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章节试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1-10
ISBN:9787108001696
作者:[瑞士] 荣格
页数:197页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笔记-第180页 - 第五讲

对转移的治疗的第四阶段,我称之为非个人意象的对象化.它是个性化过程的一个主要部分,其目的是将意识从客体上分隔出来,这样,个人就不再把他的幸福或生命的保障寄托在自身之外的因素(人物、思想或情景)上,而是认识到,一切有赖于他是否握有那“宝物”。如果他实现了对那金子的占有,那么,重心便落在他自己身上,而不再是它非仰赖不可的客体。达到这样一种分离状态,这便是东方民族实践行为的目的,也是一切宗教的教导的目的。在各种宗教中,这种宝物的属性总是被投射到神圣的形象上,但对受到启蒙的现代心灵来说,则不再可能。许多人不再能在历史象征中表现他们的非个人价值观念。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笔记-第107页

许多碎片时间拼凑起来,看完这本书。一个随和的作者是容易被认同的,开放的思维则能更轻易在心理学这个理论繁杂佐证微妙的领域得到青睐。
新的计划是每个月读一本书,读完写一篇读书笔记。好难。那最开始这篇,让我偷偷懒,就当是做摘抄吧。
当中,集体无意识是我此前从没想过的一个命题。对于意识的流转,有了全新的视界。让我又想把此前没有看完的《和尚与哲学家》完成,当中也有提到类似的个体之间的意识的转移,但更加带有神秘色彩,并隶属于相差较远的领域。对于集体无意识,我想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了解。
好啦,贴图。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笔记-第18页 - 意识的组成(内部意识)

我现在谈意识的内部功能。我刚才谈到的诸功能,在我们与环境的练习中主宰或帮助我们进行意识定向;但这些功能却不适用于那些处于自我之下的事物的联系。自我是漂浮在幽暗事物海洋上的一点意识。幽暗之物就是内部之物。紧靠着内部一面有一精神事件层,它形成环绕自我的意识带。让我用图来加以说明(图2)。如果你假设AA'为意识的门限,则得到D这一意识领域,这个领域与外部世界B即与由刚才我们谈到的那些功能所主宰的世界有关联。但另一面即C这个领域却是阴影世界。自我在此是不透明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内部,我们对于我们自己是一个谜。我们只知处在D中的自我而不知道处在C中的自我。所以,我们总是不断地发现着关于我们自己的某种新东西。差不多每年都有我们前所未知的新东西从下面翻上来。我们总是以为我们目前再也没有什么可发掘的了。我们永远不确定。我们不断地发现,我们是这、是那以及别的什么,我们常常有令人震惊的体验。这说明,我们人格的一部分仍是无意识的,它还在形成之中,我们并未完成;我们在生成着、改变着。但那种在后来的岁月里方能出现的人格其实早已在此,只不过还处于黑暗中罢了。自我有如投入屏幕的运动着的镜头。将来的人格虽然还看不到,但我们正向前迈进,并且不久就能看到未来的存在。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自然属于自我的黑暗面。对于我们已是什么,我们清楚得很,但对于我们将要成为什么,我们却不知道。
所以,内在方面的头一个功能就是记忆。记忆功能或者说复现功能,把我们与那些已从我们意识中消失的东西、与那些进入阈下或被丢失被压抑的东西联系起来。我们称为记忆的东西,就是这种复制无意识内容的能力,而在我们的意识与那再实际上还不可见的内容加以联系中,它是我们能够清楚地识别的第一个功能。
第二个内在功能是一个困难得多的问题。我们现已走进深水,因为我们从这虽步入黑暗。我先说这个功能的名称:意识功能的主观因素。我希望我能把这个功能讲清楚。例如:要是你遇到一个你从未见过的男人,你一定会对他有某种看法。你常想到的事自然都是你不打算立即告诉他的;你的看法也许不真实,对他完全不适合。这些看法显然只是一些主观反应。同样的反映也发生在你对事物、对情景的关系中。意识功能的每一运用,无论对象如何,总是伴有这种主观反应,这种反应或多或少是不能接受的、不公正的、不准确的。你痛苦地意识到这些反应就发生在你的身上,然而却没有人乐于承认他受制于这样的东西。他宁愿把这些东西留在阴影中,因为这有助于使他相信自己的纯洁、正派、诚实、坦率、“非常愿意”等等——所有这些词汇你们都很熟悉。但事实上,一个人并不如此。人都有这类主观反应,但又不愿承认它们。