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荒野的情书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42645242
作者:刘炎林
页数:232页

内容概要

刘炎林
北京大学动物生态学博士,在青藏高原游荡近10年。
2004年,参与川西甘孜州神山圣湖调查。2005年,随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进入西昆仑山地,调查藏羚羊产羔地。2006年到2009年,6次进入羌塘,在那曲地区的双湖和尼玛县研究藏野驴。2011年,加入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青海三江源开展雪豹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北京大学山鹰社成员,曾担任社长,参与和组织过多次登山活动,两次带队登顶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2013年带队抵达南极点。

书籍目录

自序 荒原的召唤
这里是一片越来越拥挤的土地
在遥远的异乡有一位朋友
布琼玛
“仆役”江村
你能对这个非平衡系统说什么呢
沉痛的闲聊
无人区的边缘
生灵
当地干部
没有任何可供解读的数据,
只有正常和不正常的判断
双湖巡山员
羌塘是一个不着急的地方
愿意留在这里吗
感谢上苍无序中的机缘
先进的技术也是脆弱的
比让
体验是一股积极的力量
同样的羌塘,不同的人生
这里的老百姓真不错
要改变的不单单是人们的态度
几日散记
那仓灵魂
微型奥德赛
生命在迁徙中生生不息
共存
未来
措羌乡的无价之宝
雨来了
没有道路的区域
羌塘的“生态智慧”
世界的尽头
棒打鸳鸯
你没见过漂亮的
赛马节暨物资交流会
与野性生灵的相遇
可能是触犯神灵了
当荒原可以轻易抵达
同学聚会
小国寡民,容易治理
巴岭雪灾
千里奔袭,只为一眼冰川
漂泊里的一点点温暖
尼玛协会
青草中的小超人
我是外来的小鸟
新疆人人丁兴旺
三次轮转,羌塘的人与荒野
战旗BJ2024
即使是国王,也必须走完最后的里程
各处办不完的赛马节
你是天上的白云,我是地上的石头
埋在地下的酸奶
我欠了好多钱了
牧民最头疼的野生动物
第一次跟当地人闹得不愉快
我没有想念羌塘,因为我还会回去
祝福一切有情众生
后记 发自荒野的情书

作者简介

中国本土环保NGO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雪豹项目负责人
北京大学山鹰社前任社长
十年常驻青藏 六度深入羌塘
带你走入全世界最年轻最广阔的荒原
邂逅一切有灵众生 探寻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
《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 单之蔷
熊猫妈妈 北京大学教授 吕 植
联合推荐
“羌塘”,在藏语里意为“北方高地”,北至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东抵唐古拉山,南部、西南部以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荒野,大部分地区都是无人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称其为“世界上最年轻最广阔的荒原”。本书作者在青藏高原考察近10年,曾6次深入羌塘。他带着文明的风尘,不安分的心灵,专业的眼光,扫过这片变迁中的荒野:草地,雪山,湖泊,飞鹰,牦牛,野驴,羚羊,乡民,以及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共生……这一封来自荒野的情书,并不只是出于对某个人的爱,更是出于对一切有灵众生的爱。


