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悲剧(中英对照)(莎士比亚丛书)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04337023
作者:莎士比亚,梁实秋
页数:1032页

作者简介

《麦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亚最短的悲剧,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此部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的专业和社区剧院上演。
这出戏剧是典型的因权力的渴望而背弃朋友的故事。它大致根据苏格兰哲学家赫克托·波伊斯的《苏格兰国王麦克白》而写成。波伊斯在文中奉承了其赞助人(patron)的祖先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也就是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并且歪曲贬低了现实中苏格兰国王麦克白的行为与事迹。
《麦克白》拥有不少“道德剧”(morality play)的特征。学者因其中支持詹姆士一世掌权,普遍认为它是一出典型地写于Jacobean(詹姆斯一世)时代的戏剧,大概写成于1606年。不少证据显示现有的文字曾被托马斯·米德尔顿修改。米德尔顿从他自己的剧作The Witch(1615年)加入了不少在原作颇受欢迎的段落,如女巫和赫卡特的那一场。这些修改(整个第三幕第五场,及部分第四幕第一场)一般而言也被收录。
舞台上,因麦克白夫人的情绪起伏多变,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最难演的女性角色之一。
很多演员都认为此剧会带来不幸,因此一般会迷信地称之为“那出苏格兰剧”而不会直呼其名。有时候,剧中主角亦会被称为Mackers与Lady Mackers。在剧院中提起此剧的名字据说会使制作失败,也可能导致演员受伤。
麦克白中,“魔法是否存在”,以及“女巫们是真的未卜先知,还是只操纵了麦克白的思想、使其把邓肯和班柯杀死”,都成为了不少人的疑问。


 四大悲剧(中英对照)(莎士比亚丛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赋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莎士比亚的作品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据统计,莎士比亚用词高达两万个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他的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他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在他的故居,已竖起了近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
  •     直想找本有感觉的正宗原味儿的英汉译作,欣赏欣赏,也好感觉下翻译    不习惯看新出之物,在没有得到群众的承认之前,那只是浪费时间,但也跟不上时潮    选来选去,找到泛黄的郭沫若译诗稿,但正如郭所言,其间许多诗,他都不喜欢,因原文之缘故,故不算得精品。郭沫若此人,不知节制才气,所以他真的是做到文出于胸,非文也,非以才文,而以人文,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不得不止,常在气结处,余下明显不顺,让人遗憾,倘得修润,全乎真气。“但他总能走在时代的潮流之前”这是沈从文说的。沈从文写的最好的书不是【边城】,也不是【湘西散记】什么的,因为那是他修改出来的,他写的最妙的是“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和“抽象的抒情”评论集,对于朱湘的评论,是诗对诗,诗人对诗人的完全!    在观摩了近一年后,终于把梁实秋版的莎士比亚借来一观。第一幕感觉译的平常,还双语互看,到第二幕,直接独看中文看完之,真是人活一口气,气超于文上,而忘文也,正如【醉翁亭记】知文字之韵律,并一读而诵,口齿留香。然此文全乎气化,流行于天心矣,正如罗丹说:“真正的作品,全化为思想,其余的颜色,节奏,形式都没有了。”王小波说过中国最好的语言全在翻译,真正严肃之作家,在不能诚现自己之内心,就在翻译中感受真诚的碰撞,却借翻译表现了现代汉语之美,这是真与真的真,此话不假,只是辛苦译者,付出之辛苦远胜二流文字,然不知其名,如【看哪,这人】稿,胡为乎胡来哉!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当年初三毕业后就是拿着这本书背hamlet,后来又抗着这本大厚书去了西安
  •     在图书馆借到的中英版本。把《马克白》中英版本都看完了,不过还是更加喜欢朱生豪先生的译本。
  •     只读了麦克白和哈姆雷特,找时间看看朱的译本
  •     经典
  •     古英语读得我要抽了。。。
  •     梁实秋古韵的翻译~
  •     久远的某个年代读的,至今回味悠长
  •     中文翻译很一般……
  •     看了马克白和哈姆雷特
  •     很早之前读《奥赛罗》没想这种狗血的事情竟然很普遍
  •     中国人还是读中国的书才能看懂,因为我们不了解人家的文化
  •     感觉梁实秋先生的版本没有朱生豪先生的版本翻译的好,语言有些晦涩难懂
  •     李尔王。中文译文读完。
  •     很厚重的一本书。读多了朱生豪的版本,看看梁实秋先生的版本也不错
  •     我买的是“书虫”版的,很经典
  •     之前都只是看音像和略写。但选了鉴赏课后学习了原文与翻译,写论文的时候翻了翻,不知怎么地最喜欢上小时候最无感的麦克白。
  •     想不到,老子也是,看过莎士比亚的人儿。
  •     生涩的剧本。不适合课外英语阅读。orz
  •     我是拿朱与梁的换着看,觉得谁译得别扭了,就对比另一个版本。梁的版本里有几处错别字,有些地方略显僵硬,总体上朱的译文更到位和通畅。而且这个版本英文行间距太小。
  •     有些地方难以理解。
  •     图书馆居然一套780还按10倍赔……我很囧。看完了马克白和李尔王。
  •     四大悲剧加上《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喜欢的是《奥赛罗》,小人奸计的得逞,男女主人一步步走向毁灭,环环紧扣,无法避免。
  •     读死了。。。放弃
  •     读了一半读不下去,开始找朱生豪的译本
  •     莎翁的early modern English还是有点难懂的说。。。
  •     原谅我阅历不丰富
  •     悲剧在当今依旧发生。
  •     大部分看的还是中文
  •     据说这版翻译的不太好?
  •     读莎士比亚就是个悲剧,他和鲁迅一样都是悲剧!
  •     真的不觉得悲啊~ 等我有空再看。
  •     那三个女人都那么可爱
  •     只读了麦克白。人生不过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 舞台上高谈阔步的可怜演员,无声无息的悄然退下;这是一个傻子说的故事,说得慷慨激昂,却无意义。因为这句话去读的,但是不是很能读的进去,只看了大意。
  •     补
  •     I dare do all that may become a man. Who dares more is none. ---V
  •     再次读还是tore apart...
  •     翻译得的确不错,不够没看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