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丘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3年
ISBN:SH2001-145
作者:冯友兰
页数:123页

内容概要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的结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论孔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锥心之痛
  •     文革间作品。三十年代写《中国哲学史》,六十年代所写《新编》转个向,七十年代写《论孔丘》再转向,文革后再转向,时时转向,时时忏悔,道术文笔如此多变,令人心有恻恻。学品和学问本就未必成正比。减一星。
  •     囧囧的人
  •     神作
  •     此书不可用星来评价。书如鉴,照出时代,照出人心。有人说这是冯友兰曲学阿世之作,但在那个时代,又未必不是真心实意之作。若用阶级论的框架来看待一切,一切自然都可分阶级,各种立论也是顺理成章,才有了冯先生的越批越幸福。但却忘记了那人性的力量所在,或者说故意唾弃了所谓资产阶级虚伪的超阶级观点。说到底,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阶级却是人为划分的,阶级论,是对人心的极其怀疑、否定和仇视的表现,本身未尝不是一种罪大恶极。
  •     "我觉得心情越来越轻松愉快,觉得能够同革命群众一起批林批孔,这是很大的幸福."这几可笑又几可悲,神马叫做晚节不保啊,这就是.全书很喜欢用的一个词儿,"就是",可见其逻辑推理上的种种"强硬".还有,冯友兰的文笔之变不得不让我惊讶.
  •     多有意思的自打嘴巴啊,应该收入全集。
  •     不忍重温……还是重温了
  •     孔夫子网,3元。1976年3月印刷。读来令人发笑,想来令人神伤。
  •     此书无法评分,老哲人写作是本非无诚意,时代使然也,知者罪者后人评说
  •     后期冯友兰
  •     毛主席说:“孔学名高实秕糠。”文革时期的这类作品倒批起了老夫子,是没有领会这句话。冯先生这里采取道德的贬低,而不采取社会的、结构的、历史的批判。近代中国乡绅是关键问题,乡绅和儒学是什么关系,这是很重要的历史哲学、历史科学。这本书的大优点,则是介绍儒学时非常清晰准确,不卖弄。
  •     像看完一出悲剧。
  •     文革时代的悲哀之作。真是难为冯友兰了,为了批判而批判。不过文中有些批判倒是能深究的。我倒确实讨厌孔子。
  •     被我从图书馆的角落里翻出来,惊呆了我!
  •     这四星打给内容。
  •     难为冯先生了,正说,反说,再正说,道术多变,着实可哀
  •     新儒家的“大师”在文革期间沉痛忏悔,撰写《论孔丘》攻击先师;文革之后,再次沉痛忏悔,说自己立场不坚定……沉默是金,友兰何必急着表达?
  •     冯先生对儒家思想的犀利批判,一部马克思主义运用的哲学典范之作
  •     虽然是形势所迫,为求自保,但冯友兰德学品真是不敢恭维
  •     也是在爷爷书柜里清出来的书 冯友兰和朱光潜 是我对中国学者的一个印象 而钱锺书又是另一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