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原境界》书评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301269250
作者:顾随 讲,刘在昭 笔记,顾之京 高献红 整理
页数:373页

厚重经典,境界重现

我不得不如实坦诚,《中国经典原境界》比较经典厚重,比较精深博大,以我微小的功力,基本啃不动它。这本书很好,把中国的古诗经和国学都进行了整理讲解,要想走进其中并学得知识,需要安静下来啃很久很久,估计一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顾随先生的这部讲课笔记,讲的不是浅显的课堂,也不是匆匆然的评论,他是在做学问,在讲学,在传递知识,他讲的那样深入骨髓,你可以感受到他的博学和精通,不得不佩服他的学识,和他为此所做过的厚实功课。国学大师的魅力,如果能现场领略,真是人生之大幸。有人说大学读名校的重要性,突然意识到也许只有名校,才有机会遇到这样的大师的课堂了。读他的书,与遇他本人,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别了。 顾先生肯定是知行合一的一个人,他的人格和他的精神肯定会在本人身上有更多的体现,如果亲自坐在他面前聆听,一定是如沐春风的。但是读的书,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如果自己积累的不多,又静不下心来,是难以完全吸收他传递过来的丰富知识的。他的书如他的课,是需要用心去品味的。同时,也是需要悟性的。《中国经典原境界》是《诗经》、《文选》、唐宋诗三门课听课笔记的整理结集,讲解自然亲切,而且引句及解释多有点睛之外,让人在古经典的世界里享受优美意境。有着课堂一样的口授感觉却不失严谨,讲者备足了课下了许多的功夫,他在专业之内纵观全部的大势之姿,为我们细细品读古经典,许多的分析及引解那么的传神到位,深入人心。《诗经》说得恣意,兼具粗野灵动;讲得最精妙的,当属《诗经》!很多观点均是发人深省,令人获益良多。有导师讲,有学生记笔记,再有后辈整理编排,这本书其实已经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了,其内容的博大宽广,以及刘在昭分享出来的笔记,都是相当珍贵的学习资料,十分的难得了。顾随先生的讲坛实录,有着课堂一样随心随性的大师态度,甚至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随手举的一些例子,都体现了大师丰富的积累和智慧。随先生在书中论述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一是自由,学道可得自由,学道可以断烦恼,得解脱;二是强有力,奋斗,挑战,“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此乃入世;三是蜕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即是。此既非挑战,亦非奋斗,也不是出世,最人情味;四是寂寞,诗人欣赏他自己的寂寞;五是悲伤,前几种都有点造作,唯此种最人情味,但不振作,没出息,中国古来就如此。大师的经典领悟都会在他的讲坛实录中体现出来,这样深刻的学识传播,真是中国学界的一大喜事了。

当我们走进顾随先生的课堂…… ——读《中国经典原境界》

文/岸晓风有人说,在现在的出版界,好书难得。遇到真正的好书都不忍心一口气读完。顾随先生的讲述中国古典经典作品的授课记录新近出版,名为《中国经典原境界》就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作为顾随先生的得意弟子,叶嘉莹先生曾表示,在前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一直将当年的听课笔记随身携带,而唯恐或失的缘故,就是因为其深知顾随先生所述的精华妙义,是叶先生在其他书本中所绝然无法获得的一种无价之宝。因此,当我们有幸读到这本书时,就始终有一种这样的强烈感觉。首先是站位高远。有人说读钱穆先生的史学著作常常为其宏观把握之准、之精而惊叹。同样,顾随先生对于文学评论的造诣也可当此评价。在第一讲“概说《诗经》”里,对中国的诗词有精辟的论述,作者认为诗教的最高境界是温柔敦厚,表现这种温柔敦厚的、平凡的、伟大的诗,就是“三百篇”。而其后者,多才气发皇,而所作较过,若曹氏父子、鲍明远、李、杜、苏、黄;其次,所作不及者,便是平庸的一派,若白乐天之流。不过顾先生对于白居易的评价还是客观而公允的,他接着指出,“乐天虽欲求温柔敦厚而尚不及,但亦有为人不及处”。作者最推崇的诗人还是陶渊明,说他“吾国诗人中之最伟大者”,他真是“士君子”,真是“温柔敦厚”。其次是视野恢弘。顾随先生论述文学、讲述经典,真是做到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随手举的一些例子,很多都是世界范围内的。比如他讲到诗的“兴观群怨”的“怨而不怒”时,说基督是“要爱你的仇人”,释迦“一视同仁”,都是出世法,孔子是最高的世法。说到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提到了一战期间美国的总统威尔逊,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因为“彼乃文人,又是诗人,又是书呆子”。