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万岁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4
ISBN:9787020025763
作者:王蒙
页数:324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家王蒙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写于一九五三年,当时作者十九岁。此后,它和作者一起经历了种种磨难,直到二十六年后的一九七九年才正式出版。
小说用激情洋溢的笔触描写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中学生生活,充满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青春气息。中学生们,无论是聪明开朗的、骄傲自信的,还是沉静内向的、忧郁自卑的,青春都是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无价之宝。


 青春万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王蒙的《青春万岁》是19岁那年他据自己的生活创作的一篇小说,展现的是50年代一群高中生的青春岁月,此书是在写完后的约莫二十年后才发表的。本来我觉得这种书我是不会看的,可是因为里面的一句话,便迫不及待的把这本书借来,准备“轰轰烈烈”的看完,哪知并不如我所期待的那样,当然或许是因为我没有认真读完,所以发现不了其间的精彩。塞万提斯说:没有一本书坏到找不到一点好处,更确定地说——没有一本书好到无懈可击。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本书我看到了第五页,它还是没有激起我读下去的欲望,我会毅然的放弃读它,不要认为这是做事无始无终,世界上可读的书很多,为什么我非读我提不起兴趣的呢?我曾试着勉强地去读我不喜欢的书,发现真是异常的煎熬,那页码就跟粘了胶水似的怎么也翻不过来,心情烦躁,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更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我知道这本书可能是作者绞尽了多少脑细胞,多少个夜晚熬在电脑前敲着键盘接受着辐射,或是伏在案头饱受寂寥才创作出来的作品,却遇到读者这样的待遇,心情该多么糟糕。假设不能体会,试想一下,如若别人在读你写的文章时漫不经心,感到不耐烦,甚至还在心里暗骂着写的都什么东西哦,这时你会是什么心情,如若是我,我肯定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倒是宁愿你不读。每一个人都有能读懂自己的读者,他能读懂你的生活,读懂你的想法,正如李敖,他这么激进的人,能出口成章的同时也能出口成脏,他毫不掩饰的到处谩骂,到处“撒泼”,可是仍然有支持他的人,仍然有“读懂”他的人,认为他很有思想,很率真,很有胆魄,于是他的书也能卖得出去,他的演讲也能风靡校园。我总在反问那为什么有的人的读者(包括我)还不出现呢?思来想去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世界很大,要让他发现你,你必须得让自己发光,亦或者某种缘分恰巧让他知道你在这里,正如韩寒,还有某些80后作家如若当年没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举成名,他们能在后来拥有如今的大批粉丝吗,拥有那么多的读者吗?(或许有,但也绝多是另一个大赛中亮闪闪的获得者)正因为他们让自己发光了,变得明亮了,诚然不喜欢他们的人也有。于是我知道是我们还不够明亮,是我们的缘分巧合还未到。但聪明的人不会放弃信念,因为谁都不知道在下个路口你会遇到谁……总而言之,我未读完这本书,并不一定是因为它写的不好,因为我实在是没有好好看完。但是大致翻阅后竟也找到我喜欢的几句话。下面是我的一些摘录:1. 生活经常是一种匆忙的追求,恬静和安逸是暂时的,是对匆忙追求的一种报答,因为短暂,所以美好,所以值得……2. 生活不会使少年时代的朋友经常在一起,他们各自西东,除了回忆,什么都会云消雾散。3. 谁都有这么一个时光,这时光只有一次。青春的善意和激情,像泉水一样地喷涌不息。那时,一天想唱一百首歌,每首歌都会引起虔诚的思考和感动;一天想记几十篇日记:把自己欣赏,把自己渲染,把自己斥骂。生活中最小的微波——一阵骤雨,一刹清风,一首诗,都会掀起连绵的喜乐伤悲。4. 那时的知心朋友,哪怕是偶然碰见的,哪怕相逢只是一瞬间,如果幸运地邂逅的那个人恰恰和自己有着同样的心境,同样的爱,有着同样的为朋友鞠躬尽瘁的愿望,那么这一切就会成为长久不灭的纪念。时间,地狱,相隔愈远,记忆就愈鲜明,愈迷人。 5. 忠实于少年时代的友爱,热情和誓言,这是人生很严肃的事情。遐思到此搁止……