我把这些反应叫做主观因素。在把我们与我们自己的内在一面相联系上,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东西无疑使人感到讨厌。我们之所以不喜欢进入自我的阴影世界,就是这个缘故。我们不喜欢往自己的阴暗面瞧,所以我们文明社会中的很多人完全失掉了阴影,他们已经摆脱了它。他们只有两维;他们失掉了第三维从而失掉了身体。身体是一位靠不住的朋友,因为它生产了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关于身体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是不能被提及的。身体常常是自我这个阴影的化身。它有时会酿成家丑私谋,这自然是每个人都想摆脱的东西。我以为我已把主观因素这一概念的含义解释得够清楚了。主观因素通常是一种以某种方式进行反应的倾向,这种倾向并非总是令人愉快的。
但这个定义有一个例外:有一种人,他不像我们假定我们所有人那样靠实际的一面生活、永远正确面不会出差错。有这么一些人,瑞士人管他们叫“倒霉鬼”;他们总是把事情弄糟、总是做错事并引起麻烦,因为他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阴影中,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否定面中。他们是那种上音乐会或讲演会总是迟到的人,因为他们很谦虚,不想打搅别人,他们从后面溜进去,但却把椅子绊倒,发出令人讨厌的声响,结果使得大家不得不注意他们。这种人就是“倒霉鬼”。
现在来看第三个内在因素——这个因素我不叫功能。你可以把记忆作为一种功能来加以谈论,但只有在某种意义上说,记忆菜式一种有意识的或受控制的功能。记忆常常是极不可靠的,它就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马,经常以一种使人难堪的方式拒绝服从我们。主观因素与反应的情况更是如此。事情现在开始变得更糟,因为这是情绪进入的地方。情绪显然还不是功能,它们只是一些事件,因为处在一种情绪中,正如这个词本身所标明的那样,你被带走了,你被逐出了,你高尚的自我被置于一旁而为别的东西所取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说:“他发疯了”、“魔鬼抓住了他”、“他今天中邪了”,因为人在这种状态中正像一个鬼迷心窍的人。原始人是不说他愤怒至极的;他说有一种精灵进入他身内并完全改变了她。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情绪之中:你完全被迷住了,你不再是你自己了,你的自制力实际上降到了零。这就是当一个人的内在面攫住他时的情形,他不能阻止这种情形的发生。他可以紧攥拳头,他可以保持平静,但仍无改于这种状况。
第四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我称为侵犯的东西。在这里,阴影一面即无意识的一面具有完全的控制作用,所以它能撞入意识状态。当期闯入时,意识的控制便处于最低点。我们不一定要认为人生中的这种时刻是病理性的,其实,只有在这个词的原有意义上即当它意味着感情科学的时候,这种时刻才是病理性的。你可以在那个意义上把它们称为病理性的,但它们实际上是一些非常状态,在这些状态中,人被他的无意识所控制,此时任何东西都可能从它的内在表现出来。他或多或少地失去正常心态。例如,我们不能设想我们的祖先十分熟悉的那些状态是不正常的,因为它们在原始人那里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原始人认为,那是由魔鬼、梦魇或精灵对人的侵犯所致,或者是人的某的灵魂(人通常有六个这样的灵魂)的出窍所致。当灵魂离开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便处于一种改变了的状况中了,因为他自己被突然夺走了;他蒙受了失去自我的损失。这个现象你们经常可以在神经病人那里观察到。这些病人在某段时期或者不时地突然失去他们的活力、失掉自己而置身于一种陌生的影响之下。这个现象并非由他们的疾病引起;这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现象,但如果这种现象成为一种经常性的东西,我们把它当作神经症来谈论也还是正确的。这是些导致神经症的东西;它们在正常人那里也是作为例外情况出现的。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情绪,本身并不是病理性的,它仅仅是一种不合需要的东西。对于人所不希望得到的东西,我们无须用病理学的这样一个词去称呼它,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所不欲但又并非病理性的东西,比如税收员。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笔记-第47页 - 第二讲

