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個人心理學

出版社:桂冠
ISBN:9789575515744
作者:李安德(Lefebvre, Andr'e)

作者简介

本書就心理學家奉為圭臬的科學典範予以說明與評析,並就佛洛依德與華森的兩種心理學典範做了客觀批評。全書詳細介紹人文運動的振興與發展過程,為國內心理學及諮商學術研究打開另一新的視野。


 超個人心理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James Henry Leuba(1867-1946):宗教存在的理由不是其概念的客观真实性,而是其生物学上的价值。Freud是无神论者,揭示了无意识,把思想分為三个领域:1.本我,2.自我,3.超我。认為宗教是病理性的。CarI G. Jung,(1875-1961)认為精神(虽然我们不知道它本身是些什麼)不可能来自本能,也不能依据它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来予以解释。他认為宗教是应该能够给人健康的。大部分的心理学家都已承认人具有生理、情绪及理性三重层次,彼此密切相联,互通声息,因為人基本上是一个活的整体,又是多层次的存在。  (一九)六○年代末期,随著超个人心理学的兴起,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指出那修订过的典范仍然过於狭窄,无法反映东西方文化所呈现的人类全部经验。这类经验由於常是超越理性的,故又被称為「超越性」或是「超性」;又由於它超越人格,催迫人超越个人狭窄的需求及兴趣,故又被称為 「超个人」,因此本章内虽使用「灵性」、「超越性」、「超个人」 等不同名称,旨趣大致相同。  目前,不论东方或西方,各大传统的心理学都不约而同地承认灵性(超越性或超个人)层次的存在;灵性层次的专有名词,如 Spiritus及anima(拉丁文), soul及spirit(英文),rush(希伯来文),pheuma及psyche(希腊文), purusha及Armau(梵文),以及中文的灵、精神、佛性等,虽然这些名相的内涵多少有些出入,但都肯定一个普通的经验及普遍的信仰。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不论信仰宗教与否,都承认人内在的灵性层次,Julian Huxley曾写道:「我认為,否定宇宙内理性及灵性因素的重要性的唯物假定,虽比那些把灵性力量投射於物质活动的艺术性假定复杂高明一点,却犯了同样的错误。」Alfred Wallace一再强调:「纯粹由唯物观来解释生物进化理论,犯了罔顾人的灵性本质的偏差。」Einstein也间接述及人的灵性(18):「任何严谨的科学工作者都开始相信,宇宙法则中显示出神灵(spirit)的存在,神灵远远超越人的灵性,面对它,能力有限的我们必须感到谦卑。」通常以下面的形式来描述这一模式:4、灵性层次(超理性或超越性),3、理性层次(理性),2、情绪层次,l、生理层次。   这种研究进路,强调人类心理较高层的表现,如创造的想像力、直觉、抱负、天才等等现实,都和制约反应一样真实重要,因此也应和制约反应一样受到科学的研究处理。究竟是否应在灵性层次上加上宗教的詮释,心理学并无资格作此决定,因為前者所牵涉到的哲学或神学问题,并非心理学的本行。Assagioli 在论及「高层自我」时写道:「对所有宗教人士,我们可以说这中性的心理学名词可用来指称灵魂;对於不可知论者,我们亦可沿用他们的说法,假定人类存有较高层的核心,并进一步指出:事实证明许多人都亲身经歷过高层潜意识或真我的境界。」过去,一般都会把它列入宗教领域或灵修经验,如今,人们愈来愈体认出它也是科学研究的适当领域。  Erich Fromm说:「学院派心理学尝试仿效自然科学及实验室中的测量方法来处理一切,除了灵魂以外。他只设法了解人类可以放在实验室中察验的那些现象,而宣称意识、价值判断、善恶知识都是形上观念,不是心理学的问题。他寧可注意那些能够与所谓的科学方法配合的枝节问题,也不去设计一些新的方法来研究人的重要课题,於是心理学变成了失去主体即灵魂的科学,只知著眼於机械作用、反应系统、本能,却忽略了人类特有的现象:爱、理性、良知、价值。由於灵魂这个词包涵了上述人类高等的能力,因此本章捨『心理』或『理性』而採用灵魂一词。我在本章内将阐明一点,我们若不接受宗教教义,并不表示我们就必须停止关切灵魂的问题。」他清楚表达了以下的观念:一是心理学及人两方面都因选择了不合适的典范而深受伤害,二是承认人的灵性层面并不一定要成為宗教人士。Maslow知道「灵性」这一词当属於宗教辞汇,於是Maslow如此写道:「我要证明给人看:灵性价值具有自然本性的意义,它们并不专属教会所有,它们也无需借用超自然的观念来支持它们,它们本来就属於广义的科学领域之内,因此它们是全人类的责任。」虽然灵性这一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宗教,Maslow却无法找到更合适的名词,他解释如下:「事实上,(灵性与宗教之间的)这种通用现象,如此深地存在於英文用语中,我们谈论『灵性生活』时(这是科学家最讨厌的名词,尤其是心理学家),几乎无法不採用传统的宗教语言,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任何令人满意的名词……当作者想表明所有宗教的共通基础本来就是人性的、自然的及可经验的;而且所谓的灵性价值也是可以诱导培养的,常感到束手无策,因為这种科学研究只能沿用有神论的术语,别无选择。」Maslow、Fromm、Rank、Jung、Frankl和许多心理学家一样,不忌讳使用「灵魂」这一字眼。