一个纯粹的政客太注重实际,而文人成为政治家,彼有彼之理想,可以将政治改良提高,使国家成为更文明的国家,国民成为更有文化的国民。三是透彻深刻。顾随先生在书中论述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一是自由,学道可得自由,学道可以断烦恼,得解脱;二是强有力,奋斗,挑战,“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此乃入世;三是蜕化。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即是。此既非挑战,亦非奋斗,也不是出世,最人情味;四是寂寞,诗人欣赏他自己的寂寞;五是悲伤,前几种都有点造作,唯此种最人情味,但不振作,没出息,中国古来就如此。可以说,顾随先生是最懂诗人的人。(转载请联系:anxiaofeng998@126.com)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一提到“境界”,相信不少读书人都会想起王国维先生如上文所写的这段话。三重境界所对应的三段词,原来的词意,很明显大多写人间儿女私情。然而王国维先生却很巧妙地借用来讲做学问的境界。一语中的,讲得非常透彻,耐人寻味。以至于每每遇上深深敬佩之大学问家,往往会拿其与王国维先生所谓三重境界对号入座,比如这篇书评的主角——顾随先生。顾随先生者谁?学贯中西,韵文、散文,理论批评,美学鉴赏,讲授艺术,禅学,书家,文化学术研著无一不通之人;国学大师周汝昌、叶嘉莹等人之师是也。顾随先生学问何其大?国学大家、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曾这样评价她的这位老师:“先生的才学和兴趣,方面甚甚广,无论是诗、词、曲、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甚至佛教、禅学,都曾留下了值得人们重视的著作,足供后人之研读景仰……先生之讲课则是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是我平生所接触过的讲授诗词能得其神髓,而且也富于启发性的……凡是上过先生课的同学都会记得,每次先生上讲台,常是先拈举一个他当时有所感发的话头,然后就此引申发挥,有时层层深入,可以接连讲授好几小时甚至好几周而不止。举例来说,有一次先生来上课,步上讲台后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三行字:“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初看起来,这三句话好像与学诗并无直接之关系,而只是讲为人与学道之方,但先生却由此而引发出了不少论诗的妙义。”如此,顾随先生之大学问便可见一斑了。那么,大学问的顾随先生,又属王国维先生所言何种境界呢?若以寻常来看,似乎放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甚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合适的,但读罢此书,你似乎又会觉得,生拉硬拽将其置放其中又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高境界不错,但这世上总应有另一些境界,超乎于二者存在,如《无量寿经》谓:“斯义弘深,非我境界”。顾随先生,恐怕正是此境界之学问人。还是拿叶嘉莹先生的评价来说,顾随先生授诗歌课时候,“首先阐明的,就是诗歌之主要作用,是在于使人感动,所以写诗之人便首先须要有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然后才能具有多情锐感之诗心。于是先生便又提出说,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将小我化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扩大之途径或方法则有二端:一则是对广大的人世的关怀,另一则是对大自然的融入”。而后呢?确是有一下子便跳脱出了诗歌,推及甚至超越寻常所谓“人生”而存在之感觉。事实上,不仅讲授诗歌,讲授文选甚至课前对时事的闲聊,顾随先生之话语也是相当有水平的。“看人,看朋友之真伪,须于处困难(逆境)时见之。中国国民是”球体“,常言”少生气,多养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且一个人养尊处优,风平浪静,很少难见其好坏。处逆境,始见真人,始见真本事。看朋友在生死关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对底下人不严,不使用,是奖其懒惰。在我是仁慈,然底下人并不了解,而认为是应该。甚至支使也支使不动了。此太宽。处世对人真难,脾气暴躁难处,而脾气好也应小心,易为人所欺。“”孔子举出“仁”,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乃为人之道也。民,我胞也;物,我与也。扩而充之,至于四海。仁,止于人而已,何必爱物?否!否!佛家戒杀生不得食肉,恐“断大慈悲种子”。必需时时“长养”此“仁”,不得加以任何摧残,勿以细小而忽之。凡在己为“患得”,在他为“不恕”者,皆成大害,切莫长养恶习,习与性成,摧残善根。“这些句子即便单拎出来当鸡汤看,也是营养浓度相当高的,更不用说畅读全书时候它们让人毫无察觉的畅快与受益了。