不久前,我在巴黎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晚上。我受到一些颇有教养的人的邀请,同他们进行了愉快的谈话。他们询问我对民族差异性的看法,我想我可能要引起麻烦了,于是我说:“你们看重的是拉丁式的明澈,拉丁精神的明澈。那时由于你们的思维低下之故。拉丁思想家要比德国思想家低一等。”他们听到这话竖起了耳朵,我接着说:“但是你们的情感却是不可超越的,它占有突出的位置。”他们说:“何以见得?”我回答说:“到你能听到唱歌和能见到舞台表演的咖啡馆或杂耍班去,你将注意到一种很特别的现象。这些表演中有许多荒诞无稽与玩世不恭的东西,但某些令人感动的场面会突然出现。母亲失去了孩子,这是一种失去的爱,或者是某些极富爱国热情的东西,而你们一定流泪。对你们来说,盐和糖必须兼而有之。然而仅仅为了糖,德国人就能在那里站上一个通宵。法国人必须在糖中加一点盐。你遇见一个人并说道:‘认识你不胜荣幸’,你绝不是觉得认识他无比荣幸;你真正的感想时:见你的鬼去吧。但是你不会于心不安,他也不会。然而决不要对德国人说‘认识你很荣幸’,因为他会把你的话当真。德国人卖给你一双吊袜带,不仅期待着(这很自然)你的付款,而且也巴望你会为了这双袜带而喜欢他。”
德国民族的特点便是情感功能的低下,这种功能一点也不卓越。你如果把这一点告诉德国人,他会生气的。我也会对这话感到不高兴,德国人很喜欢他称之为“舒适”(Gemutlichkeit)的气氛。一间弥漫着香烟的烟雾,里面人人相亲相爱的房间——这就是“舒适”气氛,这种气氛不能受到破坏。这种气氛必须明澈,除了一个调子为不能再有别的。另一方面,对法国人说一些似非而是的东西会重重地得罪他们,因为那不清晰。一位英国哲学家说过:“高级的心灵决不是完全清晰的。”这是真的,同样,高级的情感也决不是完全清晰的。只有在一种光明正大的情感略有令人质疑之处时,你们才会欣赏那种情感。而一种不含有些许冲突的思想是不会令人信服的。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笔记-第7页 - 意识的组成(外部意识)

有关意识的重要事实是,没有一个与意识相关的自我,就不会有什么被意识到。如果某物不是关涉到自我,那它就还未被意识到。因此可以把意识界定为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何谓自我?自我是一种复合的东西,首先是你对自己的身体、自身存在的一般意识。其次是你的记忆材料;你对已有的一连串记忆的某种观念。这两类就是我们叫做自我的主要构成物。因此,你可以把自我叫做精神事件的情结。就像磁石一样,这种情结具有巨大的引力。它从无意识、从那个我们一无所知的黑暗王国吸取内容;它也从外部世界吸取各种印象,当这些印象进入自我并与自我发生联系,它们就成为意识。如果不是这样,则不是意识。
在我看来,自我是一种情结。当然,我们所珍爱的最亲近的情结就是我们的自我。自我总是处于我们的注意和欲望的中心,并且是意识的绝对撇不开的中心。如果自我分裂了(就像在精神分裂症中见到的一样),那么,所有对价值观念的感觉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事物也就很难进入自动复制的过程,因为中心已经分裂,心理的各个部分有的归于自我的这一碎片,有的则归于另一碎片。所以,在精神分裂症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人格急速地变为另一种。
你能在意识中分别出很多功能。这些功能把意识划分为内、外两个精神领域。我所理解的外部领域是这样一个系统,它把从环境摄入的事实、材料与意识的内容相联系。这是一个定位的系统,处理我的感觉功能所给与我的外部事实。反之,内部领域则是一个居于意识内容与无意识假定过程之间的联系系统。
先谈意识的外部功能。首先,我们有感觉,——我们感官的功能。我所理解的感觉是法国心理学学家称作“实在的功能”的东西,这是通过感官给予我的,我对外部事实意识的总和。用“实在的功能”来解释感觉,我以为最醒豁不过了。感觉告诉我的是某物在;它并不告诉某物是什么以及与之有关的他物,它仅仅告诉某物存在。
可见识别的第二个功能是思维。在哲学家那里,思维是某种繁难之物,所以绝不要请教哲学家,因为不知道思维为何物的恰恰是哲学家。每个人都知道思维是什么。当你对一个人说:“请正确思维”,他明白你的意思,而一个哲学家则永远不明白。思维以其最简单的形式告诉你一个东西是什么。它给事物以名称。思维给出的是概念,因为思维就是理解和判断(德国心理学称之为统觉)。
