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冬妮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8643205
作者:毛喻原
页数:230页

内容概要

毛喻原,1956年生于四川省乐山市,名士毛遂后人。2003年当代汉语贡献奖得主。先后任教于中国农民大学、四川函授大学、西南计算机工程讲习院、桂林教育学院。曾任《文化学词典》副主编,先后翻译出版有《英美现当代诗选》、《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基督教精神史》等。自撰作品有《永恒的孤岛》、《时代思想词典》、《疾病的哲学》、《精神就是精神的事》等。

书籍目录

序一/散材毛喻原/野夫 / V
序二/存在者的挑战/余世存 / XV
石膏像 / 001
小阁楼 / 017
再见冬妮娅 / 035
知青时代的密友 / 119
张公桥书店 / 165
火车上的奇遇 / 173
1/2秒 / 189

作者简介

《再见冬妮娅》是以同名长文为主的随笔集,也有忆及少年往事,青年轶趣诸多。“冬妮娅”这个名字或是一代人的心结,70年代里那样的一场爱情——懵懂、试探、感动、挫折、离别、重逢……
在这本书中,毛喻原记录了人生存在的瞬间,既有时代社会的特征,又有人性的纯粹。他的故事唤回了我们关于那个年代的青春、爱情、时代、心灵的记忆,也因此成为一部超越时代的心灵史。
《再见冬妮娅》,那一代人关于七八十年代的青春和爱情的回忆。野夫、余世存联袂推荐《再见冬妮娅》。2003年当代汉语贡献奖得主、野夫笔下的“散材”毛喻原最新作品。
他与“冬妮娅”的故事,缠绵悱恻,却又那么单纯干净。最深情的密约,也突不破那个年代特有的胆怯和坚守。酷似少年保尔的他,最终失散于误会的他们,都只是在禁锢的青春中领略了爱与美的怅然,今日重读,依旧疼惜。
——野夫


