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风荷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3
ISBN:9787533633202
作者:朱良志
页数:282页

章节摘录

  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民族不喜欢雪,大雪飘飞,白雪皑皑,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忘记尘世的烦躁,产生一种超越的感觉;雪是干净的,而人们平时生活很容易沾染上污浊的东西,在雪中,我们似乎将心灵洗涤了一番;雪是冷寂的,给人凄凉的感受,使人有更深的内心体验,和这个充满戏剧般喧闹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雪中,人们获得深深的心灵安宁。而在中国。雪常常被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考。禅宗颇喜欢雪的意象。百丈怀海(720—814年)《广录》说:“只如今,心如虚空,学始有所成。西国高祖云:雪山喻大涅槃。此土初祖云:‘心心如木石。’”雪山这一比喻。强调皑皑白雪荡涤染污,又强调在冷寒境界中的涅槃超升。有位僧人问镇州万寿和尚:“如何是迦叶上行衣?”万寿说:“鹤飞千点雪,云锁万重山。”有僧问:“什么是摩诃般若?”青耸禅师道:“雪落茫茫。”  对于禅师来说,雪就是空,就是无,就是无心,是不加装饰的本色世界,是无尘土的净界。禅认为妙悟的过程就是抖落身上尘埃,所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禅的理想天国,就是一个雪国。禅是冷的。有的人这样形容禅:“步步寒华结,言言彻底清。”每一步都看到凄寒的花,每一句话都是清冷的冰。  诗人对雪一往情深。雪给人带来永恒的宁静,唐人司空曙《过胡居士睹王右丞遗文》:“旧日相知尽,深居独一身。闭门空有雪,看竹永无人。”琉璃世界,一片静寂,深心独往,孤意自飞,颇有点柳宗元《江雪》诗的意韵。雪给人带来性灵的怡然。白居易这首咏雪诗颇解人颐:“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官舍小亭闲望》)心中有雪,世界皆洁白。雪是一个清洗灵魂的世界,又是一个孤往世界。  中国画家喜画雪景。明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乐卿题李成《江山雪眺》图云:“古人最喜画雪。”  被称为南宗画祖的王维就是一位画雪的专家。《清河书画舫》卷三说:“右丞喜画雪景。”他的雪景图,仅见宋徽宗朝《宣和画谱》的著录,就有26幅。王维可以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家。今从传为其所作之《雪溪图》中尚可见出“雪意茫茫寒欲逼”的特征。王维酷爱画雪,是因为要追求那雪之后的寒意、寒神;大量创造荒天寒地,使王画显示出“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的境界特点。传他曾作过一图有雪中芭蕉,将不同时间中出现的物象融在一起,表现独特的意韵。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讲 听香
第二讲 看舞
第三讲 曲径
第四讲 微花
第五讲 枯树
第六讲 空山
第七讲 冷月
第八讲 和风
第九讲 扇舟
后记

编辑推荐

  曲院风荷,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以湖景和荷韵著称,曲曲景致,引人入胜。《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修订版)以其为名,用其意也。  中国传统艺术在世界上有其独具的特点,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是如此。中国艺术理论本身就是供你玩味的,如同你在大自然中,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尽享性情之乐,这样的理论也要求你体味,将你的经验融于其中的体会。《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修订版)重点不在对具体的艺术理论进行推演,而是意在打通艺术理论和具体艺术之间的通道,到鲜活的艺术之中,去寻找理论的“歇脚处”,寻找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

作者简介

本书重点不在对具体的艺术理论进行推演,而是意在打通艺术理论经和具体艺术之间的通道,到鲜活的艺术之中,去寻找理论的“歇脚处”;打通艺术和人生之间的通道,到艺术之中,寻找另人特有的人生智慧。中国艺术渊深和海,我舀起一瓢之饮,来说大海的意味,其浅疏显而易见。只能说它传达了自己的一点真实体会而已。
本书共十讲,第一讲听香,讲神情问题;第二讲看舞,主要讲动静关系问题;第三讲储蓄,以“曲径”之名;第四讲讲中国艺术理论中见大的思想,这是东方艺术理论中的特有思想,以“微花”名之;第五讲枯树,说中国艺术中大巧若拙的思想;第六讲空山,说虚实问题;第七讲冷月,说中国艺术中荒寒冷寂的境界;第八讲和风,论中国艺术中的和谐思想。第九讲名慧剑,说的是妙悟的体验;第十讲名扇舟,说的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