  •     “我们从小到现在被各种谎言灌满了,当他成熟起来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要呕吐,重新用理性去认识世界。” ——罗曼•罗兰《约翰•克罗利斯朵夫》读《青春万岁》前,对这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主旋律文学有一种久违而又陌生的情感,本以为会被书中一群高中生火热的生活所吸引,然而掩卷长思,感动我的却是书中配角呼玛丽的信仰转变。“嬷嬷说,那是宣传。”这是出场时呼玛丽给我原以为书中所有人都会又红又专的一巴掌; “她拼命抑制住自己的眼泪”虔诚对着毛主席说“您还没有休息,您太辛苦……”这是谢幕时呼玛丽给我一直以为她会坚持自己信仰的又一巴掌。从小在教会中长大的呼玛丽毫无疑问应该成为上帝的孩子,她对于自己有救命与救心之恩的神甫充满着敬畏与信任,一如她对天主教与主一样。然而在作者安排的诸多生活事实与深处灵魂的双重煎熬之后,她心中灯塔一般存在的神圣而又虚无的耶稣神像终于坍塌了,在新中国共产主义的霞光万丈与意识形态的金光万道之下终于天塌地陷了,而天安门与毛主席却是那样的现实与伟岸。于是终于,呼玛丽由上帝的孩子变为了毛主席的孩子,拜托了精神的枷锁,在这本主旋律的文学作品中完成了华丽的转变,获得了成为正面角色的资格,或许这是属于她的最好归宿。从上帝的孩子变成毛主席的孩子,呼玛丽的人生历程与思想转变被19岁的王蒙描述的是那样令人目不忍视,然而无所谓信仰的对与错,好与坏,信仰的坍塌与重建对于20岁左右呼玛丽与我们来说都太过残忍。文中对于呼玛丽的描写有血有泪,波澜起伏,读起来不禁于我心有戚戚焉。想来我们这一代生活在这样信仰缺失的夹层与主旋律消散的历史语境中,在网络与现实诸多谣言与事实的冲洗之下又有多少人还坚守着最初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前不久读到的这一句话对我震撼极大:我们从小到现在被各种谎言灌满了,当他成熟起来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要呕吐,重新用理性去认识世界。细细想来其中之味简直令人不寒而栗。我们的上一代在毛主席与新中国的红旗下成长起来,他们拿着红宝书大喊着时代的号角与口号,从灵魂深处真心相信信仰的力量。然而在这“最好也最坏”的时代,我们的成长环境使我们在成熟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幼时的所学所想要经历现实与思想上的双重洗礼。当我们不情愿地发现那些谎言的存在时,我们会双倍乃至十倍地排斥与抵抗它,乃至波及那些正面的,永不消逝的信仰与力量。或许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愤青与所谓的反五毛的出现,我们开始咒骂共党,怀念民国;嘲笑着那些旧时祖辈奉若神明的信念与理想;开始对过去人们口中“帝国主义”的一切顶礼膜拜,我们在发现他们给我们强行灌输的信仰中谎言的存在后开始呕吐。罗曼罗兰写下这一句话时,或许他意识到了呕吐的必然与力量,然而却未必料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多少青年正在呕吐着儿时的谎言,同时在呕吐的同时,也呕出了自己的心肺。韩少有句话我特别喜欢: “过去我们强调信仰,然而现代人已经没有了信仰,所以金钱、物质就成了唯一的信仰。”或许过去被强行灌输的饱含着意识形态的时代的信仰中充斥着各种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乃至谎言,正如在《青春万岁》这本书中悲剧的呼玛丽和李春等人一般,任何与其相悖的宗教思想与个人主义都是可笑而不可取的,而那些虚伪空洞的充斥着领导人理想主义的政治论调却大行其道,挤压着一切与之不一样的欲望与信念。但是在新时代,过犹不及的矫枉过正却正在考验着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与民族。在《青春万岁》一文文末,19岁的作者王蒙完美地安排了毛主席的出场,当呼玛丽像仰望神明那样仰望着毛主席的时候,这一部属于那个时代的优秀作品与它所描写的时代一起,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理想主义。呼玛丽由一个上帝的孩子终于不负作者与读者的期待,变成了毛主席的孩子,而又有多少青年在这个浮躁而现实的时代里,由毛主席的孩子变成了毛主席的孩子,只不过前一个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后一个却印在人民币上。文中与电影中杨蔷云朗诵的主题诗令我感慨万千:“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然而穿上这件用青春编织的信仰,我们又将走向何方?