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太空漫遊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6-10-20
ISBN:9789573258933
作者:亞瑟.克拉克
页数:368页

内容概要

亞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英,1917- )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大師,與海萊恩、艾西莫夫並列本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太空科學研究顧問,為少數具專業科學家身分的科幻作家。

自五○年代以來筆耕不懈,作品多達六十餘部,以三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千萬冊以上。一生獲獎無數,如坎伯獎(科幻新人獎)、三次雨果獎及三次星雲獎(皆為科幻文壇最高榮譽)。一九八六年因其終身成就,榮獲星雲科幻大師獎。由於克拉克本身學術背景,作品飽含豐富的科學知識,風格屬於著重科學邏輯的「硬科幻」(Hard SF)。然而克拉克亦擅長於文學性的描寫,筆端優美富哲理,因此讀來毫不生澀,在世界各地皆擁有廣大的讀者群。著有《太空探索》、《月球歷險記》、《火星之沙》、《童年末日》,以及「太空漫遊系列」和「拉瑪系列」等。其中「太空漫遊系列」中的《二○○一:太空漫遊》曾由名導演庫伯力克改編成電影上映。

作者简介

一塊神秘的黑色石板,在史前時代降臨地球,啟蒙了人類文明的誕生。三百萬年之後,當人類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時,竟在地表下發現了一塊同樣的石板,而且石板在出土瞬間立即朝土星方向射出一道電磁訊號。

為了追查真相,美國派出太空船「發現號」遠征土星。誰知太空船上的超級電腦「哈兒」竟然先害死了三名冬眠中的太空人,接著把在艙外進行維修工作的法蘭克.普爾變成太空中的漂流物,只剩下最後一名太空人大衛.鮑曼。

倖存的鮑曼最後終於獨力完成任務,抵達土星,結果又發現了另一塊更大的黑色石板……

★克拉克對「未來世界」的預測幾可亂真,他總有能耐提出科技發展的前瞻視野,把科幻和科技的實質進展之間的鴻溝都打破。──曾志朗(中研院院士)

★克拉克給了我們一種新視野,讓我們看到人類從地球搖籃朝自己在星海間的未來伸出雙手。──庫柏力克(導演)

★空前偉大、就算在當代也是成就耀眼的科幻小說。──《時代雜誌》

★充滿詩意、科學的想像與克拉克典型的幽默感。他站在宇宙的前端,讓我們看到宇宙的多種樣貌……一本關於人類歷史的複雜寓言。──《紐約客雜誌》

★「他們身處豐饒之中,卻逐漸飢餓至死。」書中這句話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與啟發,給了我繼續摸索前進的勇氣與力量。──郝明義(出版人、本書譯者)


 二○○一太空漫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宫崎骏在漫画风之谷里,历数了人类的不义,最后还是借助女主角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回答:“生命,是黑暗里的光!”,在步入老年后,借助幽灵公主的故事里,做出了最后的回答:“活下去。”如果连生存的意志都消失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的理论告诉我们的结果就是人类灭亡。但是能够活下去,就会拥有希望。所以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但是活下去,总有定论的一天把,就算那时会有新的问题也好。(EVA漫画版的句式)
  •     德尔斐神庙不在奥林匹亚山
  •       过去了多少年已经不记得了。
      只记得当年中央六套放那部《2010年》,当时看了,很激动,但是没看懂。我当时把它归咎于我没有看全。时隔两三年之后,又看了一遍,还是没看懂。。。
      如今终于看了书本,于是想,果然,还是先看书本比较好吧。
      我喜欢这样调调的科幻小说。
      故事以它自己的速度前进,不急切,也不拖沓。
      阿瑟。克拉克不愧为硬科幻巨头,他严谨的叙述,他那些对于未来的幻想和预言,在今天,很多一些成为了现实,当然,也还有很多一些会在将来实现。
      我想我喜欢一本书,更多一些不是在于它的情节,而是因为他的叙事风格和速度与我契合。
      我在两年前看《2001太空漫游》的电影时,能够感受到库布里克带来的那种冲击,可是冲击巨大之下,很多事似懂非懂。
      可是在阅读了书之后,只能说有一种心愿得偿的茅塞顿开。
      在忽然间明白了故事背后的用意之后,却并没有觉得乏味,而是期盼着立刻去阅读下面一本。
      直看到天色月白。
  •     算是偶的科幻启蒙,晚了点就是,羞愧……掩面逃走~~
  •     餓,我都看了,,,風格很統一的一套書,,,
  •       我是科幻小说迷,我觉得这没什么丢人的。我这么说是因为科幻小说现在在国内景象惨淡,各种魔幻,玄幻大行其道,搞得很多科幻小说的作者读者都跟着灰头土脸,被人鄙视。中国的科幻小说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小时候读到《宝葫芦的秘密》,
  •     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     我喜欢电影~相当喜欢
    书也读过,不过只能叫大致浏览~
    很佩服楼主即使不怎么喜欢也能看完整套书的毅力,猜测阅读速度一定很快~
  •       那天去到了南京。东南大学外边的树林里有不少老头子,一堆一堆的。南京人还挺多的,菜也不错,有时候放了不少辣椒。餐巾纸经常会不够用。老头们聚集的地方应该少不了公厕吧,果然有。小小的,但也分了男女。老头们聚在一起玩什么呢?似乎并不像公园里的气氛,毕竟是马路边上。兴许有一两桌对着下象棋。
      “钱学森号”是山寨文化的产物吗。我对自己这么说道。美苏两国当时并未料到中国已经掌握好了把人搞成冬眠状态的技术。不过作者也没提到更多,说不定中国的科学家就不需要冬眠呢。
      南京到处可见立着的塔吊。我的家乡则比较奇怪。在一个小区域里会有三四家幼儿园,另一个街上公厕特别多。道路弄平了又挖开再弄平再挖开。到了太空时代会怎么样呢?
      其实看这书的时候我就想不到这么无聊的事情。一般灵感枯竭了之后就会写一些琐事。比如在太空中性交之类的,会不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我在2010太空漫游里面就看到不少这些有劲的内容。现在想起来原来“钱学森号”也是在第二本里面的。我就觉得怎么怪怪的呢。杀人的人工智能程序是UIUC做的,苏联在那时候的意识形态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天朝。中国人则是太要面子了。
      3001读完以后我装了Ubuntu。那个方方的桌面转来转去。我想这才是科学家用的OS。可惜我还是在上面装了个QQ,不然实在太无聊了。
      在这之前,曾经有神秘人物在QQ上加我好友,之后开门见山地询问我的情况。我告诉他我是一个19岁的女大学生,身高不高,长相尚可,已有男友,爱好动漫。同时便在脑内YY如果出去见他会是个什么结果。《精神分析引论》我也读过,可是就派不上用场。大概是潜移默化的吧。
      要说看电影,我最近没看什么电影。主要读书来着。
      后来的太空漫游小说真的越来越无聊了。到了写3001太空漫游的时候,MATRIX貌似还没出,但是Ghost in the Shell第一部电影已经出来了。不知道垂垂老矣的阿瑟克拉克有没有买来DVD看。
      他住在斯里兰卡。他去年去世。
  •       “原来被他框在心中的银河,冲开了框架——星辰和星云,以一种无法言说的速度,从他身边流泻而去。随着他像个影子般穿过一个个银河的中心,魅影般的太阳纷纷炸开,又落在他的身后。宇宙尘这种冰冷的黑暗废物,曾经令他惊惧不已,现在则不过是太阳前方掠过的渡鸦翅膀的鼓动罢了。”
      