能在劳顿下班后的夏日黄昏,躺在床上吹着电扇体悟上那么几页,极为痛快。一次“在中国经典的人文关怀中,追寻古典文化原初的清纯精神,开启现实人生本真的至高境界”之机遇,大致说的就是如此这般了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换置于顾随先生,则恐怕要成“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境界”了,“境界”者何谓?无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顾随先生凭学问将人生、文章、讲授融为一体,把学文与学道、作文与做人放于同一高度,“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读后感受也就离我等凡夫俗子不远了。幸甚至哉,是以为记。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读顾随先生《中国经典原境界》文/斯索以“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顾随先生的这句话,既体现了他对中国经典作品理解的一个路径,也彰显着其为人、做学问的重要旨归。他特别强调从创作的本原情境出发去理解经典,还原文字背后作者的真情实感,而反对从后人的训诂里建构理解的路径。因此,他总能另辟蹊径,从自己的人生、生活出发,努力抵达经典文本所传递的那个世界,且每有发见。在先生看来,中国有世界所没有的一种美德,即“玉润珠圆”,“玉”之品德在《诗经》为代表的中国经典里均有所提及,并发展成中国文艺、思想的鲜明特质,这种单纯是“由复杂而成为单纯”,“由含蓄而成为蕴藉”。按先生的理解,在像《诗经》这样的“单纯”文本里,是蕴藏着饱满的,“单纯”亦构成多种解读的可能。他还主张情感和理智在为人处世中的调和,而学问亦是做人的学问,“无论举止进退、一言一笑,都是见真正学问的地方”,中国传统文人对“情操”的追求,正体现了调和情感与理智的努力。禅宗等佛学思想在先生的谈吐间也是时时可见,用以阐明经典乃至自己的真知灼见,如“所谓‘诗法’,就是佛法的‘法’,是‘道’”;许多文、哲领域的典故,都是信手拈来,洋洋洒洒、思无涯际,识见之深、视野之阔,确是少见。《中国经典原境界》是《诗经》、《文选》、唐宋诗三门课听课笔记的整理结集,文风偏于口语却不失严谨,字里行间充满真知灼见,读来沁人心脾,在专业的研究者外,大众读者亦能开怀畅读,有所裨益。它给读者带来的,是性的涵养、识的提升。《诗经》说得恣意,兼具粗野灵动;《文选》偏于谨严,细致处每有发挥;唐宋诗颇有生气,由人而诗率性而评。我认为,讲得最妙的,当属《诗经》!其中很多观点均是发人深省,令人获益良多——◆夫子所讲的是身心性命之学,是道,是哲学思想。“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何谓也?要者,“识”、“名”两个字,识其名则感觉亲切,能识其名则对于天地万物特别有忠、恕、仁、义之感,如此才有慈悲、有爱,才可以成为诗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为的是念念相续,为的是长养慈悲种子。◆越是好诗,越是包罗万象。……唐诗与宋诗,宋诗意深(是有限度的)——有尽;唐诗无意——意无穷,所以唐诗易解而难讲,宋诗虽难解却比较容易讲;犹之平面虽大亦易于观看,圆体虽小必上下反复始见全面也。……虽然,作者何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一见圆之彼面,一见圆之此面,各是其所是而皆是。◆《卷耳》四章,章四句。余初读此诗即受感动,但字句皆通,含义并不通,不能有比古人较好的解释;了解深,讲得不清。……诗真好,断章取义,句句皆通;合而言之,句句皆障。◆诗人不但博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格物——通乎物之情理。……诗人不但识其名,而且了解其生活情形。诗人是与天地日月同心的,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日月无不照临,故诗人博物且格物。《桃夭》即是如此,诗人不但知其形、识其名,且能知其性情、品格、生活状况。……必要博物、格物,方才能有创作,方才有幻想。……对其物有清楚的认识,有亲切的体会,故能鲜明且响亮。◆古之“三百篇”、楚辞虚字多,如“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故飞动;到汉人实字便多,故凝练,而不飞动,不能动荡摇曳,没有弹性。◆中国文艺是简单而又神秘。然所谓简单非浅薄,所谓神秘非艰深。中国文学对“神秘”二字是“日用而不知”,而又非“习矣而不察焉”——“习矣而不察”是根本不明白。……汉魏六朝的人还知使用文字的神秘,以后的人多不注意。从以上观点也可以看出,在对经典的阐释方面,先生从来都是不盲从流俗且敢于质疑权威的。课堂上,他总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理解之窗,帮助他们跳出陈见,收获崭新的感悟。典型如他本人极力反对宋儒对《诗经》干巴巴的解说,认为所谓“诗无邪”,与其解为“正”,不如说是“直”,直也就是诚,“诚,虽不正,亦可感人”。还有,“汉学重训诂,宋学重义理”,今天讲《诗经》必须打破文字障,做到“重义理而兼及训诂”——这也是他亲身的实践,从学生刘在昭所做的笔记也即眼前的这本《中国经典原境界》里,便可窥其治学的风采。