在这样一篇关于青春的文章末尾,我想引用席慕容的《青春》做结尾,如何在呕吐谎言的同时不要吐出了自己的五脏六腑乃至良心,作文于兹,惟君三思。青春--------席慕容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么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無論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岚逐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 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     王蒙先生的这本书,用一种近乎孩子的口吻(此时王蒙19岁)来揭示出新中国建国之后几年在中学生里所显露出来的突出社会问题,以及整个青年学生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精神面貌。虽然小说在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上有很大欠缺,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参照物来说,里面所渗透的关于阶级问题,思想斗争,个人成长,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等等,这样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具有很大的研究探讨价值。故事通过讲述以郑波、杨蔷云、李春、呼玛丽、苏宁等几个高三女生为叙述视角,牵引出一系列属于那个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非常值得我关注的其中之一就是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在那个新生政权刚刚诞生的年代,很多倾向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学生参加中国共-产-党或者是共青团,在那个纯度为百分之百的时代,身为党员或者团员的学生们,在红色思想的教育下,自然肩上比常人多了份责任,而郑波、蔷云就是其中之一。她们欣慰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歌颂伟大祖国,积极引导同学们入团,入党,参加这种先进性教育,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党团活动、党团会议占用大量的上课时间,而同班的李春恰好相反,一心一意趴上学习上,不理会任何无关的活动,每次学校发奖学金,李春都在其中。郑波、蔷云则耽误太多功课。李春和蔷云是宿敌,双方论证的焦点也在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上,这也是我把这本书读到最后的理由,虽然王蒙先生在当时限于时代的保守,把所有颇具现实意义的矛盾弱化、蜻蜓点水,而将主要精力和关注点转移在青年人火热的青春岁月中,也难怪书名是《青春万岁》,我们理应感悟的是火热的激情,可我却关注在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正如我们现在,我们这里无所谓党团,但是还是想引出这样的思考,是学生会的活动重要,还是平时的学习重要?那是一把青春的屠刀,拿起它来意味着学业就此终结。这本来不应该是天平的两端,而在我们过于西化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我们丢弃的是作为天职的责任和应有的道德传统,舍本逐末,造成今天这样一个不中不洋的混乱局面。而在处理工作和学习的问题上,正是这样反道义的糟粕传统一步步把我们拽入了我们所以之为对的传统,殊不知这样的处'女早已因为过分的折腾磨破了处'女膜,而我们还在自觉中把玩欣赏,甚至拍手叫好,这是一部分人的心态。另一部分人也是大多数人,虽然看出端倪,却也是三缄其口,好比是目击“我爸是李肛”的车祸现场不敢说实情的学生们,在这样的潜规则里,无奈般的游刃有余的活着,利益成为他们唯一存在的价值,一旦老板撤资, 他们也就从打怪兽的奥特曼变成需要依赖哆啦A梦的大雄,或者是更为宏伟一点怀天下、求真知的美少女战士。