 再见冬妮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仿佛70年出生以前的人,可能会更喜欢读一些。60后的一本散文集。此书是散文集,读完第一篇后,就直接读了《再见,冬妮娅》。既是回忆、讲故事,又夹杂了心理分析、形势分析与注释(便于让未经历者理解当时那个年代的情形),夹叙夹议。每读罢一篇,只能感叹:那个年代,那种生活,那种精神折磨,那种心口不一的生活!那个大时代!破四旧,破掉的不仅仅是中华文化传统,还破除了人的本性,使人类进入了精神荒芜,以至于连恋爱的感觉都被异化。至少我在阅读时,可以不用过细地去阅读那些解释与注释。也源于我小时的经历。我与我的哥哥(比我大一岁半)是同班同学,所以可以想见我是比较早熟的。而我们那一代人,年过35岁以后,也开始逐渐对于哲学、人文产生深厚兴趣。人的一生,大约有两个阶段对哲学特别感兴趣,一是青春期及顺延至大学阶段;二是35岁及以后。如果你对于文革 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可能会觉得此书较为淡泊。而如果你恰恰对文革 有浓厚好奇心的话,倒是可以在此书中找到一些趣事、经历。1、我,70年生人。读来很有感觉。因为对于文革历历在目,而由于少时好奇心极强,加上父亲的身传言教,对于人生的思考与观点,与作者极近。2、我太太,74年生人,让她试读几页,她读不下去,去看手机微信中的文章(心灵鸡汤)去了,一方面,是她的工作使然——另一方面,短短的4年,已使我太太无法对文革 有切身的感受 。可以讲,小的时候 ,少年时,我们仍然有文革时的情结,男女生谈恋爱、有好感,去同学家,似乎都是一个被谴责的对象。即便社会风气逐渐宽容,但是,作者的心历路程,居然极其相似。3、据此,我猜测,可能此书,更适于60后阅读。我的同学基本上都是69年出生的,算是60后的尾巴。
  •     开篇野夫和余世存的两篇序,将作者描述得道骨仙风,俨然一个籍藉无名的民间大家———不但学养深厚,而且把心守得极好,一辈子不求功名利禄,只愿与思想与和学习为伴,通达文学、音乐、哲学、雕刻,有红烧肉的不传之秘,还有一身武艺,好似中国的达芬奇。怀着满满期待读完毛喻原的《再见冬妮娅》,却读不出两位做序者刻画的奇人,只见一个平凡老人笔下略显精彩的人生片段。这也是任何一个人老去时都会想写的书:记叙的是记忆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少,漫长生命中闪光的奇遇,还有几十年前那位少女在春风里的笑意与明眸。只不过已然70多岁的毛老,强在有比其他老人更健壮的记忆和略佳的文笔。相比起野夫与余世存一本正经的推荐,我更愿意相信《再见冬妮娅》是一个老人与满屋友朋围炉夜话的七段故事———仍带有记忆特有的粗糙毛边,携着满桌的听众,直通往那一段时空里或许真实存在的一瞬。给毛老6.5分。
  •     “冬妮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男主角保尔•柯察金少年时代相恋的一个贵族少女,一个喜欢穿蓝色水兵服的热情少女,一个打破阶级界限偏偏喜欢上“穷小子”、给困顿中的保尔以无限温暖的女神。所有读过这本小说的后生小子,都会激起无限联想,盼望遇到自己的冬妮娅。那时,我们心目中的初恋对象都是纯纯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简单爱的冬妮娅,提起冬妮娅都会在心头微微颤栗……我在少年时代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印象最深的不是朱赫来怎样把保尔引上革命道路、保尔在漫天大雪中修铁路以及与骑兵军的厮杀,而是那充满风情的冬妮娅。她给了傻乎乎的保尔以爱的启蒙,让那个野孩子开始懂得修饰自己,让他知道还有一个少女在惦着他,让他曾经粗糙的心灵感受到女性柔柔的温存。十多年前读刘小枫著作《我们这一代的怕与爱》,印象最深的也是那篇《记恋冬妮娅》。刘小枫写他在二十年前上高中时,深深地恋上了冬妮娅。但他在1965年冬天的重庆看到,“文革”进行到武斗时,那几位十几岁的女高中生手握冲锋枪、紧绷的武装带使她们的胸脯更加丰实、草绿色的钢盔下一张张白皙、娇嫩的脸……后来,武斗使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殒命,而剩余的人仍在誓言“血战到底”。刘小枫从这些少女的青春眼眸中看到了当年“冬妮娅”的影子,看到了“革命”把原本鲜活的生命送上了不归路……毫无疑问,正是这种冬妮娅情结把我从网络连载中一路拉到了毛喻原的新书《再见冬妮娅》中。这是一本散文集,但我觉得比时下的很多小说都缠绵悱恻、引人入胜,它就是一则现实版的“山楂树之恋”。1972年,才16岁的学生干部毛喻原遇到驻军团长的千金王雅玲。那是一个来自北方的漂亮姑娘,那是一个清教徒式的时代,男女同学很少相互说话。从最初的讨厌、误会,到后来的王雅玲向他频频示好,来他家里悄悄地留下白糖、糕点;他们一同走在里仁街上,毛喻原都要与她拉开三至五米的距离,几十米的道路像走了一个世纪。