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

出版社: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1出版)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040247817
页数:35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形态——所制约。意识[das Bewuβ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3页 4.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的和客体的。第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这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费完全一样。第二,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如在燃烧中)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

书籍目录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理论的性质 2.关于文学理论的形态 二、概念源流 文艺学 三、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四、相关知识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发展 2.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3.卡冈: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 五、参考文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一、内容提要 1.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2.关于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二、概念源流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三、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论人类的生活活动和按美的规律构造 2.恩格斯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交互作用 3.马克思恩格斯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4.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  5.哈贝马斯论交往行为  6.钱中文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五、参考文献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2.关于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3.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二、概念源流 1.生活活动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5.文学本体论 6.劳动说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三、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出它们的片面性。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5.关于文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及文学活动与人类生活活动的有机联系的问题。  6.关于文学发展动因上的多方面性与终极追溯。 四、相关知识 1.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 2.“断竹,续竹,飞土,逐寒”  3.治世之音安以乐 五、参考文献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 2.关于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3.关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关于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二、概念源流 1.文学(literature)  2.意识形态(ideology)  3.话语(discursive)  三、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四、相关知识 1.冯·戴伊克:话语分析方法 2.杰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的七种模式 3.伊格尔顿:文学与意识形态 4.伊格尔顿:文学、话语实践和修辞学 5.阿多诺:艺术的双重性  6.阿尔都塞:艺术与审美和意识形态 7.中国古人论话语蕴藉(四则) 五、参考文献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一、内容提要 1.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3.关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二、概念源流 1.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推陈出新 三、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的问题?  3.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有什么意义?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四、相关知识 1.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论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五、参考文献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一、内容提要 1.关于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2.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3.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二、概念源流 1.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 3.文学创造的客体 4.文学创造的主体 5.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6.文学创造的主体“客体化”  三、思考题及答题要点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话语”,它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话语? 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为什么?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6.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四编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一章文学的叙事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编辑推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教学参考书》观点明确、论证翔实、材料丰富,是中文系师生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必备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第4版)》是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文学理论教程(修订四版)》配套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分为五编十六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内容提要、概念源流、思考题及答题要点、相关知识、参考文献。《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第4版)》观点明确、论证翔实、材料丰富,是中文系师生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必备的参考书。


 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有相关知识资料补充很好~方便~(虽然也只是大致浏览了一遍而已(☆_☆)
  •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也教文艺学的爸wwww
  •     这种书还是得读,啃几遍作为文学基础储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