 发自荒野的情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本书书名说是情书,其实更像是作者的体验和思想杂文。不过作者在里面也是有涉及感情的抒发,读了那些,会觉得原来世界还有这么真挚的爱情。话虽不多,却句句动人心。在本书描述的这个无人区,我们能更多地体会到生态与自然,同时也有人与环境的协调与矛盾。很喜欢里面作者的很多观点,像是社会崩溃的理解,让我立刻想起之前看的一本书《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有种遇到书友的感觉。书中对布琼玛小时候吃旱獭肉被父母知道后被禁止入帐篷睡觉三天的事,让我感觉颇深。教育可以教人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确未必能教人如何做人和如何与自然相处。而有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任何学校和课本都来得深刻。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有种工作叫做剪草,虽然后来 想想也理解,但总感觉,一个人在漫漫草原中,寂寞地在一个小方格子里剪草,有种寂寥的味道。书里还提到各式萌物,鼠兔就好可爱啊,虽然不知道它对环境,对人类来说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作者长时间在藏区跑,也了解了一些政府工作的情况。一个政府如何,不要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让人民变得更富还是更穷。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双方各有难处,怎么样协调和改进才是现下能做的。看完这本书,觉得收获颇多,我觉得是因为作者本身的知识层面和思想维度比我更广更深,我才能从他的作品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     刘炎林喜欢大家叫他“大牛”,这位广西北海的小渔村走出来的孩子,如牛一样有着天生的韧性、力气与好脾气。1998年,大牛以广西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大生物系,随后的机缘让他在“山鹰社”一待就是数年。“登山是我从小的兴趣,它表达了一种难以明喻的探险精神。直到2002年。”2002年7月,北大登山队共15名队员参加攀登希夏邦马峰活动,因遭遇恶劣天气,突发雪崩,其中一个小队5名队员罹难。刘炎林是负责押后的队长,虽然逃过死劫,但是此事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我后来时常问自己,在人类的禁区被一个又一个地征服,世界的全部已经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普热瓦尔斯基、斯坦因时代的英雄探险在当下的意义是什么?这远需要比Because it is there更为深刻的回答。”偶然的机会,大牛的偶像,著名的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对他说:“保护给探险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大牛就此转折,决定做一个专业保护,而业余登山的人。 大牛的博士课题是“羌塘藏野驴与家畜的竞争关系的研究”。这个研究,让他背着帐蓬和睡袋,在广袤无垠的羌塘草原上前后待了四年的时间。“羌塘”,在藏语里意为北方平地,因为青藏高原整体海拔较高,因此人们又将其理解为北方高地。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科学家,根据人口密度、道路密度、人类利用土地的面积、房屋设施的数量等计算出人类足迹指数(Human Footprint Index),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后的荒野”——每个生态区内人类足迹指数小且面积广阔的区域。毫无疑问,羌塘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荒野,比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要大——“这是世界上最年轻也是最广阔的荒原”。而在羌塘漫长的研究时间,让大牛逐渐开始关注于在那里生活的人。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民在羌塘南部生活了上千年。但是近50年来,部分牧民向北迁移、定居。关于这段迁徙的经历,大牛做了很多的调查和访谈。“在广袤的无人区,在羌塘、在可可西里,当你看到成千上万的藏羚羊和藏野驴迎着夕阳奔跑,影子在浩瀚的荒漠上被无限地拉长,尘土飞扬的时候,你所有的感 触仅仅是对壮阔生命的无禁赞美。而当一切寂静,在最后一丝余晖湮灭在天地线之前,一座孤零零的黑帐篷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所有的壮阔都瞬间尘埃落定,你的 心会瞬间厚重起来,厚重到你连接过卓玛递过来的水杯都会分外的小心翼翼。” “我想这是尊重,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到连一丁点邪念都没有。连住在帐篷里都怀着‘文王教化处,游女俨公卿’的端庄,一夜清到无梦。”大牛说。千百年来,在青藏高原,人与动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无视的,登山者和保护者,最大的差别或许就是去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本文原载于《城市画报》 文:赵翔 殷鸿儒