      “他的面前,漂浮着地球和所有的人类”——这个闪闪发光的玩具,任何星童都难以抗拒。
      他及时赶回来了。他可以想像得到:IN THAT WORLD WITH A LOT OF PEOPLE,雷达屏幕上一定正闪烁警讯,巨型追踪望远镜搜寻着天空的每个角落。而人类所熟悉的历史,即将面临终结。
      
      “虽然他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了,但他并不确定下一步要做些什么。”
      “不过,他会想出来的。”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透露出不应该透露的详情。有段时间我甚至不敢阅读它,生怕它的前瞻性将自己心中的疑问放大,从而更加迷失。尤其是,如果你的生命里曾经经历过这种似乎与某种不会显灵的灵魂无声的对话,你更会对自己和地球的所来所往感到前所未有的惊警——你是自己的主宰,亦或,你只是别人手中的一个骰子?
      
  •     這本書當年可是當紅……連David Bowie都是它的fan
  •     写科幻的人是悲哀的。
    因为每每提笔必然触及玄之又玄的困惑,
    困惑来自未解之谜、来自充满未知的将来。
    自己都弄不明白的困惑又怎么能对别人说清楚呢?
    绕来绕去,第一个迷惑的人就是自己。
  •     越是有現實感越是不好玩!
  •     哈哈,这个问题估计只有到真的审判日来了,上帝才会说拉
  •       这部68年成书的小说,牛逼之处在于
      1. 大量的技术细节,其中不少在40几年后的现在看来竟是合理而平常的事情。这些想象甚至还对人类现实中的太空活动产生了影响,比如空间站中心不断旋转以制造引力的中轴,与后来的现实设计不谋而合;当时的宇航员深受这本书和电影荼毒,以致在后来飞到月球背面瞥见黑石时有冲下去的冲动,遇到麻烦时跟地球汇报的对话也与鲍曼类似。
      2. 探讨问题的深刻。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机器的自我觉醒和思考的问题。要知道那时候计算机才刚刚被发明。
      推广到宇宙文明间的伦理问题。在这里能找到《三体》里“黑暗森林”理论的雏形。
  •     2008-03-01 22:24:24 无机客  《天雷无妄》是燕垒生的作品
    啊啊啊啊啊~~~抱歉我记错了……OTZOTZ……
  •         嗯,很少读科幻,当还停留在校园爱情阶段。
        读到最后就觉得累,又放不下。读到一半经常想:“啊,怎么这样了。”写得很好,翻译的也很好啊。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耐人寻味吧,其实意思就是有的没看太明白。呵呵。我是先看书,还没看电影。
        还比较幼稚的想,月球是不是真有那么块板子。是不是真有星童,啊。
  •       第一次看完库大师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在2010年,距大卫的冒险之旅过去已9年。我当时深受震撼,尤其看到结局处,感到似乎有黑色的风暴席卷呼啸穿透我的大脑,空留下尖叫的回响,这种难以描述的强烈感觉几乎要冲破我的胸腔发声,第一次观影产生这样的极端体验,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由此就被这部作品深深吸引。
        
        后来得知这是改编自阿瑟克拉克的科幻作品,就一直想深入了解背景,因为担心文笔晦涩,时隔两年多才第一次提起勇气拜读原著,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原著叙事文笔流畅,优美,叙事逻辑性强,细节描写形象生动,一气呵成带来很高的阅读快感!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很多可信细节的描写,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画面感和真实感,让人简直怀疑克拉克是在漫不经心地描述他本人经历的某次出海航行。
        