图书封面


 曲院风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朱良志的《曲院风荷》,去年就听到不少朋友推荐,说这本书怎么怎么好。我不爱赶热闹,你越说好,我越要冷它一冷,等大家都说的那个好劲过去啦,我再安安静静地品味它,这个时候如果我继续咀嚼到其中的好滋味,我就真正地相信,它就是好。这本书,就属于冷它一板之后,逐渐挖掘到的好书之一。我说它好,跟你说它好,或者他说它好,可能各有不同的内涵。因为这本书值得评说的“好”实在太多啦,文字形式的、思想内容的,甚至读起来琅琅上口的那种感觉,也能叫你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好”。我觉得最过瘾的地方在于,《曲院风荷》把中国传统诗词给拆解啦,之后重新贯穿起来,变成了书中的“听香”、“看舞”、“曲径”、“微花”、“枯树”、“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其实就是在讲述中国艺术中的神情、动静、虚实、冷寂、和谐、妙悟以及写意传统。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是在读论,同时也是在读诗。你是在读诗,同时又是在读论。作者把对美学的种种见解和心得,溶解在断断续续的这些诗句当中,给你双重乃至多重的阅读享受。“拆解”是一种便捷的方式,它导致我们在撰写文字,以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某种特殊的氛围。由于这种方式的存在,身为作者,免去了不少无谓的口舌,通过这些片段的诗句传达出他要传播给你的思想;作为读者,也省去了不少烦躁,甚至哪怕仅仅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也能获得如此如彼的阅读体验。我认为,《曲院风荷》的奥妙,就在于它智慧的使用了这样的“拆解”,话在话中,话在无话中。话,就是无话;无话,就是话。每一次阅读,都给你一个全新的感受。
  •     虽然一向很喜欢研究美学的书,不过随便翻几页后一看到那些抽象艰涩的理论就会感到望而却步,这本书给我的正是与此相反的感觉。整部作品文辞隽永,文笔晓畅,用典精当,读来如清风拂面,将中国古典美学娓娓道来。
  •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向以为美是一种直觉,一种顿悟,是无法用文字去细细描摹,就好像我们无法用双手去摩挲天边的明月,无法用语言去吟诵佛法的真谛一样。直到翻开美学大师朱良志先生的《曲院风荷》一书,我才发现美原来也是可以这样娓娓道来的,她那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的微笑,也是可以欣赏甚至把玩的。这是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讲,第一讲从“听香”讲神情;第二讲以“看舞”论动静;第三讲于“曲径”看虚实;第四讲拈“微花”见大小;第五讲观“枯树”说巧拙,第六讲自“空山”窥虚实;第七讲因“冷月”感冷寂;第八讲沐“和风”道和谐。第九讲挥“慧剑”言妙悟;第十讲乘“扁舟”谈写意。每讲又从诗词、绘画、书法、音乐、金石、建筑等不同艺术方面来深入浅出地加以细说。和当下一些其他的美学论著相比,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历史而重哲学,抛开了以传统历史背景为线索的枷锁,转而投向哲学自由的怀抱。美学与哲学向来是彼此依存的,或者可以说美学本诞生于哲学。虽然古代汉语里有“美”和“学”,但却没有“美学”这一词语。这表明古代中国对于美的思考尚未进入到一个知识学的系统中去,同时也表明各种学科也没有将美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纳入其中。但是哲学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却是到了无可比拟的境界,于是无论哪种传统艺术都不可避免地沾染甚至浸淫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息,而立足于传统艺术的中国美学当然也不可幸免。“动静”“有无”“大小”“虚实”“巧拙”……这些充满了中国智慧的意象从哲人们思想的火花一直燃沸了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深情地发表了《日本的美与我》这一演说,然而如果你寻根溯源,将会发现日本的俳句、和歌、建筑、茶道、插花以及其它艺术都能在中国找到他的发源滥觞。东方文化(主要指中国、印度、日本)无论从哲学的高度还是从美学的深度,中国都可以堪称是其精髓,它孕育了东方的整个文化,尤如古希腊文化孕育了西方的整个文化一样让人感到可敬与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爱着中国的美。当你漫步在园林的曲径通幽处,耳边传来松风流水般的丝竹之声;或是当你欣赏着博物馆中的元人画意,脑海里浮现出“潇湘深夜月明时”的词句,你都应该为有着如此一个才貌双全的母亲而骄傲。如果你敞开心扉,融入自我,就会进一步发现中国的艺术不止能提供你美的享受,更能赋予你人生的智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本书重点不在对具体的艺术理论进行推演,而意在打通艺术理论和具体艺术之间的通道……到艺术之中,寻找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这是一本关于美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美丽的书,当我最后合上它别有风致的封面时,仿佛依稀又闻到了今年六月在西子湖畔邂逅的那缕清幽荷香。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一本让人手不释卷的书,一本在艺术中参禅悟道,寻找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的书