意义治疗家Joseph Fabry十分生动地描述灵性层次如下:「灵性就像身体、心理一般,属於人的一部分,并不只是宗教的倾向而已。灵性的层次……包括了寻求意义的意志、我们的目标取向、我们的创造力、想像力、直观、信仰、成长的憧景、超越生理/心理的爱的能力,不受超我控制而聆听良知的能力。我们的幽默感这些人类所独有的特质,它也包括了放下自我或退一步来观察自己,自我超越或关心我们所爱的人及与信念相关的问题。在灵性境界内,我们不受操纵,我们才是掌握大局的决定者。不论宗教人士或世俗中人,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样的一个健全的宝库,这宝库内所藏的,大多是我们的(高层)潜意识;意义治疗家的使命便是使人们觉察到这个灵性的医药箱的存在。」  一九八八年David Elkins与四位心理学家合写了一篇极有分量的关於灵性修养的文章,他们认為:「如果宗教虔诚是指加入某一种信仰、仪式及传统性的宗教活动,那麼灵性修养便相异於宗教虔诚。不属於某一传统宗教的人也可能很有『灵性』。」他们强调:「灵性修持是人的现象,比传统的宗教虔诚更基本、更先天。二者有所不同,这并不表示传统宗教无法成為培养及表达灵性修养的途径,它当然能够而且经常如此。这只是声明,教会或寺庙并没有独佔灵性修养及其内在价值的权利。它们属於人性,不应视為宗教组织或传统宗教人士的专利……然而我们必须在此强调,这绝非代表反宗教的立场。我们认為,迈向灵性的人性途径无意贬抑宗教,宗教一向是世上伟大的圣贤之母,是灵性境界中『最佳品种』,宗教在鼎盛时期,常是世上最有力的灵性价值的培育者及泉源。人性取向的灵修途径只会与那些独佔灵性且否认它的人性及普遍本质的狭隘宗教相互衝突。我们一直设法找出灵修的本质,如此才能更深地研究及认识真正的灵性人士,不论他们是否属於传统宗教。」
  •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本文见《金融实务》2010年第7期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5日 缺乏超越的及超个人的层面,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或无望,或冷漠。我们需要“比我们更伟大”的东西,激发出敬畏之情陈寿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人性、独特性、基本价值、尊严、自由和潜能的人本心理学运动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无远弗届。可惜,原本健康的人本观念却因大众化而逐渐被曲解,带来负面影响。人本心理学的一套术语变成流行语,如自我价值、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等。这些名词本身并无过失,只因过度地引用,使得许多人把自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变成不健全的自我中心:自爱变成自私,自由变成不负责任,自我肯定变成不顾他人,自我接纳变成自我放纵。“活出你真正的自己”本是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可若被自私者滥用,则遗害无穷。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完善  1954年,身为人本心理学中流砥柱的马斯洛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巨著《动机与人格》,书中提出了他的需求五层次论。进入了上世纪60年代前后,马斯洛开始感到这一层次架构不够完整,作为人本心理学的最高理想,自我实现并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他愈来愈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的层次,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于自我中心的倾向。  1968年,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再版序里写道:“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兴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实现等观念……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很可能为日渐消沉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受挫的理想主义者’提供一具体有用又有效的答复……缺乏超越的及超个人的层面,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无望、冷漠。需要‘比我们更伟大’的东西,激发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经验性的、与教会无关的方式奉献自己。”  人们需要超越自我实现,即需要自我超越,因此马斯洛在其去世前一年的1969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论》,他在文中重新反省需求理论,并归纳为三个次理论,即“X理论”、“Y理论”、“Z理论”,构成了下面的体系:  Z理论—— 6.最高需求(超越性灵性需求)  Y理论—— 5.