        从人猿的尖锐石块到2001发现号,寥寥几笔就横跨数百万年,当然,对于宇宙时间来说,这不过是人类这种渺小生物所经历的那点可怜的,转瞬即逝的进化史。书中对于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对于世界“主宰”的描述,对于人类起源的大胆猜想,还有星孩所目睹地球结尾颇具讽刺意味。但并没有停留在浅薄的政治隐喻,而是转向更深处的宇宙,转向更古老的问题。人是否能脱离物质存在,能否获得永生并洞察一切?我是谁,来自哪里,有何使命,归宿何方。。这些问题就像月球上被安置的第一块新石一样,被小心而巧妙地埋在地下30英尺深的书中。一旦被挖掘就发出报警般的电子尖叫--所以作者避而不谈这些问题,只给读者留下多个未知解。作者对于世界“主宰”的真实面貌和终极奥秘始终没有详细的,正面的描述(“就算不能对抗古老问题,回避开它总还是可以的。”),不肯具体描写他们是谁,甚至对他们的形态也是尽可能模糊和抽象化。这部分也正是真正超出了人类认知和想象范畴,就像三维生物无法想象高维空间的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书中的生动描写却让我们的感官和理解力自动代入大卫,紧随他的步伐,共同放映回忆,直至把自己人类的存档和记忆全部刷新升级,作为宇宙之子的生命再次降生,降生时清澈如初生的婴儿,又带着洞悉宇宙的古老灵魂,它接受一切,理解一切,它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它脱离了低级的因未知产生的恐惧,而它亦无需作为物质存在,宇宙中每一个微粒都是自己,来去无阻。
        
        这种比现今任何人类都高级并充满智慧的感受,只有突破了极限最终重生的星孩可以体验。就算只有一次,如果能成为星孩体会到这种终极感受,让我的双眼也跟星孩一样映射出宇宙黑幕中那无穷的星斗,让我的头脑和思维在成千上万闪烁的秘密中无阻地遨游,哪怕只有一次,我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沉重的人类外壳。
  •       不得不说把戴维的意识拉进老大哥这个设想有点不可思议。等于是提前设置了一个后门程序....而意识化的戴维的人性情感中善的一面则代表了宇宙中高等文明对待地球人的一个态度,然而这只是表象,如果忽略了戴维这个人性因素,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的态度是绝对的隔阂,这就不同于大刘的《三体》中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导致“摧毁”的存在关系,人类文明对于老大哥背后的存在而言根本不处于“竞争”平面上,你在打死一只蚊子的时候会去想这只蚊子有一天会一巴掌拍死你吗?
      而在这个小说里,似乎人类在面临外星文明的挑战的时候,终于拧成了一股绳,一致对外,从此和睦发展,不再有内战,一心搞发展,俨然是乌托邦....不得不说,克拉克把科技进步想得太快了,现在看来,在有限的未来,能源与资源问题依然无法被科技的进步所消除甚至降低,反而越来越严重,突破不了这个瓶颈,争端就在所难免。
      在这点上,我觉得作者过于乐观了。
      作者对于戴维被抽离肉体以后的状态的想象与描写,时至今日依然是一种很超前的想象。
  •     我只能说,想象无极限。
    还有,能源问题只是地球人遇到的问题而已,你如何知道更高文明也会被这种小问题困扰?(虽然我不知道他们一定不会被此困扰)
    最后一句表示赞同。
  •       简单说下,因为我也就简单看了下。
      首先让我觉得不习惯的就是对于科技的描写,因为从现在来看,克拉克对技术也太乐观了。但是毕竟是50年前,谁也不可能想到未来怎么样,也不能多要求。
      然后把人类当做一个非常高级文明的实验品,让我觉得有点不爽。
      最后我感觉剧情不强,我唯一好奇的就是哈尔的真实想法,但是他被杀死了囧。
      不过还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尤其我要是几十年前看到,一定会认为是伟大的作品),值得一看
  •     科幻世界啊。。。。
  •     科学未必是人类发展的充分条件,但绝对是必要条件,没有科学的发展,人类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结局只能是死。所以,“在黑石板的逻辑中,发展出高度的智慧与科学乃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但却并非“没有考虑意义的问题。”因为求生本身就是第一意义,其他意义同样必要,但只能建立在这第一意义之上。我想,这也是克拉克的答案所基于的逻辑。
  •     初中看了2001,深为震撼!前些天买了一本收藏。
  •     这些话摘自哪儿?
  •     ......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用繁体文?
    影片是不错,不过 不喜欢
  •       -----------读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
      一,引言
      
       我是科幻小说迷,我觉得这没什么丢人的。我这么说是因为科幻小说现在在国内景象惨淡,各种魔幻,玄幻大行其道,搞得很多科幻小说的作者读者都跟着灰头土脸,被人鄙视。中国的科幻小说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小时候读到《宝葫芦的秘密》,觉得很好看;去夏看到同名改编电影,也觉得挺不错。只是这样的小说和电影,只与幻想沾边,跟科学无缘。
      
       中国的科学家们大多只愿意写点科普。在一个科学尚未充分普及的国家,这样的工作当然弥足珍贵。只是我个人常常贪心不足,认为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如果能够再加入一些大胆的想象力,尝试着来处理某些基本的启蒙问题,将科学置于意义的范畴之内,可能效果会比简单的科学普及工作要更为明显,甚至会在某些方面切实地改变读者,尤其是中学生读者的思维。在这一方面,国内已经有刘慈欣,王晋康这样的大家,但是一读再读他们的作品之后,却总是感觉不甚满意。尤其是刘慈欣这位最被国内科幻迷们寄予厚望的作家,近年的作品虽然臻于炉火纯青之境,读来也有到了瓶颈的感觉:他好像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过分依赖,甚至是完全依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的哲学功力不够的缘故。他想要处理大的问题,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大的问题;他可以写出好看的故事,却很难写出一个有生命力的故事。这当然是好事情。只有认真对待写作,同时也有思考力的人才会遇到这样的麻烦。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并非易事,这是科幻写作的先天性麻烦。好的科幻小说,要求作者既懂得科学,又懂得写作,既要思考科学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意义,换句话说,既要懂得科学的界限,又要懂得科学在未来的进展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换句话说,又要有着科学在未来发展的视域。在学科细化教育的现代社会,这就更加难上加难。所以科幻小说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并不是只适合中学生写作和阅读的文字。尤其是在科学已经成为图腾的现代社会,好的科幻小说应该在认真的文学里占据着重要位置。
      
