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场了》书评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301250134
作者:尚思伽
页数:272页

评论,确有风雷

读到书之前,我只看过书里那篇很有名的谈契诃夫话剧的文章,《天边外的契诃夫》。也是因为特别爱看这一篇,对这本书也颇有期待。我不懂话剧,几乎不进剧场,但尚思伽对话剧的评论,让我并没有违和感。她观剧,更像是读书,读的是剧作家、导演的思想和旨趣;因此她写的剧评,也超出了当时的感受体验,没看过剧的也一样明白七八分,耐得住后来再读。就像《天边外的契诃夫》,对契诃夫剧作、甚至是俄罗斯文学有一段总体评价。不知道这是看过多少话剧、读过多少俄国苏联名著才有的感触,但仅仅是这段文字,就已经很深地影响到我了,让我读契诃夫时有了温暖亲切的心理铺垫:契诃夫嘲笑个体,但不嘲笑生活,没有一个伟大的作家会对生活本身进行冰冷地嘲笑,以“人、岁月、生活”架构作品的俄国作家群更加不会。契诃夫是一个在垃圾堆般的生活里也能感受到污浊的温暖的作家,他笔下那些慵懒、猥琐的人物,多半有种天真诚挚的性格,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他的剧中人也总是置身于温暖的乡间,烛火、茶炊、琴声、美酒、花园、湖水、落日、晨曦,诉说着美好,也增加着惆怅。这层暖色,模糊了他对剧中人的讽刺,使角色的层次更丰富,使嘲讽变得多义而不确定。性格软弱、不健全的人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难以实现的愿望成就了天边外的梦想。(第13页)书中四十余篇评论文章,有个很醒目的特点:虽有不少批评,但从不调侃。让作者满意的演出其实太少了,从剧本、导演到表演、舞美,常是恨铁不成钢,而且很多国内话剧的荒诞可笑,着实是可以拿来奚落一番的。嘲讽,而不是批判,往往才是最犀利的文字武器。写之解恨,读之解气。不过,作者的平和、诚恳,在所有评论中是一以贯之的。她长于从可笑的事实本身,引出更深的思考。这透露出她骨子里的严肃。读一两篇感触还不深,读多了,让人不免收起读闲文惯常的懒散,心中生出敬意来。比如这段对邹静之《操场》中男女关系的评论:性别问题在这部戏中颇为有趣。所有的“痛苦”和“思索”,都交给了男性——老迟,编故事的家伙,自杀的男人。而剧中的女研究生、女大学生、妓女,个个是小辣妹,精明世故,洞彻人心,作风凌厉,直截了当。她们处处反衬着他们的虚伪懦弱,他们空洞的幻想和哀叹,对她们来说不过是一张苍白的窗纸,一捅就破,一撕就烂。男性哈姆雷特式的彷徨,再也不能打动人心,反倒成了女性嘲笑和抛弃的对象。如果说缺乏行动能力是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那么性别隐喻则令这种困境雪上加霜。(第137页)这段话,如果由笔锋酸辣的人写来,不知如何摇曳生姿呐!虽然没有文字上的特技表演,但是在平静中蕴风雷,是书中各篇评论的看点。陈徒手在序言中说,“在她的评论文字里,她的锋芒可以毫无顾虑地毕露,下笔也蕴含几声风雷”。作者特别欣赏鲁迅,书中几处提到他,赞叹鲁迅文章“力度令人惊怖”。作者偶露峥嵘之处,也是议论最为精到的地方,力度确也不小。可惜,风雷没有了前文的铺垫,就难于呈现。这里摘一段对2005年杨婷版《切·格瓦拉》的评论。此剧在2000年时曾引起轰动,但五年后重排,徒有气宇轩昂的表现,内容却空洞单调,原因出在哪儿?作者说道,将道德激情作为革命的出发点也是危险的,它以一种抽象的、浪漫的姿态简化了格瓦拉,也削减了革命的意义和理想的价值。而这种抽象化和简单化,正是20世纪以来,资本阵营对待革命的手段,它否认革命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性和思想资源,热衷于派发专制集权或理想主义的标签。而在今天,道德激情不啻一种自我满足的小资态度,既不能衡量历史,也无法介入现实。所谓的激情,也只能是温饱之后痛饮一杯的陶醉感。“左派文艺”的魅力在于它介入现实的能力,它取决于对现实的洞察、灵活的策略,而自身的表现力和美感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远的,鲁迅的杂文、珂勒惠支的版画、布莱希特的戏剧,都是经典例证,它们永远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泯灭。近的,还有达里奥·福,他从不停滞的戏剧活动,他对喜剧功能的理解,他带有民间杂耍色彩的表演方式,证实了戏剧依然是介入现实最灵活、最有效的艺术手段。如何恢复戏剧功能而不是仅仅让它停留于“舞台艺术”,达里奥·福是“格瓦拉”们的榜样。(第26页)书中这段话揭示的道理,不止于它所谈论的戏剧了,已触及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核心问题。我相信,这是一本好书身上才具有的特征。


 散场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