王雅玲第一次约毛喻原看电影,毛本能地谎称自己晚上有事;第二次约他看电影,毛又推辞了,他的心里不是不想去看,而是不敢去看。再后来,王雅玲又约他看京剧《杜鹃山》,他无法再拒绝,只好拖至演出快结束才进场,站在后排远远地向王雅玲挥挥手……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朦胧初恋。早熟的王雅玲是部队高干的子女,她的物质条件远远高于父辈早逝的毛喻原,从这点上看,她很像小说中的“冬妮娅”。甚至连毛喻原在部队大院王雅玲的家里留宿这一点,都很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翻版,而且他们连手都没拉过。后来,王雅玲由于部队换防,跟随父亲调到了陕西咸阳。她的离开,带走了毛喻原的希望和氧气,也带走了他所有的欢笑。一个男孩迅速成熟。就在毛喻原下乡两年之后,“冬妮娅”突然回来了,由于极想见到又怕见到,无耻的自尊心使他故作冷落王雅玲,两人不欢而散,从此诀别。这则占到全书近二分之一的故事,看后令人唏嘘不已。毛喻原是好学生,在那时的概念里,好学生只会有浓厚的阶级情,怎么会有可鄙的男女情啊。这不正是天天批判的小资情调么?这篇散文把那个年代的好学生对感情有几分向往又带有几分畏惧、渴望异性又担心人言的微妙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圣洁的初恋和懵懂的年代使得他们的感情波澜起伏而又危机四伏,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注定了他们会以悲剧而结束。毛喻原固然不像保尔那样看到冬妮娅身上的“酸臭”而拒绝了她,但他的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痕迹。不敢正视自己的感情,总要扮演一个劳苦大众的悲悯者最终毁掉了这段感情。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冬妮娅”都是男人笔下记录的。我好奇的是,如果从王雅玲的角度再回味这段经历,两相对照,会得到怎样的印证?也许会是像李爽笔下的《爽》那样的?抑或是别的文本?这是否也是一种“比较文学”?从相隔20年的两篇怀念冬妮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冬妮娅”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挥之不去的初恋情结,因为能超越阶层、不夹杂任何功利色彩的爱情在现今仍是罕有之物。怀念冬妮娅,是因为我们渴望纯洁,是因为我们不愿被时代洪流裹挟掉个体的自由,是因为我们在充斥物欲的时代还想保留一点点灵魂的超脱。这也可以算作我们这代人无望的挣扎吧。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不知道为什么,很不喜欢
  •     你不是保尔柯察金,我也不是你的冬妮娅。野夫作序让我以为这是一个变相的1980年的爱情,然而最终不过是几个红色狂飙年代的老文青之间的围炉夜话。在叙述“冬妮娅”王雅玲的那一篇里,不知道是故作懵懂的自恋亦或是书呆子自有的酸腐气,以致错失了这段感情却还强加于阶级隔阂上纲上线,让人着实不快。
  •     中学生的记叙文,文字干瘪,最后两篇直接看不下去。
  •     毛老师的一些经历,令自己有代入感
  •     幸会 啊 毛喻原
  •     那个时代的男人心里都有个冬妮娅,美丽热情隔阂保守,却其实是梦中情人。本书收被野夫称为散材的毛喻原的七篇随笔,都是关于他自己的人生故事。《石膏像》是少年时买毛主席石膏像不慎毁坏的恐惧;《小阁楼》是中学时通过打工赚钱买来木材自己搭建独住的阁楼;《再见冬妮娅》是中学和插队时在与美丽主动的心仪女生王雅玲交往中天人交战反式操作导致分离:《知青时代的密友》是与在农村改造右派神交的故事,主人公被毁在男女私情后的自戕;《火车上的奇遇》邂逅火车站女广播主持人的传奇,之后走火车不用买票;《1/2秒》是另一个爱情故事,在乏善可陈的大学里眉目传情的一瞬后彼此心心相映却要在8年后才在命运的眷顾下重逢述衷肠,而女主人公以为冯妇。作者渲染力强,常常激情四溢,据说口才了得,但落在文字上稍欠节制,如末篇写穆玲。
  •     怪不得野夫要推荐,实在和他有共同之处。读不惯的那部分真是太相似了,可惜连野夫(在不夸大的时候剩下的)那点让人动心的东西都没有。前两篇可看,说实话第一篇还算是最讨人喜欢的,毕竟诚实。后面开始就是加入了太多自我演绎的回忆,还要伪作诚恳,实在让人反胃。也许作者就是这样生活的一个人,或者某个年代写文章的男性都永远带着一种不自觉的自恋和自我中心。
  •     作者的初恋,挺美好的故事。为什么读起来,没那么美好呢。实在失望,其他的文章也放下不想读了,也许和作者实在没有缘分。
  •     一口气,一夜之间读完,老毛真是个有故事的人,也是讲故事的高手