       所以说,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实在值得我们致敬。这是我写这篇书评的唯一目的。
      
       在阿波罗十三号成功化险为夷,返回地面以后,美国太空总署署长汤姆·派恩送了一份整个事故的纪录报告给本书的作者阿瑟·克拉克。汤姆在报告上面写道:“阿瑟,所言不虚。”
      
       他所说的所言不虚,指的是阿瑟在将近十几年以前的小说里所预言的太空技术。两个有趣的插曲可以说明《太空漫游2001》以及库布里克的同名电影的影响力。绕月飞行的阿波罗8号的航天员,在1968年作为首次目睹月球另外一侧的人类,在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块时,一直冲动地想要象小说里那样发送讯息回地球。甚至在阿波罗13号返航遇到技术故障时,宇航员与地面的联络用语,都几乎与小说里一样。
      
       在我看来,这一赞誉还有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阿瑟在1968年的首版序中所说的:真相,永远都在意料之外。
      
      二,我们是谁?
      
       认识你自己,这一刻在古希腊特尔斐神殿上的铭文,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在科学的帮助之下,也一样是无解的谜。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克拉克在这个系列的一开始就提出,他想要讨论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一类根本性问题。这也是库布里克与他合作那部同名电影的初衷。这种可能性,正他所说的,永远都在意料之外。但他还是做出了一种尝试,这是科幻与科学的区别。科幻当然可以在科学的坚实基础上,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克拉克对于人类进化的基本逻辑在于,他认为人类生于进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某种外星智慧生物的推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进化中的人类,无论科技怎么发达,都逃不过自身处于Matrix之中的命运。这一逻辑虽然在今天已经被用到烂俗,但要知道阿瑟是在四十年以前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可谓在现代科幻小说中对于人类进行自我反思的鼻祖。《太空漫游》系列的故事结构实际上也开创了现代科幻的一种主要的故事类型。地球上远古猿人发现黑石板,现代人在月球上发现黑石板以及在鲍曼在土星上发现黑石板,不仅意味着人类自我反思的几个层次,也意味着对这个问题的更深追究:是谁创造并安置了这些石板,在暗处一直观察着人类?他们是谁?他们从何而来?更进一步,这样的问题在逻辑的和现实的层面上还针对于在当时刚刚问世的电脑。我想阿瑟大概也是最早在作品里思考电脑的自我意识的人之一,直至今天,这一思考也为绝大多数科幻小说难以企及。阿瑟不仅描写了哈尔作为一部自我意识的电脑,在与人类共处时所面临的逻辑上的困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他还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电脑发展所带来的对于人类身体与精神之间关系的质疑。这一传统在后来的科幻作品中的延续,以日本漫画电影《攻壳机动队》为最佳。在其中,身体已大部分被机械所取代的警察落寞自问,我可以成为现在的我,是由于我的精神,还是身体?如果我的身体可以由机械所取代,那么我喝下去的这罐啤酒,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 阿瑟在本系列中的思考没有如此悲观落寞,他认为人的精神可以在进化的终极形态中保留下来,并继续自我的意识。鲍曼的精神在四个系列故事中渐进变化即是如此,甚至在最后,为了地球的安危,他与哈尔的合体“哈曼”一起,背叛了使他的终极进化成为可能的“神”。这一普罗米修斯式的自我牺牲,在阿瑟的体系中,意味着人类最为优秀和高尚的人格,并不会随着自我认同问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也彰显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乐观。
      
      三,上帝之恶?
      
       但是阿瑟在四部曲中提出了一个极为残酷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以黑石板为代表的外星文明,那么作为实验品,可以随时被牺牲掉的人类,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使这一被毁掉的理由,是基于人类之恶?木星上那些奇妙的生物,在一瞬间被毁灭,只是因为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无法发展出真正的智慧。在黑石板的逻辑中,发展出高度的智慧与科学乃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在此,它并没有考虑意义的问题。而在对于人类的考量中,黑石板对于人类所做的报告,恰好又是关于二十世纪的。在阿瑟的第四部曲中,二十世纪成为了人类之恶的代表,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现代科技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大规模的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在这里,阿瑟通过人类自身和外星文明的双重行为对比,提出了这样一个对现代社会来说更为根本的关于科学的问题:科学能否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进而,科学能否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人类智慧的发展,产生了科学,使得自己避免了木星生物的命运,而科学又使得人类的极端之恶成为可能。这一恶,与外星文明因为实验品不够完美而将其毁灭的恶,哪一个又更大一些呢?智慧再高度发达的人类,是否也走在黑石板的主人们同样的道路上?幸运的是,阿瑟在本书中,以弗洛伊德德博士和“哈曼”为代表,证明了人类与黑石板的主人们之间最为重要的区别。尽管我不同意阿瑟以科学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终极办法的创意,但是却欣赏他在作品里所表达出来的对人类基本美德的尊重。在人类命运危在旦夕之际,普尔突然在会议上想起一件往事,他说有天他和戴维正在海岸散步,讨论中复杂的太空技术问题,突然看到沙地上躺着一只甲虫,六脚朝天,正在努力要翻过来。戴维小心站在一边,用脚帮它翻身。甲虫飞走后,普尔评论道:
      
      “你确定这样做好吗?这下它可以飞去大啖某人的名贵菊花了。”
      
       戴维说,“可能吧,但我希望给它一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
      
       最后拯救人类自身的,却是人类疯狂的产物。这一点的反讽意义,我想并没有作者所提出来的那么大。对于科学自身,以及对于科学与人的基本问题,科学与人类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思,才是这本科学幻想小说所关注的基本点。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当然并不仅仅是科学的范畴。
  •     c
  •     何夕是很好的,赵海虹我也很喜欢
  •     差点在图书馆借了。。幸好幸好。。不过这不是只是2001吗。。。后面几本不知道怎么样
  •     科学幻想文学 首先是文学 其次是幻想 然后才是是科学
    而科学正是科幻所应该反思的东西 幻想为反思提供可能
  •       
      
      “If an elderly but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says that something is possible he is almost certainly right, but if he says that it is impossible he is very probably wrong.”
      