《论语》课上,他反复强调:遇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段文字时,“可以”两字不可草草看过,夫子此句,是充满“沉重,深厚,慈爱”的。能读出句子背后的“沉重,深厚,慈爱”,不仅仅与学术上的造诣有关,也足见先生是个性情中人。当然,要真正准确理解经典,打破文字障还远远不够。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先生十分注重经典本源场景的还原,带领弟子探求经典背后最为单纯、原初的东西,并有所感发。“不了解古人是辜负古人,只了解古人是辜负自己,必要在了解之后还有一番生发。”先生的这种认识,在其女弟子叶嘉莹的治学中得到了很深入的实践,她在唐宋词研究中对“感发”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推崇,想必与早期顾先生的教诲是分不开的。在她眼里,“一般学术著作大多是知识性的、理论性的、纯客观的记叙,而先生的作品则大多是源于知识却超越于知识以上的一种心灵与智慧和修养的升华”,这份“认同”在她的著作中更是体现为一种息息在侧的呼应。其实,即便隔着不同的时代,透过文字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先生当年的神采。深夜耕读的每一个普通的读者,又何尝不是先生的弟子!“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是《诗经•郑风•风雨》中的句子,或许恰好可以形容我们与经典背后那些人物的相遇,形容我们与先生的相遇。面对经典,今人倘能读得率性、读出真切,那也不枉先生当初的谆谆教诲了。2016.7.7-8于北京•既往居■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遇良师为生之大幸

坦白地说,写此书的书评我压力很大,就算以介绍的角度来写我依然觉得惭愧。因为顾随先生的这部讲课笔记,你说他是在传递知识么,显然不全是,甚至说知识是次要的,知识不等于学问,学问不等于修养,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灵魂,它深入骨髓,要你感佩,因为这是人格,是非常深邃的人格。我题目写着,遇良师为生之大幸,这个什么时候遇也是个大问题。太老了遇到,再觉醒,虽然也好,但这太苦,近似于悲。如果年纪轻轻就遇到,你听他讲课,不光是知识这么简单,还有一种人格魅力在随时的感染你。没有遇到这种人是不好感受的,当你真的遇到才会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迷茫,但是遇到这样的良师你会感到坚定,这可算一种信念,但他不是偶像,而是生发在你的内心。像顾随先生这样的知行合一,他的人格是渗透在课堂上的,课堂也可以说是他的人格存在的场所。他在这些传统的国学经典里去解释,去教授,这是说我们国家的文化,要人觉得高山仰止,但同时呈现在眼前的也是顾随先生这个实实在在的人,然后就发现,他被这些沁润着,所以更完善,这不是虚的,他用自己的存在在证明,或者说互相印证这种文化,这种精神的魅力。不过只是如此也不尽然,还需要顾随先生的悟性,这绝非一般人可有。很多人也学,也想,可是不行,依照顾随先生的意思,那个是假的,他不真。我们就说他附庸风雅。顾随先生举了一个例子,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事实上不通,但诗情上通,这是真,而民国时期的官老爷练习写诗作文,多半为假。我想也是这样,我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没有倾注情感,只有作文的技巧,就觉得不好,删了了事,而用情写得东西,我就觉得美一些。郁达夫先生曾说过,大概意思是,我们同时代遇到了一个伟大的人格,我们要爱护他。这个有提倡的意思,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吸引力,会不自觉地被吸引,但他给你注入的不是盲从,而是明晰,因为明晰才感动,而感动就是被触发了情感,情感在什么地方,你看顾随先生的这本授课笔记,他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真的,这个真是什么,是真诚,是诚挚,是美,是情感的热力。一点听不出来他在讲学术理论,因为他把它们完全地融汇于生活当中,情感当中,非常的自然且亲近,说是道,是理,但道是悟,理是理性,所以很明白,理性没有雅,也没有情感,就像法律,它是搞逻辑的,但是顾随先生不一样,因为同时还具备着情感,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这是什么?这是一种美的感觉。这里面主要讲《文选》,唐宋诗,还有《诗经》,但是有一篇文章是很特别的。叫《课前闲叙》,光看题目好像没什么内容的感觉,也猜不到会说些什么,但是仔细打开阅读,发现顾随先生的真性情,他结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阐述对国家之爱,爱得深沉,另外,还可体会到这样一位大师,他在传达一种为人之气,这种传达不要你觉得他灌输,在教育,相反这近似一种身体力行的表率,真光彩!我读了觉得荣幸的。


 中国经典原境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