我一直都在想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我现在认定的培养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性-本-色,保持生命的纯度,还是做一个一只脚迈入社会大门的不能算学生,也不能算法人的人,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在这样一个思想横飞的年代,无所谓对与错,甚至有些黑白颠倒,当然网络也可以是黄的年代里,选择哪一种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这两条很明显的平行线也必然会出现交集,说到底,我认为,道路本没有问题,有的是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一直在对它进行修正主义的考验,这是非常关键的。古希腊人充满古典美的神庙大殿上,留下两句很常见的话,一句,过犹不及;一句,认识你自己。认识我们自己,即照见我们的内心,精神随着肉体做一次集体的冒险,而不是心未动,身已动的行尸走肉,这样的生产者利益面前无动于衷,在上帝面前无比虔诚,一个强大的灵魂经受奥林波斯山上缪斯女神的高歌,经受住美杜莎销魂的眼睛。这就是我所认定的交集。在这个转瞬即逝的青春的光阴里,怀想起来,我们永远都是屠刀地下战战兢兢的头颅,等待着被裁判的命运。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青春迷人的地方不在于我们能做成什么,而在于我们没有什么不敢想的激情。。。
  •     03年非典时期读的,到现在一直爱看
  •     青春万岁 出名要趁早··王蒙啊王蒙··
  •     我的学生时光,初中。
  •     很红色,不过有点像中国版的爱的教育~~~~
  •     高中时候看的,感觉王蒙好一般。。。
  •     其实,其实我看的真不是这个版,记得封面是深绿色的,厚厚的那么一大本
  •     15岁
  •     一部一而再、再而三再版的书,虽然没有“万岁”,却已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扑面而来的是五十年代的青春气息。把女校的生活描写的如此纤细,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青年男性之手。
  •     现在看这本书,颇有点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青春岁月就应该是积极,阳光,困惑,奋斗的
  •     现在看来写得不怎么好。不过赶上了时代而已。
  •     让你找回能量
  •     无趣滚边
  •     坑爹,我还看过这书
  •     那些年轻人。
  •     内容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激情。
  •     虽然年代久远,依然感受得到那个时代的人的激情。而无论任何年代的青春岁月,总是美好和值得歌颂的。
  •     虽然充满了说教,但是很向上!
  •     老八版,但羡慕经历过的人
  •     初中看的,目前看锵锵,觉得王蒙是个挺逗的老头。
  •     我青春年代的记忆
  •     初中课堂读物,只留下难受的印象
  •     嗯。。女子高中生的日常(喂!
  •     未读其实~
  •     生活不会使少年时代的朋友常在一起,他们各自东西,除了回忆,什么都会云消雾散。但是,杨蔷云和张世群,待来日,当紧张的战斗耗尽了他们头上的青丝,变成了额皱鬓白的老人的时候,当年保留下来的友谊仍会连接着他们;那时,某次大会上可能发生的意外相遇,或者获得了某个曲折传来的消息,都会重新燃起
  •     王蒙的代表作之一。我买的那本就是这个玫瑰花的封皮。书上还写了好多批注,现在想想,挺傻的
  •     时代的印记特别重,叙述显得有一些拖沓,不过是王蒙19岁的处女座,钦佩!
  •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开场的序诗气势多好啊,后来就不多说了吧。
  •     初中看的。姑且不论细节分析,但是印象太深了。
  •     很久以前读的书了 可是记忆犹新
  •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
  •     时代启蒙
  •     生活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不是应该怎么样
  •     意识形态这种东西,不好讲。同样是青春文学,起码郭敬明比王蒙勇于承认自己的商业化。
  •     就是这个版本。哪年买的忘记了。就是这个版本。主人公郑波。。没仔细看。毕竟也是那会看到的少数的长篇之一了。书现在还在那,里面有我毛笔写的东西。
  •     79版本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 那个似火如烟的年代
  •     青春是我们的资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