      “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
  •       
      今天第一天上課,我卻做了個壞學生,帶2001太空漫遊上課堂去,花了2大節課把它看完了。雖然誠惶誠恐的覺得在課堂上看完這本書對不起作者,可是下課的時候揪著沒看完的最後幾頁紙,我還是覺得暈眩暈眩的沒回到現實中來。
      
      跌跌撞撞跑去圖書館看完最後幾頁,既想快點開始看2010,但又覺得2001這本再看多少次都不會膩。
      看過了電影才來看小說,兩者都無法取捨,兩者都是各自領域的里程碑。
      阿瑟·克拉克寫出的小說版最讓我淚流滿面的是鮑曼成為星童的那部份,通過TMA2穿越星系,星際美景應接不暇,最重要的是,與我的“普星”有太大的幫助與聯繫了。克拉克與庫布裡克的腦袋都是不可想像的,怎麼可以虛構出到現在為止都能令人信服的太空奇景?甚至還預兆了某些事情?
      鮑曼飄向土衛八的那期間,我的腦海一直響著的就是藍色多瑙河。壯麗開闊的交響樂伴隨著太空艙的漂浮,穿過TMA2(其實它也是蟲洞的一種?I doubt),到達河外星系,直到來到偽造的酒店房間才戛然而止。我才意識到,即使故事情節有所不同,我的思路卻是一直跟著電影前進的。雖然電影里目的地是木星而不是小說的土星,但電影情節就像一根線默默拉扯著我,在看小說時也是如此。藍色多瑙河在我的腦中始終抹不去。多么奇妙的感覺,太空交流往往以人類無法分辨的波長溝通,卻與古典的交響樂相處如此和諧。
      電影有很多不看小說就不能理解的部份,例如300萬年前的猿人進化,至今記憶猶新的是意象化的獵食景象,大愛!可是電影表現黑石板對望月者的啓發相當含糊,看完小說我才能知道個所以然。還有就是鮑曼、普爾和哈兒之間的沒有火花卻捏把冷汗的冷戰爭,也是看小說才算真正看懂哈兒的意圖。(假如是我沒有理解錯的話)不得不佩服鮑曼這個當之無愧的艦長,即使他相對於我先看的3001來說已經是過去式。
      星童的部份,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是我最喜歡也最膜拜的部份。兩者的表現都超越了一切美的形容詞的極限,當然小說更為清晰和有邏輯性,但作為視覺聽覺與想像一體的獨特的媒介——電影,庫布裡克的表現在抽象的同時更有象徵性意義(但我覺得有些效果是因為60年代的當時根本搞不出來……)。應該有人受不了最後冗長而看不出個所以然的20分鐘,但正如我不斷強調的,在我看來這段是思維迸發的20分鐘……
      無法停止對小說和電影的讚賞。它們不只停留在人類思維的領域。那些遙遠的星雲、耀眼的光體、時間空間的凍結、甚至於最後讓我無限著迷的,「思想靈魂脫離物質載體而存在」的構思,都讓我深深覺得,在銀河系外、宇宙外、甚至另一維度外,它們的真實性。也許真的有一種主宰萬物的生靈,在某時某地為人類設置了一間幾可亂真的酒店房間。
      ……可惜人類脆弱而渺小如螻蟻的軀體無法承受到那時了……
      
      看回上面的文字,會覺得不知道在寫小說還是在寫電影……不過兩者都看過,才是完整的2001:太空漫遊。
      
      ------------
      永遠有多遠?在宇宙面前,這個詞如此不堪一擊。可是,其實它從沒有存在。相對於一個人生存時的壽命而提出的“永遠”,是多麼可笑而可悲。
      想起來Q10裏面有句臺詞,“50年內永遠這個詞將會從字典里消失。”它的消失,除了為傷春悲秋的少男少女們留下一點不能做承諾的遺憾之外,還有什麽改變的呢?連時間本身都不可信且不可控制,“永遠”的信徒不正因為不可能看到永遠的來臨才選擇相信它麼?
      ------------
      
      
      
      SILVANI
  •     你文艺掉了·········看了你的评论,我开始脑补产生极端体验········过多的抽象思考很伤身哟·······
  •     恩,不错,写得真诚恳~我喜欢~
  •     LS同感。
  •     “只有认真对待写作,同时也有思考力的人……”才能写出好东西来,这个我同意。
    现在中国的科幻个人觉得还是很惨淡,想写点中国特色风味的没科学含量就像奇幻似的,当然好的还是大有(比如王晋康那篇《天雷无妄》),写得很美式又难免被这比那比的……所以……
    上次在我们班演讲的时候就将的是科幻,结果我们老师说科幻对作文没什么好处,不是不看,中学要少看,我那个郁闷0_0!科幻的东西怎么不能加入教科书啦?!如是,教育的观念也该变一变。
  •     很早以前开始喜欢科幻,不过科幻世界没落了,只有个别的作家我在关注有没有新的作品。很多好的作品很沉重压抑,有点不舒服,喜欢刘慈欣因为经常有一种激昂的阅读快感,虽然确实有些民族情绪,但毕竟是本土的作家,基于这个理由,也很喜欢王晋康何夕等作家,还是希望科幻文学能够越来越好吧!
  •     電影片段重播,然後有了更多的認識。
  •       看完2001太空漫游,对克拉克敬仰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先不说里面的哲学意味和硬科幻技术细节,他的文字实在是太有画面感了,太多太多句子想摘下来,通篇读下来酣畅淋漓。
      
