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导读

出版社:柏拉图 (Plato)、 毕芙蓉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04出版)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201061801
页数:124页

章节摘录

二、《理想国》的故事穿越时空——回到《理想国》的年代哲学须为王公元前427年的柏拉图出生,这正是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死后的第二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第四年,政治局动荡,雅典危机四伏。作为一个贵族青年,柏拉图毫不例地具有政治抱负。在柏拉图书札第七中他写道:“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像黄金时代了!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当我看到这些,以及其他种种,我衷心厌恶,决计与这个可耻的最权完全脱离关系。三十人委员会大失人心,被逐下台。过了一个时期,我故态复萌,跃跃欲试地,虽然,静悄悄地,又想参加政治活动了。当时雅典局势混乱,私人互相报复,到处械斗。总的来说,东山再起的民主政权,还算比较温和;可是一些有势力的坏人诬告苏格拉底有渎神之罪,陪审团竞处以极刑……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彷徨四顾,莫之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家,使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雅典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局势令柏拉图大失所望,放弃了从政的想法,也萌发了政治革新的理想。哲学家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成为哲学家,总之。哲学须为王,成为他政治革新思想的核心,也是《理想国》这部政治哲学著作的一个核心。柏拉图就此放弃从政,转向哲学。哲学之路何其漫长,仕途经济的诱惑何其强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述了在哲学之路上受人诱惑的情况,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说道:“这种人从童年起不就常一直是孩子中的尖子吗,尤其是假如他的身体素质也能和灵魂的天赋相匹配的话?”“我想,他的亲友和本城邦的同胞都会打算等他长大了用他为自己办事的。”“因此他们将跪到他的脚下,向他祈求,向他致敬,估量着他将来的权力,向他献媚。”“在这种情况下,你以为这个年轻人会怎么样呢,尤其是,假如他是一个大邦的公民,在这里富有财产,出身高贵,再加上人品俊秀身材魁伟的话?他不会野心勃勃而不能自制,幻想自己不仅有能力支配希腊人的事务而且有能力支配希腊世界以外的事务,于是乎妄自尊大骄奢自满起来吗?”“那么,这个人还能继续研究哲学吗?”不难看出,这个受到诱惑的年轻人身上有着柏拉图自己的影子。顶住压力,继续哲学之路的柏拉图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希望在叙拉古实现其政治理想,正是他写作《理想国》的直接诱因。叙拉古之行据说《理想国》开始写作于柏拉图第一次叙拉古之行后,学园创立之际,并且是在学园中完成写作的。《理想国》的产生与叙拉古之行显然大有干系。柏拉图前往叙拉古是在公元前388年他40岁的时候。当时狄奥尼修一世正处于权力的巅峰,作为雅典贵族和杰出哲学家的柏拉图受到了他的欢迎,但柏拉图与他相处得并不好。柏拉图与青年狄昂的会见成为一个关键性事件。狄昂是狄奥尼修一世的妻弟和女婿,后来成为柏拉图可靠的学生和亲密的伙伴,柏拉图对他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显然这种希望是有关其政治理想的实现的。柏拉图第一次去叙拉古,或许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也不是受邀成行。但后来第二次、第三次前往叙拉古,都是受到明确的邀请的。对于他为什么要接受邀请,柏拉图解释道:“狄昂……劝劝狄奥尼修,派人来我这里,并且他自己通过专门使者来找我,让我尽早动身。……我选择了去的决定,并且现在得试一试,不管有谁会不会推行我关于灶律和制度的思想:因为只要我完全说服一个人,我将会使一切顺利实现。”或许正是因为存有这种希望,柏拉图才创作了《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宣称:“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出于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我认为没有理由一定说,这两种前提(或其中任何一种)是不可能的。”这段话充分表明了柏拉图对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怀有多么诚挚的希望,尽管他自己也知道这种希望是多么渺茫。三往叙拉古,最终的结局还是失败。但政治活动的失败使得柏拉图最终退守学园、著书立说,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对于后人,这又何其幸尔!学园中的《理想国》《理想国》所表达的政治思想没有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在柏拉图创立的学园中得到了实现。或者说,学园的教育活动就是《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一个来源,因为《理想国》是在学园中完成的,它的写作过程伴随了学园的教育活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要求对哲学家的教育一共是15年,10年时间用于学习“算学、几何以及一切凡是在学习辩证法之前必须先行学习的预备性科目”,5年时间用于哲学自身的学习。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这样说道:“从二十岁起,被挑选出来的那些青年将得到比别人更多的荣誉,他们将被要求把以前小时候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关系。”“这也是有无辩证法天赋的最主要的试金石。因为能在联系中看事物的就是一个辩证法者,不然就不是一个辩证法者。”“在第一次挑选出来的那些在学习、战争以及履行其他义务中表现得坚定不移的青年里再作第二次挑选,选出其中最富这些天赋条件的青年,在他们年满三十的时候,给他们以更高的荣誉,并且用辩证法考试他们,看他们哪些人能不用眼睛和其他的感官,跟随着真理达到纯实在本身。”在学园中,算学、几何学、立体几何学、天文学和音律学等数学学科作为哲学教育的前提,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据说学园大门的上方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人内”。当时最好的数学家都是学园的成员,其中包括欧多克索和泰阿泰德。欧多克索在数学、天文学、哲学领域都非常有名。在天文学中,他发展建立了“地心说”的天体运动理论,在数学中他发展了比例学说,后为欧几里得几何学全盘接受。泰阿泰德是柏拉图一篇对话录中的谈话参与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对话录,他的主要成就在无理数方面。《理想国》中的一个例子表明了他与学园中进行的讨论关系多么紧密,这就是关于手指的那个例子。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道:“我作了如下说明之后,你就更明白了。例如这里有三个手指头:小指、无名指、中指。”“每一个指头看上去都一样是一个指头,在这方面无论它是中间的那个还是两边上的某一个,是白的还是黑的,是粗的还是细的,等等,都无所谓。因为这里没有什么东西要迫使平常人的灵魂再提出什么问题或思考究竟什么是手指的问题了,因为视觉官能从未同时向心灵发出信号,说手指也是手指的相反者。”但是手指的大和小怎么样呢:区别它们是大还是小,视觉能胜任吗?哪一个手指在中间哪一个在边上对视觉有什么分别吗?同样,触觉能区分粗和细、软和硬吗?在认识这一类性质时,不是事实上所有的感觉都有缺陷吗?它们是像下述这样起作用的:首先例如触觉。既关系着硬,就必定也关系着软,因此它给灵魂传去的信号是:它觉得同一物体又是硬的又是软的。不是这样吗?”这难道不就是一堂生动的讨论课吗?