  •     单就这这本书而言,野夫老师和余世存老师的序言有点有点夸大。再见冬妮娅中那种的压抑的爱恋还是很真实和令人惋惜,为这份惋惜多打一颗星!
  •     每个人都曾经遇见过冬妮娅
  •     细节描写很厉害。冬妮娅的故事蛮喜欢。
  •     很喜欢作者的文风
  •     呵呵……毁了这名字
  •     boring
  •     因为书名而注意到了这本。两篇序抬高了期望值
  •     文革期间的作家,我特别期待,期待什么?期待一种特别的情怀。但是每个人的遭遇却都大体相似,上山下乡。这本书里有我想看的感动。最后的小故事略矫情。
  •     80年代的爱情,大多是压抑和意淫的产物,当然,这里面仍然有纯真
  •     文字怎么觉的那么啰嗦。。一个细节要写两页,,,
  •     平凡知青回忆
  •     再见冬妮娅,再见那个时代
  •     平凡老人的人生片段,有些温暖心酸,或许人生不过如此。
  •     当我在颠簸的大巴上读完东妮娅时,心中有些莫名其妙的淡淡的忧伤。我从毛喻原细碎的文字里看到了我自己一些写作习惯和表达的影子,我能体会得到他对这个世界褒有的那种情感,激烈失望后,那些揣着暖阳一般的和解。2015年,我们学着与世界和解,但并不代表放弃自己的样子。
  •     内容不大好看,离我还是太远了。余先生的序里有段倒是精彩。“对现代人来说,人生不得不跟时代社会纠缠。有时候,时代社会的演进未能回归个人,尊重个体,大多数人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爱上了时代社会,终其一生唔知于个人和自我”。另外,“散材”一说也挺好。
  •     已爱上毛喻原机智的少年时代了,期待把他的冬妮娅拍成电影。(¬_¬)
  •     2014年清明期间读完的,非常好的一本书,文字、人和事,都很美。其中,《再见冬妮娅》,就是现实版的《山楂树之恋》。推荐读《毛喻原文选》,高大上的书。
  •     看序的时候期望还蛮大,但直到看到序种写道--他讲得很动情,一度自己哽咽,我们三个观众听呆了。然后说我看时间差不多催他走。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半本看下来看得我有点脑晕,作者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觉得自己讲的很动情,自己感动自己。实则让读者(我)觉得乏善可陈,故事并不有趣,反而有些地方让人有一些反感。疑为作者做序的朋友是不是真的喜欢你的作品呢
  •     在没有过多物质掺杂的清教徒时代,纯真,朦胧,坚定的爱情令今人向往不已。
  •     元旦三天,京东阅读看完,很精彩。老毛语言平实,接地气,但特别生动、形象。2015年,最最珍贵的回忆就是在乐山参加老毛研修班那几天。
  •     地铁、排队翻完的,总之个人生活史是越多越好的,有利于了解当时的情景。感觉这个人(在书里岁月)纯真、正直,行动好像不多但实际比较冲动。后来听一点他在一席的讲话,仍然是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啊,快乐的缘由啊,感觉是沉浸在八十年代里了。
  •     封面上高尔泰先生的题字吸引了我。读了后面一部分,写胡梦熊那一篇比较好,也令人震撼。作者文字功底不怎么好,内容本身也比较一般
  •     一个故事带出一种情怀,过去不应该被简单否定和抛弃,它们值得被记住
  •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冬妮娅。那是关于年少轻狂的秘密,当时以为只有我们自己能懂,其实回过头看,仿佛梦一场,后悔当时的自己不够勇敢不够担当,没有勇气打破常规去拥有。
  •     很好看
  •     自恋的神话——作家系列
  •     随性了一点,文笔有些参差不齐
  •     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的赶脚 但还是觉得被野夫抬得太高了。。
  •     这写的都是关于八十年代的小说吧
  •     因为野夫推荐看的这本,修饰比喻好多显得矫情不适合我简单直接的口味
  •     真好 感人的一本书
  •     看完之后不明白学长为什么力荐这本书(疑惑脸)。真的是很一般,他的故事对我来说感觉讲得很平板(说白了还有点套路的感觉),不生动也不有趣。不推荐这本书。
  •     在心里面默默用四川话读,毫无违和感,但是读完再见冬妮娅那篇后就没有胃口读下去了,不要恨我啊
  •     代入感挺强,同时也确实有读初中生记叙文的感觉。。记事和故事里穿插的分析风格略不同啊。。野夫的序提高了我对文字的期待,结果。。。作者讲出来的话一定会是很吸引人的故事。打三星是因为不太是我喜欢的风格。以及,最后那篇算精神出轨吗
  •     我怎么觉得写的最出彩的是野夫的序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