      说太空漫游是硬科幻的,估计是受到书里对飞船细节描写的影响,但这个完全不是重点,去掉这些技术描写,整个故事的骨架并不受多大影响,也丝毫不会减弱书里暗含的哲学观念所带来的震撼。从这个角度来说,三体系列初看的确比较炫,因为有太多fancy又新奇的科学设定,看得眼花缭乱好不过瘾。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新奇的理论和设定,找一本讲hyperspace的科普书(加来道雄的<超越空间>)来读读,就可以一次过看个过瘾,讲得还更深入,超空间理论随便选几点发散开去,都是大半本三体。如果大刘的书离开了这些硬科幻支撑,所剩无几。而克拉克的不一样,即使你将所有技术东西删遍,它仍是一篇很好的小说。他的大厦根本就不是搭建于这个根基上。
      
      之前上知乎科幻主题逛,最佳问答里一半以上言及必谈刘慈欣。说他以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拉到世界水平,还有人问有什么国外科幻小说能媲美三体。也许三体的确是国内最高水平,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啊。科幻小说首先得是好小说吧,有内涵有文笔有情节有人物,再来谈软硬与否,技术的东西是否新奇,否则跟一本科普书有多大差别。
      
      另外超佩服克拉克小说里的前瞻性,成书时间距计算机发明不过二十多年,书里就已经开始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正如人类与高等智慧文明的对应关系。这两组关系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在HAL失控之后,鲍曼进入控制室亲手将它的内存一块一块拆除,哈尔的意识被抽出,记忆里慢慢只剩那段测试键盘的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而书的最后鲍曼遇到百万年前在地球上播种智慧的文明后,自身意识又被更高级的文明抽离。他的脑海里开始回放自己的一生,而所有的意识记忆知识经验等,都被化为另一种载体而存在,他回到了婴儿时期,成为了星童。这跟HAL回归本源那段如出一辙。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又能亲手毁灭它,正如这个百万年前来到地球的文明随意播种了智慧同时又可以轻易摧毁它丰收的果实一样。
      
      很喜欢那句 In the midst of plenty, they were slowly starving to death. 他们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       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去深究的话,都有着无数值得去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
      但正是这无数次没有结果的思考,引导着我们去关注一些更为本质的问题。
      
      一、关于意义
      在曙光来临前,需要经历多久的黑暗?
      所有困难中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没有希望,或说看不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生存只是生存。就好比当人还是人猿的时候。
      漫长的时间,只是重复着求生存的活动,光明可能到来,更多的却是场空等。或许,在那种情况下,不知有光明的存在,日子会好过些吧。
      从人类的产生、发展及至有了现在的我,实在是因着无数的偶然。任何一个哪怕最细小的因素的变化,都会引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吧。
      从这个角度看,生命或许无奈,却难否认它的意义。
      
      二、兽性与人性
      兽性的产生,是由生存的需要催生出的本能。如无这本能,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根本不会存在。这是所有生物的一个共性吧。
      可是在现在的人看来,这兽性却是野蛮的,不择手段的,是因为现在有了被称为“人性”的事物存在吧。
      人性,或许可以理解为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精神上的温暖,而渐渐产生的一种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有时候会看着很可笑。比如,现在的我们,谴责乃至用法律禁止杀害野生动物,将其视为残忍。可是早期的人类,却是以捕猎生的。是因为现在的绝大部分人类,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求得生存吧。
      可是,野生动物与家禽之间有何本质区别?
      
      三、工具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人类,正是依靠着种种工具,而赢得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从早期的石器到现在的航天飞机。
      可是似科所有工具,从其产生之初,都是用于杀戮。变化只在于,杀伤力越来越大,杀伤的范围越来越广,杀伤的对象,也由异类转向了同类。
      人类,最终是否会毁于自己制造的工具?像书中的智能电脑哈尔,像现在足以毁灭地球无数次的核武器。
      
      四、人类与宇宙
      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我想说的只是,大部分的科幻小说,当其描述范围涉及宇宙层面时,不可避免的让我们感觉到人类自身的涉小与宇宙的无限神秘、无限可能。
      或许,也都会明白,那是真实。
  •     那我也可以下决心把2001的电影看完了
  •     但你觉得如果整个地球都毁灭了,人类还会再去争夺这些资源啊什么的吗?
    我觉得,在生存面前,发展是次要的。
  •     它们身处丰腴之中,却饥饿而死....
  •     克拉克的小说问世40多年以后,我才姗姗来迟地翻开它,虽然有些晚,但对于以浩淼宇宙而言,40多年显然是极其微不足道的,甚至连一瞬间都算不上。原以为西方科幻总是冷硬的堆砌着各式科学术语,没想到克拉克的文字却如此风趣幽默,我第一眼读到它,便深深被它吸引了~~``
  •     以前看的多 喜欢何宏伟(何夕) 少产的作家....
  •     刘慈欣,以前我很喜欢的作家,可是他的小说民族主义色彩太强烈,这给他的文字增添了很多消极的调调,他一直主张科幻文学从文学中分离,我以为这也是缺乏人文精神的一种痴妄的想法。一个唯技术论者的表达往往是偏狭的。
  •     读完有眩晕感。作者的叙述很冷静,克拉克的世界是一个寒冷诡异的银色金属世界,人是被抽离了血肉的存在。看完这个,再想库布里克的电影就不那么费劲了。电影拍出了小说的韵味。两者结合着看,应该比较过瘾。
  •     放在现在看也毫不过时
  •     好看与生命力之间是一个绕转的谜。
  •       面对一部优秀的电影和它的原著,到底是应该先看书还是先看电影,恐怕让很多人都非常困惑,总有个无法解决的先入为主问题。看了电影,再看书,情节雷同,悬念全无,阅读成了完成任务。先看书,再看电影,总觉得电影不够细腻,情节丢三落四,不够流畅,人物的心理,性格刻画都显粗糙。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例外,一者不因另一者的存在而黯然失色。JRR Tolkien的《The Lord of the Rings》,被Peter Jackson和一干粉丝们搬上荧幕后,在成千上万老少fans的挑剔眼光审视下,依然光彩熠熠,堪称经典。我和诸多年轻的扇子们一样,都是先看的电影再找出书来读的,洋洋洒洒近千页的原著,读来依旧口齿生香,心旌涤荡,只能一叹再叹Tolkien的生花妙笔和Peter Jackson既忠实原著又自出机杼的谋篇布局。Stanley Kubrick的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和Arthur C Clarke的同名小说,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惊世杰作。前者一直被称为最伟大的科幻电影,Lucas的《Star Wars》只能望其项背。后者则被誉为硬科幻的经典之作。
      
