上去如此平凡,却丝毫不削弱这看上去如此大的书名, 这颗蓝色星球上的各色各样不平等都存在于书中,维护生存、维护信仰、维护尊严等等,这些无数文学巨著一直大声呐喊的,同样存在于本书中,虽然声音低沉,弱细,没有任何主义的色彩,却有着可以归入令人震撼的思想,甚至让中国的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回忆起我们那些物质匮乏的岁月,还有眼前这个同样为房子操不完心的时代。 书很薄,苦难却好像很长很长,没完没了,幸好,被外婆们精心呵护的秀赞娜,这个旧时代人培养的姑娘,带着“年轻的小姐和古老的语言”这一“令人惊讶的组合”成为了一位画家。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 上海【原文地址】【网易】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392310322154/【天涯】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50117&PostID=53644365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彼得堡不相信眼泪
  •     “来,坐我旁边,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
  •     蛮有味道的
  •     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吧,然而写法实在太琐碎了,读不下去。
  •     俄罗斯女人,都是性情中人
  •     融合了俄国发展史的政治经济改革的女性人物刻画体裁小说
  •     细碎的对话,三个不同的女人
  •     这本书曾经获得2009年俄语布克奖。三个老太太,一个单身母亲,一个失语女儿。细碎的日常对话里,那个特殊时代形象再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