前言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作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内容概要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一所高等学院此学院一般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亚里士多德亦曾就学于此。柏拉图的学说对于欧洲的哲学与整个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斐多》中描绘的苏格拉底之死事件,被认为仅次于基督之死。著有《对话录》、《理想国》等作品。

书籍目录

一、作者简介雅典城里的贵族青年苏格拉底怀中的小天鹅走出洞穴的的人二、《理想国》的故事穿越时空——回到《理想国》的年代不得不读的理由三、精彩导读什么是正义城邦的建立文艺教育与体育锻炼国家妇女儿童问题哲学王知识问题四种恶的国家制度快乐问题灵魂不朽四、大家跟帖五、拓展阅读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主义

编辑推荐

《理想国导读》由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有统计表明:少年时期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最好的礼物就是为孩子种下一棵知识树。 别怕,《理想国导读》是一读就懂的经典! 在这本书中,古希腊智者哲人柏拉图设计了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理想之国。

作者简介

《理想国导读》没有艰涩的论述,没有玄之又玄的理论,柏拉图的《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和他人你来我往、环环相扣的精彩对话,给我们勾勒了一个融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于一体的城邦国家。《理想国》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源头,认识西方世界,就从《理想国》开始吧!

图书封面


 《理想国》导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看了导读,很想看原著,是本好书,在现世也很有用,但是还是理想主义了一点,但是就像和孩子讲童话一样,要有净土在心
  •     中心内容全都包括了,但看之前还是应该有读过其他古典哲学的积累,这样就会更喜欢。这一类丛书对于时间少有想对之有多了解得读者确实不错。
  •     上读书课,做读书报告的时候参考下
  •     挤青春痘
  •     NO.1 省图读书闲着无聊看到,才知道原来形而上学是这样的。
  •     。。。
  •     给我的感觉 柏拉图的思想都是借的苏格拉底和亚力士的。
  •     让经典成为通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