      我是先看电影,再看书的。读原著是抱着一种寻求答案的心理。因为看完电影之后,跟大多数人一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David切断了HAL的电路之后发生的一切都犹如梦境,只有感叹的份了。也耐不住好奇心,读了一些影评和解读,反而更加困惑。所以我期待着能在原著里找到答案。HAL为什么会发生异常? David杀死HAL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切和巨大的石碑有什么关系?David后来到达的那个明亮的房间又是怎么回事?电影希望揭示的内涵是什么? Clarke的小说没有让我失望,情节交待得非常清晰,故事发展流畅,很多看电影时的困惑都迎刃而解。但是,如果试图通过小说而知道这一切的 purpose,恐怕读者又要失望了。我也不想世俗地去定义小说的内涵,那些试图用机器和人的矛盾,进化论,人性的丧失等观点去给小说电影下定论的,在 Clarke的鸿篇巨制面前都显得流于肤浅。
      
      Clarke 以他一贯的哲人风格,再次让人类在浩瀚星际中仿若尘沙。宇宙的秘密又怎是我辈云云众生可以堪破。人类自以为是的智慧在外来文明面前,仅是沧海一栗。有人说 Clarke的这部小说中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息,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外来文明总以“神”的姿态存在。我倒不以为意,在我看来,这是Clarke特有的谦逊和睿智,浩淼天地之间,我们不是自大的万物之灵,我们都是些探险的孩子,我们以开放的心灵去发现宇宙的奥妙,赞叹造物的神奇。在小说结尾处,David穿过星门,饱览了瑰丽迷人的星际奇景,那些天文望远镜里模糊的Celestial Object变成眼前美轮美奂的Landscape,虽然他深知自己与地球的距离已不能以百万光年记,决无生还的可能,还是由衷的感叹,“目睹美景如此,此生无憾了!” 这一句话真是道破了勇敢的探险者的心声,这难道不也是无数登上珠穆朗玛之颠的英雄儿女们的豪迈心境吗? David那种宁愿化作围绕土星的一颗尘埃的无悔,竟让我无比感动。
      
      Clarke本人一生对宇航事业满腔热爱,他在通讯卫星方面的发明让他在科学界名声斐然,他是太空时代的预言家。所以他的小说中呈现的真实感就不足为奇了。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天马行空的幻想,fancy的细节。他更像是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预言未来几十年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借助着宇航员的双眼,他带你身临其境地感受太空旅行的奇妙。飞船中的机械陈设,娓娓道来,语言精准。飞船穿过小行星带,一点点靠近土星,目睹土星的奇妙光环,逼近奇妙的卫星 Iapetus。一切历历在目,土星不再是璀璨星空中的一颗,而是窗外的一道伟丽风景。这一切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这些不是永远只能生活在小说世界里的 Jeda战士,黑暗帝国。这是人们可以触摸的明天。这在还没实现登月,对土星面目知之甚少的1968年,怎能不激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即便是今天读来,仍要感谢Clarke给予读者的一次太空漫游经历。
      
      已是公元2005年,Voyager 1经历了28年的漫长飞行,终于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缘。人类的创造物即将飞出太阳系,去探索更加广袤的宇宙空间。令人振奋。人类的脚步却依然停留在月球,多少让人感伤。恐怕有生之年都只能在电影文学作品中感受太空的迤逦了。还好有Kubrick这样精益求精的导演和Clarke这样充满激情的作家。很想再重温一遍电影,但愿我现在更能appreciate它。
      
      2005/9/9
  •     大刘开始不仅仅搞民族主义煽情了...倒是何夕开始退化了,退入纯粹个人英雄主义的深渊...自己英雄就算了,干嘛周围要不是恶人要不就是狗熊呢?很怀念当年远远不止个人英雄主义的何夕啊...
  •     向阿瑟致敬
    回去看2001的电影
  •     囧囧囧 因为第一次看电影印象就太深了,感觉大脑被库大师QJ一百遍啊一百遍,后来读到原著不错,话说我真心羡慕大卫啊。。
    其实跟翻译也有关吧,那本抽象移情我简直读不动了。。。
  •     克拉克的原话,具体出处不太知道
  •       我現在應該去寫某封信的,然則腦子一片混亂,不知道我該寫什麽好,,,但不寫點什麽又感到很不安,,於是就來湊一篇讀後感好了
      
      恩,這套書我是都看完了
      
      如果不是因為我每天都要在浴缸里泡上半小時左右,而這半小時又一定需要本中文小說來陪伴一下,本來是不至於會讀完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經典”兩個字和那部電影來看這套書的,但鑒於基地系列都因為故事性太弱而被人抱怨這個事實,這套太空漫遊怎么說也只會更慘,,,
      
