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社会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65-05
ISBN:SH4074-367
作者:加耳布雷思
页数:298页

作者简介

在《丰裕社会》一书中,加尔布雷思指出这种经济学上的“传统智慧”阻碍了不同思想的竞争,他幽默地将“传统智慧”一词用在他哈佛的同事身上。传统智慧是一 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它使得经济学家们沿袭眼前可用的概念,只要有用就不愿意作出改变。正是“传统智慧”的因循守旧,使得关于“抗衡力量”的经济学讨论寥寥无几。
加尔布雷思的中心思想认为过去的经济学是以贫困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福利国家的经验是非常短暂的。全部历史几乎都是贫困的,因此,他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家充满了悲观沮丧的情绪。作者认为今日的美国已进入一个“丰裕社会”的时代了。
加尔布雷思强调财富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社会均衡发展,提出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平衡力量(countervailing power),政府要提供住房、教育、交通和社会福利等公共产品。他放弃传统经济学深奥的术语和数学曲线,在价格、利润与供求问题之外,提供了一丝温暖的人文关怀,指出“如果空气脏得难以呼吸,水污染得难以饮用,道路混乱,学校差得让学生不愿上学……”,那么这样的GDP增长毫无意义。
来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3%80%8A%E4%B8%B0%E8%A3%95%E7%A4%BE%E4%BC%9A%E3%80%8B"


 丰裕社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加尔布雷斯《丰裕社会》早就听说过一句话:一个经济学科的学生,如果没有读过加尔布雷斯的《丰裕社会》,那么他的经济学知识是不完整的。我一直疑心这不过又是一句言过其实的推销用语,不过在读完《丰裕社会》以后,我觉得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这倒不是说《丰裕社会》有多么高深和博大,相反,《丰裕社会》说的都是朴素的道理,之所以给它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让我们重新检视我们的传统智慧。加尔布雷斯教授也许已经料到他的《丰裕社会》将会引起多么大的争议,所以,在本书的前三章,他用冗长的篇幅形容了传统智慧的顽固:演讲者总是希望说那些听众想听的话,以便赢得听众的尊重,听众也愿意演讲者说他们喜欢听的话,已达到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传统智慧总是能得到非常顽固的维护和传播,因为传统智慧就是听众喜欢听的,也是演讲者喜欢说的——除非危机发生。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始,到李嘉图,马克思,再到凯恩斯,经过了巨大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但加尔布雷斯看来,古典经济学所立论的条件已经变了,人们之所以还在不断重复着古典经济学的道理,只是因为所有的传统智慧都有顽固的一面。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经济学立论的条件是物质条件的贫乏,经济学的任务是探索如何扩大生产能力。而现在,物质生活已不再贫乏,生产的紧迫性已不存在了。李嘉图在工人工资的问题上非常悲观,他认为工资应相当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就是维持一个劳动力家庭的生存和繁育的最低成本,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积累资本,以发挥更大的生产能力,所以工资不可能太高,这被称为工资铁律。李嘉图的继承者分为两派,一派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信奉优胜劣汰,他们认为相对于一部分人的贫困,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提升更加重要,工人的贫困不需要救济,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代价。另一派是马克思,他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工人只能挣到勉强维持生计和繁育后代的工资,而且随着机器取代人工,工人将面临大规模失业,工人讨价还价能力将进一步降低,工资也必然下降,而解救的办法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除剥削。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以美国为例,工人并没有大规模失业,生活上也没有陷入贫困,相反,工资已远远不止维持生计和繁育后代,除了足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以外,已经开始追求更多的并不必要的享受,甚至奢侈消费。劳动价值论也不断受到责难,逐渐兴起的是边际分析法,亦即工资应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人教育水平的提升,工人的边际生产率提升了,工资也相应提升了。总之,美国已进入了作者所谓的丰裕社会。什么是丰裕社会呢?那就是生产的东西已远远不止满足生存的需求,而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欲望。不是人们的需求在推动生产,而是生产创造着人们的需求。很多的产品并不是必需的,需要通过煽动性的广告词和推销手段来勾起人们的需求。所以,加尔布雷斯认为生产的迫切性已不存在了,他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在战时的德国,所有人都为战争服务,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和平时期很多的产品对于维持生存来说并不是必要的,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也不是必要的,现在都可以停下来。在丰裕社会中,维持巨大的生产能力与其说是满足需求,倒不如说是为了解决就业,工人工资的增长又催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消费者信用的扩张,导致需求进一步放大,这又反过来维持着巨大的生产能力。工资、利润的增长以及消费者信用的扩大,必然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倒逼工资的增长,就这样相互促进,恶性循环,于是,在丰裕社会中,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而传统智慧中,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通货膨胀。但加尔布雷斯认为,在丰裕社会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控制通货膨胀是无能为力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发生作用,但利率的变化将出现不平均的作用,在生产领域,那些寡头垄断的企业将财务成本转嫁消费者,而那些竞争性行业,则只能自己承担,这进一步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在消费领域,考虑到消费者信用的创造,消费者对于利率并不敏感,而只是关心分期还款额,只需要简单的做一些金融创新,就可以抵消利率变化对于消费的抑制作用。财政政策的紧缩可以控制通货膨胀,但这又与传统智慧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的观念相抵触。所以通货膨胀是丰裕社会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丰裕社会没有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平衡问题。从消费角度看,丰裕社会产品如此丰富,而一种产品的需求必然带来更多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公共产品的需求。比如汽车的需求,必然带来停车场、道路和交通指挥的需求;飞机的需求,必然带来机场的需求;各种娱乐方式的增加,为了对抗社会对于孩子的诱惑,必然要求学校公共教育的加强;总之,在这个丰裕社会中,由于产品的丰富多彩,对于公共服务、公共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环境,以维持消费的社会平衡。另外,从投资角度看,技术的进步要求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受教育时间延长,也就是说对“人”的投资需求增加,而对人的投资存在“外部性”,这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教育产品,以维持投资的平衡。但是,在民主社会中,对于私人产品的增加,人们总是予以肯定,尽管这些私人产品也许并不必要(比如脱毛器,除非通过广告狂轰滥炸,否则人们也许并不会想到需要这么个东西),而对于公共产品的增加,尽管这些公共产品也许是非常必要的,却总是引来反对,因为这意味着增加税收。加尔布雷斯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他提出一种平衡的方法,那就是征收消费税,通过税收让消费者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支付一定价格,以平衡物质丰裕带来的社会无序。这本书每一章节都带给人们新的思考,但读后之感,只能记其大略,十分可惜。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C级
  •     1965年上海人民出版的译本,最搞笑的是前面有一个批判檄文式的“中译本说明”,强调此书作为反面教材。世事更替,谁曾想当时的许多观点现在正好适合当今的中国!说加尔布雷斯是后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怎么读的时候没有很明确地感受到制度学派的意味?
  •     翻译的不好,落脚点居然是教育
  •     是不是该停下来了
  •     仅供批判!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