自我实现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爱与归属的需求  X理论——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马斯洛使用不同的字眼来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Z理论),例如:灵性、超越自我、神秘的、超人本(不再以人类为中心,而以宇宙为中心)、天人合一等;马斯洛将“高峰经验”及“高原经验”放在这一层次上。但大众传统看到了心理学教科书所呈现出来的,始终限于马斯洛早期的需求层次论(X理论及Y理论),根本不提后期的修正。  人本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为人的终极目标,而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需要自我超越,不能一直滞留在自我中。他们认为成长有两个层面:水平式(即自我实现)及垂直式(即自我超越),两者并行才是他们所谓的真我的圆满实现。而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义。表面上这两者相互矛盾,但两者都必须实现,我们才能觉醒。  追问“我是谁”  灵性修行如何帮助我们发展健康又完满的自我感呢?这个历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了解。  最初的自我感或正向自我力量来自早年的发展,天生气质或业力倾向会受到童年环境的反馈和镜像塑造,产生自己是谁的感觉。若我们与父母有良好联结,受到他们的尊重,就会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感;反之则形成匮乏或负面的自我感。  接下来,这种初期的自我感会被老师、学校、社会状态和之后的家庭生活所强化。通过这种塑造,在早期童年模式之上一层层累积,以及用健康或不健康的方式不断重建,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自我感。如果是不健康的自我感,自我的灵性功课在一开始的任务就是恢复和疗愈,也就是了解并释放匮乏或受伤的自我感,重新唤起失落的能量,与自己有真实的联结。  自我恢复到某种程度时,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发展性格、智慧、内在力量、技能与慈悲。佛陀的教导中,把这种发展形容为“善巧特质”的培养,比如慷慨、耐心、觉察和仁慈。  接下来,自我发展就会导向更根本的层次:发现真我,也就是发现各种正向特质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真实本性之中。  真实世界超越我们的思想和观念。我们通过欲望之网来观看它,将之分成快乐和痛苦、对与错、内和外。要看见宇宙的本原,就必须跨出去,超越欲望之网。  当我们敞开自已,放空自己,就会体验到万物间的相互联结,了解一切是相互关联的,每个经验和事件都包含所有其他的经验与事件。老师需要学生,飞机需要天空。  如果你是诗人,就会清楚看见云飘浮在写诗用的这张纸上。没有云就没有水;没有水,树就无法生长;没有树,就无法造纸。所以云在这里,这张纸的存在有赖于云的存在,纸和云是如此贴近。同样道理,阳光、樵夫所吃的麦子……每一件事都在这张纸上。  许多灵性传统促使人觉醒的主要做法,就是不断自问:“我是谁?”或是询问“拥有这副身体的是谁”这一类的问题。许多老师如马哈希和中国、日本的伟大禅师都曾使用这个方法,重复这个简单而深奥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真实本性。若不觉察它,就会把许多事物视为自己,比如身体、种族、信念、思想。若能真诚地提出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感受到更深层的真理。  询问“我是谁”,最有效的方法是和另一个人一起提出这个问题,在持续进行中得到愈来愈深入的答案。  做法如下:轻松舒适地坐着,面对同伴,准备好一起冥想半小时。先决定谁在前十五分钟提出问题,然后放松地看着对方。提问者开始发问:“你是谁?”让对方自然地回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得到一个答案后,稍等一会几,提问者再问:“你是谁?”如此一再重复提出这个问题,持续十五分钟,然后交换角色,也进行十五分钟。  重复提出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答案,回答可能愈来愈有趣。答案本身不重要,它们只是逐渐深化的历程的一部分。每次发问时,只要温柔地倾听答案即可。若未浮现答案,就停留在那段空当,直到浮现出答案。如果浮现困惑、害怕、笑声或眼泪,就留在这些感觉里面,但无论如何都要一直回答。请你自然地融入过程,让自己享受这种冥想方式。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几年前看过,许金声认为把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译成 “后人本心理 ”更恰当
  •     值得来回看的心理学教科书。如果当代的心理学已经走过经典时期,进入后现代的思考,甚至由西方人回头看见东方带给个人心理学于孤独迷茫中的出路,我们的大学心理学却仍然始终在学19世纪的西方心理学,未免太可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