      恩,,如果用小說中的幻想與現實中科技發展的距離來鑒定一本科幻小說的“硬度”的話,太空漫遊系列就是金剛鉆型的硬派科幻小說了
      
      書中大部分的科技幻想是直接扎根于當年的實時科技發展的,而更恐怖的是其中一部分居然在作者還沒翹辮子的時候就實現了,,,
      
      這么有“真實性”的科幻小說我還是第一次讀到,,,但唯一的感想是,,還蠻乏味的,,,
      
      
      我猜想這樣的小說能在當年大肆流行,大概和那個年代人們對“科技”的普遍性的狂熱有關係。那個時候的人對神奇的“科技”還充滿期待,渴望知道10年,20年后的世界是不是會被科技改造的煥然一新
      
      但到了今天情況多少已經有些不同了,,,好吧,,,至少我是不同了。
      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代的四有青年,我對科技的發展基本處於麻木的狀態。沒錯,我是知道科技是在飛速的發展,我知道。但究竟在發展什麽,,,我不在乎,,,即使明天NASA就登陸冥王星,我還不是得繼續過我的小日子,,,
      
      我在乎的大概只有玩星際2估計得到2G內存才行了,,,新的過關動畫做的更精美了,,,又或者windows又升級了,,,
      
      
      於是我對科幻小說的要求也變得不一樣了
      
      比如海博利安, 直接說它是“玄幻”也是不是什麽大不了的錯誤。時間債,伯勞鳥,巨樹宇宙飛船,這些所謂的“科技”與當代現實科技的關係,還真是虛無縹緲得一塌糊涂,和“神話”倒是近親
      
      至少就我的興趣來說,科幻小說中的“科技”究竟是不是“真”的,已經根本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故事和人性才是亮點
      
      而很遺憾的是,,,在太空漫遊系列的作者對這2點都不是很有興趣
      
      (具體舉例,在最後一本中,作者提出了“腦帽”的設想(這個東西大概就類似黑客帝國里的腦後插管),但他對這個概念的衍生卻只有小學生水平。他沒有想到黑客帝國里的那種深度也就算了,但他居然就天真的認為有了“腦帽”,全世界的人的思想都可以被實時監測,這個世界就可以和平完美,所有人都相親相愛了:因為只要有人一產生犯罪的思想我們就可以先去把他抓起來,,(我能叫他腦殘么?),,,奧威爾看了大概要淚流滿面了吧,,,)
      
      
      PS,,時間差也是個麻煩的問題,,,就好像“全部變成F”里作者在那裡用充滿優越感的姿態表述如何發電子郵件以及苦口婆心的解釋計算機病毒其實不是病毒是一種程序,,,真是讓人看了一頭冷汗啊,,,你小子在得意些什麽呢?
  •     《天雷无妄》是燕垒生的作品。
  •       到了“未来的”2001年,飞往木星,在黑石的眼里仅仅标志着人类刚刚开始进入太空时代。人类对黑石的态度和远古猿猴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现代人类是伟大的黑石的作品,只是人类浑然不觉。人类究竟该有怎样的命运?是继续探索宇宙的秘密成为宇宙的主宰还是继续做黑石的子民。
      
      也许给人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个未来的地球正如小说里面说的也有现代社会的通病如人口膨胀等严重的问题。在人类真正能够了解黑石之前也许这些问题将伴随着人类继续存在着。直到人类成为主宰着,操控宇宙,播种宇宙。
      
      还有一句话,小说比电影好看
  •     071229-
  •     最近一直想着有时间把阿瑟看完,现在终于下定决心了~
  •     为什么会有“会丢人”这种念头 囧
  •       如果还这么缺少探索精神的话,2012不再是个传说。玛雅人早就做过了这样的预测,这个世界将会有三次灾难性的破坏,已经发生了两次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第三次……
      现在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已经是在所谓的“第5太阳纪”。到目前为止,地球已经过了四个“太阳纪”,而在每一纪结束时,都会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毁灭剧情。
  •     我也是从前很喜欢刘慈欣,后来倒是觉得此人的问题在于软科幻写得过头,有时候已经看不到科学的影子在哪里,只剩下民族主义的煽情了。小说写的好是一回事,科幻小说写得好几乎又是另外一回事。
  •       同系列的都看了,但后面的远远不如第一部2001带来的震撼多,我向来喜欢半科幻半悬疑还是参杂事实理论的,看起来有一种似乎从全然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方式,比如“达芬奇密码”就比“天使与魔鬼”或丹布朗的其他著作吸引我,因为前者感觉是在揭秘事实,而且都是自己常识中就既定的东西进行重新解读就显得很新颖了。而之后的2010,2061,3001都太过于虚幻变成完全的科幻,对我吸引力就不那么大了。
  •     我想的是,能源问题对于不同阶段的文明自然应该是处于不同的难度,但是这必然会经历一个科技进步的过程,如今的核能可以做到的事情,如果只是靠类似于石油,蒸汽之类的早期能源,肯定就是个有点艰难的事情了,LS的意思应该是对于已经掌握了更为先进的能源技术的高等文明来说,很多如今困扰人类的能源问题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我的意思是,纵使如此,高等文明自身也需要一个进化史,也许不是完全类同于人类的石油,火,风,等形式,但是也是从低阶能源到高阶能源的进步,当然至于到底科技的进步带来能源使用的进步能否达到最终不需要为了能源而困扰,这个就不得而知,因为毕竟就人类来说还没达到这地步,也许在未知的科技探索领域,更多的能源依然会被需求,就像原始社会下只能利用风火水等能源的人们不会去考虑宇宙航行一样,给他们一个打火机就是上帝的赠品一样了。
    我的意思旨在说明,科技文明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有限的未来也就是短期内,人类在技术层面上很难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而我提到能源问题主要是会导致人类内部竞争愈发激烈,而无法达到作者所描述的那般如此和谐的政治环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