  •     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羌塘这个地方。青藏铁路和陆川的电影火了可可西里,但那里依然是寂寞的。和可可西里相比,羌塘则更是一片荒野。 序言提到这些文字是作者在荒野羌塘考察时给妻子的情书,但读罢觉得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情书,更多地包含着作者对羌塘、对生命的思考与爱。 作者笔下的羌塘世界是孤寂的,多彩与无聊复杂地共存着。和内地相比,拉萨是遥远而神秘的存在,而和羌塘相比,拉萨便根本算不得神秘了。从一百多年前外国殖民者最初的探索到现在,羌塘还有多少未知的秘密,大家都未知。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见到的、认识的形形色色的当地人及他们的生活,简单、琐碎、平凡,他们的烦恼、忧虑,和内地在本质上也没什么差别,但读到有汉族干部为得不到升迁而苦恼不已或甚至干脆选择离开时,还是感到一丝悲哀。也许,只有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藏民,才是这片土地的永恒守护者。藏人因信奉佛教而懂得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即使他们背井离乡,像作者的朋友布琼玛一家那样,他小时候生活在新疆的巴音布鲁克,当地蒙族人是吃马肉和旱獭肉的,而藏民即使离开藏区,对生命的爱护也不会改变,因为这是他们的信仰。 生态保护研究工作不像旅游,停留几天就走,自然对这里充满新奇与留恋,而让一个长在都市的人长期在这荒野做枯燥的工作,内心的苦涩可想而知,不足为外人道也。作者在文中提到,“吕植老师曾说过,在前苏联,许多生物学博士一辈子就在一个小小的地方监测某个物种,留下了长时序的动物种群资料。”将人生的价值发挥在这无人知晓的地方,鲜为人知的领域,脚踏实地,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多彩? 而这种考察工作的价值何在?你会说,了解高原生态、环保等等更多更伟大的意义,但对于羌塘来说,你的这些“意义、价值”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自然界是不存在价值这一说的,在人迹没有到达羌塘之前,它就那样静静地存在着,那些动物、植物自然而然地生活着,价值是人类赋予的。 书中描绘到羌塘自然风光的并不多,但在不多的文字和丰富的附图中,依然可以读到羌塘无人区的那种质朴的恶劣,雨来时如末日般的漆黑。 当地官员曾想过开展小规模的生态旅游,以改善羌塘的状况,作者也赞同这个观点,但谁能保证这片荒野不会被游人的脚步惊扰呢?还是不开发为好。 正如书中说的,这不只是出于对某个人的爱,更出于对一切有灵众生的爱。二十多年前,刘郎导演拍过一部名为《西藏的诱惑》的纪录片,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西藏成为热门旅游地,文艺青年们骑行滇藏线、川藏线,把318国道挤个水泄不通,西藏确实很有诱惑力。但在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进藏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后,神秘与敬畏就淡了许多。作者守护羌塘这片荒野,不忘初心,完美诠释着西藏的诱惑。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很适合在大西北旅行时阅读,一边阅读一边体验一边思考
  •     一些人,值得你关注。
  •     失眠不想睡,读完更不愿意睡。
  •     小学生文选《记今天发生的一件小事》
  •     原以为会是满纸酸文。。。
  •     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坚持,对思考、对保护、对爱情。
  •     这本书里有我太多的向往和共鸣,也似乎记录着我曾经给自己的生活勾勒出的轮廓——虽然没有实现当时的愿望,而我现在的生活却渐渐与此靠拢。看完最后一页,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对荒野,对动物,对人,对故事......
  •     年初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它,断断续续读了快半年。有着从喝茶吃肉剪草拾粪到社会人类自然宇宙的奇妙跳跃。里头有一句话大概是说 没有任何蜻蜓点水,可以洞察这个世界。
  •     书刚到就迫不及待读完了,一探大牛羌塘工作一角,这样充满激情与自我认同的工作,是最让人羡慕的状态。大牛粗犷又细腻,心有猛虎嗅蔷薇,是自己人生里遇到的敬佩之人。再读后记发自荒野的情书,心里面极是失落与惭愧。
  •     等我写读后感啊
  •     哎,然而,我们(超过3个月的)田野调查也会非常精彩呢!不过倒是觉的,如果人类学+动物/植物/地质/水文学专业的小伙伴(CP)一起去“田野”,一定非常有趣~
  •     大牛写给妻子的信还有他对羌塘的爱
  •     羌塘地理指南,很真诚。
  •     “我没有矫情地开始想念羌塘,因为我还会回去。”
  •     爱是可以若无其事地分享所有事。
  •     因为原本就是作者科考期间写给当时女友的信件的汇总,所以特别好读,没有拗口的语言,更没有铺天盖地的大道理,反而很多流水账一样细碎而平白的记录,直到看到后记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这是一份多么难能可贵的真情,大牛和海狸的相知,相爱,真是人世间最值得落泪感动的真情。倾诉,在两个人的感情里多么难,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缺乏倾听者,更缺乏敞开心扉的勇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