你能区分的第三个功能,在日常语言中被叫做情感。当我们谈到情感时,人们不免要感到困惑和愤怒,因为在他们看来,我是在谈论某种很可怕的东西。通过情调(feeling-tone),情感告诉你的是事物的价值。例如,情感告诉你一件事合意还是不合意。它告诉你一件事物对你有何价值。鉴于此,你的知觉和统觉就不能不带有某种情感反应。你总是带有某种可以实验来加以证实的情调。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谈。现在我要谈谈关于情感的“可惊的”东西,这就是像思维一样的理性的功能,而认为它是最无理性的。我要说,请你们稍加忍耐病认识这个事实:人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尽善尽美。如果一个人在思维上完美无缺,那他绝不会在情感上也如此,因为两者不可同时得兼而总是互相妨碍。因此,如果你想以一种真正科学的或哲学的冷静方式进行思考,你就得撇开各种情感价值。你不可能同时为情感一价值所困扰,否则,你会感到对意志自由思考的重要性远胜于对虱子的分类。可以肯定,如果你从情感角度考虑,上述两类对象不仅作为事实而且作为价值都是不相同的。价值并不是理智的立脚点,但它们存在,而赋予价值则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如果你想得到世界的完整图景,你就必须考虑到价值。否则你就会碰到麻烦。对很多人来说,情感显得最无理性,因为你在愚蠢的心绪中感觉各种事物:于是每个人都相信——尤其是在贵国(英国)——应当控制自己的情感。我完全承认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并羡慕英国人的自制力。然而情感确乎存在,我见过能够出色地控制自己情感的人,但他们仍然摆不掉情感的折磨。
现在谈第四个功能。感觉告诉我们一个事物的存在。思维告诉我们那个事物是什么,情感则告诉这个事物对于我们的价值。此外还能有什么呢?人们认为,当他们知道某物的存在、它是什么、有何价值时,他们就算获得了世界的完整图像。其实不然,还有另外一个范畴,那就是时间。事物有其过去有其将来。它们从某出来,向某处去,但你却不知道它们的来处去向,你有的只是美国人所谓的预感。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一个艺术商或古旧家具商,你预感到某件作品出自1720年某大师之手,你有一种预感即那是一件杰作。或者你不知道以后的卖卖价如何,但你预感到它会上涨。这就是那被称为直觉的东西,这是一种预见,这是一种奇妙的能力。比如,你的病人在心里有某种痛苦,而你并不知道,但你却“知道了一点”、“有某种感觉”,如我们所说,因为普通语言还没有发展到使人能恰如其分地对各种称谓加以界定的程度。直觉这个词日益成为英语的一部分,你们很幸运,因为在其他语言中这个词还不存在。德国人甚至还不能在语言中区分感觉与情感。法语则不同;如果你会说法语,你不可能说你的胃里有某种情感而不是说“感觉”;在英语中,你们也有区分感觉与情感的词汇。但你们很容易把情感与直觉混为一谈。因为我这里所作的区分差不多是人为的,尽管在科学语言中作此区分对实践理性来说是极端重要的。当我们使用某些术语时,我们必须界定它们的含义,但除此之外我们却说这一种难于使人理解的词语,这对心理学来说总是一种不幸。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笔记-第五讲 - 第五讲

我们知道还有别的法规,能把人从自然状态中分离出来。我这里不能详述,如果你们研究原始心理学,就会发现原始生活中所有的重大事件都伴有讲究的仪式,那些仪式旨在使人脱离以往的生存阶段而把心理能量转入下一个阶段。当一个女孩出嫁时,就要把她从父母图象中分离出来,而且他还不能将父亲图象投射到丈夫身上。因此,在巴比伦,有一种特别的仪式,就是所谓“寺庙失身”仪式(temple prostitution),即良家女子先必须委身于一个前来朝庙的陌生男子,同他睡一夜,尽管这男子从此一去不返。我们还知道中世纪有类似的法规——初夜权......;通过寺庙失身这一仪式,要在女孩心中留下一个印象很深的男人图象,而这个图象与他马上要嫁的男子很不同,这样,当以后婚姻中产生了矛盾的时候,(因为即使在那个时代婚姻中也是偶有麻烦的)她自然会产生心理回归(regression)但不会指向她的父亲,而是指向她曾遇过的那位不知名的男人。这样,她不会退回到孩童阶段,而是退回到与她年岁相当的一个男人身上,这样,便确保不发生还童现象。
这一仪式还显示了人类心理中一种美好的意愿。女性中有一种对情人的原型意象:他来自远方,飘洋过海与自己幽会一次后又远去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