  •     听香,看舞,曲径,微花,枯树,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十讲中国传统美学。没有系统的理论,诗情画意地表述古典诗书画等艺术。另对古典造园理论颇有造诣。
  •     是什么束缚了你的心?是你自己而已……平常心
  •     建议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积累后读 书中有好些地方 载引的地方比较多
  •     原来美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
  •     随便从架子上拿下来就借了,写的真不错。。。
  •     中国传统建筑园艺美学
  •     语言不美。
  •     文笔很美,总结的很到位,给出的例子也不错
  •     在图书馆读过这本书,喜欢里面描摹的意境和对诗词书画意境其中美感的分析。。。
  •     货很及时,但就是书的封面有一本掉的了,可能这套书都是这样,唉
  •     高中读的
  •     高中的时候被逼着看完了,虽然现在啥都不记得
  •     所有关于这些意境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与他的世界。人的主观精神内敛,外部的世界凸显,在主体的观照下,外界亦分享着人的灵气,或者人接受着身外的启发,物我两不离,两离则寂灭。
  •     我一共买了三本,因为喜欢这本书的内容,但是每一本装帧都不好,拿到手里,全都散了。有一本还是送人的,弄得很尴尬
  •     很美
  •     每一讲都可理解为一个禅境
  •     亲眼见过并接触了朱老师之后,你才明白人可以活得这么诗意,这么儒雅。信手拈来的箴言和美感,中国理论艺术的精炼。最喜欢里面的微花一章。
  •     中国哲学与艺术
  •     古艺术粉丝的白话文集结成册
  •     装帧太差,本来送朋友了,结果弄得很没面子
  •     中国艺术中的元素分析,诗意的语言讲述中国式哲学与艺术的思维。插图,装帧都十分唯美。
  •     看完了=但不一定真的完全理解=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书=园林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引子,蕴含在那些假山、小径、繁花、池水后面的是中国精神文化的渐变过程。
  •     每一章题目皆慧笔。
  •     各种园林艺术结合文学,惭愧自己道行不够。
  •     说来这本书也很搞笑,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老师给我推荐的。 朱良志老师的这本书写的太棒了,将中国美学的传统问题处理的干净利落。 作为今天的当代人,看待朱老师的文章就是一种穿越历史的体悟。
  •     其实一直是凭直觉和感受爱着古典文化里的意境的,能看到这样一本系统的中国美学书最初读得如饥似渴,不过禅学那章还是没能很好领悟,或许自己慧根不够~
  •      分十章讲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美,无论是含蓄内敛还是放浪形骸,都美得很彻底很纯粹。
  •     作为演讲集可以。文字流漏出的感情过于充沛,用词修饰过度,含糖量太高有点腻。
  •     鸡汤罢了
  •     随笔。油腔滑调,除去所引用的古诗文几无可看之处。没想到豆瓣评分这么高。
  •     一书的兰芝香,果然还是要放下成见,品一品个中妙处。
  •     读了两遍,写的非常好。由浅入深,引人入境。大赞。
  •     老师力荐的一本书,非常好!
  •     太空
  •     9年后重读,很有些不一样的体味;部分例证略显繁冗,朱老师才情难掩啊O(∩_∩)O
  •     內容很豐富,只是用來作教材就覺得漫話式的書寫太鬆散了。
  •     很好的书,精辟透彻。不过观点和内容也不新颖了,只能说作者又总结了一下吧,不过总结得满好哒。
  •     不知道是不是范叔叔买了放在我家,但是我居然看得懂这样一本我以为自己根本看不下去的书。没有想象中那么艰深,行文优美,旁征博引,对于我来说大大的长了姿势ヽ(;▽;)ノ
  •     2016~022~在商务印书馆读完,想起上次在彼岸书店听过朱老师的讲座,那时候主要是讲《南画十六观》,印象特别深,今天这本书也是,一口气读完,真是美啊!
  •     四星半
  •     A big big world.
  •     风格太语文课本了,不是很喜欢
  •     引经据典,涉猎面很广,传统的审美实在妙不可言~ps:姜白石的词真好.
  •     七、八年前读过,确实有些扫盲的功效。语言清新流畅,艺术欣赏基本知识普及之上选。
  •     朱老师自然是锦心绣口,作为演讲,节奏大概会好些,读起来就有点像蜜里泅泳,甜腻但粘滞,藻饰多,生发的议论有时觉得游离于主题之外,少立足处。
  •     中国古典文化的灵性之美。“听香,形神;看舞,动静;曲径,含蓄;微花,小中见大;枯树,大巧若拙;空山,虚实;冷月,荒寒冷寂境界;和风,和谐;慧剑,妙悟体验;扁舟,写意传统。”
  •     用心去感受水岸楼台,明月入怀,彼岸花开... 大美
  •     这本书从各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对审美理念的介绍,对了解中国艺术很有启发。缺点在于很多人提到的有些配图和文字内容不搭配。另外作者经常出现的抒情也会让人有突兀的感觉。
  •     值得一读,中国艺术受禅文化影响不小啊
  •     讲得浅了些,尤其不喜作者将引用的诗词(包括《楚辞》)用白话译出,难免觉得索然无趣。
  •     2年前迷过园林一段时间,找很多书看,其中有这本,但是完全没留意作者。刚刚找南画的书看,翻到《南画十六观》,看作者介绍是我p大哲学系教授,不禁好奇在豆瓣上翻了一下,然后又发现这本早就被遗忘的书也是朱良志写的。。。
  •     內容很豐富,只是用來作教材就覺得漫話式的書寫太鬆散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